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早上七時正,老師霍教授打電話叫醒她:“一品,醫院束手無策,請你幫忙。” “言重了。” “一個紡織厂女工,頭發卷入机器,扯脫頭皮,急救后現已脫离危險階段,可是我手下無人有把握重整她面孔,你得立刻來一次。” “現在?” “給你二十分鐘。” 一品笑,“遵命。” 又是一宗嚴重工傷,窮人多吃苦頭,是不爭事實。 到了醫院,進入會議室,看到教授及數十名醫學生。 傷者的照片打出來,一品嗯一聲。 她听到學生們倒抽冷气的聲音,他們議論紛紛:“整塊頭皮連眉毛耳朵扯脫,可怕!” “這可怎么縫回?” 一品立刻指出几個要點,包括瘀血積聚及毛發重生問題。 “意外几時發生?” “晚上十時夜班時分。” “傷者几歲?” “二十二。” 年輕是优勢,不論是心靈或是肉体創傷,痊愈都比較迅速。一品接著作出几項建議,得到同意后,她在上午十時走進手術室。傷者母親在休息室飲泣,一品輕輕把手按在她肩膀上。 “別怕!她會無恙。” “醫生——”可怜的母親泣不成聲。 “我保證她容貌會同從前一樣。” 這是十分大膽的承擔。 手術冗長复雜,許多部分需用顯微眼鏡幫助,進行到一半,一品已經覺得胃部不适,盡量壓抑,不去理會,接著,她額角冒出汗珠。 看護發覺,“楊醫生,你不舒服?” “我沒事。” 她堅持到手術完成。 走出手術室,她取止痛劑吞服,并且与當值醫生商談傷者后期治療細節。 一抬頭,發覺已是下午五時。 一品前所未有地疲倦,只想回家淋浴休息。 在車里,診所電話追著來。 看護說:“楊醫生,一位金太太說与你有約。” “金太太?” “是,在她家喝下午茶。” 啊!對,又忘得一干二淨。 一品立刻把車子調頭,向金宅駛去。 金太太來開門時看到一品筋疲力盡的面孔,覺得不忍,“沒關系,看護已同我說是臨時一宗工傷把你叫去救命,下次再約好了。” “金太太你寬宏大量。” “反正來了,坐下喝碗雞湯補一補。” 一品連忙點點頭。 “你媽知道女儿這樣辛勞,可不知怎樣心痛呢!” 一品只笑不語。 金氏雞湯中有生姜,腸胃非常受用,一品回過气來。 她輕輕問:“那人已經走了?” “是呀。”金太太無奈,“從三點坐到五點,不見你出現,十分失望地告辭。” 一品有點惆悵。 金先生安慰:“不要緊,下次再約。” 小貝洛午睡醒來,一品与她玩了一會儿。 金太太說:“一般幼儿園不愿取錄她。” 這是意料中事,什么有教無類,幼儿略為遲鈍,已遭淘汰。 “我又不想她進特殊學校,貝洛腦筋并無問題。” “耐心一點,必定可以找到理想學校。” “也只能這樣。” “太太,留前斗后,路途遙遠,楊醫生,我們一早已有心理准備。” 一品剛想告辭,忽然有人敲門,金先生去應,只听得他說:“你忘了什么?快進來拿。” 然后,一個高大的身形在黃昏的門口出現。 金太太意外的欣喜:“在豪,你回來了。”“大小姐買的糕點最考究可口。” “她孝順母親,不好的不拿上來。” “大小姐,听說姚以莉由你整容,做過那些部位?” 一品坐下來,取過織針,做了几下,錯漏百出,伯母們笑,“你是大國手,怎么會做這個。” 都生疏了。 楊太太苦惱:“她還有個妹妹,成日只与動物打交道,專門收養流浪貓狗。” “你福气好,兩個女儿都是醫生,几生修到。” 一品走到露台,喃喃自語:几生修到,前世不修。 看見隔壁有個保母耐心蹲著喂一小孩子,幼儿只得一點點大,坐在小婣子上,她是醫生,眼尖,一眼便看出毛病來。 那小孩每只手只有四只手指,無拇指,將來連筆管都握不住。 楊太太走近問女儿:“看什么?” “媽,你認識那家人否?” 