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第一七章 碧霞歸天 鄭袖反目


  祭歌既成,屈原馬上交与怀王審批欽定。怀王雖為一國之君,在藝術上卻并不內行,他對屈原的文學天賦及其作品素來是崇拜得五体投地,讀過之后只能是贊不絕口,談不出什么批評修改意見。在這方面南后是內行,怀王自歎弗如,草草過目之后交她斧正裁處,并命其火速編舞配樂,盡快在宮廷內演出,以便征得文臣武將的意見,修改后傳于民間,自然最先要傳到洞庭水域。鄭袖讀了這兩首祭歌,并不像怀王反應得那么單一,那么純真,就詩論詩客觀地分析詩的思想內容,藝術形式及其社會价值,而是在品評詩的余韻,分析作者的意圖,体味作品的丰富內涵。她像是口中含著糖,愈溶愈甜;她像是在嚼油炸麻花,愈嚼愈脆,愈嚼愈香;她像是在飲酒,綿甜,幽香,回味無窮,愈喝愈喜,愈喝愈滋,暈暈惚惚,飄飄悠悠。這糖,這酒,這麻花,在她腹腔匯成一團火,大火熊熊,烈焰騰騰,燒得茫茫天地一片通紅。不,不是火,是嗎啡,是鴉片,這嗎啡和鴉片使她亢奮,她要喊,她要唱,她要手舞足蹈。或者是麻醉劑,她仿佛來到荒郊野岭的一間小屋,這里偏僻幽靜,屋內正中亦有一二龍戲珠的銅鼎,鼎里不知正燃燒著何种香草,只見青煙裊裊,只聞异香陣陣,一會她便昏昏欲睡了,睡夢中她駕鸞驂鶴,車乘則是洁白的云朵,直奔巫山,往邀神女共游天宮,此刻,她是那樣的甜蜜,那樣的幸福……
  在鄭袖的心目中,屈原的這兩首新作,与其說是祭歌,不如說是變相的情書,而且這情書正是寫給她鄭袖的。他這是第一次袒露心扉,吐露隱私,含蓄而隱晦地抒發對自己的仰慕、追求和摯愛之情。鄭袖日日盼,夜夜想的就是這份情意,這個態度。讀了這兩首詩,她喘了一口舒暢的气,壓在心頭的那塊石頭落地了,她可以大膽放心地、隨心所欲地部署下一步的行動,實施下一步的計划。她在暗自慶幸,休看這屈原持重老練,斯斯文文,道貌岸然,原來也是一只饞嘴的貓。她在心里說道:我說呢,世上沒有不吃腥的貓,這屈原整日跟我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肯越雷池一步,原來是假正經,是在跟我捉迷藏!……她情不自禁地笑了,笑的是那么由衷,那樣開心,那樣自負,仿佛再次證實了她的預言——世上沒有不可征服的男人。
  其實,鄭袖這不過是在一相情愿地想入非非,屈原正在构筑堅固的設防,決不使自己的洁淨受到半點瑕疵的玷污。不過,屈原的這兩首詩之所以能夠寫得情深意篤,令人垂涎,与日前的那段纏綿之情恐怕不無關系。
  經過數日的精心排練,仲秋一日,《湘君》、《湘夫人》征求意見的演出(今之彩排)在龍鳳宮拉開了帷幕。不用說,是鄭袖主演《湘君》中的娥皇,這是怀王點的將,親自分排的角色,鄭袖亦甘愿“身先士卒”,這是她大顯身手的机會,而且也是构成她的陰謀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對這兩首祭歌,對這次演出,怀王十分重視,他原本指派屈原扮演湘君,無奈屈原實在太忙,難以顧及,才忍痛割愛。左徒也能登台演出歌舞嗎?回答是肯定的,因為這不是一般的演出,是為了祭祀。楚文化的最大特點是崇尚巫術,重視祭祀,有人說楚文化即巫文化,實不為過。祭祀是國家的大事,文武百官都必須積极參与,最好的參与自然莫過于作歌編舞,親自登台演出。
