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第五章 香溪漫游 昭府溫情


  三位摯友相聚之日,适逢云垂天陰,加以身處密林之中,更覺昏暗幽晦,開始頗有蒙矓窒息之感,時間一久便習以為常了。三人久未促膝傾腸,今日俱都敞開了心扉,天南地北,縱橫暢談;意見不一,激烈爭論;飲酒賦詩,言志抒情,半天時光轉瞬即逝,不覺已近黃昏。不知何時風吹云散,夕照輝映,晚霞似火。這夕照,這霞光射進橘林內,便這般瑰麗燦爛。
  《橘頌》的內容和深義,屈平飽含激情的朗讀,深深地感染著昭春和景柏,他們羞紅了臉,低垂了頭,臨別時各向屈平討几株橘苗,回家栽种,培養成林,并以它們為光輝榜樣,“深固難徙”,“獨立不移”。
  又過兩年,即公元前323年,屈平十七歲。一般說來,十七歲還是個孩子,屈平卻已經長成九尺昂藏之軀了,人稱偉男子,張眼看去,頗似高原上的白楊,密林中的松柏,沃野里的梧桐,挺拔,偉岸,嫩綠,水靈,俊俏。這是美的化身,力的象征,生机的体現。此時的屈平,与其說是一位亭亭玉立的美男子,不如說是一件精美的藝術品。這身軀,這儀表,這風采,博得了多少女子的青睞傾心,令多少姑娘神魂顛倒,心碎腸斷。這一年的深秋,屈平征得了父母的同意,出門作一次漫游。此番漫游的目的有二:一是采風,搜集香溪、長江一帶的民謠俚曲;二是体察民情,了解民間疾苦。
  一天,屈平拜別了府上尊長,不帶任何侍從,獨自一人出門离鄉。繞過情態畢露的獅子岩,沿響鼓溪、鳳凰溪逶迤而前,小心翼翼地行進在攀崖附壁的樵徑上。不知走了多久,行了多遠,前邊來到了出樂平里的唯一通道,人稱“曲徑通幽”的七里峽。后世有詩描繪其險峻風光道:
   峽行七里未云遙,
   廿四瀠洄路一條。
   綠樹蔭中涼籟度,
   青峰影外斷云飄。
   風搖雜卉岩峻土,
   石鎖江橫水激濤。
   ……
  這是一條狹長的胡同,或寬或窄,似吞了老鼠的蛇。溪口恰似兩扇壁立千仞的石門,細細的一條門縫,需扁著身子方能擠出去。石縫中怪石嶙峋,峭壁高如天齊,壁上寸草不生,壁下古木蔥蘢,枝梢藤蘿蔓延,終日云飛霧罩,紅日當頂才得一線陽光。腳下的溪流剪開直插云天的扇子岩,從崇山峻岭中破門而出。擠出峽口,天高地闊,陽光璀璨,心胸開朗,原來面前已是打著旋、跳著高、唱著歌潺潺流淌的香溪。水清質純,是香溪的第一特點,立于堤岸,蕩槳溪流,溪中游魚歷歷可數,卵石、白沙、綠萍清晰可辨。河床平,溪流穩,是香溪的第二個特點,波光粼粼,漣漪片片,你追我赶,似熱戀中的情人。甘甜可口,芳香宜人,是香溪的第三個特點,這也是溪名的由來。泛舟溪上,若漫步桃林杏園,徜徉百花叢中。
