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第十六章 襄陽府博魚


  趙匡胤和一個小童賭博,贏了一條魚,又開玩笑收小童為干儿子,后來又去見小童的母親,誰知竟是自己的舊情人。
  趙匡胤和鄭恩离開隨州,順著大路往北走,不數日,來到名城襄陽府,只見城樓高聳。垣堞整齊,不愧名邦大城。二人進得城來,只見街市繁華,人煙稠密,遠遠胜過隨州,不亞于東都汴京。當下二人選了一處可以喂養馬匹的王家老店,安頓下馬匹、行李,便一同上街觀光。走了几條街,已到城市中心,鄭恩又只嚷肚餓了。二人隨找了一家酒樓坐下,酒保迎著道:“二位爺用什么酒菜?”
  鄭恩說:“你只管把好酒好菜拿來就是。”
  不一會儿,酒保提了一壺酒,切了兩盤牛肉,送上樓來。剛剛放到桌子上。只听“叭!”的一聲,鄭恩把桌子拍得山響,口中罵道:
  “驢毬入的!樂子叫你拿好酒好菜上來,怎么就只拿這些爛牛肉來搪塞!”
  酒保陪著滿臉的笑:“爺們息怒,這時日頭已經西沉,小店有几味好菜都賣完了,只剩下這些牛肉,先將就著;要吃好菜,明天早些來,保管二位客官吃得滿意!”
  趙匡胤看著酒保為難,并且語言隨和,格外陪著小心,于是對鄭恩說道:
  “三弟暫且吃著,待愚兄上街走走,看可有什么好的下酒之物。”
  說也湊巧,趙匡胤下樓來到街上,走沒多遠,就見街頭一個孩子,約有十一、二光景,手中提一條活魚,喊著:
  “過往的客官,誰有興頭,可以來博我這條魚,贏了你就拿走。”
  這小家伙伶牙利齒,二目炯炯有神,小小年紀,卻像一個賭博的行家。趙匡胤連魚帶人都感到极大的興趣,走上前去,說道:
  “小孩儿,我正想買一條魚下酒,你把魚賣給我,我多給几個錢,豈不比你在這儿賭輸賭贏要厚要薄為好。”
  那孩子把眼翻著趙匡胤,忽閃几下:“爺們想來是外地人,所以不曉得這里的風俗,我們這里就有個博魚的習慣,“博”是賭博的博,不是厚薄的“薄”。我這是賭輸贏的利物,不是要賣的貨。”
  這小孩竟然頭頭是道,講出來這一番理由,而且還讀書識字!趙匡胤想:這小孩將來一定有出息,且逗他一逗,看他是如何一個玩法,于是就問他是怎樣一個玩法。
  “我這里有三個銅錢,一面是字,一面是花,你擲下去能都是花,算你贏了,就把我的魚拿去;如果不是,擲一次給我五文錢,這魚還是我的。”
  趙匡胤說:“好,就讓我來試試!”他摸出一塊碎銀子放在那儿,拿起銅錢往下一丟,兩個已經出現是花,那一個還在滾著。
  那小孩尖聲著:“字儿!字儿!”
  趙匡胤也天真地叫著:“花儿!花儿!”
  那個錢快要倒下了,漸漸地看出是個“字”,但不知怎么顛了兩顛,落穩之后竟是個花。趙匡胤拿起錢,提了魚要走,那小孩上前攔住他。
  “你攔我干什么?難道輸不起嗎?也罷,你既舍不得這條魚,你就跪在地上,給我磕個頭,叫我一聲父親,我就多給你些錢,你可以再去買魚來博。”
  那小孩仍沒有撒手,說道:
  “既然在街頭打賭,就敢贏敢輸。不要說一條魚,就是十條魚我也不會給別人磕頭。而且人的父親只有一個,可是隨便叫的?我是弄不明白的,剛才最后一個銅板,眼看就要出字了,怎么你喊著‘花儿!花儿!’它就成了花,你可有什么魔法?”
