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54 意大利獨立戰爭



「現代游擊戰之父」加裡波第的卓越貢獻

  意大利是古羅馬帝國的核心,文藝復興運動的發源地,歐洲資本主義的搖籃。但是,自從中世紀以來,它曾長期陷入四分五裂、內亂不息的局面。從16世紀起,西班牙、奧地利和法國先後入侵意大利。意大利人民為爭取民族獨立和國家統一,經歷了幾個世紀的英勇鬥爭。到19世紀中葉,席捲意大利全境的民族解放戰爭即將來臨。
  第一次獨立戰爭(1848—1849年)。這次戰爭是1848年歐洲資產階級革命的重要組成部分。1848年1—8月,革命形勢不斷高漲,各邦國在人民運動推動下被迫對奧地利宣戰。但是各邦國君主作戰不堅決,甚至千方百計阻撓和破壞,導致對奧戰爭失敗。1848年1月,西西里島首府首先爆發人民起義,揭開意大利獨立戰爭序幕。3月,米蘭人民發動起義,解放米蘭;威尼斯人民起義,宣佈建立獨立的威尼斯共和國。在各地人民起義浪潮衝擊下,各邦君主被迫對奧作戰。但是,戰至4月底,羅馬教皇呼籲停止反奧戰爭,並從前線撤回軍隊。
  5月,西西里起義被鎮壓,各邦君主的叛變使奧地利獲得了喘息之機。6月,奧軍得到增援後轉入反攻。7月,奧軍重占米蘭並圍攻威尼斯城。8月9日,撒丁王國同奧地利簽訂停戰協定,將倫巴底、威尼斯、帕爾馬和莫德納等地割讓給奧地利。
  反奧戰爭失敗,獨立戰爭進入資產階級民主派掌握領導權的新階段。
  1848年8月—1849年8月,對奧戰爭的失敗激起意大利人民的憤怒,資產階級民主派掌握獨立運動領導權,將獨立戰爭推向高潮。威尼斯城人民堅守城池,托斯坎納人民發動起義,成立共和國。1849年初,羅馬共和國建立。1849年3月,撒丁王國國王決定重新對奧作戰,但奧軍7萬人重創撒丁軍隊,撒丁王國的對奧戰爭徹底失敗。奧軍乘勝長驅直入。
  羅馬教皇向歐洲天主教國家求援,法國、奧地利、西班牙等國聚會加埃塔,制定聯合干涉羅馬共和國計劃。4月,法軍1萬人向羅馬進逼,奧軍侵佔博洛尼亞,西軍逼近羅馬以南,對羅馬形成圍殲態勢。加裡波第率共和國軍多次挫敗敵軍進攻,遲滯敵軍推進。羅馬共和國暫時轉危為安。6月,法軍得到增援後,雙方在羅馬城外激戰。6月23日,法軍發起總攻,共和國軍損失慘重,無力再戰。7月1日,議會決定停止戰鬥,撤出羅馬;3日,法軍開進羅馬城。1849年8月22日,威尼斯城被奧軍攻陷。至此,第一次獨立戰爭結束。
  第二次獨立戰爭(1859—1860年)。第一次獨立戰爭的失利,資產階級民主派受到沉重打擊。50年代,民主派不斷分化、瓦解,資產階級自由派應運而生。1859年4月初,撒丁軍隊開始動員,月底,奧軍開始出擊,戰爭爆發。5月底,雙方進行首次交戰,聯軍獲勝,加裡波第率志願軍深入敵後,連戰皆捷,解放大片地區,廣大群眾揭竿而起,紛紛加入志願軍,加裡波第力量不斷壯大,有力地牽制奧軍作戰行動。6月戰事,聯軍損失慘重,其中奧軍被逐出倫巴底。對奧戰爭的勝利,推動意大利民族解放運動的高漲,人民起義席捲意大利北部和中部。7月,加裡波第解放西西里島全部,為進軍意大利本土做了準備。8月初,加裡波第開始進軍那不勒斯;8月19日拂曉,在卡拉布裡亞登陸;20日發起勒佐之戰;勒佐之戰後,加裡波第揮師北上,直取那不勒斯;9月,進入那不勒斯城,王國守軍不戰而降;10月,加裡波第與西西里島守軍展開激戰,由於敵軍兵力佔絕對優勢,加裡波第付出重大傷亡後重創守軍,守軍退卻,死守陣地;11月初,南部地區宣佈並入撒丁省。戰至1861年3月,意大利基本實現統一。
