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第十七章 瑪格麗特·撒切爾


             ——勇往直前的競爭者

    歷史上的每一項突破,每一個飛躍都是右腦思維洞察的結果,這种整
  体觀的思維能辨析异常、演化新生和感知聯系。
         ——瑪麗琳·福格森:《太空時代陰謀》
    政府的職權應由人民賦予,而不是由政府賜予人民權力。
            ——瑪格麗特·撒切爾夫人

  在整個80年代,“鐵女人”是世界上最具力量的女性,這個時期,她是前蘇聯的米哈依·戈爾巴喬夫与美國總統羅納德·里根之間的聯絡人、協調者。瑪格麗特·撒切爾強硬而具坦誠,固執而富同情,競爭而又冷靜。撒切爾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和競爭達到了男人權貴統領地的高峰。她是從英國中低階層,步步為營地踏上權力的頂峰的,她戰胜了不可能因素:一個出身低微的店主的女儿,又無任何家庭背景支持,居然有膽量侵入男性權勢占領的政界,成為英國的女首相。
  洞悉力和執著使得撒切爾升到英國托利党(保守党)的領導職位,她的決心和競爭性使得她在20世紀占据此位的時間超過其他英國首領。作為英國首位女首相,人們曾預料她難以有所成就,因為現實及人們的觀念是最大的絆腳石,總是反對女首領指揮男人占据的堡壘。事實卻表明,撒切爾借助變革立法所取得的政績,超過了前三任首相的總成績,她以她的支持者和反對者都未曾預料到的速度,迅速扭轉了每況愈下的經濟。她之所以能做到這點,是因為她堅信正确的做法,憑直覺洞悉真相。撒切爾夫人(1993年封爵)給國家和英國社會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更為以后那些奮發向上的女領袖留下了可貴的學習榜樣。
  瑪格麗特·撒切爾憑借确信主義哲學管理國政,并有強烈的務實精神,這一非凡的品格使她承擔一個机构臃腫,死气沉沉的龐大政体。大部分抱成見的官僚憎恨她,卻又害怕她那些良好政績。鐵女人從不輕易讓人擺布,受人支使,她敢于与眾不同,因為她父親早就向她灌輸那种思想:与眾不同方為上策。她的父親阿爾弗雷德·羅伯特斯,從企業家轉變為布道者,再成為地方政客,經常向女儿灌輸獨立自主的思想,他教育她相信“別具一格”者領頭,只有“寄生者”才隨從;他告訴她“絕不要隨波逐流,而要率眾人之先”,年輕的瑪格麗特謹記父親教誨,成為讓人難以忘怀的首腦。撒切爾是個非凡的“女領袖”,成為世界各地年輕婦女的榜樣,她問人了應該突破的禁區,這位不屈不撓的女士,憑著“目的和方向”感進行領導,現在每個教室都能听到這种教誨:“是的,弗吉尼亞,你能努力成為首相(或總統),就像瑪格麗特·撒切爾所能做到的那樣!”

