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乾隆听了母親的話只淡淡一笑,他自己也是“居士”,奉經隨喜恬淡适性而已,万万不及母親這般倚若性命的篤誠敬信,望著被艷陽照耀得明媚不可方物的田園□畝,春風拂拭下綠波蕩漾的煙柳荷塘,小心地架了母親胳臂,笑道:“這是皇額娘的慈悲心菩提愿,儿子自然依著您。只不要叨登得大了,御史們不便說甚么,有一等小人口舌,說我娘母子佞佛,就不相宜了。”太后道:“我不怕人說佞佛!沒听說還有佞君佞父佞爹佞娘的,有些子漢人專在孔子上作文章,其實孔子的‘仁’字儿還不就是我佛的‘慈悲’?口里整日价‘代圣賢立言’,心里想的升官,手里從百姓身上撈錢。与其這么著佞孔佞孟,還不如我這‘佞佛’呢!”乾隆听得呵呵大笑,說道:“佞孔,佞孟!真小人偽君子!母親說得好!” “方才你說的小人口舌,倒真的是得提防。”太后站住了腳,上下打量著儿子,皺眉說道:“我听人傳言說,和卓回部有個女子叫香格格,說你留下阿睦爾甚么的要打仗,就為擄了這女子來當妃子,這事可是有的沒有?” 見母親說得鄭重,乾隆也斂去了笑容,目光睨了一眼跟從的太監,正色說道:“沒有這個話!這是何等樣的軍國大事,和香格格甚么相干?造作這樣的流言是謗君,該是割舌剜眼的!是誰敢在后頭傳這些言語?” “你這么追查,往后誰還敢在我跟前說話?”太后見眾人都嚇得臉色灰敗,一笑說道:“真正傳言這事的人,前几天我已經開銷了他。議論主子是非的奴才,我也是不能容他的。” 乾隆透出一口粗气。人們見他回過顏色,才略略放下心來。听乾隆說道:“母親開銷他是正理。宮里不比外頭,大小事都不能姑息——就講究‘防微杜漸’四個字。方才說這事還是有個影儿,我接見岳鐘麒和隨赫德他們一群軍將,确曾有人說起這位‘香格格’。這些武夫粗鄙無知天真爛漫,口中有甚么遮攔?我還把他們的話批給了傅恒和海蘭察,也是君臣調侃雍穆和熙的意思。宮里這一傳言,就變了味儿,倒象我是淫昏殘暴主子,單為獵艷漁色要興兵和卓似的!這起子小人可恨之极,豈可輕縱!” “皇帝說的是。”太后笑道:“宮里的事只兩條,‘外言不入內,內言不出外’是非就少了。唉,皇后病得這樣,有些宮務我也料理不來。指著那拉氏暫時管一管,我又耽心鈕祜祿氏心里不受用,她也是貴妃吶……這事你心里是怎樣想,要早些拿定主意,一旦定住就不要再變,宮里穩住,才能安心料理政務。”乾隆沉思一下說道:“鈕祜祿氏不成。她留守北京,照顧宮眷不力,魏佳氏几乎難產,還擅闖軍机處,和阿桂鬧生分,這都犯了祖宗家法。回京自然還要查究,明白處置。這會子還是暫委那拉氏主持的為是。”“鈕祜祿氏平日天聾地啞,最是膽小不敢沾惹事情的。”太后斟酌著說道:“北京的事体很出我的意料,忒蹊蹺的了!你不要冒火性,回去慢慢的就查明白了。此刻竟是依著你,委了那位氏的就好。”說罷頷首沿橋板乾隆肅立岸邊,看著母親上船了才踅身北行,想起當日召見隨赫德、岳鐘麒十二員武將的情形,兀自不禁莞爾,有說香格格長得象“七仙女下凡”的,有說象“賽會觀音”的,更有奇的說象是“洛神洗澡”,“玉環捧心’“西施打呃”的,胡亂用典糟蹋成語,逗得自己跌腳大笑,記得當時真是說過“既這么好,那就擒來獻俘闕下,以備后宮!”招得這群行伍丘八七嘴八舌越發興起,有說“捉來且給主子下廚,香香的不用佐料”的,有的說“跟了主子這樣人物,是她天大造化。這樣好女人,主子不受用誰禁得起?”……又是一陣信口胡嘈。將軍們不講文飾,憨態可掬一味巴結說話,自己似乎也隨意了些,還把這些話复述給傅恒兆惠海蘭察等人說笑。