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領袖”搬來救援兵 “沙漠之狐”立首功 一時獲胜狂得意 海市蜃樓是幻景 正當墨索里尼在非洲焦頭爛額之際,希特勒應“領袖”之求,速派一員“虎將”前去非洲,一來是幫助盟友把意大利部隊從韋維爾手中解救出來,二來想借机擴大納粹在北非的勢力。希特勒早就希望在中東建立一個大日耳曼帝國,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 希特勒選派的這名將軍,名叫隆美爾,他有著一般德國軍官所沒有的傳奇式的經歷。他具有狡詐、頑強、勇敢的性格,在北非他几乎把英國軍隊消滅殆盡,這使他取得了“非洲之狐”的稱號,并被希特勒提升為元帥。他在凱塞林又擊敗了美國軍團,并擔負了守衛諾曼底阻擊盟軍登陸反攻的指揮任務。他是希特勒的“最孚眾望”、最受信任的指揮官。但是,最后卻成了希特勒的死敵,被“元首”毒死。 這名將軍,走馬上任,好不威風。他一到羅馬就給了這個狂妄自大的墨索里尼一個下馬威。他對“領袖”說:“作為非洲軍團總司令,到了前線,所有的意大利軍隊必須听從我的指揮,任何人不得干扰!我將根据形勢,當机立斷,發布命令。”墨索里尼听了覺得非常不是滋味,但在危難之際,求人解圍,也只好如此這般了。 隆美爾是德國符騰堡人,1891年11月15日生于海登海姆,這是在海倫斯坦城堡附近斯瓦比安山路上的一個小鎮。隆美爾童年時代体質孱弱,在家讀書讀到9歲才轉入當地的公立學校,他的父親就是這所學校的校長。他的母親是符騰堡州州長的女儿。隆美爾繼承了他父親的數學才能,早年有志于飛行。但是,他的父親反對這种想法。雖然這個家庭沒有軍人傳統,隆美爾還是選擇了戎馬生涯。 1910年,他作為士官生參加了步兵,1912年學業結束后,被任命為一名下級軍官。他的教官們說,隆美爾身材雖小,沉默寡言,但机警靈敏,頭腦清醒。1914年8月1日,他高喊著德國青年戰士狂熱的口號,參加步兵的行列,走向戰爭。他的傳記作者台斯蒙德·楊格寫道:“從第一次上火線起,他就成為一個好斗的動物,冷靜狡詐、殘酷無情、不知疲倦、當机立斷、勇敢非凡。”在第一次大戰期間,他轉戰于阿爾貢地區、羅馬尼亞和意大利,曾經兩次受傷而獲得最高級的鐵十字勳章和戰功勳章。宣傳家們開始為他唱贊歌。他們說,“前線在哪里,隆美爾就在哪里。”他被譽為具有第六感覺,“總是設法用戰術來減少損失”,“全心全意”獻身于帝國的侵略戰爭的人。他打起仗來欣喜若狂,除了軍事著作外,對其他書籍一概不感興趣。隆美爾生活簡朴,獨身,對食物、酒類、戲劇、尋歡作樂都漠然處之。 第一次大戰結束時,隆美爾重新回到他在威加爾頓的團部,成為《凡爾賽和約》允許德國建立的10万德國軍隊中的一員。他結了婚,到1933年成為山地營的少校營長。直到1935年10月他被派到波茨坦軍事學院以前,他与納粹沒有任何關系。后來他接受了給他的一項任務,就是訓練一支由希特勒青年團組成的隊伍。但是,為了抗議把他們培養成為“小拿破侖”,他辭職了。他回到正常的教學崗位,后被提升為威納·諾伊施塔德軍事學院的上校院長。1938年10月,在德軍占領蘇台德區期間,希特勒任命他為陸軍警衛營長,負責保衛“元首”的個人安全。