  個人生活歷史

  瑪格麗特·羅伯特斯于1925年10月13日出生于英國倫敦西部的格蘭漢姆市一家雜貨店主的家中,格蘭漢姆也是另一位著名英國人牛頓的家鄉。羅伯特斯一家過著儉仆的生活:沒有花園,沒有浴室,也沒有室內衛生間。瑪格麗特是篤信宗教的父親阿爾弗雷德和做裁縫的母親比阿特里絲的二女儿。在小孩時,瑪格麗特深受父親寵愛,他試圖通過女儿的卓越成就實現自己的雄心。瑪格麗特更像她父親,而她姐姐梅麗爾(比她大4歲)更像母親。因而商人兼州議員和兼職衛理公會傳教士的阿爾弗雷德寵愛瑪格麗特,決心將她塑造成自己理想得以實現的人物,他讓她明白她能做到自己所希望的一切,從不以性別因素對她加以約束限制。比阿特麗·羅伯特斯是位家庭主婦,對瑪格麗特的培養沒起多大作用。
  阿爾弗雷德·羅伯特斯沒受過什么正規教育,但深諸世事、深明道理,因此瑪格麗特對他言听計從。他嗜書如命,不斷追求知識,這一品格傳導到了女儿身上,他們會一起到圖書館選出兩本書看一星期。他努力將她培養成他未曾有過的儿子,塑造成一位“領頭而不從眾”的女性,他塑造她強烈的工作熱情和維多利亞式的整体觀。羅伯特斯從不接受“我不能”,“這太難”之類的說法。瑪格麗特崇拜他,多年以后還記得他的警告:“你必須自己拿主意,你不要因為朋友們的做法而去效仿,你不要因為害怕与眾不同而隨波逐流…你要率眾之先,而決不從眾”(默雷,1980)。
  羅伯特斯教育女儿“与眾不同”不是負擔而是財富,這是值得贊賞的品格。這种早年的教育成為瑪格麗特以后發揮作用的因素,她那時面臨的是從未曾被女人統治過的男人的世界,她必須在新的“不同的”環境中行事,這是一個女人必須在男人主宰的世界里學會生存的陌生領地。她學習很好,成為如饑似渴的讀者,在体育項目中也頗具競爭性。她在格蘭漢姆女生學校時的校長說:“在小女孩時,她便口才出眾”。她的一位同學說:“她聰明,刻苦,在5歲時便庄重得像個大人”。
  瑪格麗特5歲學鋼琴,9歲贏得詩歌朗誦賽,在賽后校長表揚她:“瑪格麗特,你真幸運”。瑪格麗特直言不諱:“我不是幸運,我應該贏得”。作為一個好帶手,瑪格麗特是高中辯論隊成員,她也是學校里最年輕的曲棍球隊隊長。据她老朋友瑪格麗特·戈德維奇說,她是個好學生:“在很小時候,她便能准确應用詞匯”。瑪格麗特認為父親無所不知,10歲時便跟他參加市政會議,從那儿她感受了政治措辭的藝術性,瑪格麗特高中時,羅伯特斯當了格蘭漢姆市市長,這為她提供了政治領袖神韻的早期培養素質。
  瑪格麗特是個庄重而宁靜孤獨的孩子,她從不去看電影、跳舞,因為這些享受在羅伯特斯家庭中是不允許的,這是她父親教條式的宗教虔誠性所決定的。他在家庭商店的工作也為她提供了基本的經商、經營的知識。她早年努力和堅持不懈的事例,是她必須有4年拉丁語課程知識,才能獲得牛津最好的女子學院索姆維爾的獎學金。她將4年課程并在一年學完,獲得索姆維爾的半獎資助。在她到了牛津以后,她從不跳舞,仍然過著追求卓越成就的自律儉仆的生活,以符合寵愛她的父親的期望。
  撒切爾的勃勃雄心在索姆維爾時便已顯露,一位室友說:“她精力充沛,6;30起床學習,天色很晚才回來”。在大學第二年,撒切爾愛上一位伯爵的儿子,但對方的母親卻因她是雜貨店主的女儿而拒絕結親。她在大學唯一參加的課外活動是政治辯論,她還加入牛津大學保守党協會,于1946年被選為首位女主席。
  1947年撒切爾獲化學學士學位,在麥宁頓賽璐珞塑料厂搞研究化學,接著又到倫敦默沃斯J.P.里昂斯擔任雪糕檢驗員。她是英國歷史上第一位接受自然科學正規教育的首相。她的化學工作者的生涯极其短暫,因為她的心思在政治學和法律上,她之所以到里昂斯雪糕厂工作,是為了有机會獲得肯特地區達特福德即將新設立的一個政治位置,這在工党勢力強大的地區是不太可能成功的,但無所畏懼的撒切爾絕不退縮。撒切爾3年里在工業界從事過渡性工作,發揮自己的化學專長,但她一心想獲得法學學位。她在1951年与丹尼斯·撒切爾結婚,使她有机會進入法律學校,她于1953年獲得法學學位,在50年代當了5年律師。撒切爾正規教育經歷中一個有趣現像是,從幼儿園到索姆維爾學院都是婦女學院,從不需要為引起男生注意而競爭;更有趣的是,她以后還要從男人手中攫取權力,在國會和政府部門其他職位中与他們針鋒相對,毫無懼色。很顯然,她在學校中的女榜樣鼓舞她与男子競爭,而不去尋求他們的認可,這也可能与她所處的“男盛女衰”的世界政壇中的形象有關。
  撒切爾后來自己認為她的精神气質形成來源于自己所接受的多方面教育,她描述自己先是一位科學家,“你要觀察事實,然后推出結論”,然后又做律師,“你學習法律,了解了上層建筑…你判斷證据,而當隨法律在今日社會力不從心時,你創造制定新法律”。她成為稅法專家,這在她那個時代的婦女中是少見的,但撒切爾并沒被男子權力統治堡壘的偏見所嚇倒,撒切爾解釋她對稅法的選擇說:“我對政治中的經濟問題极感興趣,因而我進入了法律的稅收領域”。所有這些都打下了她從政的基礎,因為現在她已熟悉商業、法律、稅收和科學領域的各自過程。

