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只是,當時這類演出并不多,而且,我們還有自己的本職工作。我還是長影的人,不可能長期在外面飛;劉曉慶也在不斷封拍電影:除了《垂帘听政》還沒有收尾外,她還准備接其他一些影片,而且上海《文匯報》社的小子還約請劉曉慶寫一,篇自傳体的文章。 這是早在春節前就答應人家的。在此之前,他們曾有過一次合作,劉曉慶曾寫過一篇《演員魅力的思考》,文章寫得很漂亮,在上海一家雜志發表,引起了許多圈內人的重視。此后,小于一再慫恿劉曉慶寫一篇關于自己的文章在《文匯報》上連載,這許多年,社會上一直有很多關于劉曉慶的傳言,搞得她很苦惱,她也想找一個机會辟謠。 但是這篇文章一拖再拖,直到實在逃不了了,劉曉慶才開始動筆。這也是她的一种稟性,凡事不逼到頭上是不會動手的… 劉曉慶從古北口剛回來,上海的小子就赶到北京,逼著劉曉慶把這篇東西寫出來。當時劉曉慶曾開玩笑他說他是“黃世仁追債”,劉曉慶被逼無奈,不得不在拍攝日程里空出一段時間安排這件事。 有一大,劉曉慶從攝制組回來之后,拿了一篇稿于給我看。原來,這是一個人幫劉曉慶起草的《我的路》的開頭。文章寫引言很差勁,用了一种官腔十足的方式開頭。從筆跡上看,好像是一個男人寫的。 “這是誰寫的?我不快地問道。 她遲疑一下,“是‘小嚴’寫的。 大家可能還沒有忘記“小嚴”這個名字。可是,自打北新橋那件事過去以后,我曾說過,會無條件地相信她。而且,她把這件事告訴了我,也說明她并不想隱瞞什么。 一個女孩子嘛!找個人替她寫一篇草稿,也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盡管有以前的那种陰影,我也盡量說服自己不往那方面去想,因為帶著陰影的生活和情感都是沒有出路的。而且這种事情也是司空見慣的,就像在大學,一個漂亮的女孩子,總是能夠找到一些聰明的小伙子為她寫作業一樣。 只是這篇稿子寫得實在不怎么樣。我雖然嘴上不說,但心里還是很不服气。為了證明“小嚴”的拙劣,我就必須拿出一個胜過“小嚴”的開頭來,供劉曉慶選擇。我轉了一下腦子,脫口而出: “三十年的時間在一個人的生命里不算短,可是現在,當我清醒地坐在桌前,回想過去走過的道路時,腦子里卻是一片空白。 “究竟什么時候我成了明星,哪一天,哪一時?” “我是明星嗎?我怀疑自己。” “可是事實擺在面前:那么多炫目的光環,那樣多的污泥濁水”。 我脫口而出的開頭得到了劉曉慶的贊揚。她馬上拿筆把這記了下來。 就這樣,我們開始了《我的路》的創作。那一年,北京的夏天來得很早。剛剛六月,天气就熱得不行,再加上劉曉慶的那台破舊的電風扇,整天嘎嘎作響,更增加了煩躁的气氛,攪得人六神不定,根本無法寫作。我們索性關掉電扇,即使熱得大汗淋漓,也堅決不用它。 那真是一個炎熱的夏天,熱得我們每天晚上都不得不在地上睡,才有可能勉強人夢。好在房間里只有我們兩個人,可以在穿著上盡最大的限度來散熱,我還不時地拿扇子為她扇風。屋子里就一把椅子,有時,我們會擠坐在一起,寫累了,就躺在地上的毛巾被上休息一下。 劉曉慶把她所有的經歷都坦白地寫了出來,什么“小禿子”、往母親的枕中上吐唾沫”等等。本來劉曉慶在剛開始的時候。并沒有勇气將這些生動的素材拿出來,怕會帶來不好的影響。但我卻鼓勵她這樣寫,因為我覺得應該把真實的東西都拿出來,應該把人最本質的東西拿出來,而且我相信這种東西雖然不光彩,但是有風采,有生气,人們會喜歡的。 當時,其實我的心里并沒有十足的把握。因為在劉曉慶這本《我的路》之前,還沒有一本這樣平易近人的,這樣直率得近乎于傻的,而且充滿了丰富的想像的文學作品在中國的文壇上出現。我并沒有吹捧它的意思,但是它确實征服了中國很多的讀者。 