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第十章 与總統為鄰


  法國總統府愛舍麗宮的四面,被“卡丹帝國”占領了三面,由此形成了對總統府的三面包圍。四位未婚的主人在“卡丹帝國”里,創造著一個又一個令全世界吃惊的奇跡。由于這些奇跡,皮爾·卡丹榮膺法蘭西藝術學院院士。他向拜訪者講解那把院士配劍:

  “這把劍是費了五百小時人工鑄成的,我這一輩子的生命、事業,全部象征都在這把劍上……”

  包圍總統府

  夏日的巴黎,驕陽似火。

  這是一個熱得發燙的夏天,這是一個紅得似火的巴黎。

  此時此刻,一位和這個紅得發燙的巴黎一樣享譽世界的老人,正坐在他的帝國里,追憶著、回味著一段又一段往事。

  皮爾·卡丹曾有著一段异常艱苦的奮斗歷程。而如今,卡丹企業每年有著一百億的營業額,他個人的年收入高達一億二千五百万美金,在整個歐洲超級富翁排名榜中名列第九。

  皮爾·卡丹對自己的企業所取得的成就也頗感自豪。《路透社》的一位記者在采訪他時,他毫不掩飾地說:“光是每年生產的卡丹牌領帶而言,若將它們頭尾銜接起來,一直排下去,可繞地球兩圈。”知情者明白,皮爾·卡丹能有今日,也經歷了類似唐三藏西天取經那樣的磨難。

  “出奇制胜”,語出《孫子兵法。勢篇》:“凡戰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無窮如天地,不竭如江河。”意思是說,人凡作戰,一般都是以正兵當敵,以奇兵取胜。所以,善于出奇制胜的將帥,其戰法如天地那樣變化無窮,像江河那樣奔騰不息。

  出奇制胜的謀略思想,其核心在于辯證地看待“奇”与“正”的關系,不要以為一次奇招制胜,便認為此招永遠是奇;也不要以為常用的戰法,就永遠不能達到出奇制胜的效果。而要隨情況的變化而變換奇正戰法,從而達到正變奇、奇變正,奇亦胜、正亦胜的出神入化的境界。

  在現代商戰中,“出奇制胜”這一謀略被廣泛應用,并且,賦予新的內涵,它不僅表現在營銷領域里的奇謀妙計,而且還表現在產品設計領域的創新發明。這方面的精彩戰例數不胜數。

  皮爾·卡丹,這位在法蘭西共和國与埃菲爾鐵塔和戴高樂總統齊名的服裝巨擘,就可謂是“出奇制胜”的杰出典范。

  在皮爾·卡丹數十年的服裝設計和經營生涯中,他獨樹一幟,不斷創新,始終走在時代潮流的最前面。給法國時裝界注入了朝气和活力。

  在皮爾·卡丹的手里,每根針線,每塊色彩,都充滿了神奇的魅力。他就是用這神奇的針線和色彩征服了法蘭西乃至世界的服裝市場,創造出一個舉世矚目的“卡丹帝國”。

  卡丹帝國的首府,位于巴黎奧諾里大街八十二號,就位置而言,整個法蘭西,再也沒有這樣顯赫的門牌了。二十几米之外的馬路斜對面,是法國的總統府愛舍麗宮,由于街道不寬,無汽車行駛,門旁有兩座崗亭,四名衛士分守兩邊,顯得庄重威嚴,四人完全是古代將士裝束,銀盔亮甲,足蹬長統靴。更令人注意的是,每人頭頂插著一支半米多高的紅纓。紅纓在歐羅巴的微風中飄拂著,透著法蘭西將士的古韻与威風。

  卡丹總部是一座舊式建筑,在房屋老式的大木門上留有一小門,只容單人進出。

  皮爾·卡丹只要在巴黎,每日四次進出這座木門。

  然而,正是這座陳舊的樓房,見證了“卡丹帝國”的興起,它最直接地記錄著帝國的每一步腳印。

  五十年前,一位身無分文、饑腸轆轆的威尼斯青年來到了這里。從一個愣小子到一位兩鬢灰白的老者,時間過了足足半個世紀,皮爾·卡丹至今仍眷戀這個地方。

  憑實力,皮爾·卡丹完全可以建造一座世界最先進的現代化摩天大廈。享受人類創造出來的最舒适的生活設備,但是,他沒有那樣做,而仍舊日日進出這的舊樓,用他超群的思維美化著人們的生活,构思著王國更大的藍圖。

