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卷第四百五十八 蛇三


  李舟弟 檐生 嵩山客 鄧甲 蘇閏 利州李錄事 昝老 馮但
  陸紹 鄭翬 張堊子 選仙場 狗仙山 李黃

李舟弟
李舟之弟患風,或說蛇酒可療,乃求黑蛇。生覆瓮中,加之曲薛。數日,蛇聲不絕,及熟,香气酷烈,引滿而飲。須臾,悉化為水,唯毛發存之。(出《國史補》)
  李舟的弟弟得了頭風病,有人說用蛇泡酒喝能治療。因此去捉來黑蛇,活著封在壇子里,壇中加進酒母,好几天,蛇的叫聲也沒停。等到酒釀熟了,香气极濃烈,舀出一碗酒喝,不一會,人就全化成水,只有毛發還在。

檐 生
昔有書生,路逢小蛇,因而收養,數月漸大。書生每自檐之,號曰檐生。其后不可檐負,放之范縣東大澤中。四十余年,其蛇如覆舟,號為神蟒,人往于澤中者,必被吞食。書生時以老邁,途經此澤畔,人謂曰:“中有大蛇食人,君宜無往。”時盛冬寒甚,書生謂冬月蛇藏,無此理,遂過大澤。行二十里余,忽有蛇逐,書生尚識其形色,遙謂之曰:“爾非我檐生乎?”蛇便低頭,良久方去。回至范縣,縣令問其見蛇不死,以為异,系之獄中,斷刑當死。書生私忿曰:“檐生,養汝翻令我死,不亦劇哉!”其夜,蛇遂攻陷一縣為湖,獨獄不陷,書生獲免。天寶末,獨孤暹者,其舅為范令。三月三日,与家人于湖中泛舟,無故覆沒,家人几死者數四也。(出《廣异記》)
  從前有個書生,路上遇到一條小蛇,因而收養起來,几個月后漸漸長大。書生常常親自遮蓋著它,就稱呼蛇叫:“檐生”,那以后遮蓋不住了,就把蛇放到范縣東面的大澤之中去。四十多年以后,那條蛇長得象倒過來的船一樣,被人稱為神蟒,凡是經過大澤的人,定會被蛇吞吃。書生這時已年邁,走路經過這個大澤的附近,有人對他說:“澤中有條大蟒蛇吃人,你不應該去。”當時正是隆冬季節,天很冷,書生認為冬月蛇都冬眠,沒有這個道理。就穿過大澤,走了二十多里,忽然有蛇來追赶,書生還認識那條蛇的樣子和顏色,遠遠地對蛇說:“你不是我的檐生嗎?”蛇就低下頭,很久才离開。回到范縣。縣令听說書生見到了蛇卻沒有死,認為很怪异,就把書生押到監獄里,定的刑罰是死罪。書生私下忿恨地說:“檐生,養活了你卻反而讓我死,不也太過份了嗎?”那天夜里,蛇就把整個縣城陷為湖泊,只有監獄沒有陷落,書生就免了一死。天寶末年,有個叫獨孤暹的人,他的舅舅就是范縣令,三月三日這一天,和家里人在湖上划船玩,無緣無故地船就翻了,家中有好几個人好險沒被淹死。

嵩山客
元和初,嵩山有五六客,皆寄山習業者也。初秋,避熱于二帝塔下。日晚,于塔下見一大蛇長數丈,蟠繞塔心,去地(繞塔心去地五字原作駭而觀之。据明抄本改。)十數丈。眾駭而觀之,一客曰:“可充脯食之廚。”咸和之,中一客善射。或曰:“大者或龍神,殺之恐為禍也。晝脯之膳,豈在此乎?不如勿為。”諸客決議,不可复止,善射發一箭,便中,再箭,蛇蟠解墜地,眾共殺之。諸客各務庖事,操刀剸割者,或有入寺求柴炭鹽酤者。其勸不取者,色不樂,遂辭而歸。其去寺數里,時天色已陰,天雷忽起。其中亦有各歸者,而數客猶在塔下。須臾,云霧大合,遠近晦冥,雨雹如泄,飄風四卷,折木走石,雷雹激怒,山川震蕩。數人皆震死于塔下,有先歸者,路亦死。其一客不欲殺者,未到山居,投一空蘭若。闔門,雷電隨客入,大懼。自省且非同謀,令其見害,乃大言曰:“某不与諸人共殺此蛇,神理聰明,不可濫罰無辜!幸宜詳審。”言訖,雷霆并收,風雨消歇。此客獨存。(出《原化記》)
  元和初年,嵩山上有五六個外地人,都是寄住在山上學藝的人。初秋的一天,他們在二帝塔下避暑,天晚了,從塔下看見了一條長几丈的大蛇,蟠踞纏繞在塔心,离地有十几丈,大家都惊駭地觀看著。有一個客人說:“這條蛇可以做成干肉吃。”其余的人全都贊同,其中一個客人善于射箭。有一個人說:“蛇長得大有的就是龍蛇,殺了它恐怕是件禍事。要吃干肉,怎么偏用這條大蛇呢?不如不殺蛇。”大家已經決定了,不能再制止了。善于射箭的人射了一箭,就射中了,再射一箭,蛇就伸直墜落在地上,大家一起上去殺了蛇。各位客人,各干各的廚房活,拿刀砍的割的,有的人到寺里去要點木炭、鹽和酒。那個勸大家不要傷害大蛇的人,臉色很不高興,就辭別大家回住處去。他离開寺几里路,這時已陰天了,天上忽然響起雷聲,其中也有几個回住處的,還有几個客人仍在塔下。不一會,云霧合在一起,遠近的地方都晦暗看不清楚,雨和冰雹從天上往下直掉,狂風在四周刮著,吹斷了樹,飛砂走石,雷和冰雹愈加狂暴,山川都震動了,那几個人都被震死在塔下。有那提前回住處的人,也死在路上。其中那個說是不要殺蛇的人,還沒走到住處,就走進一座空廟,關上了門,雷電也隨著他追進屋,那人心里很害怕,覺得自己不是同謀讓蛇受害的人,就大聲說:“我沒有与其他人共同殺害這條蛇,神仙從道理上講應當是聰明懂事理的,不能亂罰無罪的人,請你詳細審察一下。”說完,雷霆停止了,風雨也停下了。這個客人獨自一人活了下來。