待此時太后點出來,宮中有了謠言,乾隆才覺得有損体面,“寡人好色”四個字竟是不能承擔!……思量著,乾隆臉上的微笑已經消融,漫步登上御舟,看也不看周匝眾人一眼,對秦媚媚喑啞低重地吩咐道: “叫王八恥把奏折送過來,撤橋板,開船!” “扎……” 秦媚媚偷覷了乾隆一眼,輕輕打了個千儿,飛也似傳旨去了。 和砷病倒在了蘭州府的三唐鎮,且是病得不輕。他是順山東道水路運河返京的,隨身還帶著福康安給母親的請安信,原想到北京拜一下傅府,托著福康安的門子先在內務府鑾儀衛打點一下。他幼時在宗學里當過雜役,常陪傅家大公子福靈安斗雞走狗,也想趁這机會把這層緣份重新撿起來。滿心的如意算盤,偏到德州,遇到軍机處管茶水的太監趙檜,給他傳了阿桂的話,叫他不必回京,徑直到蘭州府“等著桂中堂”。說阿桂已經奉旨即刻啟程去甘肅,身邊要人料理雜務侍候起居。和砷縱然再急著回京,無奈阿桂是他本主,万万不能招惹開罪的相國,只好遵命就道。徑從太原過境,穿榆林,越宁夏進入甘肅省。本來一路春和景明万象向榮的風致,待出塞外便漸覺凄迷荒寒廣漠蒼涼起來。 他的心境不好,甘肅去年年境更不好。先是一場淫雨,淅淅淋淋連月不開,將庄稼淹得半死了,雨晴便接著鬧蝗災。舖天蓋地的蝗陣自東向西蔓延,掃得甘東甘北寸草皆無,大片黃土丘陵荒禿得象剃過的疤痢頭般一片凄涼寒煙。至塞西一帶蝗虫遭了霜,漫野滿城死虫盈積如山。自古處置蝗災例有成法,一是火燒二是掩埋。但秋糧未收賑糧未到,老百姓眼下總要糊口,家家戶戶把虫尸蒸熟爆干了,竟拿來作了主食。和砷一入甘肅境便吃上了“虫餐”。 蝗虫這物件,無論燒烤爆炒,偶爾吃那么几枚,原是极鮮香一味美肴。但當飯吃,吃出兩餐,准教你心反胃倒,惡心吃醋,醋心加惡心,万般的不能下咽!和砷一路入境,自華池、環縣、慶陽、固原、靜宁,通謂“吃”進蝗區深處,更是煙炊斷絕——要么你就不吃硬撐著,要吃就只有這一味“肉”:焦糊熏臭走了油,散發著腐蝦樣嗅不得的嗆人哈喇味儿的蝗虫! 和砷也是貧賤出身,曾在口外討過飯的人,饒是如此,吃到三唐鎮,已是滿腹焦脹聞“蝗”欲嘔。這里地近省城,賑糧也發了過來,乍嗅糧食香,猛見米麥糧餌,饞极了的和砷活象餓死鬼遇了盂蘭會施食的,不管三七二十一,包子水餃煎餅油條一撈食之,就攘搡了個十五分飽脹。出門遇了春雨,又淋了個落湯雞,已是有些体熱發燒,一肚子蝗虫面食胡攪不合時宜,半夜口渴又喝了一壺剩茶,他素來秉賦甚弱,經這么往死里折騰。平明時先是一陣大嘔,接著攪腸刮肚疼如寸割,上下開閘直瀉噴吐如繩,說不盡的穢惡腌髒,拉雜得滿世界混飩一片,遍客屋無插足之地,隔窗也臭气扑鼻。不到天明便暈死了過去。 舊時客旅行店,一怕瘟疫霍亂客;二怕冤苦告狀客;三怕進京舉人。(注:冤苦告狀客人多有在店中自盡的,官吏得以借机敲詐店主;進京應考舉人常常賴欠房資,地方官往往偏袒不予公斷,店主畏勢莫可如何。)和砷犯的頭一忌,老板如何容得?趁他昏厥不醒雇了抬埋杠房上的仵作,就滿地黃湯綠水中拖出他來,連被窩裝裹帶人一古腦塞了車上,直拉到三唐鎮北一座破敗了的九宮娘娘廟里,一床草舖施舍了他住在大殿東壁下,又派伙計守候著等他咽气——這都是此地規矩,并沒有人說老板不仁義的。只可怜和砷,雖不是甚么達官貴人,也算出入紫禁城人見人奉迎的一方毛神,此刻落難,由著人擺布撮弄,竟如死人一般不自知曉。 