  在卡丹帝國總部不遠,坐落著一座舊樓,這就是皮爾·卡丹的家。樓不高,一個舊而小的門,關得緊緊的,皮爾·卡丹從這道小門里進出了几十個春秋,每日都要步行上班下班,一次二十來分鐘,正好作他的戶外活動。

  房子的主人有兩位,一位是皮爾·卡丹本人,另一位是已年逾九十多歲的姐姐。

  多少年來,姐弟二人分住上下兩層,每日早晚兩次見面,過著平常人清靜的家庭生活。白天,皮爾·卡丹的姐姐一人在家;夜晚,姐弟二人彼此直接用故鄉威尼斯方言交談。多年來,皮爾·卡丹已養成了在家里不談公事的習慣,因此,“童年”便成為兩姐弟談話的共同主題。當“童年”從遙遠的過去源源不斷地流來,流向這幢高樓的主人,舊日子帶給兩姐弟的幸福是旁人所難以分享的。大多數的節假日,皮爾·卡丹都是在這幢舊樓里度過的,皮爾·卡丹喜歡在花園里漫步,行走。

  在皮爾·卡丹家不遠處的總統府四周坐落著一座連著一座,雖然高度受到了限制,但相當有規模、有气魄的建筑群。這些建筑群,以它們的赫赫名气,給總統府憑添了几分光彩。

  從東北角的現代超級商場開始,直至西南隅的一方重鎮,全是皮爾·卡丹的勢力范圍,只有西北角才是空檔。也就是說;法國總統府愛舍麗宮的四面,被一位會做時裝的大師占領了三面。

  法蘭西共和國有多少沃土,塞納河畔有多少佳境,但皮爾·卡丹沒有去選擇,他把自己畢生事業的根基立在了總統府的高牆外,對總統府形成了三面包圍。就此一點,世界上絕無第二例。

  未婚的帝國

  皮爾·卡丹雖然功名成就,卻一直過著相當簡朴的生活。這在一般人看來,似乎有些不可思議,但對于皮爾·卡丹來說,過著這樣的生活太真實太自然不過了。

  平平淡淡總是真。能在平淡中嚼出人生的真味,才是真正杰出的偉人。同時這也注定了皮爾·卡丹內心世界的丰富。

  他是一位十分注重感情的人。他終身不娶,与自己已年高九十歲的胞姐相依為命。憑其實力,每日可雇用一連人馬為他服務,但在那座与總統府僅一街之隔的舊樓里,至今還是只有姐弟二人,每日回到家中,還要幫著老姐姐做家務。皮爾·卡丹有位助理,是日籍高田美女士,与他密切配合四十年。盡管此人看上去已老態龍鐘,但皮爾·卡丹每次出面應酬接待,她總是伴其左右。不僅對人,對物亦如此。

  他有一輛開了二十年的Peugeot 車(標致牌)被人偷走,至今念念不忘,總覺著現在手里一輛BMW 車(寶馬牌)遠不如以前的那一輛。這是一种典型的怀舊情結,同他對自己童年的一再追憶如出一轍。失去的都是美好的,明天是好是坏且不去管它。

  前几年,皮爾·卡丹收養了一對法國夫婦的五胞胎(法國最高記錄)三男二女為義子義女,負擔其全部費用。如今五個小家伙長的十分逗人喜歡。皮爾·卡丹對世界上所有的儿童都怀著深深的感情,這是一种偉大的愛。

  皮爾·卡丹外出,常常三個人,一矮二高,也可說二女一男。

  第一位是總裁助理、日籍高田美女士。她的身高不足一米四五,年齡七十有余,她与皮爾·卡丹合作四十余年,是皮爾·卡丹最貼身的共事人,大小活動她都參加。

  第二位是高檔服裝部經理瑪麗絲女士,一米八0 左右,鼻梁上架著一副黑邊大眼鏡,不多言語,以前曾為皮爾·卡丹做過多年時裝模特儿,然而,歲月不饒人,當風采消失之后,只好退出舞台,進總公司擔任了要職。