  事業背景

  1948年瑪格麗特·撒切爾還是個年輕大學畢業生,從事化學工作時,她便決定在肯特的達特福德地區競選保守党議員,達特福德的主席問她:“你想擔任婦女工作嗎?”“(嘔欠)不!達特福德是個工業區”。撒切爾的競爭和無畏精神,使她在23歲時有勇气成為那一年競選國家部門職位中最年輕,也是唯一的婦女候選人。她根本沒有獲胜的可能,勞動党擁有2万張選票中絕大多數,但這并沒有阻止撒切爾辭去塑料公司職位,搬遷到達特福德地區以接近她熱切想往的位置。在歷經6個月的日夜緊張的競選工作后,她還是以失敗告終。政治家們評論道:“她有著奇思异想的能量”。在競選過程中的一個晚上,一位支持者邀她到訓練場騎馬,她接受了,支持者就是离過婚的實業家丹尼斯·撒切爾,漫不經心的騎馬練習演變成兩年羅曼史,最后又以結婚圓滿結局,盡管撒切爾失去了達特福德的競選職位,她已引起保守党成員的注意,在一次選舉中贏得36%的選票,而她的估計是不超過20%。
  撒切爾從政治激情中抽出時間結婚、成家,在法律界工作5年。1953年她養了一對雙胞胎卡羅爾和馬克,生孩子后4個月她便回到了法庭。直到1961年之前,撒切爾一直從事專利法和稅法工作。1959年,撒切爾在倫敦郊區的富人高級住宅區芬奇萊再度競選議員職位,她在33歲時贏得了這一職位,從此在她能發揚自己口才才能的政界一帆風順。這位雄心勃勃的婦女多年來曾做過化學研究工作,專利法律師,稅法專家,雙胞胎母親和實業家的妻子。
  1961年,首相哈羅德·麥克米蘭注意到撒切爾各方面的能力,任命她為國會退休金和全國保險部大臣。1967年愛德華·希思成為她老師(盡管他以后成為她的死敵),任命他為自己保守党影子政府(未掌權政党的內閣)中關鍵的內閣成員,撒切爾擔任石油、電力和能源部影子大臣,以后又擔任交通、教育和科技大臣,撒切爾在化學和法律方面的教育背景,使她有資格擔任這些職位,而她的口才、工作熱情和通觀全局,使希思認識到她是個有巨大潛力的婦女,當希思于1970年出任首相時,撒切爾成為他內閣中唯一的女性,擔任教育和科技大臣。
  撒切爾第一次引起全國注意是她決定取消學生免費牛奶。她決定改變福利開銷浪費情況,將學校免費牛奶經費用于提高教師待遇。她一直認為福利國家是社會問題的主要淵藪,她的這一獨創見解使她陷入困境,左翼政党分子對這一決定大作文章,國會中反對者高聲叫嚷她是“撒切爾牛奶掠奪者”和“母狗的壕溝”,要她下台;《倫敦太陽報》以“英國最不受歡迎的婦女”辱罵她,撒切爾在廣大市民心目中是個“冷血女人”。撒切爾改革福利制度的決定簡直為她釀成一場政治災難,削減下來的400万鎊福利經費看來真的要斷送她的政治前程了。而這位堅定不移意志堅強的女士卻辨稱:“我不會被此擊垮”。這次打擊反而更增強她作為“确信”政治家的決心,她頑固捍衛自己的決定,而置反面宣傳以不顧,他們最后只能轉而攻擊更容易的對手。
  在70年代初,煤礦工人罷工和巨大的工會勢力使英國經濟頻頻打擊,希思政府向不斷以罷工相要挾的工會投降,滿足礦工罷工的條件,保守党的信譽危机及其主要領導的腐敗,導致希思在1974年3月辭職,最后由工党政府執政。11個月之后,希思又被罷免保守党領袖職務,党內一片混亂,拿不出明确方案解決政權危机,沒有一個男士膽敢出頭,因此撒切爾抓住時机宣布她成為有史以來第一位政党女領袖的競選者。1975年2月,“瑪格麗特·撒切爾成為英國所有政党中第一位女領袖。她在競選中竭力反對福利國家制度,聲稱要糾正勞動者和管理階層的權力斗爭”,“正确投票,以保住實力”成為她最響亮的口號。她在1975年7月告訴全國工會主席:“富人太少,利潤太少”。在10月她又說:“复蘇的途徑是利潤”。最后,在1979年4月泰晤士台電視講話中,撒切爾給予工會致命的一擊,”拉開了她未來執政的序幕:“這個國家中許多人是巨大的破坏者,他們企圖摧毀我們所擁有的自由社會,許多這樣的人在工會中。”
  在撒切爾當權的4年中,她是少數領袖;而哈羅德·皮爾森和詹姆斯·考勒蓋恩領導工党,工党政府無能為力而工會卻無所不能。1979年“不滿的冬天”釀成罷工狂潮惡夢,因為几乎所有工會,從檢垃圾者和掘墳墓者到學校老師和醫院職工都上街罷工,到1979年3月,英國公眾認為這种狀況与傳統政治和工党有關,英國早在本世紀初就出現經濟和世界實力的急劇下降,而在1900年,英國能控制4.5億宗產品,以及遍及全球的25%的人口。
  到1979年,國家已喪盡實力,經濟瀕臨癱瘓,沒有人准備或愿意,也沒有人能夠成為這個混亂國家的領袖。撒切爾是個面對挑戰從不退縮的人,更确切地說,她無所畏懼。政治評論家保羅·約翰遜當時說:“甚至她那些最強烈的反對者也承認,她身上最大程度保留了真正邱吉爾主義的膽魄”。配奈爵士則以典型的英國男子沙文主義口气說:“只有她是能夠承擔這負重擔的唯一人選”。1979年5月,瑪格麗特·撒切爾以43.9%的選票被選為任期5年的英國首相。“他們還是我們”是她接受新党員和任命職位時毫不留情的衡量標准,她會向:“他是我們的人嗎?”如果不是,就被回絕或為自己隊伍的一員。
  撒切爾總是极度樂觀,相信自己知道怎么做。她的整体觀令那些不習慣于這种直率坦誠的選民激奮而耳目一新。一位不是她熱心追隨者的政治傳記作家說:

    她的風格基于操縱,她的同僚們從未曾見識過更為确信、更為專橫的
  領導,那便是她通常所用的行事方式。這在她1975年擊敗所有男對手后變
  得更為突出,她需要建立一种可靠的大權獨攬的班子,她掌管每一事實和
  數据,她甚至從不放棄任何主張,她有如此令人討厭的自信,看來沒有人
  能提出在她的決策中還潛伏著許多不可靠因素。确信度是她的最終籌碼…
  中間几乎不存在支持者和反對者的聲音(楊,1989)。

  這位被党內同僚視為“毫無希望的中產階級”婦女,最后在53歲時成為首相,不屈不撓的個性使她在踏上政界高位征途中不斷胜利。現在撒切爾成為國家統領,最終會貫徹自己的計划,使英國境況轉好。她堅定不移地采取几乎是自由放任的方法來管理,這正符合艾恩·蘭達和其他反政府者的觀點。官僚統治是她終生的至敵,現在她要讓他們坐立不安,她在國會演講時給他們暗示即將產生的結果,她明白需要采取什么行動,准備憑借獨裁者的确信來貫徹大變革。她引用亞伯拉罕·林肯的話來集中体現自己1979年在國會中的位置:“你不能通過削弱強者來增強弱者…你不能通過摧毀富人去賑濟窮人一你不能不斷通過包攬一切來幫助那些自己能夠做到、也應該做到的人”。
  撒切爾信守諾言。在當政后1個月,她放寬所得稅最高限稅率,使它從83%下降到60%,而將非所得稅最高稅率從96%降到75%,她提高增值稅,放寬外貿控制限額,去除工資和价格指導价。撒切爾最大也是最重要的貢獻是出售國有企業和公有住房給人民,這一舉措目的是鼓勵私有化,增加企業競爭活力。在第一年里,大多數人認為撒切爾會以英國最糟糕的首相身份下台,但她卻明察秋毫。這位堅定自信的婦女并沒向反對者和官僚分子投降,因為她勇于确信自己。人人都明白撒切爾的立場和“撒切爾主義”,這是已确定的一种綱領,能讓支持者和反對者都一目了然。撒切爾對爭議事件從不左右搖擺,這便是她最終能連任三屆,而成為英國有史以來最偉大的首相的原因。
  撒切爾直率的事例反映在她領導方法的每一側面。關于她的性別觀念,她告訴《每日鏡報》(1980年3月):“我沒在意自己是個女人,我把自己當作首相”。關于女權主義:“女權主義者過于刺耳,反而有損于婦女事業,她們要讓婦女成為不是真正女人的人”。(《泰晤士報》,1978,5)1984年,撒切爾還告訴《泰晤士報》:“那些企圖奪取別人生活的人實際喪失了自己生活的權力”。關于她的工作熱情:“我睡眠從來不超過四、五個小時。反過來說,我的生活是我的工作,有些人為生活而工作,我是為工作而生活”(《每日鏡報》,1985年5月)。1993年她又告訴C—SPAN:“我有時候實際上只睡一個半小時,但卻樂意犧牲几小時的睡眠時間去做頭發”。
  撒切爾的奉獻哲學還反映在她与小商品工業局的談話中:“我在這個職位上唯一明确的意圖是:把英國從一個依賴型社會轉變為自我依賴的社會;從拿來主義民族變為自己動手民族;以奮起行動代替坐等其成的英國”。這一段話也是瑪麗·凱·阿什和書中其他女性的心聲。撒切爾非常了解自由競爭的實質及其發展態勢,這位“鐵女人”從沒偏离目標,她在1980年10月保守党代表大會上說:“我們不會偏离自己的航線,對于那些等待出現報界慣用的俗語——U型曲線——而掉頭轉向的人,我只想告訴你們一句話:如果你們愿意就改弦更張,本女士義無反顧”。撒切爾确實義無反顧,以持續不變的熱情努力使英國再度成為偉大民族。撒切爾政治哲學的延續基于她從不离口的信條:“控制你的航線,眼觀六路隨其前行,成功便會來臨”。
