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二十一 殺人不眨眼的府台毓賢,就是《老殘游記》中的那位玉大人


  是年五月,鐵云料理完了河南境內事務,奉了鄭工局總辦易道台之命,帶了一批測量繪圖的司事,抄寫的書吏,打雜的差人,當然也帶了李貴,一行十多人,車馬齊發,傍晚時分來到山東省第一站曹州府城。進了西門,城門根附近便有一家客店,叫做招商客棧,誰知門极緊閉,差人上前擂門,半晌才有人在屋里有气無力地搭腔道:‘死了人了,上別家去吧,不見門上貼了喪條了嗎?’
  鐵云就著暮色果見門板上貼了一張小小的白紙,上面兩行細字:‘家有喪事,暫不開門。’張司事喊了一聲‘晦气!’說道,‘我來過曹州府,前邊有店,我來帶路!’轉了兩個彎,來到府右街上,遙見一家客棧店門大開,門前一盞燈籠,上面糊了‘高升’二字,大伙儿都道:‘好了,累了一天,能歇店了。’店伙計听到人馬喧雜,料想是大生意來了,急忙出店招呼,卻見是十多名男客,几輛雙騾大車,并無一位女眷,不禁且惊且疑,以為來路不明,結結巴巴地問道:‘請……請問貴客,你……你們住店嗎?’
  ‘當然是住店啊。’張司事道:‘有房間嗎?’
  ‘房間?這個,這個,請問貴客是……是哪儿來的,做……做什么買賣?’
  ‘咱們是河道總督衙門的,這位是咱們提調劉老爺。’
  沿黃一帶誰個不曉河台衙門,客棧掌柜聞聲出來,將信將疑地瞅了鐵云一眼,拱手道:‘原來是大衙門的,請劉老爺里面坐,其余客官且稍等候。’
  鐵云跟了掌柜進帳房間坐了,掌柜小心翼翼地說道:‘請劉老爺恕罪,不論隨身帶了什么憑札路條,請給小店驗看一下,只要有衙門關防就行。’
  鐵云惱道:‘曹州府什么時候興出來的章程?住店還要驗看關防憑證?’
  掌柜抱歉道:‘不瞞劉老爺說,自從新任府台大人上任以來,捕捉強盜,嚴格得极,凡是抓到的強盜也不審問,一概關到衙門口木籠里,站到斷气為止,窩藏盜匪的一体同罪。南門根招商店掌柜,就因為一個強盜招供,不知什么時候在他店里住宿過一晚,上個月被逮走關到站籠里站死了,府前六個站籠沒有一天空著的。又規定俺店里來客都須詳細填寫循環簿,若有大幫客商投店,還須交驗憑證,以防盜匪混入城中作案,所以不得不請劉老爺原諒,委實是府台大人的鈞諭不敢不從。’
  鐵云又好气又好笑,好在身邊帶了河台大人任命他為鄭工局提調的委札,便拿了出來,扔到桌上說道:‘掌柜的看清楚了,可別把我們這伙江洋大盜容留在店中,你這顆腦袋就要搬家了。’
  天色暗了,掌柜點上了燈,將委札在燈下反反复复看得仔仔細細,最后斷定這是一道貨真价實的委任札子,方才笑容滿面地雙手奉還,連連打躬作揖道:‘提調老爺恕罪,吃這碗飯,不得不如此。’于是吆喝伙計:‘快引了河台衙門的客官們進店,好生款待,不得怠慢。’
  掌柜親自掌燈將鐵云引入上房住下,伙計忙亂了一陣,一行人都安住下來,店中開了飯,鐵云另外點了几個菜,与几位司事同飲。飯畢,鐵云腦中猶然盤繞著曹州知府捕盜站木籠的事,邀了掌柜來屋中閒談,說道:‘關于貴處府台大人,我在開封時就曾听說過,他是內務府正黃旗漢軍,姓毓名賢,字佐臣。原不過是個監生,做了一任同知,又花錢捐了知府,到山東來候補,正巧曹州府出缺,這個地方民風強悍,盜匪多,頗有些人不愿來干這個吃力不討好的差使,他走了撫台的門路,挂牌暫時署理,原說是個短局,有了人就要交卸,不想政聲不錯,補了實缺。去過濟南的人回到開封,都說這位毓太尊口碑著實不錯,是一位有吏才的能員,居然做到境內盜匪絕跡,路不拾遺,所以此次來曹,河南省城中人要我好好領略一番君子之邦的仁政。想不到這位太尊竟是胡亂用站木籠的酷刑來治盜的,能治得了嗎,就不會冤屈好人嗎?’