鄧 甲
寶歷中,鄧甲者,事茅山道士峭岩。峭岩者,真有道之士,藥變瓦礫,符召鬼神。甲精懇虔誠,不覺勞苦,夕少安睫,晝不安床。峭岩亦念之,教其藥,終不成;受其符,竟無應。道士曰:“汝于此二般無分,不可強學。”授之禁天地蛇術,環宇之內,唯一人而已。甲得而歸焉,至烏江,忽遇會稽宰遭毒蛇螫其足,號楚之聲,惊動閭里。凡有術者,皆不能禁,甲因為治之。先以符保其心,痛立止,甲曰:“須召得本色蛇,使收其毒,不然者,足將刖矣。”是蛇疑人禁之,應走數里。遂立壇于桑林中,廣四丈,以丹素周之,乃飛篆字,召十里內蛇。不移時而至,堆之壇上,高丈余,不知几万條耳。后四大蛇,各長三丈,偉如汲桶,蟠其堆上。時百余步草木,盛夏盡皆黃落。甲乃跣足攀緣,上其蛇堆之上,以青條敲四大蛇腦曰:“遣汝作五主,掌界內之蛇,焉得使毒害人?是者即住,非者即去!”甲卻下,蛇堆崩倒。大蛇先去,小者繼往,以至于盡。只有一小蛇,土色肖箸,其長尺余,懵然不去。甲令舁宰來,垂足,叱蛇收其毒。蛇初展縮難之,甲又叱之,如有物促之,只可長數寸耳,有膏流出其背,不得已而張口,向瘡吸之。宰覺其腦內,有物如針走下。蛇遂裂皮成水,只有脊骨在地。宰遂無苦,厚遺之金帛。時維揚有畢生,有常弄蛇千條,日戲于闤闠,遂大有資產,而建大第。及卒,其子鬻其第,無奈其蛇,因以金帛召甲。甲至,与一符,飛其蛇過城垣之外,始貨得宅。甲后至浮梁縣,時逼春。凡是(“凡是”原作“風有”,据明抄本改。)茶園之內,素有蛇毒,人不敢掇其茗,斃者已數十人。邑人知甲之神術,斂金帛,令去其害。甲立壇,召蛇王。有一大蛇如股,長丈余,煥然錦色,其從者万條。而大者獨登壇,与甲較其術。蛇漸立,首隆數尺,欲過甲之首。甲以杖上拄其帽而高焉,蛇首竟困,不能逾甲之帽。蛇乃踣為水,余蛇皆斃。倘若蛇首逾甲,即甲為水焉。從此茗園遂絕其毒虺。甲后居茅山學道,至今猶在焉。(出《傳奇》)
  唐寶歷年間,鄧甲事奉茅山道士峭岩。峭岩,是個真正的有道之士,能夠用藥使瓦礫變化,寫符召來鬼神。鄧甲虔誠專一非常用功,不覺得勞累辛苦,晚上很少睡覺,白天也躺不下來。峭岩也很受感動。教他學習藥法,始終學不成,教他學習符法,竟然不應驗。道士說:“你与這兩樣法術沒有緣分,不能勉強學習。”就傳授他禁制天地之間蛇類的法術,環宇之內,只有他一個人懂得這种法術。鄧甲學會后往家走,走到烏江,忽然遇上會稽縣宰遭到毒蛇咬傷了他的腳,痛苦號叫的聲音,惊動了街坊鄰居。用了一切辦法,都不能止住,鄧甲于是替他治療。先用符保住他的心髒,疼痛立刻止住。鄧甲說:“必須召來咬人的那條蛇,讓它收回腳上的毒。不這樣做,腳就得砍去。”這條蛇怀疑有人禁制它,隨后跑到數里之外。于是在桑林里修一座壇,壇寬四丈。把丹藥洒在壇的四周,又草書了篆字,召集十里內的蛇,沒過多久蛇就到了。堆積在壇上,高有一丈多高,不知道有几万條蛇。后來的四條大蛇,各三丈長,粗壯象水桶一樣,盤踞在蛇堆的上面。這時百多步方園的雜草和樹木,在這盛夏季節,都枯黃落葉。鄧甲就光腳攀援著上到蛇堆的最上層。用一根青色的小竹棍敲著四條大蛇的頭說:“派你們作了五种毒虫的主管,掌管界內的蛇,怎么能用毒去害人,是用毒害人的蛇就留下,不是的就走開。”鄧甲倒退著下來,蛇堆也倒塌了,大蛇先离開,小蛇跟著离開,以至于全走光了。只有一條小蛇,土黃色象根筷子,長一尺多,迷迷糊糊地沒有离開。鄧甲命令把縣宰抬來,垂下腳,命令小蛇收他的毒,小蛇開始時一伸一縮地象是很為難,鄧甲又叱責蛇,象有什么東西催促著小蛇,小蛇的身子變得只有几寸長,有油脂從小蛇的背上流出來,不得已才張開口,向瘡口吸毒,縣宰覺得他的腦子里,有個東西象針一樣往下走,小蛇就皮膚裂開成了一灘水,只有脊骨留在地下。縣宰于是就沒有了痛苦,他贈送給鄧甲很丰厚的錢和物。這時揚州有個畢生,經常玩弄上千條蛇,天天在市區游戲玩耍,于是成了大富翁,并且建了很大的府第。等他死后,他的儿子出賣那座府第,卻沒辦法處理那些蛇。因而用錢帛找來鄧甲,鄧甲到了,給了一張符。讓那些蛇飛過城牆到外面去了,才賣掉了那座住宅。鄧甲后來到了浮梁縣,當時正是冬末春初的季節,所有的茶園之內,平時就有蛇毒,人們不敢摘茶園的茶葉,因摘茶葉而死的已有几十人了。縣城里的人知道鄧甲的神術,收集了一些錢財,請鄧甲除去這一禍害。鄧甲站在壇上,召來蛇王,有一條大蛇象大腿那么粗,一丈多長,身上象彩綢一樣的燦爛,跟著的小蛇有一万多條。那條大蛇獨自上到壇上,与鄧甲較量法術,大蛇漸漸地挺立起來,頭高出地面好几尺,想超過鄧甲的頭,鄧甲用手杖頂著帽子高高地豎起。蛇頭受到困窘,不能超過鄧甲的帽子。大蛇就仆倒下來,成了一灘水,其余的蛇也全死了。如果蛇頭超過鄧甲,就是鄧甲化成水了,從此茶園就再也沒有毒蛇了。鄧甲后來住在茅山學道,至今還活著。