  郢都的宮室甚多,諸如章華台(三休台)、細腰宮、假君宮、大宮、渚宮、蘭台之宮、壽宮、大室、葉庭、小曲台、層台、云夢台、陽云台、豫章台、匏居台、放鷹台、附神台、春申台、釣台、乾谿台、中天台、五仞台、九重台、強台、荊台、五樂台、京台、漸台、朝云館、高唐館、高府、方府、平府、三錢府、東面壇、西面壇、楚王池、洗馬池等等,從這些名稱上不難辨出,其中的大多數是供娛樂用的,然而規模最大,設備最齊全,裝潢最豪華的莫過于龍鳳宮。這龍鳳宮的一面牆足有半里長,一色紅油漆涂抹,和中原的色彩不同。如前所敘,這里是炎帝、祝融的后代,尚火、尚紅、使人看了心里發熱,頭腦亢奮。梁、柱、檐、門窗、屏風全雕飾著龍、鳳、蛇之類的動物,這裝飾天下絕無,楚地僅有。那獸身人面乘兩龍的是祝融,祝融是楚人始祖,始祖御龍,難怪子孫格外崇拜龍,郢都的東門稱作“龍門”。龍是楚人的保護神,叫龍門,是祈其保護都城的安全。在一幅巧奪天工的彩繪木雕畫屏上,竟雕繪了上百幅相互爭斗、姿態各异的龍、鳳、蛇。有一幅人物御龍圖畫,一個男子御著長龍,乘風飛馳,其人气宇軒昂,神情瀟洒,身材修長,高冠長袍,腰佩寶劍,一副超然出世的樣子,典型的南人風格。雕飾除了龍以外,更多的是鳳凰,楚人將鳳凰當神鳥,靈鳥;它是楚的圖騰之一。龍游長空,鳳翔于天,龍飛和鳳舞,姿態优雅,造型生動,無与倫比。
  這天,來觀看演出的人特別多,除了文武官員、內侍、宮娥和宮內較有身份的成員,還邀來了部分文臣武將的眷屬,左徒夫人昭碧霞也應邀前來。這些眷屬,很少有机會在如此隆重的場合拋頭露面,需知,這是与大王同看一場演出,而且主演者是怀王寵姬南后鄭袖,怎不令其受寵若惊,喜出望外呢?人們表達自己喜悅心情的最好方式便是精心地修飾打扮,特別是那些年輕的夫人、太太和小姐們,她們要以光焰照人的形象來顯示自身的存在与价值,仿佛她們之所以要到龍鳳宮來,不是為了祭祀和觀賞歌舞,而是供人觀賞,故而一個個油頭粉面,綾羅綢緞纏身,金銀珠寶飾首,亮晶晶,光閃閃,顫巍巍,笑盈盈,似夜空星斗,若滿園繁花。這天的演出,鄭袖特別賣力,首先那裝扮就大不同于以往,發髻高聳,有似巍巍昆侖;細腰若蜂,一扭三個麻花;長袖曳地,舞起來似云霞,若長虹,令人眼花繚亂;大半個胸膛袒露在外,連那對丰隆的乳房也若隱若現;上衣下裳俱都質薄若翼,色淡如水,致使周身的每一個細部都朦朦朧朧,猶如霧中看山一般。鄭袖的歌喉舞姿,堪稱世上一絕,天下無雙,一招一式,一開一合,眉來眼去……無不出神入化,讓人盡享藝術的香湯沐浴之美。你看那滿堂觀眾,有的失魂落魄,有的垂涎三尺,有的交頭接耳,有的議論紛紛,有的前合后仰,有的手舞足蹈,整個演出大廳,有時春意融融,有時驕陽似火,有時如火如荼。待演出結束,人們像美餐一頓,痛飲一通,一個個醉醺醺,美滋滋,談笑風生地步出龍鳳宮,許久心中仍翻騰著觀看演出時的陣陣熱浪。
  演出獲得了轟動性的效應,一時間,屈原的才華,鄭袖的技藝,成了宮廷內外,朝野上下議論的中心話題,這很使南后春風得意,躊躇滿志,加速了籌划新陰謀的進度。
  六國的再度合縱,對秦國是個強大的威脅,秦國采取了相應的措施,一方面加強了“遠交”的外交活動,另一方面對周圍的國家頻頻用兵,施加壓力,蚕食鯨吞。公元前319年冬,魏惠王薨,子襄王嗣立1,楚、韓、趙、燕等國諸侯或使臣前往吊賀,會聚于魏,談及秦之侵略騷扰,無不切齒痛恨,相約于來年合兵伐秦。韓宣惠王、趙武靈王、燕王噲,俱均樂于從兵。楚派屈原使齊,齊宣王集群臣問計,左右或曰:“秦甥舅之親,未有仇隙,不可伐。”力主合縱者則認為,秦虎狼之國,東侵西扰,搞得四鄰不得安宁,不伐則難滅其囂張气焰。正當尖銳對立的主張爭執得難分難解的時候,有一粉面朱唇、亭亭玉立的青年挺身而起,這便是名揚天下的孟嘗君。齊相田嬰,爵封薛公,有子四十余人。有一賤妾,于五月五日生得一子,田嬰命其妾棄之。儿是娘的連心肉,妾不忍棄,私育之。長到五歲,母親帶他去見田嬰。田嬰怒妾違命,欲嚴懲。幼儿長脆于地問:“父所以見棄者何故?”田嬰回答說:“世人相傳五月五日為凶日,生子者長与戶齊,將不利于父母。”儿對曰:“人生受命于天,豈能受命于戶耶?若必受命于戶,何不增而高之?”田嬰不能答,暗自稱奇,為儿取名田文。田文長到十余歲,便能接遇賓客,賓客都愿与之交游,且為之延譽。諸侯使者至齊,無不求見田文,于是田嬰以文為賢,立為世子。田嬰卒,文遂繼薛公之爵,號孟嘗君。孟嘗君既嗣位,大筑館舍,廣招天下之士。凡士來者,不問賢愚,一概收留,天下亡人有罪者皆歸之。孟嘗君雖貴,飲食卻与諸客同,歸者益眾,食客竟達數千人。諸侯聞孟嘗君之賢,且多賓客,不敢輕犯齊境。孟嘗君說:“言可伐与不可伐,皆非也。伐則結秦之仇,不伐則触五國之怒。以臣愚計,莫若發兵而緩其行,兵發則不与五國為异同,行緩則可觀望為進退。”孟嘗君之計,博得了群臣眾口一詞的贊賞,于是宣王派孟嘗君率兵二万,向著秦國方向進發。軍隊剛出齊郊,孟嘗君就稱病延醫治療,一路觀望而前。
