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第8章 黃金神箭


   
神主的隱憂

  “金田一先生,你知道謠曲里有一首名為‘藤戶’的作品嗎?”
  “不好意思,我對這方面沒什么研究。”
  “那么,你讀過《平家物語》嗎?”
  “嗯,年輕的時候曾經讀過,卷頭是‘只園精舍的鐘聲,訴說諸事無常;娑羅雙樹的花色,闡明盛者必衰。’到現在我只記得這四句,其余的都還給書本了。”
  “哈哈哈,這几句正是重點所在。《平家物語》十三卷里面有一首詩歌叫‘藤戶’,其實藤戶是儿島半島的一個地名,源氏當時在藤戶布下兵馬,他手下有一名年輕將領名叫源范賴;平家為了嚴防源氏的攻擊,便在儿島部署軍力,并在藤戶南岸配置了五百艘軍船,命令他們嚴密防守,當時的大將軍是平行盛。
  對于以屋島為据點的平家來說,儿島宛如是他們的前哨基地;而源氏一直想攻下儿島,以便向前進軍,但當時海角深及內陸,從藤戶到儿島還隔有一道相距五百公尺左右的海峽,源氏的軍船根本無法通過這道海峽,雙方的戰爭就這么拖了好几年。
  有一天,佐佐木三郎盛綱在一個偶然的机會,從當地人浦男口中得知這道海峽中間有一處可乘馬通行的淺灘,因此他立刻殺了浦男,以防他將這件事泄露給其他武將知道。”
  刑部大膳說到這儿,稍微喘了一日气,把煙管放在火爐邊敲了敲,接著說。
  “佐佐木三郎盛綱在知道這個重要的情報后,并沒有立刻發難,反而選在壽永三年的十二月七日,帶著七名家仆一起跳海。大將軍三河守范賴面對這樣的情況,大惊失色地叫道:‘快制止他們!快制止他們!’于是身為土肥的次郎實平急忙揮鞭緊追在后。可是這個時候的佐佐木已經發狂了,對于大將軍的命令根本充耳不聞,硬是帶著他的手下渡海而去。大將軍見到這般情形,開始怀疑事出必有因,于是立刻下令渡海追赶,三万大騎就這樣人海迫赶佐佐木……”
  刑部大膳愈說情緒愈激動,有時得停下來喘一口气,才能繼續說下去。
  “怎么樣?金田一先生,你記起這段歷史了嗎?”
  “這是《平家物語》十三卷的‘藤戶’里面的一節嗎?”
  “嗯,不過這只是其中一小部份而已,還不算完整。由于這是一場跟我們祖先有深厚關系的戰爭,所以我從小便在父親的要求下,硬是將它背了下來。”
  “您的祖先……這么說,常時的戰役是……”
  “你繼續听我說吧!當時平家根本不知道海峽中間有一處淺灘,所以完全沒有料到源家會出船攻打過來;等到源氏的三万大軍朝這邊逼近時,平家車才急急忙忙地派船出去迎戰,源氏的武士們受到鼓舞,披了戰甲便沖上平家的船,展開一場廝殺。
  雙方大戰了一天一夜,最后,平家的兵力終于不敵源氏的三万大軍,只好舍棄儿島,撤退到屋島,而趁亂逃走的平刑部幸盛便帶著六名家臣躲在這座小島上。”
  “原來如此,這就是你們祖先的由來?”
  “嗯,事情就是這樣發展下來的。剛開始西國的人對平家還不錯,可是到了第二年,也就是文治元年三月二十四日,發生了壇浦之戰,平家就此被徹底殲滅。
  后來鐮倉的人士召開一場定奪罪狀的會議,會議結果甚至波及到躲藏在這座小島上的七個人;平刑部幸盛為了不連累別人,只好帶著六位家臣從千疊敷跳水自殺,他們跳水的地方就是你昨天采訪過的“落難淵”。
  那件事發生在文治元年的七月七日,文治元年是西元一一八五年,已經是距今七百八十二年前的事了。唉!真抱歉,我一口气說了這么多的往事,你一定覺得十分煩悶……”
  “不,我倒覺得挺有趣的。對了,在這七個人躲避仇家追殺的日子里,他們有和島上的姑娘結婚,并育有后代嗎?”
