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田長霖辭去校長職務的決定,對加州大學九個分校系統無异是一個重大的打擊。他的辭職宣布受到美國新聞媒体的高度重視,這個消息所造成的巨大震撼,除了呈現在電視新聞之外,也遍見于美國主要大報的頭版頭條新聞、社論、讀者來函等版面,几乎所有的媒体對田長霖在高等教育上的貢獻,均給予高度的評价。 登上頭版新聞 《洛杉磯時報》在1996年7 月10日的頭版新聞中說,田長霖此時的決定令加大感到難堪。盡管校方聲稱田長霖會配合下任校長,使其能接管新的募款活動。但是他的离去將會使學校開發亞洲地區的捐款受到影響。而亞洲捐款人在田長霖任職期間曾經慷慨解囊,甚至最近都還有來自台灣校友會的1500万美元的捐款。對加州大學教育的領導階層而言,這意味著重大的信息。《洛杉磯時報》并不完全認為田長霖辭掉年薪21.21万美元的校長職務,只是單純希望“有更多的時間与家人共處,并且專心從事研究及教學工作。” 第二天,《洛杉磯時報》緊接著再以“加大系統遭受重大挫折”為題,發表社論指出,損失田長霖,對加大体系及整個州的教育都是一項坏消息: 對每一位關心加州高等教育的人來說,柏克利加大校長田長霖宣布將在明年辭職的消息無疑是一項很重的打擊,他的辭職帶來新的挑戰,同時我們希望加大董事會能另覓能人。 和已退休的前洛杉磯加大校長楊格一樣,田長霖也是一位最有能力的募款家。他過去六年內為整個學校籌到了7.8億美元,成為柏克利加大歷史上最多產的校長。 損失田長霖這位具有美好天賦的人的确關系重大。因為柏克利加大計划在今年秋天宣布一項10億美元的籌款活動,以容納不斷增加的學生人數,并補足1991至1995年間損失的3億美元州政府收入。 比損失田長霖這位籌款家更嚴重的是,損失了田長霖這位學術界的領袖、學生的良師、与對加州未來具有前瞻性的教育界領袖。身為第一位領導一流研究大學的亞裔美國人,田長霖對于做事的興趣遠大于爭取上頭條新聞。他的“柏克利承諾計划”,這項依照學生家庭收入与學術成績給与學生協助的計划,減低了平權政策取消后所引起的緊張,并已獲得廣泛的肯定。 提出取消平權政策的加大校董康納利,卻對田長霖的离去并未表示可惜。他說:“雖然我們損失了一些机构的名望,我們將帶進一位熱中嘗試新事物的人。” 《洛杉磯時報》針對此話加以嚴厲地批評,認為加大董事會并未体會出選擇一位能与田長霖相當的繼任者,是多么得重要与不易。董事會的董事們必須想得更遠一些,必須尋找一位像田長霖一樣受學生与教職員敬重、并是募款內行的人。 博年眾望 大學校園普遍面臨需求上升、經費卻下降的窘境,校園高層領導人的流動愈來愈頻繁。根据美國教育委員會1993年的報告,全國類似柏克利加大這种以博士級研究為主的學府,其校長的平均任期是五年。 北加州東灣地區最大的英文報《奧克蘭論壇報》在1996年7 月10日的日報頭版中,以巨大的照片与兩篇文稿,報道了田長霖辭職的消息。它引用了美國公立大學協會(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tate Unlversltles and Land Grant COlleges)主席麥葛雷斯(Peter Magrath )的話說:“我知道這個職務非常不容易胜任,所以對田校長宣布即將辭職一事毫不意外。”《奧克蘭論壇報》采訪了大部分的大學校董,他們皆認為,很難找到相當于田長霖的适當人選來接下校長這份重擔。該學府將會由于失去其領導,而面臨財務壓力,也流失亞裔的大力贊助。在大學校董會否決了平權政策之后,以及近年來高等教育經費大幅刪減的情況下,要找到一位妥當的接班人,恐怕更加困難。 《舊金山觀察報》形容田長霖“杰出而有勇气”、“明星級的杰出校長”,他的決定證明加州大學董事會是有些問題的。它以“一位偉大校長的辭職”為題發表社論,認為若加大校董會過分政治化,可能危及加州最高學府的未來。田校長的領導使柏克利加大在全美獲得最佳研究學院的榮譽。當惋惜田校長离開之際,加大當局必須努力去物色一位合格的新校長人選,否則“我們將不只是失去一位偉大的校長,可能將會失去一所偉大的學府”。 