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出潼關,渡黃河,到蒲州,自此北上,歷經河東的大邑。 每到一處,地方官親迎親送,執禮甚恭。經過城市鎮甸,夾道圍觀的百姓,擁擠不堪,都說從無此种盛況,而且亦都覺得不枉了這番擠軋的辛苦。 看熱鬧的目標有二:一是長公主的嫁妝,花團錦簇,都是民間任何富室嫁女所比不上的;再是昭君本人。風沙扑面,她總是深藏在車帷后面的時候居多,偶而一現真相,有幸識面的人,那份興奮,与津津樂道,數日不息的勁儿,可真是自己都會惊奇,不知何以竟能如此! 終于到了代州了,州北便是雁門關。預定在此地留駐五日,時間相當從容,所以昭君一到行館,便即傳話:長途勞頓,需要好好休息,這天什么人都不見。 可是有一個人卻非見不可。事實上故意宣布什么客不見,就是要騰出功夫來見這個人——韓文。 要找韓文很費周折,昭君只能托匡衡,匡衡又只好找石敢當,石敢當去找代州衙門的一個掾吏,輾轉傳信息,直到黃昏才有著落,說要夜靜更深才能來。 于是昭君囑咐秀春,摒絕行館中執役的僮仆侍女。入夜与林采枯望相待,等人最難耐,一個更次真比一年還長。 好不容易到得三更過后,只見窗外有個影子,穿的是衛士的服飾,昭君不由得詫异,定睛向暗陰中凝視,一點不錯,是個衛士悄然進來了。 “什么人?”昭君威嚴地呼叱:“此是何地?怎能擅自闖了進來?” 那人不答,腳步卻加快了,竟一直踏進廳來。秀春、逸秋二人聞聲赶來,想攔阻而又不敢。就在這大家緊張得手足無措的當儿,那衛士起手往頭上一抹,去了軍帽,露出一頭長發,嫵媚地笑道:“大姊、二姊,是我!” 原來是韓文。昭君又惊又喜,愣在那里只是含笑相視。林采便急步迎上來,握著她的手問道:“三妹,你何以作此裝束?” “無非求其隱秘。大姊,”韓文笑道:“我听說你也要來,太高興了。我有好些話要跟你、跟二姊說!” “我們也是一樣。相隔的日子雖不久,要講的話,要談的事,三天三夜都說不完。” 在這彼此情緒激動,悲喜交集,而風塵勞頓,疲倦不堪,卻又亢奮异常之際,昭君使勁地揮一揮手說:“反正今晚上是都不睡的了,大家換了衣服,慢慢儿談。” 果然,這一句話有鎮撫情緒的功效,林采与韓文都欣然同意。昭君不但自己換了只有在姊妹面前才穿著的寢前便衣,而且命秀春、逸秋亦不必拘束。 姊妹三人都赤著腳,在錦裀上隨意倚坐。韓文心直,忍不住便說:“這好像就是我們又在掖庭了!” 在掖庭,多的就是閒功夫,姊妹情深,每日晚上都是這樣聚在一起要談到夜深人靜才歸寢,有時就索性偎倚在一起,似寢非寢地度過一宵。如今韓文一點破,昭君与林采都覺她的感覺不錯。 “我好想吃雜煮粥!”韓文又說:“不知道為什么,這一晌我老記起我們從前一起在掖庭的日子。” 昭君知道,她是因為在雁門暫作逗留,不久便將出塞,此去恐無生回漢宮之日,所以對過去的日子,格外怀念。如今事雖中變,她可以不必有那一段惋惜的追憶,但昭君卻愿意為自己重溫舊夢,好為出塞以后多留一段可資回想玩味的材料,所以很興奮地說:“對了!我也好想雜煮粥的滋味!” 說著,已站了起來,竟是親自要去調制雜煮粥。那也大可不必,所以林采把她攔住,將秀春找了來,吩咐她去預備——原來在掖庭的時候,飯菜向例每人一份,有那親密到片刻不可离的姊妹,將剩下的飯菜留了下來。到得夜深雜煮成粥,用來果腹,寒冬天气,得此一盂中吃不中看的雜煮粥,真能暖到心頭,所以能令人如此向往。 “好些日子未嘗雜煮粥了,”昭君自疑地問:“我不知道味道是不是還會跟從前一樣?也許粥仍舊是那樣的粥,只不過我們的口舌變過了。” “二姊,”韓文答說:“口舌也不會變的!心尚且不變,口舌之欲是嘗慣了的,怎么會變?” “是的!”昭君深深點頭:“心是不會變的,也不應該變的!” “這是就我們姊妹來說。別人就不一定這樣子了。” “三妹!”昭君突然眼睛發亮,很有興味地問:“這一路來,陳將軍對你的態度沒有變吧?” 听她這一問,韓文的臉頰耳根都紅了。