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羯鼓 玄宗 宋璟 李龜年 曹王皋 李琬 杜鴻漸 銅鼓 張直方 鄭續 琵琶 羅黑黑 裴洛儿 楊妃 段師 漢中王瑀 韋應物 宋沇 皇甫直 王沂 關別駕 王氏女 五弦 趙辟 箜篌 徐月華 羯鼓,是一种從外城傳到中國的樂器。用騸了的公羊皮做鼓皮,因此叫羯鼓。它發出的音響主古時十二律中陽律第二律一度。古代的龜茲、高昌、疏勒、天竺等地的少數民族都使用它。它的地位在都曇鼓、答腊鼓之下,在雞簍鼓之上。用上好的桑木圍成漆桶,用象牙鑲飾的床架承放,用雙槌敲擊,它發出的聲音急促、威烈、轟鳴,尤其适宜表現快節奏的樂曲,促急、破碎的節奏。可以敲擊它為軍士戰陣征伐撕打助威,也宜于高樓觀賞,節日或者社火時給舞蹈、百戲等娛樂游戲伴奏。這時朗月清風、天高气遠,它的功能也与眾多樂器不同。 羯鼓的槌杖一般是用黃檀、狗骨、花椒等木做成的。但制做之前,須將這些木料干透了。將濕气全部去除而讓它變得柔韌而膩滑。只有干透了,敲出的鼓聲才最響亮。只有滑膩,擊在鼓面上才能收到象戰馬舉蹄扣擊一樣的效果。圍卷漆桶時須用剛鐵。鐵經過精煉,卷應當卷勻。不剛,則圍卷的絛邊上下不齊,松緊不一。不勻,則鼓面上的鼓皮有緊有松吃力不勻。就象琴弦系繩不好而使琴聲散逸不准一樣,這樣的鼓,敲擊時發出的聲音也忽高忽低、忽響忽沉,不合音律。 玄宗嘗伺察諸王。宁王夏中揮汗鞔鼓。所讀書乃龜茲樂譜也。上知之。喜曰。天子兄弟。當极此樂。(出《酉陽雜俎》) 唐玄宗精通樂律,是上天賦于給他的才能。不論是管樂,還是弦樂,他都造詣很精,深得其中的奧妙。如果要寫支曲子,信手拈來,立等可取。不立什么章法,卻長短正合适;隨手彈撥,都符合節拍。至于清濁音的變化,樂律的定音,主、副旋律、樂件的配備、重疊、反复樂段的使用,就是古時候的夔曠也超不過他。唐玄宗尤其喜愛羯鼓。他常說:“羯鼓是 八音的領袖,其它樂器不可与之相比。” 一次,大概是二月初,早晨,唐玄宗梳洗完畢,下了一宿的雨剛剛放晴,宮苑中景色明麗,小殿的內亭,柳枝返青剛吐嫩芽,杏花含苞欲將開放。玄宗触景生情,贊賞地說:“面對這樣的良晨美景,怎么可以不欣賞呢?”跟隨在唐玄宗左右的太監、宮娥,听了后互相觀望,以為玄宗是讓置酒宴飲呢,只有大太監高力士明了玄宗的心思,讓人去為皇上取來羯鼓。玄宗又讓人將羯鼓放在殿前檐下的平台上,他即先敲擊一曲,名為《春光好》,好不愜意啊!再看看柳芽与杏蕾,都被玄宗剛才擊出的鼓聲震開了。玄宗指著震開的柳芽、杏花,對宮娥、太監們說:“就憑這件事情,不稱乎我為天人行嗎?”眾人皆呼:“万歲!”唐玄宗又譜作《秋風高》鼓曲。每到清秋,天高地遠,纖云皆無,即奏這支曲子。這時,就有風徐徐從遠處吹來,宮庭院中的樹葉紛紛飄落。這种絕妙的景象真是出神入化啊!又有一次,唐玄宗察看諸位皇兄、皇弟。