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今天是劉英莉的生日? 每個人都有生日,沒有什么大不了,只有把自己看得极為重要,或是人家把他看得极為重要的人,才會大肆慶祝生日。 英莉兩者都不是,她是一個普通的新聞系畢業生,在一家報館任記者職,她覺得自己沒有什么大不了。 一個初出道的女孩子,尚無利用价值,誰會來討好她?故此也沒有人會代她開慶祝晚會。 英莉樂得耳根清靜。 家里弟兄姐妹眾多,誰耐煩記得誰的生日,各管各互不拖欠最好。 所以這一天也跟上一天沒有分別。下了班,英莉匆匆乘車返家,她慣用的交通工具是地下鐵路。 進入閘口,她剛欲取出車票,忽爾看見右手邊燈火燦爛,她抬起頭,發覺有一個少女看著她。 噫,這是誰,她不認識她。 少女向英莉微笑。 英莉有种著魅的感覺,緩步走向前。 少女朝她點點頭,她有雙晶光四射的眸子。 她開口:“廿一歲生日?” 英利奇問:“你怎么曉得?” 少女微笑,“你忘記我了。” “請問你是哪一位?”英莉完全想不起少女是誰。 “我曾是你靈感的泉源。” 英莉笑,“你到底是哪一位?” “你真忘記我了,少年時,你曾許愿,說要從事寫作,希望題材永不干涸。” “呵,你果真是我的靈感。”英莉調皮地說。 少女笑笑,調頭而走,英莉去乘車,踏上車廂,才想起忘記問少女,她為何忽隱忽現。 茫茫然她已經到了站,英莉忙著下車。 回到家里,她不由得許一個生日愿望:“我是一個記者,但愿我可以忠于自己,忠于文字,据實報道。” 除了有靈感,也要有良知。 不然寫不出好文章。 英莉心安理得去睡了。 電話鈴把她喚醒,英莉去接听,那邊是好友玲玲。 “生日就不用起床?” 英莉笑,“我生日是昨天。” “不,九月二十五,是今天。” 英莉一呆,去查報紙的日子,一看,發覺玲玲沒有開玩笑,那么說來,昨晚的事是一場夢? 她夢見靈感來找她,她夢見自己許愿,這樣的怪夢,但的确,少年時,她曾經許身寫作。 英莉呆住。 “喂,喂,你怎么了?” 英莉苦笑,“我做了一個怪夢。” “不要緊,我也時常做夢,”玲玲取笑她,“十二點我們老地方見,一起吃頓中飯。” 英莉怔怔地放下話筒。 到了中午,她去乘車,不由自主,四周張望,當然不可能再見到那少女,只見處處都是匆匆忙忙的人群,沒有靈感。 真是個夢。 大抵是內心渴望過了廿一歲會寫得更好,所以才做這個無聊的夢。 不過,她許的愿望卻名正言順,合情合理。 玲玲与她見了面,舉起盛礦泉水的杯子,說聲“生日快樂”。 然后問她:“忙不忙?” “工作量很大,但我擅于安排時間。” 玲玲惋惜地說:“所以看上去,你像是挺悠閒,老板還以為你啥子都沒做,那些爛頭蟀,天天似沒頭蒼蠅以亂扑,反而顯得勞苦功高。” “我忠于自己。” “有時也要會得隨机應變。” 英莉搖搖頭,“隨波逐流,贏了也慘過輸,我一向我行我素。” “要吃虧的。” “不要緊,我蝕得起。” 玲玲搖搖頭,按住好友的手,“生日快樂。” 下午,英莉有一個任務,老總派她去訪問一位名流大大。 地點是人家的府上,住宅裝修美奐美侖,那位貴夫人穿著最時髦的服裝皇后般下來招呼英莉。 