  再一位就是身高一米八五以上的圣。布里斯先生,一副白色眼鏡,頭發已白了大半,而實際年齡只有四十四歲。他管轄的商標代理部,在皮爾·卡丹的公司里舉足輕重,几百項合同都要經他的手,隨手簽個名字,就有几百万法朗的收入。

  圣。布里斯是卡丹公司的“老革命”,他一口气干了二十年,沒有挪過窩。在法國總統府斜對面的那座舊樓里,圣。布里斯陪著皮爾,卡丹進進出出,從一位普通員工,熬成如此一位人物,已經夠意思。因為,他并未學過服裝,開始也不懂經營,他在巴黎大學攻讀的是歷史与哲學。閒時聊起來,他骨子里最感興趣的仍然是哲學与社會學。

  令人感到奇怪的是,他們三位同皮爾·卡丹一樣都未婚嫁,難道四巨頭全信奉獨身主義!或另有其它原因?

  我自己就是銀行

  皮爾·卡丹有膽有識,從不人云亦云。作為西方服裝藝術及企業的統一体,他第一個跨入大戰后的日本,第一個撞進中國大陸,第一個訪問仍處于冷戰期的莫斯科,第一個踏上亟待開發的越南。皮爾·卡丹就是這樣一個人,過去是這樣,現在仍是這樣,他曾說過:“我永遠是第一,我討厭當第二的角色。”

  他另具一顆一般服裝設計師所沒有的靈活精明的商業頭腦,將藝術与商業兩個領域內几乎不可并存的智慧与才能融為一体,析其原因,可能与他的自學和實踐有關。如果他离開農村后,又去讀上五年法蘭西藝術學院,或六年巴黎大學經濟系,從那條路上走過來的皮爾·卡丹,就不會是今日的皮爾·卡丹了,要么只是一位藝術家,要么只是一位企業家。

  一九九二年,有位美國記者問他企業成功的秘密,他特別強調創業時需要有一筆雄厚的資金作基礎,并自豪地告訴記者:“在目前為止,我現有的經濟能力已足夠讓我自由發展,不需向任何銀行借錢,看銀行臉色,我自己就是銀行。”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誰都知道創業与發展皆需要資金,多多益善,但這筆資金又從哪里來呢?況且,無論任何國家的銀行,決非慈善机构,本身也追求贏利与效益,也有自己的計划与指標,怎會不講臉色?企業能不看這种臉色最好不看,但又有多少企業不是靠銀行過日子?

  多年來,卡丹企業沒舉行過任何有關企業預算、或業務計划會議。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自由的記者們可以向任何企業、公司提出批評。但是,衡量一個企業的优劣,主要還是看效益。如果干每件事都因循守舊,去尋找別人留下的印轍,皮爾。卡丹決不會從一個兩手空空的鄉下青年拳打腳踢几回合,僅僅五年的時間便擠進了高檔服裝師的行列,必定有著不同凡響的獨特之處,才能使他迅速發展,令世人一片惊訝。

  工作上的皮爾·卡丹更是一位作風嚴謹、精益求精的人。他非常注重自己的風格,即使在自己成名后,他也十分珍惜“皮爾·卡丹”這一享譽世界的品牌。

  在一次世界性的服裝展示會上,皮爾·卡丹在助手們的帶領下來到自己的展廳前,他仔細地看了展廳的布置,并在展台前与工作人員—一合影貿念。然后一聲不響地走了。

  他走后不到半小時,隨即派來了一位設計師,并帶著兩套女時裝与兩名模特。

  設計師告訴展廳的工作人員,說卡丹先生對布置不滿意,沒有体現出他的風格和藝術特色,要立即重新布置。

  一次,皮爾·卡丹隨意走入了一家皮爾·卡丹專賣店,他眼睛很尖,一眼看出几件不夠質量的“PC”女裝,當即提出要撤掉。

  店商問:“為什么?不也是PC牌子嗎?”