  趙匡胤听了暗自好笑:我哪里有什么魔法,我不妨耍他一耍:
  “我這個魔法,叫‘喝錢神法’,是在夢中由神人傳授的,靈驗非常,你就是給我一千兩銀子,我也不會傳給你。”
  那孩子怔怔地松開了手,趙匡胤提了魚回到飯店樓上,鄭恩一見高興的大叫:
  “二哥,這條鮮花的魚,費了多少銀子?”
  趙匡胤就把博魚的故事給他講了一遍,鄭恩拍手大笑:“二哥是個福人,才進襄陽,就贏了一條活魚,必定有好處在后頭!”鄭恩正想叫酒保把魚拿去烹了,不想樓梯口“騰”地一聲蹦上一個小孩來,跑到趙匡胤跟前,雙膝倒地,磕了一個頭:
  “父親,孩儿特地前來賠禮!”趙匡胤看時,卻是那剛才博魚的小孩,于是笑了:“你剛才說不与人磕頭,不叫別人父親,如今卻來認父磕頭,這是為何?”那小孩笑嘻嘻地回答:“剛才在街頭,有那么多人,我若磕頭稱父,就會傳為話柄,我日后還怎么做這博魚的生意;如今只有這位黑大爺在,料也無妨,只因我有一個母親,沒有父親,從河北大名府逃荒到這襄陽投親,不想扑了個空,又沒盤費回去,被困在這里,沒辦法就買條魚在這里博,最后把魚賣掉,每天賺點錢顧家,這魚是我的本,今天本被客官搜去,明天我就做不成生意,也沒法養活母親了。再一個,我想跟你學喝錢神法,以便好好賺几個錢,孝敬母親,我以后不會忘了您的大恩大德。”說罷,他又磕了個頭。
  這一番話,一口气說出,像背書似的,說得鄭恩兩眼噙淚卻又高興的咧著嘴笑:
  “嘿嘿,二哥,看這小孩這机靈嘴,說得樂子心里不中受,這魚我也不吃了,還是還給他吧!”趙匡胤沒搭鄭恩的話茬,緊鎖著雙眉問了那孩子的姓名、年齡,原來那孩儿今年十歲,名叫祿哥。
  “二哥,這頭也磕了,爹也叫了,十歲的娃娃就這樣賊乖,何不就收他做個干儿子,也是好事一樁。”鄭恩從中攛掇。
  趙匡胤點點頭,問道:“我想收你為義子,你可愿意?”
  那孩子不假思索,立即回答:“大人可怜孩儿,孩儿哪有不肯的道理!”當即就又跪下,拜了又拜,起來之后,又給鄭恩作揖。
  鄭恩咧著嘴.哈哈一笑:“你看這小驢毬入的,對父親就是磕頭,對俺樂子就只是唱喏,真是個小乖精!”
  祿哥听了,又作了一揖:“三叔,請您老人家原諒,祿儿禮貌不周!”趙匡胤高興地說:“三弟,這是好漢之儿,不輕易給人下禮,你不要難為他了。”說罷,他取出一錠銀子,說:
  “祿儿,這魚就留下与你三叔下酒了;這銀子你拿回去,孝敬你母親,去罷。”祿儿說道:“父親,如今孩儿已不是外人,你就把那‘喝錢神法’教給孩儿吧!”
  直匡胤笑了:“我哪有什么神法,只是說著玩的。以后沒有錢,就到那王家店來找我就是。”
  祿哥接過錢,又施了道別禮,歡天喜地的去了。
  祿哥回到家,把那一錠銀子神气地往桌上一放,他母親見了,吃惊不小,說道:
  “祿儿,今天就這樣發市,能賺這么多?”
  祿儿笑了:“哪里會賺這么多,這是我干爹給的。”
  “畜生,你哪里有什么干爹,卻來騙我!”
  祿儿看母親真的動了气,就把博魚的過程說了一遍。听說是個紅臉大漢,京城人氏,那婦人心中一動,問祿哥:
  “他姓什么?”
  “孩儿沒問。”
  那婦人一笑:“爹都叫了,連爹姓甚名誰還不知道!”說罷,她低頭沉思一陣,又說:
  “這樣,你明天早起,去把你于爹找來,我有話問他。”
  祿哥說:“我也曾想過請他來家一趟,可他是個男人,母親是個單身女人,把他請來相見,外人說長說短,我怎么再到外邊去見人!”
