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太平天國諸王內訌,鷸蚌相爭,真正得利的漁翁并不在天京城中,而在兩千多里外的北京紫禁城內,即是那個被太平軍稱為滿清大妖頭的咸丰皇帝奕□。這一兩年他內外交困,諸事不利。先是曾國藩兵敗湖口,原以為倚仗湘軍,南京指日可下,太平軍早日可平,不料曇花一現,立成泡影。接連下去,武昌第三次失陷,沿江一帶又是“長毛”的天下。進入咸丰六年三月江北大營先被擊破,五月,辛苦經營三載的江南大營也全軍崩潰,欽差大臣向榮病死。奕□天天愁戰事失利,愁兵餉不繼,各地統兵官一個個伸手向朝廷索取餉銀,開口就是几十万兩,苛捐雜稅開捐賣官,仍然無濟于事,皇上焦頭爛額,沮喪絕望到了极點,雖然這年三月懿貴人葉赫那拉氏蘭儿為他生下一個皇子——奕□的獨生子載淳,即日后的同治皇帝,宮中添了一點喜慶气氛,但是蘭儿的野心也隨之而起,晉封為懿妃之后仍不滿足,不時纏著皇上,非要討個懿貴妃的封號不肯罷休,更惹得奕□心煩意亂,惟有与圓明園中美貌如花的四春夜夜縱淫,以求得在春宵帳中暫時的快活与安宁。 不料到了這年九月初二日,也就是天京大屠殺后的第七天,奕□時來運轉,清廷御前侍衛大臣肅順興沖沖地捧了一份奏折來到皇上寢宮“天地一家春”東暖閣,大聲嚷道:“皇上大喜,金陵長毛內訌了,浮尸滿江,血流成河,眼看是一場大屠殺,他們的末日到了!” 奕□急忙取過奏折看了,乃是統率揚州江北大營的欽差大臣、都統德興阿奏稱: 据派駐觀音門總兵陳世忠稟稱:八月二十五、二十六等日,見有長發尸骸不可數計,由觀音門口內 漂流出江,內有結連捆縛及身穿黃褂者。當經探得 金陵逆賊內亂,自相戕害。首逆楊秀清已被殺死,并殺楊逆党羽多人,复与各營所報俱符。 奕□讀罷喜道:“金陵城中早有探報,說是楊賊与韋賊互相猜忌,似不久必有并吞之意,現在果然如此。古來逆賊作亂雖然得逞于一時,往往因內訌而分崩离析,一敗涂地。看來金陵長毛的日子不長了,謝天謝地,大局可有轉机了。” 肅順道:“逆賊內爭,必定互相調集兵馬火并,似可命軍机處將德興阿的奏報抄發給有關各省督撫和統兵大臣,命他們密切觀察各省逆賊軍情動靜,一有异常調動,隨時奏報。” “很好,這真是天賜良机,快叫軍机。” 軍机大臣文慶、彭蘊章、穆蔭等人立刻被召集到勤政親賢殿來,君臣喜气洋溢,已有多時沒有這樣輕松歡悅的气氛了,說太平天國天京事變,是送給清政府的一帖起死回生丹和續命湯也不算過份。當時決定由軍机擬旨,諭令鄂贛皖蘇各戰場官兵乘太平軍內亂無暇顧及指揮戰事的有利時机,大舉進攻,“克复上游,即可移師東下,由九江而至安慶,由安慶而至金陵。” 過不了几天,又得到奏報,太平軍翼王回到金陵后与北王鬧翻出走至安慶,合門被殺云云,奕□益發欣喜,立刻親自提筆在給曾國藩的諭旨中加了一段: 聞石達開与韋逆不睦,頗有投誠之意。倘向曾 國藩處乞降,應如何處置之法,亦當預為籌畫,經 權互用,以收實效。 皇上在做一場美夢,他猜度石達開到了走投無路之時,正是招降的大好時机,若能招降了石達開,這場大叛亂也就可以平定了,所謂“經權互用”就是暗示可以籠絡石達開以高官顯爵。那位曾國藩居然以為達開會向他乞降,在复旨時奏道: 石逆若歸命投誠,當令其獻城為質,乃為可信,不敢貪招撫之虛名,弛防剿之實務。” 