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蒙毅將"裝神弄鬼"案審理終結,趙高削去官爵,廢為庶人,依舊在宮中服務。其余研究小組成員,年輕者謫邊服勞,年老不堪服役者解回原籍,限制居住,交地方官看管。蒙毅對自己辦理的這件案子深感滿意,首犯趙高既然都不死,其他從犯——其中很多是不知情的人——當然也不該死。 但這項判決卻產生了莫大的后遺症,這些儒生術士無論服勞役或是回原籍,全都成為反始皇的有力宣傳者。 皇后已死,神仙夢又破碎,南方任囂、北方蒙恬都做得很好,雖然黔首辛苦一點,但發配筑長城的都是些罪犯,省得監獄人滿為患,這是好事。 只是國事清簡,始皇意志消沉,兩者加起來使得始皇動輒發怒,專事挑剔大臣宮人的毛病,使朝中后宮人人自危。 丞相李斯明白這种情形全是因他而起,始皇的神仙夢不醒,就沒有這許多麻煩。 趙高雖廢為庶人,留在宮中辦事,但始皇對他的寵幸并沒有稍減,依然掌握宮中大權,連代理郎中令凡事都要請示他,他仍是實質上的郎中令,所以他們照樣還過往密切。 那天,巴蜀治鑄大王程鄭到丞相府拜會李斯,趙高正好也在座。 程鄭本為仆人,以冶鑄為業,發了大財。他的眼光看得遠,早就投資在巴蜀的礦產和井鹽上,等到秦滅七國,遷移舊時貴族和富豪到各地,他自愿選擇了最偏遠的巴蜀。他利用巴蜀的礦產冶鑄,治好成品,遠銷南越,再用极賤的价錢買回當地產品,利用在該地的土著運輸,一來一回 的販賤賣貴,運用便宜勞力,沒几年就成了巨富,人稱冶鑄大王。 他富至家仆千人,田池射獵之樂,有如君王。 這時,秦法原實施的山林礦產國有政策,因官僚辦事效率不佳,官商勾結嚴重,國家收益減少,有意改采承租制,將某處的國有山林礦產租給申請的人,然后每年視產量之多寡制定租金。 程鄭這次來,就是想和李斯談承租巴蜀銅鐵礦和井鹽的事。 當他進門行過賓主之禮后,看到李斯和趙高悶悶不樂,忍不住問道: “兩位大人是不是不歡迎小人來見?” “哪有這回事!"李斯連忙言道:“我剛才正和趙高兄談到主上近來心情不好,眾人都感到憂慮的事。” 接著李斯將前因后果都講了,當然中間省略掉他和趙高的事。 程鄭听了以后,略一沉吟,隨即哈哈笑著說: “主上這是國無大事,小事嫌煩,閒得無聊。別的君王在這种情形下,就會尋求聲色之歡作消遣,但主上圣明,不屑此道,空閒之余當然會找你們的麻煩了!” “鄭先生說得對极了,"趙高在一旁說:“但是要找點什么事讓主上去忙呢?” “這個并不難,"程鄭胸有成竹地說:“筑長城,掘靈渠雖然是大工程,但不是主上親手經理其事,所以他不會有大多的事好做,因此也就不會有強烈的成就感。我們要找件大工程,讓他自設計到完成都親身參与。他整天有事忙不完,而且有成就的喜悅,當然就不會再遇事挑剔,專找你們的麻煩了。” “不愧是冶鑄大王!"李斯豎起大拇指來稱贊:“但找什么事能讓他親自從頭到尾參与呢?” “我倒想到有一件事可做!"趙高拍拍大腿高興地說:“前些日子,主上在咸陽宮亭上眺望咸陽全景,曾感歎了一句——咸陽自遷來天下十二万戶豪富之眾后,人口急速加多,范圍也擴展得很快,相形之下咸陽宮就顯得小,而气魄規模就不夠雄偉了。” “對,就從這上面著手!"李斯擊案說:“還有驪山陵墓,主上即位就開始修筑,后來因為中隱老人一句話就停止了,現在主上人已中年,而且是神仙夢碎,應該會考慮到身后事了,重新治理驪山陵墓,他應該會感興趣。” “不過,"趙高搖搖頭說:“主上一直忌諱言死,這件事如何向他提?” “這只是細節問題,應該不難解決。"程鄭說:“李大人和趙大人的兩個构想极好,能夠盡快進行的話,連小人都能沾點光。” “程先生此話作何解釋?"李斯惊詫地問。 “建筑宮殿陵墓所需木材及銅鐵器具太多,當然會給我很多賺錢的机會,不過還待兩位大人玉成。” “玉成是沒有問題,"趙高轉動兩只鼠眼作鷺鷥笑:“對李大人和在下有什么好處?” “當然小人會有所奉獻。"說完話,程鄭哈哈大笑,他的大臉、小眼睛眯成一團,有如怀胎七、八月的大肚子在不停地顫動:“只要事成,大家都有好處,口說無憑,我會擬契約讓兩位大人過目。” 他閉上細目想了想,忽然又极力睜大說: “兩位大人還有一個發財的机會!” 听到"發財",李斯故作清高,做出一副不屑的樣子;趙高豎耳而听,但也不便表示什么。 “小人知道,李大人位极人臣,當然不恥談身外之物,但兩位大人要知道,自秦改制,再大功勞只封侯而不裂土,只有俸祿而沒有食邑,一旦退位,本身衣食都成問題,別談留給子孫了。所以最可靠的還是良田美宅和錢財,只要你不犯法,永遠都是你的。爵位、俸祿甚至是食邑,君王予取予奪,轉眼間就可化為烏有,錢財只要守好,不會無翅而飛。小人淺見,還望兩位大人三思。” 趙高听他這樣說,再也裝不下去了,首先問道: “鄭先生有什么使我們大富之道?” “目前咸陽嫌大,一旦新宮殿蓋成,咸陽反而就會嫌小,一定會再擴大規模,現時的荒地,將來會比黃金還貴,而且城市計划全掌在李大人手中,販賤賣貴,就看兩個大人如何做法了!” 李斯沉默,趙高哈哈大笑,程鄭來回打量兩人,臉上浮起會心的微笑。 在李斯和趙高的极力推荐下,始皇答應接見程鄭,并當面听取他的咸陽宮及其山陵墓修建計划。 按秦法,重農輕商,商人再富,不得穿絲履,生意失敗欠錢,本人及妻妾子女都有收為官奴的可能。 但自天下統一后,文字、度量衡都有了一定標准,關卡減少,關稅及苛捐雜稅簡化,道路的修建加速了運輸效率,處處都有利于通商貿易,于是因商而致富的人增多,再加上商人兼并土地,与官僚勾結,無形中商人的勢力遍植于官方和民間。 