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書庫>偵探小說
弗里德里希·杜侖馬特作品集
    弗里德利希·杜侖馬特(Friedrich Durrenmatt),瑞士當代重要的戲劇家、小說家。
    杜侖馬特于1921年1月出生在瑞士伯爾尼地區卡諾芬根一個牧師家庭,曾在伯爾尼和蘇黎世學習文學、神學和哲學,大學畢業后在蘇黎世《世界周報》擔任過美術和戲劇評論編輯,1947年,定居瑙希塔爾成為專業作家。1959年他獲得西德曼海姆市頒發的席勒獎金。1969年獲瑞士伯爾尼市的文學獎金。
    杜侖馬特的主要成就是戲劇,從他的第一個劇本《已經寫下》(1947)到1971年出版的《行星的蹤跡》,共發表了各种形式的劇作三十余种,著名的有《路密勒斯皇帝》(1949)、《密西西比先生的婚姻》(1951)、《老婦還鄉》(1956)、  《法蘭克五世》(1960)、《物理學家》(1962)和《流星》(1966)等。
    使杜侖馬特聞名世界的第一個劇本是《老婦還鄉》。小說主人公是一個女石油大王,她為了處死自己的仇人,收買了故鄉格侖布的全体居民。劇本通過女富翁回鄉的故事,暴露了資本主義社會的腐朽本質,但同時也反映了作者的資產階級觀點:在作者筆下人与人之間沒有階級的區別,所有的入都屈服于金錢的誘惑。
    1962年《物理學家》問世,進一步奠定了杜侖馬特在西方文壇的地位。這個戲在戲劇技巧上造詣較深,已成為西方劇壇的保留劇日。劇本描寫一個天才的物理學家研究出一种能夠發明一切的万能原理,他害怕自己的發明為政治家利用而毀滅人類,便裝瘋躲進了瘋人院。但是西方和“社會主義”國家的情報机關都派人裝瘋打進瘋人院,而以瑞士大資本家為后台的瘋人院女院長手段最為高明,她安插特務,盜走了論文,并把三個人關進了終身病房。戲劇結尾,女院長宣稱,她和她的后台老板們將要利用這些發明來統治整個世界。劇中的物理學家是作者肯定的正面形象,但是他的逃避政治的理想只是一种空想,最后他還是落入了象征大壟斷資本的女院長手中。《物理學家》在藝術上別開生面,用夸張而荒誕的諷刺喜劇形式來表現悲劇,取得強烈的戲劇效果。
    除了戲劇,杜侖馬特的“犯罪小說”也很著名。他認為,反映犯罪問題是研究現代社會唯一有效的方法,而“犯罪小說”是最好的文藝形式。”他的“犯罪小說”中最重要的是兩個中篇,即《法官和它的劊子手》和《拋錨》以及長篇小說《諾言》(1958)。《諾言》又名《發生在光天化日之下》,寫一個小販偶然在街上發現一具受過蹂躪的女孩的尸体,便報告了警察局,調查的結果反倒證明這個小販是罪犯,他在持續的審訊下認了罪,但立即上吊自殺了。警察局的馬太依中尉認為這是一件冤案,他許諾孩子的母親一定替她找到真正的凶手。他單槍匹馬到處調查,但每每落空,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的等待和搜尋成了缺乏理性的行動。小說結尾,馬太依中尉在別人眼中已經成了一個半瘋癲的狂人,經常守候街角,等待那永遠找不到的殺人犯,他的諾言永遠也兌現不了。小說反映了主持正義反倒成為怪僻行為這樣一种令人震惊的社會現象。
    關于杜侖馬特,在西方,有人將他和阿里斯托芬、易卜生和肖伯納相比美,譽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偉大的德語作家”,也有人認為他很多作品和西方流行的“荒誕派”戲劇并無區別,把他和卡夫卡、貝克特等相提并論。前西德《圖書和教育》雜志則說:杜侖馬特是“拉伯雷式地敘達生活,用喜劇的手法再現當代社會中种种殘酷、畸形的特點”;“杜侖馬特的荒誕手法,他對不可改變的世界狀況的哄然大笑出自更為深刻的判斷,……因為他總是嚴肅地對待世界。”這些看法可以幫助我們了解社侖馬特創作各個方面的特色。
法官和他的劊子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