  秋高气爽,巧云飄浮,長空雁聲不斷,溪面風平浪靜,木船揚起白帆,順流而下,不顛不簸,悠悠蕩蕩,搖籃炕頭一般,屈平仿佛伏于母親那坦蕩柔軟的胸脯,溫馨,甜蜜,心曠神怡。從這幸福享受中,他悟出了許多世間哲理,香溪的品格是他效法的楷模,做人的典范。
  自古香溪多美女,這里的姑娘,雖不能說人人臉蛋周正,個個身段苗條,但卻俱都肌細皮嫩,像蔥脖,似純玉,若凝脂。朝霞染醉了溪水,夕照給叢林鍍上一層橘紅,姑娘們三五成群來溪邊浣紗。柳樹下,砧石旁,溪岔口,河灣頭,姑娘們或一字排開,或相向而聚,全都將褲腿挽過膝蓋,雙腿浸于水中,躬身浣洗,或搓揉,或掄棒槌捶敲。姑娘多是喜歡穿紅著綠的,紅衫,綠水,白腿,相映成趣,配搭得竟是那樣協調柔和。特別是那白嫩細膩的胳膊腿,在水中浸泡一久,便白里透紅,泛著瑪瑙似的光澤。最优美的還是姑娘們搓洗衣服時的姿勢和動作,上身一起一伏,似雞啄米,胸前那對丰盈的乳房一抖一顫,節奏明顯。閒暇無事的小伙子們常來這里竊觀,他們隱于樹后草叢,看個沒完沒了,看著看著便垂涎三尺,心猿意馬了。行路人經過這里,無不下意識地放慢了腳步,有甚者竟躑躅不前,呆愣愣地盯著姑娘們發怔,他們的眼神,他們的魂魄早讓姑娘們那白白嫩嫩的肌膚和极富彈性的酥胸,勾攝而去了。特別是外鄉人,他們在自己的故鄉和其他任何地方,難睹這樣的風采,難飽這樣的眼福。樂平里距香溪并不遙遠,因而屈平稱不上是外鄉人,但對香溪女性的肌膚也頗感惊异,由衷贊歎。他真希望有一位姑娘會扑入怀中,自己仔細摸摸,看有多么滑膩;輕輕按按,看有多么暄騰。來香溪的第一個夜晚,屈平目不交睫,輾轉反側,他第一次嘗到了失眠的滋味,但不知這究竟是為什么……
  時令雖是深秋,卻刮起了駘蕩的春風,因為屈平來到了香溪。人們奔走相告,爭相傳播這一消息,尤其是姑娘們。其實,屈平是香溪的不速之客,他第一次來到這里,何以會如此轟動呢?人們并不了解他博聞強志的聰慧,嫻于辭令的辯才,明于治亂的淵博學問和善于修飾的個性特征,只是有人觀其美貌,睹其風采,觀其風度,便為之傾倒。不出三五日,見者极力描繪渲染其朱唇粉面的臉蛋,亭亭玉立的身段,翩翩儒雅的舉止,且廣為傳播;未見者則四處打听,八方尋覓,欲以睹為榮。屈平所到之處,或有當地男女尾隨,或眾多百姓聞訊聚攏而來,將他圍于垓心,議論紛紛,尋長問短。屈平有個“日三濯纓”的習慣,即一天要洗三次帽子。這個生活規律被細心的香溪姑娘發現了,一傳十,十傳百,于是每當屈平溪畔濯纓,姑娘們便成群結隊地來溪邊浣紗,她們盡可能蹲得离屈平近些,仿佛并不以目睹尊容為滿足,還要感受他身上所散發的特有气息,那臉皮厚些的,還要搭訕攀談几句,刨根問底,似乎屈平跟她有什么切身利害。其實,姑娘們欲跟屈平接触,何需溪邊浣紗!屈平問路,姑娘們爭相指點,有甚者竟不辭勞苦,導引其前;跋涉干渴,屈平欲討水喝,姑娘們紛紛端來了各种器皿,里邊盛的是清涼甘甜的香溪水;日落黃昏,鳥回巢,獸歸林,嬸子大娘們爭先恐后地請屈平來自家的茅廬草舍過夜,老嫗們背后,是其調皮任性的姑娘;屈平欲采風,姑娘們聞訊蜂擁而至,排隊等候,傾情地將自己心中的歌儿唱給這位月中吳剛听……
