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重修清漪園的工程,很快地開始了。一面由立山墊款,挑選吉日,悄悄動工清理渣土,一面由雷廷昌燙樣畫圖,陸續進呈。 事情做得很秘密,但可以瞞外廷官員的耳目,卻瞞不住無所不管的醇王。立山最擔心的就是這件事,讓醇王知道了,當面問起,無話可答。所以一直在催李蓮英,設法勸請慈禧太后,早早跟醇王說明白,免得害他為難。 這是用不著耍花槍的,李蓮英只找慈禧太后高興的時候,据實奏陳:快到年底了,內務府為了應付各處的墊支,得要上折子請款。不論是在海軍衙門撥借,或著戶部籌還,都得經過醇王查核,如果醇王不明白上頭的意向,一定會駁,那時再來挽回,就顯得不合适了。 慈禧太后自然听從。其實她也早有打算了,跟醇王說明此事,不費什么腦筋,麻煩的是戶部尚書閻敬銘,此人如果不另作安排,即使醇王不敢反對修園,要從戶部指撥經費,亦一定很困難。 經過深思熟慮,她想到了一個辦法,傳諭軍机,擬定升補大學士的名單。內閣的規制,大學士一直是四端兩協。首輔是李鴻章,照例授為文華殿大學士,次輔照入閣的年資算是左宗棠,本應授為武英殿大學士,但當初因為他是舉人出身,所以授為東閣大學士,相沿未改,再下來是武英殿大學士靈桂,体仁閣大學士額勒和布。兩位協辦大學士是吏部尚書恩承,戶部尚書閻敬銘。 這年八、九月間,左宗棠、靈桂先后病故,空出兩個相位,自然由協辦大學士升補。協辦可以兼領尚書,而當到大學士,有“管部”的職司,照例解除尚書之職。就這樣順理成章地將閻敬銘請出了戶部衙門。 不過,慈禧太后此時對閻敬銘的惡感不深,所以讓他補了左宗棠的東閣大學士的遺缺,仍舊管理戶部。至于戶部尚書的懸缺,慈禧太后決定找一個能听話的人來當。 戶部衙門還有個人,就是滿缺尚書崇綺,頑滯不化,頗令醇王頭痛。慈禧太后因為嘉順皇后的緣故,也對他极其冷淡,所以醇王主張把他調走,慈禧太后毫不考慮地表示同意。不過,崇綺也不吃虧,補恩承的缺,調為六部之首的吏部尚書,正好与徐桐一起去講“道學”。 這一下便連帶有許多調動,首先是一滿一漢的兩位協辦大學士,要在尚書中選拔。照例規,這多由吏部尚書升補,但徐桐的資格還淺,而資格最深的禮部尚書畢道遠,一向無聲無臭,慈禧太后記不起他有何長處,便看李鴻章的面子,將這個缺給了李鴻章一榜的狀元,軍机大臣刑部尚書張之万。 滿缺的協辦大學士,如果照資格而論,禮部尚書延煦,兵部尚書烏拉喜崇阿都是咸丰六年丙辰科的翰林,而烏拉喜崇阿升一品又早于延煦,更有資格升協辦。那知兩人都落了空,滿缺協辦,朱筆親書由咸丰九年進士出身的福錕升補,而且由工部調戶部。另一位工部尚書翁同龢,也同樣地移調到戶部,這因為在慈禧太后心目中,翁同龢和平通達,而且“師傅”一向与內務府大臣,南書房翰林那樣,是可以商量皇室“家務”的,修園子要動用部帑,不妨指使皇帝向“師傅”說明苦衷,事情就容易辦得通。 工部兩尚書就此時而言,自然也是要缺,慈禧太后決定麟書与潘祖蔭接替。麟書是宗室,但有漢人的血統,因為他是乾嘉名臣鐵保的外孫,鐵保出身滿洲八大貴族之一的董鄂氏,而這一族相傳是大宋趙家的后裔。 麟書是咸丰三年的進士,既非翰林,又沒當過尚書,而兩個月前忽然為慈禧太后派為翰林院掌院學士,一時詫為异數,如今又補上工部尚書,真是官運亨通,与福錕的渲赫得意,可以媲美。兩個人都是夫以妻貴,福錕夫人与麟書夫人都很得慈禧太后的歡心,才從裙帶上拂出她們丈夫的官運。 ※ ※ ※ 上諭未頒,軍机大臣許庚身先派“達拉密”錢應溥為他老師翁同龢去送信道賀。翁同龢的心境很复雜,真所謂一則以喜,一則以懼,喜的是戶部尚書每個月份“飯食銀子”就有一千多兩,而且職掌國家度支,在体制上亦比專跟工匠打交道的工部尚書來得好看些。 懼的是如今又修武備,又興土木,支出浩繁,深恐才力不胜。因此,有人相賀,說他由“賤”入“富”,從明朝以來就有人以“富貴威武貧賤”六字,分綴六部:戶富、吏貴、刑威、兵武、禮貧、工賤。所以說翁同龢由工部調戶部是由“踐”入“富”,而他卻表示,宁居貧賤,禮部尚書清高之任,工部尚書麻煩不多,似乎都比當戶部尚書來得舒服。 在盈門的賀客中,翁同龢特別重視的是閻敬銘,見他一到,隨即吩咐門上,再有賀客,一律擋駕。然后延入書齋,請客人換了便衣,圍爐置酒,准備長談。 主客二人一個補大學士,一個調戶部,應該是彈冠相慶之時,而面色卻都相當凝重。特別是閻敬銘,不住眨著大小眼,仿佛有無窮的感慨,不知從何說起似地。 先提到正題的是主人,“朝命過于突兀。”翁同龢說,“汲深綆短,菲材何堪當此重任?所好的是,仍舊有中堂在管,以后一切還是要中堂主持。” “叔平,”閻敬銘問道:“你這是心里的話?” “自然!我何敢在中堂面前作違心之論?” “既然如此,我也跟你說几句真心話。叔平,你知道不知道,你調戶部,是出于誰的保荐?” “我不知道。”翁同龢問:“是醇王?” “不是,是福箴庭。”閻敬銘說:“福箴庭覺得跟你在工部同事,和衷共濟,相處得很好。你自己以為如何?” 這話讓翁同龢很難回答。想了好一會說: “中堂知道的,我与人無忤,与世無爭。” “著!他保荐你正就是因為這八個字。在工部,凡有大工,有勘估大臣,有監修大臣,你當堂官的,能夠与人無忤,与世無爭,就見得你清廉自持,俯仰無愧。然而到了戶部就不同了,光是清廉無用,你必得忤、必得爭。不忤、不爭,一定有虧職守!” 這几句話,說得翁同龢汗流浹背。想想他的話實在不錯,戶部綜司出納,應進的款子不進,要爭,不該出的款子要出,更要爭。閻敬銘在戶部三年十個月,与督撫爭、与內務府爭、与軍机爭,有時還要与慈禧太后爭。得罪的人,曾不知凡几?如果不敢与人爭,怕得罪人,這個戶部尚書還是趁早不要干的好! 然而不干又何可得?就想辭官,除了告病,別無理由。而無端告病,變成不識抬舉,不但辭不成官,說不定還有嚴譴。 轉念到此,惶然茫然地問道:“中堂何以教我?” “我先給你看一道上諭。今天剛承旨明發的,你恐怕還沒有寓目。” 這道上諭是閻敬銘從軍机處抄來的,翁同龢打開一看,上面寫的是: “朕奉慈禧端佑康頤昭豫庄誠皇太后懿旨:‘將京師旗綠各營兵丁餉銀,照舊全數發給。’仰惟圣慈体恤兵艱,無微不至,第念各營積弊甚多,如兵丁病故不報,以及冒領重支,額外虛糜,种种弊端,不可枚舉,亟應稽查整頓,以昭核實。所有京師旗營一切宿弊,著該都統、副都統認真厘剔,并隨時查察。倘該參領等有徇欺隱飾情弊,即著指名嚴參,從重懲辦,決不寬貸。” “這!”翁同龢問道:“每年不又得多支一兩百万銀子嗎?” “這是醇王刻意籠絡人心的一著棋。每年京餉,各省報解六百三十八万,各海關分攤一百六十二万,總計八百万,除了皇太后、皇上的‘交進銀’以外,光是用來支付陵寢祭祀、王公百官俸給,跟京旗各營糧餉,本來倒也夠了,可是此外的用途呢?