隆美爾當時既不是納粹党員,后來也沒有成為納粹党員,希特勒之所以對這個無名的軍官發生興趣,主要是因為他寫了一本關于步兵戰術的題為《步兵在進攻》的書。希特勒對這本書甚感興趣,于是隆美爾就進入了“元首”親信的行列。 開始,希特勒對隆美爾具有很大的魔力。他認為“元首”果斷、勇敢,具有軍事指揮家的韜略和才能。他的記憶力是惊人的,整頁整章的書,一旦看過就銘記在腦子里,掌握統計數字的能力尤其強。從希特勒方面說,他佩服隆美爾,他對納粹德國忠心耿耿,能不顧一切地執行他所下達的有關侵略擴張的命令。因此,在几個月的時間內,希特勒就把他從上校提升為將軍。并獎給他鐵十字勳章中的騎士勳章。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他在波蘭戰役中任“元首”行營的司令官,其后擔任第十五軍第七裝甲師司令。這一個師的綽號叫“鬼怪”,是德軍突破馬斯河的先鋒。英軍于1940年5月21日在阿拉斯反攻時,他几乎被俘。之后,他統率裝甲師經由拉巴西向利爾推進。如果這一次突擊再多獲得一點點成就,或者如果沒有被德國最高統帥部下令進行限制的話,便可能把包括蒙哥馬利將軍所指揮的第三師在內的大部分英軍切斷。他指揮的這一師是越過松姆河、沿著塞納河直指魯昂的尖兵,曾席卷法軍左翼,并在圣梵勒利附近俘獲了大批英、法部隊。他這一師最先進抵英吉利海峽,并在英國最后一批軍隊剛剛撤退后就進入瑟堡。在那里,隆美爾接受了3万法國軍隊的投降。 在入侵法國的整個戰役中,隆美爾統帥的第七裝甲師,先后俘虜了5名法國海軍上將、1個兵團司令、4個法國師長以及他們的參謀人員;繳獲277門大炮、64門反坦克炮、458輛坦克和裝甲車。大約5000輛卡車、2000輛騾馬車、400輛大轎車;他的部隊抓了97468名俘虜,擊落飛机52架,在地面俘獲15架,摧毀12架。令人難以相信的是,隆美爾的部隊只有48名軍官死亡,77名軍官受傷,士兵死亡526人,受傷1252人;另有3名軍官、34名軍曹和軍曹以上人員、229名士兵失蹤;他們僅僅損失42輛坦克。 由于這許多戰績和功勳,他于1941年初被希特勒任命為德國派往利比亞的軍隊司令。2月12日,他率領部下抵達的黎波里,協同意大利軍隊与英軍作戰。那時墨索里尼并沒有什么過高的奢望,只祈求据守的黎波里塔尼亞,而隆美爾的任務則是去征服開羅,占領蘇伊士運河。 隆美爾在非洲戰役中自始至終表現出他是運用机動部隊的能手,特別擅長于每次戰役之后迅速整編,連續作戰,爭取新的胜利。他是一個卓越的軍事賭博家,善于掌握供應問題,而且藐視种种障礙和困難。德國最高統帥部最初是放手讓他去干,后來對他的成就感到惊愕,怕他受騙上當,因此有意抑制他。隆美爾熱心進攻,猛打猛沖,一往無前;他識破了韋維爾的詐騙術,使英軍遭到慘重損失。因此,丘吉爾在1942年1月在下院講話時,對這個德國將軍贊歎不已。他說:“我們遇到了一個非常勇敢善戰的對手,而且如果我們可以撇開戰爭造成的破坏來說,他是一位偉大的將領。” 隆美爾咄咄逼人的攻勢,對英軍造成了很大的威脅。1941年3月2日,韋維爾向英國統帥部報告說,阿蓋拉隘路是全局的核心。如果隆美爾突破阿杰達比亞,那么班加西以及托卜魯克以西的一切据點便岌岌可危了。但是,只要英軍据守在阿蓋拉的門戶,德、意法西斯的進攻就會遇到困難。那里有良好的地形,但是沒有很好的布防,部分原因在于托卜魯克向外運輸的任務過于緊張,而班加西的港口還不能使用。 