楊太太沿著女儿的手往旁邊看,“呵,是孫家。” “叫那孩子來看我,他該做手術了。” “你別多管閒事,人家已經有醫生。” “不要拖延,愈早做愈好。” 楊太太說:“醫學昌明,一切可以矯正,你外婆說,從前鄉下人的兔唇、裂顎、胎痣……得那樣過一輩子。” “与眾不同是很痛苦的。” “你明白就好。” “伯母她們呢?” “散會回家去了。” “我還有事。” “又赶往何處?” 一品笑,“幫女明星脫痣。” 她去看那重傷女工。 病人仍然昏睡,滿頭繃帶,可是已無大礙。 她母親坐在床沿低頭不語。 一品想到自己的母親,蹲下,雙手去握緊那個母親的手。 那憂慮的母親抬起頭來,看見醫生,怯怯地招呼。 “會痊愈嗎?” “一定會。” “可以工作嗎?” “同平常人一樣。” 那母親似乎放心了。 一品這才回診所替女明星脫痣。 姚以莉說:“醫生,那天晚上謝謝你。” 一品輕輕說:“什么晚上,這顆痣需縫上三針,會有一點痛。” “是,醫生。” 不愉快的事愈快忘記愈好。 手術二十分鐘完成。 忽然之間姚以莉說:“我有你這樣的姐姐就好了。” 一品一怔,微笑:“我与妹妹都不大有空見面。” 姚以莉穿上衣服离去。然后,岑美蘭來了,小女孩笑容滿面,終于可以挺起胸膛做人。 一品說:“讓我看看你。” 岑太太滿意到极點,“楊醫生妙手回春。” 美蘭轉了一個圈“我可以穿泳衣了,小號剛剛好。” 确實有人不愿意做大胸脯女郎。 傍晚,案頭私人電話響。 “那么今晚還在診所?” 是王申坡的聲音。 一品立刻怪自己疏忽,竟忘記更改電話號碼。 她馬上說:“我有病人在這里,不方便說話。” 挂了線,拔出插頭,實時寫字條提醒看護換號碼。 不為什么,只是不想再听到那人的聲音。 她鎖上診所离去。 停車場已空無一人,一品緩緩將車駛出。 事業有成績,應該很充實才是,但是一品甚覺寂寥。 回到家中,看到桌子上有一只大禮盒,誰送來? 她拆開一看,是一件黑色薄絲像襯裙似的晚裝,還附有一張字條:“楊醫生,也該出去跳舞,以莉敬上”。 一品忍不住笑,那個鬼靈精。 不,即使有男伴,她也不會穿這樣肉感的衣裳。 第二天一早,有師妹來看她。 一品熱烈歡迎,“李本領,什么風把你吹來,請坐。” “師姐還記得我的名字。” “你不必客气,有什么事嗎?” “教授說你有這套輕型激光手術刀。” 她出示圖樣,外形像一只小型机械臂。 “是,十分應用。” “師姐,可否借我一用,我出差到云南省,需要先進工具。” “是那個義工團嗎?” “正是。” “本領,你拿去吧,無限期借用兼維修。” “師姐—”她感動得說不出話來。 “你們的藥品供應可有問題?” “已一一解決。” 一品點頭,“几時出發?” “下月初,還有時間准備細節。” “真佩服你們。” “師姐有空可以跟我們上去考察測。” 一品心動。 “我告辭了,還有些裝備需辦。” “一路順風。” 師妹走了以后,一品有感而發:“多偉大。” 看護笑笑,“不一定要吃苦才能對社會有功用,在商業都會中,股票經紀与無國界醫生同樣有用。” 一品笑,“謝謝你。” 這名老看護真是一個寶。 稍后,胡可欣來覆診。胡可欣用了特殊化妝品,皮膚看上去正常得多。 一品替她檢查,“嗯,進度理想。” 她頻頻對醫生說:“昨夜,我又到他家樓下去守候。” 一品一怔,“這是為什么呢?” “仇恨。” “那如判你自己死刑,永不超生。” “我守了半夜,等到他回家,可是,駕車的人卻是另外一個女子,打扮冶艷,与他態度親昵。” 一品愕然,這倒是個意外。 “醫生,我忽然明白了!”胡可欣揚揚手,“立刻把車開走,以后都不會在附近出現。” 一品很替她高興,這叫做頓悟。 “原來即使彼時不失去,此刻也會失去,你明白嗎,醫生?” 一品點點頭,“我全懂。” “這樣說來,我何必再受皮肉之苦,醫生,手術到此為止。” 一品笑吟吟,“不!”