談話的內容,不外是表達夫人是多么的秀外慧中,熱心公益,敬老扶幼,最后,她說:“作為一個成功商人的妻子,對外對內,我都盡了責任。” 英莉默默紀錄。 時間到了,她起立告辭。 一回到報館,老總就向她追稿。 英莉說:“我不想寫這篇稿子。” “為什么?”老總愕然。 “她不過是一個挺無聊的女人,她的日常工作范圍包括盛妝赴宴,炫耀家勢,不值得寫。” 老總嗤一聲笑出來,“本市有几個人是值得寫的?報紙副刊不能開天窗,小姐,赶快坐下來歌功頌德,限你三小時交稿。” “如果我不寫呢?”英莉問。 老總看她一眼,“請你另謀高就。” 英莉跌坐下來,喃喃自語:忠于自己,忠于文字,談何容易。 那位夫人分明是位极之虛榮膚淺,好名好權已到极限的俗人,英莉卻要把她寫成造福社會的賢妻良母那樣格局。 英莉忽然后悔沒有去教小學。 教小學應當單純一點。 稿子強顏歡笑地寫出來,老總讀過:“王夫人會很高興,會計部剛接到王氏企業三十四頁廣告,這篇訪問,算是回佣。” 英莉知道她受了利用,廿二歲生日愿望落了空。 都說她的人物特稿寫得最好,一個星期交的兩篇到三篇訪問稿,一下子便成為讀者鍾愛閱讀的對象,她已頗有點名气,被訪問的人一听記者是劉英莉,多多少少另眼相看,撥出時間見她。 英莉的稿酬因此加了又加。 但是她時常困惑。 到了今天,這种困惑,已經使她情緒相當不愉快。 她回答老總:“王夫人這种人,其實是社會的寄生虫。” “不要太偏激,一种米吃許多种人,明天你還要出差。” 對于這种粉飾太平,隱惡揚善的文字工作,英莉已覺得厭倦。 第二天的對象,是一位著名政客。 他對著劉英莉發表十分慷慨激昂的演講:“眼光要放得遠大,目前的些微犧牲不算一回事,青年們不要怕,向前沖,沖上去……” 英莉看著西裝筆挺的他,忽然忍不住問:“你會不會叫令郎也沖上去?” 政客尷尬了:“小儿才十歲。” 英莉忽然又問:“那么,八年后的他會不會在你鼓勵之下沖上去,抑或,持正統英國護照的閣下一家毋需作該种沖刺?” 政客呆視英莉。 這個不懂事的小記老,不識抬舉,撥出寶貴時間給她,不外是想利用她作廣大宣傳,誰叫她獨立思考,故意刁難? 英莉說下去:“我們華人有句話叫以身作則,李先生你入英籍太久了,恐怕已經忘記。” 她站起來告辭。 回到報館,老總鐵青著臉看著她,看樣子李政客已經投訴過。 “劉英莉,你沒有毛病吧。”他責問她。 英莉抱怨:“李某口是心非,利用群眾做他政治木錢。” “小姐,這根本是互相利用的世界,你又不是昨天才出生的,你的責任是有聞必錄,讀者自會分別真假。” 英莉說:“我不寫他。” “喂,你擔任這分工作已有兩年,一向不听見你表示不滿,最近是怎么一回事?” 不知恁地,廿二歲生日之后,似有人喚醒她的更知。 老總見她不出聲,勸她:“看不過眼,做憤怒青年,憑一股濁气辭掉工作,連寫真話說真話的机會都失掉,豈非更為不智?” “下次給我一個較可愛的訪問對象。” 英莉暫時屈服。 她又想起在夢中許過的生日愿望。 下班,与玲玲訴苦。 玲玲說:“有收入有開銷,還有隨時不寫的自由,不算苦了。” “你那份工作呢,比我這份強吧。” “開玩笑,天下烏鴉一樣黑,稍有良知,都做不下去,只得同流合污,可悲的是,我居然混得如魚得水。”。 “你在商界,努力替老板賺錢即可。” “你想想人人唯利是圖,利欲薰心,臭不可當。” 