  “是的。”
  刑部大膳在火爐的對面點點頭說:
  “當時這座小島叫‘妻戀島’,神社也叫做‘妻戀神社’,所祭拜的神抵是在出云國擊退八歧大蛇的素養鳴尊,歌頌神抵的曲詞有‘發跡入云,出云八重垣,偕妻建八重垣,建八重垣’等句子,從這些曲詞中可以知道神社名稱的由來。
  根据史料上的記載,當時宮司的女儿叫日奈子,長得美若天仙,她不但和刑部幸盛結為夫妻,兩人還育有一子;而其他六位家臣也紛紛在這座小島上找到要好的女伴,一起過著夫妻生活。
  總之,這七個人都在島上留下自己的骨肉,然而他們認為自己的骨肉与島上的居民有別,卻又苦于無法光明正大地擁有平家的姓氏,只好將平刑部的平去掉,以刑部作為他們的姓氏。
  原本這座小島上的島民都姓‘越智’,日奈子又是宮司的獨生女,但是她和刑部幸盛結婚,所生之子改姓刑部,并繼續擔任神職。從此,落難到這座小島上的七個人的后裔,竟成為島上重要的族群,真可謂‘喧賓奪主’啊!”
  (由這番話听來,大膳先生應該是個非常明事理的人。那么在昭和十九年越智龍平和巴御寮人私奔的時候,他為什么會极力反對呢?)
  盡管金田一耕助滿怀疑問,但他并不急著触及這個問題,轉而問道:
  “那么,神社的名稱從什么時候改成‘刑部神社’?而島名又是什么時候改的?”
  “這個嘛……根据江戶時代中期的紀錄,神社和小島應該是從享保時代改名的。當時傳說神主家中有位美若天仙的女儿,消息傳到領主的耳里之后,他立刻將神主的女儿召入宮中,那時候她才十六歲。
  領主不但把她留在宮中,還非常寵愛她,而她也為領主生下一名世子;為了表示對她的恩寵,領主一聲令下,將神社和小島全部改名為刑部。自從神社和小島改名之后,刑部家族和越智家族之間便存有芥蒂,一直到今天,芥蒂仍舊存在。”
  金田一耕助對這些談話內容根本不感興趣,但即使如此,他還是假裝若無其事地問道:
  “原來這座小島還有這么一段歷史。那么,這些古老的記載有保存下來嗎?”
  “不,那些記載早在我小時候就已經流失了。”
  “怎么會這樣?是因為發生火災的緣故?還是……”
  “起因于一場強烈的暴風雨……那是明治二十六年的事情,當時我才七歲,什么都不懂,不過我記得《都洼郡志》里面有這么一段記載——那一年的十月十四日,日本遭受強烈台風的襲擊,岡山縣的損失相當嚴重,而刑部島也在那次台風中遭遇莫大的打擊。
  金田一先生,你應該知道刑部神社建在刑部島南端的懸崖上,由于二十六年十月十四日的大台風造成整座山崖崩塌,刑部神社被埋在山崖下面,神社里所有的寶藏因此都埋在地底下。”
  金田一耕助一听到“明治二十六年”從刑部大膳的嘴里說出來,雙眼不禁為之一亮。
  他倏地想起從淺井春住處發現的古錢,不就是因為長期埋在土里而生銹的嗎?而且當時廣瀨警官還問金田一耕助一個頗難回答的問題:
  “這些銅市都是明治二十六年以前制造的,沒有一枚是明治二十六年以后制造的,不知道您對這件事有什么看法?”
  金田一耕助本想趁此机會問刑部大膳:
  “既然明治二十六年發生大台風的時候,整座神社因此被埋在地底下,那么奉獻箱到哪里去了?”