  那婦人臉上一紅,大喝一聲:“胡說,小孩子懂得什么道理!人生面不熟,平白無故就給你這么多銀子,你可知道他是歹心還是好意?如果把錢用了,他來索賠,拿什么還他?請他來家,我當面問個明白,才能放心!”
  祿哥一听,連連點頭:“對,對,孩儿明天一早就去!”
  那美麗的少婦,一心要見祿哥新認的十爹,并不只為要問清那一錠銀子,原來這少婦不是別人,正是趙匡胤京城鬧事,被發配大名府,受到大名府總兵竇溶熱情款待,在那里勾欄院結識的名妓韓素梅。二人當時山誓海盟,結下了百年之好,趙匡胤离開大名以后,韓素梅投靠姨母,才知姨母隨姨父早已來襄陽,在大名舉目無親,只好千里迢迢來到襄陽,來時又領了個孤儿祿哥為過繼儿,到襄陽后,不料二位老人雙雙去世,有一個表兄卻外出做生意去了,扑了個空,她們母子二人就落難在此。生計無著,只靠祿哥每天博魚贏兩個小錢度日,這种日子怎不令韓素梅憂心如焚。如今听說京城的紅臉大漢做祿哥的義父,听那模樣她猜八九成是趙匡胤,久旱盼甘霖,他鄉遇知音,那心早就跳到嗓子眼處了,故而一夜不曾睡得安穩,夢魂牽繞,迷迷糊糊,一大早就起來,梳洗打扮一番,叫起祿儿,到王家店去了。
  “啊呵,你這精乖娃娃,這么早就來到,有什么事情?”鄭恩看見他顯得格外高興。
  “稟告父親、叔叔,奉了母親之命,特地前來請父親前去說話。”趙匡胤還沒吭聲,鄭恩拍手大笑:“這一下可真讓俺樂子猜著了!”“三叔猜著了什么?”“你娘見你認了干爹,她心里是想認個干丈夫哩!”聰明伶俐的祿哥被這玩笑羞紅了臉。匡胤正色說:“三弟不可玩笑,祿儿,我認你作干儿,也是一時興動,并未真的深思熟慮,也只是异路相遇,一時關照。如今要去見你母親,男女有嫌,恐怕不大方便。”祿哥說:“我母親也說過這樣的話,只是昨天父親給了我一錠銀子,母親見了有些疑心,所以請父親到家,當面問清,然后才能使用。”鄭恩插話了:“好、好一個女子!不問明白就不用這銀子,真真的骨气!二哥,你還是應該走這一趟。”
  趙匡胤說道:“既如此,三弟得陪我一同前往。”
  “那是自然,樂子愿往。”
  那韓素梅在屋里坐臥不宁,忽見祿哥一路小跑進來:“母親,父親請到了!”隔著帘子,韓素梅從身影上就認出是趙匡胤來了。她掀來帘子,搶著走出來,跌跌撞撞地來到趙匡胤面前,一聲:“趙公子!”下面的話全被噎住了,眼淚朴籟籟地滾落下來。
  趙匡胤几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面前竟站著自己日思夢想的情人!走上前去,一把攬在怀里,一切都不顧及了。韓素梅一聲聲輟泣,代替了千言万語。
  旁邊的鄭恩不明端的,看得牛性大發:
  “二哥,我的好二哥!來時你說得多正經!及至見人家有點頭臉,你就這樣拉拉扯扯,樂子算是把你看錯了!好,咱各自奔前程吧!”
  說完,他扭頭就走。
  趙匡胤上去一把拉住:“三弟,你知道她是誰?他就是我常給你說的你的嫂嫂韓素梅!誰想到會在這里見面了!”
  鄭恩方才明白過來:“啊呀,原來是大名府那個小娘儿嫂嫂,怪不得這樣親熱,應該!應該!”接著他對韓素梅作了一揖:
  “嫂嫂,樂子這廂有禮了!”
  韓素梅還禮,抹了把眼淚,把二人讓到屋里,坐下。祿儿高興地跳起來:
  “好了,昨天認了個干爹,今天成了親爹了!”
  韓素梅喝住:“蹦跳什么,還不赶快去沖茶!”