昭君越覺有趣,不由得就笑了,而越是如此,越使得一向善于詞令的韓文無法開口。 “說啊!”昭君催問著。 “我不知道。”韓文將臉扭了過去。 “這樣看來,越發證明我的推測不錯了!” 幸好雜煮粥解了韓文的圍,連秀春、逸秋在內,人手一盂熱粥,啜吸有聲,形狀不雅,而滋味卻以各人都加進了怀念長安与掖庭的因素在內,覺得格外醇厚。這樣口無二用,只顧吃粥。無法講話,將陳湯就擱起來了。 韓文一面吃粥,一面思量自己,覺得自己是大錯而特錯了,此行与陳湯相共,既是勤勞王事,又是成全姊妹,极其光明正大的一件事,而況一路發乎情、止乎禮,不欺暗室,可質鬼神,何以昭君一提到,羞得那樣子不可開交,倒像作下了什么見不得人的事,實非自己作賤自己? 悔恨之余,自然要設法彌補,唯一的辦法是盡量公開,處之泰然。因此,吃完粥反是她先談陳湯。 “陳壽——”剛說了這兩個字。自己便覺好笑。“陳將軍路上改名叫陳壽,叫慣了竟不易改口。” “怎么?”昭君問道:“你一路都叫他陳壽?” “不!在別人面前我稱他——”韓文硬一硬頭皮,不帶表情地說:“‘我家陳壽’。” “喔,你們扮的是夫妻。”昭君笑著問道:“當了面呢?” “那還不是窮家小戶的習慣,只叫聲,“喂!’他自會馬上轉臉來答應。” 這些見得陳湯是時時刻刻關注在韓文身上,听到這一點,林采也感興趣了,“三妹!”她問:“那么,他管你叫什么呢?” 韓文撇一撇嘴,“好肉麻!”她說:“叫‘娘子!’” “想來叫得很親熱?”昭君插嘴問說。 “不親熱也不行。”韓文索性裝得毫不在乎地:“不然就不像了。” “這樣說,總還是親親熱熱的情形?” “有的!都是做給人家看的!一到了臥室里,就沒有什么話說了。” “這樣說,你們正好跟俗語所說的相反。”林采說道,“是‘上床君子,下床夫妻’。” “‘君子’亦不見得連話都不說。”昭君率直說道:“我就不能想像,兩個人一燈相對,你看我,我看你,一句話都沒有!” “話當然有的。”韓文想了一下,態度又一變,是真正姊妹談“悄悄話”的模樣了:“他倒是總想跟我說話,一雙眼睛,亦跟著我轉,臉上是隨時預備擺出笑容來的神气。” 昭君与林采相視而笑。只是昭君的笑容一直不消,而林采卻忽然變得憂郁了。 “怎么啦?”昭君突然發覺,不安地問:“大姊,你想到了什么?” 她是一時的感触,昭君一出塞,像這樣姊妹歡樂的日子,是再不會有了。由此一念又想到趙美,死別生离的滋味,都嘗到了。 韓文亦是關切地催問,要知道她是何心事?林采無奈,只好這樣答說:“我是忽然想起四妹。” 這一說,將昭君与韓文亦帶來了抑郁不歡。林采大為懊悔,但無從彌補。不過,趙美去世已久,悲痛已為時間沖淡,所以沉默了一會,各人皆能自我排遣,以淡淡的落寞的心情,又追憶起掖庭的舊事。 就這樣一直到曙色初現,方始覺察到時光過得好快。“真要睡了,今天還有好多事。”昭君將在打瞌睡的秀春、逸秋喚來吩咐:“午前必得把我叫醒了,別忘記!” 到此時候,林采才得有机會將藏在心里已經半夜的一句話,趁韓文不在眼前,悄悄問昭君:“二妹,仍舊是你出塞,三妹复回長安這件事,你該告訴她了。” “我自有道理。此刻告訴她,徒然引起爭辯,無補于事。” “喔!”林采問說:“你是要召陳將軍宣示了懿旨,再告訴三妹?” “也可以這么說。”昭君神秘地一笑:“事實上,宣懿旨時,三妹也不妨在場。” “這与她什么相干?莫非懿旨中也提到了她?” “到時自知。”昭君笑道:“大姊快睡去吧!回頭有得熱鬧呢!” 午前被喚醒來的昭君,第一件事便是派秀春傳話出去,請匡衡去約陳湯來,听宣懿旨。 “這可是怪事了。”陳湯大惑不解:“怎么還有懿旨?匡公你可知道是什么事?” “不知道!我也在納悶不過,由長公主帶一道懿旨來,這件事不能算意外。” “匡公!”陳湯大搖其頭:“我可不去,拜托轉陳長公主,為將在外,怎么樣也談不上跟皇太后有何關涉。我可以不必听宣了。” “好罷,”匡衡想了一下說:“其實不會有什么緊要的話,無非叮囑你善為保護長公主而已。” “正就是為此,我不能听宣懿旨,因為我保護的是韓文,不是長公主!