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目錄 |
“唉!不好!……不好! “哎喲!……一個人倒了! “喝醉了吧?——” “哈哈! “不!——不像醉——” “也許熱昏哩! “哎喲!……又一個人要橫下來了! “唉! 一連串惊惶而雜亂的呼聲,從那外面敞座中傳進了我們的小室,我們都惊异起來。接著而起的,又是喧嘩聲,惊呼聲,椅桌推動聲,重物墜地聲,雜亂的腳步聲,最后是碗盞杯盆撞擊聲。這一陣騷亂——一串奇怪刺耳的聲浪,霎時間雜然并作,不由不使我們三個人都放下了酒杯。 是的,這里需要一個解釋,但我在解說這許多聲浪的來歷以前,不能不先將我們和這些聲浪發生關系的原由說明几句。 凡熟識霍桑的人,總知道他是個反對飲酒和最不喜歡無謂的應酬的人。譬如人家的彌月冥慶之類的宴會和俗例上無事生事“擺闊”性的酬酵,他往往規避不往。這不是他的矯情,也不是孤高落寞;他實在認為太虛泛無聊。但假使有二三知己,不拘形跡地把酒談心,他也會高興地喝几杯。并且在這种投契的當儿,引起了他的談鋒,他還肯把他經歷的奇詭案子講出來助興。 這一天是公歷七月中旬大熱天气的晚上。我和霍桑二人,因著總署偵探長汪銀林的邀約,一同在東源酒樓上小飲。銀林曾偵查一件脅詐案子,費了數個月的工夫,還沒有結果;后來因著霍桑的指示,才得破案結束。故而他這一次邀飲,明明含著些儿酬謝的意思。 銀林居于主人的地位,先提著酒壺,恭恭敬敬地向霍桑和我各敬了三杯,又极口稱頌霍桑的才智和功績。霍桑卻反覺得不安起來。 他皺著眉頭,答道:“銀林兄,你說得太過分了。這件事是完全靠机緣成就构,我實在無功可言。机緣來了,一個人能夠認識它,又能夠抓住了利用它,這就是他或伊的能耐。所以我不敢說一個人單單憑著他的才能,件件事都能夠無往不利;反之,一人的智力有限,有時自信過甚,還往往容易走進錯路上去。”他忽含著笑容,斜過驗來瞧我。“包朗,你和我相處好久了。我的成就往往是憑著偶然的机緣;但我的失敗,也不止一次兩次,你也是眼見的。只是你抱著替朋友隱惡揚善的見解,常把我的成功的事跡記敘出來,失敗的卻一筆不提。因此,社會上有一部分人,竟把我當作有“順風耳”“千里眼”本領的神話中神秘人物看待。這實在是大大的錯誤!現在我請你把我失敗的案子發表一兩种,使人們可以知道我并不是万能的,更不是什么無稽的神仙鬼怪。我也只是一個‘人’罷了。 霍桑這一番話,不但使我首肯,銀林也越發心折。霍桑的睿智才能,在我國偵探界上,無論是私人或是職業的,他總可算首屈一指。但他的虛怀若谷的謙德同樣也非尋常人可及。我回想起西方的歇洛克·福爾摩斯,他的天才固然是杰出的,但他卻自視甚高,有目空一切的气概。若把福爾摩斯和霍桑相提并論,也可見得東方人和西方人的素養習性顯有不同。 我們的座處是一間靠近樓窗的小小的密室。夜風一陣陣從窗口里枉顧,肅清了我們身上的汗液。那密室外面有一大間普通座位的敞室,排列了不少桌子,酒客們的猜拳行令和笑談喧囂的聲音非常熱鬧。我們大家喝過了几杯,談談說說,倒也楊怀有趣。一會儿,壁上的時鐘擋銷地敲了九下。霍桑因著銀林的請求,正待講述他最近經歷的一件奇案,忽听得密室外面發生了一陣子喧扰之聲。它不但打斷了霍桑的談話,又使他站起來,連我們的杯筷也不得不暫時擱置。 汪銀林跳起身來,詫异道:“什么事? 蓬! 第二次重物墜地聲又送入我們的密室,顯然又有一個人跌倒在地板上面了。 我說:“也許是什么人打架?” 霍桑早已走到了小室的活絡門外,仰著足尖望了一望,又回過頭來向我們說話。 “當真有兩個人跌倒了!我們去瞧瞧。—— 我們走到敞室中時,看見五六只桌子都已空著,酒客們都擁擠在一起,圍住了一只近窗的桌子。有一兩個人忽從人叢中退出來,急匆匆下樓而去,似乎不愿參加這個紛扰。霍桑的舉動原是很敏捷的,便分開了眾人擠上前去。我和汪銀林也踉提而進。 地板上面有兩個少年,一橫一豎地躺著。這二人都緊閉著雙目,面色慘白地手捧著肚子,在地板上牽伸轉側,嘴里還不住地哼著。那情景委實很凄慘刺目。 喧呶的人叢中有一個人說:“唔,這是霍亂病! 另一個說:“唔,大概是那些蒼蠅上的來由! “怕是發瘀吧?”是一個戴眼鏡的大塊頭的建議。 “我看像中毒呢。”這是又一個年事較多的酒客的高見。 旁邊一個穿汗衫的侍者,灰白著臉,正慌得束著手呆瞧。他听得了酒客們的三三兩兩的閒話,抹了抹額汗,居然也找出兩句答辯話來。 他忙道:“不會!不會!這里的酒菜再洁淨沒有,蒼蠅也不多,決不會中毒。不是,不是! 霍桑忽指著地板上的兩個少年。說道:“你們瞧哪!他們的嘴唇都已一絲沒有血色,手腳也都拘牽著,還不住地抽動。可見他們正感受劇烈的刺痛。對,這真像是中毒!堂館,快叫一個醫生來,送他們往醫院里去,再返恐來不及了! “我去! 一個有赫紅鼻子的旁觀客,倒也有見義勇為的精神,應了一聲,便自告奮勇地奔下樓去。人家說酒國里頗多仗義尚俠的好漢,這里倒是一個小小的例證的表現。 霍桑見了這兩個少年的凄慘模樣,他的好奇心和怜憫心要時間都已激動。溝僂著身子,想扶他們坐起來,但他們的手足都已失卻了活動的自由,竟不能如愿。