蘇 閏
俗傳有媼嫗者,嬴秦時,嘗得异魚,放于康州悅城江中。后稍大如龍,嫗汲浣于江,龍輒來嫗邊,率為常。他日,嫗治魚,龍又來,以刀戲之,誤斷其尾,嫗死。龍擁沙石,墳其墓上,人呼為掘尾,為立祠宇千余年。太和末,有職祠者,欲神其事,以惑人。取群小蛇,術禁之,藏祠下,目為龍子,遵令飲酒。(明抄本“無遵令飲酒”四字。)置巾箱中,持詣城市。越人好鬼怪,爭遺之,職祠者輒收其半。開成初,滄州故將蘇閏為刺史,心知其非,且利其財,益神之。得金帛,用修佛寺官舍。他日軍吏為蛇嚙,閏不使治,乃整簪笏,命走語嫗,所嚙者俄頃死,乃云,慢神罰也。愚民遽唱其事,信之益堅。嘗有殺其一蛇,乾于火,藏之,已而祠中蛇逾多。迄今猶然。(出《岭南异物志》)
  民間傳說,有個老婦人,在秦始皇時,曾經得到一條奇异的魚,放到康州悅城江中。后來稍長大就象龍一樣,老婦人在江邊提水洗衣服時,那條龍就來到老婦人的身邊,這成了經常的事。后來有一天,老婦人收拾魚,龍又來了,老婦人用刀逗龍玩,失手砍斷了龍的尾巴。老婦人死了,龍就擁起沙石,堆在老婦人的墳上,人們就稱呼龍為“掘尾”,為它建廟宇已有一千多年。太和年的末年,有個管理這個廟的人,想使這件事神秘起來,用來迷惑百姓,就捉來一群小蛇,用法術禁制住它們,藏在祠廟的下面,看成是龍子,訓練它們遵照命令喝酒,放在毛巾蓋著的箱子里,帶著到城里的市場去。越人喜好鬼神,爭著送他東西,管理祠廟的人只收半价。開成年間,滄州舊將蘇閏任刺史,心里知道那人的作法是錯誤的,但是認為這是個財路,更使這件事神秘起來。得到的錢財,用來修廟和官家的房舍。有一天有個軍官被蛇咬了,蘇閏不讓治療,卻准備好簪子和手板,命令軍官跑去向老婦的靈位禱告,被蛇咬的人不一會就死了,卻說:“這是怠慢了神靈的懲罰呀。”愚昧的百姓一時間都談論這件事,更加堅定了對神龍的信仰。曾有人殺了其中的一條蛇,就在火上烤干了,把它藏起來。不久,祠廟里的蛇更多了,到今天還是這樣子。