海軍經費是一大宗,兩三年以后,皇上大婚經費又是一大宗,還要修園子!水就是那么一碗,你也舀,我也舀,而且都恨不得一碗水都歸他!這樣子下去,非把那一碗水潑翻了不可。” “是啊!”翁同龢不斷搓著手,吸著气,焦急了好半天,從牙縫中迸出一句話來:“修園子,戶部決不能撥款!戶部制天下經費,收支都有定額,根本就沒有修園子這筆預算。” “叔平!”閻敬銘肅然起敬地說,“但愿你能堅持不屈。” “我盡力而為。”翁同龢又問,“海軍經費如何?” “從前撥定各省厘金、關稅,分解南北洋海防經費,每年各二百万兩,不過各省都解不足的,北洋是自己收海防捐來彌補,一筆混帳,戶部亦管不了。現在這兩筆海防經費歸海軍衙門收支,將來一定有‘官司’好打,戶部亦有的是麻煩!” “怎么呢?”翁同龢急急問道,“既然都歸海軍衙門收支,又与戶部何干?那里來的麻煩?” “我再給你看兩封信。” 兩封信都是抄件,亦都是李鴻章所發,一封是致海軍衙門的公牘,說明北洋海軍的規模及所需經費:“查北洋現有船只,惟定遠、鎮遠鐵甲二艘,最稱精美,价值亦巨。濟遠雖有穹甲及炮台甲,船身較小,尚不得為鐵甲船,只可作鋼快船之用。此外則有昔在英厂訂造之超勇、揚威兩快船,船身更小,而炮巨机巧,可備巡防。”這五艘船,可以在海洋中作戰,但力量猶嫌單薄,要等正在英德兩國訂造的四艘戰艦到達,合成九艘。另外添購淺水鋼快船三艘、魚雷小艇五六只,連同福建造船厂所造的舊船,方可自成一軍。 至于北洋的海軍經費,一共可以分成兩部分,常年薪餉及艦船維持費一百二、三十万,修建旅順船塢大約一百四十万,在兩年內籌足,每年要七十万兩。新購及將來預備訂購的船价,還未計算在內,明后兩年,每年撥給北洋的經費就得兩百万左右。 “這是李少荃扣准了北洋水師經費,每年兩百万的數目而開出來的帳。”閻敬銘說:“戶部的麻煩,你看另外一封信就知道了。” 另外一封給醇王的私函,說得比較露骨了:“戶部初定南北洋經費,號稱四百万,后因歷年解不及半,不得已將江、浙、皖、鄂各省厘金,奏改八折,仍不能照解。閩、粵厘金則久已奏歸本省辦防。近三年來,北洋歲收不過十余万,南洋所收更少,部中有案可稽。似戶部指定南北洋經費四百万兩撥歸海軍,亦系虛名,斷斷不能如數。應請殿下主持全局,与戶部熟商,添籌的款。” “各省報解南北海防經費,每年不過一百二三十万,照四百万的定額,還差兩百七八十万,戶部從那里替海軍衙門去籌這筆的款?” “這,”翁同龢問道:“朴園跟合肥又何肯善罷干休?” “麻煩就在這里!你倒想,与人無忤,与世無爭,又安可得?” 說著,閻敬銘一口接一口地喝酒。火盆旁邊的茶几上,擺著好几碟江南風味的鹵鴨、風雞、薰魚之類的酒菜,而賦性儉朴的閻敬銘,只取“半空儿”下酒,他的牙口很好,咬得嘎滋嘎滋地響。剝下來的花生殼,隨手丟在火盆里,燒得一屋子煙霧騰騰,將翁同龢嗆個不住,赶緊去開了窗子。 窗子斜開半扇,西風如刀如冰地刮在臉上,火辣辣地疼,然而腦筋卻清醒得多了,定神想一想閻敬銘的話,有些摸不清他的來意。以他平日為人,及看重自己這兩點來說,自是以過來人的資格來進一番忠告,但話總得有個結論,只說難處,不是徒亂人意嗎? 這一來,他就知道自己該說些什么了?回到火盆旁時,舉酒相敬,“中堂,”他說,“咸丰六年先公由吏部改戶部,在任兩年不足,清勤自矢,是小子親眼所見的。到后來還不免遭肅六的荼毒。所以,這一次我拜命實在惶恐。不是我恭維中堂,几十年來的戶部,沒有比中堂再有聲有色的。我承大賢之后,必得請教,如何可以差免隕越?” 閻敬銘點點頭,睜大了那雙大小眼問道:“叔平,你是講做官,還是講做事?” 書生積習,恥于言做官,翁同龢毫不遲疑地答道:“自然是講做事。” “講做事,第一不能怕事,越怕事越多事。恭王的前車之鑒。” 這話使得翁同龢精神一振。最后那一句從未有人道過,而想想果然!稷宗不壽、慈安暴崩這兩番刺激,給恭王的打擊极大,加以家庭多故、体弱多病,因而從文祥一死,如折右臂,就變得很怕事了。南北門戶日深,清流气焰日高,說起來都是由恭王怕事縱容而成的。到最后,盛昱一奏,搞得几乎身敗名裂,追原論始,可說是自貽伊戚。 “中堂見事真透徹!請問這第二呢?” “第二,無例不可興!” “戶部興一例,四海受害。圣祖論政,總是以安靜無事四字,諄諄垂諭。” “叔平,這話你說錯了。時非承平,欲求安靜無事,談何容易?外寇日逼,豈能無事?我說的無例不可興,并不是有例不可滅。能除惡例陋習,即是興利。” “是!中堂責備得是。” “我不是責備。不過,叔平,你家世清華,又久在京里,干的都是清貴的差使,只怕人情險巇,仕途齷齪,還未深知。 我只不過提醒你,隨時要留意而已!” “多謝中堂!”翁同龢心悅誠服,“反正還是中堂管部,我的膽也大了。” “我自然是一本初衷,宁愿惹人厭,不愿討人好。”閻敬銘歎口气,欲言又止地好几次,終于道出了他心底的感慨:“說實話,我亦實在沒有想到,朴園會執政。否則,我怎么樣也不肯到這九陌紅塵中來打滾!” 翁同龢也是一樣,絕未想到醇王會代恭王而起。不過對兩王的短長,他跟閻敬銘想法不同,醇王也有他的長處。總而言之一句話,自從慈安暴崩,慈禧獨掌大權,再有賢王,亦恐無所展布。一切的一切,都只有期待皇帝親政以后了。 轉到這個念頭,翁同龢有著無可言喻的興奮,皇帝到底是自己教出來的,自己的一套治平之學,快將間接、直接地見用于世了! ※ ※ ※ 戶部六堂官,書香一洗銅臭,有人說,自開國以來,沒有見過這樣整洁的人才。漢缺一尚書兩侍郎,翁同龢、孫家鼐是狀元,孫詒經雖未中鼎甲,但一直是名翰林,更難得的是滿缺的尚書福錕和左右侍郎嵩申、景善,亦是庶吉士出身。一部六堂,兩狀元、四翰林,就是最講究出身的吏部与禮部,亦不見得有此盛事。 但是,國家的財政會不會比閻敬銘當尚書的時候更有起色,卻有不同的兩种看法。一种是說,戶部六堂官都是讀書人,而翁同龢這個狀元又遠非崇綺這個狀元可及。讀書人有所不為,更重名節,加以有閻敬銘這一把理財好手在管部,所以戶部的弊絕風清,庫藏日裕,是指日可期的。 另一种看法,也承認戶部六堂官都是讀書人,操守大致可信。但除嵩申兼領內務府大臣以外,其他五個人都与內廷有特殊關系,福錕的帘眷日盛,是盡人皆知的事,景善則是慈禧太后母家的親戚。漢缺三堂官,翁同龢、孫家鼐在毓慶宮行走,孫詒經在南書房行走。師傅与南書房翰林,猶之乎富家巨室的西席与清客一樣,向為深宮視作“自己人”。由此看來,慈禧太后完全是派了一批親信在掌管戶部,將來予取予求,正無已時。 外間有這兩种看法,翁同龢都知道,他本人是希望符合前一种看法,不幸的是,后一种看法似乎言中了。 ※ ※ ※ 內務府上了一個奏折,由總管內務府大臣福錕、嵩申、師曾、巴克坦布、崇光、廣順等人聯名合奏,說年終“發款不敷,請指款借撥”。所謂“發款”,就是發給內務府造辦處司官及各大木厂為了修三海,在工料上的墊款。這個奏稿,沒有經過堂郎中立山,是不滿立山的師曾等人所合擬,率直奏陳,司員“借口墊辦,未免浮開及動多挾制”。又說:英綬与文麟的罰款繳清,請賞還頂戴。 慈禧太后看到這個奏折,大為生气,內務府大臣都傳旨申飭,而師曾則申飭兩次。 風聲傳到內務府,在上諭未發之先。立山听人約略說知,覺得痛快异常,堂官聯絡起來治他,不道自取其辱,來了個“滿堂紅”,盡皆遭申飭。當然,他也知道堂官不一定個個跟他作對,但借這個机會,讓他們知道靠山如泰山一樣,亦是件好事。 痛快歸痛快,麻煩還是要料理。料理這場麻煩,也正是自己顯手段的机會,他不必堂官找他去商量,先就跟敬事房劉總管悄悄講好了,四千兩銀子為傳旨申飭的內務府大臣們買回來一個体面。 也不知是那年傳下來的規矩,大臣被傳旨申飭,除了見于明發上諭以外,另由敬事房派出太監到家傳旨。既稱申飭,自須責備,起先不過措詞尖刻,漸漸變成潑口大罵,以后愈演愈烈,竟成辱罵。太監的性情,乖謬陰賊的居多,論到罵人的本事与興趣,沒有人能比得上。既然口銜天憲,奉旨罵人,還不過足了癮?善罵的太監,真能將被申飭的大臣罵得雙淚交流,隱泣不已。 為了免于受辱,少不得央人說好話,送紅包。因此太監奉派傳旨申飭,就成了個好差使。劉總管收到立山的四千兩銀子,自己先落下一半,其余的一半平均分派。別人都伸手接了銀子,唯獨有個叫趙雙山的不肯接,說他該得雙份。 “憑什么你就該雙份?”劉總管問。 “師曾不是申飭兩回嗎?” “這是一碼事!”劉總管說,“你跑一回腿,得一份錢,天公地道。” “怎么能算公道?既然總管這么說,我去兩回就是了。” 就這一句話將劉總管惹火了,把手縮了回來,將銀票放在桌上,“得!你一回也甭去!”他冷笑著說:“我的趙大爺,你請吧!我不敢勞動大駕。” 趙雙山情知不妙,見机得快,陪著笑:“我跟你老鬧著玩儿的,你老怎么真動气了呢?我去,我去!”說著,便自己伸手去取銀票。 “去你的!”劉總管“啪”地一聲,一掌打在趙雙出手背上,咆哮著罵道,“你趁早滾開,少在我面前逞愣子。什么了不起的大事!真還少不得你趙雙山不成?” 見劉總管動了真气,趙雙山嚇得赶緊跪下,旁人又說好說歹,替他求情。縱令如此,仍為劉總管狗血噴頭地痛罵了一頓。當然,差使還是交了給他。 ※ ※ ※ 這一下,師曾就慘了。當趙雙山繼著黃封到門時,他只當立山已經打點妥當,不慌不忙地喚家人備好香案,俯跪在地,只以為趙雙山將上諭念過一遍,便算申飭過了。 趙雙山也不慌不忙地,先念上逾前半段:“該大臣等所司何事,而任听司員等浮開挾制,肆無忌憚至于如此,所奏殊不成話!總管內務府大臣均著傳旨申飭。” 念這段的聲音相當平和,所以師曾絲毫不以為意,只等趙雙山將“欽此”二字念出口,便待謝恩,誰知不然,還有下文。 “复据奏稱,”趙雙山的聲音提高了,“英綬、文麟罰款繳清,請賞還頂戴等語,所奏殊屬冒昧。文麟系師曾之子,該大臣不知道遠嫌,尤屬非是!著再行傳旨申飭。師曾!” “師曾在!” “你們爺儿倆要臉不要臉……” 由此開始,趙雙山盡情痛罵,將受自劉總管的气,一股腦儿都發泄在師曾身上。而師曾挨了罵,還得磕頭申謝,因為霉霆雨露,莫非皇恩。 ※ ※ ※ 內務府大臣全堂被申飭的上諭,到第二天才由內閣明發,不經軍机而用“醇親王面奉懿旨”的字樣開端,提到內務府請“指款借撥”一節,准由海軍衙門存款內,借銀四十万兩,分作五年歸還。 原來如此!翁同龢恍然大悟,同時心頭一塊石頭落地。他一直在擔心,內務府為修園子墊借的款子,如果奉旨由戶部籌撥,便是絕大的難題,不遵則抗旨,遵旨則有慚清議,而且愧對閻敬銘。如今指明由海軍衙門借撥,興此一例,戶部將可以不再為難。當然,修園的工款,大部分還是得由戶部來籌,只不過所籌者,是籌足定額的海防經費而已! 這是一套自欺欺人的障眼法,在翁同龢固然可以裝糊涂、逃責任,但卻不能為清流所容。新近由江蘇學政卸任回京的兵部左侍郎黃体芳,覺得忍無可忍,決定上奏糾劾。 所糾所劾的是誰?當然不會是慈禧太后,也不宜參醇王。黃体芳跟他的儿子黃紹箕細細商量,決定拿李鴻章作個題目。 擬好奏折,尚未呈遞,來了個不速之客,是黃紹箕的同年楊崇伊,他們光緒六年一起點的翰林,此時都在當編修,楊崇伊也是翁同龢的小同鄉。江蘇籍的翰林大都看不起李鴻章,而李鴻章也常罵“吳儿無良”。唯獨楊崇伊是例外,一向跟北洋衙門走得很近。 因此,黃紹箕見他來訪,便存戒心,閒談了好一會,楊崇伊忍不住探問:“听說老伯這几日將有封奏?” “‘背人焚諫草’,父子也不例外。”黃紹箕答道,“家父有所建言,向來不讓我与聞的。” 這話就顯得不夠朋友了!楊崇伊心里在想:誰不知道“翰林四諫”之一的黃体芳,諫草大都出于愛子之手?只是心中不滿,口頭卻無法指責,只好暗中規勸:“今天腊月十四了,急景凋年,何必還淘閒气?害得一個年都過不痛快!” 黃紹箕微笑不答,打定主意不讓他有往深處探究的机會,楊崇伊話不投机,也就只好敗興而歸。 黃紹箕自然將楊崇伊的話,告訴了他父親,黃体芳笑笑說道:“反正這個年總歸有人不痛快,不是我,就是合肥。或者兩個人都不痛快。” ※ ※ ※ 當天遞了折子,第二天一早“黃匣子”送到慈禧太后寢宮里,讓她一起身就不痛快。 召見軍机的時候,首先就談黃体芳的奏折。由于折子發下去時,并無指示,軍机大臣都不明她的意向所在,所以不敢胡亂回答,都沉默著要先听了她的話,再作道理。 “黃体芳跟曾紀澤,是不是有交情啊?” 這樣問話,用意不難明白。黃体芳的奏折中建議:開去李鴻章會辦海軍的差使,責成曾紀澤專司其事。慈禧太后是想明白,黃体芳到底是幫曾紀澤說話,還是跟李鴻章過不去。 慶王奕劻無從置答,回身低聲:“星叔,你回奏吧!” 署理兵部尚書許庚身,隨即高聲說道:“回皇太后的話,曾紀澤与黃体芳,并無淵源,不見得有什么交情。” “照這樣說,完全是看不得李鴻章!”慈禧太后說,“我看也是!黃体芳的話好刻薄。李鴻章這几年也辦了不少事,真正有目共睹。說他光是會用錢,‘百弊叢生,毫無成效’,這不是瞪著眼說瞎話嗎?” “是!”慶王附和著說,“黃体芳的話,說得太過分了!” “黃体芳是侍郎,也算朝廷的大臣,又不是梁鼎芬這些新進的翰林可比。他上這個折子,我實在不懂他是什么意思?” 慈禧太后問道:“你們看怎么辦?” 听這一說,她的意思完全清楚了,把黃体芳跟因為參李鴻章而丟官的梁鼎芬相提并論,可以想見她的惱怒。慶王便即答道:“應該交部嚴議!” “對了!交部嚴議。”慈禧太后說道:“大辦海軍,讓李鴻章會辦,是大家多少日子商量才定規下來的。