  撒切爾政党中許多關鍵人物都斷言:“政界中沒有一個人能讓我如此快地信任”。撒切爾的老師艾雷·尼夫說:“自身勇气,那便是她最偉大的品格”。其他人則不這么友好,“《經濟學家》雜志1975年評論她達到保守党領袖職位時說:“她的胜利會讓保守党在以后20年遭人反對”。雜志說錯了,撒切爾會讓保守党在以后20年中遭人反對”。雜志說錯了,撒切爾的許多對手也錯了。法國總統吉斯卡·德恩斯坦說:“我不喜歡她,她不像一個男人,也不像一個女人”。考慮到她成功地扭轉英國日趨衰退的經濟,德恩斯坦對鐵女人的評价還是正确的,她比她以前的男人表現出色,她也与其他占据英國高位的女人不同。她無疑是一流的創造天才,以自己的才能,充分利用個人有限的資源來達到頂峰,并持續保持多年,她是所有期望突破傳統界限的世界各地婦女的杰出榜樣。
  撒切爾也是在巨大的議論聲中退出領袖舞台,1990年她在爭議事件中的強硬立場引起公憤,她的共有“人頭稅”(對工人階級的歧視性稅收)對所有公民平等征收——一個极不得人心的舉措;撒切爾又在党內形成對抗勢力,反對英國完全加入歐洲貨幣体系(企圖在全歐洲創立共同流通貨幣)。撒切爾被迫于1990年11月辭去政党領袖職位(因而也得辭去首相職位),由財政大臣約翰·梅杰繼任她的職位。瑪格麗特·撒切爾從1979年5月連任至今,成為20世紀擔任首相職位最長的人。

  气質和行為特征

  瑪格麗特是外向直覺型气質,又偏向細節。她与世上大多數婦女不同,運用“思維”或“理智”解決問題,而不是憑“感情”或“情緒”作出反應。科學家的培養經歷,使撒切爾能以自己的知識推進事業,她總是條理清晰,從不對任何問題模棱兩可。她喜歡做出決策,追求結果,而不像大多數典型的政客慣用的方法來“靜觀事態”;也就是說,撒切爾喜歡速戰速決,而反對拖沓回避。她對自己分析問題和選擇答案的能力极其自信,從不擔心持不同政見者的反對,撒切爾在1987年告訴《每日快報》:“我們同任何對像的談話調子都一樣”。這便是她強硬的表現。
  撒切爾有种反常規、不屈服的精神,她所贊賞的品格是“自由、工作勤奮、節儉、責任心和反對社會主義”。俄國人給她冠上“鐵女人”稱號來描繪她的特點,從某种程度講這太生硬,但卻變成一种优勢,因為這讓她形成一种有力形象,使她能領導和指揮那些對自己有個女領袖沒有把握的選民。大多數女領袖面臨內在形象問題,她們在面對激烈反對時,背著不應有的軟弱的包袱,面對重大危險和恫嚇時,婦女通常不會以進攻姿態斗爭。這些并非絕對不應有的,但撒切爾情形則恰恰相反。撒切爾喜歡戰斗,她的競爭性令對手頭痛,尤其是讓那些不習慣于如此堅定的女人的男人頭痛。撒切爾以她毫不動搖、自信正确的立場使男人們迷惑不解,而有所畏懼,她說:

    “我并不強硬,我是极其溫和的。但我不想任人支使,我不想違背自
  己意志行事一我是牌中大王,大王所做的就是領導閣僚,他們當然在我后
  面,如果他們走到前列,那么他們便成領袖了。”(1980年英國電視廣播)

  撒切爾在斗智戰斗中絕不閃爍其詞,也不謙恭柔順,這种個性使她成為具有個性和堅定力量的不可征服的人物,這是所有偉大的男女領導人必備的品格,這种人格激發她同僚的信任感,而遭到她對手的敵視。《芝加哥論壇》的R.C.朗沃斯在1989年描繪撒切爾“可能是西方領袖中最令人崇敬和憎恨,最迷人又最乏味,最激進而又最保守的領導人”。英國女皇對這個直率的女性給予贊揚性評述:“瑪格麗特·撒切爾很尊重你的看法,許多人做不到這點,尤其是与皇室會談時”。
  一位撒切爾的前老板說:“她的雄心永無止境”。撒切爾熱誠崇拜者不斷稱贊她“輕松,給人啟迪”,她激烈、強硬和無所畏懼,甚至她父親也說:“瑪格麗特99.5%是完美的,另外0.5%便是她要是稍微溫和一點就好了”。撒切爾的激烈包融著能量,使她沖破常人設置的限制;她是個工作狂,單單憑借熱情的能量便能埋葬敵人。撒切爾在1985年与《每日周末郵報》談話中承認并坦誠地描繪自己的工作熱情:“有些人為生活而工作,我是為工作而生活”。
  撒切爾固執和無畏,在她上任兩年后阿根廷侵占福克蘭群島事件中那進攻性的固執己見態度中顯露無疑。這一群島离英國本土8000英里,島上只有1800种英國產品,65万只綿羊和1000万只海鷗,這對大多數領導來說并非一塊有价值之地,一般不會去冒政治生命危險和戰士的生命風險。阿根廷的入侵也是基于這一賭博性的事實:一位女首相,在遠离群島的國土上領導一個困境纏繞的國家,不會為這個在南太平洋的孤島來冒風險的。許多撒切爾的同党人士認為她為如此小的利益冒如此大的風險,簡直是瘋了,報界反映道:“撒切爾瘋了,她認為自己是個奇才女性”。錯的是他們!撒切爾披上奇才女性的行裝,毫不猶豫地發動98艘戰艦,載著8000名士兵向島挺進。這是一個原則在起作用,“任何程度的進攻都是絕不能容忍的”。她的力量、競爭性和全局觀占据上風,將一場潛在災難轉變為絕對胜利。
  當報界問起有關失敗的可能時,她反駁道:“失敗?這絕對不可能”。撒切爾是對的,几星期內又對報界說:“我們知道我們必須這樣做,我們朝著目標去做”。她還對《周末世界》說:“暴徒不會顧惜柔弱無能者,阻止暴徒行徑的唯一方法是不要太柔弱無力”。關于法律和秩序問題,鐵女人說:“那些准備奪取別人生活的人,實際上喪失了自己生活的權力”。這与艾恩·蘭達的觀點很相似,福克蘭的胜利使她在1984年贏得普遍選票,繼續擔任6年首相。