利州李錄事
開成中,有隴西李生,為利州錄事參軍。居于官舍中,嘗曉起,見蛇數百在庭,生大懼,盡命棄于郊野外。其明旦,群蛇又集于庭,生益懼之,且异也,亦命棄去。后一日,群蛇又至,李生惊曰:“豈天將禍我乎?”戚其容者且久。后旬余,生以贓罪聞于刺史。遣吏至門,將按其罪,且聞于天子。生惶駭,無以自安,縊于庭樹,絕脰而死。生有妻,感生不得其死,亦自縊焉。于是其家僮震懾,委身于井者且數輩,果符蛇見之禍。刺史即李行樞也。(出《宣室志》)
  唐文宗開成年代,有個隴西人李生,做利州的錄事參軍,居住在官舍里。曾經早起,看見几百條蛇在庭院里,李生很害怕,就命令人全都扔到城郊的野外去。第二天早晨,群蛇又聚集在庭院里,李生更加害怕這件事,并且認為這事很奇异,又命令人扔掉了。之后一天,群蛇又來了。李生吃惊地說:“難道是天要降給我災禍嗎?”悲戚的樣子,呆呆地過了很久。以后的十多天,李生以貪贓罪被刺史知道了,派官吏到李生家去,准備審查了解他的罪狀,并且上報給皇上。李生惊慌害怕,沒有辦法安慰自己,就吊在庭院里的樹上,勒斷脖子死去。李生妻子,覺得李生不該這樣死,也自己上吊死了。因此李生家的僮仆也震惊害怕,投井、自殺的也有好几個人,果然符合了蛇出現就帶來災禍的說法,刺史就是李行樞。

昝 老
長壽老僧聾言,他時在衡山,村人為毒蛇所噬,須臾而死,發解,腫起尺余。其子曰:“昝老若在,當勿慮。”遂迎昝至。乃以灰圍其尸,開四門。先曰:“若從足入,則不救矣。”遂踏步据固,久而蛇不至,昝大怒,乃取飯數升,擣蛇形詛之。忽蠕動出門,有頃,飯蛇引一蛇從死者頭入,徑及其瘡,尸漸低,蛇縮而死,村人遂活。(出《酉陽雜俎》)
  一個長壽的老和尚名叫聾言,從前在衡山,村里有個人被毒蛇咬了,不一會就死了,頭發掉光了,身子腫起一尺多。他的儿子說:“昝老如果在,就不用擔心了。”于是迎接昝老來到家里。就用灰圍著尸体,打開四門。事先說:“如果從腳下走進灰圈,就沒救了。”就踩著步子手握得緊緊地,很久蛇也不到。昝老大怒,就取出几升飯,搗粘弄成蛇形并念咒語。那條用飯做的蛇忽然就蠕動著爬出門去,不一會,那條飯蛇引來一條蛇從死者的頭部進入灰圈,直接爬到尸体腫起的地方吮吸,尸体漸漸消了腫,蛇卻縮小死了。那個村民就活了。

馮 但
馮但者,常有疾,醫令浸蛇酒服之。初服一瓮,于疾減半。又令家人園中執一蛇,投瓮中,封閉七日。及開,蛇躍出,舉首尺余,出門,因失所在。其過跡,地墳起數寸。(出《酉陽雜俎》)
  馮但,經常有病,醫生讓他用蛇泡酒喝。開始喝了一瓮蛇酒,病好了一半。又讓家人從園子里抓一條蛇,投入瓮中,封閉了七天。等到打開瓮口的時候,蛇跳了出來,抬起頭有一尺多高,出門去,因而失去蹤跡。蛇經過的地方,土鼓出地面有几寸高。

陸 紹
郎中陸紹言,嘗記一人浸蛇酒,前后殺蛇數十頭。一日,自臨瓮窺酒,有物跳出,嚙其鼻將落。視之,乃蛇頭骨也。因瘡毀,其鼻如削焉。(出《酉陽雜俎》)
  郎中陸紹說,曾記得有一個人泡蛇酒。前后殺了几十條蛇。一天,親自到瓮前看酒,有個東西跳了出來,咬中了他的鼻子,快要掉了下來,看那東西,竟是蛇的頭骨,因為是被咬掉的,他的鼻子象刀削的一樣。