匡公,你想,我不知道猶可說,知道了,而所保護的不是長公主,豈非變成違旨了?” “這,”匡衡一時無法分辨是非:“這也不致于那么嚴重。” “這樣吧!”陳湯說道:“請匡公先去見長公主,問明究竟。如果与我無關,我就不去听宣了。” “那也好!” 說著匡衡起身而去。行館都集中在一處,相距甚近,去不多時,匡衡复又回轉,臉上的神色,頗為嚴肅。 “長公主說:是關于出塞的大事。又說:皇太后面諭:倘或陳湯以‘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話違抗懿旨,要給他知道:君命固可不受,并沒有准他太后的話亦可不听。在邊關固奈何他不得,回到長安,問他可畏廷尉衙門的辦法?” 陳湯伸一伸舌頭,“好厲害!”他說:“既是出塞之事,我就去听听。” 于是相偕來到行館,只見院子里已擺設了香案,代州的地方官亦在伺候。一看匡、陳二人已到,隨即通報,請長公主宣旨。 不久,里面抬出來一架胡床,上面擺著一個錦袱,供在香案后面,全副盛裝的昭君,步履穩重地踏了出來。面容肅穆地親手解開錦袱。內中的簡冊,用封泥封固,擊碎封泥,取第一塊簡冊在手中,高聲說道:“听宣懿旨!” 匡衡、陳湯及所有在場的官員,都跪了下來。昭君便用清朗的聲音念道:“宁胡長公主傳諭匡衡、陳湯知悉……” 懿旨中說,應呼韓邪國單于之請,以宁胡長公主昭君和親,此是兩國交好,長治久安的大事,無論如何,必須踐約。 除了命匡衡送親以外,并責成陳湯保護出塞,不得違誤,“毋貽君以不孝之名,終天之悔!懍之,懍之!” 俯伏在地的陳湯,听到前面的那段話,气憤多于一切,不知道是誰泄露了整個計划,以致太后作此令人措手不及的干預!心里不斷在想,非將此人找出來,奏明皇帝,治以應得之罪,方解心頭之恨,但听到最后那几句話,心頭大震,不由得惊出一身冷汗。 抬眼看時,匡衡与他的表情,亦复相似,栗于太后的警告之嚴重,都有些茫然不知所措了。 見此光景,昭君將竹簡放下,同時站到側面說道:“匡少府、陳將軍,請起來!” “是!”兩人同聲答應著,站起身來,面面相覷。 “陳將軍,”昭君問道:“懿旨听清楚了?” “是的。” “有何話說?” “我能有什么話說?皇太后以此相責,就是皇上亦不敢冒這個大不韙。” “皇太后是為國為民。”昭君平靜地說:“陳將軍須仰体慈恩。” 陳湯不答。只問:“請長公主告訴我,如今我該怎么辦?” “懿旨上不是說得很清楚嗎?” 懿旨是責成陳湯護送昭君至塞外,他當然也知道,所要問的是韓文的出處。原想昭君會有指示。此時卻不能不明說了。 “我是指韓姑娘。” “喔!”昭君很高興地笑道:“皇太后另有一道懿旨,是專為處置我那義妹韓文的。与陳將軍,亦有關系,應該一起宣!” 說著轉臉吩咐,召韓文來領旨。 韓文已經得到消息,事情起了絕大的變化,心里亂糟糟地,不知是悲是喜,只覺得困惑万分。正在向林采探詢,未得要領之際,听說太后特為下達關于她的懿旨,更覺惊异,神色就不免躊躇了。 “快去吧!”林采推著她說:“皇太后一定是因為你吃了一趟辛苦,加恩賞賜什么,快去,是好消息。” 林采還只猜對了一半,加恩固然,卻非有何賞賜。是贊賞陳湯忠心耿耿,韓文深明大義,特為主婚,將韓文許配陳湯為妻。 竟是這樣一道懿旨,所以在場的人,無不大感意外,亦無不覺得這是世間最有趣的一件事,唯一的例外是韓文,當時,便忍不住嗚咽流涕。 這好像太离奇了,但細想一想便不難明白,是韓文感激涕零之故。當時林采便赶上去相勸,而另一面匡衡与州官亦笑容滿面地向陳湯致賀,一時記不起還有長公主在,倒將昭君冷落了。 昭君照預定的步驟,有一件很急需之事,必須即刻交代,便喊一聲:“匡少府!” “匡衡在。” “請你即刻看管毛延壽。” “啊!”這下提醒了陳湯。沒有功夫請示,甚至沒有功夫交代下,急步如飛地迎身則去,怕遲得一步就會讓毛延壽逃走。” 韓文竟是哭不停了,一開頭是感激涕零而哭,先感激太后,次感激昭君,便是兩場哭。 然后想到昭君出塞,從此再難相見,以及一路黃塵漠漠的苦楚,眼淚越發止不住。 