皇上也在曾國藩的奏折上以朱筆批道: “爾等主見,甚屬允妥。剿撫固應并用,尤重先剿后撫,可隨時審其机宜好為之。” 君臣一唱一和,煞是熱鬧。各個戰場的吉利消息也源源不斷匯總到北京紫禁城來,十一月廿三日,太平軍放棄武昌和漢陽,湘軍水陸大軍東下,連克蘄州、黃州、黃梅,水師直抵九江,將江面上太平軍的兵船全部焚毀俘獲,湘軍李續賓一軍八千人屯兵九江城下,馬步軍占領了九江對岸的小池口,又恢复到兩年前翼王湖口大捷以前的軍事對陣態勢了,可是今日的太平軍正處在分裂的危机中,而湘軍則恢复了昂揚的气勢。 懿妃蘭儿瞅准了皇上這一陣心情特別好,正是自己討封的大好良机。此時天寒地凍,圓明園中寒風颼颼,宮殿分散,又無取暖的地下煙道,皇上不得不离開心愛的四春,回到了比較暖和的城內皇宮,夜間沒有四春陪宿,依然由原班妃嬪輪流入侍。蘭儿的机會來了。在床第之間,先讓皇上一陣滿足,然后摟緊了皇上撒嬌道:“奴婢為皇上養下了皇子,只賞給個妃子稱號,人家麗妃只養個公主,早就是妃子了,皇上待奴婢可不公道。” 皇上气喘吁吁地說道:“麗妃進宮早,不能和她比。” “為什么不能和她比,奴婢不依。”蘭儿瘋狂般風荷擺動,呶呶不休地說道,“以前說是戰場失利,皇上心境不好,不談封賞的事,現在長毛倒楣了,官軍到處打胜仗,皇上一天到晚樂呵呵地,還不該給奴婢賞個貴妃!” 奕□騰云駕霧,好不快活,不斷和蘭儿親著嘴,說道:“你這個妖精,就知道在這個時候討賞,好吧,就封你做懿貴妃吧。” 蘭儿大喜,卻無法在被窩里叩頭謝賞,便更加摟緊了皇上,給他一個長長的香吻。從此蘭儿成了懿貴妃,當皇上几年之后駕崩時,儿子載淳登基,她就搖身一變成了西太后。 到了第二年——咸丰七年五月中旬,皇上日夜巴望的更大的喜事終于發生了。几天之中,先后接到兩江總督何桂清,安徽巡撫福濟,江北大營欽差大臣德興阿的加急奏報,都說是: 偽翼王石達開已于五月十一日(即公元1857年6月2日)帶兵數千出金陵南門,由江宁鎮以西的銅井鎮渡江經無為州至安慶,到處張貼偽示傳諭各賊,察其詞意,因洪逆疑忌過甚,懼害脫逃。 皇上狂喜,召來肅順,大笑道:“天也長眼,朕的苦運大概可以到頭了。洪石兩逆內訌,石逆無路可走了,快派人去招降。石逆在賊中地位甚高,又极高傲,不要指望他會主動乞降,還是著令福濟派人去安慶當面說他歸順朝廷吧。只要他肯降,可以破格賞他做一省巡撫,再封他做伯爵,賞穿黃馬褂。” “封侯爵也可以,”肅順笑道:“一個侯爵收買一個石達開,太划算了。” “對!就封侯爵!”皇上也興致勃勃地說道,就好似石達開已經歸降到京師來了,就站在他的殿前,“再賞他個頭品頂戴,賞他雙眼花翎,凡是漢大臣的榮耀,他都有。” “那末再賞他個侯爵‘世襲罔替’(世代繼承),如果儿子多,再賞几個世襲輕車都尉(三品),騎都尉(四品)。” “石達開的部將很多,投誠過來了也賞他們做總兵、副將,掉過頭去打洪逆,打下金陵,還可有賞。” 君臣二人說得興高采烈,仿佛天下立可太平了。后來安徽巡撫福濟派人去向達開招降,達開大怒,把那人殺了,清廷的招降夢成了泡影。 清朝官員的奏報确是事實,翼王忍受不了天王的猜忌排擠,終于從天京出走了。原來君臣二人好好歹歹敷衍過了年,自從東王、北王被殺之后,朝中只有翼王一人掌權,百官擁戴,天王無法自己過問政事,事事仍得由翼王處分了才報与他過目,也不過是形式罷了。