昏沉著不知睡了几天,和砷醒過來了,先是睜開傴僂得失了神的眼睛迷惘地看著破廟房頂,自疑地晃晃頭,覺得四匝的神像、布慢、靈柵、寶幡、壁畫五光十色顛倒旋轉,暈得象是自己在一葉扁舟上隨旋渦洪波沉浮飄悠,驀地一身冷汗,他呻吟了一聲又昏過去…… “你……喝口湯吧……綠豆湯能解瘟气的……” 彷佛從极遠的天外云邊傳來一個婦人的聲气。和砷再次睜開了眼,這次不再象著了風症那樣又白又亮,卻顯得很是疲憊無力,昏昏中看那女人,面容由模糊變得清晰,是個三十歲上下的女人,頭發篷亂著挽個髻儿在腦后,容長臉儿慈眉善目,嘴唇略嫌厚一點,衣裳襤縷膚色也黝暗些,顯見是個住廟丐婦,半跪蹲在草舖前,手里端著一只碩大無朋的粗瓷大碗正盯著自己。和砷看了看碗中絳紅色的綠豆湯,兀自微微冒著熱气,他一點食欲也沒有,卻情知這樣餓下去只有個死,勉強點點頭,慘笑著說聲“謝謝……大嫂……”仄起半截身子,就那女人手中喝了一口,覺得爽口,還有點甜,似乎兌了砂糖進去,和豆沙香味混著,倒勾起胃口,稍一頓,如吸瓊漿般貪婪地喝得干干淨淨,弛然臥倒了地下,見草荐頭旁有只藍子,里邊裝的有餑餑咸菜之類吃食,弱弱地問道:“……是你給我的東西?” 那女人搖搖頭,說道:“是店伙計送來的,他們每天來一次,放下吃的就走……” “唔……听你說話,我來了不止一天了?” “三天。和大爺,三天了……這地方儿風俗真是不好,您是出過店錢的啊!怎么恁地狠心,扔下這里就撂開了手。” 和砷目光跳躍了一下,熠然一閃旋即黯淡下來。其實住店時他已經精窮的了,也怨不的老板無情。在瓜洲渡驛站發一回惻隱之心,救濟靳文魁家屬柴炭,把軍机處給他帶的出差銀子都填了進去,只剩了二十多兩散碎銀子。馬二侉子給了十兩,答應再幫他二百兩的,偏又奉差去了南京。他地方上不熟,又要充大不肯啟齒,三差兩錯又逢大家都忙著送駕,不好認真去借貸。盤算三十多兩銀子怎么著也松松款款回了北京,不防道儿上饑荒,吃蝗虫饞极了打了几頓牙祭,又著小偷取去一多半,待到花平腰里只余了不足五兩,住三唐義合店那晚,其實只有一兩二錢銀子了。他無可奈何地歎一口气,看看亂七八糟堆在壁角的行李——伸手指著錢搭子道:“我委實動不得,勞煩大嫂把那個取過來……” 搭子取過來了,和砷抖索著一雙枯瘦蒼白的手,一個小袋一個小袋摸索著,這里邊最深夾袋里裝著阿桂給范時捷寫信廢了的一只空信封,原是用來裝小銀票的,它不是堪合,也不是官引,但上頭有軍机處的火漆章印,可以證明他和砷是“軍机處的人”,現在是用得著的時候了,但現在它卻不翼而飛了!和砷心里一陣煩燥,不知哪來的勁,半挺起身子,手忙腳亂張惶著,把錢搭子各處揉搓了個遍,又倒吊起來抖動,希冀著那個信封掉落出來。那婦人笑道:“哪里還能有錢呢?店里人當時都以為你要死了,抄賊髒似的在這里抖落了半日,紙片子破布爛襪子都攏堆儿搜撿過了,還指望著給你留下錢!” “他們把那些東西弄哪儿了?” “燒了……” “燒了?” “你不知道你來時候有多髒,他們用你的破衣爛褲子紙片子給你揩了,就用火燒了——這廟里原來還有几家討飯的,怕過了病气,都遷玉皇廟那邊去了。” “我不是尋錢……”和砷歪倒了下去,喃喃呻吟道:“既然燒了,那就听天由命,甚么也不說了。”他又發起譫語,一會儿“老馬”一會儿“桂中堂”“老于”“尹制台”囈囈綿綿說個不休。那女人听不明白他的話,見小女儿托著一大籃馬齒莧回來,自過了西壁下找火燒水,一邊擇菜一邊熱剩飯。一時見店伙計提著個布包進來,料是給和砷送干糧來的,也沒理他,只指揮女儿:“怜怜!把柴下頭的灰掏掏火就旺了,只盡著用嘴吹!五歲的大丫頭了,沒記性!”那怜怜甚是听話,小胳膊小腿趴在地下,就用棍子掏柴下的軟灰。 