  掌柜只管抽著旱煙,不吭聲。鐵云道:‘掌柜,我是過路客,此間沒有熟人,辦完了公事,三五天便离開了,我听到的話不會和別人去說,你放心就是了。譬如說,招商客店那位掌柜無意中讓一位強人住過一晚,事前并不知道,也站死了,豈不冤枉!’
  掌柜忽然淚眼汪汪,歎口气道:‘誰說不冤枉,可是不敢說啊。憑良心說,俺府台大人是一位清官,從不要百姓的錢,可是老百姓見了這位清官卻比見了貪官還駭怕,因為貪官要錢不要命,而毓大人這位清官雖不要錢,卻要你的命,還能有比要人性命更叫人駭怕的嗎?那位招商店掌柜還是俺的內弟哩,他站木籠那几天,內人都快發瘋了,每天一把眼淚一把鼻涕在木籠旁陪著他,俺到處花錢托人求情。那位府台大人可真是鐵面無私,只要沾上些嫌疑,管你冤枉不冤枉,一概站死。俺夫妻倆只能瞅著內弟死了,然后收尸安葬,還不能埋怨。’掌柜說罷,涕淚縱橫,好一會才收住。
  ‘這樣冤枉死了的人多嗎?’鐵云又問道。
  ‘多啊,太多了,一百個里有九十個,還有十個也很少是真正主犯,多數不過是為強盜望風窩藏的從犯,真正的強盜還是逍遙法外。’
  ‘這一年多來站死了不少人吧。’
  ‘誰知道呢?反正那六只木籠滿的時候多,空的時候少,少說也死了上千人吧,若是人犯多了,木籠不夠用,就把只剩一口气的人拖了出來,再打板子,直到活活打死為止,絕沒有一個能活著回去的。’
  鐵云听得毛骨悚然,一腔義憤難以遏制,說道:‘掌柜,你們這樣一天到晚提心吊膽,不覺得苦嗎?’
  ‘有什么辦法呢?只巴望毓大人早日高升,調到別處去做官,俺就超生了。’
  ‘誰知道毓大人什么時候升官,況且他調到別處去,別的地方百姓也同樣遭殃了。我倒有個釜底抽薪的辦法,不妨把他殘害良民的罪狀悄悄告到撫台大人面前,讓撫台知道他不是好官,罷了他的官,這才是真正除去禍根了。’
  掌柜瞅著鐵云歎道:‘劉老爺,官官相護,你能讓撫台大人相信你,把大紅大紫的毓大人扳倒嗎?’
  ‘能!’鐵云雙目炯炯,斷然道:‘我和山東撫台張宮保是世交,到了濟南就去看他,我會和他談到毓大人的木籠子的。’
  ‘那就好了,原來劉老爺也是大有來頭的,老漢失敬了。不過老爺和撫台說的時候,千万別提到賤名,俺是生怕扳不倒毓大人,反而遭他毒手哩。’
  ‘掌柜放心,我不會提到你的姓名的。可是我有一點不明白,人家都說曹州境內路不拾遺,真有這回事嗎?’
