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二世三年十月,也就是二世皇帝正在上林齋戒時期,包圍巨鹿的章邯軍,被項羽所率的楚軍擊敗。 這位項梁的年輕侄儿,得到項梁在定陶失敗身死的消息,親率五万軍隊,緊急渡河,往救巨鹿,也是為了向秦軍求戰,以為項梁報仇。 渡河以后,項羽下令軍中只帶三日干糧將來時渡船全都沉沒,宿營帳篷廬舍也都燒光,連鍋碗盤勺等吃飯家伙一起砸碎,以示不胜必死的決心。 到達巨鹿外圍,先遇上北邊增援來的王离軍,予以擊潰并行包圍,再向前挺進,一連九次与秦軍相遇,九次都將秦軍重創。 然后斷絕了秦軍的糧道,大破秦軍,殺了秦軍領軍的蘇角,生擒王离,涉間不愿投降,自焚而死。 當時,救援巨鹿的各地諸侯軍早已到達,但畏懼秦軍戰胜余威,皆堅守壁壘,不敢出戰。等到楚軍攻擊秦軍時,諸將都站在壁上觀戰。 只見楚軍無不以一當十,個個奮勇爭先,吶喊之聲震天。尤其是項羽,身穿黑色戰袍,騎著一匹純黑的烏騎馬,身高八尺有余,貌若天神,在敵人陣中左沖右突,所向莫不披靡。 諸侯諸將全都是看呆了。 在大破秦軍后,項羽以戰胜者的姿態召見諸侯各將,他們進入項羽軍帳轅門時,莫不跪下膝行,不敢仰視。 章邯軍退卻到棘原,項羽軍追擊到漳南,兩軍對峙,各自整頓,准備再行決戰。 趙高以二世的名義派遣使者責備章邯,章邯恐懼,派長史司馬欣回咸陽見趙高解釋并請求援軍,趙高不見,還派人在回途中追殺司馬欣。幸虧司馬欣見机早,從別路逃回軍中。 司馬欣將趙高不見及派人追殺的情形報告以后,他沉痛地向章邯說: “現在朝中是趙高當權,二世只不過是被他玩弄于股掌之上的傀儡。假若我們戰胜,趙高會妒忌我們的功勞,也會加以陷害;假若失敗,趙高必然也會治我們的罪,如今我們是無論胜敗都會遭罪,希望將軍多加考慮。” 正好這時,章邯的舊識陳余,也寫了一封信給章邯,內容大意是: “秦將都沒有好下場,白起和蒙恬就是最好的例子。秦將建功再大不封,而有罪則誅。今將軍為秦將近三戰,所亡失的人員以十万數,難免戰后算帳。何況,秦亡之日已經不晚了。將軍孤立在外,而又有人妒忌掣肘,不是悲哀极了嗎?為什么不与諸侯約,反過來共同攻秦,分平地而南面稱王,不是太好了嗎?” 章邯猶豫不決很久,才派始成為使者見項羽求和。和約未成,項羽又夜渡汙水,大破秦軍于汙水邊。 章邯再派人求和,項羽征求部下的意見,管軍中糧秣的軍吏說: “糧秣所剩不多,和了也好。” 眾將領都一致贊成。 項羽乃与章邯立約洹水之南的殷虛上。訂約儀式完畢后,章邯流著眼淚對項羽說: “趙高弄權,嫉害忠良,章邯也是有國歸不得了!” 項羽乃立章邯為雍王,隨楚軍行動,而派司馬欣為上將軍,率領秦軍先行。 行軍到新安時,秦軍中間出了問題。 因為平素秦派在各地的文官武將,甚至是地方官吏,對各地民眾或戎卒都是百般欺凌,現在秦軍投降諸侯,諸侯吏卒也乘戰胜余威做种种報复行為。 于是秦軍吏卒多在私下商議: “章將軍出賣了我們,他自己已封王,卻要我們來受人污辱。這次反過來攻擊秦地,能入關胜秦則罷了,否則又要隨諸侯軍回到東邊,朝廷一定會殺光我們的家人。” 諸將把秦軍不安的情形報告了項羽。項羽召集黥布和蒲將軍來商量。兩人的看法都是: “秦軍戰斗力仍強,假若進關中后生變,就很危險了,不如全部擊殺,單獨留下章邯、司馬欣帶領我們入關。” 于是楚軍設計勞軍,在酒內下迷藥,趁秦軍迷醉不醒時,將二十万秦軍全部坑殺。 關外秦軍完全消滅,而關內也成空虛。 趙高在丞相府密室接見沛公劉邦所派來的使者,他仍然坐在慣常坐的陰暗角落,讓燈光投射在客人臉上。 