  “哎!”祿哥又蹦跳著忙著去了。看祿哥去了,趙匡胤問素梅:“我一時不敢想著是你,怎么就會有這么大的孩子?”
  素梅說:“這是我表姐的儿子,八歲上我姐姐去世,我就把他繼過來了。你走后音訊全無,有了他,也當我有個伴,也免得誰再找我的麻煩……”說著兩行淚又落下來。
  趙匡胤眼圈也紅了。
  鄭恩連忙打趣說:“這孩子也蠻賊精的,他就在這大街之上,千人万人之中,把二哥找到,并且還認做了爹,這不是緣份!”
  說的韓素梅破涕為笑,趙匡胤也樂了。
  韓素梅說:“要說起來,這孩子挺机伶,對我也很孝順,還真虧了他。”趙匡胤點點頭:“真是個好孩子,可惜不是我的親骨肉……”
  鄭恩噴了兩聲:“二哥,不用你費力,就白收這么一個精靈儿子,苦難之中給你照看著夫人;若真是當初你捅下來的,如今還是個螟蛉儿子,嫂子不更苦上加苦!明明是占了大便宜,還青骨肉、紅骨肉的,豈不涼了祿儿那孩子的心嗎!”
  趙匡胤說道:“說說而已,那祿儿我還是很喜歡他的,不然,我會在大街之上,千人万人之中,找他當儿子!”語未畢,三人一同大笑起來。祿儿端茶進來,說:“我的心才不涼呢,熱的很吶!我不僅喜歡爹爹,也喜歡叔叔。”他說得鄭恩咧著嘴直笑。
  當天趙匡胤、鄭恩就從旅店搬來,這里兩間房,自然是趙匡胤与素梅一間,鄭恩与祿儿一間。當午,沽酒打肉,開怀暢飲,熱烈不啻婚宴。鄭恩喝得酩酊大醉,由祿哥扶待著歇息去了;趙匡胤与素梅,久曠之人,干柴烈火,遠別胜似新婚,廝摟廝抱,唏噓一番,纏綿一陣,素梅哭哭笑笑,极度的感情落差,別是一种風情。
  第二天,趙匡胤起身,看這里房舍雖然簡陋,卻喜院落尚寬大,便上街招來几個工匠,搭起一座馬棚,安頓了馬匹。自此,兄弟二人便在此住下。
  不知不覺,已經半年有余,炎夏度過,又是草木黃落,北雁南飛的時候。趙匡胤留戀著韓素梅,終日里足不出戶,与韓素梅廝守在一起。這可苦了鄭恩,閒得百無聊賴。幸虧那祿儿十分乖巧,倒時時陪著鄭恩說笑,有時還領著鄭恩出去走走,或一同去河邊捉魚,回到家中,有酒有肉的吃喝,才使鄭恩勉強地熬過了這二百多天的時間。
  可是趙匡胤手中所有的銀錢有限,其來源一是舅公社二公所贈,二是陶家庄陶洪員外所給,三是王彥超給的一百兩銀子,四是在董宗本任上時,董宗本除了供應匡胤和鄭恩吃住外,偶爾也給些零用錢,數量卻不多。來到襄陽后,趙匡胤把所帶錢財,都交給韓素梅掌管,經過半年多的花費,每天大魚大肉,美酒佳肴地吃喝,又給韓素梅和祿儿添了几件衣服,不知不覺已將趙匡胤的積蓄花去了大半。
  這天,韓素梅對趙匡胤說:“夫君,自你來此半年有余,你帶來的銀子,已經花去不少了,咱們又沒有收入,如此下去,用不到一年,便會坐吃山空;再說天气漸冷,你和鄭兄弟也該添置冬衣了。所以,以后生活來源怎么辦?該早作打算了。”
  匡胤听后,沉默半晌,才歎口气說:“賢妻之言有理,可恨目前朝廷昏庸,奸臣當道,使我有家難回,去年有心到邊疆投軍,為國效力,圖個出身,不料又遇上邊疆鎮將叛敵,幸好隨州董刺史將我收留,只是那董公子生性高傲,我雖處處忍讓,爭奈三弟性格粗直,常常引起無謂糾紛,為此,我才不得不离開隨州,目前尚無處可投奔。賢妻既如此說,待我慢慢設法吧。”