  只可惜他還來不及提出這個問題,便有兩個人從二樓正面的樓梯上咚咚地走下來。
  這兩人是三津木五郎和荒木定吉。
  由于他們兩人的房間都在二樓,而且又住在隔壁,所以兩人從昨天晚上便聊得十分起勁,到了早上,他們甚至相約出去玩。
  “晦!你們早!”
  三津木五郎一見到刑部大膳和金田一耕助在柜台里,隨即一臉開朗地出聲打招呼。
  然而,荒木定吉就沒有這么“活潑”了,只見他瑟縮地站在一旁,一副不想跟金田一耕助有任何瓜葛的模樣。
  “啊!你們准備上哪儿去?”
  “昨天我拿一卷底片去前面那家賣風景明信片的商店沖洗,這會儿應該已經沖洗好了;如果洗好的話,我想拿去給巴御寮人看看。”
  “這樣啊!那么,荒木先生准備去哪里?”
  “我、我……”
  荒木定吉說起話來吞吞吐吐的,因此三津木五郎代他回道:
  “他想看一看神社,所以我就邀他跟我一塊儿去,我想順便介紹他給巴御寮人、真帆、片帆認識。”
  “嗯,麻煩你了。”
  刑部大膳吸了一口煙管里的煙絲,苦笑著說。
  “那么我們走了。”
  三津木五郎說完便催促荒木定吉赶快走,可是他自己卻突然想到一件事,回頭看著柜台說:
  “大叔,今天早上好像又有聯絡船到了,是不是曾經离開小島向外發展的島民們又回來了?”
  三津木五郎說完,還朝金田一耕助眨了眨眼,迅即消失在門口。
  其實金田一耕助早就注意到聯絡船抵達碼頭的事,但听到三津木五郎直接說出來,反而讓金田一耕助感到有些尷尬。
  “那么……謝謝您的招待,我先告辭了。”
  金田一耕助說著便從椅于上站起來。
  “金田一先生有急事要辦嗎?”
  “其實也沒有什么急事,只是前面街道上挺熱鬧的,所以我想……”
  前面的街道并不是現在才開始這么熱鬧,打從金田一耕助受邀到柜台和刑部大膳談話的時候,外面就已經開始傳來太鼓和笛子的聲音。
  (看來是一些提早回到刑部島的島民正在進行預演吧!)
  金田一耕助一方面想出去看看街上熱鬧的樣子,另一方面,他的怀里還裝著寫給磯川警官的信,不早一點寄出去不行。
  “既然你沒有別的事,那就請你多待一會儿吧!因為太夫正好搭乘剛才那艘船回來,我想順便讓你跟他見見面。”
  “您說的太夫是指刑部神社的宮司嗎?”
  “是的,就是巴御寮人的丈夫。我想請你跟他見見面,或許會對你的調查工作有所幫助。”
  听到這里,金田一耕助不禁有一种被人看穿的感覺,可是他實在沒有理由拒絕刑部大膳的要求,只好勉為其難地坐在位子上。
  幸好過了一會儿就有兩個西服裝扮的男人走了進來。
  第一個進來的男人又瘦又高,一張馬臉配上絡腮胡,不但沒有一絲威嚴,還給人一种滑稽的感覺。
  經過刑部大膳的介紹,金田一耕助得知這個人就是巴御寮人的丈夫——刑部守衛。
  刑部守衛實際年齡是五十二歲,整整大巴御寮人十三歲之多;再加上巴御寮人長得十分漂亮,因此金田一耕助實在很難將眼前這個男人和巴御寮人聯想在一起。
  “金田一先生,接下來我要跟你介紹的這一位,就是刑部島的村長——刑部辰馬,他算起來是我內人的侄子。”
  第二個進來的男人——刑部辰馬的外形与刑部守衛正好相反,肩膀下垂,脖子又粗又短,年齡大約五十五、六歲。
  從他們兩人對刑部大膳必恭必敬的態度來看,刑部大膳應該是這座島上的最高主權者,他不僅是巴御寮人的外叔公,也是刑部神社的總代表,因此他在島上的地位無人能及。
  “太夫,這位先生昨天就到我們這儿了,你只要看過這封信,就會知道他是誰。”
  刑部大膳從火爐的抽屜里取出越智龍平寫給他的介紹信,遞給刑部守衛。
  刑部守衛一看到寄件人的名字,立刻皺起眉頭,一言不發地將信紙抽出來。
  信的內容非常短,他很快便看完了,并把介紹信遞給村長——刑部辰馬。
  “昨天晚上我就已經看過這封信了。”
  刑部辰馬發出干笑聲說道。
  “哦,是這樣啊!”