店伙計到和坤舖前,丟了布包,伸著脖子看看听听,一笑說道:“姓和的是個旗人,最他媽嬌嫩的,倒結實禁得折騰,象是要反醒過來似的……吳家的,他回過來你跟他說,還欠柜上二兩一錢,這堆破爛儿折進去雖說不足,就不另計賬了,算方二爺積德陰騭……這點子干糧算我們和順店送他上路的盤纏。”說著便伸手撿拾那些破衣物。吳氏見方家老板伙計這般作派,心里鄙夷,口中卻不便說,只用棍子捅那磚灶下的火,弄得滿殿煙霧灰屑騰空繚繞,柴灶辟剝爆響間罵那小丫頭:“死妮子!拾來的柴也是濕的!這么大了任事不曉的——沒見前頭住的癲狗子,人家只比你大一歲,就知道亂墳崗子上拾破布爛套子養活他老不死的老爹了!”那怜丫頭見娘無端發脾气,又不知道自己犯了甚么錯儿,嚇得扎煞著小手站在一邊,咧嘴儿要哭又不敢。 “怎么,恨棒打人么?”店伙計將和砷的衣物破爛流丟收成一個包儿,听婦人說話拐刺儿,一手丟了地下,沖吳氏嘿地一笑:“店錢不夠當行李,你走遍天下問問,看是不是這個理儿!心疼他了,他是你甚么人吶?當媽,你小了;當儿,他又大了!噢,我說呢,別人都怕過病气走了,偏你就留下,原來寡婦摸著了毯——敢情明里認個干姐姐,暗里養個小漢子……”他口中有天沒日頭還在胡浸,不防吳氏手一甩將手中燃著的燒火棍隔老遠扔過來,忙閃了一下身子,打倒是沒打著,只棍頭一節指頂大的紅炭圓儿掉進脖子里,順脊背燙下去,疼得又跳又叫又抖索又抓撓,竟似突然得了雞爪瘋似的手舞足蹈滿地兜圈儿,直待炭灰滅了才得定住。他牙一咬,就要扑上去打吳氏,吳氏霍地端起一鍋翻花滾著的稀粥站起來,喝道:“方二癩子,你敢往前跨一步,我給你退了豬毛!” 方二癲子不防女人這一招,嚇得脊梁上的一串泡儿也忘了痛,一手提包儿虛擋著,挪到和砷頭臉身邊,白著臉皮笑道:“好好好……你厲害你厲害!好男不与女斗,你愿意誰就是誰,反正我不摻和就是——媽的,便宜了你姓和的!”他兜屁股照和砷踢了一腳,走戲子台步般歪趔著身子出了大殿,又抖起了精神,沖殿里喊道:“賤婆娘!別你媽的忒得意儿——鎮上莫典史傳下有話,不在編氓的無業游民一律解送回藉,無論你是跑單幫賣藥耍百戲走把式算命打卦討吃要飯的,在編就有賑濟,不在編的繩串蚱蜢串儿走路——瞧好了你這對賊男女的好果子吃!”說罵著一顛一顛趔著去了。 和砷人雖暈迷,心思卻甚清明,二人言語行動俱都入耳人心,听得心下悲苦憤恨,一陣無奈一陣酸心,早已淚出如瀋,只口舌僵滯喃喃不能成語,欲待翻身時又頭疼欲裂万花齊迸,燥脹得五官錯位,直用手撕抓胸前的鈕子。那個叫怜怜的總角小丫頭見母親忙著用木勺攪粥,忙過來蹲在和砷身邊,握著他的手喊道:“叔叔!叔叔……還有豆湯……你喝不喝?你哭了……” “怜怜別鬧他。他身上有病,又几天沒吃飯,擱的住你再揉搓?”吳氏挽著袖子,一手握捂著大碗,一手用石頭在碗中輕輕搗著,未了雙手從碗里撈出一團碧綠墨翠的東西,擰出汁液來,又從小碗里兌了點甚么……端過來,在和砷耳畔輕聲說道:“別焦心,就是老人家們說的,一文錢逼死英雄漢。先把身子養好是要緊的……這是個備方儿,生扁豆汁子兌醋,止嘔止痢我們鄉都用這個。張開口,唉對,就這樣,好,咽了……空心頭儿喝了最好。我還煮的有馬齒莧粥,也治紅白痢,慢慢作養,你這年紀好起來,快得很……” 和砷喝了半碗生扁豆秧汁,口中酸澀腹里已見通泰,空得一無所有的肚里一陣咯咯作響,竟打出一個嗝儿,臉上泛出血色,睜開眼,雖然仍是暈眩不定,心中已不是那樣煩惡,反手握住了怜怜胖乎乎溫熱的小手,望著吳氏說道:“韓信千金報漂母,我和某人有朝一日得濟,要比韓信過十倍!” “嘴臉!”吳氏笑道,“誰指望你來報這半碗扁豆秧儿的恩?