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王莽步履沉重,端著毒酒走到王獲跟前:“儿啊,你認命吧!誰讓你是我王莽的儿子呢!” ●哀帝盧、頭稱許:“嗯,太初元將這年號不錯,挺別致的,就是它了。” ●哀帝無比暢快,在董賢身上,他体會到了一种畸形的愛,那是后宮粉黛們所無法奉獻給他這位大漢天子的。 ●天子和奶油小生成天价胡鬧鬼混,可就把大漢朝政給撂到一邊儿去了。新都城里的王莽,風言風語听說了這樁漢宮穢事,急得跟什么似的,把董賢給罵了個狗血噴頭。 碧蘿拜謝了王莽,滿心歡喜地來到下人房里,准備度過她在新都侯府為奴為婢的最后一個夜晚。 她實在是太興奮了,想不到,在豪門貴族中還會遇到王大叔這樣有人味儿的,更想不到,她能在拯救父親脫离牢籠的同時,保全自己的童貞之身。 小姑娘本來是想學學緹縈救父的,父親是全家人的主心骨,只要能救出父親,碧蘿什么都愿意獻出來。可是現在什么都不需要了,王大叔全都答應了,她只要閉上眼睛沉沉睡去,到明天,日頭就會變得那么溫暖、和煦,她,也就會重新回到自由自在的原野里去,大口大口地呼吸那沁人心脾的帶著鄉間泥土芳香气息的空气了。 碧蘿就這樣滿怀著對美好明天的幸福憧憬,香甜地睡去了,要不是有一雙粗野的手蹂躪著她的酥胸,她會一直這樣香甜地睡到旭日東升。 少女的感覺是最靈敏的,當那雙手探進碧蘿的怀里時,她很快就被惊醒了。 “誰?” 她只叫了一聲,就被兩片濕呼呼的嘴堵住了。昏暗中,隱約看到了王獲那張被情欲扭曲了的臉。 那張臉很可怕,眼睛里像鬼火一樣閃動著幽幽的慘芒,鼻翼掀動著,熾熱的气息一直噴到她滑膩的臉頰上。 少女自衛的本能,促使她狠狠咬了那兩片厚嘴唇一口,從而贏得了片刻的喘息。 “二……二公子?” 二公子王獲嗅到了自己的血腥气,他的欲火非但沒有消退,反而因此而愈發高漲起來。 “不……不錯……是你二爺……小丫頭……你敢咬我……二爺非讓你加倍……補償……” 王獲一邊喘息著,一邊粗暴地揉搓著碧蘿稚嫩的肌体,沉重的身子,像一座山似地壓了上來。 碧蘿死命抗拒: “俺不要……俺不要!” 王獲低聲獰笑: “你不要?二爺我要!你一個家奴婢,還敢跟二爺我說什么要不要?” 碧蘿哀聲乞求: “二公子,俺求求您!大叔說哩,明天一早就送俺回家……” “哼!你大叔?他倒會做好人!你是二爺我花錢買來的,就得讓二爺我樂呵樂呵!” 王獲狂野地撕去了碧蘿的衣衫,如雪的玉膚更激起他的獸性。 一個弱女子,怎么抵擋這虎狼一樣的狂徒?碧蘿感到天塌地陷,王獲那丑陋的身体眼看就要玷污她少女的清白。 碧蘿鼓起最后一絲气力: “您再胡來,俺就要喊人了!” 王獲此刻色膽包天,已經百無禁忌了: “你喊,你喊!這是在新都侯府!主子玩儿一個家奴婢,有什么大惊小怪的?你喊哪,你喊哪!二爺就不信,他們誰敢阻了二爺的興頭!” 碧蘿無助地涌出淚水,她相信王獲說的是真話,在侯府里,一個家奴婢被主子凌辱,就是喊破了天,又有什么用處? 可是,少女的清白就這樣毀于一旦么?她實在是不甘心!剛才在大叔房里為了救父而不惜獻身是一回事,現在被粗暴地凌辱又是另一回事,不管怎么說,這种違背意愿的事情,是任何一個稍有羞恥之心的女儿家都不會甘心接受的! 大叔!碧蘿眼前似乎閃過一絲希望。對,大叔可以救我,他決不會放縱儿子干出這种傷天害理的事情的! 就在王獲即將得手的一瞬間,碧蘿終于喊了出來: “大叔!大叔救我!” 就像一盆冷水潑在王獲的頭上,他的動作停滯了。王獲一想到父親那嚴厲的面孔,渾身就不由自主地緊張起來。平時,父親沒少訓斥過弟兄們,對于他們的荒唐行徑,父親總是用最嚴酷的手段來對待,那种時候,總讓人怀疑父親究竟和他們還有沒有血緣關系! 特別是最近一段時間,父親脾气變得很古怪,連弟兄們出去閒逛,都要遭到禁止,新都侯府簡直成了一所監獄,監獄還有放風呢,弟兄們成天只能在家中閉門讀書,連犯人都不如! 要是讓父親知道自己在夜幕下逼奸碧蘿,肯定有一通臭揍在預備著,說不定,從此再也別想去找什么樂子了! 碧蘿似乎看透了三獲的顧忌,她趁著三獲稍一愣神的机會,從他身下掙脫開,向房門跑去,一邊跑,一邊還不住地叫著大叔! 王獲急紅了眼,一個箭步竄了過去,抱住碧蘿,死命地往床邊拖。 他把碧蘿摔在床上,恐懼地怒喝: “不准叫!不准叫!惊動了侯爺,二爺就慘了!” 碧蘿哪管那些,此刻她只想著逃脫王獲的魔掌,叫得更響亮了。 