  家庭与事業

  与一個比自己年長10年的离過婚的男人結婚,使撒切爾能致力于攻克法律學位,隨后又集中于政治生涯。丹尼斯是自己生意穩固的書畫業主,資助她完成法律學校的學業。撒切爾怀孕后在1953年8月生下雙胞胎卡羅爾和馬克,好像要承擔起英國家庭主婦和母親的職責。但事情并非如此,在孩子出生后4個月,撒切爾決定重新回到法庭。不久,當孩子剛滿1歲時,她開始當律師;當孩子6歲時,她又決定競選議院職位。撒切爾在34歲時謀得政府職位,從此后再也沒有离開過專職政治家位置。瑪格麗特在1961年結束律師生涯,成為專職政治家和兼職妻子和母親。
  撒切爾選擇同時要家庭和事業,決定兩者兼顧,然而這還是讓她付出了代价:“她常常要承受雙重責任,孩子更多時間是与保姆而不是和母親在一起”。他們家的一位老朋友說:“她是個极其成功的政治家,但卻是不稱職的母親,她自己也明白這一點”。
  撒切爾在1968年對《每日快報》說:“如果我們無錢雇保姆,我明天就會放棄我的事業”。她很幸運有獨立的經濟實力雇佣幫工,來處理好事業和家庭的關系。她在1983年告訴《世界主義》:“我希望看到越來越多的婦女同時進行婚姻和事業生活,這种雙重角色的偏見往往不在于男人,我很遺憾地說,更多地是來自我們女性自身……完全有可能繼續工作,在生完孩子后休息一段時間,然后再回到崗位”。撒切爾做到兩者兼有,同時實現,她付出了代价,但她是個生動的榜樣,在達到頂峰的同時不犧牲母親本能,犧牲精神是种品格,像書中許多婦女一樣,事業通常居先,除非是在危机階段。

  生活危机

  在英國之戰時,德國飛机在領土上肆意掃射,當時撒切爾還是個少年。格蘭漢姆离皇家空軍基地(RAP)只有几英里,顯然是英國受炮火襲擊最嚴重的城市。在撒切爾15歲時,共有3万發炮彈擊中格蘭漢姆市,目標是它的坦克制造業,這給年輕的瑪格麗特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但她從沒當眾承認過,但不管怎樣,她憎恨納粹造成的暴行,她崇拜英國戰爭英雄和政治家艾雷·尼夫,便可看出這种少年時代可怕的轟炸對她的影響。
  危机是偉大成就的動力,這是最新的研究成果。撒切爾也是一位備受并逃脫一個個危机打擊的婦女。她在保守党面臨危机,無人愿意承擔挽救職責時挺身而出,這類壓力從沒能阻擋撒切爾,她好像是被生活中的巨大挑戰所激勵。歷史表明時勢造英雄;不冒大風險,無人能取得任何有意義的成就。撒切爾是個冒險家,她在事態嚴峻時也絕不退卻,這使她成為偉人。

  不屈不撓的競爭精神和成功

  瑪格麗特·撒切爾達到頂峰是由于堅持不懈的精神和力爭最佳的競爭性,她有不可思議的能量。學校朋友瑪格麗特·威克斯泰特說:“我從沒見過像瑪格麗特這樣有無盡工作能量的人”。据傳記作家克里斯·奧格登的說法,她是典型的卓越成就者,他說她在議院首次演講時:“如此充滿激情,使議員們頓時雅雀無聲”。為了維護自己的競爭精神和資本主義觀念,她說:“自由競爭比壟斷更能給人帶來机會”。她對傳記作家比爾特里西亞·默雷(1980)的談話很明顯地顯示她的不屈不撓和無所畏懼精神,當問她“你是否有過害怕的事情”時,撒切爾直言不諱:“我一點也想不起來……我不怕飛行、醫院……死亡……不,我簡直一點也想不起來”。她在1993年12月對美國電視觀眾說:“已習慣每晚睡四、五個小時,能保證不生病;有時候我只睡一個半小時”。這位婦女是個真正的鐵女人,并有鋼鐵般的意志,正是這种銳利而強大的性格使她成為我們時代真正偉大的創造幻想家。