為了加強那里的防務,迎擊隆美爾的進攻,3月17日,韋維爾將軍和迪爾將軍到昔蘭尼加親自進行視察。他們乘汽車經由安特拉特到阿蓋拉,迪爾立即感覺到防衛阿蓋拉与班加西之間大片沙漠地帶的困難。他在3月18日從開羅發給英國總參謀部的一封電報中說道,顯著的事實是:在阿蓋拉与班加西以東的那些鹽田之間的沙漠,一片空曠,很适宜于裝甲車輛的行駛。因此,在其他條件相等的情況下,較強的裝甲部隊將獲得胜利。步兵在這里無用武之地。當然,在這些遼闊的沙漠中,給養問題至關重要。面對著人數眾多、裝備精良的隆美爾裝甲大軍,韋維爾處境險惡。目前他正在心急如火地解決防務方面的難題。原來在他攻克班加西之后,為了對希腊提供最大限度的援助,為了盡早解放墨索里尼在東非的殖民地,他只在昔蘭尼加留下少數裝甲部隊和一個只受過部分訓練的澳大利亞師。近來,意大利的空軍正配合隆美爾加緊襲擊班加西,使英國的供應船只不能利用該港,這也增加了防守的困難。 3月31日,英國人所擔心的隆美爾對阿蓋爾的進攻果然開始了。尼姆將軍奉命在敵人進逼時,打一場拖延戰,然后退到班加西附近,并盡量持久地掩護該港。他還奉命在必要時破坏該港,然后撤退。因此,在激戰兩天后,布置在那里的一個英國裝甲旅就緩緩地撤退了。在空軍方面,當時軸心陣營确實比英軍強得多,除了墨索里尼的百余架飛机整天進行襲扰破坏外,隆美爾司令部最近又從德國調來100架戰斗机、100架重型轟炸机。韋維爾將軍4月2日報告,昔蘭尼加的前哨部隊受到德國一個裝甲師的襲擊,昨日有几個哨所受到破坏,尼姆的裝甲旅損失嚴重,大部分車輛在短期內不能修复重新參加戰斗。 丘吉爾對利比亞前線情況十分關注,他電示韋維爾說:“看來亟需攔截德軍對昔蘭尼加的推進。使德軍遭受任何挫折,都將對我們的威望產生深遠的影響。為了策略上的目的,放棄陣地是完全可以的,但果真要從班加西撤退卻是使人极為難受的。”因此,他要求韋維爾盡量堅持,除非万不得已,不能撤退。 4月2日,英國第二裝甲師的支援部隊,被隆美爾和墨索里尼聯合組成的坦克大軍逐出阿杰達比亞而撤至其東北35英里的安特拉特境內。韋維爾將軍于3日飛臨前線,歸來后報告說,裝甲旅的大部分遭到占优勢的德國裝甲部隊的攻擊,已潰不成軍。這將使班加西以東及東北的第九澳大利亞師的左翼失去掩護。“他們的撤退或許是必要的,”他說。由于敵人在利比亞的兵力強大,第七澳大利亞師不能開往希腊,而必須調往西部沙漠。英國第六師仍未裝備停當,必須留作后備。“這就要推遲對羅得島的進攻”。作為英聯邦帶關鍵性意義的沙漠側翼陣線几乎在一日之內便崩潰了。攻占墨索里尼所控制的羅得島,是英國空軍在愛琴海作戰計划的重要部分,現在也暫時不能實現了。 這一出乎預料的新形勢使丘吉爾坐臥不宁。他暗自思索:“我們不能和德軍對陣,他們一上戰場就足以把我們逐退數十英里。這可能在整個巴爾干和土耳其引起最惡劣的反響。”這位戰時首相千方百計地力圖扭轉這一局勢。 韋維爾應首相之命,讓奧康納將軍接任前線司令官的職務。這位將軍當時尚未恢复健康,他向總司令表示,在戰爭中間,最好不要接替尼姆的司令職務,而是讓他利用其對于當地的專門知識從旁協助。韋維爾同意了。這次商定的辦法未得順利實行,或者說沒有實行多久。6日夜間,英國大批軍隊從班加西撤退。第九澳大利亞師也沿著海岸公路向東撤退。