只哪里不是行方便積陰騭,但得個平安二字就是喜樂……昨晚你嚷嚷腿疼,我就知道你不要緊了,方才還燒了半截土坯,呆會儿潑上醋,布裹裹墊到膝蓋下頭——你歪著別動,我給你盛粥去。”說罷去了。和砷拉著小怜怜問詢家世,才知道這婦人是本地人,娘家叫張巧儿,嫁給吳營的吳栓柱給吳老大爺當佣作長工。前年一場大水祖厲河決口,吳營漫得一片汪洋,恰她帶著怜怜回張寨娘家,才躲過這場大劫,接著又傳瘟,娘家兄弟也死了,兄弟媳婦容不得大姑子日日在家趁飯,索性改嫁了一個本家哥哥,這就再也容身不住,四處漂泊乞討……和砷听怜怜著三不著兩說個大概,已知吳氏身世凄楚秉性良善,不由長歎一聲,閉目沉思問心下暗自悲戚。 ……如此半月間和砷身体漸次恢复。其實腹瀉轉痢疾,只要調養得周全,并不定要服黃蓮續斷諸類名貴藥物不可,吳氏母子每日午前午后出去討飯,所有要來的剩飯雜糧菜團都是精中選精重熟再熱了給和砷吃。甚么赤小豆。馬齒莧、炙酸石榴紅棗丸、炙蒜頭、石榴殼研未……偶爾要得一點糖,飯舖泔水缸里撈的剩木耳淘淨了,和糖在鍋上焙干了——那味道原也极佳的,也都盡著和砷用了。和砷早先在西北張家口大營,后隨阿桂軍机處當差,從來都是听招呼的角色,由著人呼來喝去,跑前跑后逢人就侍候,見馬拍屁股慣了的,因這一病倒真享受了几日。慢慢的起身了,披了破衣裳晒暖儿,幫著摘菜燒火甚么的,閒散著也到野地逛逛,入場里轉悠轉悠,已是強壯如初,只大病初愈,腿上老寒疾沒有痊好,心里急著上路,卻又沒有分文盤纏,只好每日將就著。 這日下晚,和砷吃罷飯,百無聊賴間進鎮閒步。其時正是仲春天气,炊煙晚霞藹藹如幕,滿街店舖青燈紅燭輝映,富粉坊油坊織机坊磨聲油錘聲軋軋織布聲交錯相和,從運河碼頭卸下的貨,諸如洋布靛青絲綢茶葉涼藥字畫扇子之屬,或驢馱或車載,鈴聲鐸音雜肴不絕,街頭小吃諸如合□、拉面,蔥餅、水餃、餛飩、煎餅、水煎包干等等都點起羊角燈,婉蜒連綿斷斷續續直接運河。听著小販們吆吆喝喝抄鍋弄鏟,油火煎炸,蔥姜蒜未雜著肉香滿街滿巷流香四溢,坫板上砍切剁削之聲不絕于耳,和砷象口里含了酸杏子,只是咽口水。一肚皮無可奈何,欲待回廟時,猛听街北一個茶館里有人狂喜叫道: “我贏了!——二十四番風信,三百六旬歲華;歷過神仙劫劫,依然世界花花!贏了——哈哈哈哈……哪里見過一注就贏五百兩,老方家祖墳冒青气了!哈哈哈哈……” 笑得怪聲怪气,象煞了半夜墳地老檜樹上的夜貓子叫,听得和砷身上汗毛一炸,定了一下才想起這是“斗花籌”賭錢。和砷自幼浪蕩,七歲就上賭場的角色,甚么骰子、六博。摴蒲、雙陸、葉于戲、打馬、天九、麻將、攤錢、押寶、轉盤……各路搏戲玩得精熟,前門大柵欄出了名的“和神”,只到了軍机處,規矩森嚴形格勢禁才收起這套本領。此刻听見賭錢場上聲音由不得心中一烘一熱:五百兩一注,就是在南京秦淮河柳家賭場也是罕見的大注了!贏他一票不就甚么全有了?他拍拍前襟,里邊只有十几個制錢碰得窸窣作響,這是張巧儿給他買豆腐腦儿還有明天買醋配藥的錢,一個失手輸了,不但沒有豆腐腦儿吃,見張巧儿更是不好意思的……但此刻情熱技痒,和砷竟一時沒了主意。他往前沒事人般游了几步,眼昏意迷間又鬼使神差地轉回來,隔門向茶舖里覷了一眼,只見几盞燭台照得明亮,四個人坐在八仙桌旁,還有五六個人圍在他們身后,伸著脖子張著口,死死盯著桌子中間的骰盤,臉盤映著燈光陰陽閃爍,面目都不清晰。突然“哄”地一聲,有人大呼:“二十五副,杏花!——玉樓人半醉,金勒馬如飛!” “好,這是替我發科,借你口中語,言我心中事。”和砷暗道,他攥了攥那把子銅哥儿,毫不猶豫地走進了茶館。