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伊朗和伊拉克之間的戰爭(簡稱兩伊戰爭),自1980年9月爆發,至1988年8月20日落下帷幕,整整持續了8年之久。這場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持續時期較長、損失消耗最大的一場局部戰爭,兩伊戰火的蔓延,曾導致美蘇兩個超級大國在海灣地區的嚴重對立,致使海灣局勢一度空前緊張,成為國際社會廣泛關注的焦點。 兩伊戰爭的起因錯綜複雜,既有長期的領土爭端,宗教派系對立,又有民族糾紛和領導者個人恩怨摻雜其中。領土問題是導致兩伊戰爭的主要原因。這一問題包括兩個方面:一是阿拉伯河的邊界劃分問題;二是波斯灣入口處3個小島的主權歸屬問題。長約100公里的阿拉伯河是伊朗和伊拉克南部的自然邊界。這段邊界原以該河伊朗一側的淺水線為界,河流主權歸屬伊拉克。根據1914年雙方劃界委員會會談紀要和1937年簽訂的邊界條約,雙方同意霍拉姆沙赫爾和阿巴丹兩段(共約11公里)以該河深水線為界。此後,伊朗一再要求以河流主航道中心線為邊界線,並對阿拉伯河實行雙方共管,伊拉克則堅決反對。1975年3月,兩國領導人就邊界問題舉行會談並簽署了《阿爾及爾協議》,當時處境困難的伊拉克同重按阿拉伯河主航道中心線劃定兩國河界。伊朗也答應歸還扎因高斯等4個地區約300平方公里的原屬伊拉克的領土,並承諾不再支持伊拉克庫爾德族的反政府武裝鬥爭。事後,伊朗遲遲不交割土地。伊拉克認為《阿爾及爾協議》是「奇恥大辱」,多次要求重劃邊界,均遭伊朗拒絕。另一問題是1971年伊朗佔領了波斯灣入口處的阿布穆沙、大通布和小通布3個小島,並使之成為可以控制波斯灣出入航道的軍事基地。伊朗的行動遭到海灣阿拉伯國家特別是伊拉克的激烈反對。 宗教矛盾是導致兩伊戰爭的另一重要原因。伊朗和伊拉克同是伊斯蘭教國家,兩國的穆斯林多數屬於激進的什葉派。 但兩國什葉派穆斯林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迥然不同。 1979年初,伊朗什葉派宗教領袖霍梅尼建立了以什葉派高級教士集團為核心的、政教合一的伊斯蘭共和國。而伊拉克復興黨政府在政治生活中卻努力使政教分離,削弱宗教勢力,將宗教活動納入政府控制的軌道。伊拉克的什葉派穆斯林雖然佔國內人口的多數,但長期以來,卻處於被統治地位,激進的什葉派對此十分不滿,長期與政府進行對抗。 伊拉克和伊朗兩國都有一個少數民族——庫爾德族。伊朗支持伊拉克境內200萬庫爾德人的自治要求,伊拉克也支持伊朗境內的庫爾德人進行反對伊朗政府的鬥爭。 此外,從1964年到1978年,霍梅尼受伊朗國王迫害一直在伊拉克的納賈夫附近流亡傳教。1978年初,薩達姆以「煽動伊拉克境內什葉派叛亂」的罪名將霍梅尼驅逐出境,迫使他輾轉法國。霍梅尼對此一直懷恨在心,並發誓要復仇。 戰前兩伊都進行了戰爭準備。伊拉克的準備更為充分,伊朗的經濟軍事實力和潛力均勝過伊拉克。伊拉克總兵力22萬人,其中陸軍19萬人;海軍4000餘人,各種艦艇43艘;空軍2.8萬人,各種飛機500餘架。此外,還有人民軍10萬人,預備役部隊25萬人。伊朗軍隊經過霍梅尼大規模清洗,總兵力24萬人,其中陸軍15萬人;海軍2萬多人,各種艦艇80餘艘;空軍7萬人。還有新組建的伊朗革命衛隊9萬人,預備役部隊30萬人。戰前雙方都採取了一系列臨戰措施。伊拉克方面,製造「和平」空氣,麻痺伊朗;突擊開展外交攻勢,爭取國際社會特別是海灣國家的同情和支持;利用邊境衝突掩護地面部隊的調動。伊朗方面,事先對伊拉克的進攻企圖有所察覺,並採取了一些應急措施:霍梅尼授權總統全權指揮國防部的神職人員,並釋放一批被捕的前國王統治時期的軍官和飛行員;突擊購置武器裝備,不惜一切代價購買零配件和設備;空軍戰鬥機秘密向國內縱深基地轉移,並緊急修好約200架F—4和F—14戰鬥機;積極改善外交上的孤立地位。 1980年9月22日拂曉,伊拉克總統薩達姆下達了對伊朗的軍事目標發動「威懾性打擊」的命令。接著,伊拉克出動大批作戰飛機,襲擊了伊朗首都德黑蘭、大不裡士、阿瓦士、克爾曼沙赫、提斯孚爾等共15個城市和7個空軍基地。 