  掌柜苦笑了一下,說道:‘那是演戲。有一回省里來了一位大官,回去那天,見到路上丟了一個包袱,行人路過,竟沒有一個人拾了回家。那位大人覺得奇怪,停轎問那些行人,這個包袱失落在路上,其中必定有錢物,怎么竟沒有人動它。行人都道:“毓太尊為官清正,仁心厚德感化了小民,所以曹州境內是沒有人貪小便宜的。”那位大人贊不絕口:“曹州府果然做到了路不拾遺。”其實那些行人都是府衙捕快們假扮的,另外還有人藏在路旁,若是真有不識机關的人拾到手,他們就會一哄而出,逮回府衙,稟報毓大人,定然關在籠子里站死了結。過去就有過這樣的事,那怕是拾了几件舊衣服,也會抓到木籠里站死,所以曹州府百姓連走路都是懸著一顆心,生怕中了毓大人的天羅地网。’
  鐵云听了頻頻點頭,說道:‘掌柜,你說得很好,我若去見撫台,最好能多知道一些曹州府百姓被殘酷迫害的故事,你能再告訴我一些這類慘事嗎?你講,我記下來,日后一總講給撫台听,才能打動他的心。’
  掌柜道:‘俺听到的慘事太多了,你要听,俺都講出來,只是千万不要說是俺告訴你的。’
  ‘那當然。’于是鐵云記下了一則則曹州府百姓被酷吏害死的慘案,決心要為曹州府百姓申討毓賢,讓撫台大人知道酷吏之害更甚于贓官。
  次日,鐵云帶了李貴去府衙拜會毓賢,商談借閱治河檔案的事,果見衙前兩邊各有三只木籠,里面關滿了囚犯,或老或壯,似乎都是良民,一個年輕庄稼人雙眼緊閉,只剩游絲般一口气了,一個老婦人在籠外號啕大哭,哀求管木籠的差人行個好,放她儿子出來。差人得了錢財,卻沒法為他開脫,搖搖頭道:‘你就看開一些准備收尸吧,進了站籠決沒有活著出去的。’老婦人更加放聲大哭了,差人忙道:‘別哭,別哭,若是毓大人下鄉回來瞧見了,連俺也有不是。’
  鐵云听了,知道毓賢不在衙中,他本想會一會這位名聲頗大的毓太尊,既然不在,只得拜訪府中同知了,正打算命李貴投帖,忽听得遠處馬啼聲急,府前差人一聲吶喊:‘大人回來了!’便驅赶圍觀的閒人。鐵云和李貴閃過一旁,只見府台大人疾風般拍馬馳來,后面跟了十几騎背了洋槍的捕快。鐵云細瞧這位毓太尊,四十來歲年紀,箭衣行袍,紅纓涼帽,帽下好一張盈盈大白臉,淡眉細眼,看似儒雅瀟洒,混充斯文,實則橫眼一瞥,暗藏無限殺机。唇上兩撇細細的八字須,一張嘴,便翹翹抖抖,不見官府的威嚴,恰像是小雜貨舖的掌柜,暗地里不知在撥拉著什么小算盤。他翻身下馬,朝兩旁站籠里的‘囚犯’□了一眼,罵道:‘怎么都還活著?’
  管木籠的差人慌忙上前打插道:‘稟大人,這個漢子快斷气了!’
  ‘拖下去打二千板子!’毓賢眼露凶光,猛一揮手道,‘快,后面抓了好几個人犯來,都要站籠子,新做的六個籠子呢?’
  ‘昨儿連夜做好了,等大人吩咐了就搬出來。’
  ‘混蛋!還等什么?快搬出來!’
  毓賢匆匆進內去了,轉眼間,几個差人推了新的站籠出來,一邊三個排好,淨等新犯人進籠。旁觀人群中有人輕輕歎息,卻不敢言語。稍一俄延,忽見堂上兩名差人從里面叉了一具死尸出來喊道:‘姓胡的收尸!’
  剛才那個老婦人發瘋似地扑上去伏在儿子身上放聲痛哭起來。
  鐵云触目惊心,不忍再看。李貴嘟噥道:‘什么府台!比閻羅王還狠!讓咱進去把他揪出來狠狠揍一頓,為百姓出气!’