王獲咬牙切齒,扼住碧蘿的咽喉: “叫,我讓你叫!你叫啊,你叫啊!” 還叫什么?早沒气儿了! 這時候,王獲才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他松開手,顧不得擦拭一下剛才兩人撕扯時被撓出的污血,穿上衣服跑回自己房間去了。 王莽天剛亮就起身了,他想起昨夜對碧蘿那孩子的許諾,連早點都沒用,就吩咐家人去叫碧蘿。 家人去得快,回來得更快: “侯……侯爺!碧蘿,碧蘿她死了!” 王莽陡然一惊: “死了?怎么死的?” “赤身裸体,目怒口張,嘖嘖,慘不忍睹!” 王莽腿一軟,跌坐在地上: “坏了,出事了!快,快把夫人請來!” 王夫人匆匆忙忙奔出內室,王莽愁字寫在臉上: “夫人!碧蘿被人害了,碧蘿被人害了!” 王夫人長出一口气: “大惊小怪,嚇我一跳!不就死一個家奴婢嗎?拉出去埋了不就完事儿?” 王莽兩眼一瞪: “你說得輕巧!家奴婢怎么了,那也是一條人命,人命關天哪!” 王夫人一向是順從慣了的,見丈夫臉色如此嚴厲,也就不敢輕描淡寫了: “就算是人命,也不見得就是咱們王家害的呀!興許是小妮子一時想不開,自尋短見呢!” 王莽不多說話,拉著夫人直奔碧蘿的住房。 王夫人是過來人,一見碧蘿的死狀,就知道剛才的猜測是完全錯誤的了,她低下頭,不再堅持自己的觀點。 王莽卻不依不饒: “一個如花似玉的小姑娘,憑什么要自尋短見?你以為一個人殺死自己就那么容易?那得有多大的勇气!今天這事儿我早就琢磨透了,准是不定你哪一個不學好的儿子,趁著月黑風高,來欺負人家小姑娘,逼奸不成,殺人滅口!” 王夫人心里也有七八分底了,她想起王獲昨天那副色迷迷的饞貓樣,弄不好碧蘿這朵鮮花就凋謝在他的手上。 但她不敢說,平時她對王獲有點儿溺愛過頭,丈夫早就提醒過她,她現在只盼著不是王獲干的,好減輕一點她教子不嚴的罪過。 不過,王夫人的幻夢很快就被打破了,几個儿子都被王莽命人喚了進來,其中王獲的表情最不對頭,一副作賊心虛的樣子。 王莽這時候已經有四個儿子,老大王宇,老二王獲,老三王安,老四王臨。另外,侄子王光因為父親早喪,也跟著叔父一起生活。 這四子一侄往屋里一站,王莽也不說話,一雙鷹眼輪番掃過,弄得小哥儿几個心里直打鼓。 王莽巡視了兩三個來回,突然猛喝一聲: “王獲,你這該死的畜生!” 王獲頭皮發炸: “不是我!不是我!” “不是你!你的嘴唇是怎么破的?你臉上的指痕又是怎么來的?” 王獲還想狡辯: “嘴是吃魚扎的,臉是讓貓抓的……” 王莽右手一張: “你這塊玉佩,該不會是讓耗子拉到碧蘿床上的吧?儿子,跟你爹玩這手,你還嫩了點儿!” 王夫人連忙給儿子遞眼色: “獲儿,做了錯事就坦白,你爹最煩文過飾非!其實,二十好几的大小伙子,有點儿荒唐事情你爹也會原諒你!是不是侯爺?再說了,不就弄死一個家奴婢嘛!你爹還能真讓你給她償命?” 王莽白了夫人一眼: “要你多口!王獲,你老實說,碧蘿是不是你弄死的?” 王獲自恃有老娘觀敵瞭哨把住陣角,膽子頓時壯了起來: “不錯,是我弄死的!誰讓她不听話,掃我的興頭!我還不信,當主子的想玩玩儿小丫環,都那么費勁……” 王莽掄圓了就是一巴掌: “混蛋東西!老子就知道准是你小子流的坏水儿!來人,給我把這個小畜生五花大綁,讓他給碧蘿償命!” 王獲一邊掙扎,一邊沖老娘求救: “娘!快救孩儿!” 王夫人見王莽怒火難遏,連忙跪倒: “侯爺!獲儿干錯万錯,望侯爺看在親生骨肉的份上,饒他這遭!獲儿再怎么說,也是侯門貴胄,一條性命總比碧蘿那婢女要貴重千倍万倍……” 王莽气得直跺腳: “夫人,你好糊涂哇!你我結發二十余載,你該明白我最痛恨的是什么!想我大漢,這几世日見凋零,原因固然多多,但這奴婢制度卻也是禍國殃民的一大毒根!我今不立朝堂,無力去制止貴人們養奴蓄婢,卻也決不能眼看著自己家里出這种殺奴害婢的事情!雖然按照漢律,殺奴者不坐死罪,但我卻不能饒過這個畜生!再者說,我王莽雖然在新都閉門不出,朝廷的眼線卻早已密密匝匝圍住了我們王家!我這叫什么!叫縱子行凶!我今天饒了三獲,明天,咱們一家子就都得給他陪綁!你以為傅、丁兩家是吃干飯的哪!” 王莽步履沉重,端著毒酒走到王獲跟前: “儿啊,你認命吧!誰讓你是我王莽的儿子呢!” 王獲這時才明白父親的良苦用心,他跪倒在王莽面前: “爹爹!是孩儿錯了!孩儿一直以為,我們王家上有姑奶奶撐腰,下有文武群臣贊譽,雖然這陣子不得志,可瘦死的駱駝气死牛!