為了避免交通擁擠,尼姆將軍偕同奧康納將軍乘坐一輛汽車,未帶任何護衛,從一條小路抄過去。在黑暗中,他們突然被一隊德國巡邏兵截住,從車窗伸進手槍對著他們。這兩位英國將軍還未來得及抵抗,就被擒住作了隆美爾的俘虜。尼姆曾獲得維多利亞勳章,而奧康納從各方面來說,都是英國最有經驗最有成就的沙漠地區司令官。韋維爾失去這兩位英勇善戰的陸軍中將,有如失去左右臂,不胜悲痛。 真是禍不單行。韋維爾于4月8日飛往托卜魯克,并下令保衛這一要塞。黃昏時分,他動身返回開羅。途中飛机引擎損坏,他們被迫在黑暗中著陸。飛机撞毀,他們步出飛机,站在空曠的沙漠上,不知身在何處。這位總司令決定將他的秘密文件焚毀。他們等了好久,看見一輛車上的燈光。万幸,這原來是一隊英國巡邏兵,他們走近時聲勢逼人。在開羅的人員因韋維爾失蹤,在這六小時中一直惶恐不安,這并不是沒有理由的。 韋維爾回到開羅后,立即复電倫敦統帥部。他在詳述部隊的情況后說:“雖然敵軍經過初步行動已經困頓不堪,但是我覺得,我們不會有多長的喘息時間,我仍然很焦慮。托卜魯克并不是一個好守的地方,其后方的漫長交通線几乎毫無掩護,而且交通混亂;”盡管如此,他仍作出了据守托卜魯克的決定。韋維爾建議,在巴迪亞一塞盧姆地區駐扎一支部隊,盡量提高其机動性,以便保護交通線,并在敵人進攻托卜魯克時襲擊其側翼或后衛;同時,在馬特魯港地區按計划布防,防止敵人各個擊破。這位總司令在作出上述部署之后,深感實力有限。特別是在机動与裝甲部隊方面,經過一年的沙漠征戰,損耗巨大;再加上最近對希腊的支援,主力部隊的調走,他手下的軍力非常空虛了;尤其是目前又碰上一個詭計多端、勇猛頑強的對手,确實困難頗多。他望眼欲穿地盼望最高統帥部運來重武器,但是遠水解不了近渴,他是在同時間競賽啊! 4月12日,德、意法西斯聯軍又重新發起了進攻。以墨索里尼的一個裝甲師和步兵師為先導,首先攻占巴迪亞,接著隆美爾以重型坦克和摩托化步兵迅速推進到托卜魯克周圍。其后,德、意空軍又輪番轟炸。韋維爾鑒于形勢已變,有的將領被俘,立即改組指揮系統,并加強戰地動員工作,號召將士堅守陣地,勇敢殺敵。經過兩天兩夜的激戰,終于打退了德、意法西斯的進攻,并生俘德軍二三百名。敵人坦克和飛机的損失,遠遠超過英軍的損失。這次戰斗使隆美爾初次嘗到失敗的滋味。与此同時,英國海軍在中地中海切斷敵軍的供應方面,也獲得顯著成就。16日凌晨,從馬耳他島駛出的四艘驅逐艦,發現一支由五艘德國和意大利的大型船只組成的運輸船隊,船上滿載軍火和机動車輛,并有三艘意大利驅逐艦護航。這支運輸船隊和所有的護航艦都被擊沉了。在這場戰斗中,英國只損失了一艘驅逐艦。 這兩個陸上和海上的胜利,振奮了人心,有力地鼓舞了在非洲沙漠浴血奮戰的前線將士。丘吉爾首相立即打電報祝賀。他說:“打得好,托卜魯克!應當把托卜魯克看作一個出擊港口,請勿把它看成一個‘贅瘤’。”這一胜利,對急于要借“德國盟友”力量恢复北非帝國的墨索里尼來說,卻是當頭一棒,他哀歎:“我的命運多么不濟啊!真是叫天天不應,呼地地不靈了!”正是:雙方胜負交替行,拉鋸爭奪沿海城。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 亦凡公益圖書館掃校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