他們除了呼呼的微弱的呻吟聲以外,沒有半句話。這時要他們說話已不可能,所以霍桑也不曾浪費問句。 霍桑仰直了身子,問道:“堂信,你認識他們嗎?” 一個熱心決口的中年酒窖搶著應道:“我認識!這個年輕的叫馮守成,是這里的老主顧。那一個,我不認識。”他向地板上一個年事比較大些的指一指。 霍桑又問侍者逾:“那末,你可都認識他們? 那侍者期期然遭;“這——這一個人我也不認識、他今夜還是第一次來。但他一定是馮少爺的朋友。我剛才還看見他們一塊儿喝酒談笑——談得很多。” 我細瞧那馮守成的形狀。他的臉瘦削而焦黃,鼻子平扁,牙齒作深黃色,年紀約摸二十五六,穿一件香云紗長衫,卻算不得怎樣洁淨。從他的衣服上的斑污估量,好像是一個芙蓉城中的曙君子。那另一個不知姓名的人,臉色比較白皙,嘴唇上有一顆相當大的黑德,穿一套明白印度綢短衫褲,式樣比較入時,但已略見敝舊。他的年紀比馮守成大些。 霍桑又問:“唔,你說這兩個人一塊地喝酒?但桌子上怎么倒有三只酒杯? 那侍者向桌面上瞪目呆瞧著,一時似乎回答不出。我果然看見那小方桌上共有三副杯筷,只空著靠窗的一面。 這時有一陣子急促的步聲走上樓梯來。一個警士跟隨先前那個自告奮勇的儲鼻客人,滿面汗淋地一同擠過來。 紅鼻子酒客報告說:“我找不到醫院,所以就報告了這個警察。 霍桑點了點頭,便回頭向汪銀林道:“我看眼前應立刻雇車子把這兩個人送到附近的德濟醫院里去,越快越好。時机很危急了。 汪銀林贊成了,便向那警士吩咐了几句。警士就把招手,請了几個并不缺乏的義務助手,著手把這兩個奄奄一息的人抬送下去。那穿汗衫的侍者忙著將農鉤上的一件白印度綢長衫拿下來,丟在那個被抬的有病的人的身上。 我正在瞧那些人幫著抬送下樓的時候,忽听得霍桑厲聲呼喝。 “堂館,住手!不要動桌子上的東西!——讓這些東西留著。 那侍者看見我們有指揮警士的能力,料想我們有些相當的勢力。他正想把桌子上的杯碟收拾起來,一听得霍桑的喝阻,立即住手。几個酒國同志散開了,回到他們的原座上去,有几個更熱心的還留著旁听。 霍桑繼續說:“銀林兄,請你把這些酒杯菜盆都收拾好,送到醫院里去驗一下子。 銀林作疑遲狀道。“為什么?你想這當真是一件中毒案?這些東西里面難道還留著什么毒跡? 霍桑道:“這雖還不能說定,但情勢上很相近。我們為謹慎起見,應得把這些酒菜都查驗一下。”他又回頭問那侍者道:“堂情,你還沒有回答我的話哩。這里有三個座位,三只酒杯,三雙筷子,不是有三個人嗎?” 那侍者相當胖,胖子容易出汗,也許有著生理的根据。這時他的汗衫好像已經濕透。他把手背在自己的額角和鼻子上抹了一抹,兩只圓眼在霍桑臉上交替地霎動。 “先生,馮少爺當真是同著兩個人來的——還有一個人已經先走了。 “幄,先走了2。他走了多少時候?” “還不久,大約二十多分鐘。 “這個先走的人,你可認識? “不認識。那人也不是常來的。 “這個人坐在哪一個位子上?” “這一個。”侍者隨手指了一指。 霍桑摸出鉛筆和日記冊來,把傳者的答語仔細記下。接著他撕下一頁,把紙片我小了,粘在那三只酒杯上,分別注明。那三只杯子中都留剩几滴余則,桌上有三把酒壺,兩壺已空,第三壺還剩小半壺光零但這三把酒壺雜亂地放在桌子的一角,党辨不出哪一個人飲哪一把壺。霍桑仔細看了一看,便把酒壺酒杯和几只菜碟,都交給江銀林,請他送到醫院里去查驗。查驗的結果,請他用電話通地回。 汪銀林答應了,借了一只提籃,把杯碟等裝好,叫他的汽車夫提下去,接著就和我們分別。霍桑和我重新回進先前的密室。那時旁觀的熱心人也跟著散開,外室中的酒客也已散去了大半。因此密室中更沒有閒人,不再怕人家的惊扰。 我問霍桑道:“你看這究竟是不是中毒? 霍桑很有把握似地答道:“一定是的。我雖然不是醫生,但這兩個人的客態已明明告訴我是中毒。我覺得這一幕小小的戲劇,也許有重大的背景,值得我們的注意。我要和那胖子堂館談几句話。 他走到活絡門口,向著那侍者招一招手。那侍者在不大高興的狀態下慢慢地走進來。他的兩眼圓圓他睜著,額角和具下的汗在交相競賽,臉上也仍滿現著惊惶。他的手中執著一頂草帽,分明不是他自己的東西。 霍桑帶著笑容,伸手拍著那人的肩,婉聲說:“朋友,你叫什么?” 胖子答道:“我叫炳泉。 “好,炳泉,你不用慌。我要問你几句話,你但老老實實地回答我就行。我決不把你牽連進去。” 炳泉感激地點了點頭,又把手背在鼻尖上揀了一下,但他的臉上的猶豫的神色仍不見消減,似乎他還不敢輕信我的朋友的話。 霍桑瞧著他的手中的草帽,問道:“這東西可是他們遺下來的?” 炳泉道:“不是。他們都秀著頭來的。剛才一件長衫我已經丟回給那個有黑病的不相識的人。…這頂草帽是我在他們旁邊的一張桌子上發見的。” 霍桑接過草帽,略瞧一瞧,放在桌上,又回頭瞧那胖子。 “唔,那末,利門旦談正經話。你說起先他們三個人一塊儿來,內中有一個人先去。是不是?” “是” “這個先走的人你究竟認識不認識?” “我——我的确不認識。” “但他的狀貌你以前可曾見過?” “這個——這個——”他頓住了。他的鼻尖似乎又痒起來。他又用手背抹了一抹,仍遲疑著不答。 霍桑繼續道:“說啊。譬如你以后瞧見了他,可還能認得出來嗎?” 