鄭 翬
進士鄭翬說,家在高郵,有親表盧氏庄近水。其鄰人數家共殺一白蛇,未久,忽大震電雨,發洪,數家陷溺無遺,唯盧宅當中一家無恙。(出《因話錄》)
  進士鄭翬說,他家住在高郵,有個表親盧氏住在庄園靠近水邊,他的鄰居好几家共同殺了一條白蛇。不久,忽然打雷閃電下大雨,爆發了洪水,那几家全都陷落沉沒,只有盧氏的住宅在當中,一家人沒有出事。

張堊子
梓潼縣張堊子神,乃五丁拔蛇之所也。或云,雋州張生所養之蛇,因而祠。時人謂為張堊子,其神甚靈。偽蜀王建世子名元膺,聰明博達,騎射絕倫。牙齒常露,多以袖掩口,左右不敢仰視。蛇眼而黑色,凶惡鄙褻,通夜不寐,竟以作逆伏誅。就誅之夕,梓潼廟祝,亟為堊子所責,言:“我久在川,今始方歸,何以致廟宇荒穢如是耶?”由是蜀人乃知元膺為廟蛇之精矣。(出《北夢瑣言》)
  梓潼縣張堊子神,神廟就在五丁拽蛇的地方。有的人說,那就是雋州張生養的蛇,因此為他建了祠廟,當時人稱呼他叫張堊子,他的神靈很靈驗。非法的蜀王名叫建,他的儿子名叫元膺,又聰明又淵博通達,騎馬射箭沒有比得上的。牙齒常露在外,總是用袖子遮著嘴,身邊的人不敢仰臉看他。眼睛象蛇眼而且是黑色的,樣子很凶惡卑鄙下流,整夜地不睡覺,竟因作了反叛的事而被依法處死了。被處死的那天,梓潼的廟祝,多次被堊子責備,說是我長久在川地,現在剛回來,為什么使廟宇荒蕪肮髒到這個樣呢?因此,蜀地人才知道元膺是廟蛇的精靈。

選仙場
南中有選仙場,場在峭崖之下。其絕頂有洞穴,相傳為神仙之窟宅也。每年中元日,拔一人上升。學道者筑壇于下,至時,則遠近冠帔,咸萃于斯。備科儀,設齋醮,焚香祝數,七日而后,眾推一人道德最高者,嚴洁至誠,端簡立于壇上。余人皆摻袂別而退,遙頂禮顧望之。于時有五色祥云,徐自洞門而下,至于壇場。其道高者,冠衣不動,合雙掌,躡五云而上升。觀者靡不涕泗健羡,望洞門而作禮。如是者年一兩人。次年有道高者合選,忽有中表間一比丘,自武都山往与訣別。比丘怀雄黃一斤許,贈之曰:“道中唯重此藥,請密置于腰腹之間,慎勿(“勿”原作“失”,据明抄本改。)遺失之。”道高者甚喜,遂怀而升壇。至時,果躡云而上。后旬余,大覺山岩臭穢。數日后,有獵人,自岩旁攀緣造其洞,見有大蟒蛇,腐爛其間,前后上升者骸骨,山積于巨穴之間。蓋五色云者,蟒之毒气,常呼吸此無知道士充其腹。哀哉!(出《玉堂閒話》)
  南中有個選仙場,場子在一個峭壁之下,峭壁的高處有個洞穴,相傳是神仙的洞府。每年的陰歷七月十五日這一天,就提起一個人上升到洞里去,學道的人就在峭壁下筑起一座壇。到了時候,遠近的道士們,全都集中在這里,准備好各种儀式,安排好齋戒和祭祀,多次燒香禱告。七天以后,大家推選出一個道行品德最高尚的人,嚴肅洁淨報其虔誠,端庄簡從站在壇上,其余的人全都扯著他的衣袖告別之后退下去,遠遠地頂禮望著他。這時有五色祥云慢慢地從洞門飄下來,飄到壇場,那個道行高的人,衣冠不動,合著雙掌,踩著五色祥云向上,觀看的人沒有不流著眼淚鼻涕非常地羡慕他,朝著洞口行禮,象這樣的人每年有一兩個。下一年有個道行高的人該入選飛升,忽然有個和尚是他的中表親屬,從武都山前來和他訣別,和尚怀里帶著一斤多雄黃,贈送給他說:“修道的人最重視這個藥,請你秘密地放腰腹之間,千万不要丟失了它。”道行高的人很喜歡,就帶好雄黃走上壇去,到了時間,果然踩著云彩升上去。十多天以后,大家嗅到山岩一帶有惡臭的气味。几天后,有個獵人,從山岩的邊上援引而上進入洞中,就見有一條大蟒蛇,在洞里已經腐爛,前前后后上升到洞里的人的骸骨,象小山一樣堆積在大洞穴之間。原來,五色彩云,是大蟒的毒气,常用來吸取這些無知的道士填充蛇的肚子。可悲呀。