坐定以后,使者首先說話: “丞相想必看過沛公的信,有了周詳的考慮,希望早賜回音,以便在下返回覆命。” “急不在這一時,沛公的信,本相已經詳細拜讀過,但有一、兩處值得商議。” “不知是哪一、兩處?"使者問。 “第一,關中必須由本相為王,不得瓜分;第二,沛公以及任何諸侯軍不得踏入關中。至于二世皇帝嘛,就讓本相來處理好了。"趙高態度依然強硬地說。 “丞相這樣說就不對了,"使者焦急地說:“丞相明明知道楚怀王下令,上將軍項羽和沛公,誰先進得咸陽,誰就為關中王。沛公如今兵臨武關,只要稍加攻打,即可破關而入;而項羽与章邯軍對峙漳南正在和談,据傳章邯軍已不穩,秦的大勢已去。沛公不是沒有能力強行破關,而是怕關中生靈涂炭,才來和丞相商量。"使者的口气也不弱。 “使者可轉告沛公,函谷關、武關、散關和蕭關為秦之四塞,全都是一夫當關,万夫莫開的險地,別忘了以前諸侯聯合攻秦,一路順利,直逼關前,但秦一開關迎敵,諸侯就惊惶潰敗的故事!"趙高嘻嘻作鷺鷥笑,但他隨之語气轉得柔和:本相當然也不希望關中變成屠場,所以關外由各諸侯自行分地,本相絕不過問,秦軍雖一時失利,但戰斗力沛公和使者都應該是知道的,怎樣都可退入關中自保,所以這兩點是本相的最低要求。” “丞相高鑒!"使者有點气憤地說:“沛公不入關,項羽亦會由函谷關入關,項羽的嗜殺和沛公的仁慈,可就不能同日而語了!” “這是本相兩點最低要求,"趙高頻頻搖頭:“沒有什么可再讓步的。” “丞相不能不講理!"使者情急,說話也就不客气起來:沛公不能入關,就不能達成怀王的盟約,如何談得上分地為王的事?” 眼看談判就要破裂,忽然有一名近仆來報。他附在趙高身旁細語了几句,趙高臉色突然大變,但立即鎮定地向使者說: “使者稍待,老夫立刻回來。” 使者看到趙高態度突然變得柔和,而且自稱由本相改成老夫,意味到事情有重大轉机。 沒過一會儿,趙高回來了。原來是前方來人報告項羽在新安坑殺秦降卒二十万的事。 他在想,這真是一報還一報,長期之戰,秦將白起坑趙降卒四十万,如今還債僅只還了一半,關外秦軍全部消滅,關中剩下的只是些老弱的地方雜牌部隊。 雖然他盡量在表面上裝得若無其事,但在談判中卻不再像先前那樣毫不讓步。最后雙方達成協議—— 一、准許沛公軍入關進咸陽,但象征性占領后立即退軍。 二、關中之地一分為二,大部分之地仍號為秦,由趙高為秦王。 三、四處關塞由雙方共同管理。 四、使者即回報沛公作進關准備,決定日期通知趙高。 五、趙高這方面盡速做好迎沛公軍進咸陽的各項准備,准備好立即通知沛公方面。 臨行時,使者笑著向趙高說: “韓申徒張良現隨韓王在沛公軍中,他要在下向丞相問好。” “張良?"趙高印象中沒有這么一個人。 “說張良,丞相也許不知道,但提張繼,丞相一定會記得起這位故人。"使者說。 “是他!"趙高心中暗罵了一聲混蛋,口中卻問:“韓申徒在沛公軍中從事哪种工作?” “他名為韓申徒,其實是為沛公運籌帷握,主持大計,要沛公和丞相分關中而治,正是他的主意!” “這個狡滑的混蛋!"趙高在心中暗罵。 送走使者后,趙高又呆在密室,獨自思考很久,研判應該什么時候要二世退位,在沛公軍進關以前還是以后? 最后他得到結論:不管何時逼二世退位,他都得要設法讓二世遷出警戒森嚴的阿房宮。 也是巧合,二世每天在上林獵獸弋鳥,跑馬走狗取樂。那天正好有一名黔首誤進上林,被二世誤當做是野獸,一箭穿心斃命。 二世緊張得和趙高商量,趙高教他的女婿咸陽令閻樂判定為有人謀殺此人,移尸上林,將偵緝矛頭指向宮外,這件案子就變成了懸案,不了了之。 這時,趙高正好抓住這個机會恐嚇二世說: “天子無故殺害無辜之人,會遭到上帝的懲罰和鬼神的禍害,所以陛下應該避居宮外,以祛除不祥。” 于是二世移居望夷宮。 