視察到宁王李獻那儿,見李獻正揮汗用羯羊皮蒙鼓,案上放著一本翻開的《龜茲樂譜》。 玄宗皇帝看了后,非常高興,說:“天子的兄弟,正應當有這种雅好嘛!” 位王室子弟沒有比他標致漂亮的,因此,有個小名叫花奴。唐玄宗特別鐘愛他,親自教授他打擊羯鼓的技藝。這位王子以其聰敏的悟性,很快就領悟并掌握了這种技藝。因此每次伴隨玄宗游玩賞景,玄宗都一刻也舍不得讓他离開。汝陽王李璡,有一次頭戴用碾磨發光的絹作的帽子擊鼓,玄宗皇帝親自采一朵紅色槿花戴在他帽上。砑絹帽与槿花都很滑,不好戴,好久才戴上。汝陽王李璡再奏一曲《舞山香》,而帽上的槿花不掉下來。這是李璡項功過硬,擊鼓時頭不搖晃的結果。玄宗皇帝大喜,賞賜李璡金器,并笑著夸贊道:“花奴姿質明洁瑩麗,肌膚頭發細膩光洁,不是人世間的常人,一定是上天貶下來的神仙吧。”宁王謙謹地一拜,向玄宗皇帝表示謝意,隨后申斥李璡,示意他不要總在皇上面前表現自己。玄宗笑著說:“大哥沒有必要想的那么多。阿瞞我就是相師。帝王之相,應當是英俊特异,超逸不群的气質,要不然,也須具備深沉包育的度量。花奴雖然秀俊過人,即全沒有這些表象。因此,我對他沒有什么猜忌的啊!何況,花奴又舉止閒雅、脫俗,理應在公卿之間得到更多的贊譽呀!”宁王李獻再次拜請玄宗,說:“果然象皇上說的那樣,我認輸了。”玄宗說:“就此一條,阿瞞我也輸給大哥啦。”宁王又恭謹地拜謝玄宗。玄宗皇帝笑著說:“阿瞞我贏的多啦!大哥總這樣作揖拜謝,你會謝不過來的呀!”陪同玩賞的人都高興地祝賀。唐玄宗性情豪邁俊逸,但是他一點也不喜歡琴。一次听到有人在宮內彈琴,未等彈完,玄宗即走過去大聲呵斥操琴的人,說:“我命令你出去。”并對隨身太監說,“快快召來花奴為朕奏羯鼓,為朕解解這穢气。” 你現在再說說我在想什么呢?”黃幡綽走下台階,面向北鞠躬,大聲說道:“皇上命令我掌管金雞!”玄宗皇帝大笑作罷。 宋璟,字開府,性情雖然耿介孤傲,也深愛聲樂,尤其擅長敲擊羯鼓。宋璟剛承玄宗皇帝的恩顧,官任當朝宰相,跟玄宗談論有關鼓的事情時說道:“或用青州石末,或用魯山花瓮做的鼓,用手指輕輕扣點,手掌下須發出朋肯聲,這才是漢震第一鼓。而且必須是作柱下石墩用過的石末花瓮。腰鼓 与羯鼓的區別再于:一手用槌擊鼓,一手用掌撫鼓面,感覺不到朋肯聲,一定是腰鼓,而不是羯鼓。”宋璟又對玄宗皇帝說:“頭象青山峰,手如白雨點。能做到這兩點就是擊奏羯鼓的能手。頭如青山峰,是說擊鼓人頭不能動。手如白雨點,是說擊鼓人擊的急促如下雨。 唐玄宗和宋璟都善于擊奏這兩种鼓,而尤其偏愛羯鼓。認為羯鼓比漢震鼓較為雅細秀气。宋璟家世代相傳都愛擊鼓。東都洛陽留守鄭明叔的祖母,就是宋璟家的女儿。現今,洛陽尊賢里鄭家宅第里還有一座小樓,就是鄭明叔這位祖母當年練習擊鼓的地方啊! 李龜年善擊羯鼓。一次玄宗皇帝問他:“卿打折了多少鼓杖?”回答說:“臣至今已打折了五十只鼓杖。”皇上說:“你這還不算特用功夫。