一面哭,一面想,想起在家鄉的父母,心頭又酸又甜,只是想哭,又想起掖庭的姊妹,為她們委屈,索性替她們哭一哭。就這樣哭得林采都煩了。 “你哪里來的那么多眼淚?” “不要怪她!”昭君攔住她說:“你讓三妹把心里的傷感委屈,一股腦儿都哭了出來。往后就是每天都是笑的日子了!” 就這一句話,將韓文剛止住的淚水又引了出來,于是林采又怪昭君。不過韓文的淚水卻真是流完了,捧著胸,帶些惶恐的聲音說:“大姊、二姊,不好!我心里空落落地發慌!” “過一會就好了!”昭君想說,打入冷宮的時候,夜夜流淚到天明,也有過這樣的感覺,但念頭剛轉,便覺得此話不妥,自然而然地咽了回去。 “我好餓!”韓文又說。 “是哭得累了,”林采說:“這好辦,我有法子治。” 果然,只一盂肉羹,便將韓文又餓又累,心里發慌的毛病都治好了。怔怔地看著林采与昭君,自己告訴自己,應該矜持,但臉上的笑容卻怎么樣也收斂不起來。 “好了,如今該商量正事了。”林采說道:“我的意思,連三妹一起,我們都送你到了呼韓邪國,再一起跟陳將軍回來——” 話猶未完,韓文已興奮地拍著手說:“那好,那好,准定這么辦。” 昭君微笑不語,這是不以為然而不忍掃他們的興致的表示。林采看得很清楚,隨即問道:“三妹,你有意見?” 終于是昭君表示了不贊成的意見,她認為不但林采与韓文不必作此一番跋涉,甚至陳湯亦不必護送出塞。 “那怎么可以!”韓文問說:“太后的懿旨,怎么可以違背?” “這又另當別論。”昭君答說:“我也是奉了懿旨的,許我便宜行事,我認為不需要,妹夫就不必出關。” “妹夫”兩字在韓文听來刺耳,但卻忍不住在心里一遍一遍地念,臉上泛起紅霞,連昭君說什么也听不見了。 “三妹!”林采笑道:“怎么?竟是听而不聞視而不見,在想什么?” 韓文臉一紅,強笑著說:“我在想,他肯不肯听二姊的話?” “他是誰啊?”林采故意相問。 韓文打了她一下,默不作聲。昭君此時心情逐漸起變化,天心再開玩笑,正色答說:“三妹,這得你開導他,他亦須尊重我的身份。” 這兩句話窘得韓文滿臉飛紅,惶恐得不知如何是好?“二姊,二姊,我失言了!”她吃力地說:“他當然應該听長公主的話!我想他亦不敢不听的。果然無禮,我一定要重重說他!” 見此光景,昭君覺不安,“我亦是無心的一句話,你何必如此認真!好了,”她握著韓文的手說:“不提這件事了。” “對!不必再提。不過,”林采很懇切地說:“就事論事,二妹,此去路程不少,不讓妹夫護送,似乎不大放心。” “沒有什么不能放心的,有胡里圖,他敢不盡保護之責?而況還有匡少府。” “那就是了!”林采向韓文說道:“二姊是体恤你,你跟妹夫倒不可辜負盛情。” 這一下,又說得韓文盈盈欲涕。昭君急忙警告:“是喜事!別又掉眼淚。” 正談到這里秀春來報,陳湯求見。昭君想了一下,認為無須避什么嫌疑,便傳話在內廳接見。 陳湯已換了服飾,全副戎裝,益顯得气概非凡。先在中庭立定,然后遙遙行了軍禮,高聲說道:“陳湯拜謁長公主,有公務請示。” “陳將軍,”秀春笑嘻嘻地傳話:“長公主有命,請陳將軍登堂會親。” 听得“會親”二字,陳湯喜在心頭,窘在臉上,囁嚅著說:“姑娘,我不知道這個親怎么會法,可否請你轉稟長公主,改日再會親。” “陳將軍,虧你還是帶領成千論万人馬的人,怎么會親都露怯了?”秀春笑道:“若非會親,長公主能在這里接見你嗎?” 原來如此,陳湯恍然大悟,連聲說道:“說得是,說得是!多謝姑娘指點。” 于是上階登堂,只見昭君与林采并立,含笑目迎。昭君并未服御長公主的服飾,但陳湯仍按規矩行了禮,而對林采,卻只是以目示意。 “陳將軍,我們先談公事。你請說。” “是!”陳湯要言不繁地答說:“第一、請示行期;第二、報告長公主,毛延壽已經就捕。” “喔,”昭君想了一下說:“我們先談第二點,毛延壽應該送回長安,交石中書處置。” “是的。押解的人已經派定了,此刻回明了長公主,明天就押解回去。” “很好!”昭君緊接著說:“再談第一點,行期請与匡少府商議,不過我希望多住几天,好与姊妹多敘一敘。” “是!”