她按住病人的手,“這才是做手術的好時候,為了自己將來,漂漂亮亮做人。” “楊醫生,你真好。” “修复皮膚之后,一樣需努力工作,一樣得付清所有帳單,生活并無兩樣,別說我不警告你。” 胡可欣笑了。 “接著的一次,做眼眶部分,那是我強項。” 病人与醫生緊緊握手。 她走了之后,一品問看護:“你會不會跑到舊男友家附近去守候?” 看護反問:“等什么?” 一品笑:“一听就知道你不是那种人。” “咄,他在我家附近出現我都要報警哩。” “好,自愛。” “你呢?醫生。” “我哪有空。” “對了,醫生,你房內電話已經改妥。” “謝謝你。” 看護看著一品,“你在吃什么藥?” “胃气。” “找專科看看。” “都市哪個人不胃痛。” “反正你天天去醫院,順道看一看,我替你約葉醫生。” “也好。” “稍后會有人來把激光手術刀裝箱,去年訂下新的那副可要下星期才送來。” “沒問題。” “下午沒有病人,你可自由活動。” 一品跑去看二晶。 那只玳瑁老貓已被主人接走。 重傷的流浪狗卻仍然留醫。 二晶感慨,“一條狗也有好命歹命。” 一品過去把它抱在怀中,“叫什么名字?” “幸運,我已收養它。” “媽知道了一定有意見。”二晶咭咭笑。 “媽媽心事最多。” “下個月我要到美國開會,順便學習新技術。” “遲早可以整個身軀換過,那項將他人斷肢重續手術,簡直是換頭先兆。” 一品也笑了。 “姐,我想主動約會一個人。” “呵,是老貓的主人?” “正是。” “事不宜遲,無謂躊躇,遲者向隅。” “多謝指教,可是,怎么開口呢?” “你好嗎?我剛路過書店,看見有關老貓飲食的小冊子,買了一本,你几時方便過來取。” “對,我怎么沒想到。” “老貓的腸胃不好,需定期注射維他命,還有,我們收容了一只同它一模一樣的小玳瑁,你不妨來瞧瞧。” “會不會太明顯?” 一品攤攤手。 “追求根本不是一件含蓄的事。” 二晶笑。 “喜歡他什么?” “我与你不同,你是屬靈的人,第一講精神交流,我喜歡他的寬肩膀。” 一品不語。 即使是姐妹,有些問題非常私人,也不方便談到。 她放下幸運狗,剛想對妹妹傾訴心事。 忽然有一個緊急電話找二晶。 “一只受傷黑熊?有,我們有足夠設施,馬上送來?沒問題。” “真刺激,”同事們爭相來告:“怎么會有黑熊出沒,生態大變,把野生動物赶至絕路。” 這個急症室,比人類醫院還忙。 沒多久,奄奄一息的大黑熊被抬進來,二晶立刻替它戴上口罩兼注射麻醉劑。 “怎么樣受的傷?” “被村民追赶到樹頂,不幸摔至地上。” 一品不忍再看下去,回家休息。 金太太電話追著來,“一品,過來吃飯。” “我……” “我叫在豪來接你。” “怎好意思叫他來來去去。” “是他建議約你,我特地做了鴨汁云吞。” “金太太將來回美可以開餐館。” “先治愈了貝洛再說。” “我……” “三十分鐘后在豪會上來按鈴。” 家長式專制有時真可愛。 一品淋浴梳洗。 這种時分最難穿衣,對秋冬天衣服已經厭透,可是春裝還薄,怕冷,只得加一條羊毛披肩。 才換好衣服已經有人來按鈴,她胡亂抹些口紅就去開門。熊在豪站在門口,穿白襯衫卡其褲的他十分俊朗,叫一品精神一振。 “告訴我。”一品說:“本市有什么史前動物供你參考。” “我不久將往甘肅省,當地科學家發現了最完整的翼龍化石。” “呵!原來不會久留在本市。” “是,故此對約會你有所保留。” 算是個負責任的人。 “來,先吃了這頓再說。” 上車時他禮貌地扶一扶一品肩膀,大手接触到她的皮膚,她忽然依戀,希望那只手再留片刻,毫不諱言她的皮膚有點饑渴。 多久沒有被緊緊擁在怀中,記憶中彷佛全沒异性輕輕撫摸過她的面孔。 一品歎口气,這都是人類原始的渴望。 熊在豪說:“看那晚霞。” 