《加州人日報》是柏克利加大學生組織辦的獨立報,1996年 7月11日以“難以追隨的行動”為題在社論中說: 田校長明白自己的限制。他從來不去進行無謂的戰斗,不做唐吉柯德。那么,究竟他為什么要辭職呢?因為他不想搞政治。他可以為了籌款或強化多元化而奔忙,但是當平權政策取消時,他不愿意去和分校那些意識形態的對手宣戰。 有人問他平權政策与他的辭職有什么樣的關聯,他沒有去批評校董康納利或州長威爾遜,他尊重校董會的決定,并稱州長是一位好朋友。在田校長的大力推動之下,柏克利加大的校譽日隆。在他昭示的口號“多元而卓越”之下,田校長創造了“柏克利承諾計划”,在保持學生結构多元化的同時,也吸引了許多校友的募捐。 有人認為,田長霖的最終目標,是要擔任加州大學的總校長;由于未能如愿,以致憤而辭職。然而《加州人日報》認為:“或許他擔任總校長會表現得一樣优异。但田校長是屬于學生的!最股炙人口的話題是:田校長走在校園里,會隨手撿起垃圾;田校長向加大的學生社團發表了許多頗具啟發性的重要演說;在期未考前,田校長凌晨三點出現在莫菲圖書館;田校長親自對大一新生授課;在一年一度的迎新舞會上,田校長熱情誠懇地和上千名的學生—一握手。我們希望能夠看到他繼續教學、出現在實驗室內、繼續募款并出席加大的足球賽。” 令人感動的反響 宣布辭職的消息見諸許多報章的頭版后,僅僅兩周內,田長霖就收到各界人士、同事、朋友、學生、學生家長等三百多封慰問与道謝函。他們除了對辭職一事表示高度震惊外,也充分流露出他們對田長霖的尊敬与感激之情。田長霖在柏克利加大六年能得到如此愛戴,校史上絕無僅有。 1996年7 月11日《舊金山紀事報》刊登了一封署名瑟透證券公司(Suiter Securities Incorporated) 董事長杜考堤(Josep M.DuCote ) 的來信。信中認為“田長霖校長令人震惊的辭職聲明,是這所偉大學府校史上最令人難過的一天。許多人認為,田校長的六年任期,是現代大學史上學術領導者的典范”。 杜考堤引用30年前備受尊崇的加大教授与政治理論家杰考伯森(Norman Jacobson )來形容美國天才建國者們的話:“他走出了象牙塔……以啟蒙与充滿人性的態度領導人們……建立了神圣的傳統。”他認為這席話非常适用于田校長。 很少有人,特別是移民,能得到像杜考堤這种美國主流社會上層主管的肯定,甚至公開在報紙上發表感想。他對田長霖的印象最深刻的是:“他能集能力、精力、魅力、熱忱于一身,他是親善大使,是多元社會与多重世代之間的橋梁。最重要的是,對所有有幸在他的樂觀与磁力籠罩下的人來說,他是卓越、希望、同情、和正直的象征。”社考堤后來把這封來函寄給了田長霖。 最難得的是,田長霖在足球場邊線上給足球隊加油打气,使許多校友深受鼓舞,看到校長為球隊當拉拉隊長的模樣,一位校友衷心地感受到,作為一名長期購買季票看球的人來說,能在优越的研究大學中,見到一位堅信運動必須占有一席之地的校長,真是非常幸運的。雖然美國人重視体育,卻沒有任何一位前任校長像田長霖一般,那么投入与親身參与! 校友庫克(David Lawrence Cook )是加大足球隊的球迷,几年來都買季票看球,對加大的熱愛,在社區里是著名的。他的家庭与加大的關系,可以追溯到許多年以前。他曾看過許多位校長在加大上任卸任,但當他坐在紀念体育館,看到田長霖在球員跑到底線或得分時歡呼興奮的模樣,也讀到關于他和學生們打成一片的報道,他深深体會到,田長霖對加大有著發自內心的特殊的熱愛。他對加大体育的貢獻無人能及。 全方位的校長 柏克利加大教育研究所教授史東(James C Stone )認為田校長的辭職對他本人來說是好消息,對教師、學生和校友卻是坏消息。40年來他在加大見過許多校長,從1956年的校長柯爾(Clark Kerr)開始,沒有人像田長霖這么具有全面性的影響力。有些人受教師歡迎,但不受學生歡迎;有些人受校友歡迎,但不受教師歡迎。田長霖以特殊的才能影響所有的人,包括被前任校長所忽略的運動員在內。田長霖夫婦每年都來參加校友會,過去從來沒有別的校長這樣做過。 