  刑部守衛把信箋放進信封里,遞還給刑部大膳,同時轉頭對刑部辰馬說:
  “剛才在碼頭時你說有一位稀客來我們這儿,就是指這位客人嗎?”
  “嗯,想不到吧!龍平竟然有這么一位特殊的朋友。”
  刑部辰馬這些話說得相當諷刺,不過刑部守衛似乎沒有把它放在心上,他看著金田一耕助說:
  “信上說由于你身体欠佳,所以想在島上靜養一陣子?”
  “是的,最近我有點疲累的感覺,所以才想……”
  金田一耕助還沒解釋完,刑部守衛已經揮手說:
  “沒關系,只要你喜歡就盡管留下來。對了,金田一先生,你是什么時候見到越智先生的?是最近嗎?”
  “嗯,我是在兩天前——也就是六月二十九日見到越智先生的。”
  “哦?你在什么地方跟他碰面?”
  “在東京的丸內飯店。”
  “當時越智先生有沒有跟你提到我的事情?”
  “什么也沒有提到。”
  “這就奇怪了……”
  刑部守衛蹩緊眉頭,本想說些話,卻又改變心意說道。
  “哦,沒什么,如果你只是純粹來這里靜養的話,那就好了。”
  但刑部大膳卻哪壺不開提哪壺,開口問道:
  “太夫,你剛才說‘奇怪’……究竟是什么事讓你覺得奇怪?”
  “是這樣的,大叔。”
  雖然照輩份算來刑部大膳應該是守衛的外叔公,但是因為叫外叔公太麻煩,所以平日守衛都以“大叔”稱呼刑部大膳。
  “金田一先生和越智先生見面的前一天,我剛好跟他見過面。”
  “在什么地方?”
  “就在丸內飯店啊!”
  刑部辰馬聞言,立刻吃惊他說:
  “太夫,這么說來,你曾經去過東京!”
  “是的,因為神社里有些事要辦。”
  刑部守衛對村長說話的態度与他對刑部大膳說話的態度有明顯的差別。
  金田一耕助忍不住重新審視眼前這位馬臉、絡腮胡的神主。
  “大夫,你為什么會去見龍平呢?”
  “他以前曾說過,如果我去東京的話,歡迎我去丸內飯店。”
  “可是你們兩個之間有什么事情好談?”
  “大叔,越智先生以前不是曾經說過重建神殿之后,如果神体還是和從前一樣,就好比是刻了一尊佛像,卻沒有神靈入主一般,所以他打算再奉獻一個新的神体。”
  “這么說,你這次就是為了去迎神体回來?”
  “是的,因為神体已經做好了,越智先生希望我前去迎神体回來。”
  刑部守衛一邊解開一個長方形布包,一邊說:
  “對了,金田一先生。”
  “什么事?”
  “文化資產調查委員是專門鑒定神社或寺院寶物的團体,寺院通常會保有一些年代久遠的佛像或是畫作,非常具有文化价值;而神社則一定會有神体,有的神体是古鏡、古錢幣,也有的只是一塊石頭。
  我們刑部神社以前的神体比較不精致,根本無法拿出來供信徒參拜,不過,現在的神体可是我們1刑部神社之光哩!全日本的神社里還找不到一間神社供奉著如此昂貴的神体,大叔、村長、金田一先生,請你們看一看。”
  刑部守衛得意洋洋地從布包里取出一個寬八公分,長五十五公分的長方形白木箱子,在打磨得非常光亮的箱蓋上還寫著几個黑色的毛筆字——
  刑部神社御神体 光陰
  “這是一支箭?”