  小結

  鐵女人最初生活的家庭沒有浴室,卻憑借決心和口才最后成為唐宁街10號的主人。撒切爾喜歡引用福科斯的話:“一位婦女一旦能与男人相抗衡,她會比他更出色。”世界上許多政界頭腦都會認為她是這句格言的体現。撒切爾挽救了一個發發可危的政府,“撒切爾主義”是她的遺產,這概括了她“普及資本主義”的統治和哲學方法。她以持續而實用的策略,貫徹自己的“撒切爾主義”哲學。她出售了英國電信公司、英國航空公司、羅爾斯一羅伊斯汽車公司和其他許多國營企業共計306億英鎊股票,使它們成為股份上市公司。然后又集中精力致力于讓政府從“事務主義的”事務中解脫出來,使許多工作者解甲回家;她的政府在80年代中又將100万套公共住宅出售給居民,從而使英國私房擁有者從52%增加到66%(1988年只有63.9%的美國人擁有私房)。撒切爾控制通貨膨脹,大大削弱聯邦政府的職權,將經濟增長率提高到超過几十年前的水平。
  撒切爾与米哈依爾·戈爾巴喬夫和羅納德·里根都是朋友和同盟,她是個國際著名的國家女領袖,能与任何人交往。她在1990年离職時是個令人尊敬的女性,她以巨大的工作執情、持久的全局觀、競爭精神和神奇的口才,成為世界上最有影響力量的婦女。當問到她的成功時,她將它很大程度地歸于父親……,“他教會我首先要選出自己相信的事情,然后實現它。你不必將有關事情進行協調妥協”。她父親的教育,加上15年女子學校中的榜樣,為瑪格麗特樹立了一個具体的自我形象,她從來不必在學校与男生競爭,也從未曾認為得到男士認可是成功的必要因素。
  在1979年競爭許諾中,撒切爾保證降低通貨膨脹率、削弱聯邦職權,創立新的工貿体系、重新帶來經濟繁榮,通過解体福利國家來改變社會福利制度,她以优雅別致的風格實現了上述目標。英國人民將寶押在這位意志堅定。具有夢想,從不讓任何事、任何人干涉其成就的女性身上,确實是上策。瑪格麗特·撒切爾作為一個創造幻想家使世界變得更完美。

              瑪格麗特·撒切爾
                英國政治家

  出生;1925年10月13日,格蘭漢姆,英國
  主導品格:不屈不撓和競爭性
  宗教信仰:衛理工會教徒和圣公會教徒
  座右銘:“你不可能通過削弱強者來增強弱者”,“正确投票以保住實力”,“我不是贊同性政治家,我是個确信性政治家”。
  哲學觀:“沒有強者,我們何以賑濟弱者?你阻擋成功者的同時是在懲罰求助者”。
  綽號:“鐵女人”
  創造/革新:英國歷史上第一位女首相,20世紀供職時間最長的首相,80年代世界最有影響的婦女。
  產品/貢獻:英國工業非國營化
  成功:扭轉了英國經濟下降局面,使它更具競爭性,削弱聯邦政府控制工業的力量。是年輕女孩的理想榜樣。
  自我描述:“有些人為生活而工作,我是為工作而生活……我將每一分鐘看作60秒沖刺賽一。”
  孩次序數:二女儿,姐姐梅麗爾,瑪格麗特成為“父親不曾有的儿子”,据撒切爾說他寵愛她,并教她与眾不同更佳。
  童年遷居:基本在倫敦北部,有些旅行。
  父親職業:雜貨店主,兼職衛理公會教士,瑪格麗特高中時成為格蘭漢姆市市長
  良師:父親阿爾弗雷德·羅伯特斯,牛津大學時凱蒂·凱;托利党內愛德沃德·希思;艾雷·尼夫
  童年時培養:在清教徒式和儉仆的環境中長大,有強烈的工作熱情,父親培養她獨立和自我充實。
  正規教育:凱斯特文和格蘭漢姆女子學校,牛津—索姆維爾學院,1947年化學系,1953年法律學校。
  生活危机:“英國戰役時格蘭漢姆市是英國遭受炮火襲擊最嚴重的城市”,有3万名英國人死于此戰,這時候撒切爾是13至15歲。
  婚姻/戀情:1951年12月与丹尼斯·撒切爾結婚,維多利亞式的貞女。
  風險傾向:“毫不畏懼”和“驅動性”——勇往直前。
  气質:外向—感受型—思維—判斷者—艾比米修斯气質
  行為:堅定、雄心、工作在、競爭性、強硬、激烈、缺乏幽默、自信,解放者熱情、精力充沛和充滿勇气。
  事業与家庭:為事業成功不斷影響家庭,在雙胞胎4個月時回到法庭,孩子1歲時當律師,6歲時出任議院職務
  自尊:孩子時由父親培植,個人自我充實創造成功。
  嗜好:理性的政治辯論,寫作《唐宁街歲月》(1993)
  英雄偶像:父親,愛德華·希思,艾雷·尼夫
  榮譽:許多,包括撒切爾夫人。長達10年時間內是世界最有影響力的女性。

  ------------------
  亦凡公益圖書館掃校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