所以,孩儿才會恣意妄為,干出這种見不得人的事來!如今孩儿明白了,孩儿不該給您臉上抹黑!爹呀!孩儿先走一步,沒法在您膝下盡孝了!” 王莽痛苦地擺擺手,長歎一聲: “咳!你明白得太晚了!” 王獲在王莽的痛責之下,以死為奴婢償命,這件事很快就不脛而走。 俗話說,虎毒不食子。如今為了一個家奴婢,王莽居然逼親生儿子飲鴆自盡,這很讓人們感動,這叫什么?這就叫“大義滅親”哪!盡管王莽可能怀有其他的動机,但儿子的死畢竟是真的,有哪一個達官貴人敢學學他的樣子? 王莽就這樣小心謹慎地在新都侯國過了三年,本來他已經心灰意冷了,一個困守封國的退休人員,對軍國大事還能有什么作為呢? 王莽在新都混日子,京城里的哀帝又在干什么呢? 二十來歲的青年天子劉欣,剛登基的時候也還真有几分朝气,想過要把大漢王朝弄出個人模狗樣的。所以,他不惜得罪權貴,甚至有時候還冒著沖撞老奶奶傅太后的風險,去實現他的施政綱領。 可惜的是,這般熱呼勁儿很快就過去了,面對著千瘡百孔的大漢江山,哀帝也真成了“哀”帝了。 “哀”之余,劉欣也不是沒琢磨過振興大漢的點子,但是一個乳臭未退、胎毛未干的毛孩子,又有什么好招來擋住從冰山上一步一步滑落下去的泱泱大國?想來想去,不能再自己一個人想了,三個臭皮匠,抵個諸葛亮嘛!雖然當時哀帝還不可能預見到几百年以后中國當真會出了個諸葛亮,但這集思廣益、眾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他多少還懂得一些。 于是,他召集群臣,一起為病入膏肓的大漢會診開藥方。 有道是重賞之下必有智者,很快就有人獻上靈丹妙藥: “皇上,微臣有一良策,可重興漢室、再振朝綱,只是,微臣還有點儿思想顧慮,乞皇上恕臣妄言之罪,臣才敢明奏……” 哀帝樂得出气儿都不勻了,赶緊鼓勵: “愛卿既有扶危救困的良策,盡管大膽奏來,無論你說什么,朕都不會怪罪你的!” “那臣可真說了?” “說吧說吧!不管你是什么人,只要你說的對,朕就采納,朕是明君圣主嘛!” 那人沒了后顧之憂,放開膽子,先來了個石破天惊: “皇上,您知道不知道,現在是漢德已衰,气數已盡了!” 哀帝果然嚇了一跳: “你,你,你怎么這樣講話?” 那人不慌不忙,侃侃奏來: “這話不是微臣憑空捏造出來的,皇上,但凡受天命而王的,金、木、水、火、土五德中必居一德,黑、白、赤三統中必占一統,這套理論,從戰國時就流行于世,您一定比微臣更清楚。” 哀帝當然不愿意輕易放過顯露年輕皇帝出眾才華的机會: “那是自然!就說咱們大漢吧,是滅了暴秦而得天下的。秦起于北方屬水德,以十一月為歲首,服色尚黑。根据五行相克的原理,金胜木,木胜土,土胜水,水胜火,人胜金,大漢滅秦,是以土胜水,當然是屬土德,所以孝武皇帝時才改正朔,以正月為一歲之首,易服色,以黃為上。愛卿,朕說的沒錯吧?” 哀帝挺不容易地叨叨一遍,沒想到那人听了直搖頭: “皇上,您這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其實,咱大漢不是土德,應該是火德!為什么呢?五行相克,同時還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又生木。大漢是繼承了周統,周屬本德,木生火,當然咱們是屬于火德了!皇上您忘了,當年高祖皇帝在芒碭山斬蛇起義,被斬的那條白蛇的老娘說什么來著?她說高祖皇帝是赤帝之子,赤,是火德之色,這不明白告訴咱們,大漢是火德嘛!” 哀帝有點儿糊涂了: “這么說,朕占的并不是土德而應當是火德?” 那人又搖搖頭: “又錯了!大漢是火德,可您是土德!” “這朕就不明白了,難道說,朕不是大漢的后人?” 那人微微一笑,點破哀帝心中的謎團: “皇上,前几年,真人赤精于曾經對甘忠可說過這樣的讖語:‘赤帝子,得天宇,二百年,歸于土。’您算算,從高祖皇帝登极那年起,到今年,是不是整整二百年啦?所以,大漢的火德气數已然盡了,該讓位于土德天子啦!” 哀帝起了警覺: “你提起的甘忠可,是不是向孝成皇帝獻《天官歷》和《包元太平經》,被先帝以‘假鬼神罔上惑眾’罪名處死的那個甘忠可?” “正是先師!” “先師?那么你是誰?” 敢情說了半天,哀帝還不知道人家姓什么叫什么! 那人回稟: “微臣姓夏名賀良,是待詔。” 待詔,就是等待詔命的意思,是給那些具有才技應召而來暫時又沒來得及正式封官的人特備的一個“銜”。