難道就都不及黃体芳一個人的見識?何況大臣進退,權柄操在朝廷,他憑什么說這個不該用,那個該用?你們擬一個批來我看。” 當時許庚身執筆,擬了一個交來,呈上御案,慈禧太后親自用朱筆謄在折尾上,發交吏部。批的是:“侍郎黃体芳奏,大臣會辦海軍,恐多貽誤,請電諭使臣,遄歸練師一折。本年創立海軍,事關重大,特派醇親王奕□,總理一切事宜。李鴻章卓著戰功,閱歷已深,諭令會同辦理,又恐操練巡閱諸事,李鴻章一人未能兼顧,遴派曾紀澤幫辦。所有一切机宜,均由海軍衙門隨時奏聞,請旨辦理。朝廷于此事審思熟慮,業經全局通籌;況黜陟大權,操之自上,豈臣下所能意為進退?海軍開辦伊始,該侍郎輒請開去李鴻章會辦差使,并諭曾紀澤遄歸練師,妄議更張,跡近亂政。黃体芳著交部議處!” 其時吏部尚書崇綺因病請假,由禮部尚書烏拉喜崇阿署理,他是個謹飭平庸、沒有主張的人,另一位尚書徐桐,听見“洋”字就會變色,平生最恨“洋務”,對李鴻章自然沒有好感,因而也就同情黃体芳。至于被黜复用,剛由署理吏部左侍郎補實為吏部右待郎的李鴻藻,是昔日的清流領袖,對黃体芳更要回護。所以避重就輕地引用了一條來處分。這條定例是:“官員妄行條奏者,降一級調用,公罪。”公罪是公事上有所不當,与個人品格有虧而獲咎的私罪不同,公罪照例准許抵銷,換句話說,只要得過“加級”的獎勵,就不必降級。象黃体芳這种當到侍郎的大員,總有好几次加級的紀錄,因此這樣的處分,對他來說,實在絲毫無損。 徐桐与李鴻藻如此主張,其余的堂官覺得不甚妥當,“妄議更張,跡近亂政”与“妄行條奏”的過失,并不相同。然而因為上諭中最后一句是“交部議處”,不是“交部嚴加議處”,又因為黃体芳本人是兵部堂官,建議改派曾紀澤專司籌練海軍,亦可說是分內應盡的言責,似乎談不到“亂政”。這樣一轉念間,也就默然同意了。 复奏一上,慈禧太后大為不滿。認為“所議過輕”,朱筆親批:“黃体芳著降二級調用。”而“吏部堂官傳旨嚴行申飭”。包括告假的崇綺在內,這個年便都過得不甚痛快了。 ※ ※ ※ 除夕那天,慈禧太后作了兩個重要決定,也就是在明年要辦的兩件大事,一件是由選秀女開始,為皇帝立后,一件是預備撤帘歸政。 于是,光緒十二年正月初五,慈禧太后召見軍机,當面囑咐,決定帶皇帝去謁東陵。此行有三大典禮,第一是到慈安太后在普祥峪的定東陵上去行“敷土禮”。慈安太后暴崩于光緒七年三月,當年九月大葬。慈禧太后因為病体初愈,不耐長途跋涉,未曾送到陵上。皇帝年紀太輕,亦不能送葬。”四年以來,慈禧太后一直認為這是一件她應該對慈安太后抱歉的事,決定趁撤帘歸政之前,彌補此一咎歉。 第二是皇帝登极以后,始終還沒有瞻謁過穆宗的惠陵,這一次應該盡禮。第三就是在東陵隆恩殿為列祖列宗行大饗禮。 所謂“敷土禮”就是民間的掃墓,自以清明為宜,所以當天頒發上諭,定于二月二十七起鑾,三月初二清明行敷土禮,禮成以后隨即回鑾,預定三月初七還宮。為了遷就三月初二清明這個日子,回鑾的行程相當匆促,而必須在三月初七還宮,則因為這一年會試,定制三月初九第一場開始,考官必得在前一天入闈。三月初七回京,第二天派出考官,才能不誤試期。 這一下,有三個衙門要大忙特忙了。第一個是直隸總督衙門,要辦“陵差”,主要的是整修沿途的蹕道;第二個是禮部,要准備各項儀注;第三個就是內務府,伺候皇太后、皇帝及宮眷的車駕食宿,不是輕而易舉的事。 不過大感為難的既非內務府,亦非直隸總督衙門,而是禮部。慈禧太后謁陵,儀注自有成例,為難的是初謁普祥峪慈安太后的陵寢,并無成例可循,找遍舊案,只有同治四年,兩宮太后致奠孝德顯皇后的例子,似乎可用。 孝德顯皇后薩克達氏,是道光二十七年,文宗當皇子的時候,宜宗為他所冊立的嫡福晉。但這位福晉福薄,并未當過皇后,道光二十九年,宣宗的繼母孝和睿皇后駕崩,第二天,這位福晉薨逝。而當孝和睿皇后駕崩時,宣宗已經高齡七十有二,并且有病在身,歲暮之際,接連遭遇喪事,過于傷感,所以不到一個月,亦就龍馭上賓了。 于是文宗即位,薩克達氏被追封為孝德皇后,而她的喪儀進行到一半,由于身分自皇子的嫡福晉變為皇后,亦就更改為大喪儀,梓宮一直停放在東陵附近的隆福寺。同治四年,文宗大葬,孝德皇后合葬于定陵,兩宮皇太后致奠,因為孝德皇后是元后,當然用的是妃嬪對皇后六肅三跪三叩的大禮。 這一次慈禧太后拜謁慈安太后的陵寢,應該亦可援用此一成例,滿尚書延煦主張最力。他所持的理由是,生前兩宮并尊,而死后的情形不同,一直到咸丰十一年文宗駕崩的時候,始終是皇后与懿貴妃這兩种不同的身分。如果說慈禧太后此時可以平禮致祭,那么當時兩宮以妃嬪之禮祭奠孝德皇后,就是錯了。 于是定議,詳細复奏。慈禧太后先看行大饗禮的儀注,寫的是: “康興九年秋,圣祖奉太皇太后率皇后謁孝陵,前一日,躬告太廟,越日啟鑾、陳鹵簿、不作樂。 既達陵所,太皇太后坐方城東旁,奠酒舉哀,皇太后率皇后等,詣明樓前中立,六肅三跪三拜,隨舉哀奠酒,复三拜,還行宮。后世凡皇太后謁陵仿此。” 這個儀注,慈禧太后自無話說,接下來看到皇太后“詣普祥峪定東陵行禮禮節”,自然而然想到當年在隆福寺祭奠孝德皇后的情形,勃然大怒,將禮部的奏折,狠狠地摔在地上。 左右太監宮女見此光景,嚇得個個屏聲息气,雙腿發抖。 當然,李蓮英是例外,然而也不敢隨便說話,努一努嘴,示意太監宮女都退了出去,然后撿起奏折,悄悄看了一下,還不知究竟,只猜想到一定是禮部所擬的儀注,大不合她的意思。 “你看!”慈禧太后指著奏折,咬牙說道:“禮部擬的什么儀注?” “那儿不對,傳旨軍机說給他們改就是了。”李蓮英說,“禮部堂官都是書呆子,何必為他們動那么大的气?” 慈禧太后也是一時之气,自覺為此發怒,會遭人背地里批評,度量太狹,因而忍住一口气,接納了李蓮英的建議。 于是軍机承旨,通知禮部重擬儀注,要跟當初兩宮太后在隆福寺祭奠孝德皇后的禮節,稍有區別。這本來不算一件大事,如果初擬之時,就酌量更改,亦不會有人批評。但這樣一奏一駁,反而引起士林注目,尤其是會試將近,才俊之士,云集京師,其中頗不乏為老輩宿儒所敬重的名士通人,將這件事看得很深。因為看得深,也就看得很重。 這也可以說是舊事重提。當年為了醇王是皇帝的本生父,防微杜漸,深恐明朝嘉靖年間“大禮議”的故事重演,所以极力裁抑醇王。上至親貴,下至翰林,几乎無不以為醇王絕對不可過問政事,防他因為干預朝政而逐漸養成羽翼,一旦皇帝親政,成了無形中的“太上皇”,便無人可以制他。這重借為穆宗立嗣作題目,其實等于“爭國本”的公案,直到穆宗大葬,吳可讀尸諫,方始告一段落。 在當今皇帝入承大統之初,就是醇王自己也知道,處于极大的嫌疑之地,自分必是從此与國家政事絕緣,閒廢終身,因而當時上奏兩宮太后,有“曲賜于全,許乞骸骨,為天地容一虛糜爵位之人,為宣宗成皇帝留一庸鈍無才之子”的苦語。