陳湯想了一下問道:“五天如何?” “那也差不多了,暫定五天,有件事,陳將軍我要告訴你,關于讓你送我出塞一事,皇太后授權,許我便宜行事。我現在決定了,你不必護送,你只送我大姊、三妹回長安好了!” “這?”陳湯遲疑著,有依違兩難之苦。 “陳將軍,”林采插進來說:“你該信任長公主。退一步說,就算違旨,也是長公主的事。万一皇太后詰責,我可以替你作證,确是長公主告訴你,有此懿旨。” “那就是了。不過,長公主此去,未盡保護之責,于心不安。” “那沒有什么?胡里圖保護我,會比你更穩當。你只管保護我的大姊与三妹好了。” “是!” “好了!公事談完了,我們應該會親了。妹夫,”昭君指著林采說:“你先見了大姊。” 這一下陳湯又作難了。一本正經地戎裝在談公事,忽然改口稱“大姊”,實在有些叫不出來。 他不叫,林采叫了:“將軍妹夫,”她含笑襝衽:“恭喜你!” “將軍妹夫”這個稱呼甚怪,陳湯忍不住笑出聲來。這一笑,如嚴霜化為春風,心情輕松隨便,毫不窘澀地答說:“大姊,多謝,多謝!也還要多謝二姊!” “你可真應該多謝你二姊。”林采說:“多謝她促成你們的良緣。” 原來林采已經听昭君說過,是她在太后面前极力進言,認為陳湯与韓文,是英雄美人,相得益彰,如果太后以韓文許配陳湯,是對他的忠藎最好的獎勵,必定更能激發他的忠心。 太后欣然嘉納,所以才有這樣一道恩詔。 听她說明經過,不但陳湯感激得不知怎么樣才好,在屏風后面的韓文更是淚流滿面。覺得昭君的姊妹恩情,濃得承受不住了。 陳湯在再三致謝之后,少不得眼神閃爍,而知是尋覓韓文的蹤跡,昭君便喊:“三妹,三妹!” 不喊還好,一喊,韓文索性撒腿往里便走。害羞心怯,勉強她出來与陳湯相見,是件很殘忍的事。林采与昭君的想法相同,認為他們已相知有素,不爭在此一刻相見,所以都沒有進一步的行動。 陳湯到底責任心重,儿女情長,君王的恩義,又何嘗不是縈繞心頭,難以消釋?此時覺得有些情形非澄清不可,當即要求:“回啟上長公主,可否容我跟大姊單獨談一談?” “那沒有什么不可以!”昭君答說:“她在我們姐妹中居長,三妹的親事本來就應該由她來主持,你們仔細談一談好了。” 林采以為陳湯要談韓文,誰知不然。他開出口來,第一聲便是歎息。 “這就怪了!”林采以大姐的身份詰責:“妹夫莫非你對我妹妹還有什么不滿不成?” “不!不!大姐,你完全誤會了。對,對她,我真是固所愿也,不敢請耳。有此結果,我不知是怎么樣的高興。可是,大姐,君恩難忘,你說我回去,見了皇上怎么交代?” “這——”林采想了一下說:“不是你的責任,無須你擔心,不是嗎?” “話是不錯!”陳湯皺著眉想了半天,只是唉聲歎气地進出一句話來:“叫我怎么說呢?” 林采看他是如此嚴重的神態,心里不由得也嘀咕了“妹夫,”她問:“皇上到底是怎么跟你說的?” “皇上說,任務不達,不必去見他。” “可是——”林采也不知道怎么說才好了。對于皇帝的一往情深,無論如何舍不下昭君的愿望,陳湯的了解,与林采一樣深。在林采,事已如此,不愿多想。而陳湯卻須面君复命,不能沒有交代。意會到這一層,林采倒有些替她這位“妹夫”發愁了。 “那么你看呢?”林采問道:“有什么主意,說來商量!” “有什么主意。老太后那道懿旨一頒,什么主意都沒有了!” 林采想了一會,欲言又止,而終于忍不住說了出來:“妹夫是自己人了,我不妨實在說。老太后的懿旨,還在其次,主要的是,長公主自己愿意和番。” “噢!”陳湯的那雙眼顯得更大了,俯身向前,輕聲問道:“大姊,莫非長公主愿意做閼氏?” “嗨!妹夫,你這話可是太唐突了長公主!” “是,是!”陳湯誠惶誠恐地,但軍人的性格,遇到這些地方是不容許含蓄的,所以率直問道:“大姊!長公主自愿和番,是為了什么!” “你去想!”林采答說:“你應該細想一想。” “大姊,”陳湯有些心急了:“你別讓我猜了!老實告訴我吧!” “好!我告訴你,為的是不愿輕動干戈。” “并不是大動干戈!”陳湯接口說道:“計出万全,決不會搞得國家喪元气。” 