胖侍者點頭道:“這個我能夠。他是一個高個子的老年人,穿一件黑綢長衫,瘦瘦的臉,眼睛是烏黑的。他——他好像曾和馮少爺來過一次。不過他并不是這里的老酒客。” 霍桑的眉峰掀了一掀。“這樣說,這個老年人明明也是馮少爺的朋友。是不是?” 炳泉但點點頭。 霍桑又問:“你說那有病的人曾和馮少爺談過不少話,但馮少爺可也和這一個老年人交談?” 炳泉答道:“也交談的。我曾听得那個有黑病的人說的是南京口音。這老頭儿卻很靜默,并不見他多談。我本曾留心他的口音。” 霍桑思索了一下,另換一個話題。“這馮守成是這里的老酒客?” “是。他沒有一天不來。” “他是做什么的?” “我——我不知道。我听說他的老子,生前在衙門里當差,家里好像很有錢。賞小賬,他不比人家少。他就住在長安里。” 霍桑沉吟了一會,忽把桌上的草帽拿了起來。他一邊瞧那帽儿,一邊又偷偷瞧瞧那侍者。 “炳泉,你別這樣子呆瞪瞪。我們坐下來談。你不是說這帽子在鄰桌上發見的嗎?” 那侍者似乎拘執著禮節,仍不自然地站在一旁,不肯坐下。霍桑和我各自坐下來。 炳泉點頭應道:“正是,在馮少爺的隔壁。” “這個人是誰?你可認識?” “他已來過好几次,我認識他的臉,也不知他的姓名。” “他今夜的酒帳付過沒有?” “剛才他塞給我一張鈔票,找頭也沒有拿。” 霍桑把那草帽湊在燈光下反复察驗了一會。我看見那是一項巴拿馬草帽,配著黑色的狹絲帶,還很新。 霍桑說:“我想這個人很講究修飾。他的頭發膏抹得很光澤,想起來衣服也非常漂亮,否則配不上這帽子。他的年紀大概還不出三十。可不是嗎?” 這几句話忽似引起了炳泉的詫异。他的不自然的窘態因此減除了些。 他反問道:“先生,你可是見過他的?” 霍桑不答,搖搖頭。他的嘴唇牽了一牽。 我也問道:“霍桑,你根据著什么?” 霍桑微笑道:“這是很顯明的事。帽子里面有几根修剪下來的頭發。那頭發很短,可見他是勤于修剪的。那塊紫色緞子的襯墊上含著濃烈的香味和油光,那么這個人的講究裝飾已不成問題。那帽子里面的皮圈上又留著傾斜的痕跡,可見他戴帽時是偏向右額角的。從這种种狀態上推測,可知他是一個時髦少年無疑。” 那胖侍者似乎听出了神,他的兩片厚厚的嘴唇竟不期然而然地張得很大。可是他除了果瞧以外,并不曾說出什么欣賞的話。 霍桑把帽子回給了他,又說:“這東西你且保存著。假使這個人今夜來尋索這只蝎子,你不妨就回給他。若使今夜不來,那你應得好好地保存著,我們也許還有用。” 我又插口道:“我看這個人也許膽小怕事,圍著不愿看見這种紛扰的事情,匆匆地离去,就忘了他的帽子。” 霍桑笑道:“你的見解也許是的。但事實的內幕往往有出于意料外的。假使那兩個人不是在到這里以前已經中毒,卻是到了這地方才中毒的,那末,這草帽在表面上雖似沒有關系,我們為謹慎起見,卻不能不加注意—一或許就把它當做一种線索,也說不定啊。” 我點點頭。“但你對于這兩個人中毒的情由可已有些意見?” 霍桑道:“這還早,完全沒有。我現在打算往馮守成家里去。我想到了那里,終可以問出些端倪。” 霍桑立起來,向炳泉問明了馮守成的地址,記在手冊上。接著他又問起關于那馮守成的家庭狀況。但炳泉并不深悉,毫無結果。 末后,霍桑又問道:“那末,你再說得仔細些。你可曾瞧見這兩個人怎樣跌下來的?” 炳泉答道:“這三個人大約在上燈時七點鐘到這里來的。他們喝了約摸一個鐘頭,那穿黑紡綢長衫的老頭儿就要走。馮少爺留住他。又坐了半個鐘頭光景,那老頭儿才先去。他們兩個仍舊談著喝著。一會儿,我忽然看見他們都把頭伏在臂上,像在打盹,一又像喝醉了。一轉瞬間,馮少爺先從椅上跌了下來;接著那第二個有黑德穿短衫的人也倒在地上。” 馮守成的住址是在北海路長安里二十九號。我們從東源酒捕中出來到他家里去時,經過那德濟醫院,就順便彎了進去,問問這兩個人的情形。汪銀林還在醫院中等候消息。据醫上的診斷,這兩個人确是中毒,此刻正設法使他們嘔吐解毒,但至今仍沒有回复知覺。那酒壺酒杯中的余酒也正在化驗中,還沒有完畢。汪銀杯允許我們,等到化驗有了結果,立刻通知我們。 我們從醫院里回出來時,霍染又向我說話。 “你現在總相信了!這一出小戲里面一定有大文章哩!我覺得這件案子中有一個緊要的關鍵:就是這兩個人的中毒,究竟在進酒館以前,還是在進酒館以后?假使他們在進酒館時已先中毒,問題更嚴重了。我們不能不更謹慎些儿。” “那末,我們怎樣著手? “現在我們往馮家里去,姑且不要說起我們已查明了什么。這樣他們既不防備,我們便可從他們的言語狀態上深得些線索。” 我記得那酒館的侍者炳泉曾告訴我們,馮守成的父親生前曾在衙門里當過差役,死下來時大概掉下了不少造孽錢,故而他的儿子守成平目的用度非常闊綽。 馮家的住宅是一所兩上兩下連側廂的石庫門盡。客堂中電燈雪亮,全副家具都是紅木的,牆壁上居然也挂著几幅名人的字畫,果真滿顯著富有的气象。 我們到了里面,有一個老娘出來招待。伊是馮守成的母親,年紐約摸五十光景,頭發已有些花白,額上也已有几條線紋。伊的外貌上似乎很慈祥,但伊的一雙烏黑的眼睛卻似有一种足以使人震懾的威力。我們聲明是守成的朋友,因著許久不見,特地去訪候他。 