誰知忽忽十載,情勢已變,如今醇王不但過問政事,而且成了“太上軍机大臣”,吏事、軍務、財政一把抓,當年的杞憂,成了今天的隱憂。大家也都知道,只要慈禧太后垂帘听政,醇王決不敢稍有踰越,但如一旦撤帘,优游于禁苑之中,大權交付于皇帝之手,那時誰也保不定醇王會不會起异心?即或他本人并無此意,卻又有誰敢斷定,他左右不會加以慫恿?趙匡胤這樣謹厚而不好威權,不也“黃袍加身”,欲罷不能嗎? 因此,為了消除這重隱憂,今日之下,必須講禮,禮制并稱,唯有禮法,也就是祖宗的家法,才可以防制得了不測的异心。如果此時為了不關輕重的儀注,可以容許慈禧太后不守禮制成法,便是開了一個惡例,將來皇帝親政以后,倘或要步明世宗的后塵,尊敬本生父的醇王,試問禮官言路,又如何得能犯顏直諫? 當然,這些議論,關系重大,只能在最親密的朋僚集會中,悄悄交談,而禮部六堂官當然也都了解此事關系的重大,同時也頗警惕于士論不可輕忽,倘或曲從懿旨,修改儀注,引起士林不滿,紛紛上書,那時言路上一定會有所表示,首當其沖的,便是禮部官員。 但如公然違旨,似更不妥。左思右想,都是難處,而啟鑾的日子卻一天一天逼近了。迫不得已,只有從李蓮英身上去打主意,由禮部的一名跟李蓮英拉得上親戚關系的司官,特地備了一份丰腆的水禮,專誠拜訪,屏人密談,細訴其中的苦衷。 這些地方,李蓮英极知大体,一口應諾,設法化解此事。 回到宮中,他自己不便進言,要跟榮壽公主去商量其事。 榮壽公主在宮中有特殊的地位,因為慈禧太后對她有特殊的感情。最初是寵愛,加上她知禮識大体而得到的重視,及至指婚早寡,自然矜怜,再因為她生父恭王被黜,慈禧太后又不免自覺愧歉。這愛、重、怜、歉四個字加起來,竟奇怪地起了畏憚之心。慈禧太后做一件不合禮制的事,或者制一件顏色花樣過于鮮艷,不合老太后身分的衣服等等,總要叮囑左右:“可別讓大格格知道,讓她說我兩句,我可受不了。” 當然,這也因為榮壽公主凡有進諫,第一是一定有駁不倒的道理,其次是言諷而婉,暗中點到,從不傷慈禧太后的面子。因此,遇著這樣一件棘手的事,她雖義不容辭地一肩承擔了下來,卻不敢操切從事,只是默默盤算,耐心地在等机會。 ※ ※ ※ 這天是初選秀女的日子。一共九十六個人,三雙姊妹花最受人注目。第一雙是都統桂祥的女儿。慈禧太后兩個弟弟:一個叫照祥,一個叫桂祥。咸丰十一年秋天,慈禧太后母以子貴以后,她的父親惠徵追封承恩公,照例由照祥承襲,已在光緒七年下世。桂祥是慈禧太后的幼弟,平庸沒出息,坐支都統的俸給,一天到晚躲在東城方家園老家抽大煙。他的兩個女儿就是慈禧太后嫡親的內侄女,大的“留下”,小的指婚,配了給“九爺”孚郡王奕譓的嗣子載澍。 第二雙是長敘的女儿。長敘是陝甘總督裕泰的儿子,弟兄三個,老大叫長敬,做過四川綏定知府,早已下世,他的儿子是文廷式的至交,現在當翰林院編修的志銳。老二便是長善,字樂初,前几年當廣州將軍,大開幕府,廣延名士,在將軍署中有亭館花木之胜的“壺園”,作賦論兵,飲酒賦詩,于式枚、文廷式、梁鼎芬三人就是在他幕府中結成了莫逆之交的。 長敘行三,早在光緒三年就當到侍郎,光緒六年与山西藩司葆亨結成儿女親家,好日子挑在十一月十三,這天是圣祖賓天之日,國忌不准作樂,更何論辦喜事?其時清流的气焰正盛,鄧承修素服登門道賀,滿堂賓客,既惊且駭。長敘赶緊派人去打听,鄧承修已經上折嚴參,結果兩親家一起罷官。 經此挫折,長敘一直倒霉,直到前年慈禧太后五旬万壽,以“廢員”隨班祝嘏,才蒙恩開复了處分。他的這雙掌上明珠,大的謹厚,小的嬌憨,現在都跟文廷式在讀書。九十六名秀女之中,要講知書識禮,大概要推這兩姊妹為首了。 第三雙是江西巡撫德馨的女儿,論貌最美,大家猜測,一定也在留下之列。果然,九十六名秀女,“撂牌”刷下去的五十七個;指婚的三個;留下的三十六個之中,有德馨、長敘家的兩雙姊妹花。 選秀女原是很有趣的一件事,加以這天風和日暖,气候宜人,所以慈禧太后的興致很好。榮壽公主看看是机會了,便在膳后侍坐閒話的時候,閒閒說道:“女儿從沒有跟皇額娘求過什么,今儿個可有件事,得請懿旨恩准。” “噢!”慈禧太后很注意地問:“是為你阿瑪的事?” 她是指恭王。前年為了隨班祝嘏,醇王為他乞恩,碰了個大釘子,這次謁陵,是由惇王出面,面奏准他扈從,結果仍是碰了釘子。慈禧太后只以為榮壽公主要為她生父說情是猜錯了。 “阿瑪?”榮壽公主裝作不解地問:“女儿的阿瑪,不是文宗顯皇帝嗎?” 這就是榮壽公主厲害的地方,禮制上一步不錯,自己既然被封為固倫公主,當然不能再認恭王為父。慈禧太后見她這樣回答,不能不改口問道:“是為你六叔說情!” “不是!連五叔說情都不准,女儿怎么敢?不過倒也是說情。禮部擬儀注,既不敢違旨,又不敢違祖宗家法,而且其中有絕大的關礙,實在為難。皇額娘就准他們照原議吧!” “絕大的關礙!是什么?”慈禧太后困惑地問。 “女儿現在也不敢說,圣明不過皇額娘,慢慢儿自然明白。總而言之,禮部沒有錯,不但沒錯,還真是回護皇太后、皇上。”榮壽公主跪下來磕頭,“皇額娘信得過女儿,就准奏吧!” 慈禧太后沉吟了好一會說:“好吧!我信得過你。” 于是第二天就傳旨,普祥峪定東陵行禮的禮節,准照二月初十所議。話雖如此,慈禧太后卻另有打算,只是時候未到,不便透露。 ※ ※ ※ 二月二十七,皇帝奉皇太后自鑾謁東陵。留京辦事的王公大臣派定五個人,惇王、大學士恩承、協辦大學士福錕、戶部尚書翁同龢、左都御史祁世長。 鑾輿出東華門,慈禧太后照例先到東岳廟拈香,這天駐蹕燕郊行宮。第二天駐白澗,第三天駐桃花寺。三月初一駐隆福寺,第二天清明,便是在普祥峪定東陵,為慈安太后陵寢行敷土禮的日子。 一到定東陵,慈禧太后先在配殿休息。一面喝茶,一面吩咐:“拿禮單來!” 禮單是早由禮部預備好的,到什么地方該行什么禮,一款一款寫得清清楚楚,一檢即是,隨即呈遞。 “怎么是這樣子的禮節?”慈禧太后發怒了,隨手將禮單往地下一摔,“讓他們重擬!” 她實在是不愿行跪拜之禮。早就打算好的,臨事震怒,使得禮部堂官張皇失措之下,不能不乖乖就范,而事過境遷,言官亦不便再論此事的是非。這個打算是連榮壽公主都不知道的,李蓮英雖窺出意向,卻不敢探問,因而此時面面相覷,不知何以處置? 當然,這只是片刻的遲疑,李蓮英在這時候何敢違抗?很快地撿起禮單,親自到階前大聲問道:“禮部堂官听宣!” 禮部六堂官都在,赶緊奔了上來,依序跪下,听李蓮英傳宣懿旨。 听明懿旨,跪在地上的禮部兩尚書、四侍郎相顧失色,只有延煦比較沉著,但臉色蒼白,說話的聲音亦已經發顫了! “這要爭!”他气急敗坏而又說不清楚,自己也感覺到失態,定定神便又說了一句:“這不爭,國家要禮臣何用?” 