這個夏賀良已經待了不少日子的詔了,老不見正式任命下來,一著急,才冒險向哀帝進了這一篇言語。 沒想到哀帝龍顏變色,一拍龍書案: “好你個老兔崽子,你還敢上這儿來待詔!甘忠可鼓動孝成皇帝搞什么再受命,窩里窩囊掉了腦袋,你還不死心,還要接著干是怎么著?” 夏賀良冷汗直冒,赶緊運動三寸不爛之舌: “皇上,微臣哪儿敢哪!微臣實實是出自忠君忠漢憂國憂民的一片赤誠之心啊!您想想,二百年了,再旺的火它也有滅的時候啊!要不怎么大漢的日子是從北往南過,越過越難過呢!扭轉乾坤的唯一辦法,就是重新接受天命‘再受命’,大漢才能有救!您別瞧這事儿听著別扭,其實,只要受了天命,您照樣是大漢天子!照樣坐北朝南!而且,臣敢擔保,打這儿起,您不光江山穩了,就連您的身子骨也會一天比一天結實、硬朗,赶上奧運會,您還能弄它一塊兩塊金牌呢:老天爺他會照顧您呀!” 哀帝有點儿心動: “‘再受命’當真能有你說的這么靈驗?費事儿不費事儿?” “那費什么事儿!有臣給您操辦,您就擎等著瀟瀟洒洒吧!也就是改個元,易個號,再下一篇詔書,宣傳宣傳,讓大家告訴大家,多方便哪!” 夏賀良眉飛色舞,我敢保證,那一會儿他肯定忘了他姓什么了。 “那就死馬當作活馬醫吧!對了,改元改成什么,易號又易成什么,這些都有勞愛卿你給張羅張羅!” 這么會儿又愛卿了,又不是老兔崽子了。 夏賀良心里早有一根儿竹竿杵著呢,那叫個胸有成竹: “改元,您就改為太初元將,咱給它破破慣例,來個四個字的年號,顯示您与眾不同,再受命嘛,什么都跟新的一樣!” 哀帝點頭稱許: “那朕的帝號是不是也照這個意思去改?” “皇上圣明!您的帝號臣也想好了,您看就叫‘陳圣劉太平皇帝’怎么樣?” “陳圣劉太平皇帝?這里有什么講究?” 夏賀良搖頭晃腦解釋起來: “陳者,道也,陳圣,就是彰明圣德,這是一層意思,還有一層意思,陳,是舜的后代,說明您是繼承了大禹的帝統,是圣君之后!劉,是大漢的國姓,當然得放在新帝號里面,咱不能讓人家說咱們忘了自己姓什么不是?至于太平皇帝嘛,意思很清楚,您這一改帝號,從此就穩穩當當坐您的江山,不操心不受累,當一輩子太平皇帝吧您哪!” 哀帝拍案叫絕: “好!就這么著!就這么著!夏愛卿,朕命你代擬一道詔書,曉喻天下,從今天起,朕就是再受天命的陳圣劉太平皇帝了!” 夏賀良嘔心瀝血,為哀帝設計策划了這么一出再受命的喜劇,而且在建平二年(公元前5年)正式公演,轟轟烈烈地也還真起了不小的反響。 夏賀良美得找不著北了,跑到甘忠可墳頭上匯報: “師傅哎,弟子今天才知道什么叫青出于藍而胜于藍,什么叫雛鳳清于老鳳聲!您看,您為之奮斗一生,還因此掉了腦袋的宏偉目標,叫弟子三言兩語就給實現了!弟子這可不是在師傅靈前翹尾巴,弟子的成績,离不開您的精心培養不是?說來說去,還是師傅您再受命思想的胜利!也赶上皇上謙虛,虛心听取群眾意見。不過他不听也不行了,這陣子,他的日子也是忒難過了點儿!大臣們爭權奪利,太后們鬧著要尊號,老天爺也不給面子,那大水嘩嘩的,淹了也不知道有多大的地界,這兩年,光租賦就少收了四成!咱們爺儿兩這叫因勢利導,趁著皇上心里打鼓,端上‘再受命’這道菜,還愁他不吃?他吃了咱的菜,就得買單不是?您就擎好吧,不出倆月,弟子這待詔就得待到九卿的隊伍里去!沒准還弄個三公干干呢!真要到了那個時候,弟子准不會忘了師傅您老人家!就您這破墳頭,那哪儿合乎三公師傅的身份啊!咱給它平嘍,重起重蓋!對了師傅,這些日子沒事儿您可千万別出‘門儿’,我怕給您重修陵墓之后,您不認得,再進錯了門儿!” 還真讓夏賀良給說著了,改元易號再受天命剛几個月,甘忠可的陰魂真找不著墳頭了,因為在他的墳旁,又多了一杯黃土,里面埋的,就是再受命的總策划夏賀良。 夏賀良出的這個餿主意,哪儿挽救得了大漢的頹勢?沒多久,那位陳圣劉太平皇帝就覺出不對味儿了: “改元易號?也沒見有什么奇效哇!倒招來了不少非議,說朕瞎來胡鬧,盡搞歪門邪道!得了,咱們還是照老樣子改回去吧!星星還是那個星星,月亮也還是那個月亮啵!” 改是改回去了,總得就這次失誤找個替罪羔羊啊,有道是一客不煩二主,夏賀良不是還待詔呢,干脆,詔您也別待了,戴罪吧您哪! 主意拿定,陳圣劉太平皇帝詔示群臣: “夏賀良妖言惑主,滿嘴放炮,楞說改元易號能使天下長治久安,朕本來是不信的,本著虛心听取各方面意見的精神,這才試行一回,實踐表明,這招儿不靈!