  一天,屈平乘船來到一個柳暗花明的村庄。小船靠上了碼頭,船家攀上岸邊,將纜繩在岸邊的石碇上拴牢,小船晃了几下便穩如床榻了。屈平頗有些戀戀不舍地躬身走出船艙,伸伸懶腰,目光攝像机鏡頭似的掃視著岸邊村頭的美景。他提著裝滿沉重筆筒的藤包,在同船人的攙扶下登上碼頭。這是一個小巧玲瓏的村庄,村子里的男女老少正身著節日盛裝,奔向一個小廣場,屈平也隨著人流涌去。廣場的北邊,搭起了一座巍峨華美的祭壇,猶如后世演戲的舞台。有人告訴屈平,人們這是在祭祀“子嗣之神”的“少司命”。為了迎接少司命的到來,人們在祭壇前供滿了秋蘭和蘼蕪,這些花草長著清新的綠葉,開著素洁的白花,香气菲菲,顯得是那樣芳洁,那樣清雅。祭壇下盡管人數眾多,但卻鴉雀無聲,人們全都伸長了頸項,聚精會神地盯著壇上,期盼著少司命的降臨。少司命果然不負眾望,一位荷衣蕙帶的美麗女神,輕盈飄忽,悄然無聲地降臨祭壇,她嫻雅,秀美,令人肅然敬慕。与少司命同時降臨的還有另外几位女神,她們既歌且舞,似后世舞台上的演員。壇下交頭接耳,議論紛紛,誰也說不出這些女神的姓名,她們跟少司命是怎樣的關系。更令人費解的是,在這歡樂祭祀的良辰,少司命的美眼卻為何總帶几分哀愁?大約她時刻關心著新生嬰儿的命運,神情才總這般喜中帶愁吧!少司命一邊夸贊花草的芳洁,一邊用那關切的目光掠過那滿祭壇的“美人”,她終于發現,其中獨有一位美人,正目光灼灼地向她含情致意,希望自己能有美好的子嗣。祭壇上載歌載舞,抒寫著少司命的來去所帶給人們的歡樂与悲思。從唱詞的口气看,主人公應該就是那位与少司命含情目視的美人,她剛剛向少司命傳達心中的愿望,美麗的少司命卻又乘著旋風,飄展著云旗很快离去了,竟然沒有一句告別之辭。這固然使主人公悲傷,但想到神靈早已心心相印,了解她的祈求,心中又生出了無限歡樂。主人公抬頭遠望,只見少司命已倏然消逝于青云縹緲之中。但那云層卻還久久留在空中,仿佛在等待著什么。那么,她究竟在等待什么呢?原來她要偕美人一同到太陽神洗澡的咸池去沐浴,然后再到日出之暘谷去把秀發晒干,以實現這位美人求子的熱望。可見這位少司命對那些“求子”的“美人”真是關切備至。然而這些世間美人終究不能同神靈一起沐浴,少司命不禁臨風放歌,柔情綿綿……
  這位賜福人間的少司命生的是那樣秀美,她的車乘也絢麗多彩,車蓋由漂亮的孔雀羽毛編成,旗旌則飾有青藍的翠羽。她既是位國色天香的女神,又是位身披長劍的巾幗英雄,她登上九天監守著彗星,手挺長劍,怀抱著幼童,于嫻雅溫和之中又透出一派英姿颯爽之气。有這樣一位少司命做儿童的保護神,人們怎能不喜形于色,由衷地贊歎!