始皇雖然有君王"輕商重農"的傳統觀念,但對有特殊成就的卻不能不优容禮遇。譬如有一巴蜀寡婦名"清"者,祖先開到了丹礦,代代專利致富,而巴寡婦能守祖業,用自己的錢組織家丁自衛,不受外人品侮,始皇曾予召見,并在她故鄉永安縣為她筑"女怀清台"以示表揚,將山名都改為清台山。 他接見程鄭自不能算意外或空前的行動,他想親自听听程鄭擴建咸陽宮及陵墓的意見。 因此,他命趙高在議事殿朝議室准備接見程鄭事宜。 誰知道當天他駕臨朝議室時,意外地發現,他不但能親耳听到程鄭的計划,而且還能親自看到。 程鄭是有備而來。他聘請了齊國最著名的大匠(工程師)田齊,動用了數百名工匠,在短短數天內制好兩座精巧且唯妙唯肖的模型,舉凡內外及細部結构,莫不按照正确的比例縮小。 田齊是已故巧匠大師公輸班的再傳弟子,帶了數十名弟子應聘前來。 程鄭首先要田齊介紹咸陽宮殿。 按照田齊的設計,是計划將渭水南邊的上林苑整個和咸陽宮連接起來。 “這樣大的工程當然得分段完成,"田齊用一根玉頭金杖指著模型說:“第一期工程是在上林苑中建朝宮,也就是百官朝觀皇帝、奏議軍國大事的宮殿。” 田齊又說: “第一階段是先興建前殿,按照臣的設計,這座前殿東西寬五百步(每步六尺),南北深五十丈,殿上可坐万人,殿下平台可豎立五丈高的旗杆。第二階段是以此殿為中心,周圍修筑閣道,自殿下直抵南山,在南山頂上建筑宮闕,然后再筑复線道路,自前殿向北渡過渭水,和舊有的咸陽宮相接。” “這座前殿想好名字沒有?"坐在正中席位上的始皇問。 “臣怎敢僭越!"田齊躬身為禮:“還有待陛下命名。” “沒有名字,解說起來甚不方便,"始皇沉吟著說:“由于它是附著于咸陽舊宮,就暫時稱為'阿房宮'好了,待宮成后另行命名。” “臣遵命,"田齊躬身繼續解說:“第三階段則是以阿房宮為中心,周圍兩百里內建行宮兩百余座,以前六國及匈奴、西域各國宮殿作為建筑外形,內部裝飾布置不同,甚至最好里面的妃姬宮女也以該地人立之,這樣可以象征出陛下為天下之主。” “不錯,真是不愧為巧匠大師的再傳弟子!"始皇擊案大為高興。 始皇起立,繞著模型走了一圈,東摸摸,西看看,又問了一些問題,然后复座說: “還有陵墓部分,繼續解說,用不著顧忌,讓朕親自參与營构身后安息之地,這應該是件樂事!” 李斯等人總算舒了一口气。于是田齊又恭身為禮,用金杖指著第二座模型說: “陵墓工程也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將驪山挖空,這個階段大致早已完成,但停工日久,積土重聚,很多排水設施已摧毀,還得再加修繕。” “嗯。"始皇像是突然想起什么,沒有說話而沉思起來。 李斯等人看他這种樣子,全都擔心起來,田齊也不敢再說下去。 過了很久,始皇才好像從夢中清醒似地對田齊說: “說下去,朕在听。” “第二階段是在挖空處設置宮殿,"田齊以金杖指著模型的第二部分說:“臣經過實地勘察,發現地下有一道向北流的泉水,為了保持陵內干燥,必須用人工設障改道,使之向東西流。” “宮殿內部的布置如何?"始皇開始感興趣了。 “一如地上宮殿,應有盡有,除了宮中執事,另外還設有虎賁軍和衛卒,預計和真人真物一樣大小。"田齊恭敬地回答:另外,為了防止有人闖入,分在各入口要沖處設置机括強弩,只要触動机關,飛蝗箭就會自動發射,同時算好角度,任何人或野獸都逃避不過。” “真是巧思!真是妙想!"始皇接連贊歎。 “還有,臣在地下宮殿也設置具有前各國特色的陳列室,分別放置前六國的奇珍异寶。另在起居殿周圍以水銀作百川、江河和大海狀,利用階梯原理,使之流轉不息。另設置人造蒼穹,上置各個星座,日月運轉与真天空無异;下則制作天下名城都邑及各山脈模型,排列位置一如實地,象征為天下之主所居。” “朕不喜黑暗,墓內燈光該如何辦?"始皇心情放寬,竟說起調侃話來。 “哦,臣早想到了這點,"田齊說:“陵內廣設長明燈,以人魚膏為燃料,可以長久不熄。” “人魚膏?朕倒從來沒听說過!"始皇興趣更濃厚了。 “此魚出產在伊水,外形略似鯰魚,但生有四只腳,身長一尺多,肉粗糙不能食用,其皮堅厚,可以鋸斷木頭,而用肉所熬成的膏,可以在封閉不通風處燃燒,而且持久。它的頸子上有小孔用來呼吸,會叫,聲音像小儿哭啼,所以名為人魚。” “這种魚難捉嗎?"始皇問。 “不,伊水中甚多,因肉不能食,當地人也只捉來熬油點燈,只要出重金購買,來源應該不會短缺。"這是程鄭代田齊答复的。 “而第三階段的浩大工程就是覆土,"田齊指著模型的完成形狀說:“原有的除土用來覆蓋不夠,還要從別處運來,完成以后大致是這個樣子——高五十余丈,周圍大約五里余。” “兩處工程要花費多少人力?"始皇問田齊也是自問。 “据估計,需要七十万人,五年的時間。"田齊回答:“不過,最困難的是驪山附近多為土山,好石料還得自遠處運來,而上等木料則要運自楚地及巴蜀。” “好,讓朕和大臣們商量后再說。工程太過浩大!"始皇又陷入了沉思。 因為,他忽然想其中隱老人和皇后的話來。 始皇在朝議室召開興建阿房宮及其山陵墓會議,參加者有左、右丞相李斯、馮去疾,廷尉蒙毅,趙高、程鄭、田齊及掌管山林及稅收和少府等有關人員。 始皇首先提示說: “興建宮殿及陵墓,實際上有其需要,但想到費用浩大,所需人力眾多,朕也有所委決不下。希望各位卿家盡量發表看法。” 左丞相李斯第一個發言: “古人說,人有三不朽:立德、立功和立言。