  自此以后,匡胤心事重重,未免煩悶。這天早晨起來,在院中練了几趟拳腳,忽听空中雁聲嘹亮,仰頭一看,卻見一隊大雁,從北往南飛去。匡胤心中一動,何不出去打雁散心,弄几只雁來下酒,換換胃口。
  當下,他把鄭恩、祿儿叫來,說明今日想出城打雁散心。
  鄭恩一听,拍手大笑,說道:“好二哥!你早該這樣說了,樂子整天悶在家里,都快要變餿了。”
  祿儿听了,也十分高興地說:“父親,這襄陽城外,不僅有漢江、江邊灘地蘆葦綿延不斷,野鴨子成群,最适宜打雁,而且還有很多好玩的地方,比如城西十八里外的隆中,那可是從前諸葛亮的老家,有很多古跡,還有那關公、張飛牽著大馬的泥塑像,真好看极了。”
  匡胤中一動,問道:“你去過嗎?”祿儿道:“剛來襄陽那一年,和俺娘去過一次,以后沒机會再去了。”匡胤大喜,便說:“咱們今天先去隆中游覽,再去江邊打雁。”
  當下收拾了弓箭馬匹,早飯以后,告別了韓素梅。匡胤、鄭恩和祿儿三人,牽了馬匹,便出城而來,到了城外,匡胤抱了祿儿同乘一騎,鄭恩單獨一騎,讓祿儿指路,經奔隆中而來。
  十八里的路程,快馬奔馳,用不了半個時辰,早已以達。三人下馬,只見果然景致非凡,林木茂盛,山勢逶迤,不僅游人眾多,還有不少信男善女,來武候飼燒香求愿,因而在大道兩旁,飯店酒館旅舍林立。匡胤找了一家飯店,寄下馬匹,便同了鄭恩、祿儿,一同向諸葛舊居而來,經過躬耕田,抱膝亭,三顧堂等很多古跡,又轉到武侯飼,只見香火之盛,竟然不亞于佛寺。看了一會,走出詞來,只見祠外一片廣場,無數地攤在賣雜貨、碑貼、字畫的,廣場西南角卻人頭攢動,圍看什么。三人便擠了過去,看個究竟。
  只見一個年輕壯漢,上身光著脊背,腰束緊腰帶,正在那儿賣藝,舞著一把單刀,真是風雨不透,一片銀光閃閃,又如滿樹梨花,滾作一團。匡胤暗暗點頭:“此人武藝不錯,絕非一般賣藝的人,靠花拳繡腿騙騙外行。”正在尋思,只見那人一套刀法已經舞畢,放下單刀,向觀眾羅圈一揖,說道:
  “在下東都人士,因南來探親,脫了盤纏,只好獻丑,表演拳腳單刀,請諸位仁人君子幫趁則個!”
  說著,拿起一個托缽,四下討錢。匡胤听那鄉音很是耳熟,待那人來到跟前,匡胤定眼一看,啊呀叫了一聲,喊道:“原來是石兄弟!”
  那人吃了一惊,抬頭一看,也大叫一聲:“趙大哥,你怎么在這里!”扔下托缽,一把抱住了匡胤。原來這個人姓石名守信,東京開封府人氏,家就住在曹門里大街北側的壽昌坊,与匡胤家不過數百步之遙,自幼喜愛武藝,物以類聚,因而和匡胤便成了好友,因年齡比匡胤小一歲,故稱匡胤為兄。當下兩人見面,匡胤問他為何流落在這襄陽地方。
  石守信道:“因奉父命去郢州探望姑母,回來途中坐船,不慎丟失了錢袋,無法回家,只好沿途賣藝糊口,步行回家,這日路過襄陽,因慕諸葛武侯大名,前來隆中瞻仰,見此地熱鬧,就順便擺開場子賣藝,不期与趙兄相逢。趙兄為何也在襄陽?”
