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后記


  這不是一篇“游記”。是我生命中一段“歷程”。
  在中國歷史上,應該為這樣大規模的“探親之旅”,記上一筆。(据說已有四十万人,完成了“探親”)這樣的旅程,像是一群候鳥的飛行。候鳥一年飛一次,而我們,經過了三十九年,才飛第一次。我只是一大群候鳥中的一只。我的把這趟飛行的經歷,細細寫下。其中,有我的“接触”,也有我的“感触”。“接触”的不止是河山和大地,也有親人和友人。“感触”是隨“接触”而至,因時因地因人而不同。不論是“接触”和“感触”,都帶著我的個人色彩,只代表我,不代表其他任何的候鳥。我的這趟旅程,整個經過,頗具戲劇化。我盡量忠實地記載下所有的一切。其中,不免有疏忽的地方,不免有省略的地方,也有免有錯誤的地方。(我對于年代、距离、大小、考證等与數字有關的東西,一向弄不清楚。)但是,書中所提到的人物,都用的是真名。
  我回大陸,只有短短的四十天。這四十天中,几乎天天都情緒激蕩。我本是個容易感動的人,常常陷在感動的情緒中,無以自拔。我知道其他的探親者,曾面對种种困難,我僥幸有各方友人照顧,使我此行中,只有感動,沒有困難。我要在此處,對所有照顧過我的人致謝!
  “探親之旅”。總有一天,會變成歷史上一個“過去式”的名詞。但是,在我的生命里,這短短四十天,將是我永恒的記憶!
  瓊瑤
  一九八八年十月十九日寫于台北可園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