  鐵云喝道:‘小心,別胡說,快去投帖。’
  李貴撅起了嘴,大搖大擺進了衙門,用一雙大手向門上差人遞上名貼,說道:‘相煩通報,說河台衙門劉老爺有公事求見府台大人。’
  差人打量了鐵云,說道:‘不巧,你不瞧見大人剛回衙,等一會丁家庄還有一件大案要審,今天沒空了,請明天過來吧。’
  鐵云不愿白耽擱一天,說道:‘那么就會一會府內分管河務的同知大人吧。’
  差人通報之后,引鐵云進了西花廳,少頃,同知出見,听了鐵云來意,沉吟了一會說道:‘查抄檔案,事關重大,必須府尊點頭方可照辦,不過毓大人剛回衙,閣下請明天再來吧。’
  鐵云懇求道:‘在下奉河台之命,時限迫促,不可耽擱,可否即請太尊一見,三言五語便可了事,不致于耽誤多少時間。’
  同知無奈,只得去見府台,毓賢听了怒道:‘山東的事干嗎要河南來管,把他們赶回去就是了。’
  同知為難道:‘河台衙門來的人,輕易打發不得,否則河帥出來說話,我們撫台大人也不得不敷衍的。’
  ‘那末讓我去打發他走。’
  毓賢与同知步入西花廳,雙方見禮坐下,鐵云說了來意,毓賢大白臉上顯出一縷陰森森傲慢蔑視的神色,橫眼斜睨著鐵云,突然哈哈笑道:‘閣下弄錯了吧,山東河道上的事,咱們山東河防局自會料理,何用河南越境過問?咱這里很忙,閣下還是回河南去复命吧。’
  毓賢說這番話不是沒有道理,因為從明朝弘治八年(公元一四九五年)至清朝咸丰五年(公元一八五五年)的三百六十年間,黃河都是從河南蘭考縣向東南奪了淮河的河道入海,稱為明清故道。那時候山東境內黃河斷流,河道總督不過問山東的河工,后來黃河北遷,下游流經山東入海,還是照老例,河帥管河南,山東巡撫管本省,所以毓賢才會振振有詞地說出這番話來。
  鐵云听了,從容笑道:‘大人有所不知,這次測繪河道編寫河工史書,獻給皇上,是經河南、山東、直隸三省共同發起的,有河南的份,也有山東的份,將來巷首進書表上,會列出三省官員的職名,是不分彼此的。’
  ‘那個名錄上也有咱曹州府的份嗎?’
  ‘那當然,府台大人的職名是一定要列上去,垂諸久遠,流芳后世的。’
  毓賢高興了,臉上有了一絲笑意,轉臉對同知道:‘好吧,既然這樣,劉提調需要辦什么,都給他提供方便吧。’
  同知一一答應。毓賢興頭上,又得意地說道:‘劉提調,不瞞你說,三代以下誰不好名?咱平生不好財,就好名,你听到曹州府關于咱的口碑嗎?’
  鐵云敷衍道:‘大人的德政是沒得說的了,大人的清廉可以說是通省少有的。’
  ‘呵呵,不是咱自夸,你說的一點不錯,現在連省里張宮保也知道曹州府毓某人如何如何了。你若到省城,不妨再把你見到听到的跟人說說。’
  鐵云有意要和毓賢開個玩笑,一本正經地說道:‘那是一定的,張宮保和先嚴是知交好友,到了省城拜見他時,一定會如實為大人揚名。’
  毓賢听了,兩顆細眼珠子頓時發亮起來,想不到眼前這個小小提調竟和撫台是世交,這可是宣揚自己治績的千載難逢机會,連忙拱手道:‘失敬,失敬。咱這個曹州府,原來盜匪遍地,最難治理,歷任府縣官,好多都是為此丟官的。兄弟上任以來,快刀斬亂麻,絕不姑息,境內盜匪絕跡,路不拾遺,平民百姓沒有不歌功頌德的。蒙宮保賞識,將兄弟從署理轉為實授,宮保實是兄弟的伯樂,咱是万分感激他哩。’
  鐵云見毓賢談得投机,心想不如乘此進些忠告,使他罷酷政,施仁政,庶可為一方黎民造福。于是婉轉地說道:‘大人治理盜賊煞費苦心,不知這樣快刀斬亂麻的辦法,會不會誤殺良民?’