  匡胤道:“說來話長,天已近午,一同去吃飯細談吧。賢弟既遇見為兄,路費事不必發愁,也不必再賣藝了。”
  這時,周圍觀眾早已一轟而散,石守信便穿上衣服,拿了單刀、包袱。匡胤又把鄭恩和祿儿介紹給石守信。四人便一同回到寄存馬匹的那個飯店,要了一間雅座,開怀暢飲。
  席間,匡胤才把逃出京師后,二年來的遭遇,一一向石守信說了。然后又說:“我在隨州董公衙門住時,董公曾派到京公干的差官,為我找過義兄柴榮,据那差官回來說,郭元帥帳下确有此人,只是郭元帥已奉旨北巡邊境,遠在霸州,所以那差官一時尚無法面見柴大哥,董公讓我安心,等郭元帥回京再說。賢弟在京,不知郭元帥是否回來了?听說過柴榮這人沒有?”
  石守信道:“我是八月离京往郢州探親的,郭元帥去年底出去巡邊,今春已經回來,只是又調任鄴都留守,上任去了。卻沒有听說過柴榮這人。如果趙大哥要尋他,反正小弟無事,回京后,認真打听一下,必然能打听出來,必要時,小弟去一趟鄴都,見見他也行。”
  匡胤大喜,便道:“如此說,愚兄便寫封信,請賢弟帶去好了。”
  四人酒足飯飽,牽馬出店,大家便走向漢江岸邊射獵,不一時,已打到三四只野鴨。由于石守信無馬,匡胤怕天黑赶不到襄陽,便叫大家回城。拐上大路,卻見路邊叢林之中,有一處佛寺,規模還不小。那祿儿嚷道:“這叫白云禪寺,是這里有名的大寺,听說廟里的簽可靈呢,還有很多佛像,天王、菩薩可好看呢。”匡胤笑道:“進去看看可以,那簽可是不必求,人命在天,求簽何益?”
  四人到在寺門,拴下馬匹,便要進寺。那看門的和尚卻攔住他們不讓進去。
  鄭恩大怒,喝道:“寺廟和尚吃十方,誰都可以進去,為什么不讓俺們進!”揮拳便要打那和尚。
  匡胤和石守信眼疾手快,慌忙從左右伸手,一人抱住鄭恩一條胳膊,才把鄭恩制住。不料鄭恩卻飛起一腳,把那和尚踢了七八尺遠,坐在地上叫起屈來。
  另一個和尚慌忙向匡胤合掌施禮,說道:“施主爺們,不是小僧們不讓施主進去,只是這位黑施主和那小施主手里提著几只死畜牲,鮮血淋淋。佛門乃清靜之地,如帶這東西進去,豈不褻瀆了佛祖。”
  鄭恩怒道:“驢毬入的,你何不早說!”
  正在糾纏,只听一聲:“阿彌陀佛!”從寺內走出一位老和尚來,只見他体型富態,紅光滿面,身披大紅袈裟,底襯黃綢僧袍。身后小沙彌隨侍,气度頗為不凡。
  只見他出來,先向匡胤等打了一個問訊,又轉身問那守門和尚:“為何得罪施主?”
  這時,被鄭恩踹倒的那個和尚,已從地下爬起,便一五一十地把事情經過說明。
  那老和尚哈哈大笑,說道:“這事何難?”指著栓在樹上的馬匹間道:“這馬可是客官的嗎?”
  匡胤道:“正是。”
  老和尚道:“把那几只禽鳥挂在馬鞍上就行,不會丟失。老僧乃本寺主持了凡,諸位盡管隨老僧入寺便了。”
  當下,匡胤讓鄭恩、祿儿把野鴨放好,四人隨著了凡進入寺來。寺內果然不凡,松柏成蔭,建筑巍峨,境界清幽。一行人來到大雄寶殿,果見不少信男善女在那拜佛求簽。
  了凡笑道:“諸位何不求一簽?”