林采有些不悅,但不便与他爭辯,只說:“我要你細細想一想的道理就在此!” “是的。”陳湯低沉惋惜地說:“我謀不用,是,是很失策的事。” “我謀不用?”林采睜大了眼問。 “是!我為這件事殫精竭慮,一切都布置好了。可惜——” “可惜皇太后不許,是不是?” “是啊!我不懂皇太后怎會知道我在這里。” “我告訴你,”屏風后面有人應聲,接著閃出來一條纖影。正是昭君:“妹夫!我或者又要叫你陳將軍了!陳將軍,我們細細辯一辯。” “不敢!”陳湯惶恐万分:“也許是我失言了,不該問的。” “不!沒有什么問不得。而且我可以告訴你,是我稟告了皇太后的。因為我覺得只有這樣做,才于國,于君,于公,于私,于人,于已都有利。” 陳湯將她的六個“于”复誦了一遍,到最后困惑了,“長公主,”他問:“怎么說,于你亦有利?” “我達成了報答君恩的志愿,豈非于我有利?” 陳湯的一張長方臉,笑起來時是很雄偉的長隆臉,此時卻有棱有角,像石刻一般,只為昭君所說報答君恩的話,在他看來大謬不然。 “長公主,如果所示不准駁回,陳湯奉之唯謹,倘或容人請教,實有不解之處。” “不要緊,不要緊!”昭君預備破斧沉舟跟他辯駁一番,所以從容不迫地說:“我懂得你的意思,你覺得我的話說錯了是不是?” “我不敢說長公主錯了——” “不必,”昭君有力地揮一揮手:“不必加上不必要的修飾。實話直說,如何?” “那就放肆了!”陳湯的口齒也很犀利,交代了這一句,隨即問道:“請問長公主,如何為孝?” “順者為孝。”昭君脫口相答。 “孝要順,忠就可逆?” “妹夫,”昭君笑道:“你的打算錯了!我不會在這上頭上你的當。你是說,順者為孝,則忠更當馴順,是不是?” “是!”陳湯斬釘截鐵般回答。 “但愿這不是你的本意。孝固非順不可;忠則決不是非順不可。” “莫非逆亦可謂之順。” “是看怎么樣的逆?”昭君答說:“豈不聞‘忠言逆耳’的成語?又道是“逢君之惡’,逢君不就是順嗎?” 陳湯默然,是被駁倒了,但卻是口服而心不服的神气。 昭君心想,陳湯是漢朝的大員,忠心耿耿,智勇雙全,但如不該用而用,他個人的成就有限,對國家真是一大損失。為了惊醒他的愚忠君,昭君決計下一劑猛藥。 于是她說:“妹夫,我再說一句,孝固非順不可,忠則決不是非順不可。忠君出于孝子,話誠不錯,但孝子縱為忠臣,卻不一定是良臣,甚至只是著重順之一字,會成為佞臣。妹夫,倘或事君只是一個順字,那是妾婦之道。” 听得這話,連林采都大吃一惊,因為將陳湯罵得太刻毒了——陳湯,臉一陣青、一陣白,壯闊的胸脯起伏不已。林采真擔心他會有何不禮貌的行動,或者,至少是冒犯長公主尊嚴的語言。 “妹夫,”昭君又說:“為我這件事,朝廷已經很受傷了。倘或食言,既損國格,又傷國体,万万不能再翻覆了。” 許了呼韓邪的事,忽然翻悔,誠然“有損國格”,但是“有傷國体”,則陳湯卻另有看法。不過他覺得他的看法,能不說最好不說,所以這樣問道:“請教長公主,‘有傷國体’這四個字,作何解釋?” “為了留住不遣,想出許多花樣,說一句很率直的話,實在是有欠光明磊落的。” “長公主的意思是,陳湯原來的計划不夠光明?這,長公主,須知兵法有言:‘兵不厭詐’,似乎不可一概而論。” “兵不厭詐,誠然!要看用兵的目的如何?目的光明正大,為了保國衛民,不妨使盡各种手段,只求胜利;倘或只是為了一個女子以奇襲暗襲獲胜,史筆無情,我們不能不為皇上身后的名聲著想。”昭君緊接著說:“不過,我的所謂有欠光明磊落的花樣,并不是指你的進行計划而言。譬如,毛延壽!” 她搖搖頭,是很不以為然的神气。 “毛延壽,”林采插進來問:“此人怎的傷了國体?” “大姊你想,”昭君答說:“像毛延壽這樣的奸人,早就該明正典刑,一伸國法,只是為了要利用他做間諜,容他苟且偷生到如今。甚至石中書以堂堂宰相之尊,竟跟毛延壽這樣的人,鉤心斗角在打交道,這不是有傷國体。” “是,是。”林采完全同意,轉臉向陳湯說:“妹夫,這确是有傷國体。” “是!”