  ‘哈哈,你不知道咱毓某人判案如神,一眼就能斷定是非曲直,從沒有判錯了枉殺無辜的,你听到有人上告的嗎?沒有吧?’
  ‘這倒是沒有。不過我想,如果大人審案更從容更慎重一些,那是決不會傷害無辜的。因為各人案情不同,處刑輕重有別,有的人犯了嫌疑,如果細細審訊,未見得都有罪。最好不用站木籠的刑罰,進了籠子必死無疑,要補救也來不及了。如果大人体現上蒼好生之德,更會使家家戶戶馨香頌揚了。’
  ‘哦!?’毓賢听著听著,臉上漸漸地變色了,他瞅著鐵云侃侃而談的神情,細細捉摸他為什么突然提出這些不入耳的話,八成是听了什么人的胡說八道,所以一口認定自己捕盜過嚴,誤殺了良民。別人說這番話猶可訓斥一頓了事,這個提調是撫台的世交,既不能得罪他,罵上一頓,又不能讓他把這些話傳到撫台耳中,妨礙了自己的前途,說不定還會弄得革職查辦。他一邊默默听著,一邊琢磨如何封住來客的嘴,鐵云說完了,他的主意也打定了,淡淡地苦笑道:‘老哥可不知道兄弟的苦衷,初上任時我也曾仁至義盡,用了各种怀柔的辦法安撫盜賊,無奈都不見效,才不得已而用站籠。一試之后,果然奏效,這也是不得已而為之,今后盜賊少了,做到無為而冶,當然用不著站籠了。不瞞老哥,兄弟也非鐵石心腸,雖然用了嚴刑,心中也在暗暗哀傷頑民的無知,巴望不得他們早日改邪歸正哩。’
  鐵云見毓賢的大白臉上現出了似乎十分苦惱的模樣,不由得暗暗佩服,此人若是串戲,倒是個好角儿。若是太把他得罪狠了,身處异鄉,防不胜防,何況官場上要顧体面,點到此處,已經夠了,改不改只能憑他的良心,不能再往明里說,那時毓賢惱羞成怒,反為不妙。于是拱拱手道:‘大人的苦心,果然可以昭日月,通鬼神,大清朝像大人這樣的好官實在是不多見,不想卑職今日得瞻憲駕,万幸万幸!’
  毓賢心虛,明知鐵云話中有刺,不覺動了殺机,當時略一沉吟,問道:‘閣下完了此間的事,還要到什么地方去?’
  ‘下一站是壽張,然后去濟南。’
  ‘很好,到了省城,煩請代向宮保請安。’
  毓賢呵呵腰進內去了。鐵云留下來和同知商量如何著手查抄曹州府志和歷年河工檔案。只听得外間大堂上一聲聲吆喝:‘大人升堂,帶人犯!’比及鐵云事畢出府衙,已見衙前十二只木籠,老的少的,都站滿了哀苦無告的‘犯人’。鐵云打听了一下,說是丁家庄富戶丁國梁家前番被盜報了案,得罪了強人,用計栽贓害人,府台大人不問青紅皂白,親自下鄉把丁國梁一家男人全都抓了來關進了籠子,眼看都是死路一條。一位少婦在撕肝裂肺地哭叫:‘冤枉啊,俺良民百姓怎會窩藏盜賊,青天大老爺,俺家冤枉啊!’
  差人赶忙過來喝道:‘別叫冤,府台大人不愛听,若是給大人知道了,要打板子,快走,快走!’