今天朕鄭重宣布,廢除兩月前的詔書,一切全都恢复原狀!這件事的禍根儿夏賀良,下有司嚴查,查清之后立即處死!” 誰說哀帝沒本事?這事儿辦得多漂亮,責任卸得多干淨!就這么有能耐的皇上,還用什么再受命,改什么元,易什么號! 散了朝,哀帝不急著回后宮,在前殿那塊儿瞎轉悠。 他倒不是閒得難受,實在是他不愿意回后宮去忍受他的皇后。 哀帝的皇后,是傅太后的堂侄女,她的老爹,就是這陣子炙手可熱的孔鄉侯傅晏。 當初劉欣當定陶王的時候,他奶奶定陶傅太后為著政治聯姻的目的,親自做媒,把堂侄女許給了自個儿的孫子劉欣當王妃,后來又成了太子妃。現在,人家是名正言順的大漢國母,哀帝的正宮娘娘。論起輩份來,哀帝劉欣得管他媳婦傅皇后叫一聲表姑,可皇上家的事,誰能說得清楚,亂著輩儿就讓它亂去吧! 不過傅皇后這個正宮娘娘,可沒有真本事,仗著自己娘家腰板儿硬,又比男人大一輩儿,一天到晚淨跟哀帝擺威風,弄得哀帝見著她就鬧心,縱然是國色天香,解語花識意草,哀帝也提不起興趣來。 其實,哀帝劉欣還有一番難言之隱,使得他無法享受后宮之樂。這位青年天子,患有一种暗疾,史書上叫做“屢痹之症”。今天看起來,大概屬于性功能衰退之類的男性病。据說哀帝剛登极的時候,本打算好好揚一揚天威,所以屢屢借故誅殺大臣,想效仿漢武帝,成為群下敬畏的一代英主。殺來殺去,也沒誰可殺了,就把興趣轉到卞射武戲上去,想通過搏斗角力之類的“武戲”繼續樹立他雄風蓋世的形象。也許是在充滿陽剛之气的“武戲”中受到了什么影響,也許是親自下場一試身手的時候什么地方受了點儿傷,反正慢慢地,他對女色越來越感到乏味,這是從心理上,生理上呢,也有點臨陣脫逃、力不從心的症狀,每每見到橫陳的玉体就未戰先敗,進軍鼓打不響,收兵鑼卻敲個沒完沒了。 像哀帝這种毛病,宮中的御醫并不是沒有法子調治,皇上嘛,想吃什么藥沒有?可這种暗疾,哀帝怎么說得出口?要知道,既為皇帝,在各方面都應當是“老子天下第一”的,讓臣下知道自己夫綱不振、雄風盡失,那多沒面子! 再說,哀帝還不是真正的“雄風盡失”,他只是對女色不行,在男風方面,他倒挺有本事的,用今天的話說,大漢天子是一位同性戀者。 考證起來,大漢帝國有不少位君主都喜好男風,像高祖劉邦寵幸籍孺,惠帝劉盈愛戀閡孺,都是同臥同起的交情。文帝劉恒更是發揮有加。有一次劉恒做夢,夢見自己要上天,上不去,后面有一個黃頭郎推了他一把,他才上了天。倉促之中回頭看了一眼,五官相貌沒看真周,就瞧見助他一臂之力的那個黃頭郎的“民帶后穿”,也就是后屁股那儿的衣服破了個洞。文帝醒來之后,到漸台上去查訪那個黃頭郎,還真讓他找著了,那小子姓鄧名通,當真露著屁股。文帝算是有了新鮮玩意儿了,每天跟鄧通泡在一起,穿了的民帶總也補不上了。后來玩儿得快意,于脆封了鄧通一個上大夫的官儿,又賜了几十万錢帛。有個相面的說,鄧通命相不好,將來得餓死。文帝不樂意了,說有朕在,怎能讓朕的鄧愛卿餓死呢!就把蜀嚴道銅山賜給鄧通,特許他自己鑄錢,心說朕倒要看看老天爺怎么餓死鄧通!鄧通見文帝這么愛自己,更是全身心地奉獻了,不就是陪著皇上睡覺嘛,有什么了不起?臣愿獻出一切,只要皇上高興就成!文帝后來得了癰,后背爛成一片,也是鄧通用嘴一口一口往外給他嘬膿,感動得文帝不知道說什么好。連朕的太子都不愿干的事,鄧愛卿竟甘之如飴,這才叫烈火見真金哪!沒承想這一來得罪了太子,就是后來的景帝劉啟。劉啟登基之后頭一件事,就是把那“真金”逮起來問罪!三問兩間的,鄧通還真有經濟犯罪行為,景帝說好哇,朕怕的就是你不犯事儿,如今有把儿在朕手里攥著,沒說的,罰款!罰的這叫慘哪!全部家當都賠進去,還欠著朝廷累至巨万的債務。也算景帝看在老爸文帝的面子上,沒殺了鄧通,就這,也把大手大腳慣了的鄧通逼得差點儿沒跳井。文帝的女儿景帝的姐姐館陶長公主瞧不過去,說兄弟你也忒黑了點儿,你沒見人家后屁股那儿老透著風呢嗎,那就是父皇給人家留的記號哇!長公主婦道人家,心軟,接長補短地老賜點儿銀錢給鄧通。景帝恨透了鄧通這個賣屁股的東西了,非窮死他小子不可!長公主也沒轍了,眼睜睜看著鄧通沿街乞討,到底還真是餓死了。 至于一代英主漢武帝,那更是橫掃乾坤,后宮嬌娥他是雨露普施,在男風上也一絲不苟,像什么韓嫣,什么李延年,有的是士人,有的是太監,不管有沒有那話儿,武帝是全愛,白天晚上在一塊儿,弄到男寵之間也跟女人似地爭風吃醋鬧個烏煙瘴气。 