如今,劉曉慶周圍已經包圍了炫目的光環,而且處于一個非常富有的位置,但是,我一直認為《我的路》才是她起家的真正開始。她把自己變成了一個被損害、被侮辱的形象,變成了一個令人同情的形象。她的率真直白打動了所有的人,她那种几乎算是平庸的坦白,使人們相信了她書中所有的話都是真的。 那几天,除了買一些必要的生活用品以外,我們整天足不出戶,大約有一個星期左右。每天的工作就是寫作、討論、再寫作,周而复始。 當時,我們雖然有一部電視机,但是沒有室外天線,所有的圖像都是兩個以上,根本沒法看,我們唯一的消遣就是躺在地上听听音樂。我們還發明了一個“開車”的游戲,她會抓住“操縱杆”,嘴里發出“庫庫”聲,模仿著發動机的聲音,高興地亂扭一通。 有時劉曉慶還會命令我:“把手拿過來!待我伸過手去,她就把我的指關節扭出辟辟啪啪的十個響聲,如果少了一個,她又會皺著眉頭多扭几下,才像個孩子似的假裝著生起气來,走到一邊…… 不是有一首“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几枝”的詩嗎?不管是紅的還是綠的,我們只找到四顆…… 《我的路》就這樣寫成了。 記得大功告成的那一天,我倆坐在同一把椅子上。北京的天气真熱啊!熱得你不穿衣服都大汗淋漓,再加上那怎么也燒不盡的欲火…… 這一切都過去了,可是,《我的路》卻永遠地留在這里。如今再打開這本小傳,你仍然會覺得它充滿了才气,充滿了善良,充滿了對藝術的執著,充滿了對未來的向往……那時,她不是中國的第一富婆,而是一個藝術家,所以字里行間都是對藝術的追求和野心。 她坐在藝術的宮殿里,透過山呼万歲的人群,看著遠處金碧輝煌的殿字在夕陽中閃爍,在她的腳下,時刻會有欲望在升騰,那是藝術家的欲望,而不是商人的欲望。她低頭歎了口气:“做人難,做女人難,做名女人更難。”抬起頭,她發自肺腑地高呼:“這是我的手,這是我的心。”那顆心,充滿了平等的善意的人文主義思想,充滿了為藝術而獻身的犧牲主義精神…… 這是她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也許沒有人同意,但是我這樣認為。 回到長春沒呆多久,因為沒什么事情,劉曉慶又約我去保定和邢台演出。 已經有過兩次走穴經驗的我,對于這种演出可以算是輕車熟路了,而且,我們的節目好像還很受歡迎。繼《原野》的片段之后,我們又把日本電影《生死戀》里夏子和大恭的對話拿了出來,而且還配上了電影《葉塞尼亞》的插曲。那音樂真是好极了,真美,每听到這段音樂,一种莫名的感情就油然而生。況且,這种戀人間的信件,對于當時的我們,正是即情即景,演得繪聲繪色自然不成問題。 在唱歌方面,除了《外婆的澎湖灣》之外,我們還唱了《夫妻雙雙把家還》: 夫妻雙雙把家還, 你挑水來我澆園… 寒窯雖破能避風雨…… 當時,我們一定唱得感覺很好。 想當年,《天仙配》里的董永還有寒窯一問,而我和劉曉慶在北京卻房無一間,真是無立錐之地啊! 也可能,那种“你挑水來我澆園”的田園生活就是我的幸福觀。 很久以后的某一年,我在東北拍一個電視劇。當時雖已到了春暖花要開的季節,但在茫茫的雪原上到處是泥泞的路,天陰沉沉的,整個攝制組都蛤縮在汽車里等太陽。就在這時,天邊走來一輛小驢車,車上坐著赶車的人和躺在上面病得坐不起來的妻子。也許是因為顛簸,丈夫停下車,走到妻子身邊,噓寒問暖,妻子強打精神搖了搖頭,“沒關系”。那一刻,坐在不遠處車里的我,禁不住眼淚扑蔽籟掉了下來。這時,我才明白,這一幕就是我們當年在走穴演出時重复了千百次的節目《夫妻雙雙把家還》。 茫茫的原野上,滿地的泥泞,破舊的小驢車,滿臉皺紋的丈夫,一臉菜色的妻子,依依相映的情感,所有這些,都使我不由得想起了那句同“你挑水來我澆園“……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