那老婦的禮貌不見得怎樣周全。伊并不惜我們坐,但站在客堂門口向我們答話。 “守成已和守恒往東源酒舖里去了。你們可以往那里去找他。 霍桑忽向我源了一眼,我也暗暗惊奇。守成和守恒,很像是弟兄的名字。難道他們倆果真是兄弟?假使如此,這兩個人又何以同時中毒? 霍桑乘机說這;“我們和守成相識雖已好久,卻不知道他還有一個哥哥。他哥哥的嘴唇上不是有一顆黑病的嗎?” “是的。你也看見過守恒?” “躇,剛才見過。他們倆不見得是同胞弟兄吧?” 那馮母微微含著笑容,答道:“他們是同父不同母的。守仁是我丈夫的小妾生的,伊也已死了兩年。但守恒的年紀卻比我的儿子守成長兩歲。他在南京大學里讀書。已經讀了好几年,平日不常在上海,此刻他是放暑假回來。” 霍桑假作領悟狀道:“唉!守恒是在南京讀書的,怪不得我們以前不曾見過他。我想他們弟兄倆總是很和睦的p巴?” 老婦不即回答,但把那一雙有力的眼睛在霍桑臉上瞟了一眼,忽又低下頭去、伊分明已感覺到這門句的突兀。 一會,伊才說:“弟兄倆是很和睦的。不過守恒浪費些。他在大學里讀書,一年要用干把塊錢,我常常寫信叫他儉省些儿。除了這點以外,我們家里原是快快樂樂的。”伊點了點頭,便旋轉身子,作勢要回進去的樣子。 霍桑卻不很知趣地繼續問道:“守恒是几時回來的?” 不耐的神气已從老婦的眉宇間充分地暴露出來。伊緊皺著雙眉,側著臉,体悻然作簡語回答。 “今天下午。” 霍桑的嘴唇繼續動著,明明想再問一句,可是那馮母向霍桑瞅了一眼,竟老實不客气地下逐客令了。 “先生,對不起。我里面還有事呢。你要看守成,到酒舖里去找吧。” 局勢不大住妙,我們實在有不能不走的趨勢。我不知道霍桑在這几句談話之中,是否已得到什么線索。我卻只覺得空泛异常,毫無頭緒。那老太太要回身走進去了。在這种形勢之下,我們只有立即退去的一法,當然不便再發什么取憎的問句。可是霍桑偏不知趣,忽然踏前一步,依著老婦的口气乘勢塔訕。 “馮太太,我們剛才祝酒樓里來啊。” 馮母剛才移動腳步,正想回身進會,一听這句,果真又立定了回過頭來。 “那末你沒有瞧見他們?” 霍桑直假僵地站著,定目瞧著伊的臉,還沒有回答。情勢有些僵。我不知道霍桑准備著什么步驟。 馮好開始怀疑,作疑訝聲道:“你們究竟是誰?客客气气,為什么向我問這些話?” 霍類的臉容很庄嚴,略略彎了一彎腰。“馮太太,我們是私家偵探。我們剛才見過你的儿子,此刻卻帶得一個消息來給你。” 老婦微微一震,忙用手撐住了那只方桌,伊的一雙眼睛越發可。演了。 “什么消息?” “請你不要太膽小。這消息很坏。” “唉,到底什么事呀?”伊的聲音有些抖。 “他們已中了毒——并且很厲害!” 老婦突然張大了眼睛,呆了一呆。“可是守恒中了毒?” 霍桑緩緩道:“是的,但不單是守恒;守成也中毒了。” 那老婦臉色頓時慘變,渾身都顫栗起來。伊談伊的身体都依靠在方桌邊上。 “哎喲……哎喲……” 伊的身子已支撐不住,向里面傾斜下去。霍桑急忙走近去扶住伊。我也上前幫忙,扶伊坐在客堂中的一只紅木椅子上。 伊喘息地呼道:“哎喲!我的儿子守成中毒嗎?這——這一定是守恒干的啊!一定是他!” 霍桑仍很鎮靜地答道:“馮太太,你也許誤會了。我已經告訴你,他們倆大家都中了毒。” “哎喲!……那末,誰害他——誰會害他?” “馮太太,不單是他,守仁也一樣中了專。你想誰會害他們?” “這個——這——我——不知道——我——要去看守成!他——他在哪里?” “他們此刻一同在德濟醫院里。假使他們中毒的時候不太久,大概還可以救治。馮太太,你姑且定定神。現在我們要偵查的,就是他們倆究竟在什么時候中的毒。” 那老婦的淚珠已從那失了威力的眼睛的眼中進涌而出,從伊的灰白的軸頰上滾落下來。伊摸出一塊白巾來抹扶著,把背心靠著紅木椅子的背。 伊嗚咽著問道:“哎喲!這怎么辦?誰下的毒?先生,你知道嗎?快告訴我!” 霍桑自動地在老婦下首的一把椅子上坐下來,我也不客气地坐在他們對面。有個女仆在屏門里面探一探頭,重新縮了進去。霍桑把眼角略一瓢瞥,并不理會。 他答道:“馮太太,我還不知道。但你如果能暫時抑制你的惊悲,回答我几句問句,那就和我們彼此都有益。我瞧這件事也許是出于意外的,未必見得有什么人存心謀害。我問你,他們什么時候往酒舖里去的?” 馮母又把手巾在臉上抹了一抹,從住了眼淚,想了一想,才顫聲答复。 伊說:“他們出去時,太陽還在西牆角上,大約在六點和七點之間。” “兩個人一塊儿出門的嗎?” “是的。” “不曾約別的人嗎?” “沒有。” “那末守恒在什么時候從南京回來的?” “今天三點半光景。” “南京車本是三點鐘到上海的,他大概是從車站上直接回來的。他回到這里以后可曾吃過東西?” “他吃過一碗面。” “只有他一個人吃面嗎?還是守成也一起吃過面的?” “這面是我的媳婦蘭珠——守成的妻子——燒的,不但他們兄弟倆吃,我們大家都吃過。” 霍桑的眼光似在那幅山水中堂上定了一定,但我相信他決不是有閒心思欣賞那贗鼎的文衡山畫,卻明明在那里构思. 一會,他繼續問道:“可有什么別的東西,只有這弟兄倆吃過而你們沒有吃過?” 馮母搖搖頭。“沒有——唉,不,不——我記得他們倆曾一塊儿喝過一會茶,我和媳婦卻不曾陷他們喝。” 