翼王覺得天王并無治國才能,有了大事請示他,提不出什么好主意,仍得由他作決定,几件事情下來,便懶得再向天王請示。這光景又和東王當權時一般模樣了。趁著天王的不滿,王兄洪仁發、洪仁達不斷在天王耳邊嘀嘀咕咕,加油加醬訴說翼王的不是。說他專橫獨斷,目無天王,若不削弱他的權柄,這么鬧下去,野心越來越大,還有誰能制止得了他,洪家的天下豈不就斷送給石家了。天王听听也覺心惊,又怕削去翼王的大權,會惹得他不滿,若是反戈相向,豈不反而激成事變,禍患莫測。于是猶豫又猶豫,熬到了五月初頭,終于忍不住了,不顧后果如何,也不和誰商量,就下了一道詔旨,封王長兄洪仁發為安王,王次兄洪仁達為福王,与翼王共掌朝政,凡有奏章必須三人聯名。 天王府宣詔官攜了詔旨來到翼王府宣旨,達開听了,默默無言。天王猜忌他早在意料之中,但派了這兩個寶貝來和他共事,卻出乎意料,說明天王只知保全自己的王位,不惜攪亂朝政,犧牲國家利益,到了何等昏聵的地步!他冷冷一笑,說道:“明白了,臣奉旨就是了。” 他回身進了听事大廳,廳中聚集了朝中文武百官,剛才正在聆听翼王抗擊清兵蚕食太平軍陣地的軍事部署,見翼王神態凝重地回進殿來,紛紛問道:“天王陛下有了什么旨意?” 翼王冷冷地說了詔旨內容,眾人大嘩道:“怪事,怪事,天朝向例無功不封王,這兩位王兄無德無能,不堪封王,更不能掌理國事,成事不足,敗事有余,不是拿國家大事胡鬧嗎?” 翼王道:“詔旨既下,不能不奉行。” 眾人道:“縱然殿下奉旨,我們也不理會那兩位王兄,他們若知趣就該知難而退。” 正說著,安福二王穿著簇新的金冠龍袍,腆著個大肚子進廳來了,朝翼王和眾官拱了拱手,嘻嘻說道:“幸會,幸會,本王爺上任來了!” 有人駁斥道:“兩位國宗錯了,我們天朝只有天父稱爺,其余不論天王和諸王,一概不得稱爺,你犯了朝規,該罰!” 仁發慌忙打了自己一個嘴巴,說道:“該死,該死,才開口就鬧了笑話,包涵包涵!” 仁達也道:“天朝的規矩也忒多,我們种田出身的人怎么弄得清楚?” 又有人駁斥道:“廣西老弟兄,十有九個是种田做工出身,怎么就個個懂得道理?” 兩兄弟只是嘻嘻笑著,搔耳摸腮,支支吾吾,無言可答。翼王皺了皺眉,向安、福二王說了聲:“我還有事,告罪了!”隨即抽身出了大廳,黃玉昆和張遂謀等跟了出來,百官一哄而散,再無人理會那兩位王兄,安王和福王恨恨地罵道:“可惡,可惡,狗眼看人低,告訴天王去!” 玉昆等跟隨達開進了判事房,一個個憤憤不平,都說天王猜忌心太重,以私害公,如何能讓兩位愚蠢不堪的王兄掌理國事,達開歎息道:“天朝不幸,竟發生了這樣痛心的事,我雖忠貞為國,而仍不蒙鑒諒,現在領悟到屈原為什么要對國事絕望而投江自盡了,可是我非屈原,決不自殺,實在忍受不下去了,惟有一走了之。” 玉昆勸道:“殿下,你一走,天朝就分裂了,再作最后一番努力吧,不要去睬那兩位王兄,把他們冷擱在一邊就是了。” 這以后的一段日子,達開盡量不和仁發、仁達見面,所有須向天王取旨的奏章雖然并列了翼王、安王、福王的官銜,卻并不和他們商量,只蓋翼王六寸長三寸寬的金印,就送往宮中。這是例行公事,平時過不了兩天,天王看了之后,就會由掌璽官蓋上三寸六分見方的‘旨准印’,送回翼王府頒發,可是這一回只有奏章送入宮中,卻遲遲不見用印發回,玉昆等人都覺不妙,恐怕宮中又在醞釀進一步排斥翼王的舉動。