今陛下統一宇內,永息戰爭之禍,德過二皇五帝,乃是立前人所不能之德;平定海內,放逐蠻夷,建万世之功,是謂立自古以來空前未有的大功;陛下改訂法制,与民便利,更是立前人所未曾立過之言。陛下兼具大德、大功、及大言三不朽,宮殿及陵墓也必須与此相配,故臣認為非興建不可。” 其次是右丞相馮去疾說話,表示反對: “陛下所立的德、功、言既已能永傳后世,何必要再勞民傷財,多此一舉?何況堯舜屋梁都用原木,連樹皮都不刮掉,屋頂蓋的茅草都不修剪,黔首到如今還歌頌德行不止。禹王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親自操作鐵杵,將膝蓋小腿上的毛都磨光,直到如今家家戶戶都仍在感怀他的治水之功。孔丘生前不得意,但著《春秋》,亂臣賊子聞之膽寒,傳誦到如今不衰。可見立德、立功、立言必須有益于世,方可傳之不朽。陛下之功、德、言都已遠超過三皇五帝,不必再用美宮高陵來彰顯。何況,目前正在修建万里長城,拒擋千百年來的胡人之禍,修成之后自會永傳万世,足夠表現陛下之功德。” “不然,"趙高接著表示异議:“陛下日夜為黔首憂心操勞,興建宮殿也只不過是表示天下黔首對陛下的一點感恩。至于陵寢,陛下為開天辟地以來第一個始皇,當然應該与眾不同,以天下之大,大秦國勢之盛,興建一座較大的陵寢,算不得是勞民傷財!” 接著輪到廷尉蒙毅發表意見,他憂形于色地說: “北方筑長城,所需人力甚多,南北兩方要移民實邊,更要有大量的黔首遷移。但中原人一直安土重遷,所以筑長城也好,移民實邊也好,目前全靠利用流謫人犯。最近地方紛紛上報,流放人口已不足,現必須分配黔首服徭役來充數,假若再用大量人力來興建宮殿和陵墓,天下初定,黔首尚未安定,恐怕會引發民怨,望陛下三思!” 始皇看了看蒙毅,臉上微露不滿,本來李斯等人已更堅定了他主張興建的決心,而那些本來想提財政困難的少府等官員,也不敢再表示反對,而蒙毅卻…… 程鄭這時俯首行禮向始皇說: “小人本來沒有資格在朝議中說話,但承蒙陛下恩寵,特別命小人与會,小人不敢不說出心中肺腑之言。” 說到這里,他停下來察看始皇的臉色,只見始皇點頭微笑,他才又繼續說下去: “小人以在商言商的的觀點來看,興建這兩項大工程不是勞民傷財,而是創造了更多的就業机會。自從統一戰爭結束,各國君主貴族逃亡的逃亡,當俘虜的當俘虜,昔日繁華景象不再,而眾多的工藝巧匠,不會耕种,又力不能負重,紛紛失業,變成名邑大都的流民。興建這兩項工程不但能使這些工藝巧匠得到工作,無形中減少了作奸犯科,間接也促進了經濟繁榮。” “程先生妙論,真是朕前所未聞,可見看事情不能食古不化,專從一個觀點去看!"始皇哈哈大笑,大有"深得吾心"的表情。 接下去你來我往,贊成与不贊成的兩派唇槍舌劍,紛紛引經据典或根据目前狀況彼此辯駁。 最后還是始皇下了結論—— 阿房宮和驪山工程同時按田齊的設計立即動工。 除工藝巧匠外,所有粗活苦工調各地方七十万犯人充任。 阿房宮和驪山工程同時進行得如火如荼。 最早的工程是平地基、除土,并修筑往北山采石及蜀、楚伐木的產業道路。 咸陽突然增加了七十万勞改犯,景觀為之大為改變,運石挖土,裝載木頭,新解來的勞改犯絡繹于途。 地方上起先還是送來重刑犯,后來重刑犯不夠,改用輕刑犯,最后輕刑犯也不夠,得征集未犯法的普通百姓服徭役,這造成了地方官吏借机發財的好机會。他們超額征集,有錢人就出錢買脫,沒有的人就只好上路。征集的都是負擔主要家計的青壯男子,走了以后,一家人生活立即成了問題。 再說,兩處工程始終要保持七十万人,但途中脫逃的和因營養不良、旅途勞累而病死的更多,十個人當中能真正送到施工處的,不到六、七人。 到了施工處,生活條件惡劣,營養更差,工作緊張吃力,再加上管理人員的虐待,一個月下來又會病死很多人。 蜀地、楚地多山林大澤,再怎樣防范,每天都有大批逃亡的人。派出一千人,真正運木料回來的,有時還不到五百人。 于是又向地方要更多的勞改犯,地方又征集更多的善良普通百姓,造成更多的家庭破碎,陷于饑寒困境。 再加上李斯和趙高的主意,為了表示天下黔首對始皇帝的愛戴和擁護,兩處工程的經費全由鹽稅中捐出,鹽稅增加,向官方承包鹽買賣的鹽商借此机會高抬鹽价,弄得很多窮人都吃不起鹽,大罵嬴政荒唐。 因"裝神弄鬼"案而遣返回鄉的儒生和術士,本就怨恨在心,有了這個机會,他們更是對始皇為了一己之私,弄得天下不安的行動大肆攻擊,而這次的攻擊言論,更能得到百姓的共鳴。 但始皇不知道這些。在他的想法,這些做工的人都是犯法的人,他是給他們机會改過自新。 每逢他去視察工地,看到的都是眾人在辛勤工作,工地一片振奮气象,他所過處全是"万歲"的呼聲。 有的還會有勞改犯代表上來獻書,感謝偉大的始皇帝給他們勞改的工作,讓他們有贖罪自新的机會。 這時,他會向跟在身后的李斯、趙高和蒙毅說: “你們看,這些雖然都是些犯罪的人,但他們多愛戴朕,愿意為朕效勞。” 趙高現在是工程總監,主管兩處工程的進行。 他從不帶始皇去看勞改犯的營地,始皇看不到這些人每頓吃的是兩個黑硬得像石頭一樣的雜糧粗饃,喝一碗清得像水一樣的咸菜湯。 這些人住的是土洞,几十個人睡在一長排的草堆上,蓋的是髒得發黑、又臭又硬的破棉被,上面布滿了吸血的虱子——它們不但吸這些可怜虫的血,而且還讓他們睡不著覺,明天得拖著睡眠不足的身子去做苦工。 程鄭的眼光果然很准,阿房宮一動工,咸陽附近的土地立刻節節上升,他出資金,李斯和趙高出權力,很快就收購了城郊所有的土地,然后小塊小塊地賣出去,三個人轉手之間就得到別人几十輩子都賺不到的財富。 