這都是史書上有明文記載的,并非筆者信口胡謅。哀帝既然是歷代漢帝的繼承人,當然要發揚光大他們的优良傳統了。在后宮巾幗面前朕甘拜下風,弄几個變童男寵什么的,朕自信還是力所能及的! 這會儿,哀帝一雙龍日終于發現了目標: “嗚呼呀!看那殿角之下,有一少年郎官,生得是眉清目秀齒白唇紅,好一個標致的奶油小生也!待朕上前用言語調逗于他,他若知趣,便是朕的鄧通了!” 主意打定,哀帝屈尊移駕,踱到那美少年近前,龍目凝睛仔細一看,咦?怎么有些面熟,面熟,就是不敢下笊篱,管他呢,待朕冒叫一聲: “啊,殿角下那位英俊少年,敢莫是昔日的太子舍人董賢董愛卿么?” 英俊少年乍听綸音天降,喜出望外: “皇上,您,您還記得微臣?” “哎呀!果然是朕的圣卿!記得當年在太子宮,你我君臣年歲相仿、志趣相投,真正是如魚得水!來來來,圣卿,隨朕上殿敘話!” 哀帝拉起董賢修長光洁的嫩手,倆人親親熱熱走進大殿。 一切俗禮全部免去,哀帝讓董賢挨著自己坐下: “圣卿,可把朕想坏了!快說,這几年你在做些什么?” 董賢羞羞搭搭,真有几分女孩儿神態: “皇上,自您登上大寶之后,微臣循例隨太子官屬進了未央宮,由太子舍入遷為郎官,每月才得几次待漏殿角,遠遠望見皇上在殿中正襟危坐,只是無緣進見,也把微臣想坏了!” 說著說著,董賢居然抽泣起來。 哀帝好不傷怀!他撫著董賢的后背,雙手充滿柔情: “好了好了,圣卿不要傷心,今天朕見到了你,就再也不會冷落你了。圣卿,几年不見,你可是越長越帥,簡直成了小帥哥了也!怎么樣,成家了嗎?咱們弟妹一定也很漂亮吧,金童配玉女嘛,這是可想而知的呢!” 乖乖!堂堂大漢天子跟他稱兄道弟,這是多大的榮幸!董賢有點儿受寵若惊,話都說不整了: “多謝万……万歲挂念,臣成……成家了,臣妻……臣妻生得倒……倒也端正,臣全家感……感謝皇皇上,祝皇上万壽無疆!” 哀帝笑了笑: “圣卿好艷福!朕記得你比朕小三歲,今年也有二十了吧?” “臣啟万歲,微臣今年剛剛二十。” “算了算了,別什么万歲微臣的了,這儿就咱們哥倆,隨便一點儿,隨便一點儿!” “是!” 哀帝想起什么: “對了,我記得令尊大人先前作過御史,他老人家還硬朗吧?” “托皇上洪福,臣父倒也康健,如今在家賦閒。” “哎,能生出如此佳儿的,必是了不起的人物,怎可在家賦閒!這樣吧,朕征他為霸陵令,即日上任!” “謝皇上!” “慢!朕還沒拜圣卿呢,朕想先拜你為黃門郎,日后有功再加升賞!” 董賢噗通就跪下了: “皇上不忘布衣之交,真乃圣主也:圣卿今日得遇圣主,實在是三生有幸!” 倆人又扯了會子閒篇,哀帝打開了哈欠。 董賢知道這陣子皇上龍体欠安,連忙告退: “皇上辛勞國事,早些安歇吧!” 哀帝一把拉住董賢: “圣卿!今宵月色甚好,何不留在宮中陪王伴駕?” 哀帝的手是滾燙的,眼光是熾熱的,董賢知道哀帝的心思,他有些難以為情,畢竟,一個男人在做那种事的時候是要有些勇气的。 但是,“以身許國”是什么意思,“君命難違”又是什么意思,董賢好像還明白一點儿,他咬了咬牙: “臣,遵旨!” 哀帝無比暢快,在董賢身上,他体會到了一种畸形的愛,那是后宮粉黛們所無法奉獻給他這位大漢天子的。 在高官厚祿的誘惑下,董賢丟掉了最后一點做人的尊嚴。 第二天早朝,哀帝果然不曾食言,當著群臣的面,金口玉言宣布: “黃門郎董賢,才質超群,忠心絕倫,特封為駙馬都尉,侍中,欽此!” 群臣對昨天還是一個小小郎官的董賢一夜之間飛黃騰達這件事本身,并沒有表現出太多的惊訝,因為近來哀帝經常莫名其妙地封官賜爵,這也是“為國任賢”,皇上的職權所在嘛!他們只是奇怪,素來風流倜儻英俊瀟洒的董賢,今天怎么行動遲緩、步履艱難。 董賢往文武群臣隊伍中一站,眼觀鼻,鼻觀口,口觀心,目不斜視,心無旁騖,一副正儿八經的模樣。 哀帝瞧著心疼: “董愛卿,你身体不适,就不必站班了,來人!給董都尉看個坐儿!” 到底是心里有鬼,董賢不敢大模大樣在群臣面前坐著,怕讓人瞧出他跟哀帝之間的貓儿膩: “臣謝皇上隆恩,只是列位公卿王侯功高德顯,尚且在此立著,臣一個小小的駙馬都尉,怎敢吞坐于諸公之前?再者說,為國家大事,微臣盡心竭力是地義天經,縱然粉身碎骨,又何惜哉!站一會儿又豈在話下!” 哀帝有詞儿了: “你們听听,你們听听!這才叫忠臣說的話!不像有些人,吃著皇糧,不當皇差,整個儿一個吃糧不管酸!你們有事儿沒事儿?有事出班早奏,無事退班散朝!” 有几位大臣真挺實誠,挪動腳步就要出班奏事。 