  “是的,大叔,這支箭絕不同于以前我們所保有的那一支,你們可要看仔細嘍!我保證你們看了一定會惊歎万分的。”
  刑部守衛將箱子直立起來,一臉虔誠地將雙手放在額前擊掌,并且深呼吸一口气,把力量匯聚到肚臍下方的丹田,然后打開蓋子,從箱子里取出一個用錦布包住的東西。
  當刑部守衛掀開錦布的那一剎那,不僅刑部大膳、刑部辰馬瞪大雙眼,就連金田一耕助也忍不住倒抽一口冷气。
  只見那支箭的長度大約四十二公分,而令金田一耕助他們惊歎的是,這支箭從箭尾到箭頭的部份居然全部用純金打造,也就是說,這是一把純金的神箭。
   
各怀鬼胎

  刑部神社的祭典在七月六日、七日兩天舉行,不過一直到七月六日上午,依然陸續有人搭船回島。
  每當有船只抵達的時候,碼頭就會響起一陣歡呼聲,祭典的熱度也因此持續增溫。
  根据警方事后調查,回島的島民一共有一百零二人,這些人大都姓越智,而且是在越智龍平的周旋下才回到刑部島。
  “你的委托人究竟在打什么主意?難道他想在這座小島上搞革命嗎?”
  磯川警官接到金田一耕助寫來的信之后,立刻赶搭七月四日下午的船只來到刑部島,并提出這個疑問。
  他原先沒料到聯絡船上坐滿回島的島民,而且碼頭附近都是震天价響的太鼓聲、与以前荒涼、蕭條的景況比起來,簡直不可同日而語。
  難怪磯川警官一看到這种熱鬧情景,霎時目瞪口呆。
  “我不知道,越智先生一開始也沒有告訴我祭典活動會這么熱鬧。”
  “是嗎?龍平真的沒有告訴你這件事?”
  刑部大膳感到非常不可思議,另外兩人——守衛和辰馬也滿臉疑惑地看著金田一耕助。
  “沒有。或許越智先生認為我只是來這座小島上靜養,根本沒有必要告訴我這件事情。”
  听完金田一耕助的解釋后,面面相覷的三人頓時松了一口气,臉上露出笑容。
  “不管這件事了。這支神箭真是漂亮,全都是純金打造的嗎?”
  “不,听說是用十八K金打造的。”
  “哇,讓我看看!”
  村長說著從刑部守衛手中接過那支名為“光陰”的神箭。
  “哎呀!好重……對了,這支神箭的究竟价值多少?一定很貴吧!”
  “村長,我們怎么好意思問這种事呢?別教金田一先生看笑話了。”
  “不,神主,其實我也正在猜測它的价值呢!這支神箭一定相當貴重吧?”
  “關于這一點,我并沒有問過越智先生,不過要知道它的价錢也不難,只要查出現今十八K金一克是多少錢,再秤出神箭的重量就沒問題了。”
  “說的也是,啊!這支神箭真的很漂亮。”
  刑部辰馬好像非常喜歡這支神箭,他一面說,一面不時地轉動沉甸甸的神箭。
  “喂!辰馬,小心點,要是不小心刺到人可就不得了了。”
  “嗯,你說的沒錯。這支箭的箭頭相當銳利,要是被它刺到的話,我看一定小命不保。”
  刑部守衛听到村長這么說,臉色立刻黯沉下來。
  “別說這种不吉利的話,快把神箭放回箱子里。”
  村長見刑部守衛臉色變得很難看,盡管心中有點不舍,卻也只好將神箭遞給他。
  刑部守衛收回神箭,再度用錦布將它包裹住,慎重地將它放回箱子里。
  這時,刑部大膳目光犀利地看著刑部守衛問:
  “太夫,龍平為何愿意將這支神箭交給你?他有沒有提出交換條件?”
