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1700—1721年北方戰爭,是俄國為爭奪波羅的海及其沿岸地區與瑞典進行的戰爭。瑞典長期稱霸波羅的海,到17世紀末,與周邊國家丹麥、波蘭、俄國等國的領土爭端激化。1699年,俄沙皇彼得一世、丹麥國王和波蘭薩克森奧古斯特二世締結關於對瑞作戰的條約(「北方同盟」)。俄國允諾在與土耳其締約後開始軍事行動。瑞典國王查理十二世針對反瑞各國同床異夢,互不協調的弊端,採取各個擊破的戰略方針。 戰爭初期,彼得一世的戰略方針是奪取波羅的海出海口,預定攻擊的第一個目標是瑞典要塞納爾瓦。1700年9月2日,彼得一世率部從莫斯科向納爾瓦開進,俄軍在納爾瓦外圍集結,並構築平行壕。與此同時,奧古斯特二世進軍立窩尼亞,包圍裡加。正當俄軍開始圍攻納爾瓦時,奧古斯特二世卻解除了裡加之圍,從而使查理十二世得以率軍8000馳援納爾瓦。 11月30日,查理十二世突然出現在納爾瓦地區,完全出乎俄軍意料。雙方兵力火力對比,俄軍都佔優勢,然而,俄軍不敢貿然應戰,遲遲按兵不動。14時許,瑞軍率先攻擊,雙方交戰,俄軍軍官率先投降,俄軍慘敗,退守諾夫哥羅德。納爾瓦失利,彼得一世從中汲取經驗教訓,加緊建立正規陸、海軍,發展軍事工業,準備再戰。查理十二世認為俄軍已無力再戰,遂於1701年率軍進入波蘭。 1701年,彼得一世在瑞軍轉戰波蘭之際,再次對波羅的海沿岸發動進攻。1702年,俄軍相繼奪占諾特堡、呂恩尚茨、楊堡和科波雷等地。在涅瓦河上大興土木,建立新都聖彼得堡。1704年,俄軍又攻佔多爾帕特、納爾瓦和伊凡哥裡德。 1705年,俄軍一部進入波蘭。1706年,瑞典軍佔領薩克森,奧古斯特二世戰敗求和,被迫放棄波蘭王位。之後,俄瑞議和不成,雙方準備再戰。 1707年1月,彼得一世作戰計劃的基本精神是:俄軍從波蘭向俄本土實施戰略退卻,誘敵深入,以小戰不斷襲擾、消耗和疲憊敵人,視情況在俄境內進行決戰。查理十二世的作戰計劃是集中主力沿斯摩稜斯克—莫斯科方向進攻,力爭在俄邊界地區與俄軍決戰,一舉殲滅之。 1707年秋,查理十二世從薩克森出發東征俄國,波境內俄軍迅即撤回本土。1708年初,瑞軍佔領格羅德諾,6月強渡別列津納河,7月在戈洛夫欽附近殲滅俄軍一部。俄邊境城市莫吉廖夫守軍投降。彼得一世在瑞軍進軍路上實行堅壁清野,給瑞軍造成極大困難,使其放棄對斯摩稜斯克的進攻,轉向烏克蘭,以等待援軍,並期望反俄哥薩克統領馬澤帕的配合。1708年10月9日,彼得一世在列斯納亞村殲滅瑞典援軍,而後襲擊馬澤帕的基地巴圖林。進入冬季以後,天氣奇寒,瑞軍大量減員,被迫於次年春南移。瑞軍進入烏克蘭以後,分散在羅姆內、卡佳奇、普裡盧基和洛赫維察等地過冬。 俄軍駐紮在切爾尼哥夫、基輔、佩列亞斯拉夫和波爾塔瓦等地,從北、西、南三面對瑞軍形成包圍態勢,繼續以小戰襲擾敵人。 1709年春,查理十二世決定經哈爾科夫和別爾哥羅德進攻莫斯科,為此,4月底進抵戰略要地波爾塔瓦。5月11日,瑞軍開始圍攻波爾塔瓦,歷時兩月有餘,始終未克。7月6日,彼得一世率俄軍主力進至距波爾塔瓦5公里的雅可夫策村以北,並佔領陣地,決定同瑞軍決一雌雄。 7月8日凌晨2時,3.2萬瑞軍與4.2萬俄軍展開激戰。 瑞軍擺開戰鬥隊形,開始出擊,俄軍首先以騎兵迎擊。3時,雙方在前沿陣地展開激戰,俄軍依托工事,牽制殺傷敵人,為俄軍主力出擊爭取了時間。4時,俄軍主力做好出擊準備。瑞軍進攻受阻,一部向波爾塔瓦森林逃竄,被俄緬希科夫部追殲;另一部撤至俄軍陣地右前方森林地帶。9時,雙方經重新部署後的短促交戰,立即投入白刃格鬥。瑞軍右翼部曾一度突破俄軍中部,俄軍實施有力的反突擊,堵住缺口。