霍桑道:“膻,他們倆在什么地方喝茶的?我想過去瞧瞧。” 婦人向西首的次室指著,說道:“這就是今天特地給守恒預備的臥室。剛才守成和他在里面談過好一會。 霍桑立起來走到那次間門口,便握著門或開門進去,隨手扳亮了里面的電燈。老婦也顫巍巍地立起來陪著進去。我也跟在后面。 這次間中——一和廂房隔絕的次室——有一只單人小鐵床,一只小小的圓桌,靠窗另有一只西式的茶几,凡的左右有兩只椅子,也都是紅木的。茶几上放著一把很大的白瓷茶壺。靠分隔的板壁上放一口玻璃書櫥,櫥中的書卻寥寥無几,玻璃也給塵埃封蔽,顯見不大開動。圓桌旁邊還圍列著几只圓凳。圓桌上有一架小風扇,兩只茶杯,一只夾火柴的黃銅煙盆。我瞧室中各物的情狀仍很整齊有致,絕不見有什么可疑。霍桑的眼光在室中打了一個回旋,便指著榻上一條藍連妙的夾被,回頭來問話。 “馮太太,守恒從南京回來的時候,可是只有這一條被?” “不,這不是他帶來的。他准備暑假后就要回南京去,故而沒有帶舖蓋,只帶了一只小小的皮包。”伊走到小榻前,俯著身子從榻底下取出一只手提的小皮包來。 那皮包并沒有下鎖。霍桑接過了打開一瞧,只有兩件夏布的短衫,一條舊紡綢褲子,和几本小說,兩張舊報。此外還有几种漱洗的用品,卻都是高价貨。霍桑在皮包中翻了一翻,似因著找不到什么,皺了皺眉。接著他把圓桌上的空茶杯拿在手中,仔細地瞧視。我也湊過去瞧瞧,林中各剩著些余茶,茶色清淡,分明是雨前。霍桑又把那兩杯余茶都送到嘴邊,先喚了一嗅,又伸出去子來嘗了一嘗,終于微微地搖頭。他忽又走到茶几旁邊,把那白瓷壺提起了注了半杯,又很膽大地飲了一口。我不由不暗暗地替他擔憂。 霍桑忽叫我道:“包朗,你也來愛一嘗。可有什么异味沒有? 我不好意思擔卻,只得把茶杯接過,勉強飲了一小口。那茶味清冽可口,香味也不差,還有些微溫。 他接了我還給他的杯子,問道:“怎么樣? 我答道:“是上品的雨前茶。 霍桑點點頭,隨手把杯中沒有飲完的余茶,傾在茶几面前的一只白銅痰盂中。這時他的眼光忽而踉著菜汁的傾瀉,也凝注在痰盂之中。他的雙目一張,兩粒敏感的眸子轉了一轉,忽又把身子俯下去。接著他放了茶杯,伸手從痰盂中取出了什么東西,嘴里又自言自語懈地咕著。 “這里有蛋殼呢——唉!馮太太,誰吃蛋呀? 老婦搖頭道:“我不知道啊。”价走近一些,瞧了一瞧霍桑手掌中的東西。“唉!這是新鮮的雞蛋殼。但今天早晨我叫察媽把這痰盂弄干淨的啊。 霍桑不答,但全神貫注似地把蛋殼湊在電燈下反复瞧察,又湊到鼻子上去嗅了一嗅。我看見那雞蛋殼一面是糙米色,內部的一面是白的,顯見是不曾煮過的鮮蛋。 老婦從分說:“但我生了耳朵,不曾听得過雞蛋可以毒死人!” 霍桑一邊把蛋殼丟入痰盂,一邊用白巾抹抹額角上的汗,含笑答道:“不錯,不錯。我也從來沒有听得過哩。 老婦又道:“若是陳腐的蛋,吃了也許會生病,但這證明是新鮮的發啊。” 霍桑又點點頭,不再答辯。他向馮母安慰了几句,告訴伊那弟兄倆施救得還不算退,不一定會有性命危險。馮好忙著要往醫院里去看守成。我們也就分別出來。 我們回到了愛文路理桑寓里,時間已近十一點鐘,忽听到了几种意外的消息。 据仆人施桂告訴我們,偵探長江銀林已經來過,聲言醫院中的檢驗已有了結果。那兩個人的嘔吐物中都含著烈性的批毒。那三把酒壺中,只有剩酒的一把有毒,那兩把空的并無毒跡。酒杯的情形恰正相反。那弟兄倆的兩只杯中都有毒,但那一只第三個同飲的老人的杯中卻完全無毒。据醫生說,那毒性因著酒的鼓勵,故而發作得更快。至于這兩個中毒的人仍沒有脫出昏迷狀態,是否有救,眼前還無把握。 這消息相當惊人。霍桑也緊皺著眉頭,背負著手,在室中往來踱著。他連把好几枝白金龍紙煙化成灰燼,兀自低垂著頭,默默地思索。這件意外的案子發生時本平淡無奇,卻不料內幕中真有可惊的背景。我也曾盡力推索,卻沒有結果。這兩個人的中毒可是偶然的?還是有人謀害的?假使是有意的,那下毒謀害的凶手是誰?又有什么目的? 一會,霍桑忽挺直了身子,丟了手中的紙煙,向我說話。 “包朗,你去睡吧,不必虛費什么腦力。我還要出去有些儿勾當。 “你往哪里去? “往東源酒舖里去。 “要調查什么? “我對于那第三個老年客人,那頂遺留的草帽,和那侍者的躊躇狀態,都不能滿意。我還得去問几句。 霍桑出去的時候,十一點鐘已在描檔地敲著。我因著這件疑案盤踞在腦海之中,一時也不能入睡。夜气既涼,身体上舒适得多。我洗了一個澡,寬了衣服,赤足跟著拖鞋,躺在一張靠窗的藤椅上。那窗外的虫聲在卿卿地唱歌,和著一陣陣涼風弄葉的沙沙聲音,仿佛合奏著一种幽咽細碎的雅樂。我坐在窗口吸著紙煙,身体雖已有些疲乏,腦中的思潮卻仍激蕩得非常厲害。 我起初的觀念,料想這兩個弟兄必有一個含著陰謀毒害的意念。就情勢而論,守恒既是庶出,又非常浪費;守成和他的母親因他如此,又欺他孤立無助,或者就發生了謀害的計划。因為從守恒的學費仍須馮母供給,可見這兄弟倆還沒有分產。那末守成如果把這异母的哥哥守恒謀死,既可以減免不時需索的累,又可使全部的財產歸他——守成——一個人獨享,在情勢上确有可能。霍桑當時似乎也抱著這一种推想。