狗仙山
巴賨之境,地多岩崖,水怪木怪,無所不有。民居溪壑。以弋獵為生涯。嵌空之所,有一洞穴,居人不能測其所往。獵師縱犬于此,則多呼之不回,瞪目搖尾,瞻其崖穴。于時有彩云垂下,迎獵犬而升洞。如是者年年有之,好道者呼為狗仙山。偶有智者,獨不信之,遂絏一犬,挾弦弧往之。至則以粗緪系其犬腰,系于拱木,然后退身而觀之。及彩云下,犬縈身而不能隨去,嗥叫者數四。旋見有物,頭大如瓮,雙目如電,(“電”原作“龜”,据明抄本改。)鱗甲光明,冷照溪谷,漸垂身出洞中觀其犬,獵師毒其矢而射之。既中,不复再見。頃經旬日,臭穢滿山。獵師乃自山頂,縋索下觀,見一大蟒,腐爛于岩間。狗仙山之事,永無有之。(出《玉堂閒話》)
  巴山夷水一帶地方石崖很多,水怪樹怪等,什么都有。百姓居住在溪水山谷之間,靠打獵為生。有一處山岸凹進去的地方,有一個洞穴,居民無法得知那個洞通向哪里,獵人放獵狗到這個地方,就是多次地招呼,狗也不回來。只是瞪著眼睛,搖著尾巴,盯著看那石崖上的洞穴。這時就有彩云從洞口飄下來,迎接著獵狗升上洞去。象這樣的事年年都有,愛好修道的人稱呼這個地方叫狗仙山。偶然有個聰明的人,一個人堅持不相信這樣的事,他就帶著一只獵狗,背著弓和箭到那里去。到了就用粗繩系著獵狗的腰,拴在大樹上,然后就退回身子觀看。等到彩云飄下來,狗被捆住不能隨彩云上升,狗嗥叫了好几次,接著就看見有個東西,頭象個大壇子,兩眼象閃電,身上的甲光亮耀眼,冷冷地反射照耀著溪流和峽谷,漸漸地垂下身子出洞看那只狗。獵師在箭上涂了毒藥射那怪物,射中以后,不再出現。過了十多天,滿山都是惡臭的气味,獵人就從頂上垂下繩子順繩下到洞口,看見了一條大蟒蛇,在山岩之間腐爛了,狗仙山的事,再也沒有了。