  屈平的這番見聞,便是日后創作《少司命》的素材。《九歌》中的大部分素材,都是這次漫游獲得的。
  香溪漫游數日,屈平又泛舟順流而下,從西陵峽口入長江。長江的風貌、品格与气度,跟香溪斷然不同。倘說香溪是裊裊婷婷的少女,長江則是拔山舉鼎的彪形大漢;倘說香溪是洁白跪乳的羊羔,長江則是興風狂嘯的猛虎;倘說香溪是潤物細無聲的淅瀝春雨,長江則是滂沱的暴風驟雨;倘說香溪是优美動听的輕音樂,小夜曲,長江則是雄渾磅礡的大合唱,交響樂。啊,長江,偉大的母親河流!她有坦蕩的胸怀,江面寬闊遼遠,江水浩蕩,茫無際涯。她有雄偉的气勢,洶涌著,咆哮著,奔騰著,排山倒海,摧枯拉朽,將妄圖阻撓她前進的一切沖跨,毀滅,吞噬。她的性格多變,有時像怒吼的雄獅,掀起千層浪,卷起万堆雪,勢若雷霆經天,霹靂万鈞;有時像剛生過寶寶的年輕母親一樣慈愛安詳,情竇初開的少女似的溫柔文靜。她有著執著的追求,懸崖、峭壁、巨礁、沙石、水怪、逆流、漩渦,誰也休想阻擋她奔騰向東的气勢,一往無前,矢志不渝。她素質美好,儀表堂堂,服飾簡朴——江面或寬或窄,江水或緩或急,江流或曲或直,不矯飾,不造作,一切順其自然;茫茫江水,滔滔巨瀾,可運輸,可灌溉,造福于民;兩岸連綿起伏的峰巒,情態各异的崖壁,綠茸茸的草板,密不見天的茂林修竹,熊熊烈火般的楓林,令人眼花繚亂的江中倒影,將她裝扮得永遠年輕俊美。
  長江流域的秭歸地段有“歸峽三絕”和“歸水三險”。“歸峽三絕”指的是兵書寶劍峽、牛肝馬肺峽和空舲峽。
  屈平的一葉輕舟啟碇离開香溪碼頭,順水揚帆,滑翔似地穿進了一座气勢雄偉的長峽,峽峰高不可攀,峽壁陡如刀削,江面窄得船舷几乎擦著絕壁而過。江南巨壁聳立,白石隱見,狀如狗吠,人稱白狗峽。隔江与白狗峽對峙,壁立千仞,人跡罕至,飛鳥不栖,有穴如室,內疊石如風展書卷,其側屹立江邊的石壁入水處,有一細長的岩石凸出于壁面,形似一把寶劍從水底伸出,直刺藍天,名曰兵書寶劍峽。相傳此劍乃治水英雄大禹之神劍,他一路劈關斬隘,至劈開万里長江第三峽后,把寶劍留在這里鎮壓河妖,不使峽門重鎖,百姓重遭洪水泛濫之災。
  屈平乘船行于西陵峽中段,但見兩岸怪石突起,江面泡漩翻騰,水底暗礁密集,一路險象叢生,千仞絕壁,隔岸相峙,大有束長江為一線之勢。在峽谷北岸有絕壁之腰,東邊懸著一團赭黃色的頁岩,形似牛肝;西邊垂下了一堵黯褐色的購巉石,酷若馬肺。据形命名為牛肝馬肺峽,峽中橈工纖夫歌曰:
   怪石生來此肝肺,
   儼然懸挂碧云端。
   三春陰雨淋不朽,
   六月炎天晒未干。
   船中過客頻相顧,
   隔岸漁翁仔細觀。
   老鷹為它空展翅,
   欲待充饑下喉難。
  船過九曲□,來到空舲峽,峽長五里,峽中有一巨大石峰,露出水面部分約6000尺,寬約120尺,高可45尺,絕岩壁立,時逢深秋枯水,巨石將江水分成南北二漕:南漕亂石嵯峨,惡浪飛滾,暗礁縱橫,水道窄淺,難以航行;北漕水勢雖緩,但航道彎曲,湍水迅急,行船需慎。出口處三石鼎立,名為大、二、三珠,大珠上鐫刻“對我來”三字,往來船只必先卸貨由人背負過峽,然后船對著大珠駛去,靠近時順水勢擰舵方可避險,否則必船破人亡,故有“青灘、泄灘不算灘,空舲才是鬼門關”之說。