23日凌晨3時,伊拉克的地面部隊5個師又1個旅約5萬餘人,1200餘輛坦克,越過邊境,在北起席林堡、南至阿巴丹的480餘公里的戰線上,分北、中、南三路向伊朗境內大舉推進。經過一周激戰,10月初,伊拉克軍隊佔領了伊朗約2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控制了阿拉伯河東岸長600公里,寬20公里的狹長地帶。深入伊朗境內10—30公里,南部戰線最大入侵縱深達90公里。 面對伊拉克的強大攻勢,伊朗軍隊倉促應戰。其空軍襲擊了伊拉克境內的16個目標。地面部隊調整部署,向邊境機動。在前線集結了7個師又2個旅的兵力,此外還有大批的革命衛隊。伊朗設防的重點在北線,以扼守主要通道,遲滯伊拉克軍隊的進攻。伊朗阻滯了伊拉克的進攻勢頭後,漸漸奪取並把握了戰爭的主動權。1981年9月,伊朗開始大舉反攻。9月底,伊朗集中10餘萬兵力,發動大規模的阿巴丹反擊戰,解除了伊拉克對阿巴丹的包圍。1982年3月下旬,經過周密部署,伊朗又發動了「勝利行動」攻勢,全殲伊拉克2個旅,重創2個師,共斃傷伊拉克士兵2.5萬人,俘虜1.5萬人,擊毀坦克360輛,擊落飛機20餘架,繳獲了上百輛坦克和裝甲車。4月20日,伊朗又集中近3個師的兵力和大批革命衛隊約10萬餘人,發起以收復霍拉姆沙赫爾市為目標的「耶路撒冷聖城行動」攻勢。經過25天激戰,終於收復了南部重要港口城市霍拉姆沙赫爾。6月10日,伊拉克提出全線停火建議,並單方面實施停火,宣佈承認兩國於1975年簽訂的《阿爾及爾協議》繼續有效,並準備在伊拉克根本權利得以承認的基礎上同伊朗談判。6月20日,又宣佈10天內從伊朗境內撤回全部軍隊。6月29日,其軍隊已基本撤出伊朗。 伊朗拒絕了伊拉克的停火建議。為了不給伊拉克以喘息之機,1982年7月13日晚,伊朗軍隊突破伊拉克防線,深入到伊拉克境內20餘公里。伊拉克利用本土作戰的有利條件,動用10萬兵力進行反擊,對進攻的伊朗軍隊進行圍殲,挫敗了伊朗軍隊的攻勢。此後,雙方你來我往,經過十多次交鋒,都未取得進展,戰爭進入僵持狀態。 為了進一步迫使伊朗罷兵言和,自1984年4月起,伊拉克採取「以戰迫和」方針,在地面和海上連續向伊朗發起主動出擊。在局部地區對伊朗軍隊發動一系列的小規模襲擊,並在戰鬥中多次使用化學武器。與此同時,伊拉克還利用其空中優勢,發動了舉世震驚的「襲船戰」。 1986年,兩伊戰爭再度激烈。伊朗一反過去打消耗戰的方針,力爭速戰速決。1986年2月初,伊朗出動9萬餘人的兵力,發動了規模較大的代號為「曙光—8號」的攻勢,攻克了伊拉克南部重要的港口城市——法奧。與地面戰場相呼應,1986年,兩伊「襲船戰」一再升級,遭到襲擊的船隻達106艘,其中有28艘進出科威特港口的船隻遭到襲擊。由於兩伊「襲船戰」影響到非交戰國的利益,科威特於1986年11月和12月,先後向聯合國的5個常任理事國美國、蘇聯、中國、法國和英國提出租船和護航要求。蘇美相繼同意為科威特油輪護航,並以此為由不斷向海灣派遣軍艦,從而使原來就很緊張的海灣局勢增添了更大的危險。為避免戰爭進一步升級,聯合國安理會於1987年7月20日一致通過了第598號決議,要求兩伊雙方立即停火。598號決議通過後,由於兩伊積怨已久,在停火問題上立場各異,分歧較大,誰也不願主動作出讓步,因而聯合國598號決議遲遲得不到貫徹落實。 1988年,是兩伊戰爭出現重大轉折的一年。2—4月,雙方使用了數百枚導彈襲擊對方的城鎮,掀起了一場空前規模的「襲城戰」。此後,在相持中,伊拉克漸漸佔了上風,4月17日,伊拉克軍隊對法奧地區的伊朗守軍發動了代號為「齋月」的攻勢,經過兩天激戰,於18日下午全部收復被伊朗佔領兩年之久的法奧地區。外國軍事專家評論,這是「兩伊戰爭的轉折點」,它「打開了結束兩伊戰爭的大門」,「為兩伊通向和平開闢了道路」。伊朗在欲戰不能,欲罷不忍的境況下,被迫於1988年7月18日宣佈,同意接受聯合國安理會598號決議。8月20日,兩伊雙方實現停火,長達8年的兩伊戰爭終於落下了帷幕。 兩伊戰爭給了世人一些有益的啟示。 1.巨額資金能夠買到現代化武器裝備,但買不到軍隊的現代化水平。因此,引進外國先進的武器裝備,一定要與本國實際相結合。 兩伊是中東地區富有的石油輸出國,自1973年以來,兩國耗資數千億美元,從國外競相引進大量先進的武器裝備。