這時候,章邯兵敗降楚,二十万秦軍遭坑殺的消息,趙高再也一手遮天不住,終于有人向二世提出報告,二世緊張得召見趙高,趙高擔心禍發,而且沛公那邊猶未入關,因此他稱病不應召。 二世有天晚上做惡夢,夢見自己在上林行獵,遭到一頭白虎的追逐,座車的左騎馬(左邊最外側的駕馬)被白虎咬死了。 二世悶悶不樂,召太卜占夢,卦象現示: “涇水作祟!” 于是二世在望夷宮齊戒,并沉四匹白馬以祭涇水。 他一肚子悶气,想召趙高來商量,趙高又一直避不見面,正好這時他又得到消息,沛公劉邦將數万人已破武關,他更是急欲見趙高,趙高仍然稱病不朝。 二世這下真的火大,他派使者責備趙高說: “先帝托孤于丞相,朕也全般倚重于你。丞相前多次言,關東盜不足為患,現盜劉邦軍已屠武關,正向咸陽推進,丞相又不前來議事,到底為何?奉詔后速來,否則議罪!” 趙高接詔以后,甚感為難,想去,怕与劉邦張良勾結的事,二世已經發覺,此去正好是自投羅网。但又怕再要推托不去,二世一翻臉,兵權如今還有的在宗室大臣手上。而且他自知冤家仇人多,要不是有二世當他的護身符和令牌,眼前忠于他的人,說不定大部分都會倒戈。 于是他召來最核心的心腹——女婿閻樂、堂弟趙成和郎中令,要他們拿出主意來。 趙高首先說了開場白: “主上一直貪玩又不听勸諫,如今情勢緊急,卻又全部責怪于我。假若他听了讒言加罪于我,一定是滅族禍延整個家族,找你們三人來,因為只有你們才是我最相信的,赶快提出你們的看法,大家商量商量。” 三人都沉默很久,臉色凝重,平日他們都是照趙高命令辦事的,這樣重大的事情,一時他們哪來的主意。最后還是趙高打破室內的沉默,恨恨地說: “這個小子,我一直對他不錯,沒有我趙高,他哪有今天!再說遠一點,要是沒有我家那個愚忠的傻老子幫他祖父替死,他恐怕生都生不到帝王家。現在他說翻臉就翻臉,真是無情無義!” “不錯,真的是無情無義!"三人异口同聲附和,就像山谷回音一樣。 “所以,他既然先不仁,我也就复不義!” “不錯,他既然先不仁,我們也就复不義!"三人仍然同聲響應。 “廢掉他!"趙高突然以拳擊案,不男不女地尖聲大叫。 這次三個人沒有隨聲附和,而是震惊得面面相覷,意識出事態的嚴重性。 “你們不同意?"趙高見三人不作聲,有點气憤地問。 三人依舊不說話,因為都不知道該說什么。 “你不贊成?"趙高來個各個擊破,先問閻樂。然后又用威脅的口吻說:“不要忘記,你是我的女婿,滅族也會滅到你的頭上!” “一切听岳父大人吩咐,小婿唯命是從。"閻樂久處趙高的淫威之下,早已習慣講這句話。 “你呢?"趙高又眯其他那對鼠眼盯著趙成看。 “大哥,小弟還有什么話說,滅族我和你一樣首當其沖!”趙成一副豁了出去的神態。 “還有你?"趙高指著郎中令問。 “卑職一向听丞相吩咐,"郎中令硬著頭皮說:“但不知廢了皇上后,還要立誰?” 趙高本想指著自己的鼻子說:“立我!"但為了怕這些懦弱的家伙會更害怕,不敢舉事,因此他說: “公子嬰仁儉,百姓對他都很信服,我想立子嬰,各位有什么意見?” 三人當然沒有意見,接下去趙高和他們商議了一下明日行事細節:如何由閻樂發動縣卒,謊稱有盜入宮,然后由郎中令為內應等等。 最后在臨散去前,趙高陰森森地對三個人說: “為了安全起見,讓你們無后顧之憂,你們來的時候,我已命人將你們的家人全接來府中了。” 三人背脊發涼,家人已成為人質,不想舉事也不可了,好陰險厲害的趙高! 望夷宮位于郊外,由郎中令帶領部分郎中擔任內宮禁衛,外圍只有衛令騎射率衛卒千余人擔任警戒。 二世一直貪玩,而且施政中心不集中在他身上,因此趙高府第和身邊的警戒措施,反而較此地要森嚴得多。 閻樂率領咸陽城卒兩千多人,浩浩蕩蕩地開往望夷宮。閻樂正好和趙高相反,身材高大肥碩,龍眉鳳目,騎在白馬上,風度頗為不凡。 