整個天空被分割成三种顏色,開始是魚肚白、淺藍与橙黃,太陽漸漸下山,又轉成蛋青淺紫与暗紅。 美景當前,但一品只希望他溫暖的大手會再次搭到她的肩膀上。 身体發出強烈的要求信號,不是理智可以控制。 一路上她很沉默。 “為什么不說話?” 只怕分心一開口,就壓抑不住了。 “工作仍然繁重?” “已經習慣。” 他朝她笑笑,車子來個急轉彎。 一品身子一側,几乎碰到他的肩膀。 有一剎那她很想趁勢靠上去,占點便宜,但終于沒有,她靠在座墊上,閉上眼睛。 內心有一絲凄惶,這种感覺,以前只出現過一次,大學畢業那年,校方舉行舞會,就她一個人沒有舞伴,那晚,她也同樣彷徨。 她到附近酒館去喝啤酒,碰到一班反對庸俗舊習包括舞會的師弟妹,一起喝到天亮。 早已忘記這件事,不知為什么,忽然又想了起來,還有,遠嫁的同學逸菱,她早晚已在北國落腳了吧,冰天雪地,爐火融融,對牢相愛的男子,世界其實不過只得那一點大。 “到了。” 一品睜開眼睛。 “來,”他拉起她的手,“貝洛在等我們。” 那夜,金先生向他們透露,公司有意將他調回美國。 “人生聚散無常。”他因此感慨。 金太太說:“可是在每個城市我們都有好朋友。” 金先生承認:“我們很幸運,結識到許多高尚善良的朋友。” 他倆照例逗留到頗晚才告辭,像怕一旦离開,以后不知几時才能見面似的。 終于連貝洛都睡著了,他倆才走。夜涼似水,她拉一拉披肩,鼓起勇气問:“為什么不直接撥電話給我?” “怕你拒絕。” 一品說:“我很樂意應邀。” 他想握住她的手,伸出手,可是又縮回去。 他尷尬地說:“我已忘記第一次約會該怎么做。” 一品笑了,“專家認為不可接吻。” “的确是忠告。”他也笑。 “可以握手嗎?” “應該沒問題。” 他終于握住她的手。 他詫异地說:“你的手那么小,怎么握手術刀。” 一品想說:手指纖細,縫起針來,十分靈活,比大手方便得多。 她沒說出來,如此良辰美景,講手術室里事情,未免大煞風景。 “明早可需診症?” 一品點點頭。 “送你回家休息吧。” 一品訕笑自己貪歡,不愿与他分手。 她終于由他送回家。 過兩日,姚以莉來覆診,一品向她求教。 “怎樣向异性表示好感?” 姚以莉何等伶俐,一听就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忍著笑,一本正經地答:“用身体語言。” 一品說:“愿聞其詳。” “穿得漂亮一點,刻意打扮,對方立刻明白你有好感,放松四肢,時時微笑,用欣賞的眼光凝視他,略為靠近他身体。” 一品不住點頭。 姚以莉覺得好笑,真沒想到才華出眾、容貌秀麗的楊醫生在這方面如小學生。 她一定對那人有特別好感,否則,不會如此慎重。 果然,她說:“我想有一個好的開始,不想關系演變成兄弟姐妹那樣。” “那就要突出性別啊。” “是否不可再穿襯衫長褲?” “不不,看你怎么穿,楊醫生,請站起來。” 姚以莉把一品的白襯衫領子翻起,解開兩顆紐扣,卷起短袖到腋下,衫腳塞返褲頭,拉緊皮帶,然后,取出一管深紫口紅,替一品抹上,再用不知什么,在她眼角點一點。 然后,把她推到鏡前,“看。” 連一品自己都嚇一跳。 “美人。” 原來眼角是一點金粉,每次眨眼,都似閃一閃。 “楊醫生,內衣愈多透明紗愈好,挑粉紅色,要不,杏色,即使外頭穿牛仔褲、礦工衫,內衣也要綺麗。 一品猶疑,“這,不是賣弄色相?” “當然是,”以莉笑,“這是原始的彼此吸引。” 一品低下頭。“對一個醫生來說,不容易妥協吧,肉体躺在手術室,逐部分解剖,色相何存。” “以莉,我不是這個意思。” “那么,你是不屑賣弄色相,所以,把膚淺的男人全赶到我們這种女人身邊來,呵,學問害事。”姚以莉訕笑。 