這些事始皇都不知道,他始終被蒙在鼓里,直到有一天,楚地傳來勞改犯暴動的消息。 据報告,暴動乃是由昔日楚國名將項燕之子項梁和一個大盜黥布帶頭,他們殺了押解的兵卒,數千勞改犯一哄而散。 項梁自從昌平戰,楚國敗亡后,他護送亡父項燕的靈柩回到下相老家,將父親埋葬后就隱居起來,一心一意教導他二哥項仲所留下的遺腹子項羽。 等到始皇帝三十五年,項羽已是十八歲,已完成將門之后的各种教育。項梁一直怀著复國之志,因此帶著項羽渡過淮水來到中原之地,目的是要實地對項羽進行兵要地形的教育。 項羽如今已身高八尺有余,天生神力,能夠舉鼎,可是不喜讀書,對劍術也沒多大興趣,卻喜閱讀兵法,一心要學万人敵之術。 他雖然臉上稚气猶在,可是已滿臉虯髯,虎背熊腰,尤其那對環眼天生异相,竟是雙瞳仁。他中气十足,說起話來就像打雷一樣,他一怒吼,膽小的人都會嚇得半死。 可是當他們叔侄來到大梁住在客店后,因為缺少身份證明文件,就這樣糊里糊涂被當作無業游民送到驪山勞改。 到達驪山營地,項梁第一個感覺就是:“好多的人!” 將近三十万的勞改犯,集中住在這個方圓十多里的地區,人密集得就像螞蟻。他們掘洞為居,黃土坡邊到處都有這些人蟻 他們和工蟻一樣,生命中除了做苦工以外,沒有其它目的。 在這里的人又分成几類,可以由衣服和住處分辨出來。 穿戴黑盔、黑甲的是防護軍,他們負責這個地區的安全,防止勞改犯逃亡,鎮壓可能發生的暴動。 大約有一万多防護軍在地區外圍形成包圍圈。他們設置路障,划定勞改犯的活動范圍,超出范圍就視為逃亡,格殺勿論。 他們住在平原和山頂的黑色帳篷里,在勞改犯的眼中,他們都是毒蛇,一堆堆的帳篷就是蛇窩。 穿黃色短裝、手執皮鞭、腰跨佩刀的是監工人員,他們中間也分成好几個不同階級,按衣袖上的黑線多少來區分。 他們住在山邊臨時搭成的木屋,按照階級,有數人住一間的,也有一個人住數間的。 他們的職責是督工,依勤情考核勞工,按職權給予賞罰或呈報上級,但多半時間是在用鞭子打人,或是辱罵咆哮。 穿藍色衣服的是工匠,他們都是來自各地的工藝名匠,或精土木,或精冶金,或通机關之學,或有其它一技之長。其中有用重金禮聘而來,亦有的是勞改犯身份。 他們住在陵墓內尚未完工的宮殿里,吃的、用的都較好些。 穿赭衣藍色背心短裝的是一般勞工,他們是良家子弟被征集服徭役而來,做的是挖土、覆土,或是運糧、种菜、送飯等較輕松的工作。 他們住在山麓的茅屋中,和勞改犯隔得很遠,行動較自由,可以在住宿區活動。 最后也是最多的一种是勞改犯,在驪山約有三十万,他們穿的是赭色短裝,頭發被剪短,一眼就看得出來。 最粗重、最危險的工作都是由他們擔任。 他們分組住在黃土洞里,碰到雨季,泥土松動,一個洞里几十個人被活埋乃是常事。 這些勞改犯按軍事編制,十人為一伍,設伍長,十伍為一卒,設卒長,十卒為一旅,設旅長,以上各長全由勞改犯自行選出。十旅為一師,設校尉,五師為一軍,設都尉,整個勞改營分為六軍,設工地總監,以上人員由官方派出,并各設有本部,有固定的人員編制。 項梁叔侄和其他十几個新由大梁押來的人,被編在同一卒里。 他們一路上結交了三個朋友—— 第一個是黥布,六縣人,廿多歲,五短身材,眉清目秀,瘦削的臉上充滿精悍。 少年時曾有術者為他看相,說他"當先受刑而后為王"。這次他犯了強盜殺人罪,在臉上刺字發配驪山服勞役。他常對項梁取笑說:“相者前半段話應驗了,后半段不知怎樣?"他原名京布,為了這次受黥刑改名為黥布。 第二個是魏豹,前魏國宗室,長兄魏咎曾受封為宁陵君。秦滅魏后,魏家抄籍為奴,魏豹兄弟也變成了秦功臣的家奴,魏豹不服,多有怨言和反抗,受罰,發往驪山服勞役。 他長得一表人材,隆准星眼,面如冠玉,但自小嬌生慣養,身体柔弱,經過長途跋涉后,更是虛弱不堪,凡事全靠項梁和黥布照顧。 第三個是彭越,昌邑人,本是漁夫,難以維生,干脆就在江上當票土匪來。這次被捕原判死刑,縣令見他年輕,身体魁梧,相貌堂堂,舍不得殺,改判發配驪山服役。 項梁叔侄和他們意起相投,很快就結成莫逆之交,相約未來天下有事,五人同心合力做出一番事業來。 6 報到的當晚,項梁就体會到什么是生不如死的滋味。 他們兩卒兩百人睡在一個窯洞里,分成兩個通舖,中間只留下一條通道,勉強讓一個人通過。 兩個人合蓋一床破棉絮,棉花擠成一團不說,且黑硬得有如石頭,不知有多少人蓋過,上面各种气味都有,体臭、汗臭、腳臭,還帶著血腥味。 据說,有些勞改犯受不了這里的精神肉体雙重虐待,用破碗割喉自殺,血濺得整個棉絮都是。當時就用這床棉絮包著遍身是血的尸体丟在坑里埋了,棉絮卻又拿回來給新補充的人蓋。 項梁叔侄兩人合蓋的這床棉絮血腥味猶濃,項羽不斷嘀咕,聞味道是剛包了死人不久。 就在他倦极朦朧要睡時,棉絮上的虱子和舖草下面的跳蚤一起出動,爬得滿身都是,左抓右痒,根本就睡不著。項羽向項梁咕噥說: “這么多的虫子咬,怎么睡?” “忍著點,不要心浮气躁,一下就睡著了,你听听看,別人不都睡得很好?"項梁只得這樣小聲安慰他。 “項羽注意一听,寢室內果然是鼾聲此起彼落,還有不少人說話,其中竟還有人吃吃在笑,不知道正做著什么好夢。 項羽好不容易讓倦意壓住了痒意迷糊了一下,只听到屋外鑼聲大片,看看洞外,天還沒有大亮。 “起床!起床!"有人在洞里喊。 洞外有人挑了兩桶冷水來,也跟著喊: “洗臉水來了!” 于是眾人一窩蜂地向水桶擠去,拿出算是面巾的破布往水桶里面浸水。