  --------
  1一說魏襄王薨,魏哀王立。

  韓、趙、魏、燕四王与楚怀王相會于函谷關外,楚怀王既為縱約長,自然便是這次伐秦五國之師的總統帥,然而四王各將其軍,彼此不相統一。秦守將樗里疾大開關門,陳兵索戰,五國互相推諉,無肯打先鋒者。相持數日,樗里疾突出奇兵,絕楚餉道,楚兵乏食,兵士嘩然,樗里疾乘机進攻,楚兵敗走。楚兵既退,四國誰肯戀戰,紛紛撤軍。孟嘗君所率之齊師尚未來到秦國邊境,五國之師已撤,一場轟轟烈烈的六國聯兵伐秦之戰,就這樣以失敗而告終了。雖然如此,但這畢竟是華夏史上首次六國聯兵伐秦,也是怀王人生旅途中最輝煌的里程,因而他不僅不覺得傷心和恥辱,反而感到驕傲和自豪,并因此更加器重和信任屈服了。
  人,各有自己的特點,昭碧霞就很有些与眾不同。她性格內向,整日寡言少語,雖然對什么都有自己的看法,而且常常獨出心裁,別有見地,但卻很少表露觀點,發表議論,只默默地讀書,寫字,彈琴,作畫,刺繡,操持家務,服侍丈夫,有時一連數日不吭一聲,直像一個悶葫蘆。她的知識异常丰富,也很有辯才,輕易不開口,一旦叫起真、頂起牛來,以嫻于辭令稱著于世的屈原也往往被駁斥得張口結舌,無言以對,不得不一再表示“甘拜下風”。從气質上講,昭碧霞頗有些抑郁,多心多慮,好毫無意義地思考問題,而且一思考起來就無邊無岸,沒完沒了,許多司空見慣的現象,在她的心目中卻變得高深莫測,神乎其神。生活中她本來無所事事,按理日子應該過得舒心愉快,逍遙自在,但事實上她卻生活得很累,精神萎靡不振,渾身筋疲力盡,這是思慮過度的結果。應該強調指出,來郢都前的昭碧霞并不是這樣,而是開朗歡快,活潑好動,既有青年的勃勃生气,又有名門閨秀的教養与矜持。古人云,江山好改,稟性難移,其實未必盡然,生活環境的突然變更,改變了昭碧霞的性格。陳太師府,規模宏偉,環境幽雅,景致宜人,廳堂巍峨,陳設豪華,生活在這里,真可与天宮里的神仙媲美。但是,昭碧霞居住于此,既無三親六故,也無左鄰右舍,其處境頗似深山古廟中的一廟祝,孤孤單單,冷冷清清,凄凄慘慘。丈夫屈原是她唯一的親人,但是除了外出不在家,便是晝夜苦忙,很少有時間跟她說說話,拉拉家常,對她噓寒問暖,這种孤獨的生活必然要養成孤僻的性格。但這不是主要的,主要的還是昭碧霞心靈上的重負与壓力。來郢都不久,她便發現屈原跟南后的關系十分微妙,特別是南后患病,屈原給她診治以來,兩個人的關系簡直發展到了如膠似漆的地步,弄得屈原整日神醉痴迷,恍恍惚惚。他整夜整夜地失眠,輾轉反側,如臥針氈;他心緒不宁,辦事精神不專,有時竟然眼神愣怔怔,傻呆呆的;他經常言不由衷,行動不知所之;暴風雨之夜,他會光著身子到花園里去任風吹雨淋,似乎欲以此來熄滅胸中的那團熊熊燃燒的烈火;他數次失蹤,是左徒府的當差從郊區的荒原和密林中找回……由此昭碧霞判定,丈夫業已背叛了自己做人的初衷,正一步步走向危險的深淵。她本欲向丈夫傾吐衷曲,苦口婆心地進行規勸,但几次欲言又止,她怕自己太自私,太狹隘,誤會了丈夫,這樣會傷害他的自尊心,影響夫妻間的感情和關系。在昭碧霞的心目中,屈原是天上的月亮,光輝,明亮,洁淨,眾人仰慕,何需一個不足挂齒的女人耳邊聒噪!即使自己所怀疑的一切并非誤解,都是千真万确的事實,也要避而不談,因為前人已從漫長的歷史中總結出了“勸賭不勸嫖”的經驗教訓,并且再三告誡世人“打人不打臉,揭人不揭短”,自己怎么好触及丈夫的傷疤疼處呢?昭碧霞并非是心中容不得人的雞腸鼠肚之輩,社會上三妻四妾的男人多得很,更何況像屈原這樣一個堂堂大國的左徒,他完全有資格、有條件享受更多女人的服侍。虞舜不就是同時娶堯之二女娥皇和女英為妻嗎?假使現在屈原愛的是別的什么女人,昭碧霞定然會舉雙手贊成,熱情地為其張羅迎娶,操辦喜事,而且要寬容大度,克己忍讓,与新娶來的女人好生相處,像對待親姐妹一樣對待她,親親熱熱地度日,和和美美地生活。然而,眼下丈夫愛的竟是怀王寵姬南后鄭袖,這怎么能不讓人毛骨悚然,魂飛魄喪!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一旦事情敗露,這可是合家人頭落地,九族共滅之罪呀!她愈想愈怕,愈想愈心惊肉跳……