  ‘俺家老爹六十多歲的人了,受不起苦啊,頭儿行行好,想個辦法。’
  差人附在她的耳邊道:‘俺也知道你家冤枉,只能替丁老爹腳下墊三塊厚磚,讓他多挨上兩天。你家不是托過人情了嗎,你瞧那邊三班頭儿陳爺來了,你再求他試試看。’
  少婦含著一汪眼淚上去和陳頭儿說了几句,邀他到府前茶樓上去了。
  鐵云瞧在眼中,只覺衙前陰風慘慘,木籠夾道,衙門大開,猶如鬼門關,把一個個良民百姓吞噬進去,連一根骨頭也不吐。那籠中的百姓一步步邁向死亡,活活地站死,好不叫人慘傷!李貴气得喘著粗气,把主人拉到旁邊,淚汪汪地說道:‘二老爺,上濟南告狀去,把這個殺人不見血的府台扳倒,否則曹州府百姓都要給他殺光了。’
  鐵云見四周無人,悄悄道:‘別性急,等這一路事情完了,到了濟南,我自會告他,這會儿你千万別露聲色。’
  李貴點點頭,可是悲痛的淚水卻一顆顆沒阻攔地掉了下來,那淚珠儿猶然帶著他胸中俠義騰騰的暖气。
  五天之后,鐵云在曹州府的公事已了,辭別府衙同知,又告別了高升店的掌柜,一大早驅車出北門,在馬村集打尖,用了午飯,當晚到達黃河邊上的董家口,找了一家車店住下,這种旅店接待過往客商和騾馬大車,又稱騾馬店。夜來無事,少不得和掌柜、伙計閒聊,又听到了毓大人的許多‘德政’。次晨,留下賈司事帶了兩名差人測量河道,其余的人換船東下。
  鐵云少年時隨父親去京師,曾在開封柳園口渡河北上,此番船行黃河,但見河水浩渺,奔騰激蕩,七曲八彎,直向東北而去。那河身卻較河南窄了許多,兩堤相距不過五六里光景,愈行愈窄,彎道愈多,堤身也不甚高,堤外便是密集的村落民舍,人煙稠密。鐵云不覺惊歎道:‘山東的河堤太逼近河道了,洪水來了,毫無退步,怎不年年鬧災!’
  掌舵的船老漢听了,笑道:‘客官敢情是初到東河來,這堤是民□,不是大堤,大堤還遠哩。這一段還是好的,倒口子(決口)大概十年一見,過了泰安府平陰縣和濟南府長清縣那才叫險哩,彎多河窄,兩道□子中間不過一二里寬,所以山洪一發,年年鬧災,開起口子,不是一處兩處。您老瞧這么稠密的村庄,算它一千人的村子,倒起日子來,白天死三百,夜里准死八百!何況一個村子開了口子,那水勢滾滾地直往下游几百個村子灌去,遭災的人也不知有多少!’
  ‘咱的天,這水災比火災還厲害!’李貴叫道。
  鐵云道:‘我想起來了,听我家老太爺說過,咸丰五年銅瓦廂決口,河水奪了山東大清河入海。那時正逢洪楊之亂,遍地烽火,朝廷無力修堤,都是當地紳董號召百姓筑□保家,所以有了這么多的民□,也正因為百姓原來住在大清河旁,世世代代安居樂業,很少遭災,因此民□和村庄這么逼近河岸。船家,是這樣嗎?’