  “這批女裝制作粗糙存在問題,沒有体現卡丹風格,可以內部處理。”

  這句話可苦了店主,此貨用高价買進,又不能退,作內部處理,經濟上自然受到損失,因已失去名牌的价值。

  當皮爾·卡丹見到一塊燈箱牌上,密密麻麻塞滿了內容:有手寫的皮爾·卡丹,又有印刷的皮爾·卡丹,兩端附有商標符號,馬上就搖頭,接著就發了一通議論:這不是卡丹的風格,這里体現不出卡丹的特色。太复雜,太零亂。什么是藝術?單純就是藝術,簡洁明快就是藝術,重點突出就是藝術,搞的面面俱到同時也就喪失了藝術。什么也不要多寫,什么也不要多畫,只寫上Pierre Cardin ,就是最好的廣告藝術……

  他是一位藝術大師,真正能理解他的人能有多少呢?

  當圣。奧諾里大街即將走至盡頭的時候,前方十字路口左側,出現了一座兩面臨街的暗綠色的二層樓,正對十字街口的弧型拐角處,牆上襯著兩個白色大字:PireerCardin.

  商店的位置得天獨厚,處在十字路口,又在八區奧諾里大街,与總統府愛麗舍宮只有一街之隔,進總統府辦事的人們,不論有意無意,都能看見几十米外的綠色的樓房和牆壁上的Pireer Cardin.

  店貌看似尋常一般,但畢竟是卡丹帝國的門面和形象,雖說世界上有數不清的Pireer Cardin 商場,唯有這間近水樓台,因為這里是卡丹藝術推向世界的橋頭堡,是占領市場的第一站。

  推門而入,店內簡洁明快,洋溢出几分溫和和靜穆,挂出的服裝不過二十套,相隔不下几米,內中站著三、四位十分体面的服務員。几位走動著的顧客,在用心地品味揣摩,似乎不像是衣物的買主,而像是在高雅圣洁的藝術殿堂里欣賞一件件藝術品,這間店的主要作用不是銷售,更重要的是展示。皮爾·卡丹每月的新作問世,首先在這里擺出,工厂同時組織生產,然后走向世界。

  在這個卡丹藝術推向世界的橋頭堡,卡丹追求的自然簡單的藝術風格無處不在。

  這也說明,藝術与事業不一定出自豪華与闊气,艱朴淡泊也可以造就和孕育天才!

  榮譽之劍

  他是一位白手起家,靠自己的工作和勇气獲得成功的人。他既實干又冒險,他是一位真正的征服者。有一次,他對《紐約時報》說:“我曾說過我像戴高樂一樣有名,現在我情愿把他換為你們國家的那位麥當娜。”皮爾·卡丹是當今世界叫得最響的名字。

  其實,在他龐大的帝國里,只有七位主管和三位助理主管,僅此几人管理著全球性的業務,并沒有什么复雜的商業計划,也未實現計算机化。但他又怕受騙,帝國里一支筆對外,所有支票都要他簽字。

  他不搞股份制,也不追求合資,他的組織方式沒有合伙人。如果哪一天他一覺不醒,可能沒有人接管他的事業。

  七十有三的皮爾·卡丹是當今世界服裝界的老人,是導師,是前輩。不僅在服裝界,在整個人類歷史上,也算得上一位傳奇式人物。

  這位令人歎服的世界級大使,既善藝術,又精經濟;一只手抓普及,另一只手抓提高。他能將自己的人生境界上升到今天這樣的高度,沒有自己的獨到之處,沒有超人的才能智慧,那純屬是空談。

  現在,皮爾·卡丹在國際服裝界仍然有著任何人不可替代的位置和重要性。他個人的理解是因為始終不忘創作:“一般人在服裝大眾化的同時,總是忽略了服裝創作,損坏了它的藝術价值。而我正相反:我既讓自己的服裝大眾化,同時又繼續保持著我一貫的創造性,所以我不倒。”

  由于他在國際服裝界超凡脫俗的卓越表現,使他在國內外政府、文化界、服裝界獲得過連續不斷的榮譽獎章,其中三次獲得相當于服裝界奧斯卡的金頂針獎最為榮耀。尤其令他激動忘情的是,在他七十歲的高齡,被提名入選為法蘭西藝術學院院士。至此,對于一位老人來說,一般都應隨遇而安,而他并不安分,獨出心裁地打破和否定了兩百年來沒有絲毫變化的院士服与院士配劍的傳統,專為自己特別設計了一套院士裝与配劍,接受了一九九二年底的院士授利。