有的前面的人破布還未碰到水,就被后面的人一把拉開,還有更后面的人開罵: “這么多人一桶水,你怎么一個人霸住不放。” 沾點水,擦擦臉,將破梳子在頭上划兩下,也表示梳洗已畢,接著是早餐。 几個炊事站在桌案前,桌案上放有几桶雜糧糊,眾人拿著破碗,挨著次序每人裝上一碗,裝到的人就蹲在地上呼嚕呼嚕地喝起來。 有的人還未喝完,那邊鑼聲又響了,值日伍長吆喝著: “站隊點卯!” 于是大家將破碗收進袋子里,排隊點名。這里的人都沒有名字,只有一個編號,而且這個編號永遠存在,擁有這個編號的人無論是逃亡、自殺或病死,都會有新人頂替。 在點卯的時候,騎著馬、執著皮鞭的監工人員就到了。 “快點!快點!不要誤了開工時間!"他們毫無目標地吆喝,皮鞭隨之而下,誰倒霉誰就挨上。 項梁這個卒的工作是吊運石塊。驪山不產石頭,要從北山運來,運到工地鑿成形,再由項梁等人將石塊吊放在建筑物上。 這是极為消耗体力的工作。他們運用一种田齊新發明的名為軸轤的机械,一頭以网袋裝石塊,一頭用人力或是馬拖拉,將石塊升高放上建筑物。 項梁等人一個上午工作下來,手和肩膀都為粗糙的繩索磨破了皮,再碰到繩索就如刀割似的痛。 身体上的傷痛猶可忍受,最不能忍受的是監工人員的辱罵和不問理由地鞭打。也許他們也是有一肚子怨气無處發泄,就發泄在比他們可怜十倍的勞改犯身上。 他們以辱罵和鞭打勞改犯來泄恨,甚至是取樂。 項梁等人身強力壯,又是自小練武,只是不習慣做粗活,基本上身体遠支持得住。但當他們看到很多尚未成年的孩子及白發蒼蒼行動困難的老人,也做這种苦力工作,項梁忍不住心酸。 他注意到一位瘦削的老人,佝僂著身子跟另外十多個人抬一根大木頭,几個年輕人偷懶松肩,后半截木頭的重量全壓在他身上。 他承受不了倒地,整根木頭滑落壓在他身上,他叫喊呻吟,卻換來聞聲而來的監工人員一陣鞭打。 “快點起來,別賴在地上裝死!"監工怒喝著。 項梁實在看不慣,丟掉手上的工作,以自己的身子護住老人,忍著痛代替挨雨點似的皮鞭。 項羽也跟著跑了過去,一把就將木頭這端抱起,有人將老人從木頭下拖了出來。 “這小子好大的力气!"旁觀的眾人忍不住喝彩。 這名監工也惊奇得停下鞭子。 項梁彎下腰去檢視老者的傷勢,只見他面如金紙,嘴邊溢著鮮血,瘦嶙嶙的胸部上肋骨已斷了好几根。 “謝謝你。"他只呻吟了一聲,頭一偏就斷了气。 這老者相貌堂堂,留著三綹清須,看上去像是亡國公子或者士大夫之流,項梁不禁想起自殺殉國的父親。 就在他發呆的時候,監工人員的鞭子又落在他身上,像狼嗥一樣地罵著: “×娘賊,好管閒事,自己的工作放著不做!” 項梁尚能忍受,項羽火爆的性子卻已發作。他一手奪過鞭子,橫頭豎臉地鞭打得這名監工哀哀叫。 “好啊!打得好!"有人大叫:“這小子打得好,大快人心!” “今天算是出了口气!"也有人如此喊。 “唉,這傻小子膽大包天,等下有罪受了!"有人為他擔心。 “打啊!打啊!大家快來看啦,有人打監工,今天算是大開了眼界!"更多的人向四處喊。 勞改犯紛紛丟下手上的工作,圍攏看這項前所未有的奇觀,大伙鼓掌喊好,一下子就圍了好几千人。 其他監工人員也紛紛騎馬赶到,但看到群情激昂怕引起暴動,不敢阻止。 “赶快調軍隊來!"騎在馬上不敢沖進人堆的大監工說。 “誰要是調軍隊來,大伙今天气了!"听到這句話的人都鼓噪起來。 眾人也跟著起哄,大監工一時束手無策。 這時候項梁已奪下項羽手上的鞭子,自己好言地對監工道歉。 一會儿,只見千馬奔騰,戟光戈影,鎮壓的軍隊到了。勞改犯剛才嘴硬,一看真刀真槍來了,大家急忙散去,又回到各人的工作崗位上,只剩下怒气未息的項羽和還在忙著道歉的項梁留在原地。 監工們看大監工在場,倒也不敢亂來,只是七嘴八舌地向大監工報告剛才的經過。 那個惹出事端的監工反而呆在一旁說不出話。 “你處理事情根本不對,為什么不先救受傷的人?"大監工罵那個監工說:“不問青紅皂白反而打他?” “到底是大監工明理。"附近的勞改犯紛紛議論。 “但是此風不可長,這個小子先押回師部。” 在軍隊包圍監視下,項羽被五花大綁起來押走。 炎熱的秋陽下,一群衣衫襤褸的勞改犯走在崎嶇的山路上,他們有的牽著馬拉的平板車,有的徒步而行。一個個形容憔悴,步履艱難。 但騎在馬上的押護兵卒卻并不放過他們,對走不動而落后的人,不是大聲叱喝就是用鞭子抽,要他們加快腳步赶上去。 驪山陵墓需要上好的木料,咸陽附近山上出產的木料都不能用,一定要產自巴蜀和楚地的。 產地有專人專管在冬季伐木,到了春季雪山溶化,順著溪水流入河流,扎成木排由江水(長江)而下,再溯漢水而上,到漢水盡頭改從陸路運到驪山。這段陸路雖然經過整修加寬,但仍要翻山越岭,通過重重山溝。 這些負責運木料的勞改犯,乃是以旅,也就是一千人為單位。這項工作算是驪山勞役中最苦的一种,不但要負重搬運,而且要長途跋涉。 項梁叔侄和黥布、魏豹和彭越等五人也在這群人當中,他們共同負責一部雙馬拉的汽車。 項羽上次出事,有關上級念他年輕不懂事,以及怕事件擴大,只將項羽狠狠地鞭打一頓,然后單獨監禁一個月,放出來轉到木料搬運隊,而項梁等人則是自愿申請的。 這些人在到達目的地以前,要經過好几天的翻山涉水。到了夜晚宿營,為了怕逃亡,有時會借用縣城都邑的大牢,小小的空間,硬是將一千人塞進去,往往腿都伸不直,更別說睡覺翻身了。但他們也得你靠我的背,我枕你的腿睡,因為明天還有漫長的路要走。 他們比較喜歡的是宿在野外,運气好的話,附近有條山溪或河流,可以在晚飯后痛痛快快地洗澡,雖然洗澡前后還要點名清查人數,夠麻煩的。 