我已打折了三立柜啦!”數年后,听說玄宗皇帝又打折了一立柜鼓杖。因此,用鐵鑄一拂枚羯鼓卷。 曹王李皋有巧思,非常精通各种器具古玩。李皋任荊州節度使時,有一位暫居這里的有知識的人,帶著二付制做羯鼓用的卷,請求通報求見。這位知識人將兩副卷先打開給李皋的幕賓們看。看的人惊訝地說:“這种平常的卷,還用給節度使看啊!”這位知識人說:“但請通報。節度使看了它們,一定會認出來的。”待到通報后,李皋見到了這兩副卷,捧視很久,贊歎地說:“沒想到今天能獲逢最珍貴的寶物!”接著,指出這兩副卷制做的鋼硬均勻,是用鋼鐵精煉細卷而成的。在座的賓客點頭稱是,或心里不相信也不表現出來。李皋說: “諸位不一定相信。請取來食盤一用。”待食盤取來后,李皋親自挑選出特別平整的食盤,將兩卷重疊置放在食盤上,讓人將食油頃入卷中,直到注滿為止。油一點也沒有滲漏出來,是以證明卷与食盤相合得一點縫隙沒有。李皋說:“這兩付羯鼓卷定然是開元、天寶年間,向朝廷供奉的御卷。不然沒有這么高質量的好卷。”李皋問獻卷的這位知識人:“你這兩付卷從哪里得到的?”獻卷人回答說:“我的先人在黔中,從當年玄宗皇帝的大太監高力士家得到的。”眾位賓客幕僚這才佩服曹王李皋的眼力。 唐代宗廣德年間,蜀人,前雙流縣丞李琬也能擊奏羯鼓,朝庭將他上調到京都長安,住在務本里。有一天夜里,李琬忽聞羯鼓聲,曲調非常工穩絕妙。于是踏月循聲尋去,走到一幢小院,院門朽舊狹隘。叩門進入院內,對擊鼓的人說:“你擊的曲子不是耶婆色雞嗎?雖然擊奏得极准确,怎么沒結尾呢?”擊鼓的人大為吃惊,說:“你一定也是個懂得音律的人。為什么沒有結尾,我也不知道。我本是太常府里的一個工匠,擊鼓這門技藝是祖父傳給我們的。我特別能擊剛才這首曲子。近來,因為張儒進入京都長安,我們全家流散,父親失落在河西,這首曲子的曲譜也丟失了。現在我查找了几本舊曲譜,來找尋這曲鼓曲,竟然沒有結尾的譜子。因此才夜夜擊鼓尋索。”李琬問:“曲子的意思盡沒有哇?”擊鼓人說:“意已經盡了。”李琬說:“意思盡了也就是曲子盡了。你又上哪找去呢?”擊鼓人說:“怎奈鼓聲未盡啊!”李琬說:“這話是啊。鼓曲中有這樣的,須用它曲解,方能使鼓聲結束。耶婆娑雞這首鼓曲,當用屈柘急遍解,就可以了。” 擊鼓人象李琬教的那樣再擊奏一次,果然相諧合,聲盡意也盡。擊鼓人感激得流著眼淚向李琬致謝。第二天,立即報告太常府寺卿。太常寺卿听了擊鼓人的報告后,向朝庭奏請讓李琬任主簿,朝庭批准了。后來,李琬連續升遷到太常 少卿宗正卿。 甚露。為鄂州節度使時,聞于黃鶴樓一兩習而已。(出《羯鼓錄》) 唐代宗李豫當朝時,宰相杜鴻漸也能擊奏羯鼓。永泰年間,杜鴻漸擔任三州副元帥兼領西川節度使。到成都,太常少卿李琬為父母居喪時使用的喪杖還在蜀中老家,送給杜鴻漸一根。杜鴻漸得到后,拿出來給眾位幕僚賓客觀賞,說:“這是很難得的東西啊。它大概在衣、被里存放多年了。”