|
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平定「三藩」叛亂之戰是清康熙時消除南方「三藩」割據勢力、實現國家統一的戰爭。 「三藩」指鎮守雲南的平西王吳三桂,鎮守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耿仲明之孫),鎮守廣東的平南王尚可喜之子尚之信。 他們本為明朝遼東邊將,後來降清,或開關迎接清軍進入山海關,或為清廷南征北戰,鎮壓人民的反抗和抗清勢力,立有戰功。清在北京建立中央政權之後,他們以功被封為王,享受高官厚祿,作為清朝控制南方邊遠地區的藩籬。他們利用這一機會,保存並擴大自己的實力。他們擁兵自重,割據一方,恣意妄為,對下魚肉百姓,對上與中央政府抗衡。 吳三桂割據雲南,大肆圈占民田,把耕種這些土地的各族農民變為自己的佃戶,恢復明末各種繁重的賦役,強迫農民納租納稅。搶掠人口,「勒平民為余丁,不從者指為『逃人』」。放高利貸「誘人稱貸責重息」。廣徵關市,榷稅鹽井、金礦、銅山之利。其部屬更是無惡不作,殺人奪貨,無所畏忌。尚之信在廣東則是一個酗酒殺人的惡魔,以殺人為樂。令其部屬私充鹽商,姿意盤剝。耿精忠在福建也是橫征鹽課,勒索銀米。他們還奪人田廬,掠人子女,莫敢誰何,十分猖狂。 吳三桂在雲貴,掌管一切文武官員兵民事務,總督、巡撫均「聽王節制」。他專橫跋扈,「用人,吏部不得掣肘;用財,戶部不得稽遲」。為了達到世守雲南割據一方的目的,他公然將清廷命官「指為外人」。大量招攬賓客及有才望者,蓄為私人,遍置於水陸要衝,嚴密控制。甚至還向全國選派官吏,稱為「西選」,一時出現了「西選之官幾滿天下」的情況。 吳三桂除同另兩藩互通聲息外,又「歲遣人至藏熬茶」,通使達賴喇嘛,「奏互市茶馬於北勝州(今雲南永勝)」,力爭西藏上層分子的支持。耿、尚二人也是尾大不掉,沒把皇帝放在眼裡。 「三藩」各擁有雄厚兵力。吳三桂有旗兵53佐領,綠旗兵10營,耿、尚各有兵馬15佐領和六七千綠旗兵,總共10餘萬人。巨額的軍費開支,全由國庫支付,造成天下財賦半耗於「三藩」的局面,清財政面臨巨大的困難。「三藩」割據勢力的膨脹,嚴重威脅清朝政府的國家統一,雙方的矛盾日益尖銳起來。康熙初年,清中央政府逐漸對「三藩」採取了限制的政策,著重限制「三藩」中實力最強大的吳三桂,如命令他繳還大將軍印,同意他辭去雲貴總管,罷其除吏之權等。這些措施除了加深了雙方矛盾外,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玄燁親政之後,以「三藩」及河務、漕運為大事,對飛揚跋扈的「三藩」割據勢力,夙夜憂心。除掉鰲拜後,決計清除「三藩」。 康熙十二年(1673年)三月,尚可喜請求告老歸遼東,以其子尚之信承襲爵位繼續坐鎮廣東。玄燁抓住這一有利時機,同意他告老,但不允許其子襲爵,命令其盡撤藩兵回籍。這道命令觸動了吳、耿二藩,他們也不得不請求撤藩,一方面試探清廷的態度,一方面積極準備叛亂。當時朝廷大臣意見不一,大多數人認為一撤藩,勢必引起反抗,反對撤藩。只有戶部尚書米思翰、兵部尚書明珠、刑部尚書莫洛等少數人主張撤藩。康熙玄燁認為,藩鎮久握重兵,勢成尾大,現在撤也反,不撤也反,不如先發制之。於是將計就計,同意吳三桂和耿精忠所請,毅然下令撤藩。 撤藩令一下,吳三桂即於十一月間在雲南發動叛亂,發出檄文指斥清廷「竊我先朝神器,變我中國冠裳」,聲稱要「共舉大明之文物,悉還中夏之乾坤」。蓄髮易衣冠,旗幟皆白色,自稱「天下都招討兵馬大元帥」,打起「復明」的旗號,以欺騙人民。叛軍很快攻進湖南。不久,廣西將軍孫延齡、提督主雄等據廣西叛,四川巡撫羅森、提督鄭蛟麟等據四川叛。 康熙十三年(1674年)三月,耿精忠據福建叛。不到半年,清廷的滇、黔、湘、川、桂、閩六省全部失掉。康熙十五年二月,尚之信據廣東叛。接著,戰亂擴大到贛、陝、甘等省。 吳三桂等人的反叛消息傳到北京,舉朝震動。大學士索額圖提出殺掉主張撤藩者的頭,取消撤藩令。達賴喇嘛也暗助吳三桂,提出「裂土罷兵」。康熙力排眾議,對其他叛亂分子採取招撫拉籠的手法,暫時停撤耿、尚二藩,集中主要力量打擊元兇吳三桂。下令剝奪吳三桂的王爵,殺其子吳夢熊於北京。軍事上迅速制定了一套作戰計劃,下令討伐。