但是,在野外宿營有樣最痛苦的事——睡覺的時候,每五十個人的手都要捆連在一起,翻身或小便都要讓五個人全知道,這也是防止逃跑的措施之一。 平常,押送的兵卒來回巡視,勞改犯之間几乎沒有机會談知心話,只有晚飯后到天黑前這段時間,兵卒放松了警戒,准許他們在警戒圈內自由活動,這時候他們才可以聊聊天,唱唱歌什么的。 那天晚飯后,項梁等五個人又聚在一起。彭越四周張望無人,衛兵也离得很遠,他長歎一口气說: “難道我們就要長久如此下去?” 魏豹笑著說: “不想這樣有什么辦法?只有過一天算一天了!” 彭趙見項梁不作聲,盯著緊問了他一句: “項兄意下如何?” 項梁沒作回答,項羽卻雷鳴似地搶著回答: “這樣下去不累死也得气死!我看干脆找個机會走了算。” “我又沒問你,"彭越說:“小孩子多什么話!” “你不是問項兄意下如何嗎?不問我問誰?"項羽不服气地說:“喊我'小孩子'?你只比我大几歲。” “項羽,跟長輩說話要規矩點。"項梁責備他說。 “怎么樣,你季父如此說了,你再無話可說了吧?"彭越高興得哈哈大笑。 項梁正色地說: “項梁有几句肺腑之言想說,但未說之前,項某有一個請求。” “是否要我們保守秘密?"魏豹自作聰明地問。 “雖不中亦不遠也,不過比這更進一步!"項梁略帶神秘地說,然后,他看了一向沉默的黥布一眼。 “項兄有請求,先說出來听听。"黥布這才答話。 “多日相處,患難見真情,我等意气相投,何不結為异姓兄弟,來日有事也可互相扶持。” “固所愿也,不敢請耳!"魏豹高興得掉起文來。 “說話不要文縐縐的,我听不懂!"彭越卻不高興。 “我是說很愿意,只是不敢先請求。"魏豹搖搖頭解釋。 “那當然好!"彭越又興奮地說:“不過我是個打漁的,而且還干過土匪,只怕委屈了項兄這位名將之后。 “什么名將不名將,國破家亡,同是天涯淪落人!"項梁歎了口气。 “你呢?"魏豹轉向黥布問。 “還是你的話,固所愿也,不敢請耳!"黥布笑著回答。 “你們都結拜兄弟,那我算什么?"項羽大叫,聲如虎吼。 魏豹連忙掩住他的嘴: “你想將守衛喊來,是不是?” “彭越、黥布,年紀比我大不少,喊他們叔叔不冤枉,你只比我大個三、四歲,憑什么?"項羽還是不服气。 “看你平日聰明,這件事上怎么這樣糊涂,結拜不能分兩批嗎?"項梁哂笑。 “兩批?"項羽會過意來,指著魏豹大笑:“我說吧,憑你也想當我的叔叔?痴心妄想,做白日夢!” 于是,他們撮土為香,咬指和血為盟,香燭和酒全都免了。項羽、彭越、黥布先行祝告天地,結為生死异姓兄弟。接著項羽和魏豹也拜了八拜,義結金蘭。 在三人當中,項梁三十六歲,最長,成為大哥。彭越三十二歲,居次,為二哥。黥布二十八歲,最小,是三弟。 項羽和魏豹方面,項羽十八歲,而魏豹二十一歲,他只得心不甘情不愿地喊他大哥,因為在外表看來,長相威猛的項羽要比娃娃臉的魏豹大上許多。 “現在我們已經是兄弟了,大哥心里有什么話可以直言!”彭越性急,剛一結拜完就催促項梁。 “我想先問兩位賢弟的看法。"項梁不急不緩地說。 “老彭打家劫舍,大魚大肉,吆喝別人慣了,到這里來,吃雜糧喝涼水不說,光是每天听別人呼來喝去就受不了,一直想跑,只是找不到机會,同時一個人也感到孤掌難鳴。如今日行山道,夜宿葉林,只要敢跑,轉眼就找不到了,再加上三人同心,真是机會來了!"彭越是直腸子,一開口話就沒得完。 “三弟,你呢?” “當然跟二哥想法一樣,在驪山這樣做一輩子也封不了王!"黥布念念不忘相者的話: “大哥,我們主要想听你的意見。” “我的想法与你們稍微有點不同。"項梁停下來看他們兩人的表情。 “哦?"兩人同時問:“大哥有何想法?” “我們不只是個人一走了之,而是要弄得這里天翻地覆,讓天下人都知道嬴政的暴虐,為自己一個小小的墳墓,勞民傷財,弄得天下人都不安!"項梁堅決地說。 “這不容易!"黥布搖搖頭說:“就憑我們三個人……” “我們兩個算不算人?"項羽提出抗議。 “當然算,只不過是小孩,"黥布笑著說:“就算是五個人,要如何制服這一百多名衛卒,以及如何鼓動這一千多名勞改犯弟兄?二哥,你怎么說?” 四個人八只眼睛全注視著彭越,看得這個江洋大盜心里發毛,有點不好意思起來,他拍拍他特大號的腦袋說: “三弟的話很對,我們五個人的确是太少了點,"他抓抓頭皮又說:“大哥的話也不錯,弄他個天翻地覆,讓天下人都知道,要是能帶個百儿八十人走,操我的老行當,那更是再好不過了。” “如今天下表面已定,其實內里暗潮洶涌,"項梁侃侃而論:“嬴政嚴法苛刑,天下民眾有怨,此其一;伐北征南,大興土木,久戰之后民不得安,此其二;各國有志之士,蠢蠢欲動,正在各自培養民間勢力,此其三。有此三种征候,最遲維持到嬴政死后,天下必亂,這是男子漢大丈夫建功复國的好机會!” “大哥所言甚是,"黥布點頭:“所以我們必須早日脫离此地,為將來作打算,才會有一番作為!” “天下烏鴉一般黑,以前各國君主比嬴政也好不到哪里去,复國后請他們的子孫再來稱孤道寡?"項羽敞著喉嚨插嘴說:“還不如讓我們自己來干!” “大侄子的話一點也不錯,我贊成!"彭越又拍了拍腦袋。 “現在談這些還言之過早,"黥布平靜地說:“目前要計划的是如何逃离。” “逃离的辦法,小兄已有了腹案,逃离以后到哪里去,我倒想听听兩位賢弟的打算。” “我當然是去干我的老本行,漢水、江水和云夢大澤地形我都很熟,而且還有很多老弟兄,大哥要不要跟我去?” “三弟,你呢?"項梁又問黥布。 “我也是和二哥一樣,只不過是在陸上占山為王,大哥你呢?