旁邊有机靈的,一扯衣襟: “嗨,沒眼力勁儿啊?沒瞧見皇上眼都睜不開了,指不定昨儿夜里跟這位董都尉商量什么軍國大事呢!您那事儿要不著急呀,過兩天再說成不成!” 說得那几位有事也不奏了: “皇上圣德,感動天地,風調雨順,万民額手,沒事儿,沒事儿了!” 哀帝打著哈欠: “沒事儿就散會吧!累死朕了!” 董賢是侍中,皇上累成這個樣子,他得盡臣子的責任。他沒跟著群臣一塊儿出宮,又進了哀帝寢殿,給皇上揉肩捏腿捶后腰,全身按摩放松放松。 哀帝也的确嘗到了甜頭,哪儿舍得放董愛卿出宮啊?好在龍鳳榻寬敞得很,打今天起就“哥儿倆好,一頭倒”吧! 青年天子和奶油小生成天价胡鬧鬼混,可就把大漢朝政給撂到一邊儿去了。新都城里的王莽,風言風語听說了這樁漢宮穢事,急得跟什么似的,把董賢給罵了個狗血噴頭: “怪事啊!都說女色能誤國,不承想這男色也惑主!董賢你這算什嘛東西,屁精!相公!兔子!你也算是人……” 罵是罵,可屁事不頂,別說王莽遠在河南,就是京城里上上下下罵成了一片,哀帝照樣是我行我素。 哀帝暢快之余,總想著要找個机會好好酬謝酬謝這位奉獻者。錢也賜了,賜了不下几十万,還撥專款在宮中修茸了一座止賢廬,專供那位董大賢留宿下榻——其實不過是聾子耳朵——更有甚者還冊封了董賢的親妹子董媧為昭儀。 大概是為了故意气气傅皇后,哀帝下令,為新美人董昭儀在后宮修建一座椒風殿,和皇后的椒房比肩而立。 “椒”是和蘭、桂齊名的芳香植物,咱們說的花椒就是它的种子和果實。古書上說,椒這東西,性溫,味香,多子,歷代帝王多用椒和泥,涂抹后妃的香閨。您想啊,“溫”是對后妃品德要求,“香”,是對后妃的儀容要求,“多子”,是對后妃的生育要求,多好的口采!不過,在西漢時候,后宮里能用椒泥裝修房屋的,只是皇后的特權,皇后的殿宇因此稱為“椒房”、如今董蝸董昭儀居然也住上了椒風殿,可見哀帝對她的恩寵已不在皇后之下。 哀帝有了董家兄妹姑嫂三位一体,真不啻是得道神仙一樣,每天每夜昏昏然飄飄然,什么國事家事天下事,全赶不上床第枕席一件事,什么風聲雨聲讀書聲,哪壓得住男歡女愛兩种聲! 不過他沒忘了,在這兄妹姑嫂三人得道的同時,讓董家七大姑八大姨也雞犬升升天。大漢天子御筆親批,賜董賢、董媧兄妹的父親董恭關內侯,食邑若干;拜董賢的岳父為將作大匠,專管為董賢營建府第。 哀帝為董賢的新居親自選址,就建在未央宮的北闕下,离得近,圖個走動方便。董賢的府第是重殿洞門,工程浩大,連柱子窗檻都用銻錦裝飾起來,真是富麗堂皇美侖美奐。 這還不算,哀帝還讓打開內庫大門,把上方珍寶、武庫禁兵,成車成車往董府里拉,什么珍珠襦啦、碧玉柙啦,哪樣珍貴送哪樣!至于賞賜的錢財,更是無計其數,光董昭儀和董夫人兩人,哀帝就拍出了几千万,連董賢的家僮奴仆,也都排排坐吃果果,扒拉腦袋有一個算一個,每人獎勵十万錢。 董賢少不了親自上陣,用實際行動答謝皇上圣恩,好在輕車熟路,也沒什么阻礙了: “欣啊!你對我是忒好咧!別的不說,光賜下的金銀,怕是這輩子也花不完呢!” 哀帝一面賣弄精神,一面呼嗤帶喘: “那有什么!你給我的,又怎么能用金錢衡量?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嘛!錢這東西又不咬手,你還嫌它多?對了,你這一說,我倒想起來了,咱們這輩子要好,這是肯定的了,可是咱們總有個百年之后吧,到了那邊,咱們怎么能跟生前一樣共結同心呢?” 董賢扭著腰肢: “瞧您說的,咱們才二十出頭,离那一天還早著呢!” 哀帝撫弄著董賢的黑發: “別看現在滿頭青絲,人要老起來快著呢!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我倒有個主意,民間不是有生死夫妻合墳同葬的風俗嘛,咱們不妨學學他們!” 董賢扭過頭,看著身后的哀帝: “我一個小小的駙馬都尉,怎么能跟大漢天子同葬一處?我愿意,大臣們也不答應啊!” 哀帝把心里的主意掏了出來: “你看,咱們現在住得不是很近么,你的新居就挨著未央宮,咱們就照這個樣子,在我的義陵旁邊,給你修一座家瑩,規格嘛,得要臣子陰宅中最高級別的,我想好了,要修成庄嚴肅穆的那种,墓中要設置專供吊祭者休息用的‘便房’,槨室要是用堅硬的柏木累積而成的‘題湊’,家外要修建周垣數里的‘激道’,供軍卒們巡行警戒,冢門上要雕滿云紋虫獸,一句話,除了皇陵赶不上,在臣子中,你這冢瑩絕不能讓誰給蓋過去!” 