一木工說:“我在脊溝中養了一根杖,養了十年了。”待到离開蜀地,到了利州西邊邊界,就可以看到嘉驛大道蜿蜒進入漢川了。又有一條江水流入嘉陵江中,此地山川很可以讓人觀賞。是夜,月夜皎洁,山川空蒙,杜鴻漸与從事楊炎、杜悰等人登上驛樓欣賞江月,邊飲酒邊說:“現在,我們從艱難危險疑忌迫害里走出來。對國家來說,我們此去不會辜負朝廷對我們的希望,對我們個人來說,可以免除因為微小的過失而帶來的禍患。既保證了我們的平安,今晚又能觀賞到這么好的美景,我們怎么能不自我慶賀一下呢?”于是,命令隨身仆僮取來羯鼓与檀板、笛子。杜鴻漸親自用李琬家人送給他的喪杖制成的槌杖擊鼓,演奏了几支鼓曲。四外山中的猿猱、鳥雀听到鼓聲后,鳴叫著飛散奔跑。隨同的從事都大為吃惊,說:“只有古時候的夔曠擊奏搏拊時,群獸在院中起舞。但這畢竟是很遙遠的傳說了。”杜鴻漸說:“象我剛才在這儿只是稍稍用點力气,擊奏出的鼓聲還未達到完美的程度,就有這樣的效果。何況象夔曠這樣的樂圣擊奏的是天樂,鳥獸听到 樂聲飛翔奔走舞蹈,這种事情是很可能會有的。”杜鴻漸又講出一件事:“這個地方有座別墅,它近旁有一座花岩閣,每當風清景明的時候,我登閣擊奏羯鼓。當時,山坡下面散放著一群羊,忽然有几頭羊來回不停地走動。我還沒有想到這是羯鼓聲使它們這樣的。待看到羊停止不走了正是我停止不擊鼓的時候;待我再擊鼓,羊又跟著走動時,于是我忽疾忽緩、忽高忽低變化節奏地敲擊羯鼓。再看山下走動的群羊都在跟著我的鼓聲節奏地變化而變化。不一會儿,有兩只狗從它的家門走出來吼叫了几聲。等走到羊群旁邊,漸漸不吼叫了,仰起脖頸似乎在听鼓聲。又過了一會儿,這兩只狗開始轉動脖頸,搖擺尾巴,這不是隨著鼓聲蹈舞起來又是什么呢?近些年來,在知識人圈中很少有學習擊奏羯鼓的人了。唯有仆射韓皋擊得一手好羯鼓但他藏而不露,很少見他擊過。只是在他任鄂州節度使時,听說在黃鶴樓上擊奏過一二次而已。” 少數民族的樂器中,有銅鼓。銅鼓的形狀很象腰鼓,一 頭有面,鼓面圓約二尺來的。鼓面与鼓身相連,全是用銅鑄成。銅鼓身上都飾著花紋,有花、草、虫、魚等各种動植物的形狀。銅鼓通体上下薄厚均勻,約二分厚。可見它鑄造得非常精妙奇巧。銅鼓敲擊發出的聲音异常響亮,就象鼉鳴。唐德宗貞元年間,驃國向朝庭進獻樂器,其中有玉螺銅鼓一只。由此可以知道:南方少數民族的頭領家中,都有這种銅鼓啊。 唐懿宗咸通末年,幽州張直方被降職改任龔州刺史。他上任后,修整城牆,掘土時,挖出一面銅鼓。他任滿后,帶著這面銅鼓回到京城長安。途經襄漢認為這面銅鼓沒有什么大用,于是舍給延壽慶寺院,用一根大繩將它懸挂在齋室中,直到今天還挂在那里。 唐僖宗臨朝時,鄭續鎮守番禺期間,有個叫林藹的人任高州太守。有一個牧童放牛時,听到田地中有蛤蟆鳴叫。這個牧童去捕捉,蛤蟆跳入一個洞穴,越掘越深越大,原來是一個當地少數民族頭領的墳墓。