不跟我們一起?” “我們三人出身和性格都不一樣,聚在一啟發揮不了力量,我适合在民間發展勢力,"項梁想了想說:“目前我的行蹤未定,不過將來有事可以到下相打听,我和老家一定會有聯絡。"接著他將下相的聯絡地址告訴了他們。 “我呢?"魏豹在一旁忍不住問。 “同樣,你跟在我們身邊也不會起太大的作用,回你的老家魏國去,結合舊有勢力,伺机而動!"項梁激勵他。 “這一鬧事,嬴政必會通令天下追緝,我回老家,豈不是自投羅网?"魏豹愁眉苦臉地說。 “你不會藏好一點?"項羽插口說。 “不錯,人流浪在外,有如水面飄萍,別人一眼就會發現,回到老家有如魚歸大海,反而不會有人注意,只是開始時要多注意一點。"項梁笑著安慰他。 “大哥,你的逃离計划呢?"黥布催促。 “你們附耳過來!"項梁向彭越等兩人招手。 兩人靠近項梁,三人就小聲密談起來。 “怎么不讓我們參与?"項羽在一旁抗議。 “大人說話,小孩有耳無嘴!"彭越笑著說。 “不讓我們听,我們是耳朵都沒有了!"項羽嘟起嘴巴。 在路上,在宿營,一股謠言像野火似的在這群可怜人中間傳開,弄得人心惶惶,時時不安。 這個謠言說,嬴政已經決定,為了怕泄漏陵墓秘密,在陵墓造好以后,凡是參与建墓的人全部處死! 開始時人們都當這是笑話,三十万人同時處死,這要多少的地方來埋?多少的人來執行?但傳言者的解答是——白起長平之戰一坑就是四十万趙國降卒;嬴政一聲令下,就將屯留几十万人遷到臨洮;天行豪富遷到咸陽十二万戶,算算有多人?各國宗室大臣、舊時貴族、富商臣賈、江湖游俠,謫往北方筑長城、南方實邊,謫配巴蜀的人,又何止百万? 嬴政好大喜功,做慣了大手筆,坑個三十万刑犯又算得了什么?其實按照秦法,他們中間大部分的人都是該死的,讓他們多活几年,在嬴政只不過是利用他們的剩余价值,說不定他還認為是對他們寬厚仁慈! 逐漸,逐漸,謠言越傳越真,甚至如何執行,日期怎么定都傳得活靈活現。說的人一多,不相信的人也不能不相信了。 于是所有的人口中不說,心中不得不自己作打算。 挨苦受欺只是為了希望熬過這五年,回家當個良民重新來過,這樣一來,等于是執行前還要增加五年苦役,那不如現在死還痛快些。 情緒不佳,相互吵架打架,不听衛卒指揮,甚至是挨罵還嘴的問題層出不窮。 押送這旅勞改犯的只有一卒衛卒,不過一百多人,再加上負責指揮工作的大監工一人,監工十多人,全部加起來不到一百三十人。 負責整個行動的監工察覺到,這些反常情形的發生全歸諸一個主要原因——這個謠言。 經大監工和衛卒卒長及全体監工商議的結果,做成几項決定—— 一、本旅行進太快,和本隊距离太遠,一旦發生事故,得不到支援,同時也造成勞改犯太過疲勞,因而情緒不佳,即日期每日行程減少二十里,多增加休息次數及時間。 二、衛卒及監工改善管理態度,主動關怀勞改犯,并多与他們交談,一方面可減少勞改犯的反抗心里,一方面追查及解釋這個謠言。因為既屬謠言就不能公開解釋,以免越描越黑,只能私下溝通。 三、全力追查謠言來源,任何人——包括勞改犯——查獲造謠者重賞,勞改犯舉報者調輕松的工作,回驪山后報請上級減免勞役刑期。 這三項措施一經宣布,謠言果然扑滅了,誰都不敢向誰先提起,怕遭檢舉,讓對方撿便宜立功。減免刑期,調任輕松的工作,在他們來說是比天還大的喜事。 而衛卒和監工改善態度以及減少行進里程,兩者也收到相當的效果,吵架打架和反抗的事件少了不少。 但這個謠言不再出現在每個人嘴上,卻在個別的心中醞釀發酵。 大監工怕上級指責,一直不敢將這种情形上報,只想縮短和本隊間的距离,有事能得到支援。 項梁將這一切都看在眼中。那天宿營晚飯后,他們五人照例聚在一起聊天。 彭越首先說: “大哥,謠言的反應越來越淡,再等几天,本隊跟上來,或者是到達了目的地,想行動就不容易了。” 項梁沉吟了一下問: “你所接触的那些人反應如何?” “全都怨恨在心,只是誰都不敢再提。"彭越回答。 “你那邊呢?"項梁再問黥布。 “情形差不多。"黥布回答。 項梁轉身又向兩個小的說: 你們再去找平時熟悉的那些年輕人說,隊伍所以行動減慢,乃是想等到本隊赶上來,就要清查謠言的事,到時候恐怕會嚴刑逼供,凡是說過這個傳言的都會遭到嚴懲,到時候不知會有多少人頭落地。” “遵命。"兩個小的奉命找年齡相當的人聊天去了。 “明晚看情形。按計划行動,你們多准備一下。"項梁說。 “我們知道,大哥。"兩人同時回答。 第二天傍晚,大隊在一處山神廟宿營,大監工和衛卒卒長以及眾監工宿在廟內,其余衛卒輪班看守這些勞改犯。 項梁所屬這卒勞改犯正好分配在神廟前的廣場上,算是所有十卒當中宿營位置最舒服的。 散步時間剛完,各卒勞改犯紛紛回營地准備點名時,突然吵鬧聲大作,項梁叔侄、黥布、魏豹等四人共同制服彭越,用他的腰帶將他五花大綁起來。 他們所屬的勞改卒卒長走過來叱喝: “看你們平日很要好,什么大不了的事要打架?” “啟稟卒長,這件事情你管不了,這個家伙剛才跟我們胡說八道,我查到他就是專事造謠的人,我們要押他去見大監工大人領賞。” 勞改卒長一听是這樣重大的事,也不敢再事阻攔,怕別人說他包庇,追查起來受不了,只有默默讓項梁他們走。 “總算是抓到你這個混帳東西了,造謠生事,害得人心不安。"為了裝得逼真及吸引群眾,項羽一面拳打彭越,還一面打雷似地吼叫。 一下子山神廟門前就圍滿了看熱鬧的人,勞改犯及沒有輪值的衛卒都有。 此時大監工、衛卒卒長及勞改旅旅長正在商談明天的行程,听到外面嘈雜,派護衛出來查看,听說是抓到了造謠犯,自是喜出望外,要廟門口衛兵立即帶進來。 