著名的哈斯企業家族總裁哈斯(Robert D Hass )在听到田長霖決定辭去校長職務的消息時反應是“心往下沉”。他感性地在信中表達了對田長霖的不舍: 你當然有權力重拾你的興趣及所愛——你的家庭与學術工作。你現在的角色真是太繁重了,你也完全地、勇敢地全心奉獻給加大。但是你所建立的高水准,你所達到的卓越程度,使我和許多人不得不奢望一件不可能的事——希望你永遠繼續下去。我們以后還有談話的机會,但我現在迫不及待地要告訴你,我非常感謝你對加大所做的一切,也非常佩服你做事堅定的立場。 永恒的里程碑 即將入學的柏克利新生譚麗頓在她的房間牆上貼著一封信,這封信說明了她獲得校長學者獎學金。她本來并不很想來柏克利加大,但是因為她拿到這項獎學金,而南加大(這是她真正想去的學校)并沒有給這么多,她才選擇了柏克利加大。 一次,她被邀請參加加州大學的柏克利校友會議,她在那里得到一份1995年11月號的《加大月刊》除了找到了她迫切需要的柏克利精神之外,那一期月刊也改變了她對加州大學的看法。事實上,那是一篇關于學校領導人田校長的文章。 第一次,她看到了一個真正關心學生的校長——一個鼓勵學生和他談話、和大學生一樣關心球賽、在期末考會到圖書館叫學生不要過度用功的校長。她第一次見到田校長時,是校方把她獲得校長學者獎學金的信件交給校長簽字。她非常興奮能見到這么有活力又有威儀的校長,尤其是他關心每一個來到加大的人是否都能夠成功。 這就是她听到辭職消息時震惊非常的原因。田校長真的要辭職了嗎?她認為這一定是個糟糕的愚人節玩笑。但她隨即感覺到,這是個冷酷的事實。田校長真的要辭職了!她甚至還沒有開始新生生活,而這位最有活力、最關心學生的校長居然就要辭職了。她尊敬田長霖有許多理由,但她認為其中最重要的理由就是田校長最重視的“多元而卓越”的理想。她認為這不是一句口號,而是事實。雖然田校長即將离去,但他已在柏克利加大留下不可磨滅的里程碑,讓一個小新生以成為柏克利人而自豪。 田長霖在任內的最后半年,工作比平常更加忙碌。董事、教授、校友、基金會、民間社團等數十個團体,紛紛舉辦致敬餐會,表達對他的崇敬之情与感謝之意。 最值得紀念的一次,是柏克利加大兩千余名教授、學生、校友、職員,在“向田校長及夫人致敬”的晚會中,宣布了“田長霖——劉棣華獎學金”的設立,獎學金由兩百多位歷屆校友捐贈創辦,用來幫助家境清貧的學生完成學業。而加州大學總校長艾金遜把加大歷史上第一枚“總校長獎章”頒贈給田長霖,表彰他在七年校長任上的杰出貢獻。 無盡的感歎 當天有許多人上台發言。代表校友与家長發言的派翠西亞說,1990年她在柏克利加大就讀的儿子在一次意外中喪生,當大家沉浸在哀痛中時,剛接任校長職務的田長霖出現在他們面前,向他們致哀悼之意,讓人覺得安慰而溫暖,那正是他們需要的。 學生代表阿拉凡德上台幽默地說,第一次見到田校長,即“在他面前嘔吐”。他覺得有這么一位關怀學生的校長,真是非常幸運。事情經過是這樣的:每逢考試期間,田長霖都會到圖書館、校園探詢學生的狀況。有一次大考,他在校園各處巡視,發現一名學生因前一天晚上准備考試過度緊張,匆匆忙忙跑進洗手間嘔吐,吐完后又進入大丰堂的考場。十分鐘后,這名學生又感覺要嘔吐,但擔心老師責怪,在無法忍受的情況下,他向老師報告,然后沖出考場,但未來得及進入洗手間,就在大禮堂外面吐了出來。正巧田長霖經過,并且就站在他的正前方。 這位大一的學生赶緊要擦拭地板上的穢物,田長霖見狀,告訴他說:不要擦了,快回去休息。該名學生說:不行,我正在大考。田長霖說:沒關系,我會跟你的老師說明情況。你回去休息吧! 學生走后,田長霖擔心走廊上的穢物會讓經過的人滑跤,親自到洗手間取紙巾,蹲下身去,將地板擦拭干淨。他并且到考場告訴主考的老師,學生在外嘔吐的情況,并囑咐老師對這位學生要多照顧。 田長霖的博士生代表菲妮在致詞中說,作為校長的研究生,她被問得最多的一句話是:“你有沒有机會見到你的指導教授?”她說,她不僅經常有机會直接与田校長討論課題,及接到校長打給她的回電,甚至在午夜12時15分,田校長還會到實驗室取她的研究報告,而在几小時后,將加上評論后的報告,再交還給她。 