  (是啊!問題就在這里,他們可有協議交換條件?)
  金田一耕助和磯川警官并肩走著,心里想的卻是那天他在‘錨屋”听到的對話。
  當時刑部大膳提出的問題一針見血,刑部守衛隨即露出狼狽的神情。
  為了避免尷尬,金田一耕助故意离座走到外面。至于后來他們三人在里面又說了些什么,金田一耕助就不知道了。
  “金田一先生,你在想什么?”
  “呢……沒什么。警官,你想先到‘錨屋’放行李,還是……”
  金田一耕助好不容易才從沉思中回過神,赶緊詢問磯川警官。
  “嗯……我想先見見你在信中提到的三津木五郎,不知道他現在人在哪里?”
  “五郎今天又邀荒木定吉去刑部神社玩了,我們就直接去神社找他們吧!”
  “也好。對了,到達刑部神社之前會經過島上的派出所,我們順道過去看看。”
  礬川警官說的沒錯,島上的派出所就位在新在家盡頭的后面,由于這座小島屬于儿島警局的管轄范圍,因此派出所的建筑形式与下津井的差不多,旁邊的柱子上也挂著一塊牌子,上面寫著——
  儿島 善察局 刑部島派出所
  磯川警官一走進派出所,原本坐在位子上低頭辦公的巡警——山崎宇立刻一臉惊訝地抬起頭來。
  “警官,這座島上又發生事情了嗎?”
  “啊!是有一點……不過我先問你,自從那件事發生之后,島上可有什么改變?”
  “沒什么改變啊!還不是老樣子……對了,警官,您見到大街上熱鬧的情景了嗎?”
  “嗯,剛才我們沿路走來的時候已經看到了。”
  “咦?你們……”
  山崎巡警這才留意到一直站在磯川警官身邊沉默不語的金田一耕助。
  “警官,這位是你的朋友嗎?”
  “是的,他是金田一耕助先生,是我的老朋友。”
  “听說他是私家偵探,而且還是越智龍平先生介紹來的。”
  雖然金田一耕助從未在派出所露面,可是他知道這座小島一有任何風吹草動,就會立刻傳遍大街小巷。
  更何況他從事的行業如此特殊,也難怪大家會議論紛紛。
  “是啊!不過你不用擔心,我的朋友不會有問題的。不過,我倒是听說島上另外又來了一位叫三津木五郎的年輕人……”
  “嗯,那個年輕人怎么了?”
  “他有沒有來過這里?”
  “有,他是一個非常容易相處的人,不但陪我聊天,還問了許多有關島上的事情,對島上的風土民情十分喜愛呢!我看他是個吹豎笛的高手,就半開玩笑地對他說,巴御寮人和她的兩個女儿都是彈日本琴的高手,要是他能和她們一起合奏就好了,沒想到他一听我這么說立刻猛點頭,還說:‘嗯,有机會我一定和她們合奏一曲!”
  金田一耕助听到這里,先是看了磯川警官一眼,然后移開視線,向前跨出一步說:
  “山崎先生,請問你跟三津木五郎談過越智先生的事情嗎?”
  “這……或許有提過,不過我已經忘了……怎么了?有什么不對嗎?”
  看到山崎巡警一臉擔心的樣子,金田一耕助不禁微笑起來,并安慰他:
  “沒什么啦!況且就算你不說,他一樣會從別的地方知道這件事情,他可是一位非常好奇的年輕人呢!”
  對了,山崎先生,听說你在島上駐守很長一段時間了,那么,你知不知道越智先生和大膳先生之間的關系如何?