  ‘是是,老爺說得一點不錯。’船老漢道:‘俺家就住在長清張村□子里,城里親戚勸我搬了吧,搬得遠些穩當,可是俺舍不得住了几代的家鄉。這田,這屋,這祖墳,這園子,這井,這豬羊雞鴨,這許多儿女親家,這搖船打魚的營生,往哪儿搬?往哪儿搬?還不是頂著。家里供奉了觀世音菩薩和河神,天天一炷香,但望神靈保佑,在俺這一代不要倒口子,眼一閉,下一代的事俺就管不了許多了。’
  船尾搖櫓的儿子也歎口气道:‘老爺子,你燒香禱告保佑俺家世世代代吧,還有俺,還有小孫孫們哩。’
  船家們蒼涼的語聲在黃河上空回蕩,不知河神听到了沒有?可是鐵云一行卻都為此悒悒不歡了。他們吃的沿河飯,有的在河工上混了好几年了,也沒有听到過緊与災河為鄰的老人的心聲,那么哀傷,那么無可奈何地在等著災難的降臨,不想挽救,不想掙扎,听天由命,而天老爺真能開眼降福給他們嗎?
  鐵云默默地傷感了一會,悠悠地自言自語道:‘這里的河身究竟太窄了,要么加固民□,要么朝廷拿出錢來,讓老百姓搬家,不能見危難而無動于心啊。’
  韋司事道:‘朝廷哪里拿得出這么多錢?’
  船老漢道:‘老爺不用為俺百姓操心了,就是朝廷拿出錢來,還不是進了貪官污吏的腰包,睜著眼瞧俺百姓逃不走的淹死,逃走了的餓死,病死,就是大水退了,也不知只有几個人活著回來。’
  船到壽張縣停靠,張司事開銷了船錢,船老漢搭了跳板,指點道:‘老爺們走穩了,上了□子,便是周村,過了庄稼地和街坊才是大堤,上了堤是古賢橋,再過去不遠就到縣城了。’
  鐵云道:‘我們在縣城耽擱几天,再往下游去,到了長清張村一定來看你,老人家貴姓?’
  ‘俺姓張,村上姓張的人多,為俺腿腳不便,叫俺東街張鐵拐,老爺若是到了張村,叫一聲“鐵拐”都知道。窮人家沒有別的待客,黃河里活蹦亂跳的鯉魚是有的。’
  鐵云告別了老人,和眾人越過□子,進了周村,居然田野縱橫,阡陌連綿,都是黃河邊上肥沃的灘田,小街上頗有几家店舖,老人們在村口大槐樹下吸著旱煙閒談,孩子們追奔嬉戲,一派安宁景象。鐵云歎了口气,万一黃河發了大水,沖破這道不高不牢的民□,村里不知僥幸能有多少人活了下來?他們一行人上了大堤,經過古賢橋,也是一座市鎮,不曾停歇,隨即雇車進了壽張縣城,借寓在吉祥客棧。
  鐵云去縣衙拜會了知縣,談妥了查閱縣志和河務檔案的事,當天便把縣志關于黃河變遷的記載大致看了一遍,即由書吏抄錄下來,已是傍晚時分了。回到旅店,与司事們小飲一番,各自安歇。
  李貴在主人屋中搭地舖睡了,半夜尿急,醒來磨磨蹭蹭,正欲起身解手,忽听得門閂喀喀作響,接著咿啞一聲,有人輕輕推門進來,李貴知是歹人,竟也不怕,一時沒有武器,只得拾起一雙老大的布鞋,握在手中,屏息靜气伏在地上等著。那歹人,手握尖刀,躡手躡足進得門來,朝床邊一步步靠攏,李貴一躍而起,一揮鞋,打落歹人手中的匕首,又一勾腿將那歹人跌成個仰面朝天。李貴搶過匕首,大喊一聲:‘二老爺,有強盜!’肉呼呼的大腳掌立刻踩上賊人的心窩,刀尖對准賊人閃來晃去,嚇得那家伙尖聲怪叫:‘老爺饒命!’又听得屋外腳步聲登登地奔了開去,原來是望風的歹人見同伙被逮住,嚇得慌忙逃回屋去了。
  鐵云聞聲惊起,眼前一片黝黑,分辨不出發生了什么事,只听見地上有人求饒,才放下心,問道:‘李貴,強盜抓住了?’一邊問,一邊點亮了燈。
  李貴一手握刀,一手用布鞋在強人臉上左右開弓,連連打了几十下,喊道:‘混帳王八羔子,你要咱老爺的命,咱也饒不了你。’
  歹人被打昏了過去,毫無聲息,李貴這才站起來,套上鞋,踢了一腳,見他還在動彈,嘻嘻笑道:‘二老爺,這個坏蛋被咱打暈了。’
  鐵云等那人醒過來發出了呻吟的聲音,命李貴揪了他的領子跪在地上,問道:‘你這混蛋,叫什么名字,干什么行當,誰教你來行刺的?’