董賢感激的眼淚都下來了: “皇上對董賢如此思寵,董賢今生今世只有以死相報了!” 哀帝堵住他的紅唇: “說什么傻話!什么以死相報,多不吉利!咱們這叫兩情相悅,誰又圖你報答了?要說報,你現在不正在報答我呢嗎?要說死,不是你,倒是我,我,我,我快活死了……” 倆大小伙子大白天弄起了閨房之樂。很快,殿外,傳來急促的腳步聲。 “皇上,皇上!” 剛剛矇矓入睡的哀帝,到底是大漢天子,耳聰目明,听出來人的呼喚聲中透著几分惶恐和神秘,他躺著沒動,輕聲吩咐: “進來吧,輕一點儿,別吵醒了朕的董愛卿!” 來人是個小黃門,他乍一見榻上這副情景,有點儿不知所措,愣在門口不敢進來。 哀帝瞧出來了,再次吩咐: “進來吧,沒事,董都尉与朕商議軍國大事,累了,在這儿打個盹。” 小黃門躡手躡腳蹭到榻前,附在哀帝耳邊: “皇上,待詔息夫躬、孫寵有机密大事要密奏皇上!” 哀帝以為是誰呢,原來是兩個小小的待詔,他們能有什么机密大事?于是他不以為然地哼了一聲: “哼,誰都想見朕!不是有丞相、有尚書們嗎,讓他們接待不就完了?你也是,這差是怎么當的?不會跟他們說朕這會儿沒空嘛!” “說了!可兩位待詔說,茲事体大,非要面奏皇上不可!他們還說,要是耽誤了,當心你的腦袋!” 哀帝大怒: “什么東西敢這么放肆,竟然辱罵天子!” 小黃門赶緊解釋: “不是當心您的龍頭,是當心奴才的狗頭!不過,這兩位急赤白臉的,看上去真有什么十万火急的事情?奴才听了听,好像是跟東平王有什么關系……” 哀帝一听東平王這三個字,立馬儿聞出味儿來了: “是大事,是大事!告訴他們,在朕的御書房候旨,朕這就去!” 哀帝為什么一听說事情扯上了東平王,就馬上改變態度了呢? 原來,東平王國歷來就有藐視君王的傳統。第一任東平王劉宇,是漢宣帝劉詢和公孫婕妤生的儿子,元帝劉奭的同父异母兄弟。元帝駕崩之初,劉宇對剛即位的小毛孩子成帝劉驁很是看不上眼,借著為元帝治喪的机會,沖著中謁者發牢騷: “大臣們都討論過了,說天子(指成帝)年歲太小,不見得能治理好天下,大家提議讓深諳文法的本王爺進朝來輔佐天子,這种為他人作嫁衣裳的苦差事,我才懶得干呢!我見過尚書們上班儿,沒日沒夜替天子處理國事,那才真叫苦不堪言呢!我干不了!像我這么有本事有能耐的,要干就干那自個儿說了算的!你們別瞧新皇人五人六的,他哪儿有轍把這么大個國家弄順貼唆?別的不說,單這大熱天,讓他執固執定為先帝披麻帶孝,就夠他一嗆!你們看好了,用不了几天,他就得熱暈了,就得跟當年的昌邑王劉賀似的,犯了大漢的規矩!到那時候,大漢天子就是本王爺的!” 劉宇怀了這路心思,就老盼著劉驁犯錯誤,自己好撿漏儿。可他也是,既然有這么大的志向,您自個儿倒也爭口气,樹立個光輝榜樣啊!他不介,熱孝在身,他就酒肉不論,晚上照樣跟妻妾們尋歡作樂。 也是該著小子倒霉,他有個小老婆叫朐臑的,因為被他故意冷落,偷偷儿抱怨老公,叫劉宇听見了,一通奧揍,還罰她去打掃衛生,掃街掃院子。胸臑也不是省油的燈,把劉宇的過失記在小本儿上,讓家里人去揭發檢舉。揭發不成,檢舉未果,胸臑反倒遭了殺身之禍,被劉宇給絞死了。 這件事情被耳報神們打听清楚,老實不客气地在成帝駕前狠參了劉宇一陣。按說應當逮捕法辦,仗著他是成帝的叔叔,成帝不好意思下狠手,才只削去了兩個封縣了事。 在劉宇壽終正寢之后接替他王位的,就是現在的東平王劉云。劉云跟他爹是一路脾气,也是狂妄自大的主儿,根本不把皇上往眼皮里夾。所以,哀帝對東平王國的動靜一直不敢大意,這會儿,他情愿暫時离開心愛的董賢,也得奔御書房去問清楚到底出了什么事。 哀帝慢慢坐起身,剛要下榻,得,沒法儿去了,怎么呢?他不是跟董賢同榻而眠嗎,這陣儿董賢的腦袋正嚴嚴實實壓著他一只袖子呢! 漢朝時候興寬袍大袖,倆人滾作一團的時候,這大袖正好給董賢當了枕頭。這可難坏了哀帝。一頭是江山,一頭是變童,叫他怎么取舍? 到底是青年天子,辦事麻利,短暫的思索之后,哀帝終于下了決心,他探身從床頭摘下高祖劉邦斬過白蛇、戰過項羽、誅過韓信、斗過匈奴的那口明晃晃冷嗖嗖的青銅寶劍,照著董賢的腦袋就是一劍! ------------------ 小草掃校||中國讀書网獨家推出||http://www.cnread.net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