不言聲站在桌后觀局。 場上果然是在斗花籌賭錢。那清時斗花籌始作俑者叫童葉庚,將一百零一种花名分成九品八百副;制成竹籌,每籌一花加一句品花詞詩,各品籌碼大小尺寸也不相同;用六枚骰子投擲抽籌,籌多品高者贏,依次類減。這法于說起來繁复,其實籌碼制好行起來十分簡捷便當,且是文采雜入風流儒雅。起初只是文人墨客斗酒行令使用,流傳民間,自然就用在了賭博上頭。自乾隆十一年伊始,十年間此法風靡天下,竟成大小賭場一時之選。當下和砷留神看時,場上斗骰四人,北首一個四十多歲的中年漢子,烤綢單褂藍市布長袍,刀削臉上鷹鉤鼻,濃眉下一雙陰鴛的三角眼不時閃著綠幽幽的光。他認識,這是方家客棧的管賬先生方家驥,此刻正贏得得意,撇吊著嘴似笑不笑,耷著眼瞼一付篤定神色看骰盤,左首桌面上八寸長的一品籌已是摞了四五根。南邊對面的和砷也認得,是三唐鎮上的豪賭,名叫劉全,才不到二十歲的人,己賭光了十頃地的祖業,好大的庄窩都盤淨了,气死老爹老娘,埋了大哭一場不回家,仍舊到賭場的人物,此刻打著赤膊兀自身上出汗,一腳踩在凳子上,一腿半屈呵腰,盤在脖上的辮梢一動不動,乜著眼看骰盤,手邊桌上也放著几枝大籌碼,一望可知也是贏家。對面西首坐的似乎是個茶商,二百副到本,已經有了一百六十副,是不輸不贏的局面,甚是悠閒地看骰盤,手里把玩著一只漢玉墜儿來回捏弄。只和砷臉前面西坐的,也是四十歲上下的中年人,已是輸得一踏糊涂,手邊橫著几枝籌,每籌只有二副,通算下來也不過十几副,局終貼賞賭坊坊主也不夠使的,已經是精窮的了。他卻甚是矜持沉著,一手撫著腦后油光水滑的辮根,一手捋著腰帶荷包上的米色絛于,敞著巴圖魯背心領上鈕子,靜看方家驥出骰。 “瞧好了,要寶有寶,寶泉在手!”方家驥左手拇指扣住骰盤盤底,右手蓋上盤蓋,在耳邊晃晃,里邊六枚骰于頓時一陣清脆的撞擊之音,他兩手發瘧疾似的急速旋轉几圈。咧著嘴听骰子兀自沙啦叮當作響,定住了,穩穩放在桌上,口中猛喝一聲:“全色出來!”便見茶店老板揭開盤蓋。十几對目光定睛看時,是個“四紅”品色,六枚骰子一個“么”,一個“二”,其余四個都是“四點”——已經占了二品,從二品籌桶里掣簽時,是一枝梅花簽,一幅烙花疏梅,下頭兩句詩: 茅舍竹篱煙外月,冰心鐵骨水邊春。 九品里占到二品,已經是難得的好簽了,眾人轟然喝一聲彩:“好!” 方家驥抹抹胡子,心安理得坐了下去。 接著輪那位茶商搖骰,他卻是雙手捧盤在眼面前,象怕那骰盤飛了似的,晃晃,听听,再晃晃又听听,反复几次放在桌上,揭開看是“三紅”——三個“四”,兩個“么”,一個“三”,掣簽得芙蓉花: 錦城名士主,寶帳美人香。 “我要一品全紅!”劉全小心翼翼端起盤子,虔誠得象送子觀音像前的婦女,哺哺禱告几句甚么,大起大落緩緩晃上晃下,叮當作響間放了骰盤,揭起一看,居然也是二品:四個“四”,一個“二”,一個“么”,掣簽是牡丹: 金銀宮閥神仙隊,錦繡園林富貴花。 至此方家驥便有點不自在,劉全咕咚咚端一碗涼茶喝了。 “都說全紅全素好,老子手气臭极了!”和砷面前那外地中年人不慌不忙端起骰盤,笑道:“悖透了否极泰來,不信還掣著個九品!”他翹著個二郎腿抖著,雙手捧盤子左轉右轉,晃晃墩墩胡顛亂倒,弄得骰子在里頭不知怎樣折騰,嘩啦啦散響。他是大輸家,還這樣撒漫不恭,眾人都笑。和砷此刻側轉臉看,覺得面熟,猶恐看錯了,揉眼再看,不是和親王弘晝是誰?——怎生這般模樣,又如何到了這里,他就是想破了腦袋也猜不出來!一個“五爺”沒叫出口,弘晝已經放了骰盤,大刺刺說道:“揭開來!” 