英莉被她說得笑起來。 “炒賣過三五七層樓宇,略嘗過一點甜頭,便一本正經說起地產物業的潮流,只有他的看法最聰明正統,其餘的人,全是蠢材,不是得物無所用,就是有錢不會花。” 英莉說:“我也認識這种人,敝報財經版有專欄專門教人家怎么發財。” “撰文那人發了財沒有?” “當然沒有,不然還寫呢,他只是教人發財。” “不得了,我同你再債世嫉俗下去,會被人用石頭扔死。” 玲玲赶著上班去。 也許是工作過勞,生出厭倦,也許最好放假,休息、玩耍,再從頭來過。 老總說:“你看.這篇政客訪問還不是逼出來了,寫得不賴,最后一段形容得逼真貼切,又有諷刺意味:“一個人有如此崇高信仰已經值得尊重”,多妙。” 肉麻透頂,原作者給文章下評論。 那個晚上,英莉匆匆進入地下鐵路站,一抬頭,就知道自己又回到同一夢境里去。 地鐵站燈光雪亮,英莉過去,看牢那少女,“你是誰,你几乎害我丟掉職業。” 那少女笑笑說:“我替你預備好了。” “這次又怎么樣?”英莉無限好奇。 “你可以再許一次愿。” “好,”英莉干脆地說:“我要讀者迷上我的文字,寫得再坏也受歡迎。” 那少女只是笑。 英莉先求題材永不干涸,再求一支筆有良知,現在又希望文字備受歡迎。 越來越貪婪。 第二天,她醒來,聳聳肩,同自己說:再做這個夢,大抵要去看心理醫生。 她來不及詳自的夢,便赶去采訪一個青年畫家。 這畫家被視為畫壇瑰寶,据說是畫壇唯一的新希望,直被捧到云端上。 英莉還是第一次看他的畫,在展覽館才兜了一個圈子,已經深感震蕩,不,不是因為太好,而是因為太差,十幅畫中,十幅抄襲。 這,這是抄畢加素立体派,這,這是抄米羅,那是抄查高爾,還有,連梵高都不放過,裝模作樣,統共沒有自己的風格。 英莉惊得呆了,竟會有這樣的畫風畫格。 那畫家一本正經走到英莉面前來說:“許多人,不停重复自己,一個題材,重用百多次,我不屑為,我每張作品,都不同題目,都新鮮可貴。” 英莉笑,拍拍他肩膀,“你的确不必抄襲自己,你把所有古典名著統統抄一次,占為己有即可。” 那畫家臉上變色,英莉趁他喊打之前逃之夭夭。 唉,這种訪問還怎么寫得下去,不如學寫小說,默默創作,滿足感更大。 難以下筆。 英莉一直搔頭。 同事們看到她那种痛苦的樣子,不禁笑起來,勸道:“劉小姐,不是篇篇文章都要得獎傳世,大部分只是供讀者茶餘飯后消遣消遣而已。” 英莉無奈地說:“各位誤會我心怀叵測了,我只希望讀者茶餘飯后不要看得作嘔而已。” 此言引起哄堂大笑。 英莉在文中老實不客气指出該名畫家有模仿之嫌。 那一段被刪掉了。 英莉据理力爭,“本市沒有言論自由。” “言論自由不指可以隨便批評攻擊另外一個人。” “他可以辯駁呀。” “人家沒有專欄。” “我不寫了。” 編輯看著英莉,“你已經被慣坏了,我若不是看著你出身,才不會吃力不討好意圖指教你,劉英莉,出來做事,要做到皆大歡迎,自己活,也讓別人活,你的觀點意見,不一定是生命、道路、真理。” “可是我的感情是真摯的。” “真摯的感情一樣會傷害對方,何必令他人生活不愉快,為一點點區區稿費結怨,值得嗎。” “呵,你是勸我人云亦云,隨波逐流。” “錯,我是勸你做訪問選對象時小心行事,不喜歡的人,不要去訪問他,既然已經走到人家面前,要尊重人家。” 