于是,站起身來,整一整衣冠,踏上台階。李蓮英一看情形不妙,攔住他問:“延大人,你要干什么?” “我當面給皇太后回奏。”延煦答說:“請李總管先替我代奏,我要請起!” 見此光景,料知攔他不住,李蓮英只有惴惴然地叮囑: “延大人,你可別莽撞。” “是的。”延煦點點頭,表示領會他的好意,“我會當心。” 于是李蓮英進殿為他回奏,說禮部尚書延煦,有話回奏,接著建議:“讓他在殿門外跟老佛爺回話吧!” 李蓮英是深怕延煦出言頂撞,惹得慈禧太后動了真气,不好收場。讓延煦在門外回奏,則殿廷深遠,聲音听不清楚,他便可往來傳話,從中調和騰挪,不致發生正面沖突。說來倒是一番好意,但延煦并不能領會。 “奴才不能奉詔!”延煦跪在門外,大聲直嚷:“皇太后今天到這里,不能論兩宮垂帘听政的禮節,只有照顯皇帝生前的儀注行事。” 慈禧太后勃然大怒,剛要發話,李蓮英已經出言呵斥:“延尚書!不管你有理沒理,怎么這樣子跟皇太后說話!” 這是回護延煦,他那一句“有理沒理,不該這樣子說話”,正說中慈禧太后心里的感覺,立刻便消了些气,吩咐李蓮英:“有話讓他起來說!” 延煦長跪不起,“皇太后不以奴才不肖,命奴才執掌禮部,如今皇太后失禮,奴才不爭,是辜恩溺職!”他略停一下又說:“祖宗的家法,決不可違,奴才不爭,雖死無面目見祖宗。皇太后不准奴才的奏,奴才跪在這里不起來!” “嘿!”站在慈禧太后身后的榮壽公主,用一种好笑的口吻,輕聲自語似的:“竟在這儿撒賴了!” 慈禧太后的性情,有些吃硬不吃軟,此時對延煦不免起了好奇心,也不過一個“黃帶子”,竟象吃了豹子膽似的,敢于如此頂撞,豈不可怪?倒要仔細看看這個人。 “讓他進來!” 這一進來面對駁詰,就真個非鬧成軒然大波不可。榮壽公主一眼望見李蓮英求援的眼色,立即便說:“讓他跪著吧! 老佛爺該更衣了。” “喳!”李蓮英響亮地答應,轉臉關照慈禧太后貼身侍奉起居的宮女瑞福:“伺候禮服。” 實在是素服,為了字眼忌諱,稱為禮服。早就預備妥當,等將慈禧太后擁入臨時准備的寢殿,瑞福率領十一名同伴,一起動手,片刻之間,便可竣事。 榮壽公主也幫著在照料,她一面彎腰為慈禧太后系衣帶,一面自言自語地念道:“疾風知勁草,板蕩識忠臣!” “你念的什么?”慈禧太后問道:“你說誰是忠臣?” “楊廷和。” “楊廷和!”慈禧太后問:“明朝的楊廷和?” “是。” 慈禧太后默然。當年文宗崩于熱河,兩宮太后帶著小皇帝回京,垂帘听政之初,南書房翰林奉敕編纂一本《治平寶鑒》,專談歷代圣君賢臣的故事,由出身詞科的大臣,在帘前進講。慈禧太后宮中無事,亦常拿這本書作教本,為妃嬪宮眷講解,所以她記得起楊廷和這個人。明武宗嬉游無度,自殞其身,崩后無子,自湖北安陸奉迎興獻王長子厚煒入承大統,建號嘉靖。嘉靖帝要追尊所生,稱興獻王為“興獻皇帝”,為“皇考”,而堅持以為不可的,正就是首輔楊廷和。 “你拿楊廷和比作什么人?”慈禧太后問道:“跪在殿外的那一個?” “皇額娘知道了,何必還問女儿?” 慈禧太后微微擺頭:“他不配!” “他雖不配,他可以學。”榮壽公主略停一下,用雖低而清楚的聲音說:“有一天有人在這里要改禮單,用什么‘皇嫂’的字樣,但愿禮部尚書仍舊是跪在門外的那個人!” 慈禧太后瞿然而惊,轉臉看著榮壽公主,极有自信地說: “他不敢!” 這個“他”就是榮壽公主所說的“有人”,都是指醇王。有一天醇王如果想當“太上皇帝”到祭奠定東陵時,自然不肯用臣禮,自然要改禮單。如果有延煦這樣的禮部尚書,敢于犯顏力爭,那就是“疾風知勁草”了。 當然,慈禧太后听政之日,醇王不敢,但在她身后呢?這話不便直說,有宮女在旁,也不便直說,榮壽公主便很含蓄地答道:“只怕有張鍾、桂萼。” 張鍾、桂萼都是在嘉靖朝的“大禮議”中,迎合帝意而起家的。慈禧太后到這時候才算徹頭徹尾地省悟。延煦執持家法与文宗在日的儀注,長跪不起來力爭,不是有意跟自己作對,而是有著防微杜漸,以禮制護國本的深意在內。 “你們出去!”慈禧太后向宮女們吩咐。 “是。”瑞福領頭答應。 “慢著!”慈禧太后特為放緩了聲音:“你們誰听懂了大公主的話?說給我听听,說對了,我有賞!” 這個“賞”不貪也罷!瑞福急忙答道:“奴才那儿懂啊?” 慈禧太后臉色一變:“不懂就少胡說。誰要是多嘴,活活打死!” 宮女們都嚇得打哆嗦,有人甚至赶緊掩住了嘴,悄沒聲息地都退了出去。 不久,慈禧太后由榮壽公主攙扶著,回到配殿,她的神色恬靜平和,吩咐李蓮英傳旨:准照禮部所進的禮單行禮。 “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气象,突然之間化作光風霽月,殿外踧踖不安、屏息以待的王公大臣,無不稱頌圣明。延煦亦頓時成了英雄人物,然而都只是投以佩服的眼光,卻沒有人敢跟他談論此事,因為蘊含在其中的深意是絕大的忌諱,多言賈禍,宜效金人。 ※ ※ ※ 三月初七,兩宮還京,皇帝是午初到的,慈禧太后是傍晚到的。留京辦事,并須在宮內值宿的翁同龢,交卸了差使,本可以回家高枕酣眠,卻以有事在心,一直睡不安穩。明知第二天并無“書房”,依舊夜半進宮,打算一派了“闈差”,隨即謝恩出宮,打點入闈,可以省好些事。 天剛亮宣旨,派定這年會試的考官,正總裁是崇綺告病開缺,新近調補為吏部尚書的錫珍,副總裁三位:左都御史祁世長,戶部侍郎嵩申、工部侍郎軍机大臣孫毓汶。 翁同龢滿心以為自己會膺選這一科的主考,而且也非常想得這一科的主考,好將一班名士如張謇、文廷式、劉若曾等等,网羅到門下。因而見到這張名單,惘然若失,整日不怡。 失望的不止于翁同龢,更多的是信得過自己筆下的舉子。所謂“場中莫論文”,大致指鄉試而言,會試聚十八省菁英,爭一日之短長,是不容易僥幸的。運气的好坏,就看主司可有衡文的巨眼?象去年秋天新科舉人复試,吏部尚書徐桐擬題,試帖詩的詩題是:“校理秘文”,將個“秘”字寫成“衣”旁一“必”,成了白字,通場二百多人,都不知所本,相約仍舊寫作“秘”。如果遇著這樣不通的主司,縱有經天緯地的識見,雕龍繡鳳的文采,亦只是“俏眉眼做給瞎子看”。 這一科的正副總裁,除了祁世長以外,沒有一個是有文名的,而祁世長又篤守程朱義理,論文講求厚重朴實,不會欣賞才气縱橫之士。因此,“听宣”以后,首先文廷式就涼了半截,回到家,一言不發,只在書房里枯坐發愣。 “怎么回事?”梁鼎芬的龔氏夫人,關切地問:“高高興興出門,回來成了這副樣子。” “唉!”文廷式歎口气,“這一科怕又完了!” “沒有說這种話的。還沒有入闈,就先折了自己的銳气。” 龔夫人問道:“翁尚書是不是大主考?” “不是!” “潘尚書呢?” “也不是!” 龔夫人知道他不愉的由來了。