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18.自縊身死者的形象


  1975年12月,我國考古工作者在湖北省云夢縣睡虎地發掘了12座戰國末期至秦代的葬墓,其中第11號墓出土了大量秦代竹簡,定名為《睡虎地秦墓竹簡》,或稱《云夢秦簡)。這一考古工作的重要發現,為我們研究中國古代法醫學的產生、發展和所取得的成就提供了极其寶貴的資料。在《云夢秦簡》中,与法醫學關系密切的是《法律答問》和《封診式》兩書,其中尤以后者為甚。《封診式》的“封”是指查封;“診”是指診察、勘驗、檢驗;“式“是指格式和程式。顧名思義,《封診式》就是一部關于查封与勘驗程式的書籍。
  《封診式》全書共25節,包括書題共3010字。書中的絕大部分內容,都是以案例的形式介紹的。但所述案例都不是用的真名,而是以甲乙丙丁代表。這說明它不是單純案例的記錄,而是選擇极為典型的案例,用以示范或供模仿學習之用。《封診式》以及《云夢秦簡》中有關法醫學內容的記載,反應了我國古代法醫學領先于世界各國的輝煌成就。在當時,中國法醫學的理論和實踐發展到那樣高的程度,是世界上任何國家都望塵莫及的。下面就是《封診式》中記載的一個案例。
  一個性伍的人在家中縊死,令史某前往檢驗,見丙的尸体懸挂在其家東側臥室北牆的房椽上,面向南,束在頸上的縊繩是用拇指粗的麻繩做成的繩套,繩套的系束處在頸后部。繩索向上系上房椽上,繞椽兩周后打結,留下的繩頭長3尺。尸体頭上离房2尺,腳离地2寸,頭和背靠地,舌頭伸出到唇吻部,大小便失禁并污穢了兩腳。解開繩索,該尸体的嘴里有气呼出,像是歎息的樣子。頸部縊溝處呈椒郁色,縊溝八字不交,從前到后逐漸由深變淺,不周頂至后頸部有約2寸不見縊溝。尸体的其他部位沒有兵刃、木棒、繩索等損傷痕跡。房椽粗一圍,長3尺,西面距地上土台有2只,站在土台上面可以系挂繩索。地面比較堅硬,不能查到人來人往的痕跡。繩索長1丈。死者身穿薄綢單上衣、裙各一件,赤足。當即今甲及死者之女將丙的尸体運到庭院。
  《封診式》的編者指出:檢驗時必須首先仔細觀察痕跡,應當親自到停尸現場,檢查繩索懸挂處,該處應有繩索通過的痕跡。檢查舌頭是否伸出,頭、腳离繩索處及地面距离各多少,有無大小便失禁。然后解下繩索,看口鼻是否作喟然歎息狀。縊溝是否呈椒郁色。通過系繩處試一試能否脫頭,能脫,再解其衣,詳細檢查全身、頭發內和會陰部。如果“舌不出、口鼻不喟然、索跡不郁、索終不能脫”,難定縊死。如果死后經過的時間較長,則口鼻可能沒有喟然歎息似的樣子。自殺者一定有其緣故,應當訊問与其一起居住的人,弄清原因。
  這個記載在我國2000多年前文獻中的案例,描述了縊溝的性狀;用“不周項”三字簡練地指出了縊溝的重要特征,以与“周項”相區別;以“椒郁”二字形象地描述了縊溝部周圍皮膚呈暗紫紅色郁血、出血狀,并作為身前縊溝的特征,以与無椒郁色的死后溢溝相區別。“不周項”与“椒郁”這兩個稱謂是我國先秦時期檢驗縊死的重要法醫學發現,直至今日仍具有其實用价值。不僅如此,本案例還記載了縊尸懸挂的位置,繩索的性質,繩結的特點和懸挂的情況。提出了舌頭伸出,大小便失禁,气出喟然等縊死的重要所見。
  我國古代法醫檢驗中,常把舌頭是否伸出作為縊死的重要特征之一。其實在現代法醫檢驗實踐中,縊死者的舌頭大多數位于齒后或齒間,舌頭伸出的并不多見。有人認為,舌頭是否伸出与繩索壓迫的部位有關。如果繩索壓迫在喉結上方,舌根被壓向咽后壁,舌尖受牽引而后移,所以舌尖便不能伸出唇外;如果繩索壓在喉結下方向上牽引,把舌根提向前上方,則使舌尖向前伸出齒外。尸僵出現后,在齒間的舌尖被咬緊,此時再解除繩索壓迫,把尸体平放,舌尖亦不能縮回。此外,頭部向前傾斜的程度也影響舌尖是否伸出齒外。如頭部下垂者,因肌肉弛緩舌尖常掉出齒外一厘米左右。
  大小便失禁,也是死者常現的一种尸体外表征象。這是由于肌肉弛緩等尸体現象變化發展的結果。不僅如此,縊死者有時在口角、下頜、胸前或地面上遺留點滴狀血液、鼻涕和流涎的痕跡,有時流出的鼻涕或唾液會連續不斷。這些征象可以幫助我們判斷縊吊時的姿式。
  縊死者由于經歷了長時間的懸吊,血液墜積于下肢、下腹部和前臂,形成顏色深暗的尸斑。由于尸斑的高度發展,可能出現散在性溢血點。
  在一般情況下,正位全縊死者,由于繩索壓閉了靜頸脈、頸總動脈和椎動脈,頭面部血液循環完全停止,呈貧血狀態,所以顏面蒼白。而側位、前位或不全位縊死時,常因靜頸動脈壓閉不全,血液常能部分進入頭面部使之瘀血,而出現顏面發紺,里青紫色,眼結合膜出血等窒息征象。
  在縊頸過程中,死者由于痛苦、肌肉痙攣等手足亂動。這可能碰撞周圍物体,形成表皮剝脫、皮下出血,甚至出現挫裂傷。在這种情況下,應當結合現場物体的位置進行判斷和鑒別,以判明是否生前上吊。
  上述案例的最后一段具体講述了縊死現場尸体檢驗方法。先講案例,后講檢驗方法,理論聯系實際,這說明我們祖先法醫學知識是十分丰富的。在其所介紹的檢驗方法中,有兩個內容涉及到縊死的鑒別診斷問題。一是檢驗索溝以后還要解開衣服檢查全身,特別是要檢查頭發里和會陰部,這是古代法醫學十分重視的兩個部位,因為它們最容易被人忽略。如果在這兩個部位以及身体的其他部位發現了异常損傷,就要考慮是不是自縊身死的問題。二是明确指出“舌不出、口鼻不喟然、索跡不郁、索終結急不能脫”,不能定自縊身死。這在今天鑒別自縊時,也是具有重要參考价值的。當然從現代法醫學的觀點來看,如果僅以這几點來确定是否自縊,還是不完全正确的,因為有的自縊者由于各种因素的作用,可以完全沒有這些特征。盡管如此,我國古代法醫學早在2000多年前,提出這樣多至今仍有科學价值的關于自縊的鑒別點,這是非常惊人的成就。

  ------------------
  轉自:中國司法鑒定資訊网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