李 黃
元和二年,隴西李黃,鹽鐵使遜之猶子也。因調選次,乘暇于長安東市,瞥(“瞥”原作“者”,据明抄本改。)見一犢車,侍婢數人于車中貨易。李潛目車中,因見白衣之姝,綽約有絕代之色。李子求問,侍者曰:“娘子孀居,袁氏之女,前事李家,今身依李之服。方除服,(“除服”原作“外除”,据明抄本改。)所以市此耳。”又詢可能再從人乎,乃笑曰:“不知。”李子乃出与錢(“錢”字原空闕,据明抄本補。)帛,貨諸錦繡,婢輩遂傳言云:“且貸錢買之,請隨到庄嚴寺左側宅中,相還不負。”(“負”原作“晚”,据明抄本改。)李子悅。時(“時”字原闕,据明抄本補。)已晚,遂逐犢車而行。礙夜方至所止,犢車入中門,白衣姝一人下車,侍者以帷擁之而入。李下馬,俄見一使者將榻而出,云:“且坐。”坐畢,侍者云:“今夜郎君豈暇領錢乎?不然,此有主人否?且歸主人,明晨不晚也。”李子曰:“乃今無交錢之志,然此亦無主人,何見隔之甚也?”侍者入,复出曰:“若無主人,此豈不可,但勿以疏漏為誚也。”俄而侍者云:“屈郎君。”李子整衣而入,見青服老女郎立于庭,相見曰:“白衣之姨也。”中庭坐,少頃,白衣方出,素裙粲然,凝質皎若,辭气閒雅,神仙不殊。略序款曲,翻然卻入。姨坐謝曰:“垂情与貨諸彩色,比日來市者,皆不如之。然所假如(明抄本“所假如作其价几”。)何?深憂愧。”李子曰:“彩帛粗繆,不足以奉佳人服飾,何敢(敢原作苦。据明抄本改。)指价乎?”答曰:“渠淺陋,不足侍君子巾櫛。然貧居有三十千債負,郎君倘不棄,則愿侍左右矣。”李子悅。拜于侍側,俯而圖之。李子有貨易所,先在近,遂命所使取錢三十千。須臾而至,堂西間門,□然而開。飯食畢備,皆在西間。姨遂延李子入坐,轉盼炫煥。女郎旋至,命坐,拜姨而坐,六七人具飯。食畢,命酒歡飲。一住三日,飲樂無所不至。第四日,姨云:“李郎君且歸,恐尚書怪遲,后往來亦何難也?”李亦有歸志,承命拜辭而出。上馬,仆人覺李子有腥臊气异常。遂歸宅,問何處許日不見,以他語對。遂覺身重頭旋,命被而寢。先是婚鄭氏女,在側云:“足下調官已成,昨日過官,覓公不得,某(“某”原作“其”,据明抄本改。)二兄替過官,已了。”李答以愧佩之辭。俄而鄭兄至,責以所往行。李已漸覺恍惚,祗對失次,謂妻曰:“吾不起矣。”口雖語,但覺被底身漸消盡,揭被而視,空注水而已,唯有頭存。家大惊懾,呼從出之仆考之,具言其事。及去尋舊宅所,乃空園。有一皂莢樹,樹上有十五千,樹下有十五十,余了無所見。問彼處人云:“往往有巨白蛇在樹下,便無別物,姓袁者,蓋以空園為姓耳。复一說,元和中,鳳翔節度李听,從子琯,任金吾參軍。自永宁里出游,及安化門外,乃遇一車子,通以銀裝,頗极鮮麗。駕以白牛,從二女奴,皆乘白馬,衣服皆素,而姿容婉媚。琯貴家子,不知檢束,即隨之。將暮焉,二女奴曰:“郎君貴人,所見莫非麗質,某皆賤質,又粗陋,不敢當公子厚意。然車中幸有姝麗,誠可留意也。”琯遂求女奴,乃馳馬傍車,笑而回曰:“郎君但隨行,勿舍去。某适已言矣。”琯既隨之,聞其异香盈路。日暮,及奉誠園,二女奴曰:“娘子住此之東,今先去矣。郎君且此回翔,某即出奉迎耳。”車子既入,琯乃駐馬于路側。良久,見一婢出門招手。琯乃下馬。入座於廳中,但聞名香入鼻,似非人世所有。琯遂令人馬入安邑里寄宿。黃昏后,方見一女子,素衣,年十六七,姿艷若神仙。琯自喜之心,所不能諭。及出,已見人馬在門外。遂別而歸。才及家,便覺腦疼,斯須益甚,至辰巳間,腦裂而卒。其家詢問奴仆,昨夜所歷之處,從者具述其事,云:“郎君頗聞异香,某輩所聞,但蛇臊不可近。”舉家冤駭,遽命仆人,于昨夜所止之處复驗之,但見枯槐樹中,有大蛇蟠屈之跡。乃伐其樹,發掘,已失大蛇,但有小蛇數條,盡白,皆殺之而歸。(出《博异志》)
  唐憲宗元和二年,隴西人李黃,是鹽鐵使李遜的侄儿,因在官員的調動選拔的過程中,趁著閒遐時間來到長安的東市,瞥見一駕小牛拉的車,几個女仆在車中買東西。李黃偷看車里,看見了一個穿白衣服的美女,姿態优美,有絕代的美色。李黃上前詢問,女郎的侍女說:“娘子是個寡婦,是袁氏的女儿,從前嫁到李家,現在身上穿的就是李家的喪服,正要脫下喪服,所以來買這些東西。”李黃又詢問能不能再嫁人,才笑著說:“不知道。”李黃于是拿出錢來給她買布,買了各种各樣錦繡。女仆就傳話來說:“暫且借錢買這些東西,請跟我們到庄嚴寺左側的住宅中,把錢還給你,絕不欺騙你。”李黃很高興,這時天已經晚了,就跟著牛車走,到夜間才走到住處。牛車進入中門,白衣美女一個人下了車,仆人用帷布遮著她一起進到屋里去。李黃下了馬,一會儿就看見一個仆人拿一個椅子走出來,說:“請先坐一會。”坐下以后,仆人說:“今天夜里你難道有時間帶錢回去嗎?不然,你在這里有主人嗎?