急命順承郡王勒爾錦為寧南靖寇大將軍,統率八旗勁旅前往荊州,與吳軍隔江對峙。又命西安將軍瓦爾喀率騎兵赴蜀,大學士莫洛經略陝西。命康王傑書等率師討伐耿精忠。又命副都統馬哈達領兵駐兗州、擴爾坤領兵駐太原,以備調遣。 戰爭開始後,清朝方面暴露了嚴重弱點。首先是調兵遣將,著著落後;其次是八旗兵鬥志不強。湖南守將懾於吳軍的來勢兇猛,丟掉了許多城池。派到武昌、荊州的八旗兵不敢渡江前進。與之相反,叛軍方面卻屢屢得手。吳三桂多年來養精蓄銳,兵強馬壯,先聲奪人。但叛軍內部也有致命的不可克服的矛盾。首先,人民群眾渴望統一,與人民為敵的吳三桂顯然得不到更多人力、物力、財力的支援;其次,叛軍內部無法形成整體,不相統屬,心志不齊,難以持久。康熙玄燁依據時局,運籌帷幄,以湖南為主戰場,堅決打擊湖南的叛軍,輔以陝、甘、川線和江西、浙東東線,三個戰場相互配合,把叛軍分割開。江西地位重要,水陸皆與閩楚接壤,決計固守。當耿精忠叛亂時,清軍就有效地割斷了耿、吳叛軍的會合。對西北則採取穩定策略。陝西提督王輔臣,態度曖昧,叛而附,附而又叛,甚至殺害了陝西經略莫洛。康熙以極大的耐心爭取他,表示「往事一概不究」,極力安撫,終於在康熙十五年(1676年)把王輔臣爭取過來,保住了陝西,使吳三桂打通西北的陰謀未能得逞,清軍得以騰出兵力增援南方。又利用耿精忠同鄭經的矛盾,多方招撫耿精忠。不久耿歸附清廷,清收復福建。尚之信也於康熙十六年五月降服,穩住了廣東。由於康熙處置得當,吳三桂失去了外援,軍事上完全陷於孤立。這樣,從康熙十五年起,戰爭的優勢逐漸轉到清軍方面來了。 清朝將陝西、福建、廣東局勢穩住後,便命令諸將重點進攻湖南。清軍從荊州江北和江西兩方面展開進攻。尤其是從江西方面迂迴間道破袁州,又自醴陵攻萍鄉,乘勝直指長沙,震動了湖南。吳三桂急忙率領松滋等長江湖口前線駐軍回援長沙,全力拒守。此時,康熙乘吳軍全力固守長沙而湖口各路守備空虛之機,命清軍自荊州渡江進攻,吳軍潰敗。 康熙十七年,戰勢對叛軍更加不利。勢窮力竭的吳三桂為了鼓舞士氣,於三月在衡州稱帝,國號「大周」,改元昭武,改衡州為定天府。但這一招並未起什麼作用,他坐困衡州,一籌莫展,八月病死。部將迎其孫吳世璠即帝位,改元洪化,退居貴陽。 清軍乘勢發動攻擊,康熙十八年(1679年),清軍平岳州、常德、長沙、衡州等地後,恢復了湖南全省,同時收復廣西。 康熙十九年(1680年),清軍克漢中,定成都,取重慶,收復四川。同時,康熙處分了奉命攻打重慶而中道退返荊州的寧南靖寇大將軍勒爾錦,命令彰泰為定遠平寇大將軍接替指揮,率師由湖南進攻雲貴。 康熙二十年(1681)正月,清軍收復貴州,彰泰開始進入雲南。二月,賴塔率師由廣西抵雲南。九月,清將趙良棟率師由四川至雲南,與另二路先期抵達的軍隊會合,加緊圍攻昆明。此時,被清軍俘獲後發給銀糧返還原籍的苗族兵將,紛紛幫助清軍。十月,昆明城中,糧盡援絕,南門守將開門迎降,吳世璠服毒自殺,雲貴悉平。平定「三藩」叛亂戰爭至此結束。 這次平叛戰爭的勝利,清除了地方割據勢力,避免了一次國家大分裂,有利於多民族統一國家的鞏固和發展。同時中央集權制力量得到加強,提高了抗禦外敵的能力。康熙在平叛戰爭結束後,沒收藩產入官充當軍餉,撤藩回京師。除吳三桂部調往邊區站、台服役外,其餘各部重新編入八旗。福州、廣州、荊州派八旗兵駐防,廣西、雲南派綠營兵鎮守,徹底消除了藩鎮制。此外,這次平叛戰爭的勝利,意味著受「三藩」割據之害的人民的解放,給這些地區的社會經濟的恢復和發展提供了必要的條件,從而有利於邊疆和內地經濟、文化的交流。 平定「三藩」叛亂戰爭的勝利,從根本上說是正義力量的勝利。吳三桂等人發動的叛亂,目的在於搞分裂割據,得不到人民群眾的支持,失敗是必然的。而清朝平叛則是維護國家的統一,符合人民的願望,能得到各族人民群眾的支持。 在這次戰爭中,康熙玄燁表現出傑出的政治、軍事才能。他指揮有方,處置得當,臨危不躁,謹慎地對待戰局的變化,不急於求成,也不放過良好的進攻時機。對待將領,不論親疏貴賤,一律賞罰嚴明,因而最終取得了戰爭的勝利。 ------------------ 一鳴掃瞄,雪兒校對 |
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