  昭碧霞還無時無刻不在思慮、捉摸、分析鄭袖這個特殊而神秘的女人。初來郢都,當昭碧霞獲悉是南后一手策划,瞞著屈原將她從偏僻的大山深處接來都城同丈夫團聚,并安排如此豪華的宅第,還贈侍女,饋珠寶,甜甜蜜蜜地稱呼自己為“親妹妹”時,著實打心眼里感激過一陣子,但時隔不久,盡管鄭袖對碧霞關怀、体貼、恩愛有加,碧霞卻似乎從中看出了什么破綻,漸漸地討厭嫉恨起鄭袖來了。她覺得鄭袖是一個垂竿的老釣翁,正在放長線,欲將屈原從自己身邊釣走;她覺得鄭袖是一只黃鼠狼,這黃鼠狼正在給雞拜年,沒安好心腸;她覺得鄭袖是一個狼外婆,這個狼外婆狡猾得很,小外孫搬凳子給她,她不坐,非要坐在篝斗上不可,以便將尾巴藏到里邊,她借著給外孫女捉虱子的机會,將她的肉掐下來,填到嘴里,一口一口地吃掉,小外孫問外婆在咀嚼什么,她回答說“在吃虱子”;她覺得鄭袖是一條美女蛇,將屈原纏得牢牢,吸他的血,吃他的肉,睡夢中她常發現屈原變成了一個骷髏,惊嚇得“啊”的一聲大叫,醒來周身大汗淋漓……
  昭碧霞就是這樣心里有話不能說,整年累月地委屈著自己,壓抑著自己,憂心忡忡,久而久之,怎么能會不改變性格呢?不僅改變了性格,而且抑郁成疾,開始胸悶,歎息為快,少寤多夢,不思飲食,乏力,心悸,漸而口苦心煩,頭目眩暈,便干溺黃。屈原為其診治,脈弦滑,苔膩黃質紅。經分析,屈原認為,碧霞這是因精神郁悶憂思而傷脾,故出現歎息為快的症狀。脾虛及心,誘發乏力心悸。久而及肝,木乘土虛,肝火上亢,心煩,頭目眩暈,導致便干溺黃之象,故症屬木乘土虛,肝膽火盛。
  屈原的診斷是正确的,但是昭碧霞為什么會抑郁憂思,改變了先前開朗明快的性格,他沒有深入思考,只簡單地認為是突然改變生活環境所致,慢慢習慣了就會好起來。至于屈原的思想為何竟如此簡單,問題比較复雜,也許男人的心粗,并未明顯地覺察到妻子的性格异樣;也許因為工作确實太忙,顧不了這許多生活瑣事;當然也不能排除,在一段時間里,屈原對妻子的關心少了些,而用在鄭袖身上的心思多了些。
  診斷無誤,屈原對症下藥,旨在舒肝健脾,清肝瀉火。處方為:柴胡、薄荷、當歸、炒白術、云苓、干姜、白芍、丹皮、梔子、甘草,水煎服。服過三劑后,病情明顯好轉,然而正當此時,屈原隨軍遠征,服藥中斷。
  卻說鄭袖曾贈与屈原夫婦兩位宮娥為侍女,一名秋菊,一名冬梅。同是宮娥侍女,這秋菊跟冬梅不同,她多年服侍南后,是南后的心腹。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多年的耳濡目染,她已經學得像南后一樣刁鑽狡頑,善于施權弄術。她這次被派遣到左徒府來當侍女,擔負著艱巨的使命,而且事先經過了嚴格的訓練,秋菊曾向南后破指為誓。自然,南后要給她許多好處并若干許諾,事成之后將如何如何。
  由于本身的品格注定,自打在娘家作閨女時,昭碧霞就跟下人的關系處得很好,她尊重奴婢們的人格,以誠相待,平等無欺,好善樂施,能体諒下人們的艱辛与難處,因而奴婢們都將她視為親人。秋菊、冬梅來到身邊,昭碧霞更是高看善待,有道是“打狗需看主人”,即使二侍女有某些過錯和不足之處,她也從不責備,宁可自己受委屈,也要任其所為,因為她們為南后所賜,稍有不慎,是會惹南后多疑乃至生气的,一旦怪罪下來,那還得了!……兩個侍女似乎也很明事理,知好歹,每每對女主人感恩戴德,不知該如何是好。秋菊曾多次向昭碧霞表示,為了左徒府的利益,哪怕是肝腦涂地,她也在所不辭!