但兩伊的工業基礎薄弱,許多先進武器的零配件本國無力修配,彈藥主要靠國外供給;兩國士兵的文化程度很低,要掌握諸如蘇制「薩姆」和美制「輕劍」、「霍克」型地空導彈,駕駛T—72坦克和米格—23戰鬥機等先進武器,是相當困難的。 因此,這種靠錢買「現代化」的做法,非但沒有改變他們對現代戰爭「外行」的狀況,反而導致「消化不良」。以致作戰中新式武器的作用都離不開外國顧問和專家,士兵不能熟練地按照標準規範維護和使用自己的武器裝備。這樣不僅不能使現代化的技術裝備得以正確運用和充分發揮其效能,而且容易喪失主動,受制於人。由此可見,引進先進的技術和武器裝備,必須與自己國內的工業基礎,軍官和士兵的知識結構與技術水平,以及本國的戰爭傳統相適應。否則,花很多錢去買自己消化不了、駕馭不了的東西,不僅造成嚴重的浪費,甚至可能成為自己的累贅。武器裝備先進的程度不能代表軍隊現代化的程度,先進的技術裝備本身並不能保證戰爭的勝利,起決定作用的是善於運用武器裝備,有很高軍事素質,有先進的戰略戰術思想的人。也就是說,只有具有與先進的技術和武器裝備相適應的戰略戰術思想,才能充分發揮武器效能,贏得作戰的勝利。 2.現代條件下的局部戰爭,固然應當重視速戰速決,但同時還應當有長期作戰的準備。 戰爭初期,伊拉克採取突然襲擊的閃電行動,旨在實現速戰速決的戰略企圖,並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由於其把戰爭賭注完全押在這一點上,在思想上和物資上缺乏長期作戰的準備,因此,一旦速戰速決企圖被對方粉碎,便力不能支,逐漸由主動轉為被動。伊朗依仗自身國大人多的優長,採取了「持久戰」的戰略。在持久中消耗對方的實力,磨垮對方的意志,從而一舉將伊拉克軍隊逐出國境,取得了重大勝利。誠然,戰略上的速戰速決,往往從突然襲擊開始,確可收到先機之利,而且在一定條件下也可取得戰爭的勝利。但是如果不根據自己的國力、軍力,不分作戰對象,把速戰速決的戰略看成取勝的唯一法寶,而不進行長期作戰的思想、物資準備,則可能會欲速而不達,由主動變被動,甚至在戰爭中失利。 3.現代局部戰爭中,仍應以殲敵有生力量為主要目標,而不應過分糾纏於一城一地的得失。 兩伊戰爭中,幾乎所有的戰役戰鬥都是以城市(鎮)為目標的攻防戰,雙方滿足於攻城掠地的表面「勝利」,忽視大量殲滅敵有生力量。戰爭初期,伊拉克進攻矛頭幾乎全部指向對方邊境的一些城鎮,不重視集中優勢兵力大量殲滅敵人。 伊朗在初期的防禦反擊作戰中,也是以城市為目標部署兵力,以收復城市失地為勝利。由於均未發動以大量殲敵為目的的戰略性戰役,因此雙方軍隊都沒有受到重創,使戰爭得以久拖不決,形成「拉鋸戰」。這就說明,儘管攻城奪地是戰爭中的重要作戰行動,但若不殲滅對方有生力量,就可能使敵人獲得喘息之後再次組織反撲,從而使自己前功盡棄,甚至會導致局勢的逆轉。因此,在現代局部戰爭中,仍必須以殲滅敵人有生力量為主要目標。 4.現代局部戰爭,武器裝備和物資損耗大,給後勤補給提出了新課題。 兩伊戰爭雖然稱不上是高水平的現代化戰爭,但戰爭消耗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局部戰爭史上絕無僅有的。僅軍費開支一項,雙方共耗資2000多億美元。戰爭中,武器裝備和物資的消耗相當可觀。戰爭頭兩個月伊拉克擊毀和繳獲伊朗200多輛坦克,己方也損失近三分之一的武器裝備。兩伊的彈藥消耗量也很大。如戰爭初期,伊拉克僅對席林堡這樣一個1000戶的小鎮就發射了幾萬發炮彈。兩伊陸軍主要是裝甲和機械化部隊,油料消耗多,據估算,伊拉克軍隊每天消耗的油料達2000至3000噸。戰爭初期,伊拉克本來希望速戰速決,但因作戰物資供應不上,等待補給,進攻勢頭被迫減弱。 伊朗頂住了伊拉克軍隊的進攻後,也因補給困難而拖長了反攻的時間。轉入反攻後,伊朗多次向伊拉克發動地面攻勢,但兩次戰役之間的間隔比較長,有時竟長達5個月以上。其主要原因是後勤系統混亂,武器裝備等作戰物資供應跟不上,因而續戰能力不強。 ------------------ 一鳴掃瞄,雪兒校對 |
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