  我听說越智先生曾經和巴御寮人在昭和十九年一起私奔,大膳先生知道這件事后,派人把他們追回來,而且還運用計謀讓越智先生接到一封來自車中的入伍召集令……”
  “嗯,這件事我也听說過。”
  “那么你是不是跟三津木五郎提過這件事?”
  “是的,因為那位年輕人既豪爽又可愛,所以我不知不覺就……不可以告訴他這件事嗎?”
  “啊!沒關系,反正這座島上的居民都知道這件事……警官,我們是不是就此告辭,再去島上其他地方看看?”
  金田一耕助安慰一下單純的山崎巡警,然后催促磯川警官离開派出所。
  一离開派出所,金田一耕助忍不住歎了一口气說:
  “唉……這下我終于明白他是從哪里打听出那么多情報了。看來他為了調查這些事,著實費用了不少心思。”
  “金田一先生,你認為他為什么要這么做?”
  “這……目前我還不敢斷言,或許他真的只是‘什么都想看一看、做一做’吧!”
  說著說著,兩人已經穿過新在家來到地藏板。
  這時,金田一耕助突然想到一件事。
  “警官,待會儿你見到他之后,會問他關于淺井春的事嗎?”
  “你覺得我該不該問?”
  “我建議你把那位目擊證人帶來辨認,說不定會有收獲哦!”
  “嗯,我今天本來也想帶她來這里,不料對方正好有事,怎么也走不開,所以我只好吩咐廣瀨警官明天務必要把她帶來。幄!對了,我先告訴你一聲,那位目擊證人的名字叫川島美代。”
  金田一耕助沉默了一會儿才說:
  “警官,我們今天先不提淺井春的名字,以免打草惊蛇。你覺得呢?”
  “我也這么想,那我們今天就先問青木修三的事情……”
  正當金田一耕助和磯川警官邊走邊討論的時候,三津木五郎和荒木定吉正在刑部神社內接受笛子和大鼓的特訓。
  兩個年輕人都在毛衣外面套上一件祭典時穿的背心,頭上還綁著布條,三津木五郎吹笛,荒木定吉打太鼓,看起來還真有模有樣呢!
  站在一旁教他們的老師——巴御寮人不禁十分滿意他說:
  “五郎吹得真不錯,定吉的表現也是可圈可點。”
  “真的嗎?嘿嘿!以前我們故鄉舉行祭典的時候,我也曾經參与過這樣的活動。”
  听到巴御寮人贊美自己,荒木定吉顯得非常高興。
  “定吉,你的故鄉在哪里?”
  “在岡山縣總社附近的柿木。御寮人,你听過這個地方嗎?”
  “我听過總社,它好像是一家規模相當大的藥材公司。”
  “是的,我這次就是利用農閒時期幫他們推廣藥品,我父親生前也做過這個工作。”
  “啊!令尊去世了?”
  “是的,我父親是在昭和三十三年六月間去世的,當時我才十二歲,剛從小學畢業。對了,御寮人,我父親的名字叫荒木清吉,生前經常來這座島上,你見過他嗎?他那時候的年紀大約三十六歲……”
  荒木定吉目光炯炯地看著巴御寮人的側面。
  不知為何,巴御寮人突然把視線移向地藏岭,說道:
  “啊!五郎,金田一先生在那里,他好像還帶了一位朋友來……”
  其實不用巴御寮人提醒,三津本五郎就看見金田一耕助和另一個人的身影,而且他一眼就認出走在金田一耕助身邊的男人,就是他先前曾在鷲羽山遇見的那個人。
  但是三津木五郎并不在意這些,倒是巴御寮人剛才奇怪的態度令他十分好奇。
  (御察人為什么突然把話題轉到金田一耕助和他的朋友身上?面對荒木提出的問題,她為何顧左右而言他呢?
  莫非……御寮人真的認識荒木的父親——荒木清吉?)

  三津木五郎一面想,一面探詢地看著巴御寮人的側面,眼中漸漸浮現一抹怀疑的神色。

  ------------------
  小草掃校||中國讀書网獨家推出||http://www.cnread.net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