蛤蟆已經逃得無影無蹤,卻見墓穴中一面銅鼓,顏色翠綠,有几處讓土腐蝕得有些缺損。銅鼓上面凸著各种紋飾,多數都是金線蛙的形狀。人們怀疑牧童見到的那個鳴叫的蛤蟆,就是鼓精啊。于是,將這面銅鼓交給鄭續,并講述了得鼓的經過。鄭續將這面銅鼓懸挂在武器庫內,到今天還存在。 唐太宗時,西域國進獻給朝廷一個胡人彈奏一手好琵琶,當場彈奏一曲。胡人的弦撥,比一般的琵琶粗一倍。太宗皇帝每次都不愿意胡人胜過國人,于是在宴請來朝見的這位胡使時,暗中將羅黑黑藏在隔帷后面,讓她偷听這個胡人彈奏琵琶。當胡人彈奏完一遍后,唐太宗對胡使說:“這只曲子,我宮中也有人能彈奏。”于是取過來大琵琶,放在帷幕下邊,讓羅黑黑當場彈奏剛才胡人彈奏的這支曲子,不漏一個音符。胡使問:“皇上,彈奏琵琶的這位姑娘就是您的宮女嗎!”惊歎著告辭。西域各族胡人听到這個事情后,立即有几十個國家歸降了唐朝。 唐太宗貞觀年間,彈琵琶的能手裴洛儿第一個停止使用彈撥而用手指來彈奏琵琶,就是現在人們說的抽琵琶。 唐玄宗開元年間,宮中女官白秀貞出使蜀地歸來,得到一只琵琶進獻給楊妃。這只琵琶的槽邏是桫檀木作的,象美玉一樣溫潤晶瑩,光洁得可以當鏡子照人。上面有金縷紅紋,呈雙鳳圖案。楊妃經常怀抱著這只琵琶在梨園彈奏。聲音清麗凄宛,就象從云外飄來的似的。諸位王公公主,虢國夫人以下,爭著作楊妃的弟子,跟她學習琵琶。楊妃每教授一支曲子,都能收到很多進獻的禮品。 古時候,用鶤雞筋作琵琶弦。唐玄宗開元年間,段師能彈奏琵琶,改用皮弦。賀怀智用破撥的方法彈奏,不能奏成樂曲。 漢中王李瑀,觀看康昆侖彈奏琵琶,說:“你彈奏的琵音多,琶音少,也未彈五十四弦大弦啊。”自下而上彈撥叫琵,自上而下彈撥叫琶。 韋應物在蘇州任刺史時,有一位下屬,在建中之亂中得到國手康昆侖的琴、瑟、琵琶。后來送交官府,韋應物為他向朝廷進表,送入皇宮大內。 宰相宋璟的孫子宋沇對音律學很有造詣。唐德宗貞元年間,宋沇進獻樂書二卷,唐德中讀后很是贊賞。又得知宋沇即是宋璟的孫子,于是詔見宋沇進宮坐在對面,跟他談論音律,談得非常高興。過了几天,德宗皇帝又召見宋沇到宣微院,讓樂工們奏樂給他听。說:“有錯誤不符合音律的地方,你盡可以說出來。”宋沇說:“請允許臣与樂工們商討議論后,列出條條來給您看。”德宗皇帝听了后,指派宣微院和宮內教坊的樂官參加討論。几天以后,一些參加討論的樂官進奏德宗,說宋沇并不懂得樂理,不通曉節拍,他還有眼疾。因此,不能用這樣的人評論音律。德宗皇帝感到詫异,又召見宋沇詢問。宋沇回答說:“臣我的确年老多病,耳朵也确實聾了。但是在評論音律方面,我還是可以做些事情的。”德宗皇帝又讓樂工們演奏,一曲終了,詢問宋沇:“這次他們演奏得有什么長處与錯誤的地方?”宋沇好半天也沒有說出子午卯酉來。在坐的樂工有很多人都譏笑宋沇。宋沇看到樂工們譏笑他,立刻怒容滿面,回答德宗皇帝說:“演奏得雖然很精彩,但是演奏的樂工中間有不适合再在這儿干下去的人。”