他向馮母究問守恒回家后吃過什么東西,明明也著眼在這一點上。 不過這誰想有一個顯著的沖突之點。守成怎么也會同時中毒?我起先曾默自忖度:或者那不辜的人偶一不慎。鑄成了這一個大錯;或是因著別种意外的緣因,就釀成了兩個人同時中毒的結果。可是我們回寓以后,因著汪銀林的消息,這推想使完全推翻。因為他們倆既然同是在酒舖里中的毒,可見并不是家庭的陰謀。三只酒杯中只有一只無毒,可知這案的主凶一定另有第三個人。這個人是誰?我們雖已知道守成有一個老年的朋友,先時曾在一塊儿同飲,但是這老人是個什么樣人?此刻是否已經逃走?霍桑又從那里去探听?這都是不易解答的疑問。我又推想到這陰謀的動机。二馮的父親既因當差役起家,難免沒有怨仇。因為遜清時的衙門差役,往往孤假虎威,欺詐壓迫,無所不為,結怨的事難保沒有。莫非有什么受怨的人不能向那已故的老馮報复,故而在他的儿子們身上下毒手嗎? 我反复地推索,終于尋不出一個确切的理解。直到夜半后一點多鐘,我還不見霍桑回來,只得先自回房。我因著思索過久,腦力也有些疲憊,一到床上,便即酣睡,連霍桑什么時候回來,我也不曾听得。 第二天早晨,霍桑又比我先起。在我下樓的時候,他的慣例的清晨戶外運動已經完畢回來。早餐既畢,回進了辦公室,我便忙著向他發問。 “霍桑,你昨夜的奔波可已有什么結果?” “有。凡我所要知道的一切都已查明白了。但我還須等待一下。你如果能再耐心些,這案子隨時有解決的可能。 我的精神自然被他這句話提振起來。 “你可是已經把那第三個老年人查明了?” “沒有。我還不知道那個人是誰。但我們如果需要他,炳泉認得出這個人,以前也看見過,汪銀林一定可以找得到他。” 這未免太“如意算盤”了吧?假使這個人已經遠隨,汪銀林難道也一定找得到?何況連這個人的姓名都不知道? 我又問:“那末你得到了些什么?這案子的真凶?還是那凶手犯案的目的?” 霍桑忽又用著遲疑的神气,低垂著頭。 “包朗,對不起,我還不能發表。” “為什么?” “我要等醫院里的消息。” “什么樣的消息?” “一個人死,一個人活。” “唔,你在等一個人死?” “這有什么辦法?他們兩個人都中了毒,醫生已在盡力施救。我不是醫生,有什么法子可以挽救?” “要是那兩個,都不死?怎么樣?” “那我至少必須先向醫院方面證實一下,才能發表我的意見。” “唔,是不是又是賣關子?”這是我腦子里的猜想,并沒有形成口語。 霍桑自顧自地繼續:“那酒舖的堂官告訴我,守成平目很和悅可親,不像會和人結怨。昨夜這三個人中間,守成飲酒最多,談論也最高興;他又時常執壺敬酒。眼前最切要的一個問題,就是究竟是哪一個人下毒在酒壺中。這一點我還不敢确定。昨夜我從東源酒舖里出來以后,我還曾去見過另一個人。這個人叫朱錦章。你可也知道?” 我尋思道:“他不是南京大學的化學教授嗎?他時常有作品在報紙上發表的。是嗎?” 霍桑微笑著應道:“正是,你的記憶力很好。我和這人有一面之緣。我料想在夏天晚上,人家睡得晚些,故而冒夜去訪他。他果然接見我。我就把這件案子的疑問向他詢問一 滴鈴鈴!……滴鈴鈴! 電話的鈴聲割斷了霍桑的話,我未免有些掃興。我勉強立起來接活,那是德濟醫院里李醫士打來的報告。馮守成在天明四點鐘光景已經死了。霍桑一听這個消息,忽而挂著兩手連連點著頭。他燒了一支紙煙,把身子仰靠著椅背,又把兩手抱著右膝,顯出很閒豫的樣子。 他說;“唉!果真不出我所料!現在我想我不必再往醫院里去了。我的推想已完全成立!包朗,你不必再怨我賣大子!現在你不論發任何問句,我都可以提前答复。” 我高興地答道:“很好!你先告訴我誰是凶手。” “馮守恒! “馮守恒?可是守恒故意謀殺他的弟弟?” “是、他是故意謀殺的。” “目的呢?是不是奪產?” “是。他想獨吞產業。” “但守恒自己也是中毒的啊!難道這是他假裝的?” “不,這倒不是。假裝決不能這樣子真切。并且李醫士已經驗明,兩個人的胃中同樣有毒。” “那就奇了。可是他偶然粗心,自己也誤飲了有毒的M?” “也不是。地飲毒酒的時候,明确是知道的。” 我還是莫名其妙,呆住了答不出話。 霍桑又說:“你覺得奇怪嗎?其實這就是他陰謀的狡償處。你想他自己既已中毒,誰再會疑信他就是下毒的人?” “唔,是一种苦肉計! “哎!這果真是角償的!可是也太冒險了。假使他也因毒而死,那豈不是客人自害?” “包朗。不會。你盡放心!我可以給你保證,他決不會死。” “這又難解釋了。難道守恒所飲的毒是有一定的限度的嗎?” “他所服的毒也許比較少些,但他另有免死的方法。” “幄?什么方法?” “你還不明白? “是啊,我當真不知道。你總已知道了吧? “是,我是知道的。但你自己也研究過化學,總知道蛋白質有凝斂毒質的作用。昨晚上我們在守恒的臥室中發現兩個蛋殼,這蛋殼并不曾煮過,卻只在熱茶中燙了一燙。因此我便成立了最初的推想。我知道一個人若使胃中先有了蛋白質,等到毒質入胃,便能使蛋白所吸收凝聚,不會滲入血液,只需施一番嘔吐的手術,毒質便能完全吐出。在數星期前,我在中華醫學雜志上見過一段新聞。有一個女人誤服毒藥,幸虧那女人在中毒以前,恰巧吃過几個生雞蛋,竟因此救了伊的性命。