郎中令則集合諸郎中,佯稱宮中有大賊闖入,打開宮門四處搜索。 閻樂命城卒包圍宮門,自己率領千余人進宮,郎中令和衛令騎射在門口迎住。 閻樂一到達內殿門前,郎中令打了一個眼色,閻樂大聲喝問說: “賊人入得宮內,為何不制止?” 堂堂的衛令騎射,哪里會將一個小小的咸陽令放在眼里!他反叱喝道: “咸陽令,你別胡說八道,宮殿警衛周密,哪來的賊人?” “看來你是通賊,所以才隱匿不報,來人,拿下了!"閻樂神气活現地下令:“不然郎中令怎么會請求外援?” 衛令騎射簡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小小的咸陽令竟敢下令逮捕皇帝禁衛近臣。 就在他還未轉過神來時,城卒一擁而上,將他和他的從人都綁了起來。 外面的衛卒聞聲赶來,內殿宮門已關,門外城卒和他們戰斗起來。平日二世待人暴戾,興之所至罵人、打人,甚至是令交法辦。所以很少衛卒愿意真的拼命,有的遠遠吶喊,城卒一追上就四處逃散;有的干脆束手就縛,免得事畢以后,追查起來麻煩;真正上來拼命的,全被人多勢眾的城卒圍殺了。 沒有衛令的指揮,其他的人也都找地方躲起來,等待事情過去以后再出來。 正在搜查宮內賊人的郎中,看到郎中令帶著閻樂和城卒進來,開始時還不注意,一听到殿門外衛卒和城卒的殺伐,才知道事情有變。 郎中令和閻樂帶著城卒往便殿上闖,警衛的郎中和武士制止不听,兩相打殺起來,這些人才知道郎中令和閻樂反了,郎中和宦者有的格斗被殺,有的逃之夭夭。 二世正坐在殿上假寐,几個美女正在為他捶背按摩,忽然有几支箭射他座前幃帳,女人們尖叫起來才將他惊醒。他勃然大怒,下令左右前去拿人,左右此時都不听話,反而東走西散,一團混亂。 二世帶著女人們逃入內室,但箭矢不斷射在門上,有几支勁弩竟穿透門插進來。 女人紛紛尖叫著找地方躲藏,二世終究是皇帝,他不愿太失態,勉強鎮定地在書案前坐下來,再左右一看,身后只有宦官一名沒有走,還是恭恭敬敬地侍立著。 “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嗎?"二世還是感到摸不到頭腦的問這名宦者。 “陛下不用問也應該明白,是趙丞相反了!” “趙丞相造反?"二世仍然有點不相信地問。 “趙高陰謀造反很久,已不是一天、兩天的事,連郎中令和部分郎中都換了他的心腹,這是宮中人人皆知的事。"這名宦者淡淡地說。 “那為什么不早告訴朕,乃至演變成目前這种情形?"二世埋怨地說。 “臣不敢說,要是早說,頭早就被砍掉了,哪還能活到今天!"宦者苦笑地說。 這時閻樂帶著兵卒踢門而入,郎中令大概心中有愧,沒有跟著一起進來。 閻樂威風十足地走到二世書案前,立而不跪,他不稱二世為"陛下"而稱對一般人的"足下"。他說: “足下驕恣淫佚,誅殺無辜,如今天下人都反對你,希望足下善以自處!” “我想見見丞相可以嗎?"在閻樂的威脅下,二世居然也不敢自稱"朕"而稱"我"。 “不行!"閻樂回答得很干脆。 “我愿意得封一郡為王。"二世自認讓步地說。 “不行!"閻樂搖頭。 “我愿為万戶侯。"二世語其中帶著悲涼。 “不行就是不行,不要羅嗦那么多!"閻樂開始不耐煩。 “這樣好了,我愿意和諸公子一樣,帶著妻子作平凡百姓。"二世哀求說。 “我是奉丞相命來誅殺足下,以報天下人,你說再多,我也是不敢回報丞相的。"閻樂臉都不轉地向身后城卒喊:“來人,斬了他!” “不要,不要,"二世搖著雙手說:“留我一點尊嚴,讓我自己來,我到底是你們的皇帝!” 他拔出佩劍放在頸上,兩手顫抖,雖然劍刃割破皮,紅紅的鮮血流了出來,他就是無法要右手用點勁帶動左手,他只得懇求地對身后唯一未逃的近侍說: “幫幫我,我好痛!” 