  一天中午,秋菊在庭院中為屈原洗衣服,昭碧霞從廳堂內走出,見她手持一方絲巾,正在聚精會神地看那上邊的文字。秋菊忽抬頭見女主人走來,忽忙掩藏,但是已經來不及了,嚇得面色煞白。昭碧霞趨步向前,厲聲問道:“秋菊,你在看什么?”
  秋菊見問,急忙站起身來,下意識地將持絲帕的右手別到了身后,不住地后退。
  昭碧霞步步緊逼,來到秋菊跟前,伸過右手,說:“手中所持何物,拿來我看!”
  “這個……”秋菊的手和聲音都在顫抖,欲給膽怯,欲藏心慌,正在為難之際,昭碧霞劈手打了秋菊一巴掌,奪過絲巾。秋菊雙手捂臉,逃回自己的臥室,伏床大哭。
  昭碧霞手持絲巾,仔細閱讀那上邊的每一行字,讀著讀著,她臉蜡黃,唇青紫,淚如雨下,泣不成聲。原來,這是鄭袖寫給屈原的情書,污言穢語,不堪入目,下流之极,讓人肉麻。昭碧霞經受不住這巨大刺激,昏厥倒地,不省人事。
  不知經過多長時間的搶救,昭碧霞從昏迷中蘇醒過來,她強打精神,支撐著虛弱的身体,在冬梅的攙扶下,踉踉蹌蹌地來到秋菊的房間,命她馬上离開這里,今后永遠不得登門。長到這二十多歲,她這是第一次打人,第一次以這樣的態度對待下人,第一次用這樣的口气跟下人說話。昭碧霞實在是气糊涂了,鄭袖寫給屈原的情書,屈原讀后沒有毀掉,裝在衣袋里忘記了,被洗衣服的秋菊意外發現,這件事怎么能怨秋菊,責怪秋菊呢?秋菊真是受了不白之冤。
  秋菊雙膝跪地,涕淚交流,苦苦哀求,并信誓旦旦地表示:只要女主人能將她留下,不赶她走,今后一定無限忠于主人,無論南后命她做什么事,她都絕不隱瞞女主人;無論南后讓她給屈左徒傳送什么東西,她都主動交給女主人過目……
  冬梅与府內的另外几個下人也都跪地磕頭,為秋菊求情,一個個哭得淚人一般,哭得昭碧霞心酸意軟,下不了攆秋菊走的最后決心。
  昭碧霞來郢都后也交了几位朋友,如上柱國夫人張氏,少宰夫人劉氏,司敗夫人范氏等,這些貴夫人戀著昭碧霞年輕漂亮,人品正,心眼好,閒暇無事常過來坐坐。逢巧今日司敗夫人范芙蓉在場,她將照碧霞拉到一邊,苦口婆心地規勸。她說,千万不能將秋菊赶出府門,那樣做,事態勢必要擴大,張揚出去對屈左徒不利。特別是不能讓南后知道寫情書的事情業已敗露,倘使讓她知道,她必惱羞成怒,大開殺戒,致使無數人頭落地。秋菊為南后所賜,如今赶她出門,南后豈會不知,追問起來,大家誰也難脫干系,這是多么可怕的情景啊!因此,她勸昭碧霞必須忍气吞聲,裝作若無其事,待屈左徒歸來,伺机規勸,力爭遠离郢都,以免殺身之禍。范芙蓉這樣好心地勸說著,自己也熱淚兩行。
  車怕墊,人怕勸,听了范芙蓉的一席娓娓逆耳忠言,昭碧霞冷靜了許多,她沉下心細細一想,今日之事确与秋菊無關,她是無辜的,是自己錯怪了她。她來到秋菊的房間,誠心誠意地檢討了自己的過錯,費了許多言語將哭得死去活來的秋菊勸住,并散金若干,封住下人們的口,千万莫將這件事情說出去,因為万一有誰嘴不嚴,走露了風聲,今日在場的人,誰也休想活在這個世上。
  一場軒然大波總算是平息了,昭碧霞卻病倒了,病情日見沉重,迅速進骨髓,入膏肓。
  秋菊真的實踐了自己的諾言,從此以后,事無巨細大小,都向女主人請示回報,似乎她變得更加忠心耿耿了。
  鄭袖并未因昭碧霞的病体每況愈下而有絲毫同情与怜憫,相反,她更加速了自己的陰謀活動。
  此后不久,秋菊先后拿來三樣東西給昭碧霞過目,一縷青絲,一件繡花汗衫,一個用經血畫著紅心的洁白肚兜,這都是南后讓她轉交給屈左徒的禮物。秋菊說:“奴婢知道夫人看了這些會傷心,這對夫人的貴体康复不利。可是,奴婢是向夫人起過誓的,不敢隱瞞,還望夫人能夠体惊奴婢的苦衷,千万莫往心里去,凡事要想開些,不然的話……”秋菊說著說著便泣不成聲了。