  大家都不想求簽,只有祿儿卻走上前去,抽了一根八十七號的中下簽,他也不去對那簽詞,把簽一拋,撅著嘴不再說話。
  匡胤因那鄭恩無緣無故踢了人家和尚,便取出二兩銀子,作為香資。
  游畢寺院,了凡送他們到寺門,對匡胤等道:“諸位施主既不肯求簽,老僧敬奉一偈語吧。”脫畢,念道:
  猛虎在南,蒼龍在北。
  龍虎相會,終成大業。

  念畢,又補充說:“老僧以為諸位事業在北方,應往北行,必有大成,切記切記。”
  說畢,合掌送客,徑自回寺。匡胤等也便牽馬往襄陽而來。
  那了凡是不是高僧,姑且不說,只是他當和尚多年,接待十方賓客,很有處世經驗,這點錯不了。他見匡胤等懸弓佩劍,虎背熊腰,一望可知是些武人。近几十年來,戰爭不斷,武人發跡的不計其數,所以他才說這話。為什么要往北方呢?試想,那襄陽在后漢國土南部,無論是南、東、西,都距邊境不遠,只有北方寥闊數千里,才是英雄用武之地,所以他便不能不說北方可發展了。至于說蒼龍在北,那是八卦上的方位,他見匡胤等都是雄糾糾的青年武士,便把他們比作猛虎來對。不料這話,恰恰和過去苗訓等給匡胤說過的話類似。匡胤不由相信,有點儿心動了。
  且說四人离了白云寺,卻見大路上有不少赶腳的,牽了驢儿、騾儿在載客,匡胤便給石守信雇了一匹騾子。大家一同上了牲口,一路小跑,天剛選黑,已經回到襄陽城。
  晚上,匡胤又擺酒歡宴石守信。次日,匡胤寫了一封致柴榮的信,落上匡胤和鄭恩二人的名字,托石守信帶上,尋找到柴榮面交。又到市上給石守信選購了一匹馬,又封了十兩銀子作路費,第三天清晨,才送石守信北上。
  自此,匡胤遂有北上之志,便与韓素梅商量,韓素梅心中老大不愿意,但又不好阻止匡胤的事業,只好說,現在天气寒冷,北方更冷,路不好走,年關又近,待過了年再說不遲。
  匡胤也只得住下。
  轉眼新年已過,天气漸漸回暖,趙匡胤又想起白云寺了凡和尚的話,便又向韓素梅提出北上的意圖。
  韓素梅听后,不由眼淚紛紛,哭道:“你出去干一番事業,俺自然不會攔阻,只是現在積蓄已快花光,只剩下几十兩銀子,你們一走,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回來,叫俺娘儿倆如何生活?俺只有跟著你們去為好。”
  匡胤道:“這次出去,還不知到哪里才能停下,如果投軍,如何能帶家眷。只有讓你和祿儿在此暫住,一旦我有安身之處,再來接你們。”
  韓素梅哪里肯依,匡胤沒辦法,整日深鎖眉頭。
  這時,那鄭恩也終于按耐不下了,他找到匡胤大嚷道:“二哥,年也過了,天也暖了,你卻住在這里不動,天天守著嫂子快活,卻扔下俺樂子一個人,孤零零地沒人管。二哥要再不往北去找大哥,干一番事業,俺就要自己走,去那陶家庄,找俺那老婆去了。”
  匡胤心中猛然一動,暗恨自己沒想到這一點,當下對鄭恩說:“不要吵了,這几日內安排好家務就走!”
  匡胤入內,見到韓素梅,說道:“有辦法了。那鄭恩的岳父陶洪員外,住在京兆府終南山內的陶家庄,家私万貫,奴仆成群,不如俺先把你和祿儿送到他那居住,一切就不用發愁了。”
  韓素梅听了覺得是個辦法,便同意了。當下便讓素梅收拾家偉什,找房東算清房租,准備動身,匡胤自出去雇轎子。那知一連轉了三天,各地轎行,听說要去終南山,都搖頭不愿承接,因為這條道山高林深,很難行走。
  匡胤沒法,只得給韓素梅說了,決定匡胤和鄭恩先去陶家,讓陶家用自家轎子來接。別無它法,也只好如此。
  于是匡胤算了一下,到陶家約需六七天時間,來接時,用人抬轎步行,卻需半個月時間方可。約定一個月內定然來接。于是匡胤帶了十几兩銀子作路費,余下盡給韓素梅留下,便与鄭恩上路,直向關西而去。
  經過鄧州、荊紫關,五日后,來到商州,投宿于旅店。晚飯以后,忽然店小二進來說:“有客人來訪。”
  匡胤听了,十分愕然,初到此地,怎有熟人,又怎知自己住處?正在惊訝,只見客人已掀帘入內,原來卻是道人苗訓。
  苗訓含笑抱拳道:“兩位,別來無恙!”