俄軍騎兵包抄瑞軍兩翼,對其後方造成威脅;瑞軍動搖,從退卻變為潰逃。11時,瑞軍傷亡近萬,數千被俘。7月11日,瑞軍殘部約1.6萬人在佩列沃洛奇納不戰而降,查理十二世帶馬澤帕和少數隨從逃入土耳其。 波爾塔瓦會戰是北方戰爭的轉折點。此後,丹麥、薩克森恢復同沙俄的結盟,奧古斯特二世重登波蘭王位,普魯士和漢諾威也加入北方同盟。1710年,俄軍乘勝在波羅的海沿岸先後攻佔裡加、雷瓦爾、維堡、剋剋斯戈爾姆和尼塞爾島等要地。 波爾塔瓦會戰後,俄土關係又趨緊張。逃亡土耳其的查理十二世鼓動土耳其政府對俄宣戰。鑒於南線吃緊,彼得一世決定在波羅的海方向停止進攻,主力轉到南線,計劃從巴爾幹對土耳其實施突擊。1711年夏,彼得一世親率俄軍主力4萬餘人,向多瑙河下游孤軍冒進。土耳其出動10萬大軍,在克裡木軍的配合下,包圍俄軍於晉魯特河畔。7月20日,雙方激戰,俄軍彈盡糧絕,彼得一世被迫求和。最終彼得一世以歸還亞速及其附近地區為代價與土耳其達成停戰協定。俄軍在對土戰爭結束後,恢復對瑞典的進攻。 1713年,俄陸軍在艦隊配合下,在芬蘭灣沿岸維堡與赫爾辛基之間登陸,連克芬蘭許多城市。1714年夏,俄海軍在芬蘭灣口漢科角附近與瑞典艦隊展開海戰。8月7日,俄海軍經2小時激戰大敗瑞典艦隊。 漢科角海戰後,俄艦隊佔領芬蘭與瑞典之間的海上跳板阿蘭群島,並以此為依托,在瑞典本土登陸。此時,各盟國由於顧慮俄國在波羅的海勢力的擴大,因而打亂了俄在瑞典南部登陸的計劃。加之英國開始施加壓力,俄國所有盟國先後同瑞典議和。1718年,俄、瑞也開始議和,但查理十二世在娜威前線中彈身亡,瑞典新女王在英國影響下拒絕和談。談判中斷,戰事又起。 1720年,俄海軍在格雷厄姆島附近大勝瑞典艦隊,多次在瑞典沿海登陸,直逼首都斯德哥爾摩。1721年夏,俄海軍再敗瑞典艦隊。9月,瑞典已無力再戰。俄、瑞雙方在芬蘭尼什塔德簽訂和約,結束戰爭。俄國奪取了卡累利阿的一部分和英格曼蘭、愛斯特蘭、立夫蘭等大片土地。同時,俄軍退出芬蘭其餘地區,並將阿蘭群島歸還瑞典。從此,俄國人得以自由地進入波羅的海。戰後,俄國樞密院奉彼得一世以「大帝」尊號,沙皇俄國正式稱「俄羅斯帝國」,一躍而成歐洲列強之一。 北方戰爭雖然是多國戰爭,但沙皇彼得一世既是戰爭的主角之一,又是最大的勝利者。馬克思稱這場戰爭為「彼得大帝的戰爭」。 彼得一世把戰爭作為侵略擴張的主要手段。他認為,打通波羅的海出海口,進一步西進和南下,必須動用軍事手段。 同時,他又十分重視外交鬥爭與軍事鬥爭的密切配合。無論是戰前,還是戰時,他竭力拼湊軍事聯盟,力爭最大限度孤立敵人;以軍事為後盾,迫敵接受俄停戰條件。在面臨南北兩個大敵(土耳其與瑞典)夾擊下,力避兩線作戰。他善於觀察形勢的變化,根據新的條件,實行戰略轉變。在戰爭指導上,彼得一世崇尚進攻性戰略,強調主動打到敵人國土上去。在強敵入侵時,他能大踏步後撤,發揮戰略防禦的作用,最終還是為了打出去。他重視會戰的決定性作用,但不輕易使用,確有把握才動手,習慣於以小打取勝。彼得一世在陸海軍建設上,注意學習西方先進國家的經驗,同時重視結合俄國具體條件,講究實效。彼得一世在作戰和建軍上的思想和實踐,對俄國軍事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瑞典戰爭潛力沒有俄國雄厚,瑞典的霸權政策招致波羅的海沿岸各國的反對,樹敵過多。加之在波爾塔瓦會戰之後,瑞軍遠離後方,孤軍深入敵國腹地,犯了盲動和冒進的大錯,導致全軍覆沒。 ------------------ 一鳴掃瞄,雪兒校對 |
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