  其時昭碧霞早已病得臥床不起,她骨瘦如柴,面容憔悴,斜依于病榻之上,頭未梳,臉未洗,衣著不整,讓人見了便禁不住要為其歎息流淚。看了這些南后贈与屈原的“禮物”,听了秋菊這悲切動情的敘說,昭碧霞只能含悲啜泣,潸然淚下。此刻,她流出來的是咸津津的淚水,吞入腹中的卻是辛酸、悲哀和痛苦。她虛弱無力,連說話的勁也沒有了,半天才斷斷續續地對秋菊說:“去,去吧……与你無,無關,你是清白,清白無辜的,是我不,不知何時作,作的孽呀……”
  秋菊流著淚水、仿佛是戀戀不舍地离去了,昭碧霞用盡全身的力气拉被蒙頭,在被窩子里嚎啕大哭起來,她哭干了淚,耗盡了力,哭碎了心……
  秋菊難道真是清白無辜的嗎?不,她是南后派在昭碧霞身邊的奸細,是南后殺死昭碧霞的一把軟刀子。她成功地演出了一場掩藏南后情書不成,引起一場風波的惡作劇,頗得南后的賞識;那縷青絲非南后所剪,而是秋菊頭顱所生;汗衫、肚兜均為秋菊所制,連那畫“心”的經血也系秋菊所排,這能說是清白無辜嗎?她是登台的跳梁小丑,南后則是幕后導演,是殺人元凶。
  鱷魚淌著慈悲的眼淚吃人,鄭袖以慈姐的身份一遍又一遍地過府探病。她的穿戴一次比一次考究,她的裝束一次比一次俊俏,她的涂抹一次比一次妖冶。她這哪里是來探病,簡直是在顯翠賣俏,炫耀富貴,是在別有用心地气人,以她的服飾和容顏說話:咱兩個比一比誰美,看屈原歸來后究竟喜歡哪個?她趾高气揚,盛气凌人,似乎她才是這左徒府的真正主人,只要一進門,便喝三吆四,操縱一切,指揮一切。她指責秋菊房間布置得不夠典雅;她訓斥冬梅未能經常開窗啟戶,流通空气;她挑剔廚房飯菜做得不可口,營養价值不高;她罵下人們全都是蠢豬,飯桶,無用之材。她一連几個時辰坐于昭碧霞的病榻之側,為之梳理頭發,修剪指甲,將碧霞瘦得雞爪子一般的手置于自己的掌心,摸過來,撫過去,勸個沒完,說個沒了,不斷地為之垂淚,一口一個“親妹妹”喚著,仿佛這個世界上只有她最疼愛碧霞,她要用自己的滿腔熱血將碧霞融化,令其再生。說也奇怪,每當這种時候,昭碧霞心如鐵石,任鄭袖說著怎樣溫情脈脈的話語,一遍又一遍地流淚,她總是板著鐵青的面孔,瘦削的兩腮連一滴淚痕也不挂——沉默是最大的輕蔑,最有力的駁斥与抗爭。
  鄭袖不僅不回避對屈原的愛,反而津津樂道,談起來眉飛色舞,十分動情,讓人渾身雞皮疙瘩暴得老高。有一次,她干脆向昭碧霞攤了牌,說道:“人与人之間有時需做些轉讓和犧牲。丈夫是什么?不過是一件心愛之物,譬如一件珠寶,一件首飾,一件上好的衣服,有哪個親朋好友需要,暫借一時,有何不可?愚姐非有獨占屈左徒之奢望,只想与賢妹共之,娥皇与女英姊妹二人,不就同時共有舜帝嗎?況且我并不想自比娥皇,只待高興時借用一時罷了,好妹妹何必這般小气,竟致如此重病呢?……”說完放縱地哈哈大笑,笑得浪聲浪气,竟不知世上有羞恥二字。
  昭碧霞的頭滑到了枕下,歪到了一邊,不言不語,不理不睬。她想,自己的病怕是不會好了,只盼著丈夫早些歸來,將自己送回秭歸老家,离開這個是非之地。對于自己的死,她并不感到可怕,可怕的是丈夫被這美女蛇死死纏住,不久將遭塌天大禍。直到這時,昭碧霞才清楚地意識到,南后接自己來郢都居住是毒辣的陰謀,自己中了她的奸計,上了她的圈套。
  女人,女人到坏起來的時候,胜過男人千倍,万倍!……
  昭碧霞的身体實在是太虛弱了,太醫奉南后之命,几乎每天都過府來為其診治。虛則補,故每付藥中都少不了人參、鹿茸之類。看藥方是絕對沒有錯誤的,但抓藥時卻以大黃充人參,故昭碧霞服藥后總是瀉肚。本就弱不禁風的危重病人,怎經得起這般折騰,三瀉兩瀉,昭碧霞變得奄奄一息了。她提出藥不對症,不欲再服,鄭袖卻說,這叫作先瀉后補,醫這种病無不如此。
  伐秦的楚師歸國,就要回到郢都,鄭袖加害昭碧霞的陰謀活動進入了最后沖刺。
  一個風雨交加的午夜。江在狂怒,河在奔瀉,溪在嗚咽,雨幕低垂,天地合一,龐大的楚宮建筑群籠罩在黑沉沉的雨幕中酣睡,死豬一般,只有一扇窗戶還亮著昏黃的燈光,像困倦的母狼睜著的一只睡眼,橘紅色的窗紗上畫著一幅二人密謀策划的剪影,這兩個人究竟是誰,自然難以辨清,依稀辨出是一男一女,男的個頭較高,歲數較大。