副校長艾麗絲—一回顧七年前田長霖就任時立下的四個目標:“提高學術水平”、“加強大學部教學”、“多元而卓越”。“建立柏克利大家庭”,顯然,這四項目標都已成功達到。柏克利校友會會長米拉則表示,田校長帶領學校足球隊打入校際聯賽四強、走訪全球各地的柏克利校友、招募高質量的教師隊伍、為青年學子樹立了良好的榜樣。他完成了几代人的夢想,把個人的优秀品質和包容他人的气度完美地結合起來。 籌備大型的晚會絕非易事,但所有參与者都熱情主動地幫忙,使這項工作變得輕松。擔任籌備工作的一位教授說:“在我任教相克利加大的42年里,沒有任何一位校長可以像田校長一樣得到這么多的回報与愛戴。田校長七年間真正影響了許多人。” 兩位年長的教授代表,則用詩歌表達他們對田長霖的敬意。其中一位是李維牛仔公司主要的股東考斯凱恩,他是世界知名的生物化學家,也是《財星雜志》列為世界上最富有的億万富翁之一,家產超過八億美元。七十多歲的考斯凱恩非常欣賞田長霖,在當天晚宴上念了自己寫的詩,表達對田長霖的不舍之情,許多在台下的教職員听了都感動地哭了。 有百多年歷史的柏克利加大樂團,將田長霖列為該團的榮譽團長。這是二三十年來絕無僅有的。當晚樂團請田長霖拿起指揮棒,指揮樂團演奏校歌,田長霖成為該團第一位客座指揮。田長霖在接任校長時,學校正值百廢待舉的低潮時期,而柏克利加大樂團團經費括据,又缺乏新生的參与,團員只剩下一百人左右,几近解散的地步。參加樂團的學生并無特別的獎學金,除念書外,一星期要義務練習十多小時。田長霖上任后,大力支持樂團,也在為學校募款的同時,呼吁校友支持樂團。他的奮力呼吁,使樂團起死回生。1997年的樂團團員人數打破以往紀錄,增加到二百多名。許多新生想加入樂團還必須先在候補名單上排隊。在田長霖任內,整個樂團的形象与气勢因而改觀。 在全場起立并長時間的鼓掌聲中,田長霖挽著夫人劉棣華走上舞台,接受加大銅管樂隊授予的“終生成員”、校友會精心制作的“紀念冊”以及“田長霖——劉棣華獎學金”紀念狀。 副總統的造訪 1997年2 月19日下午,美國副總統戈爾造訪柏克利加大。他在田長霖的陪同下,就克林頓總統前不久把教育列為第一优先發展的計划,与學校150 名學生代表展開一個小時的面對面交談。當天与會的150 名學生,代表3 万名柏克利加大學生參加。 戈爾副總統在致詞開始時說:“我知道田校長是你們心目中的英雄,我同時要讓你們知道,他也是我的英雄。”第一次訪問柏克利校園的戈爾,贊賞田長霖發起的柏克利承諾計划。認為該計划可以成為全國各校的表率,他也稱贊柏克利加大首先試行的資訊學期(Cgher Semester)。克林頓總統重視教育,而相克利加大是教育的一個重要据點,戈爾向學生們介紹了克林頓總統的高等教育优先提案。戈爾在回答有關二0 九提案問題時表示:“我們曾經很危險地忽視了社會上仍存在對少數族裔和性別的歧視,我們必須在全美建立和保持支持少數民族的共識。我們必須超越种族、族裔、宗教、文化、語言、性別,實踐作為美國公民的崇高精神。”這些觀點与田長霖治校的理念是一致的。 交棒傳承 1997年3月6日,加大總校長艾金遜在加大校董會一次特別的電話通訊會議中,宣布奧斯丁德州大學校長柏達爾(Robert Berdahl)是接替田長霖的柏克利加大下任校長。59歲的柏達爾,自1993年就一直擔任奧斯丁德州大學校長,該校是德大系統的“龍頭學校”。他過去曾任香按伊利諾伊大學副校長,并且也是位德國歷史學家。柏達爾和田長霖相同,以善于籌款著稱,同時也有處理學校入學平權法問題的經驗。 在董事會決定人選之后,田長霖對奧斯丁德州大學校長柏達爾獲得任命表示高興,他認為柏達爾對提高學術水准、加強研究生教育和促進多元化的承諾,与加大校園的目標是一致的。而田長霖終于將棒子傳承下去了。在他七年校長任內,很多方面,他都刷新了紀錄、創造了歷史。細歌輕唱時,在做人處事上,他所表現的真、所表現的善、所表現的美,都將使許許多多的人永遠想念他、感激他。 ------------------ 亦凡圖書館掃校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