往常文酒之會,她也在屏風后面听文廷式的同年談過,上年順天鄉試,多得佳士,都因為怜才愛士的潘祖蔭、翁同龢主持秋闈,但望今年春闈,仍舊有他們兩人,那就聯捷有望了。不想這兩位為士林仰望的大老,一個也不曾入闈。 她心里也為文廷式擔心,然而口中卻不能不說慰勉激勵的話。 “芸閣,”她揚一揚臉,擺出那种仿佛姐姐責備弟弟的神色,“你自己都信不過你自己,又怎么能讓考官賞識你?” “也不知怎么的?”文廷式歎口气說,“今年的得失之心,格外縈怀,深怕落第,對你不起。” “這你就錯了!”內心感動的龔夫人,想了一下答道:“記得在隨園詩話上看過兩句落第詩:‘也應有淚流知己,只覺無顏對俗人。’你考上也好,考不上也好,反正在我來看,你總是遲早會得意的才子。” 將來得意是一回事,這一科落第又是一回事。他所說的“對不起你”,不是她所想的各場蹭蹬,而是債主臨門。梁鼎芬去年离京,還留下好些“京債”,這半年多又拉下好些虧空,倘或會試下第,放京債的立刻會上門索討,豈不教她煩心?就算能設法搪塞得過去,而“長安居、大不易”,那能逗留在京里,從容等到三年之后的下一科?看來榜上無名之日,就是出京覓食之時。 這話只能放在心里,此時來說,徒亂人意。文廷式想來想去,只能強拋憂煩,打起精神,全力對付會試,才是眼前唯一的排遣之道,因而換個話題說:“后天上午進場,考具依舊要麻煩你。” 這是龔夫人第二次為他料理考具。有了去年送他赴秋闈的經驗,這一次從容不迫,分作兩部分來預備,一具藤箱、號帘、號圍、釘子、釘錘、被褥、衣服、洋油爐子、茶壺、飯碗等等;一只三隔的考籃,只有最下面一隔是滿的,裝著茶米油醬等等食料,還有兩隔空著。 “筆墨稿紙,要你自己來檢點,筆袋卷袋,我都洗干淨了,在這里!”龔夫人抽開第一隔指點著,“進場吃的菜跟點心,明天下午動手做,早做好會坏。” “也不必費事,買點醬羊肉、‘盒子菜’這些現成的東西就可以了。頂要緊的一樣……。” “‘獨愛紅椒一味辛。’”她搶著念了一句他的詞。文廷式笑了,“我想你不會忘記的。”他說,“也不要忘了給我帶瓶酒。” “算了吧!”她柔聲答說,“你的筆下快,出場得早,第一場完了,回家來喝。” “不!”文廷式固執地,“初十上半天入闈,要到晚上子初才發題。十一那一整天的工夫,一定可以弄完,要到十二才能出闈。空等這一夜太無聊了,不以酒排遣怎么行?” “那好!我替你備一瓶酒。不過你得答應我,一定要文章繳了卷才能喝。” “是了!我答應你。” 于是一宿無話。第二天上午,他料理完了筆墨紙硯,以及闈中准帶的書籍,便出門訪友。等傍晚回家,龔夫人已經預備好了帶入場的食物,另外做了几樣很精致的湖南菜,預祝他春風得意。等酒醉飯飽,又催著他早早上床,養精蓄銳,好去奪那一名“會元”。 文廷式一覺醒來,不過午夜,起來喝了一杯茶,遙望隔牆,猶有光影,見得她還不曾入夢。她在做些什么?是燈下獨坐,還是倚枕讀詩?他很想去看一看,但披上長衣走到角門邊,卻又將要叩門的一只手縮了回來,只為明天要入闈了,應該收拾綺念,整頓文思。 重新上床卻怎么樣也睡不著,輾轉反側,一直折騰到破曉,方覺雙眼澀重,漸有睡意。不知過了多少時候,一惊而醒,霍地坐起身來,但見曙色透窗紗,牆外已有轆轆車聲了。 文廷式定定神細想,夢境歷歷在目,一惊而醒是因為自己的“首藝”。第一場的試卷,被貼上“藍榜”,因為卷子上寫的不是八股文与試帖詩,而是一首詞,他清清楚楚記得是一闋《菩薩蠻》: “蘭膏欲燼冰壺裂,搴帷瞥見玲瓏雪;無奈夜深時,含嬌故起辭。 徐將環珮整,相并瓶花影;斂黛鏡光寒,釵頭玉鳳單。” “奇夢!”他輕輕念著:“‘無奈夜深時,含嬌故起辭’。” 不自覺地浮起去年冬至前后雪夜相處的回憶。 這份回憶為他帶來了無可言喻的煩亂的心境。旖旎芳馨之外,更多的是悔恨恐懼,他想起俗語所說的“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功五讀書”,不知道在“含嬌故起辭”到“徐將環珮整”之間那一段不曾寫出來的經過,是不是傷了陰騭? 為了這個夢,心頭不斷作惡。三場試罷,四月十二到琉璃厂看紅錄,從早到晚,還只看到一百八十名,不但他榜上無名,連南張北劉——張謇与劉若曾亦音信杳然。 回得家去,自然郁郁不歡。龔夫人苦于無言相慰,又怕他這一夜等“捷報”等不到,是件极受罪的事,便殷勤勸酒,將他灌得酩酊大醉。卻還期望著他一覺醒來,成了新科進士。 醒來依舊是舉人。上年北闈解元劉若曾,第二張謇,竟以名落孫山,這使得龔夫人好過些,也有了勸他的話,“主司無眼,不是文章不好。”她說,“大器晚成,來科必中!” “但愿如此!”文廷式苦笑著,心中在打算离京之計了。 當然,這不是一兩天可以打算得好的,而且榜后也不免有許多應酬,要賀新科進士,也要接受新科進士的慰問。一個月之間,榮枯大不相同,文廷式不是很豁達的人,心情自然不好,應酬得煩了,只躲在長善那里避囂。 “告訴你一件奇事。”志銳有一天從翰林院回來,告訴他說:“醇王要去巡閱海軍……。” “那不算奇。新近不是還賞了杏黃轎了嗎?” “你听我說完。醇王巡閱海軍不奇,奇的是李蓮英跟著一起去。” “那,那不是唐朝監軍之禍,复見于今日了嗎?” “是啊!”志銳痛告而不安地,“可憂之至。” “這非迎頭一擊不可!此例一開,其害有不胜言者。不過須有一枝健筆,宛轉立論,如陳駔庵、張香濤諍諫‘庚辰午門案’,庶几天意可回。” “我也是這么想。這通奏疏一定要誠足以令人感動、理足以令人折服,不但利害要說得透徹,而且進言要有分寸,不然一無用處,反而愈激愈坏。”志銳仰屋興歎:“現在難得其人了!” “只要細心去找,亦不見得沒有。” “芸閣,”志銳正色問道,“你能不能擬個稿子?我找人出面呈遞。” 文廷式報以苦笑:“我現在這种境況,心亂如麻,筆重于鼎,何能為力?” “好吧!”志銳無可奈何地,“等我來想辦法。” 志銳的辦法,不用文字用口舌,他決定鼓動他的姐夫“謨貝子”勸醇王力爭。主意一定,立刻寫了一封信,專人送給奕謨。 奕謨倒也很重視其事,接到信便套車直驅适園,只見王府門庭如市,海軍衙門、總理衙門、軍机處、神机營,以及北洋衙門的官員,紛紛登門,都是為了醇王出海巡視艦隊這一件大清朝前所未有的舉動。有的是有公事要接頭;有的是辦差來回复車馬准備的情形;有的是隨行人員請示校閱海軍的地點日程;有的是因為醇王這一次离京,起碼有個把月之久,許多待辦的緊要公事,要預作安排,以致奕謨等了有半個時辰,方始見到醇王。 這是他們二十天以來的第一次見面,上次見面之時,還沒有派醇王巡閱海軍的上諭,因而奕謨首先問道:“這一次派七哥出海,大家都認為應有此舉,只不明白,怎么會有李蓮英隨行?” 為何有李蓮英隨行,醇王亦不大明白,照他的想法,也跟派太監悄悄到南苑去看神机營出操那樣,無非慈禧太后怕臣下瞞騙,特地遣親信作耳目。