  天亦在傷心悲泣,淫雨霏霏,連日不開,事隔三日,同是暴風雨的午夜,同在這個橘紅色的紗窗上,再現二人密謀策划的剪影,但這次的兩個人均系女性,從那談話的姿態上分析,這二人可能是一主一奴。
  熟悉楚宮內情的人知道,這幢睜著一只睡眼的雄偉建筑是朝云館,它那東南角的一間是溫馨的臥室,只有南后鄭袖偶爾來此過夜。
  彌留之際,昭碧霞日日盼,夜夜盼,時時盼,刻刻盼,終于將丈夫屈原盼回來了,但她已到了苟延殘喘的地步,連一句話也未留下,兩天后便与世長辭了,年僅二十五歲,多么短暫的一生啊!……
  妻子的溘然長逝,猶若五雷轟頂,炸得屈原天旋地轉,魂飛魄散。也許是天地感應之故,昭碧霞的死令蒼天震怒,神靈悲凄,因而風更狂,雨更暴,惊雷更響,閃電更亮——狂風掃蕩著邪惡;暴雨滌蕩著污穢;聲聲惊雷是地震,天塌地陷,將屈原埋葬于万丈深淵;道道閃電是利劍,扎于屈原的胸腹,攪得他肝腸寸斷,五髒六腑鮮血淋淋……按照荊楚的風俗,辦喪事并不一味哀哀地哭,也敲鑼打鼓,歌唱跳舞。在楚人看來,生是紅喜事,慶賀新生命的誕生;死是白喜事,慶賀生命的复歸,有轉化為無,勞碌轉化為休息,負重轉化為解脫。深明地方風習的屈原卻晝夜悲啼,飲泣不已,哭啞了喉嚨,哭干了淚水,哭碎了心,哭得山悲水泣,天昏地暗,哭得死去活來。但他心里卻很清楚,是自己害死了妻子,倘無自己那不光彩的舉動,妻子斷然不會如此短命,自己犯下了永世難贖的罪孽!
  南后力主重葬昭碧霞,屈原婉言謝絕,草草裝殮入棺,運回樂平里安葬。鄭袖的那些卑鄙伎倆,屈原一無所知,因而對她并無怀恨之情。不僅現在不知,直至公元前278年5月5日屈原怀石投江而死,他一直被蒙在鼓里,故而對南后鄭袖,心中時常泛起脈脈感激之情——中國的知識分子自古迂腐不堪,總以好心度人,被人拐賣,還在幫其數錢。
  六國聯兵伐秦,楚怀王歸國前后,郢都風波迭起,其中浪頭最高的,便是南后鄭袖与太子橫的權力之爭。
  怀王統兵伐秦,將國事委与太子橫,橫尚年輕,不諳政事,故特囑令尹子椒精心相輔。子椒老朽昏聵,多年來飽食終日,無所用心,突然讓他輔佐太子執掌國政,他哪里還有這個心思与能力,當著怀王的面唯唯諾諾,怀王一走,他便縮于安樂窩內盡享富貴,早把怀王的囑托忘得干干淨淨。
  怀王率四梁八柱离國遠征,南后乘机加速了其陰謀活動。她深知子椒乃廢物一個,既非得力工具,亦算不得絆腳障礙。太子既然暫執國柄,南后便不能不怵其三分,但她畢竟是在楚宮跋扈慣了的,因而對太子不甚尊重,每每以國母的身份向太子發號施令,侵權僭位,這就不能不激起太子的憤慨与提防。也是利令智昏,鄭袖竟然多次調動軍隊,但都因太子的堅決阻撓而未能如愿,于是南后与太子間的矛盾急劇升溫,迅速達到了白熱化的程度。
  惡人先告狀,怀王歸來的頭一夜,鄭袖便于枕邊進讒,誣太子圖謀不規,正在牢牢控制軍權,陰謀殺父篡權,并以一個藝術家的天賦,把事情說得有根有据,有鼻子有眼,聲淚俱下,而且這讒言是伴隨著顛鸞倒鳳的房事進行的,特別有神效。為君者,最恨的就是篡權奪位的人;為男人者,很少有不听枕邊之言的。第二天,怀王怒發沖冠地訓斥太子,太子欲作解釋,怀王不容;太子不服,与之辯理,頂撞了怀王,于是太子与南后間的激烈矛盾轉嫁給了怀王。不僅如此,怀王由此堅信,南后所言,句句是實,決無半點虛妄,憎惡太子之情油然而生,并萌發了廢嫡立庶的邪念。
  看看時机成熟,南后的陰謀活動由因勢利導、循序漸進轉為大刀闊斧,恰在這時,屈原自樂平里歸來,鄭袖向其展開了緊鑼密鼓的攻勢,并撕去了原先的偽裝与遮羞布。