達開心情憤懣,每日里与眾參謀商議出走的事,宣嬌知道了,自告奮勇去見天王,天王知曉宣嬌必是為達開作說客,拒而不見。宣嬌回來見了達開,憤憤地罵道:“只知道古代多的是昏君,想不到我天朝也出了這么個糊里糊涂的昏君,眼看要把太平天國斷送了。” 達開冷笑道:“二哥才不糊涂哩,他把自己的王位抓得緊得很,生怕別人來奪了去,國家的事倒是次一步了。” 到了五月初九這一天,天王終于向翼王發動了一次導致最后決裂的狠狠一擊,他命‘典詔命官’將積壓的翼王奏章原封不動地送回翼王府,說是沒有安王、福王的大印,天王不能批閱准奏。玉昆接到這一大疊奏章,向遂謀、錦謙道:“無可挽回了,這是明明要逼翼王殿下出走。不能再勸阻了。” 他們一同來見翼王,達開靜靜地听了他們的訴說,异常冷靜地說道:“二哥逼我出走,分裂的責任在他不在我,全軍全民都會明白是他逼我走的。得人心者昌,失人心者亡,我為二哥痛惜,他受了小人包圍,怎么竟昏聵到這個地步。既然如此,我不能再在朝中執政了,你們按照原來的出京計划,赶快部署下去。為了顧全大局,只帶原來跟我進京的五千人出京,其余在京兵馬依舊各守陣地,防御妖軍乘机進攻。明天我們一起去南門(聚寶門,即今之中華門)外向將士宣講反清复漢的道理,后天也用這個名義出城,使天王他們不作防備,我們出城后就將人馬帶到城西,經過江宁鎮,當天就可以到達江邊的銅井鎮渡江去安慶。” 這天,達開与眾人緊張忙碌地部署出京諸事,傍晚,他帶著一身憔悴,滿臉憂憤進了綠園內院,宣嬌迎著他,愛撫地打量著他的臉色,歎口气道:“決定离京了?” “你知道了?” “是的。不能再嘗試作一次挽回嗎?當面去和二哥開誠布公談一談,將國家民族大義和他說說清楚,在那幫村時,他給你作洗禮,現在你也可以弄一盆水向他兜頭澆下去,使他清醒清醒。” 達開凄然道:“他是教主兼天王,豈不知國家民族為重,可是私心蒙蔽了他,他昏了,再說也是白費事。我的火气已到了無法遏制的地步,到了宮中吵了起來,肯定會被他害了。不能和他見面,還是客客气气地出走,留個日后說話的余地。” 宣嬌只是搖頭歎息,她舍不得達開出京,才相聚又分离,正不知何日才能相會。 夜間,達開在燭燈下伏案執筆,宣嬌坐在桌旁陪他,說道:“你打算寫一道給二哥的告別奏章?” “不,和他沒有什么可說的了,為了免得各地軍民猜疑,我要光明正大地將此番不得不出走的苦衷公諸于世,等我寫好了給你看。” 達開提起筆來,還未寫下一字,已經淚水盈眶,他愿為之奮斗畢生的反清大業不幸中道崩裂,他所參与締造的太平天國不再是精誠團結而陷入支离破碎之中,他將被迫离開這座反清基地,這不是他所情愿的啊。定都四年來,天京与他呼吸相共,他為之拼死苦戰,為之喜,為之憂,一旦舍棄,怎能不黯然神傷。當初金田起義時,怎會想到有這樣爭權內訌,分崩离析的境地呢?他一邊流淚,一邊寫下了一首哀怨求全的五言告示: 去歲遭禍亂,狼狽赶回京。 自謂此愚忠,定蒙圣鑒明。 乃事有不然,詔旨降頻仍。 重重生疑忌,一筆難盡陳。 疑多將圖害,百喙難分清。 惟是用奮勉,出師再表真。 力酬上帝德,勉報主恩仁。 精忠若金石,歷久見真誠。 惟期妖滅盡,予志复歸林。 為此行諄諭,遍告眾軍民。 依然守本分,照舊建功名。 或隨本主將,亦足標元勳。 一統太平日,各邀天恩榮。 寫完了,擱筆長歎。宣嬌取來看了,也惻然感傷,說道:“七哥,我本不愿你离京,可是二哥逼得你非走不可,你且先到安慶等待消息,究竟是生死盟友,也許還有轉圜的余地。” 