這名近侍含淚跪下,拜了三拜,哽咽地說: “臣為陛下送行!” 他站起來,握住二世執劍的雙手一拖,一股血箭噴了出來,二世身子緩緩倒了下來,他以兩手托住。 趙高接到閻樂的回報后,立即下令諸大臣公子在朝殿集合,他則帶著隨從至朝殿等候。令他感到奇怪的是,朝殿上的輪值人員全都走避一空,偌大的宮殿只有他帶來的几百個人,顯得像曠野一樣的空曠,使人有种荒涼的感覺。 他要隨從人員到后宮中找人,總算拉出几十個宦者出來站班充數。衛卒、郎中,很多都是他自認為的親信,也全都逃走了,因為有望夷宮前車之鑒,他們怕遭到第二次血洗。 這与趙高原先想象中描繪出的場面正好相反。 他腦中預繪的畫面,應該是衛卒歡呼,郎中夾道歡迎,宦者宮女喜极而泣的高呼万歲。 尤其是那些閹者寺人,他們更應該擁戴他,他為他們闖出一片天來。以往閹人宦者在所有人的心目中,乃是最下賤的族類,全是些犯罪之徒或他們的后裔,在宮中做的是比宮女還低微污穢的工作。 他趙高卻以閹者做了丞相,為閹者樹立了一個閹者當自強的典范,現在更要做皇帝,要創造自周以來開始有閹人的歷史。 趙高在大殿中轉來轉去,時而望一望金碧輝煌的皇帝寶座,他在心里想—— 這些衛卒、郎中、侍中和宦者,全是些笨蛋,難道不明白他趙高當了皇帝,內宮的人會更揚眉吐气? 他在想——也許應該根本廢除閹人這個制度。怕后宮淫穢?一般富貴人家還不是姬妾成群,也用了一大堆童仆?也許在現行的体制下,他就皇位后,應該規定文武百官中,閹人應占一定的比例,一來可以鼓勵閹人上進,二來也可以鞏固他的勢力,說什么他和他們是同類,應該互相支持和擁護。 應召的這些大臣公子久久不來,他的腳也轉酸了,信步走上寶座,身佩皇帝密璽,密璽在手,他就是真正的皇帝! 他坐上寶座,身体太小,就像猴子蹲在駿馬上一樣,書案太高,他只能露出一個頭,看看自己怎么也不像一個君臨群臣的皇帝。 忽然,整個宮殿在搖動,又發生地震了,關中地區這几年來地震接連不斷。 殿中武士侍中、侍郎全亂奔起來找地方躲避,一點都不像始皇在世的樣子,地震時,磚塊瓦片掉在頭上,都沒有人敢動一下。 在他們心目中,根本沒將趙高當作皇帝! 大殿整個在搖動,似乎隨時會倒下來。頂上琉璃瓦竟有震碎的,牆上出現裂痕,梁上灰沙紛紛下落。 “肏娘賊的,才完工不久的宮殿就會這樣,偷工減料太凶了,我……朕一定要几個人頭!” 但他再一想,修建阿房宮,他自己就是總監工,各類材料的大包商全是直接向他接頭的,這次他得到的油水可不少,一般富人家几十輩子也賺不了這樣多! 他想到這里再也罵不下去。 余震還在繼續,他開始考慮要不要找個地方躲一躲,譬如說躲在書案底下什么的。但他再想想,他是皇帝——至少是馬上要做皇帝的人,不應該在群臣和宮人面前示弱,他應效法始皇,泰山崩于前,面不改色,飛蝗似的箭雨中,談笑自若。他自己和別人都這樣說過,這才像個皇帝。 接著又是一陣強震,連寶座都搖動起來,他一個坐不穩,頭撞在書案角上,昏迷了過去。 在半昏迷中,他看到半空中出現始皇的臉,龍眉倒豎,長目橫睜,滿臉憤怒,他用狼音豺聲吼著說: “趙高,你對朕做的好事!” 聲音就像霹雷,在空曠的大殿中激蕩,震耳欲聾。 趙高嚇得立即跪倒,全身像篩米般顫抖,叩頭如搗蒜,口中還連連喊著: “陛下饒命,這不能完全怪趙高!” “不能怪你,那要怪誰?"始皇沉聲叱喝。 “怪我,怪我,全怪奴婢!"這時趙高明白抵賴也沒有用,鬼神明鑒一切,跟鬼神還有什么好賴的。 “哼,"始皇冷哼一聲又問:“趙高,你想當皇帝?” “奴婢不敢……"趙高又再接連叩頭。 “朕南征北討,花了十多年的工夫才一統天下,你卻想一朝就從一個懵懂無知的小子手中奪去,天下有這樣便宜的事嗎?"始皇怒极反笑地說。 “奴婢不敢,奴豈不敢!"