所以昨晚上我一看見蛋殼,便記起那個故事,隨即构成了這個推想。 “唉!這故事我也听得過,原是很普通的。那蛋殼我也一樣瞧見的,可是我竟想不到把它關合到這案情上去。 霍桑吐了一口煙,把那抱著的右腿搖了几搖,微笑答道:“當偵探的也是一個“人’,原沒有什么超自然的神通;唯一的關鍵,就在能注意這种細小之點,并且肯隨時隨地運用他的腦力罷了。 我點頭道:“不錯,我很佩服你的目光周矚。但你當時可就怀疑守恒? “不。第一步我知道這一定是家庭問題,不過還不知道誰謀害誰。我們听得馮母說守恒浪費,我又見他的皮包中除了几件舊衣以外別無長物;因此料想他是家庭中的一個浪子。所以若使假定守成母子為著要除去一個贅疣,故而設計把守恒謀害,原是很可能的。同時守恒如果習于下流,因浪費而企圖奪產,進而產生這個陰謀,也同樣可能。但這只是初步的假定,我還應進一步查明了守恒平日的品行,才能下确切的結論。 “守恒是在南京大學讀書的。我記得朱錦章就是那大學的教授,此刻也放假在上海。所以我就連夜赶去見他。他果真知道守恒,說他是一個無賴的少年,平日賭博押妓,無所不為,因此欠了不少債款。其實他在上學期已被校中斥退了。這一點他的大母和弟弟分明還不曾知道。他在校中時,只有化學功課還有心得。因這一來,這案的關節又加重一點。” 我听了這一番解釋,前后的真相已逐漸明了。略停一停,我又繼續向霍桑質問。 我道:“這樣,可見你對于這件案子早已明白。但我先前問你的時候,你怎么還叫我忍耐,不肯直截告訴我?” 霍桑又吐出了一串煙四,庄容道:“包朗,你不能怪我。你豈不知道,我先前所憑借的,還不過是單純的推想?在得到實證以前,我又怎能輕易發表?我本預備到醫院里去,瞧瞧守恒守成的嘔吐物中是否當真含著蛋白。你總知道人事的變幻千緒万端,推想和事實往往會有相反。我怎能不謹慎些儿?這案子的關鍵,就在蛋白在什么人的腹中,才能指定那人就是正凶。故而我打算先往醫院里去證實一下,然后再發表意見。剛才李醫土的電話,報告守成已死,守恒卻沒有死。我才敢确信我的難想果已成立——主謀的是守恒,不是守成。守恒大概自己覺得浪費不堪,遲早會受家庭的嫉視,所以就先發制人。包朗,現在你總可以明白和原諒我了吧?” 我謝過道:“這話不錯,我當真不能怪你。這樣說,這守恒确很刁惡。他現在雖決不會死于毒藥,但因著你的證實,大概還逃不掉法网吧?” 可是人事的變幻果真是匪夷所思的!霍桑的話立即得到了印證。在這當儿,霍桑還沒有回答,電話的鈴聲又一度響動,我接了一听,又是醫院里來的消息。 馮守恒也死了! 這消息竟使霍桑大大地震動。他丟了煙尾,霍的放下了抱著的右腿,仰直了身子。他的兩眼張得怕人,呆瞪瞪地凝注在地板上面。他的額角上有汗,面頰霎時泛白,嘴唇也微微儿有些顫動。這一种失望而惊駭的形狀,我委實從來不曾見過。唉!推想和事實往往會有相反!他剛才所解說的推想,听了原是很入情入理。可是那不知趣的事實,竟把他的空中樓閣完全摧毀!因為如果像霍桑所料守恒是這案中的主謀的真凶,那他決不會自己毒死自己的! 唉,這一次霍桑竟不幸失敗了!這對于他是一個多么嚴重的刺激!其實我在他完全證實以前,強著他解說案由,因而他才提前發表,鬧出這個岔子,我委實在也有些處分。我也開始抹汗。 我們靜寂了一會,霍桑緩緩地從衣袋中摸出一塊白巾,在額角上抹了一抹,又低倒了頭。似乎羞于見我的樣子。不過他的神气似乎宁靜些。我這時只有同情,絕對沒有輕視他的意思。因為他的推想在我看來實在是致密無隙的,卻不料事實的變化竟出乎意外。 那凶手究竟是誰?又有什么目的?這不可思議的疑問,我實在無從解說。 霍桑又摸出煙盒,努力吐吸,一連燒盡了三支紙煙。約摸靜寂了半個鐘頭,他忽而從椅子上跳了起來,赶到電話机前,匆匆打了一個電話。他的語聲很低,但我听得出他是打到德濟醫院里去的。電話打好了,他的臉上又現出一种變態。 他大聲呼道:“唉!包朗,我錯了!我錯了! 我忙答道:“正是,霍桑、你當真弄錯哩。不過‘人是會錯誤的’。你難得失錯一次,也不必這樣懊惱。現在你可有別的新的理解?” “有,有的!這里面還有第三個人! “可就是那鄰桌上遺留草帽的人?你早些為什么不想到他?” “你說那漂亮少年嗎?這個人我倒忘怀了。我第二次往酒舖里去時,那堂館炳泉告訴我,這少年曾回轉去索取他的草帽。 “炳泉可曾把草帽還給他?” “是。他已依照我的話,把帽儿還了那少年哩。 “炳泉可曾問明這少年的姓名地址?” “沒有。 “現在我們還能找尋這個人嗎?” “找尋他做什么?這個人和此案沒有關系。 “唔!沒有關系? “是啊!我所說的第三個人,就是那個和馮氏兄弟同桌的穿黑綢長衫的老年人。 我領悟道:“唉!我早就疑心他了。我們起初不從這方面著想,卻虛費許多工夫繞圈子,實在是很可惜的。 霍桑似乎沒有听得,但自言自語地高聲說:“是的。……馮守恒實在是那老人殺死的! 我點頭道:“現在你既已明白,你可知道這老人是誰?” “我不知道。 “那末我們從哪里去捕他? “捕他?為什么? “為什么?奇怪!這個人可以任他逍遙法外嗎? 霍桑忽搖頭道:“不必,不必。我們用不著捕他,也沒有查明這老人的必要。” 這話近乎不倫不類,我不明白他的含意,不禁暗暗納罕。