盤蓋揭開,眾人骨碌碌眼珠子盯著看時,是兩個“四”,三個“二”,一個“五”,名色“雙紅”,掣籌得“月季花”,上寫四字: 朱顏常好 哈哈哈……一陣哄笑聲中弘晝身子仰了仰,自嘲地笑道:“日他媽的,又五百兩沒了!再來過……”旁邊一個長隨便數銀票。和砷也認得,是和親王府的頭號親信仆從王保儿,自付自己雖然認得這位天字第一號王爺,也曾見面稟事說話,但貴人秉性記事不記人,難說和親王認識自己這個“小的”,且是和親王也未必高興這時候相認……心下惦惙打著主意,留心看賭局識竅知道觀察舞弊,兩圈下來已知其中道理。待再輪到弘晝時,和砷輕輕一笑,在他身邊道:“五爺,奴才替您一把,您看成不?” “你是?”正干笑著的弘晝轉過臉,看著和砷面熟,又轉看王保儿,王保儿卻認識,笑道:“是跟佳木爺的和大爺。想不到這里遇上了!”和砷陪笑道:“一個月頭里南京還見過爺,爺去右翼宗學胡同,我跟福大爺一道儿陪爺踢過球,爺輸了,說‘毛蛋’不好……還記得不?”弘晝听著已經想起,不禁笑了。听劉全緊催“出盤”便把骰盤遞給和砷道:“爺手气太臭,你來換換气儿!” 和砷沒有立即搖盤,撿出几粒骰子放在手里撥拉著又掂量,雙手合十捧住搖搖,吶吶說道:“骰神有靈,祝我能贏!——這番我要個二品四紅!”說著便搖骰。他的搖法和對面茶商差不多,緩緩上下播動,有點象用簸箕播麥子里的糠殼灰塵,仔細听里邊骰子下落的聲音,連著五六次。眾人听得大不耐煩,方家驥便說涼話:“這是在九宮娘娘廟里跟哪個女人學的吧?”話音剛落和砷便道:“五爺,這一注您贏了——”輕輕放下骰盤。掌柜的一把掀開蓋子看時,眾人都吃一惊,居然搖出五個紅四,還有一枚“五點”!王保儿欣喜地叫道:“和砷真有你的——四紅!要四紅就是四紅,几乎他媽的素全色了!”弘晝笑得嘻著嘴攏不來,掣出簽來哈哈大笑,“你也四紅我也四紅,我的點子比你多,哈哈哈……”眾人圍著看簽,又是牡丹花,噴噴惊羡問都贊:“這位爺手气翻過來了!” 方家驥這番是庄家,他自己下注五十兩,弘晝的五百兩翻一倍,合著是輸一千一百兩。和砷這一手玩得他又惱怒又奇怪,但他是贏家,斷沒有賴賭的道理,只好將銀票送過來。茶商和劉全也都送銀子過這邊。恰又輪他搖骰,瞟一眼和砷,本來心里篤定的事,突然問信心全失,倒犯了嘀咕,把骰子也依樣葫蘆倒在手心胡亂撥弄一陣,扣盤還照前番模樣,咬牙獰笑著一陣猛搖,出來一看,只有一個“四”,還有兩個三,一個二,兩個“么”,掣簽得萍花二副,“柳絮前身”,臭到不能再臭了。他沮喪地倒坐了回去。 “看看我的手气如何。”茶商笑道,“我也要四紅!”——接過上首骰于,放在手里一個個又擰又撥又掂丟了盤里。仍舊晃晃听听又繞繞,穩穩放下。揭蓋看時眾人都吃一惊:六個骰子里四個“二”兩個“么”合成五個“二”,有名的品級“一品巧合五色”。賭場里搖出這個花樣,那真是百不逢一!圍觀眾人齊都傻了眼。再輪劉全搖,得了個五品蜡梅花,說是“風前開馨口,雪里暈檀心”,連詞儿里都帶著晦气,他卻甚是鎮定,泰然把銀子推了推,舔舔嘴唇坐穩了。 和砷接手,顯得格外鄭重。要贏這個“巧合五色”只有三條路:“全紅”、“素全”(即六個骰子數碼完全相同)和“一條龍”(即一至六各碼都有)。王保儿和弘晝在旁看他動作,只見和砷將六枚骰子放在桌上,只用一根食指撥撥翻翻,有點象看螞蟻搬家,時不時手指在嘴里吮一下,又按按骰子,良久說聲“妥”,便搖骰,仍舊是揚簸箕般上下掀動听音儿,又讓骰子蹭盤底儿,轉轉放下,神定气閒說道:“五爺這次下注兩千。我們要通吃了!” “极品!” 