趙高只說得出這句話。 “你也不想想,"始皇以极片刻薄的口吻說:“你少了那一點,還能做皇帝嗎?你用什么來君臨四海,找什么女人來為你母儀天下?” “奴婢不敢,陛下饒命!” “朕才不屑殺你,自有殺你之人!” 始皇狂笑著消失在空气里。 “丞相醒醒!丞相醒醒!"有個近侍搖醒了他。 “剛才地震很大?” “很大,很大,"這名近侍順著他的口气說:“宮中有很多地方的宮室震垮,咸陽民間又不知道會變成什么樣子!” “嗯,"他對民間的災情不感興趣:“朕……本相召集的人來了沒有?” 近侍猶豫了一下回答說: “該到的……不,想來的都已經來了!” 趙高伸頭由書案看過去,只見到十几位大臣公子稀稀落落地站在朝殿中間,能坐万人的大朝殿,十几個人真像滄海一粟。 “傳他們上殿!"趙高對近侍說。 “陛下……” 趙高听到他這樣喊,先是心頭大喜,但想到始皇憤怒的臉,連忙糾正他: “丞相宣眾臣上殿。” “丞相宣眾臣上殿!"這名近侍擔任傳宣多年,第一次喊丞相宣眾臣,真是怪別扭的。 十多個大臣公子來到書案前行禮,趙高因為太矮,坐在高大書案后面講話太不舒服,他只得站起來說話。 他先宣布誅殺二世的經過,注意到這些人臉色冷漠,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他暗暗高興,看來此舉并沒有引起眾怒。但再一看几個擁有兵權的大臣都沒有來,包括衛尉在內,他不免有點緊張,再想到始皇憤怒的臉,他最后只有硬著頭皮說: “今本相為天下誅殺暴虐不道的二世,當然有責任為秦立主,但秦本來就是王國,因始皇滅六國統一天下才稱帝,現六國都已复立,秦地只剩下原來的領土,空自稱帝,名不副實,沒有什么意思,因此,本相宣布,秦复為王國,皇帝复稱為秦王,而立公子嬰為秦王,大家有什么意思?” “丞相英明!"十几個人一起恭身答應。 “胡亥暴虐無道,不得稱帝,他的遺体宜以黔首之禮,葬于杜南宜春苑中,不得歸葬祖陵,各位有什么意見?” “丞相所見圣明,胡亥不夠資格以王禮安葬!"眾臣一致同意。 就這樣,趙高和十多個公子和大臣,台上台下一唱一答,就決定了國体和君王人選。 散會后,趙高立即將"宗室及大臣會議"的決議書和子嬰當選秦王的消息連同國璽,派人送給公子嬰,并要他齋戒五日后,進行告廟就任典禮。 幼公主來到公子嬰府中,公子嬰將她迎入密室。 她自始皇駕崩安葬驪山后,即自動請求住在蘭池行宮,也就是原來皇后厝棺槨之處。由于皇后与始皇合葬驪山,行宮空了出來,而且地方偏僻,二世沒有長住的興趣,于是他干脆作人情,將該處行宮送給她,改稱為幼公主府。 她一下車見到子嬰,先致道賀之意,跟著就要行君臣大禮。子嬰連忙將她攔住,反而是他行了晚輩之禮。他苦笑著說: “小姑,別作弄侄儿了!這西天道賀賓客盈門,人都是前來拉關系謀職位的,真想不到侄儿這個庭院僅夠旋馬的寒舍,一下就堆積了這么多的車水馬龍,家中仆人又少,真是忙坏了你那侄媳婦。” “大王千万別這樣說,"幼公主堅持要用君臣的稱呼:“天下為二世皇帝和趙高弄亂了,正等著陛下來收拾!” 子嬰只歎了口气,沒有再說什么。 進入密室,兩人分賓主坐下后,子嬰屏退了所有妻妾,要兩個儿子見過幼公主。原已在室內的宦官韓談,也起立拜見幼公主。 五人坐定以后,子嬰長歎一聲說: “趙高叛逆無道,弒殺了二世皇帝,本意是想篡位,如今忽然又要傳位給我,不知道他到底打的什么主意?” 幼公主笑笑,她指指韓談,要他來說,他正是當天站在趙高身后的那名近侍,從頭到尾,整件事情他都看得非常清楚。 韓談即席向兩人行禮,恭敬地說道: “地震那天的情形,小人已向公子報告過,幼公主恐怕還不清楚,讓小人再簡要說一遍。” 于是將那天趙高如何佩璽上殿召集群臣,如何只有十几位公子及大臣應召等等事情簡要地說了。 