一品說:“師傅,有無比較高級的男人,重內心不看外表?” 以莉笑哈哈,反問:“他是不是男人呢。” 一品頹然。 以莉詫异,“楊醫生,你長得那么好看,為什么沒有自信?” 一品不語。 “是否曾經失戀?” “還沒有這种資格。” “可怜的楊醫生。” 一品感喟:“肉体的需要,真叫我們尷尬。” 以莉不以為然,“上帝賜我們肉身,就是要叫我們好好享受,否則,人類只存一束計算机波,又有什么意思。” “以莉,你真有趣。” “男人也那么說。”她笑吟吟。 “這同透明內衣有什么關系呢?” “他們首先注意的,是若隱若現的誘惑。” “我當然尊重你的意見。” 姚以莉說:“不過,我們是兩路人,楊醫生,你不屑走這种路線。” “不不……” 一品已經辭窮。 姚以莉走了,一品吩咐看護彭姑辦事。 彭姑一看眼皮上有金粉的醫生,嚇得連忙說:“楊醫生,維持真我。” 一品坐下來歎口气。 “別听姚以莉胡說。” “不,她予我很好的忠告。” 一品抹掉眼上化妝,扣回鈕扣。 “她是靠賣相吃飯的女人,你靠才學,猶如云泥。” “不可以那樣說。” “是,我的思想古老,社會上不學無術的少女,都視姚以莉為偶像。” “說對了。” “但我可不愿女儿像她,不過是個玩物。” 一品若有所悟,“也許,是她玩世呢。” 看護沒好气,“葉醫生在等你呢。” 葉醫生看到一品時笑說:“終于捱出胃病來。” “可不是。” “我則做到皮松肉松,我們互相幫忙,几時你替我拉一拉臉皮。” 一品看仔細行家的臉,“暫時修理一下眼角即可。” “貴診所抽出來的脂肪一桶桶,是否當工業廢料那樣扔掉?” 一品已听出葉醫生不太尊重她的行業。 “你的收入是行內之冠,有不少行家都打算轉行做矯形醫生,脫痣除斑,非常好賺。”語气酸溜溜。一品本來已脫下外套,她又穿上它,取起手袋,“我忽然想起還有一個重要約會,對不起,浪費閣下寶貴時間,費用我一定照付,再見。” 天下又不只是這個專科,話不投机半句多。 一品頭也不回地离去。 回到自己診所,她叫看護另外替她找醫生。 看護問:“你不看男醫生?” “為免尷尬,還是女醫生好。” 看護搖頭,“偏見。” 這時,一個中年男人推門進來,“我是高芝琳小姐介紹來。” “請坐。” “我求楊醫生兩件事,一:治禿頂,二:除眼袋,我并非愛美,公司裁員,我被解雇,因看上去比真實年齡四十八歲蒼老,我找不到工作,面試時都嫌我老。” 一品點頭。 男人也是人,亦怕未老先衰,事關生計,比女士們純愛美更值得同情。 一品向他解釋:“禿發重生尚未有根治之方,可是你頭頂禿斑并不大,我可以嘗試將頭皮拉攏縫合,兩邊頭發匯合,等于消除禿頂。” 她讓他看圖解。 中年人不住道謝。 “每一項手術,都得鄭重看待,均有存在危險,請勿掉以輕心。” “是是,楊醫生。” 一品微笑,“希望可以幫到你。” 他約好時間做這兩項手術。 看護說:“找不到工作,也許只是經濟大气候影響。” “他想添增點信心。” “那么,應一并把肚腩上救生圈也拿掉。” “你勸他呀。” “有朋友問我,抽出來的脂肪是否像豬油,我說不,似雞油般黃澄澄。” “愈說愈不雅。” “這是真的。” “許多真事都說不得。” 稍后,一個妙齡女子來求診。 她有點忸怩,“我姓駱。” 一品鼓勵她:“有什么事,慢慢說。” “不是我,是家母。” “啊,她想改造什么部位?” “她已經五十三歲了。” 一品笑笑,年輕人老覺得五十已是人生极限,如不入定,罪不可恕。 “家父于一年前要求离婚,她一直郁郁不樂,禍不單行,最近又驗出乳癌,需要盡快切除,她不肯接受手術。” “嗯,是怕失去身材吧。” “都五十歲了,又沒有丈夫,怕什么?可是,她像固執的小孩,說情愿死。” 一品說:“你應替她設想,她不愿失去一樣又一樣。”