一揭蓋子眾人都直了眼睛:那骰子分紫、青、紅、皂、白、黃一二三四五六全色排出,晶晶亮明光光顯在盤中,正是万中不出一的“一條龍”!人們惊訝之极,一時竟忘了喝彩。這是极品,并沒有設贊詞籌,只是口語報說,和砷曼吟道: 天矯九天紫煙騰,行云布雨震雷霆。 一掃牧野百万兵,閒來盤柱廟堂中! 眾人方喝得一聲“好!” “五爺,這就笑納貢獻了。”和砷笑嘻嘻說道。王保儿笑得滿臉開花,就收銀票。 至此眾人已經全軍皆墨。方家驥和茶商尚有三五十兩散碎銀子,老本已經蝕盡。劉全的籌碼使盡,還缺著七十四兩銀子不夠補賬。和砷大度地說道:“你放炮退場,七十几兩不要了。”不料劉全桌子一捶,額上青筋暴起,呼地站起身來,“——接著來!” 和砷似笑不笑說道: “接著來,成!——你的注銀呢?” “我沒有注銀!” “那你賭甚么?” “我賭這條胳膊!”劉全拍著胸脯大聲道:“三唐鎮誰不知道劉某宁折不彎的漢子,絕不賴場子!”弘晝用欣賞的目光看著劉全,口中卻道:“傷殘了你也是罪過。何必呢?我賞你的本錢,回去吧!”劉全怒道:“我不要賞!輸了胳膊還有腿還有命,我上注:一條胳膊一千,一條腿兩千,這條命五千,翻不了本,死給你們看!”他“噌”地從腰間拔出一柄解腕匕首,照腕上一刺,那血立刻淋淋漓漓滲出來,“我是輸家!哪個要走,先讓我戳個透明窟窿了去!” 他這般強橫蠻纏,方家驥和茶商原是不耐,待見了血,才想起這鐵頭猢猻原是賭得窮凶极惡的亡命之徒。他們自己也是輸得精光的人,也想翻本奪彩,因便悄悄吩咐身邊人“取銀子”。 接著再賭兩圈,方家和茶商手气毫無起色,竟是都在七品八品里苦踢騰,掣出的籌或繡球或茶縻,或洛如或玉簪,“蝴蝶成團”“高會飛英”“節同青士”“醉里遺簪”亂來一气。都詛喪得臉如土灰。劉全倒是謠出一個四品“桂花”,再搖卻落了個二副木槿,“朝榮暮落”,俱都是去盔卸甲潰不成軍。和砷得心應手如有神助,要三品得蓮花,要四品得萱花,“外直中通君子品,無情有恨美人心,——橫掃全席毫無滯礙。把個弘晝歡喜得無可不可,翹著大拇哥直叫:“小和子,真他媽有你的!” “好,這是天亡我也,非戰之罪……”劉全滿頭冷汗,臉象月光下的窗紙一樣青黯慘厲,艱難地站起身來,掣起那把匕首,用失神的目光掃視眾人一眼,突然爆發出一陣歇斯底里的狂笑:“不能賭了,還要命做甚么?我這就還你的賭債!”他倏地舉起利刃,一咬牙惡狠狠就要向心口扎,和砷見連弘晝都惊呆了,急叫一聲:“慢!” 劉全手在空中,橫眉轉眼問道:“怎么?” “听我說,”和砷緩緩說道:“你沒有死罪,這里死了,我們還要吃官司——這是玩儿,誰和你認真?賭場上頭無父子,不肯賴賭原是條漢子,輸了命,這條命繳給我,這才是正理。這是一……” “呵,成!還有二?” 和砷陰沉沉說道:“其二我要告訴你,憑你們這樣的野雞賭徒,要贏我下輩子休想。我作給你們看——我要全紅!”他拿起骰子,照前法辦理一番,放在盤子里搖搖,自己用手揭開了,六個骰子居然都是四!眾人不禁都倒抽一口冷气,面面相覷間瞠目又看和砷,不知這個瘦骨伶丁的年輕人是鬼是魅。 “我是天下第一賭。”和砷笑看呆若木雞的方家驥和茶商,“二位只能算未入流。這把骰子送了兄弟如何?別舍不得,相交滿天下,知音能几人?識相的是光棍,不然……” 他話未說完,茶商和方家驥已雞啄米似地點頭道:“老弟英雄出少年,我們心服口服,就孝敬了您老人家了!”說著起身一揖作別而去。 ------------------ 一鳴掃描,雪儿校對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