英莉語塞。 “還有,覺得難以下筆,便暫時不要下筆,這是你的職業,不要仇視它,要做得快快樂樂。” 說完了,編輯擺擺手,示意她告退。 英莉听了教訓,一邊面孔麻辣辣,老人家的話當然有道理,所以捏到她的痛處。 被讀者寵坏了,好似寫什么都有人看的樣子,所以覺得可以任性發揮,不理他人感受,所以覺得筆杆儿可以橫掃千軍。 所以覺得自己是個特權分子。 所以想脫离編輯部的控制獨自生存。 以前,只覺寫作最怕沒有題材,入了行,對這個行業略知一二,才發覺行有行規,不容越雷池半步。 有了題材,有了讀者,又忠于自己,還得學一學照顧他人感受。 同事仿佛知道她在想些什么。 “你不想做丑筆吧,有些人寫專欄似小丑,讀者喜孜孜看他的文字,就是等著看該人天天出丑,日子久了,雖然擁有讀者,卻一點尊嚴都沒有。” “那應該怎么辦?”英莉茫然。 “開玩笑,你比我寫得好多了,”同事不愿多說,“我還要向你討教呢。” 英莉沉默。 她找到好友.才說出煩惱。 “我還以為你已經上了軌道,隨時飛升,要做大作家呢。” “真的,開頭動筆的時候,覺得直可挑戰金庸倪匡。” 玲玲掩咀笑。 英莉尷尬地說:“人往高處。” “是,志大才疏。” “喂,給些許鼓勵好不好。” “我一直覺得,”玲玲正經地說:“成功靠提升自己的成績,而不是靠拉低別人的成就,刻意丑化他人,徒然顯得無聊膚淺,別忘記社會是有公論的。” 英莉不悅:“我并沒有丑化他人。” “那最好不過。”玲玲欲語還休。 “你可以跟我說老實話。” 每個朋友都這樣說,有誰笨得不知好歹,泄漏一言半語,立刻被淘汰出局,朋友都沒得做。 所以玲玲只是笑笑。 像英莉那么聰明的人,應有自知之明。 “讓我們去散散步。” 英莉點點頭。 她倆自斜坡走下去。 還沒走到一半,已經聞到梔子花清香气息。 英莉深深陶醉,這种享受,同名利權勢,毫無關系。 只听得玲玲哼起一首歌:“……少年的我,是多么的快樂……” 英莉接上去:“美麗的她不知道怎么樣。” 兩人無限惆悵。 玲玲說:“少年時期,一無所有,卻快活無比,現在什么都有一點,反而壓力大,感慨多。” 英莉抬起頭,剛要回答,忽然看到白衣少女的影子。 她定一定神,拉住玲玲的手,“告訴我我不是做夢。” “你當然不在做夢。” “你看到那少女沒有?” “在哪里。”玲玲亦緊張起來。 “前面,斜坡下,榕樹底。” “喂,哪里有人,你不要嚇我。”玲玲怪叫。 英莉撇下玲玲一逕走向前去,她明明看見那少女。 果然,少女輕輕轉出,對牢她笑。 英莉忍不住問道:“可是你要离我而去了?” 少女只是微笑。 英莉低聲說:“我所許的愿望,你都應允,但是,我無法在現實世界運用你賦于我的能力。” 少女露出同情之色。 “我辜負了你。”英莉難過地說。 少女吁出一口气。 “少年的我是太天真了,以為寫作就是寫作,現在我明白了,若要靠寫作謀生,那么,寫作就不純是寫作。” 少女點點頭,然亦無奈。 英莉自嘲:“即使你是靈感的泉源,你也幫不到我。” 這時候,有一只手搭在英莉肩上,英莉嚇一大跳,轉頭,發覺是追上來的玲玲。 玲玲的面色同她一般蒼白,“你在干什么,你不是神經衰弱吧,夜闌人靜,整條街只得我与你,你自言自語干嗎。” 