“醫生,我何嘗不想做一個全世界最体貼的女儿,除了為母親著想,不必再做其它事,可惜我本身是一名寡婦,需全職工作支撐家庭,又有一對七歲大孿生儿,忙得焦頭爛額。我也需要有人替我著想哩。” 一品點頭,“我明白,可否讓我与她談話。” “最好不過,醫生,唉,都五十多歲了,外婆階級,全無智能。” “她在家?” “不,在車里不肯上來。” “我去見她。” 五十三歲的駱太太比她女儿漂亮,但形容憔悴,她在停車場等。 一品伸出手,“我是楊醫生,手術后我可負責替你重整胸位,不必擔心,請到我診所喝杯咖啡,讓我慢慢解釋。” 那駱太太怔怔落下淚來。 五十歲的女人行將就木,不好算人,不但异性那樣想,同性也一樣。 一品溫言勸慰。 傍晚,她回娘家拿些文件,進門不見母親。 佣人說:“太太在天台同朋友聊天。” 一品找上天台去,只見母親与好友吳女士說話。 一品不去打扰,本想輕輕走回屋內,可是正吹南風,她兩人的密語送入她耳中。 母親:“……也曾經約會。” 吳女士說:“這是對的,解解悶。” 一品听見,卻著實嚇一跳,沒想到母親還有約會。 “真難,我不想約會五六十歲老頭,暮气沉沉,皮松肉松。” “男人不懂保養。” “可是約會四十余歲的男人,又覺自卑。” “唔。” 一品雙眼睜得如銅鈴大,不相信雙耳。 母親議論男人?可怕,五十多歲了,還未心如止水,太丟人現眼喇。 “男人愈老,愈是想找個小的。” “我們何嘗不是。” “老真可怕。” “老人彷佛不是人,七情六欲都不許擁有。” 一品惻然。 她一張嘴會說駱小姐,卻不會說自己,她同情駱太太,卻不同情自己母親。 “當心有人看中你的錢。” “這也是找不到男朋友的原因,我倆手腕的确不夠疏爽。” “你我有什么資格送一百万跑車、六十万金表。” “寡母婆棺材本,省著些花。” 她們兩人苦笑起來。 一品低著頭,輕輕走下樓去。 倘若是父親,一品會鼓勵他續弦,但這個是母親,一品只怕她會吃虧。 半晌,楊太太下來,神情并無异樣。 一品忍不住輕輕說:“媽媽,你有心事,不妨對我說。” 楊太太微笑,“真的?”“是,我會比誰都了解。” “那么,听母親的話,早點結婚組織家庭。” 一品一怔,不由得笑出來,姜是老的辣,一下手勢把話題重撥到女儿肩上。 “母親尚未到做外婆年紀。” “你呢,你不想做媽媽?” “責任太大。” “說得也是,不過,總不能因此退縮。” “媽,記得我小時候有多笨?背了一年乘數表都不會,得花三百元一小時請補習老師回來教。” 楊太太微笑,“我忘記了。” “二晶一直比我聰明,她從不叫你煩惱。” “怎么不煩,叫我硬著頭皮講解性知識的就是十二歲的她。” 一品笑出來。 “現代母親什么不要做?身兼數職,男人、女人、佣人、醫生、看護、老師,都是我一人,身兼七職不止。” “謝謝你母親。” “這是我責任,有什么好謝。” “所以,誰還敢做母親。” “一品,說來說去,無法打動你。” 又談了一會儿,她才取了文件离開娘家。 知道永遠可以回娘家真是一种安慰,她与二晶的㷇室布置同她們少女時期一模一樣,甚至連喜愛的明星照片都還貼在門后。 這當然是母親体貼,但父親生前是個成功的小生意人,功不可沒,家境一直不差。 在車里,一品接到教授電話。 “一品,你對這個病例一定有興趣。” 一品笑,“我且來看看。” 教授說下去:“這肯定是項超過十二小時的大手術,需要你意見。” “不用我操刀?” “不好時時剝奪你寶貴時間。” 到了醫院,一品沒見到病人,只看到一連串素描映象。 ------------------ 此文章由“文學視界”(http://wxsj.yeah.net)排版校對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