陳湯答說:“既然長公主這么說,我倒有句話,如骨鯁在喉。” 話雖如此,卻不說出口。昭君毫不考慮地說:“不要緊,你有話盡管說。” “長公主已受過明妃的封號,如今又作呼韓邪的閼氏,豈不也是有傷國体?” 此言一出,大惊失色的是林采,還有去而复轉在屏風后面悄悄靜听的韓文。 接著,便看到突如其來地的一條人影出現,正是來自屏風背后的韓文,她那尖銳的聲音,割破了像要窒息樣的沉默。 “你怎么這樣子說話?簡直有點不通人性了!” 宛然是悍婦責備丈夫的神態,但林采不但未曾攔阻也引出她卡在喉頭的話。 “妹夫!你這話錯盡錯絕,有說出來的必要嗎?” “你少說一句都不行?”韓文依舊气鼓鼓地,對滿臉漲得通紅的陳湯毫不留情的說:“我平時對你的印象,都在這句話中一筆勾銷了!罷罷!那怕得罪了皇太后,我也不奉懿旨。” 陳湯与林采都不明白她的意思,昭君卻听出來了,所謂“不奉懿旨”,便是不愿遵從太后將她許配陳湯的好意。為了自己,以致于他們美滿的婚姻破裂,縱使咎不在已,她亦大感不安,不能不開口了。 “三妹,你不要這么說。妹夫亦是有口無心——” “哪里什么有口無心?他自己說的,有如骨鯁在喉,似乎是非說不可的一句話。”韓文轉臉又問陳湯:“你喉嚨里一根刺拔掉了,你輕松了吧,舒服了吧?是不是?” 陳湯又悔又恨又著急,恨不得自己在自己的臉上,狠狠摑兩下。無奈到底是大將的身份,做不出這种弄臣的姿態,只哭喪著臉說:“我原不該說的。” “那么是誰要你說的呢?——” “好了!三妹,”昭君不能不用威嚴的聲音阻止:“其實說出來也好!讓我有個辯解的机會。不然,口中不說,心里是怎樣在想,反倒使我覺得有不白之冤!” 這是深一層的看法,陳湯頗有如釋重負之感。但不敢開口。韓文的情緒也緩和了些,靜待下文。只有林采忍不住說:“原是我們想錯了!明妃只是皇上想這么封而已。宁胡長公主的封號,到底是奉了懿旨的。” “這也是可以作為理由之一的一种說法,不過我的本意并不在此。皇恩深重,自然只有我感受得最深切,為報君恩,就我自己來說,有個做起來最容易,而且會贏得千秋万世,無數感歎的法子。可是我想來想去,不以為那是符合我本心的做法。” “那么,”林采問說:“那是怎么個做法。” “就如當初皇太后所決定的辦法,把我的尸首送給呼韓邪!” 原來昭君已萌死志,林采、韓文与陳湯無不心頭一震,臉色都很不自然了。 “你們看!”昭君從貼香口袋中取出一個小小的絹包,打開來,里面是紅色的粉末:“這是鶴頂紅……。” 一語未畢,眼明手快的韓文已將這包毒藥搶到手中,順手交給了陳湯——她是怕昭君會來奪回,交給陳湯就不礙了。 “要死隨時隨地可死!”昭君微笑著,不過嘴角微有悲慘的意味:“我想通了。我不能死!” “是的!”韓文喘看气說:“二姊你一死,至少是兩條命。” 這意思是韓文亦會自殺。昭君拉著她的手,感動地說:“三妹,你不要怕,我要死,早就死了。說實話,皇太后當初賜死之時,我倒真是向往一瞑不視,千愁皆消的境界。當時死不成,如今就不能死了!因為死于掖庭,誰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死在公然出長安之后,將要出雁門關之前,請問你們三位,你們心里會怎么想?” 三人面面相覷,都不想回答。也都認為不必回答。但昭君卻偏要有答复。 “妹夫,你向來不說假。你告訴我,你心里會怎么想?” “是君恩未斷,只好殉情。” “是的,我是殉情。不但殉情,亦可說是從一而終,保全了我自己的名聲。可是,皇上呢?這不是替皇上蒙了惡名?你們去想,長公主因為皇帝而殉情,即使我是賜封的异姓公主,到底也不是一樁可以在名教禮節上交代得過去的事吧?” “是,”陳湯這下可衷心欽服了:“長公主真正愛君以德!也真正是用情甚深!” “是的,我對皇上的感情,只有我自己知道,皇上對我的感情,也只有我知道得最清楚,我,”昭君忽然激動了:“我只希望皇上恨我,罵我,才會把我的影子從他心中抹掉,上承慈養,下撫黎庶,做一個對天下后世交代得過去的皇帝。