請暫時回到主人那里,明天早上來取也不算晚。”李黃說:“你們現在沒有還錢的意思,可我在這個地方也沒有主人,為什么這樣地拒絕我呢?”仆人進去,又出來說:“如果此地沒有主人,在這里又怎么不行呢?但是請不要因為我們侍候得不周到而笑話我們。”不一會仆人又說:“讓你委屈了。”李黃整了整衣服走進去,看見一個穿黑衣服的老女人站在院子里。与李黃相見并說:“我是白衣女郎的姨娘。”請到中庭坐下,不一會,白衣女郎才出來,白色的裙子顯得很光洁,皮膚象皎洁的月亮,說話和風度嫻靜雅致,与神仙比沒什么兩樣。簡略地說了表示殷勤的話,瀟洒輕飄飄地又進去了,她的姨娘也坐下并感謝說:“蒙你的好意,借給我們錢買了這些布料,和前几天買到的布料比,強得多了,可是,你借給我們的錢怎么辦,我深深地憂慮慚愧。”李黃說:“那些彩綢粗糙質量差,不足以用來給美女做衣服穿。怎么敢定价呢?”回答說:“她很淺薄見識少,配不上你,可是我家貧窮有三十千錢的債務。你如果不拋棄我們不管,她就愿意在你的身邊侍奉你。”李黃很高興,到她的身邊表示謝意,答應了她的要求并且想得到她。李黃有個交易場所,先前就在附近,于是派仆人去取來三十千錢,一會儿就送來了。堂屋西面房間的門“嘩”地一聲打開了,吃的全都准備好了,都在西間屋里,姨娘就請李黃入坐。用眼睛四下打量,屋子色彩鮮明奪目。白衣女郎接著來到,讓她坐下,她給姨娘行了禮就坐下了。六七個仆人安排好吃的,吃完后,又拿來酒歡暢地喝起來,一住就是三天,喝酒玩樂快樂到极點。第四天,姨娘說:“李郎君暫且回家去,恐怕尚書大人會怪你遲歸,以后再往來又有什么難處呢?”李黃也有了回家的意思,應承了姨娘的話告別后出了門。上了馬,仆人只覺得李黃的身上有一股特殊的腥臊气味。就回到家里。家里人問他到什么地方去了。這么多天不見影子?李黃用別的話對付過去了。這時,就覺得身子重,腦子眩暈,讓人拿來被子就睡了。李黃的妻子鄭氏。這時在他的身旁說:“你調官的事已經辦成,昨天拜官,尋找你沒找到,我的二哥代替你拜官,已經結束了。”李黃說慚愧佩服的話。不一會鄭氏的哥哥來了,責問他前几天到哪里去了?李黃這時已經漸漸覺得精神恍惚,答話無倫次,對他的妻子說:“我起不來身子了。”口里說著話,只覺得被里的身子漸漸地變得沒有了,揭開被子看,一汪水而已,只有頭還在。家里的人非常地惊慌害怕,叫來跟李黃出去的仆人詳細詢問。仆人把事情經過全說了。等到去尋找那所舊住宅,是個空園子,有一棵皂莢樹,樹上挂著十五千錢,樹下堆著十五千錢,其它的什么也沒看見。詢問那個地方住的人,說:“常常有條巨大的白蛇在樹下,再沒有別的東西了。說是姓袁,可能是用空園當作自己的姓罷了。又一种說法是,元和年間,鳳翔節度是李听,他的侄儿李琯,擔任金吾參軍,從永宁里出去游玩,等到了安化門外,就遇見一輛車子。車子全都用銀子裝飾,特別地鮮艷華麗,用一條白牛駕車,跟著兩個女仆,全都騎著白馬,穿的衣服也全是白的,而且姿態面貌溫柔迷人。李琯是富貴人家的子弟,不知檢點約束自己,就跟著那個車子走。天快黑了的時候,兩個女仆說:“你是個貴人,看見的女子沒有不是天生麗質的,我們都是些低賤的人,又粗俗丑陋,不敢接受公子你的深厚情意,可是,幸虧車子里有美女,你實在應當留心呀。”李琯就去懇求女仆,于是騎著馬走在車旁。女仆笑著回頭說:“你只要跟隨著走不要舍棄离開就行了,我剛才已經說過了。”李琯隨著車子走以后,就聞到那車子中的奇异的香味飄滿路上。天黑時,到了奉誠園,兩個女仆說:“娘子在這個園的東側住,現在就先走了,你暫且在這里來回走走,我就出來迎接你。”車子進門以后,李琯就把馬停在路邊,好長時間,看見一個女仆出門招手。李琯下馬,進去坐在廳里,只聞香气扑鼻,好象不是人世間所能有的。李琯就讓跟隨的人和馬到安邑里去寄宿。黃昏以后,才看見一個女子,穿著白淨衣服,年齡有十六七歲,姿容艷麗象神仙一樣。李琯內心里喜悅的心情,是不能用言語說出來的。等到他出門時,已經看見人和馬在門外等著他,就告別回家去了。才到家,就覺得腦袋疼,不一會就越來越激烈。到了辰時巳時之間的時候,腦袋裂開就死了。李琯的家里人詢問奴仆,昨天夜里經過的地方,仆人們全都說了那件事,并且說:“公子說聞到了奇特的香味,我們聞到的只是蛇的臊味使人不敢接近的。”全家人都覺得冤枉而且害怕,急忙命令仆人,到昨天夜里去過的地方再察看一下。只看見枯死的槐樹里,有大蛇盤屈的跡象。就伐倒了那棵樹,挖掘,已經失去了大蛇的蹤跡,只有几條小蛇,全是白色的。把小白蛇全殺死了就回去了。
  ------------------
  一鳴掃描,雪儿校對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