德宗皇帝惊异地問:“都是哪些人?”宋沇即指著一個演奏琵琶的樂工說:“這個人犯下了大逆不道的罪刑,不久就會受到法律制裁的。因此,不适宜在皇上面前演奏。”又指一個吹笙的人,說:“這個人的靈魂已經出竅了,現在正在一片墓地上閒游。這樣的人更不能侍奉在皇上身邊。”德宗皇帝听了后,大為震駭。命令主管人暗中察看這兩個人。過了沒多久,彈奏琵琶的那個樂工,同事告發他在六七年前,他父親無緣無故就上吊死了,如今已被拘捕,并已認罪伏法。那個吹笙的樂工整天憂愁不吃飯,過了十多天果然死了。德宗皇帝更加敬重宋沇,當面賜与他赤、白相間,繡有日、月、星、辰的禮服。并屢次召見宋沉跟皇上對坐。每次讓宋沇審察演奏,樂工們都惴惴不安,斂聲屏气,不敢正視宋沇。宋沇看到這种情形,怕遭至禍患,于是借著身体有病為由,引退了。 蜀將皇甫直善于識別音律。他敲擊陶器,便能判斷出這件陶器是哪年哪月燒制的。他尤其喜愛彈奏琵琶。唐憲宗元和年間,皇甫直譜寫了一支曲子,乘涼時,在水塘旁邊彈奏。本來曲子用的是黃鐘陽律,彈奏出來的琴聲卻入到蕤賓陽律去了。他調弦,再三彈奏,發出的樂音還是蕤賓。皇甫直特別疑惑不解,心中暗自認為:這恐怕是不祥的征兆啊。隔了一天,皇甫直又在池塘旁邊彈奏這支曲子,聲音跟前天一樣。他試著在別處彈奏,就又是黃鐘陽律。皇甫直急于調去蕤賓,當天夜晚又在池塘邊調試不停。忽然覺得靠近岸邊的水波在涌動,有個東西激扑著水波象魚在水中跳躍。待到他松下琴弦就沒有聲息了。于是,皇甫直召集庄客從池塘里往外車水。將池塘的水車干了又挖泥,折騰了好几天,在塘泥下面深有一丈的地方,挖到一片鐵。這片鐵,原來是一只古代磬類樂器中,名為“方響”的蕤賓鐵。 有個叫王沂的人,從打生下來到現在也沒接触過弦、管等樂器。忽然有一天他在白天睡覺,一直睡到天黑透了,才醒過來。立即讓人拿過琵琶來彈奏,一气彈了好几支曲子。一支曲子名叫《雀啅蛇》,一支曲子叫《胡王調》,一支曲子叫《胡瓜苑》。人們都沒有听到過,從來不知道有這些曲子。但是听過王沂彈這些曲子的人,都被感染得不斷流淚。王沂的妹妹要跟他學習彈奏這些曲子,他教彈數聲,不一會又都忘了,再也彈不成曲子了。 唐昭宗李曄末年。京都長安的一些有名的娼妓、歌妓,都讓勢力強大的諸侯們霸占去了。憑著善彈琵琶而侍奉皇上的一位女樂工,雅號關別駕,小名叫小紅。后來成為梁太祖的朱溫盤踞長安時,召見關別駕。關別賀赶到朱溫那里,朱溫說:“你這雙彈奏琵琶的手不能采桑吧。”關別駕殷勤恭謹地為朱溫彈奏一曲。出來后,朱溫又讓關別駕給他的親信僚屬彈奏,并讓她陪著飲酒。關別駕從此心緒抑郁,不久就死去了。還有一位叫石□的彈琵琶能手,外號石司馬。他自己說早年曾被宰相令狐綯所賞識,讓他跟他的几個儿子令狐渙、令狐渢等,在連水邊舉行樂會。石□在安史之安后來蜀中,沒有加入官辦的樂團,經常奔走在達官貴人家,都待他象賓客一樣。一天,石□跟几位軍校一塊儿飲酒作樂。