  “歸水三險”則指的是泄灘、青灘和空舲灘。三灘各有特點——泄灘,漩渦万千,江水若万馬奔騰,但卻旋轉不前,船處江中,酷似沸水鍋中的水餃,上下翻滾;青灘,江面陡然下降,波濤洶涌,浪花四濺,舟子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屏息斂气,惊恐万狀,小心翼翼地操舵划槳,瓢蠡似的小舟用盡全副精力,戰抖著、震顫著前進;空舲灘,亂石林立,石礁密布,小舟像在蒼莽的小徑跋涉尋覓,激流剛剛滾過,前面卻又有一奇峰突起,小舟似一盲人,手持竹竿,點地探路,半天才繞過這山岳般的巨礁。
  屈平是黃帝的后裔。黃帝生昌意,昌意生顓頊(高陽)。高陽傳到陸終,他有六個儿子,六子名季連,姓芔。楚國創業始封的君主是熊繹,后代便都芔姓熊氏。屈平的始祖屈瑕,是楚武王熊通的儿子,受封于屈,后世便以屈為氏,所以司馬遷說:“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屈在今何地,史不可考。昭、屈、景,是王族三氏,猶魯之“三桓”,把持楚之朝政,彼此歷有聯姻。香溪的昭氏,便是其中的一族,与屈家不僅是世交,而且是至親——屈平的曾祖母系昭氏長女,如今昭氏的當家人昭明暉,是伯庸的表叔。昭府藏書頗丰,聞名遐邇,啟程前,父親曾再三叮囑屈平,定要前往拜訪這位姑表祖輩,必要時可在昭府多住几日,力爭滿載而歸,不虛此行。
  昭府坐落于香溪畔的竹島上。所謂竹島,是斜插在香溪里的一座小山,山不大,風景卻別致,它三面環水,一面連陸,是游覽避暑的胜地。小島坐北面南,一年四季陽光燦爛。島上半山半坡,瀕臨香溪環帶平原,則是湖泊沼澤之地。山并不巍峨,但卻茂竹修篁,密不見天,故名竹島。竹篁之外,還有樟、楠、梓、檀、橘、柚等雜木和果木,奇花點染林間,异卉遍生樹下,珍禽繞林唱和,奇獸追逐嬉戲,蛇蝎蜿蜒,狼虫奔突,一派勃勃生机。桃柳相間,環島而栽;楓疏杉密,遍植溪畔,仲春季節,柳綠桃紅,若煙似霞,倒映水中,隨波蕩漾,妙不可言,令人心醉神迷。漫步柳林桃行,徜徉溪畔湖邊,猶置身燈紅酒綠之宴席,若安臥嬌妻之体側,似匍匐美妾之酥胸,這是情的陶醉,美的享受。昭府建在向陽的山坡上,其范圍不亞于三個村庄。庄園的圍牆順山勢而走,遠眺猶蛇舞龍騰,獸馳畜奔,十分壯觀。圍牆之內,亭堂樓閣,廳廈軒齋,歌榭舞台,回廊曲坊,魚池荷塘,皆依山而筑,故整個庄園眉目清晰,層次分明。每當夏日清晨,水汽升騰,云蒸霞蔚,遠遠望去,這庄園便似云霧中的天宮一般,那飄忽其中的男男女女,便是宮中的神仙了。
  昭明暉老人早年在郢都為官,花甲之年后告老還鄉,聚徒講學,培養過諸多得意門生。古稀之年后不再過問世事,專心只在頤養天年,經營昭府,培育晚輩。目下雖說已八十有六,因身高体大而腰微躬,背略駝,但卻耳不聾,眼不花,頭腦清醒。雖說早已鬢發如銀,但卻紅光滿面,正所謂鶴發童顏。方面大臉上總挂著慈祥的微笑,須髯齊胸,飄擺有致,好一副道骨仙風!