當然他未提到趙高在昏迷中見到始皇的事,因為他看不到始皇,而趙高將這件事看成是奇恥大辱,不會跟任何人講。 幼公主听了韓談的話,又考慮了一會,才緩緩地說: “情況非常明顯,趙高是怕群臣反對,他明目張膽地繼位會遭到討伐,所以只有將陛下請出來。不過,我另外從別處得到一個消息,說是他已經和楚的沛公劉邦約好,將秦的宗室完全清除,由他和劉邦分地而治。” “小姑從哪里得到的消息?"子嬰大惊。 連韓談也搖頭歎气,大罵趙高喪心病狂,為了權位,不惜与外人勾結。 幼公主笑了笑說: “我雖然生活在偏遠的蘭池,遠离權力中心,卻沒有一日不擔心國事,不管怎樣,你想逃离政治,政治絕不會放過你,遲早會找到你的頭上。陛下你原來不也是不想過問政治?誰會想到今天陛下竟成了這股政治漩渦的中心,所以我一直不放松對外界情況的了解。” “我自己也沒想到,趙高將這個吞不下去的燙嘴山芋,竟丟給了我!"子嬰還是作苦笑狀。 “所以依我的判斷,趙高可能會采取兩种行動。"幼公主又說。 “哦,哪兩种?"子嬰問。 “一個是讓你來當傀儡,暫時穩住群臣,然后等楚兵進關到達咸陽以后,以楚兵之力對付陛下和宗室。” “那第二种呢?"子嬰追問。 “第二种行動,就是趁你告廟祭祖的當天就加害陛下!” “真的?"子嬰震惊失色地說:“依小姑判斷,哪种行動的可能性比較大?” “那要看這几天他對掌兵權的大臣整合得怎么樣。"幼公主仍然臉帶微笑。 “依小人看,他采取第二种行動的可能性比較大!"韓談在一旁插嘴說。 “為什么?"公子嬰和幼公主同時惊問。 “因為据小人所知,衛尉目前已表態效忠趙高,虎賁軍都尉也是如此,趙高答應將他們兩人提升為將軍。” “要是這樣的話,當然采取第二种行動的可能性較大!"幼公主點頭說:“因為趙高以秦王的身份和楚軍談判,對他有利得多。” “那我要怎么辦?"公子嬰平日對政治毫無興趣,只知閉門讀書,研究農耕及園藝之學,想用這方面的知識來造福農民,遇到這种情形,難怪他惊惶失措。 “那很簡單,"幼公主笑著說:“你不需要去投他的羅网,要他來投你的好了。” “要怎么做?"子嬰問。 “稱病,讓他來探你的病,他來了,就不讓他走出房門!”幼公主輕描淡寫地說。 接著他們商量了一些行動細節,連在旁始終未說話的子嬰兩個儿子也笑了起來。 趙高一點也沒有將公子嬰放在眼里。 自秦廢除封建制度后,公子只是別人對他們的稱呼,其余的生活條件与一般黔首無异,他們也必須靠祖業或是自己工作,才能養家活口。 他趙高平白無故的要他當王,他應該感激他,因此,他對他不存一點戒心。 听說他齋戒五天后就病倒,禮貌上他不能不去問一下病,怎么說,他都是他一顆重要的棋子。 正如幼公主所判斷,他准備就在告廟祭祀的那天,找個借口將他和集合的秦宗室一网打盡,省得零零碎碎不太好戰。 他只帶了少數侍從來到子嬰府中,看到他家寒酸的樣子,他只有輕視沒有猜疑。 他按照觀見的禮儀報門而進,將所有的侍從都帶進了內院,但到堂上時為子嬰的長子子起所擋住。子嬰長子向趙高行拜見長輩之禮,趙高開始上來就有三分歡喜,再看這孩子長得身材修長,龍眉鳳眼,舉止中節,极有气度,神似他的父親子嬰,趙高更增加了七分好感。 他想想告廟那天,這個年輕人就要和那些平日作威作福的宗室大臣一起玉石俱焚,他心中有了點惋惜。 子起行禮后,婉轉說道: “家父病重,經不起這么多人的打扰。” 趙高看了身后的十多名侍衛,不禁心里好笑,這點人要是放在他丞相府中,可說是看不到人,但現在放到子嬰家里,的确顯得太擁擠嘈雜。 他恍然大悟地笑著說: “賢侄說得不錯,那就教他們留在這里吧!” 子起恭敬地在前面倒退著帶路,趙高只帶了一名隨從進入堂內。 子嬰次子子昂早就在臥房門口迎接。 