如果我竟輕生不愿出塞,請問,皇上又是怎么一個想法?” “自然是朝思暮想,嗟歎不絕。”林采答說:“想到天所遣愁時,必是武帝邀方士作法,召請李夫人一般,聊慰相思。 “那是武帝,雄才大略,提得起放得下;當今皇上,”昭君看著陳湯說:“妹夫,你說皇上能像武帝那樣嗎?” “長公主!”陳湯肅然下拜:“皎皎此心,天日皆鑒!陳湯敬佩之忱,非言可喻。” 昭君笑了,是极其安慰的笑。但一想到皇帝的恩情不覺五中如焚——多少天以來,她強自克制,學著去忘掉春花秋月,禁苑雙攜的往事,而此一刻塵封的記憶,被抖露了開來,一發不可收拾了! 誰也不明白她的神色,何以突然變得這么難看?林采与韓文都以為她是得了什么病。或不是一路感受風寒,遽爾發作,便急急扶住她,不約而同地問:“可是病了?” “不要緊!”昭君強自支持著,用极威嚴的聲音發命令:“陳湯、韓文,你們去談你們的事,不要管我!” 韓文欲有所言,卻為林采的眼色所阻止,松開手答應一聲:“是!”陳湯退到別室。 “大姊,你今夜陪陪我,好不好?” “當然,當然!”林采說道:“如果不是身上病,必是心里有病,說出來就好了!” “這話不錯。” 于是兩人在昭君的臥處,攤衾倚坐,追憶儿時,怀念鄉關。從欽使選美一直談到掖庭結義。然后就必得提到毛延壽。 昭君說不下去了。 “唉!不提吧!” 她歎口气:“我在想,我如今有個最好的出處,無奈辦不到。” “怎的辦不到?” “我在想,最好在香溪上游,山水深處,結一座茅廬,容你靜靜地過日子。你想這辦得到嗎?” “就辦得到我也不贊成。青春不能就這樣子埋沒了。” “埋沒總比糟蹋好!” 林采默然,心潮起伏,想了又想,終于說出一句話來,“二妹,如果你覺得是糟蹋了青春,倒不如照原議進行。” “原議?”昭君問說:“什么原議?” “仍舊照陳湯的計划。二妹,你的青春只有在未央宮中,才不會糟蹋!” 昭君勃然色變,心如刀絞。自己的心跡,至今還不能讓親密知已如林采這樣的人明了,那是件太令人傷心的事!夫复何言?她在心里說,就讓人誤解去吧,死且不畏,何有于此?自己只當自己是已死未埋之人,一切毀譽榮辱,便都只是漠不相關的他人之事,那就不會覺得痛苦,當然也不會快樂! “大姊,我倦了!”她說:“睡吧!” 她的表情令人莫測高深,怯怯地問說:“二妹,是不是我的話說錯了。” “沒有!”她搖搖頭,再無多話。 林采默然地退了出去,順手掩上房門,昭君茫然四顧,只覺得心里空落落地,什么都不想,也什么都不會想了。 雙眼真個澀重得難受,不自覺地合上了。眼前一片明滅的光,閃現出高山、流泉、老樹、野花,听得母親在喊:“昭君回來!昭君回來……” 母親在哪里?驀地里惊醒來,一時不辨身在何處,但見一燈如豆,影綽綽有個人在燈后。 “誰?” “是我,”林采閃身出來:“二妹,我听見你在夢里頭哭。” “是嗎?”昭君摸到臉上,淚痕猶在。同時也明白了,為何看林采的影子是模糊的。 “二妹,”林采坐下來說:“你這樣去我實在不放心。” “夢到娘親才哭的。除此之外,就沒有什么能讓我哭的事了。”昭君又恢复為那种堅毅的神色:“大姊,你盡管放心,我自己會排遣。將醒作夢,將夢作醒。夢中有好些親人,有好些趣事,一樣能使我快快活活!” “然則將醒作夢呢?” 昭君無法回答了。 黃塵漠漠,舉目無親。伴著個既老且丑的呼韓邪,那不是個噩夢?噩夢,日日如此,是個不會醒的噩夢! 昭君的聲音越來越低,窗外瀟瀟雨聲也越來越清楚了。 “大姊,你請吧!我要去做夢了,不,是把噩夢惊醒來,過我自己的日子。”她迷茫地望著空中:“看,杏花春雨,蒙蒙遠山,好美的景致!” 光暈中照出她滿足的微笑。面長長的睫毛中,卻含著兩滴晶瑩的淚珠。 林采歎口無聲的气,拖著鉛樣的腳步,悄悄出來。她一直以為是了解昭君的,此時卻忽然不了解了。 “誰也不了解她。”林采在心中自語:“千秋万世,沒有一個人會了解昭君。” ------------------ 中文東西网 整理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