  第三次獨立戰爭(1866—1870年)。意大利王國成立後,企圖通過王朝戰爭,奪取威尼斯。1866年4月,時值普魯士和奧地利爭奪德意志統一的領導權而發生尖銳矛盾。1866年4月,普意結成反奧軍事同盟,6月,普奧戰爭爆發,意大利乘機對奧宣戰,第三次獨立戰爭爆發。6月24日,奧意兩軍在庫斯托扎進行大規模會戰,意軍遭重創,被迫撤至明喬河。
  同時,奧軍主力撤回本土,意軍免遭打擊。加裡波第協助政府軍作戰,深入敵後,連戰皆捷。但意大利政府迫於普魯士首相俾斯麥的壓力,強令加裡波第撤出奧軍戰略據點南提羅爾,致使該地重歸奧軍之手。同時,奧意海軍在亞得裡亞海附近海域進行一場殊死海戰,意軍損失慘重,3艘裝甲艦沉沒,其餘艦隻撤出戰鬥。奧軍損失甚微。奧意戰爭結束後,加裡波第為解放羅馬奔走呼號。1866年10月,加裡波第率軍打敗一支教皇部隊,攻佔蒙特羅頓多要塞。法國拿破侖三世為阻止加裡波第進攻羅馬,派遠征軍經海路在奇維塔維基亞登陸,於10月26日進駐羅馬。11月3日,加裡波第率部進至門塔納,遭法軍和教皇軍隊阻擊。由於法軍裝備新式步槍,火力密集,加裡波第部遭重創,進軍羅馬行動再次受阻。
  1870年7月,普法戰爭爆發,拿破侖三世被迫撤回駐羅馬法軍。9月2日,法軍在色當之戰中大敗,拿破侖三世成為階下囚。意大利王國政府不再擔心法國的干涉,遂派6萬大軍日夜兼程,趕在加裡波第部之前奪占羅馬。9月20日,政府軍和加裡波第部同時開進羅馬城。羅馬教皇庇護九世下令停止抵抗,避居梵蒂岡。至此,意大利統一大業終於完成。1871年1月,意大利王國首都由佛羅倫薩遷至羅馬。
  意大利的獨立和統一,經歷了長期、艱苦而又曲折的鬥爭過程,喚起了意大利民族的覺醒。1848—1870年的獨立戰爭最終獲得了勝利,使意大利擺脫長期受外族壓迫和分裂割據的局面,為資本主義發展掃除了障礙,大大推動了歷史的進步。
  在意大利獨立戰爭中,資產階級民主派和自由派之間始終存在著矛盾和鬥爭。民主派主張「自下而上」的道路,自由派主張「自上而下」的道路。由於民主派勢單力薄,加之內部不團結,「自下而上」道路行不通。然而,自由派力量雄厚,政治上比較成熟,因而成為獨立戰爭的領導力量。
  意大利獨立戰爭造就了傑出代表人物,其中首推加裡波第。加裡波第在戰前通過一系列軍事實踐活動,獲得了豐富的經驗。在三次獨立戰爭中,他指揮若定,多次打敗兵力上佔優勢的敵軍,取得輝煌戰績。他善於發揚革命軍隊的政治優勢,深入敵後開展游擊戰,積小勝為大勝,為意大利統一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後人稱他為「現代游擊戰之父」是當之無愧的。他在軍事實踐中創立的一整套戰略戰術,是意大利乃至全世界人民寶貴的精神財富。
  ------------------
  一鳴掃瞄,雪兒校對
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