項梁等將五花大綁的彭越推拉到大監工席案前,將他往前一推,大聲喝道: “見了大人還不下跪!” 彭越趁勢前扑,沒有下跪,卻雙臂一伸,五花大綁自松,他一手抱住大監工,一手抽出大監工腰間的佩劍,一劍就割下了他的頭,提在手中,一腳將尸体踢得老遠。 事出意外,衛卒卒長、勞改旅旅長以及兩名護衛一時反應不及,等到他們清醒想拔劍時,彭越已連殺兩名護衛,項梁和項羽搶過劍來,一個挾持一個,劍已放在旅長和卒長的頸子上,黥布和魏豹也奪過劍來。 廟門口的兩名衛兵只听廂房乒乒乓乓,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未奉召又不敢過去察看。 他們心想,大監工一定是恨死了這個造謠的人,所以一見面不分青紅皂白先來一頓狠揍。 他們反而緊把住廟門,不讓任何人接近。 這時天色已晚,各卒各伍紛紛燒起火堆,准備過夜,而聚集在廟門口廣場的人也越來越多,大家都在等消息看結果。 屋子里,項梁將劍架在衛卒卒長的頸子上說: “傳令你的人,不准帶兵器到廣場集合!” “你們跑不掉的!"卒長倒也是條硬漢。 “那要不要先殺掉你,讓我們自己來集合?"彭越的劍划破他的上衣,劍光直逼心口。 “陳兄,事到如今,即使能制住他們,你也脫离不了關系,只有听他們的。"勞改旅長在一旁勸解。 “旅長總算是識時務的俊杰,"項梁笑著說:“按軍律,遇事不能護衛長官而致死者斬,就算我們走不掉,你回去還活得了嗎,卒長大人?” 卒長一經點醒,臉色蒼白,立即找來衛兵,傳令全体兵卒徒手在廟前廣場集合,所有擔任警戒的也撤出參加。 “不要想玩什么花樣!"項羽說,用劍抵著衛兵的后心。 他和魏豹一人押一個衛兵前去傳令。 沒一會儿功夫,衛卒勞改犯全部集合在廟前廣場。 項梁押著卒長和勞改旅長,彭越高高舉起大監工的頭顱,雖然天色已暗,在燈籠火把的照耀下,看得依然清晰。 一千多人鴉雀無聲,都想知道發生了什么事情。 項梁要卒長先說話,他雖然有點不甘心,但在劍尖抵住背后的情況下,他只有大聲宣布: “大監工被殺,我們回去也只有死路一條,希望各位自作打算,從現在起,我不再是你們的卒長。” 台階下面眾人一陣混亂,有些兵卒還想反抗,紛紛被群眾制服,亂腳亂拳,踢打個半死。 “各位安靜下來!"項梁大聲一吼,壓住了全場:“不要毆打衛卒,因為他們和我們一樣,也是受壓迫的可怜虫!” 群眾停止打衛卒,蹦跳起來歡呼。 “大家靜一靜,"項梁連作手勢要眾人靜下來,接著他又說道:“嬴政為了一個人生前的享受和死后的風光,害得我們這樣勞苦,害得多少家庭破碎,妻离子散!而且我們所听到的不是謠言,陵墓筑好之日,就是我們殉嬴政死之日,所以我們要早作打算,對不對?” “對,不錯!"一千多人犯吼。 “因此我殺了大監工,其余的人不可為難!” “只要他們不反抗,我們就絕不為難他們!"群眾中有人大聲喊。 “听到沒有?大家都懂事得很,不要作無謂反抗。"項梁撤回指著他后心的劍。 “以后我們要怎么辦?"眾人中有很多人這樣問。 彭越笑嘻嘻地站出來說: “各位有三條路可以選擇,第一條,會水性,喜歡在水上討生活的跟著我!” “我們跟著你!我們跟著你!"許多人鼓噪。 隨后黥布也站到前面來說: “愿意占山為王,收買路錢的跟我!” “真不賴也!"更多的人异口同聲:“干老本行,做無本錢生意真不賴也!” “好了!愿意跟這位彭大哥的站到左邊,想跟這位黥布大哥的站到右邊,想自找出路的留在中間不要動!"項梁隨即宣布。 群眾中一陣竊竊私議,最后絕大多數都分成兩邊站好,中間只留一百人都不到,衛卒更沒有一個留下。 “看到了吧?"項梁笑著對卒長說:“你的部下都很聰明,知道回去不會有好日子過,你自己呢?” “你呢?"卒長反問項梁。 “我留在中間自找出路。"項梁回答。 “我跟你一樣!"卒長說。 “那還要請你幫忙作這里的善后處理。” “當然應該效勞。"卒長臉上毫無懼色。 項梁這時才仔細打量這位卒長,看上去不過二十出頭,劍眉星眼,紫膛色臉上無須,身体細長,非常英俊,不禁起了惺惺相惜之意。他說: “鬧了這大半天,還不知道貴姓大名?” “陳豨,"卒長隨即反問:“足下尊姓大名?” “項梁” “原來是昌平一戰以五万軍隊力敵秦軍二十万的項將軍, 失敬!失敬!"陳豨神色立刻變得恭謹起來。 “囚犯之身,往事不值一談。"項梁也客气地說。 彭越和黥布將要跟他們的人都編好隊,然后陳豨將車輛馬匹、兵器糧食分給兩人,再個別分一些給那些自謀出路的人,趁著暗夜各自走了。 項梁帶項羽向魏豹等人告別說: “記得和下相聯絡,异日有事再相扶持!” 叔侄二人馳馬走了。 這一千多人就這樣消失在山林澤中。 李斯和趙高得到報告,只下令各有關郡縣嚴加緝拿,不敢讓始皇知道。 始皇猶自陶醉在自己的幻想里,他要建前所未有的宏偉宮殿和陵墓,而且每次視察工程時,他都會有种成就感的滿足。 在勞改犯的"万歲"聲中,他錯覺到這些人都感激他的寬大,樂意為他這位偉大的天下之主效勞。 秦自商鞍變法以后,就以男耕女織,人民各安百業,夜不閉戶,山無盜賊而自豪。 天下統一后,原先六國之地雖有零星山賊江盜出現,但人數极少而且沒有組織,都是時聚時散,干完一起就走。 自從彭越帶領眾人在江上為盜,黥布占山為王后,其他前六國將領及游俠紛紛效法。秦國本部以外,盜賊增多,但各地郡守都不敢呈報,怕惹惱始皇受到處分。 這些情形始皇也不知道,他還認為天下都治理得和咸陽一樣井然有序。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