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有几本通俗偵探小說在手邊,工作之余,拿來消遣觀賞,以恰情爽腦,增長見識,這也是人生的一种樂趣,它能解煩驅悶,除怨祛躁,對調節身心健康頗有种益。 《角落里的老人》就是一本通俗偵探小說,它由英國女作家奧希茲女男爵所著。 奧希茲女男爵(1865年∼1947年),英國女作家,出生于匈牙利,曾求學于布魯塞爾、巴黎,16歲移居倫敦專攻藝術。 1905年,奧希茲發表以法國大革命為背景的歷史冒險小說《紅花俠》(TheScarlet Pimpemel),在文壇初露光彩;以后又陸續創作相關系列小說達40本以上,使其居于20世紀最受歡迎的通俗文學作家行列。 除歷史小說外,她還寫評論、劇本及偵探小說。偵探小說以短篇為主,如《角落里的老人》(The Old Man in the Comer)及《莫利夫人》(Lady Molly Robertson-kith)等。 她的重要作品有: 《The Scarlet Pimpernel》1905年, 《I Will ReW》1906年, 《The old Man in the Comer》1909年, 《Beau Brocade》1908年, 《Lady Molly of Scotland Yard》1910年, 《Sir Percy Hits Back》1927年, 《Links in the China of Life》1946年。 對于福爾摩斯,不少讀者均已知曉,那是偵探小說的第一個黃金時代的代表人物,是由英國一位不得志的醫師柯南·道爾塑造成型,后來几乎成了神探的代名詞。 《角落里的老人》雖用到福爾摩斯的“犯罪解謎,敘述傾听”的故事模式,但角落里的老人卻与福爾摩斯大不一樣。 角落里的老人是后來人們所稱的“安樂椅神探”的元祖,是“不行動的神探”。 角落里的老人是位坐在咖啡館一個角落里的怪人,成天無所事事,看看報紙,罵罵世人愚笨,手上不停地把一條細繩結成各种結,然后又將它解開。他既不是公家警探,也不是私家偵探,只是個“場邊評論家”,只根据公眾皆可獲得的資料(主要是報紙的社會版新聞),通過邏輯推理,判斷出疑案的真相。 角落里的老人對“社會正義”似乎無動于衷,他無意伸張正義,在咖啡館指出元凶之后,他或者贊賞罪犯的智慧,或者嘲笑執法人的愚蠢,最多只說:“吊死他!”但從不行動,也不將真相向警方揭露。 《角落里的老人》純屬思辨式的“解密破案”的心智游戲。 ------------------ 飛飛掃描,帆帆校對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