  屈平的到來,像和煦的春風,吹綠了大江南北,令香溪漣漪片片;似漫天朝霞,給竹島鍍上了一層火紅;若淅淅瀝瀝的春雨,滋潤著竹島的每一寸土地,也滋潤著昭府每個人的心,使大家從心底里泛起由衷的喜悅;猶一壺甘醇的美酒,令明暉老人興奮激動,墨菊盛開。老人差不多有三十年不曾開心到今天這個程度,其表情可用“喜形于色”乃至“得意忘形”來描繪。他像三歲寵儿獲得了一件理想的玩具,工匠選中了一件得心應手的器具,考古學家手捧出土文物,愛不釋手,賞玩不已。他一會与屈平對几而坐,一會儿將屈平喚到身邊,或促膝,或并肩,或疊股,一會儿命仆人獻茶,一會儿令丫鬟敬果品,欲借机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層面鑒賞這件高雅的藝術珍品。只見眼前這位后生,高挑挑,苗條條,簡直就是一株嶧山桐苗,青滾滾,茂堂堂,無疤無節,蒸蒸日上。四方的臉龐,兩道劍眉下一雙炯炯有神的大眼睛,身穿長袍,腰系博帶,頭戴切云高冠,英武俊秀,文雅標致。明暉老人命全府上下都來見過客人,盛宴款待,与屈平交談三天三夜,提出了許多稀奇古怪的問題,屈平一一對答,有如香溪流水,有時緩緩款款,波瀾不惊,有時滾滾滔滔,頗有气勢。屈平的睿智与學識,昭明暉早有耳聞,今日相見,果然名不虛傳。豈但是名不虛傳,簡直是大出意料,整個交談過程,老人時而嘖嘖稱贊,時而拍案叫絕,最后以孔夫子的“后生可畏”作結。雖說十多年來昭明暉不再過問世事,但目睹國君昏庸,國政腐敗,國勢日衰的現實,難免時常憂國憂民,暗自悲歎。經過与屈平的長時間交談,老人不禁眼前一亮,胸中的郁結在漸漸消散。他在暗自思忖:莫非這是上天賜給楚國的棟梁之材,楚國的振興就寄托在這位后生身上?他不禁浮想聯翩,构成了絢爛的漫天云霞……
  在近百名家族成員中,昭明暉最鐘愛的是小孫女昭碧霞。隔輩愛是人的天性;俗話云:爺爺親孫無二心。昭明暉生有五個儿子,正所謂“五子登科”。五個儿子各有子女,合到一起,他共有十五個孫子,八個孫女。這二十三個隔輩后生,人人像羊羔,個個賽馬駒,無一不討爺爺喜愛歡心,爺爺目睹他們先后長大成人,一個個离巢出窩,每每淚濕沾襟。為這些孫輩的成長,老人耗費了許多心血,付出了若干代价。老人以博大的情怀慈愛著他們,以滿腔的熱血溫暖著他們,以丰沛的知識哺育著他們,因而老人博得了晚輩們的一致崇敬与愛戴,在這個家族里,老人确系德隆望尊。常言道“十指連心”,十根指頭咬咬哪根也疼。意思是說,長輩對晚輩一視同仁,愛得一律平等。其實不然,在這諸多孫子孫女當中,年齡最小的碧霞,是爺爺的心肝寶貝,掌上明珠。非是老人心偏不正,實在是取決于碧霞小姐的稟賦与美德。豈止是祖父一人對她另眼看待,全府上下無不恭而敬之,兄長姊妹俱都甘拜下風,于是祖父的鐘愛便是合情合理的了。碧霞有著如花似玉的容貌,過目成誦的聰慧,通曉古今的淵博知識,嫻于辭令的辯才,琴棋書畫無所不精的技藝,尊老愛幼的美德,矢志不渝的操守,寬容大度的胸怀,溫柔纏綿的性格,矜持不苟的風度。一個閨中少女,能夠如此盡善盡美,怎不令人敬愛!因此,慕名而登門求婚者不計其數,昭明暉卻終未選中。天賜良緣,屈平突然造府,老人一見鐘情,心中暗喜,這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欣喜的同時,老人也頗感內疚。近三五年來,老人曾查戶口似的在門當戶對的豪門貴族中為孫女擇偶,為什么就沒有想到屈平呢?深刻反省起來,怕与屈家的敗落有關。由于自己的勢力,險些誤了這美滿姻緣,他在忏悔,在自責。他堅信自己的判斷与選擇,屈平与碧霞是天生的一對,二人相處,必磁鐵相吸,膠漆相愛。昭明暉這樣想著,八十高齡的老人,竟孩子似的樂得笑出聲來,笑得屈平莫名其妙。凡事都有美中不足,半月前碧霞隨母赴郢都省親去了,按計划需十天后方能歸來。昭明暉年齡雖高,思想卻開明,他決定先掩住心頭的隱秘,待碧霞歸來后,創造條件讓他兄妹多接触,待水到渠成之后,順水推舟可也。