  那鄭恩霍地跳起來道:“原來是你這牛鼻子.怪不得能找到這里來,別人都說你能掐會算啦!”
  苗訓道:“我那里能掐會算,不過事有湊巧,我來商州替人辦點事,恰在大街上看見二位騎馬由此經過,便跟蹤而來,看見你們們落腳這店里吧了。”
  說得匡胤也笑了。連忙讓坐。
  三人坐定,匡胤道:“先生來此有何事見教?”
  苗訓道:“特來賀喜!”
  匡胤道:“有何喜事?”他肚里還以為苗訓知道了他与韓素梅重逢的事。
  只听苗訓道:“現在出了惊天動地的大事,漢朝已亡,趙公子的海捕令自然失效了,此一喜也;第二,新朝已建立,國號大周,那新天子何人?就是郭威元帥,你們那義兄柴榮,已被當今天子認為義子,改名郭榮,做了將軍,此二喜也,第三,趙公子難星已退,福星已臨,貧道特來告知,趙公子必須于五天之內,赶到穆陵關,必有惊人奇遇,以后可以与令義兄相會,不久還可回到東都汴京,一到京都,便會一路順風,飛黃騰達了。這不是第三件大喜事嗎?”
  他這一說,匡胤和鄭恩自然十分高興,猶如撥云見天,几年來的憂愁,一掃而空。
  匡胤因問苗訓道:“先生讓趙某兄弟二人必、須于五日內赶到穆陵關,這又是為什么?請先生教我。”
  苗訓故意賣個關子,微微一笑,說道:“天机不可泄漏,到時自知。”
  其實,他是剛從穆陵關來,知道柴榮即將到來巡視,穆陵關中守將,正加緊操練兵馬,整洁市面,以迎欽差。趙匡胤、鄭恩如果到穆陵關,必然會得知柴榮也在此關,也必然要進謁柴榮,所以一定會面。他不說破,是想要更增加自己的神秘面貌,使趙匡胤把自己看成諸葛亮,有神鬼莫測之机。
  趙匡胤見苗訓如此說,也不便再追問,便為難道:“一定要五日內赶到?遲几日不行嗎?”
  苗訓斬釘截鐵地道:“不行!必須五日內赶到,否則將要終身后悔。”
  匡胤不由臉上現出難色。苗訓見了問道:“公子莫非有什么難處之事嗎?請說出來,貧道為公子解難。”
  匡胤道:“趙某在襄陽遇到失散多年的小妾,因她在襄陽生活無著,所以現在我要到陶家庄陶洪老英雄那里,托他派人接小妾到他庄上暫住,實分身不開,如何去得穆陵關。”
  苗訓仰天一笑,說道:“小事一樁,何足挂齒,穆陵關是必須立即前往的,至于去陶家庄,公子可以寫一封信給陶老英雄,苗訓愿替公于作為信差,保證送到,把事辦妥,絕不會誤事。”
  匡胤大喜,說:“如此有勞先生了。”
  當下呼喚店小二來,借來筆硯和紙張,就在燈下寫信一封,詞句十分懇切。寫好,又看了一遍,即付与苗訓。
  苗訓收了信,貼身藏好,又反复交待,必須五日內赶到穆陵關,說畢,飄然而去。
  苗訓走后,鄭恩罵道:“這驢毬入的,神秘兮兮的,又叫五天內赶到穆陵關,不知有什么大事,這一下樂子又見不著老婆了。”
  匡胤道:“這位苗先生,确實學問高深,過去說的都應驗了,今天他講,去穆陵關以后可以与大哥會面。咱們找大哥二年了,這次机不可失,就依他去,看他說的靈不靈。”
  兄弟二人歡喜一夜,第二天,早早起身,便改道北上,徑往穆陵關而去。

  ------------------
  小草掃校||中國讀書网獨家推出||http://www.cnread.net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