  那人叩頭道:‘小人王七,一向在河南山東一帶賣狗皮膏藥為生,前天咱正在府前大街拉場子耍拳賣藥,有一位大爺找咱到茶樓喝茶,給了咱十兩銀子,說是住在高升店有一位河台衙門劉提調,調戲他家媳婦,不便訴到公堂,命咱跟到曹州府境外,一刀了事,割了帶發的頭皮為證,回去再領五十兩賞銀。小人實在窮得三餐不飽,一時昏了頭,答應下來,從昨天跟出了曹州北門,今天到了壽張縣,乃是兗州府管轄,所以今晚動手,讓徒弟給咱望風,本想事成回去領賞,不想被管家拿住了。求您老人家恕咱一時糊涂,千万別拿咱送官,小人家中有老有小,全靠咱賣藥養家,若是吃了官司,一家人都餓死了。’說罷又痛哭流涕連連磕頭求饒。
  別看李貴個儿又高又大,說話粗魯,心地卻挺仁慈,見王七說得可怜,不覺動了怜憫之心,踢了他一腳,說道:‘二老爺,這漢子著實可惡,幸而不曾著了他的道儿,又窮得可怜,放了他吧。就憑他瘦猴儿般師徒兩個,也休想敵咱雙手。’王七乘机又哀哀叩求道:‘管家好心腸,求老爺大發慈悲,回家之后必定為老爺和管家立長生牌位,終生供奉。’
  ‘呸!’李貴罵道:‘你自己娘老子都沒得吃的,還供得起咱和老爺?’
  鐵云坐在床治上,思索了一會,說道:‘王七,老爺知道是誰花錢買了你來行刺,什么調戲他家婦女,全是混話。不過因為我為曹州府百姓主張公道,得罪了人,和我過不去。你受人調唆,上了當,我今饒恕了你,明天就給我离開壽張縣,諒你也不敢回曹州府了。以后規規矩矩做人,別再貪圖錢財,做那犯法掉腦袋的勾當,听清楚了沒有?’
  ‘小人听清楚了,叩謝老爺和管家饒命之恩,一定重新做人。’說罷又碰了几個響頭,千恩万謝,起身走了。
  李貴解了手,閂上房門,問道:‘二老爺,你說是誰指使王七干的?除了那個閻王爺毓大人,不會有別的人吧?可惜他白操了心了。’
  鐵云冷笑道:‘姓毓的是個聰明人,他都想周到了,叫王七出了曹州府再下手,是免得他有主使的嫌疑。即使殺不成我,也給我一個警告,不要和他作對。誰知我劉某人是個頂天立地天不怕地不怕的堂堂大丈夫,越是要堵我的嘴,我就越是要大聲疾呼。’
  李貴嘻嘻笑道:”咱和二老爺一樣,也是不怕天不怕地的漢子。’
  鐵云笑了,說道:‘剛才你沒有受傷吧?’
  ‘沒有,我是福將。’
  鐵云笑道:‘睡吧,天還沒亮哩。’
  鐵云辦完了壽張縣的公事,乘船來到治河的平陰、長清兩縣,六月中,抄錄完了長清縣的河工檔案,正欲再查縣志,然后前往對岸齊河縣。清早,忽听得城中人聲鼎沸,奔走惊告,都說:‘黃河又決口了!’


  ------------------
  一鳴掃描,雪儿校對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