  屈平在昭府住了下來,他每天起早貪晚到藏書樓去苦讀,翻閱查找自己所需要的一切資料,邊讀邊記,孜孜不倦。昭府的藏書樓可真夠宏偉壯觀,占地畝余,上下三層,草頂瓦脊,飛檐斗栱,在整個建筑群中,可謂雞群之鶴。窗高門大,以便通風透光。室內無遮無礙,擺滿了書櫥和書架,其中一捆捆,一摞摞,一堆堆,青一色的全是書簡,陳設得琳琅滿目,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給。屈平雖說也去過几家官宦府第,但卻從未見過有這么多書。他像饑餓者扑到食物上一般,不分晝夜晨昏,專心致志讀書,恨不能一口吃成個胖子。自此屈平飯來張口,衣來伸手,食而不知其味,夜間則在書叢中和衣曲肱而寢……
  一天,屈平正在專心抄錄簡牘,忽有家臣來喚:“屈少爺,老太爺有請。”
  屈平隨家臣來到昭老太爺書房,仿佛來到了暘谷——太陽升起的地方,室內變得格外明亮。原來室內除了昭老太爺,還有另外兩個人。一位雍容華貴的中年婦人,稍高的個頭,身体微胖,滿頭首飾,遍身羅綺,閃閃生輝,腰間環佩,丁當韻生,臉上堆笑,親切慈祥。她的身邊是一位少女,雖是深秋季節,但卻淡裝素裹,令人賞心悅目。她外罩一件洁白色的細紗深衣1,內襯緊身短襖。這深衣是昭府的一寶,當年昭明暉有功于國,楚宣王將這件外國進貢的寶衣賜予他,以彰其功。它質地柔軟,放在手上輕輕一握,揉作一團,輕如鴻毛。穿在身上長可曳地,瀟洒飄逸。屈平張眼望去,面前明明是一株蓓蕾初綻的玉蘭,一枝亭亭玉立的荷箭,一朵高山傲放的雪蓮。他真想猛扑過去,撫其質,聞其香,吮其甜,掐之于手,揣之于怀,為己所有。然而,屈平是個理智能夠控制感情的青年,他沒有那樣作。雖然如此,他那貪婪的目光卻不能不在她周身上下移動,反复掃視。她高矮适中,身段勻稱,体態輕盈,裙幅下隱約可見一雙淺色軟緞繡鞋。她站在那里含首低眉,閉唇斂笑,顯得异常庄重典雅,但屈平還是不難想見,當她纖纖細步時,必若水中仙子。深衣內那緊身夾襖,把她身体的曲線繃勒得十分醒目,特別是那隆起的酥胸,鼓凸凸,顫巍巍,雖隱于數層絲綢之后,仍頑強地表現著它的發達与彈性,給男性以質的誘惑。毫不夸張地說,眼前這位妙齡少女是個綜合藝術,她身上的每一個部位都是一件精美的藝術品,閃耀著璀璨的藝術光華。她滿頭秀發,若云似瀑;一雙柳眉,兩彎新月;一對大眼,兩泓清池;膽鼻中懸,是點睛之筆;朱唇桃口,似含苞待放的花骨朵;淺淺笑靨,兩缸蜜酒,令人不飲而醉……
  --------
  1這是春秋始興的上衣与下裙相連的女裝,稱為“深衣”,大約頗似現代的連衣裙。

  休看描寫時這樣費筆墨,其實當初屈平看時,不過是閃電般的一瞥。然而就是這一瞥,使得他魂魄顛倒,神不守舍。他手足無措,素稱嫻于辭令的博學公子,見了表祖父及這兩位陌生女人,竟然瞠目結舌,呆若木雞。是表祖父打破了這尷尬的局面,給屈平作了介紹。屈平听了,恍然大悟,原來這就是碧霞小姐,難怪會如此光彩照人。他忙上前拜見伯母,与碧霞表妹相見。
  碧霞母女郢都省親方歸,昭明暉便請屈平來見。他向儿媳和孫女說明屈平的來意,命碧霞自明日起,照料屈平的飲食起居,与屈平一起到藏書樓去查閱資料,抄錄簡牘,兄妹共同完成這項前所未有的浩大工程。碧霞唯唯听命,心花怒放。
  屈平与伯母离去之后,祖父又留碧霞坐了一盞茶的工夫,向孫女吐露了自己的隱衷。碧霞听了,含情脈脈,笑而不答。
  自此,碧霞成了屈平的親密伙伴,除了夜間睡眠,几乎是朝夕相處,形影不离。
  有道是“郎才女貌”,如今是男女俱都才貌雙全,干柴烈火,豈能不熊熊燃燒!