  時令已是初冬,北國早已朔風呼嘯,雪花飄落,禽匿獸藏,一片肅殺了,而地處長江岸邊的郢都,卻依然艷陽高照,鳥語花香。當修繕的手腳架全部拆除的時候,巍峨的牌樓上“太師府”三個斗大的鎦金篆字在明媚的陽光下璀璨奪目。牌樓以內,一座座宏偉、華美、精巧的建筑,集江南廟、祠、堂、館之精粹,鱗次櫛比,錯落有致,放眼望,飛檐凌空,斗拱交錯,雕梁畫棟,朱欄玉砌,鳳台龍閣,令人目不暇給。屈原也曾在此居住多時,仿佛過去并不曾見過這一切。原來,趁屈原回鄉安葬妻子之机,南后命能工巧匠粉刷一新,才這般耀眼生輝,引人注目。倘說外觀讓人眼熱,入室則令人目眩——紫枟鑲銀桌椅,金絲縷玉几案,滾珠飄纓彩屏,翔鶴宮燈,牡丹蜡台,麒麟香爐,嵌金玉馨,象牙箸,白玉盞,瑪瑙盤,暖心壺,如意酒,夜夜香,金花燭,安神帳,逍遙床,珊瑚枕,金絲被,五光十色,光怪陸离。這其中的許多寶物,是從各個宮殿精選而來的。目睹眼前的一切,屈原料到這是南后耍的花招,玩的把戲,目的何在,不甚了然。今日的鄭袖,其服飾、裝束、涂抹更加令人銷魂失魄,她見屈原鎖眉凝思,默然無語,親切地問道:“這樣修飾和布置,左徒意下如何?滿意与否?”
  屈原見問,苦澀地微微一笑,依然不曾開口。沉默有頃,鄭袖接著說:“只可惜呀,我身邊這位堂堂正正的男子漢大丈夫,眼下并非太師,而是左徒,居住此第頗有些名不正,言不順也。”
  屈原又是微微一笑,但這次不是苦澀的,而是自信的,笑過之后說道:“勿需南后提醒,屈平雖愚,但卻微有自知之明,今日來此,并非歸家,而是清點書籍簡牘与個人器物,一會便有人來搬回橘園。至于先前碧霞進京下榻于此,那是南后之苦心安排,卻之不恭,非僭越之舉……”
  “不,不,不!”南后打斷了屈原的話解釋說,“左徒且莫誤會,本后之意是說,既知此非左徒所居之所,何不改左徒為太師,這樣以來,豈不就名正言順了嗎?”
  聞听此言,屈原的頭“轟”的一聲脹大若斗,渾身的每一根神經霎時繃得緊緊,腦海里在构筑警惕的防線,以故作思忖的神態來掩飾心中的慌亂,半天才明知故問道:“南后之言令微臣莫名其妙,祈請明示!”
  “休在本后面前裝聾作傻!”南后滿臉陰沉,一張瓜子臉拉得有尺半長,她既不掩飾自己的觀點,也不吞吐其詞,而是一字一句,字字千鈞地說道:“屈左徒現為子蘭之恩師,廢橫而立子蘭為太子,豈不就是當朝太師嗎?”
  南后既將觀點亮明,屈原倒反變得沉著穩健起來,他既不笑,也不語,仿佛正在深思熟慮,以決定進退取舍。南后借此机會,滔滔不絕地講述了太子橫怎樣圖謀不規,如何陰謀殺父篡位,怀王正恨太子入骨髓,倘此刻屈原能夠首先提出廢立之事,便是作了順水人情,不久,這令尹的寶座就由他來穩坐。令尹兼太師,權莫大焉……
  屈原依然沉默,他倒剪雙手在室內踱步,仿佛很難下決心似的。南后一聲呼喚,兩位宮娥應聲擁門而入,各自手托碩大的銀盤,陳于屈原面前。盤中盡是珍寶,光閃閃,金燦燦,濕乎乎,溫潤潤,清風習習,异香陣陣,此乃楚之鎮國之寶,它們是通天犀、雞駭犀、夜光璧、明月珠、和氏璧、白珩、方府金、珠璣、犀象、隱形傘、朱鶩、茹黃狗、鐵腸兔、康王谷、采菱械,樣樣天下無雙,件件价值連城。南后表示,只要屈原肯助其廢橫而立子蘭,她便擇其中數件相贈,作為酬勞。
  面對這些天下奇珍异寶,屈原不為所動,他睬也不睬,看也不看,淡淡地一笑說:“恕微臣不能從命,廢立乃國之大事,需由大王裁決定奪,豈是一介腐儒所能左右!”說完向南后深施一禮,揚長而去了。
  屈原离去了,南后被愣怔怔地塑在那里,臉上無一點血色,沒有一絲表情,顯得是那么尷尬,那么孤獨,那么冷清,那樣可怜。不知站了多久,她突然歇斯底里地哈哈大笑,這是憤怒的笑聲,發泄的笑聲,報复的笑聲,反目的笑聲,只笑得天陰地晦,陰風勁吹,只笑得江水混濁,万木枯萎……


  ------------------
  一鳴掃描,雪儿校對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