達開搖了搖頭,忽見燭光爆裂,惊訝地站起身來說道: “宣妹,天已很晚了,你還沒有回府去?” 宣妹明眸流睇,嫵媚地抿嘴一笑,上前去用紅巾替達開拭去臉上的淚痕,說道:“你呀,這么遲了還要赶我回去?快要分手了,還不留下我嗎?” 達開望著宣嬌臉頰紅扑扑的,黑亮的眸子几乎汪出水來,掩飾不住她那火熱的愛戀的感情,也許就會像大川決流,火山爆發般的流露出來,他一陣內疚,上前緊緊摟住了她,說道:“宣妹,不要回去了,你我的姻緣到了瓜熟蒂落的時候了。自從春妹逝去以后,我就想到我們的結合是非常自然的了,我心中隱藏著愛慕你的感情仍和少年時那么強烈,我竭力遏制住它,一是為了思念春妹,一是免得遭人議論。現在春妹歸天已快一年了,而我又將离開天京,不必再有什么顧忌了。這許多年我和你若即若离,太傷你的感情,今后要好好彌補,不但今晚明晚都請你留下來和我同度春宵。還要求你后天和我一同出京,從此我們再也不要分手。我們都還年輕,失去的歲月不多,而未來的時光卻綿遠而燦爛,宣妹,讓我們攜手共享歡樂的未來吧。” 宣嬌俏麗的臉頰,被幸福陶醉得更加紅艷艷的了,她倚偎在達開強壯的胸前,顫抖著聲音說道:“七哥,我們相思十載,今晚才能如愿以償,多么艱難啊!惟其艱難,才愈覺得可貴。七哥,七哥,我快活得要哭了。” 達開撫摸著宣嬌柔麗的面龐,說道:“哭吧,哭吧,為我們十載才圓的愛情,為了我們國家的不幸遭遇,哭吧!” 宣嬌卻止住了哭,抬起頭來嘟噥道:“你偏偏又拿國事來掃興!” “好了,好了,不談這個了。”達開笑道,“春宵苦短,蜡燭也要燃盡了,快快上床睡吧。” 宣嬌低下頭,忽然羞怯起來了,推開達開背轉身道:“十年都等了,卻又急起來。” 達開扳過宣嬌的身子,先除鳳冠,再解香羅帶,一件件的卸下袍服衣衫,宣嬌又喜又羞,不斷嘻嘻笑著,朦朦朧朧,恍恍惚惚,被達開抱到了床上……。 一夜風流,春宵易過。次日醒來,宣嬌又恢复了清醒的頭腦,摟著達開說道: “七哥,我想過了,明天你出京,我還是留在家中的好。京中少了你,二哥一定手忙腳亂。如果百官請求,再加上我也去宮中勸導,那時二哥可能回心轉意把你請回來,豈不比我跟你出京的好?” 達開听了只是搖頭,說道:“宣妹,你太天真了,二哥能照你的意思做到嗎?我現在离不開你了,你若不跟我走,二哥又不邀我回京,我們豈不從此又分隔在兩地了!苦戀了十年才相聚,為什么又輕易地放棄呢,你不太傻了?” “七哥,你的事業的根基在天京,不在外地,你不能到處游蕩做一棵無根的樹。樹再大,失去了根基,也會枯萎的。我愛你,不是單純男女之愛,我愛你是為了你有英雄气概,所以處處為你的前途著想,你不能使我失望。” 達開猶豫道:“到那時候再作決定吧,但我不希望失掉你,你一定要回到我的身邊來。” 第二天清晨,太平天國丁巳七年(即清朝咸丰七年)五月十一日,宣嬌戀戀難舍地在翼王府綠園送別了達開,他帶領玉昆、遂謀、錦謙和隨從侍衛騎馬出南門,率領翼殿兵馬五千于銅井鎮渡江經和縣、無為州去了安慶。宣嬌也回到西王府去了,兩夜溫情,一旦离別,更使她千种离愁,万般思念,俱上心頭,不知何時再能与達開相聚。 ------------------ 一鳴掃描,雪儿校對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