石□給在位的軍校彈奏一曲琵琶,卻沒有人用心欣賞。滿座的軍校喧嘩笑鬧,沒有一個人在听他彈奏。石□用手指疾拂一下架弦的槽格,大聲肆罵這些軍校們說:“我曾經在朝中宰相令狐綯府上作過供奉,今天老子高興了,給你們這些臭當兵的彈奏一曲卻沒有人听。唉,可怜我這個名傳京城的彈奏琵琶的國手喲!”當時,在座飲酒中認識石□的人,沒有不為他的遭遇而惊訝歎息的。 王建父子統治蜀中時,黔南節度使王保義,有個女儿嫁給荊南高從誨的儿子高保節。未嫁到荊南前,暫時身著道服。這位姑娘秉性聰慧,彈一手好琵琶。王氏女在穿道服期間,夢見有异人頻頻向她傳授樂曲。傳授她樂曲的人,從形貌上看,有的是道士,有的是俗人。他們穿的衣裳有的是紫色,有的是黃色。有時一個夜晚傳授她好几支樂曲,有的樂曲听一遍就能記住。這些樂曲,都聲音清麗,超凡脫俗,跟平常的樂曲不一樣,有點象仙家《紫云》一類的樂曲。這些人還告訴王氏女,說:“這些曲譜請元昆作序,刊刻在甲寅方向的石上。王氏女的兄長就是荊南推官少監王貞范,是他給這些樂曲作序刻石的。傳授給王氏女的樂曲宮調有《道調宮》、《王宸宮》、《夷則宮》、《神林宮》、《蕤賓宮》、《無射宮》、《玄宗宮》、《黃鐘宮》、《散水宮》、《仲呂宮》。商調有《獨指泛清商》、《好仙藥》、《側商》、《紅綃商》、《鳳抹商》、《玉仙商》、角調有《雙調角》、《醉吟角》《大呂角》、《南呂角》、《中呂角》、《高大殖角》、《蕤賓角》。羽調有《鳳吟羽》、《北風香》、《背南羽》、《背平羽》、《應圣羽》、《玉宮羽》、《玉宸羽》、《風香調》、《大呂調》。它的曲名同人世間的曲名相同。有《涼州》、《伊州》、《胡州》、《甘州》、《緣腰》、《莫靼》、《項盆樂》、《安公子》、《水牯子》、《阿濫泛》等,共二百余支曲子。所不同的是,征調中有《湘妃怨》、《哭顏回》。當時琵琶、忽雷等胡人樂器,一般不彈奏徵調。王氏女嫁到高家后,過了几年就去世了。這位王氏女,大概是因為触犯了天條而被貶降到人間的仙人吧。后人孫光憲儿子的妻子,就是王氏女的侄女。她也曾記得這些曲子中的一兩首,曾有人听她彈奏過。這也是一件奇异的事情啊! 趙辟這個人能彈奏五弦琴。有人向他求教彈奏五弦琴的方法。趙辟回答說:“我彈五弦琴,開始時是神人在夢中傳授給我的,能發展到什么程度則隨天意啊。我就象在浩淼無邊的空濛中,眼象耳、目象鼻,不知道五弦琴就是我趙辟呢,還是我趙辟就是五弦琴啊! 魏時,高楊王雍,有美人徐月華能彈臥箜篌,彈的曲子是《明妃出塞》。還有一個僧人名叫田起,能吹胡笳。他吹的曲子是《壯士歌》、《項羽吟》。將軍崔延伯出師征戰,每与敵對陣時,都命令僧人田起吹奏《壯士歌》。在這曲胡笳的伴奏聲中,崔延伯持戈單人匹馬躍入敵陣。 ------------------ 一鳴掃描,雪儿校對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