  碧霞小屈平兩歲,均系情竇初開之年,這樣一對美人朝伴夕隨,久而久之,自然要膠合漆黏,難分難离。
  屈平不再由下人服侍,碧霞命丫鬟們遠离,自己當起了貼身丫頭。清晨,屈平尚在甜蜜的夢鄉憨笑,碧霞便躡手躡腳地來到了他的寢室,默默地坐在他的床側等候。有時屈平將胳臂伸出被外,碧霞便輕輕將它送進被窩,把被角掖好。待屈平睡醒,服侍他穿戴梳洗。洗刷之后二人或到后花園散步聊天,或于窗外的陽台上對弈斗智,或漫步回廊,觀魚斗鳥。當架上鸚鵡振翅高喊:“少爺小姐,請用早餐!”二人攜手并肩回到房間,早點陳于几案,二人對几而坐,“食不言”,四目相碰,秋波顧盼,交談對說,咀嚼著生活的芳香,品味著愛情的甘甜。屈平是個生活規律嚴格的青年,無論怎樣繁忙,飯后半個時辰內絕不讀書和工作,碧霞便陪他游山觀景。休看他們生活得這般逍遙安閒,辰時進入藏書樓,卻是一場緊張的戰斗与廝殺,或靜坐苦讀,鎖眉凝神,或抄錄簡牘,腕酸臂疼。為了節省時間,中午和晚餐在書叢中用膳,又是“食不言”,但這時屈平的眼神卻是呆滯的,毫無神采,因為此刻他正嚼蜡似的回味那些剛讀過的書,剛抄的筆記。屈平每天晚睡早起,故午飯后必伏案打盹,以養精神,保證下午有健旺的精力。碧霞沒有這個習慣,每每在側旁讀書相陪。忽一日,天气突變,烏云密布,狂風大作,气溫驟降,屈平凍得瑟索發抖。閨房中無男子衣衫,又不好外處去借,万般無奈,碧霞只好跑回繡房,拿來自己的二龍戲珠紅緞斗篷,輕輕地給屈平披上。片刻之后,屈平不再顫抖,于溫馨中美美地睡了一覺,雖然只有不足半個時辰,但卻是那樣的漫長。屈平一覺醒來,發現斗篷,瞥見窗外如注的大雨,心中明白了一切。他再也無法控制自己的感情,將碧霞攬入怀中,摟抱得緊緊,緊緊。碧霞則順從地依偎著,將頭埋進他那寬厚溫暖的前胸,腮邊挂著幸福的喜淚。他們相互撫摸著,親吻著,無休無止,沒完沒了,彼此的激情啊,似雨后香溪的微流,滾滾滔滔……
  屈平并非時刻都在工作和學習,基本上是每旬日休息一天。每當休息的時候,碧霞便帶他去山林狩獵,驅狐逐鹿;或下湖捕撈,网魚捉蟹。九九艷陽天和十月小陽春,天气清和,二人便到香溪去游泳洗浴。在這一系列游樂中,自然少不了嬉戲調笑,耳鬢廝磨,肌膚相触,這是情的抒寫,愛的催化,二人在這情愛的浸泡中沉醉、融化……
  屈平墜入了情网,但卻并未浸于溫柔之鄉,而是將愛化作了無窮的動力,夜以繼日地學習和工作。時間一久,他因勞成疾,病倒了——高燒不退,嘴唇青紫,囈語連篇,嚇得碧霞面如土灰,手足無措……
  屈平的病情實在是令人憂慮,也不知是否會危及生命?
  ……


  ------------------
  一鳴掃描,雪儿校對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