  一九九二年十二月二日,皮爾·卡丹被法蘭西藝術學院同仁正式接納入院,就職儀式中,馬爾賽爾。蘭多夫斯基、法蘭西藝術學院德高望重的終身書記,發表了一篇精彩的演說:

  “請允許我這樣對您說:您生平极不尋常的經歷猶如一個童話。

  您依然是一個永遠充滿想象和計划的年輕人,穿上綠袍,您更是集創造者、藝術家及美和未來計划的實施者于一身,您因此极自然地成了藝術學院的院士。您是傳統、現代化和企業精神的和諧統一。

  從青年時代起,您便被‘時尚’,也就是說,對适合表達穿著者風貌的物質外表的追求一一所吸引:服飾既不是邊界,也不是防衛,對于您,服飾已經是靈魂的顯示,是一种用來向別人交流的禮節的符號。

  您一直試圖沖破您以‘入道王子’身份穿越其間的各种階層之間的社會和經濟壁壘。

  這理想,我們和您共同分亨。正是為了這個理想,為了表彰您如此恢宏的事業,我們怀著熱情和友誼于今年二月十二日決定接受您為我們的一員,并將我們的學士院向這一當之無愧的藝術形式——我指的是高級時裝一一開放。我們選擇了這門藝術最出色、最杰出和最慷慨的代表之一,一個偉大的形象,一個手指靈巧如金的人一一皮爾·卡丹,歡迎您!“

  馬爾賽爾。蘭多夫斯基書記在演說中還采用了一個大膽的說辭:“您曾經說過自己有‘一張漂亮的臉’,現在您已成為一個形象。”馬爾塞爾。蘭多夫斯基還強調指出,皮爾·卡丹作為一种時裝風格和一個工業王國的創造者完全有資格進入學士院,因為學上院不僅授譽于藝術家,而且同樣給那些善于推動和捍衛藝術創造,并使欣賞超越狹小圈子溶入全社會的人以榮譽。

  皮爾·卡丹被當選為法蘭西藝術學院自由院士,這本來對于他已是最高榮譽,而那把配劍确是他榮譽的一個最好象征。

  事后,他向接連不斷的拜訪者詳細講解了這把劍對他深遠的重大意義。

  “這把劍是費了五百小時人工鑄成的,我這一輩子的生命、事業,全部象征都在這把到上了;整個劍的造型——上段的頭、中段的身、下段的裙擺及聯想到長腿的刀部位一一表示了我個人所設計高檔女子服裝的形象。但這把劍所反映的還不只這些:劍柄的頂頭,象征縫紉時常用項針指套,也代表了我三度所得服裝界的金頂針獎;頂針下部刻有兩眼的面具,說明了我的出身地威尼斯嘉華年會的標志。劍柄中段成心形弧狀的‘M ’字体,有三重意義:既象征我的心,同時也代表了我在世界數個大城市所擁有數個高級餐館‘馬克西姆’的第一個字母‘M ’;此外,還表示了我所設計過兩扇高聳如武士盔甲的男裝造型(由肩頂的寶石代表盔甲)。劍柄中心的針,象征了縫紉針与針孔下方的線軸及象征剪刀的劍身(實際上由兩條細長的不銹鋼金屬片拼成),都說明了我靠縫紉起家的道具。”

  皮爾·卡丹十分愛惜自己設計的這柄劍,劍代表了他的生命与事業,代表了他的全部。人們在欽羡的同時,也自然會想起他在被人選為院士時對整個法蘭西听眾發表的一番感慨:

  “過去從來沒有人把在布堆中干活的人嚴肅看待,然而人類史的演進卻完全与服裝有關,而且服裝是唯一能反映時代的重要證据,是歷史的回憶要點。”

  他進一步闡明:

  “我對我能得到這項至高的榮譽,無疑是世人已將時裝設計者肯定為正統的美術表現形態之一,是對服裝設計者最崇高的贊禮。”

  ------------------
  亦凡圖書館掃校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