英莉問:“你沒有看見她?她站在這里好一會儿。” 玲玲混身寒毛豎起來,“拜托拜托,別再胡言亂語,誰站在這里?” “我的靈感。” 玲玲一听反而放下心來,“呵,靈感,她走了沒有?,” “走了,离開我了,也許不再回來.也許另外去物色值得栽培的新進寫作人。” 玲玲拍拍她肩膀,“難怪我看不見,我從商,毋需靈感。” 英莉失落得要命,低下頭來。 “算了,英莉,”玲玲安慰她,“市面上一千數百寫作人,誰有靈感,誰有天份,還不都找到飯吃,安居樂業,何用狷介,何用要求過高。” “我明白了,我徹底大悟。”英莉失聲。 “你醒覺什么?” 英莉沒有回答。 原來每一個寫作人在開始的時候都得到過眷顧,之后,就得看自己的了。 她沒有說出來,這個現象玄之又玄,不是做寫作行業的人,根本不會明白。 不,不是做夢,她的确看見了那少女。 也許這是她們之間最后一次會面。 那一夜,她反而睡得很好,問題想通之后,心里十分平靜。 她告了一個星期假,再次回到報館,前后判若兩人,劉英莉變成一個最最合作的記者,無論訪問的對象是誰,都可以皆大歡喜。 一季以后,各人會指名道姓同編輯說:“我只愿意接受劉英莉訪問。” 讀者信件雪片似飛來,要求劉英莉有更多篇幅。 劉英莉連訪問販失走卒都能化腐朽為神奇。 老總給她一間小小辦公室,讓她有更清靜的工作環境。 他報開始來挖角。 英莉同他們討价還价,不是沒有驕傲的,她第一次領略到什么叫做文章有价。 然后大老板知道了這件事,親自請她到府上晚飯,加薪、升級、挽留,劉英莉大獲全胜。 她成為文壇新生力軍。 現在,她与老總老編平起平坐.有商有量,工作開始有樂趣。 她獲得頗大的自由度,但,英莉想,目前的光景這樣好,何必去改變它,何必犯險,順勢干下去,收獲一定更大。 她猜得對。 接著的一年,她都沒有再遇見靈感。 她開始覺得寫作不過是一個習慣,不再需要靈感。 當然英莉想念她,不過,并非沒有她,日子不能過。 劉英莉開始小說創作,寫得不十分好,但是很多時候,文章賣的是署名,不是內容。 呵作品不能太差,無論如伺,一定要及格,但是簽名起碼值三十五分。 英莉太明白其中竅巧了。 她忙得不可開交,訂單一直接到十八個月以后。 一日,自報館出來,她走到停車場取車,是,劉英莉此刻已是有車階級,而且,開的是歐洲小跑車,她甫打開車門,便看到對面站著一個白衣少女。 英莉的心大力跳動,她連忙扑過去。 那少女被她急促的腳步聲嚇一大跳,連忙戒備地轉過身來。 四目交投,英莉發覺看錯了人。 不,不是她。 “對不起。”英莉向那女孩子道歉。 那女孩瞪她一眼,迅速把車駛走。 英莉頹然回到自己的車子旁邊,坐進駕駛位,伏在駕駛盤上。 為何惆悵? 少年時誓要得到的名与利,此刻統統都有了,再也不必為題材擔心,寫什么都受讀老歡迎,況且,她也沒有遺失良知,從來不寫誨淫誨盜的文字。 為何惆悵? 實在沒有理由。 但是像一切寫作人,她怀念靈感,希望抓住她希望她陪她一輩子。 否則的話,還是恍然若失。 ------------------ 文學視界 月朗等掃校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