霍桑的神經會不會失常? 我瞧著他道:“太奇怪!霍桑,你既然說他殺人,又說不必捕他。這究竟是什么意思? 霍桑歎了、口气,庄容地說:“這老人在事實上雖然殺人,卻并不負法律的處分。根据宗教的立場說,就是那至公無私的神,借著他的手裁判了一個惡徒罷了!” 這几句話太玄妙,我仍是莫名其妙。我凝視著霍桑,難道他因著失敗的緣故,刺激過度,神智果真昏亂,才有這不倫不類的話?霍桑似已瞥見了我臉上疑惑的神气,便也抬頭瞧瞧我。他重新坐下來。 他道:“包朗,你還不明白?我告訴你。那殺死守成的凶手是守恒;那守恒本身,卻又死在那第三個同桌的老人的手中。這老人好像是天秤上的破碼,竟把這件事的輕重平了下來。我們知道他們离家時只有兄弟二人。這老人定是守成的朋友,他們大概是在路上相遇的,守成就邀他上酒樓去同飲。老人也許說有別的事情,不能久留,曾有過一度推辭。那時守恒在旁,大概也竭力慫恿。因為他們如果有三個人同桌而飲,那末他們倆中毒以后,既有另一個嫌疑的人負責,守恒的計划更不容易穿破。所以在邀飲的時候,守恒必以為這老人暫時同飲,可以助成他的計謀。不料事實上恰正相反,竟因此喪失了他的性命。 我仍疑問他問道:“怎么?照你的說法,這案子的主謀人還是那馮守恒?是不是? 霍桑點點頭。“是啊。他利用了他的化學知識,預先吃了兩個生雞蛋——這一點李醫師此刻已經給我證實,守恒的胃中還有殘余的蛋白質,守成的胃中卻沒有。他起先想利用那老人暫時坐一坐,給他做一個擋箭牌。我們听炳泉說,老人坐了一個鐘頭光景就要先走,可見他另有事情,守成邀飲時,老人一定曾表示過。守恒想利用他,當時必也幫著邀請。誰知道老人在第一次辭退時——那是在到酒樓一小時以后——又給守成留住,又隔了半個鐘頭方才辭去,這才坏了守恒的大事。因為有老人在旁,多一雙眼睛,守恒不便下毒;等那老人辭去以后,守恒才將批毒悄悄地放在酒壺里,弟兄倆一同喝了,就也一同送了性命。 當前還是白茫茫的一層薄霧。我承認我的眼力太弱,一時還看不透它的內幕。空气非常悶熱。窗開著,可是風姨不肯光顧。我的頭部的汗液溜到我的頸項。一會,我乘著霍桑略略停頓的机會,又提出我的疑問。 “霍桑,你再說得明白些。你說下毒的是守恒自己,而且下麥時又在那不知姓名的老人离去以后,那又与老人有什么相干?你怎么又說老人殺了守恒? 霍桑直視著我,反問道:“怎么?你還有這樣的問句?你總也知道人們的胃的正常的消化机能,在食物入胃后三至四個小時,可以完全消化。但有些容易消化的東西,還無需這么長的時間,蛋白質就是其中之一。守恒在离家前就吃雞蛋,到達酒樓的時候,离他吃雞蛋至少總已有半個鐘頭。他們在到酒樓以后,經過了一個半鐘頭,那老人才分离辭去,守恒才有机會下毒,那末,前后已經有兩個以上的鐘頭——換一句話,守恒喝毒酒的時候,离他吃雞蛋時已經間隔了兩個鐘頭以上。包朗,你想那時候守恒胃中的雞蛋怎么樣了?不是已經——至少是大部——消化了嗎?那末它還能有吸收素素的作用嗎?當然不能了!可是守恒也許是不曾徹底地明了這微妙的作用,也許是陰謀昏迷了他的腦子,一時模糊,忽視了蛋白質的時效,依舊喝他自己下毒的毒酒!你想如果當時沒有那個老人,或者那老人坐一坐就走,守恒的胃中蛋白質還沒有消化,他中毒后自然馬上會給人送到醫院里去洗胃,因著雞蛋白的吸收作用,毒素決不會散發,他不是毫無危險,而人家決不致疑他嗎?然而他的弟弟守成,因著沒有雞蛋白的收斂,必致喪命無疑。這樣他的奪產計謀不是可以安全遂行了嗎? 這揭露是非常微妙的,也是非常使我激動的。我一時沒有說話,靜默就控制了這辦公室。悶熱的空气似乎松舒些。霍桑的面客仍非常庄肅。我不知他的思緒又漾到了哪一方面。 我說;“這樣看,這老人的确是無形地殺死了這個陰謀的馮守恒。 霍桑點點頭。“對,可是他是完全無罪的。” “‘那末,你的推想仍舊沒有錯。你到底不曾失敗。 “不,這不能不算是我的失敗。守恒的死完全不在我的推想的范圍之內。 “這里面只多了一重曲折,也怪不得你。 “至少我的結論是過早的,下得太迅速。這就違反了科學態度。包朗,我決不能寬恕我自己,你如果要把它發表出來,應得列入失敗的一類中。 我又沉默了。他的所謂“過早”,我至少也得擔負一半的責任,可是我也用不著向我的朋友認錯,我知道認了他也不會接受。 我自言自語地說:“那馮老太知道了這個消息,不知要怎樣傷感哩。 霍桑突然抬頭說:“包朗,這是不值得你寄予同情的。我們的傳統的‘因果’觀念,決不是單純的迷信,‘种瓜得瓜’,盡合得上科學的因果律。馮守成的父親用什么方法掙得他的家產,用不著費什么注解。現在守恒是個刁惡的浪子,守成也是個專誠消費的煙鬼。社會上少了他們,決不是損失!你不值得為他們傷感。 我辯道:“不,我當然不是為這樣的人傷感。我想到那馮老——” 霍桑突然立起來。“好了。包朗,別再空談。汪銀林也許正在等我們的消息。我們得馬上去看看他。走。” 他從衣架上拿下了兩頂草帽,一頂給我,一頂自己戴在頭上,拉著我走出去。 ------------------ 圖書在線 |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