但太監出京,到底過于招搖,因而當時便表示拒絕。拒絕得有一個借口,他的理由是,李蓮英三品頂戴,職分過大,似乎不便。那知慈禧太后答得很爽利:“讓他帶六品的頂子好了。”這一下,別無推托余地,只好勉強答應下來。 現在听奕謨問到,他先不作答,看看他手中的信說:“怎么?外頭有什么話?” “七哥看!這是志伯愚的信。” 信寫得很切實,說本朝盡懲前明之失,不准太監出京,更是一項极圣明的家法。同治年間安德海在山東被誅,兩宮太后与穆宗的宸斷,天下臣民,無不欽敬感佩。現在李蓮英奉旨隨醇王出海巡閱海軍,自然不敢妄作非為,但此例一開,隨時可以派太監赴各省查察軍務,督撫非醇王之比,必不能抑制此輩。這樣,遠則唐朝宦官監軍之禍,近則前明“鎮守太監”之非,都將重現于今日。最后是勸奕謨:“曷不勿以口舌爭之,當可挽回体制不少。” 話是說得義正辭嚴,擲地有聲,無奈到此地步,生米將成熟飯,万難挽回。但如老實相告,說慈禧太后如何如何交代,奕謨或許會責難:當時為何不据理力爭?同時也一定會极力勸說,不折不撓,務必設法請上頭收回成命,豈不是平添許多麻煩。 這樣想著,便不肯道破真相,索性自己承認過錯,“是我不好,我自己奏請派遣的。”醇王說道:“我不能出爾反爾。此刻無法爭了,以后我想法子把他們壓下去就是了。” 這一回答,大出奕謨的意料,駭然問道:“七哥,你怎么想起來的?奏請派太監隨行!這不是長他們的气焰嗎?” “我亦是一番苦心。”醇王勉強找了一個理由:“讓他們在深宮養尊處优的人,也看看外頭的情形,讓他們知道風濤之險,將士之苦。” 話也還說得通,不過醇王老實,言不由衷的神色卻不善掩飾,所以奕謨微微冷笑:“七哥倒真是用心良苦。不過在我看,自以為有了堅甲利兵,或許反長了深宮的虛驕之气。” “不會,不會!你看著好了。” “但愿如七哥所言。”奕謨又問:“七哥是不是要把御賜的杏黃轎帶了去?” “那怎么可以?”醇王懍然作色,顯得相當緊張鄭重,“逾分之賜,恩出格外,為臣下者,豈可僭越?” 對于延煦在東陵爭禮的深意,奕謨亦約略听人談過,很疑心慈禧太后特賞醇王及福晉乘坐杏黃轎,就象雍正對年羹堯的各种“异數”一樣,是有意相試,看他可有不臣之心?所以此刻見到醇王這种戒慎恐懼的神情,知道他已深深領悟到了持盈保泰的道理,自然感到安慰。 不過,他也許只是如條几上所擺的那具“欹器”,記取孔子的教訓:“虛則欹,中則正,滿則覆”,而未見得想到,慈禧太后對他已有猜忌之心。這一層,最好隱隱約約點他一句。這樣想著,正好抬頭發現醇王親筆所寫的家訓:“財也大,產也大,后來子孫禍也大。若問此理是若何?子孫錢多膽也大;天樣大事都不怕,不喪身家不肯罷!”便即指著那張字,故意相問:“何謂‘天樣大事’?” “這……,”醇王為他問住了,“無非形容其大而已!” “‘事大如天醉亦休’,是少陵的詩。不過,我倒覺得,出諸七哥之口,別有深意,要讓子孫明白才好。” 醇王听他的話,有些發愣,但很快地臉色一變,是更深一層的戒慎恐懼。顯然的,他已經領悟到了,慈禧太后始終存著戒心,有一天他會以皇帝本生父的身分,成為無名有實的“太上皇。” “我錯了!”他頹喪地說,“真不知道怎么樣才能急流勇退?” “存著這個心就可以了。”奕謨反覺不忍,安慰他說,“‘上頭’到底也是知道好歹的。” 等奕謨告辭,醇王一個人發了好半天的怔,正在心神不定,坐立不宁之時,有人來報:“榮大人來了。” 榮祿現在又成了适園的常客了。他是上年年底,由醇王提攜,以報效神机營槍枝的功勞,開复了“降二級調用”的處分,仍舊成為一品大員,但身体一直不好,所以請求暫不補缺,經常來往适園,作為醇王的智囊。這時听得他到,心頭一寬,立即延見。 “仲華,”他悄悄問道:“言路上有什么動靜?” 榮祿知道,這是指的李蓮英隨行一事,便從容答道:“此刻還沒有動靜。不過十目所視,等他回來,也許會有人說話。” “這件事,實在出于無奈。”醇王歎口气說,“現在越想越擔心。” “王爺既然已經想到,宜乎未雨綢繆,該透個信給他。” “怎么說法?” “他,”榮祿忽又改口,“其實,我看他也知道,他究竟不比小安子那樣飛揚浮躁。” 這是說,李蓮英應該以安德海為前車之鑒,醇王深以為然,但不知道這話該怎么透露給本人?便又向榮祿問計。 “我看是小心一點儿為妙!就算他自己知道,也再提醒他一次,總沒有錯儿。你看,這話該怎么說才合适?” 榮祿想了一下答道:“也不必專跟他說。王爺不妨下一個手諭,通飭隨行人員,不得騷扰需索,如敢不遵,指名參辦。我想,他總也有數了。倘或不然,王爺不妨拿府里的人作個殺雞駭猴的榜樣。” “對,對!這個法子好。你就在這里替我擬個稿子。” 說著,醇王親自為他揭開硯台的蓋子。榮祿赶緊親自檢點紙筆,站在書桌旁邊,為醇王擬了一道手諭,雖是一派官樣文章,語气卻很嚴峻。醇王看完,畫個花押,隨即派侍衛送到海軍衙門照發。 “還有件事,我只能跟你核計。昨儿立豫甫告訴我說,上頭已有口風露出來:說這多少年真也累了,想早早歸政。你看,我該怎么辦?” 這句話不能隨便回答,榮祿想了好半天答道:“王爺只當沒有這回事最好。” “要不要得便先表示一下,請上頭再訓政几年?” “不必!”榮祿大搖其頭,“那一來倒顯得王爺對這件大事很關切似地。” “說得是!”醇王深深點頭。 “上頭到底是怎么個意思,無從懸揣。反正,果然有這個意思,自然先交代王爺,那時再回奏也還不遲。” “是的。”醇王想了一下又說,“最好先布置几個人在那里,到時候合詞陳奏,務必請上頭收回成命,比較妥當。” “不用布置。到時候自然有人會照王爺的意思辦。”醇王點點頭,想到另外一件事,“仲華,”他問,“你看,上頭要叫皮硝李跟著我去,到底是什么意思?” 李蓮英未淨身入宮以前,做的是硝皮的行當,所以有這么個“皮硝李”的外號。榮祿心想,醇王這話可是明知故問? 如果他真無所知,話就只能說一半了。 說一半就是只說一件。李蓮英此行的任務,据榮祿所知,一共有二,其中之一是,慈禧太后想要知道,醇王的聲望到底如何?這自是“雄主猜忌”之心,說給忠厚老實的醇王听,會嚇坏了他,不宜多嘴。 于是他只說另外一半:“北洋練兵,水師也好,海軍也好,花的錢可真不少了。上次不有人說,濟遠艦不值那么些錢?后來李少荃奏复,不如外間的傳言,事情算是壓下來了。不過上頭到底有些疑心,派皮硝李去,我想,就有個明查暗訪的意思在內。” “說得有理,倒要留點神。” 于是他第二天便傳下話去:這一次校閱,務必大張軍威,意思是要讓李蓮英震眩于軍容之盛,好回去向慈禧太后侈談其事,覺得大把銀子花得很值。 ------------------ 一鳴掃描,雪儿校對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