表面上不得不顧及体制,趙高將唯一的隨從也留在臥房門外,他踏進房門,先行了個禮,口中稟奏說: “聞得陛下龍体欠安,老臣趙高探病來遲,還望恕罪。” 躺在床上的子嬰,以微弱的聲音回答說: “丞相不必多禮,請上前談話。” 早有女仆將一副錦墊放在床前,趙高坐下后又問: “明日為太卜選定告廟就位大典良辰吉日,不知陛下還能勉強支持否?” “當然支持得了。"子嬰掀開帷帳坐了起來,臉色紅潤,說話中气十足,哪有一點病樣? 趙高看到事情不對,口中大喊來人,手上忙著拔劍,只听到門外慘叫一聲,他明白那個劍術高超,能夠敵對數十人的親信隨從已經遭到暗算,而他的劍還未拔出,一道冰涼的劍鋒已經貼在他的頸子上,韓談此時從帷帳后出現。 他裝作鎮靜地責問子嬰: “老臣擁立陛下,一片苦心,為什么陛下恩將仇報?” 子嬰微笑不語。只見帷帳那頭走出一位年輕女子,她神情肅然地問道: “那你自己又怎樣向先帝和蒙毅交代?” 耳听提到始皇的名字,眼見幼公主突然間出現,趙高臉色剎時變得蒼白,他明白這下是玩完了,他緊閉嘴唇,不再說話。 “趙高,"幼公主憤怒地說:“為人應該感恩圖報,雖然你先父對嬴家有恩,但始皇在世時,對你也報答夠了,以一介奴仆之子,位极人臣,尤其是二世皇帝對你信任依賴,有如父師,你也忍心對他如此?” 趙高自知今日必死,他反而變得憤激起來,他尖聲怒吼。 “嬴家對我恩重?"他的憤激一轉為悲傷:“將我弄得這樣不男不女?我早就發誓要將這筆帳加十倍、加千百倍的還在嬴家子孫身上!” “那是帝太后一個人的事,于我們這些無辜的嬴家子孫有什么關連?"坐在床邊的子嬰開始說話:“將他綁起來,交廷尉發落。” “不,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打蛇不死,反遭其殃,這是趙高你的名言,"幼公主冷冷地說:“為了避免夜長夢多,韓談,將他斬了!” 韓談一揮劍,趙高慘叫一聲未完,頭已落地。 外院趙高帶來的侍從,也早為埋伏的宦者所解決。 子嬰第二日按照預擇的良辰吉日告廟繼位,仍稱為秦王。 他在朝殿中宣布誘殺趙高的經過,大赦天下,并不追究眾大臣与趙高勾結的經過,以免株連太多,又得興起大獄,群臣和民眾全都稱贊秦王子嬰仁厚。 趙高及閻樂則夷三族。 他并下詔,二世皇帝以天子之禮改葬。 這件事還未著手辦理,武關方面一日數次報警。 原來沛公用張良之計,派出酈生和陸賈,用重利買通武關秦守將,然后再發動奇襲,一舉攻占武關,在藍田和秦軍進行了一場決戰,將秦軍擊潰,就此再沒有阻攔,兵如破竹似地直指咸陽。 張良見沛公進軍順利,已有驕態,他赶快建議說: “諸侯騎兵,進展神速,并不是因為兵強馬壯,或是將領有超過秦將的才能,全是因為暴秦行苛政日久,失去了民心,所以主公應以代天吊民伐罪的心情收攬民心,才能得到民眾的協助,直搗咸陽。” “安民的工作我不太會辦,子房,你就全權處理罷!” 于是張良透過劉邦下令全軍—— - 敢任意殘殺無辜民眾者,斬! 敢取民間一草一木者,斬! 敢奸淫婦女者,斬! - 劉邦的軍隊本就是以一些流氓無賴為基干,再加上一些散兵游勇和降卒所組成的雜牌軍。他們作戰并不是為了什么遠大理想,有的是為了填飽肚子,有的干脆就是想發財,要他們不奸淫擄掠,真比要叫老虎看到肉不吃更難。 劉邦這道嚴命下達以后,根本沒有人理會,連領軍的一些下級軍官都認為辦不到,因為劉邦本人就是個好財貪色的大酒徒。 但張良組織了執法隊,在戰場和后方巡邏,遇違犯者立即處決,上級并受到連坐處分。 几次下來,全軍都有了戒心,再加上張良斬了几名縱容部屬燒殺擄掠的將領,全軍上下震惊,明白這道嚴令不只是說著玩玩的了。 于是,劉邦部隊所到之處,全是秋毫不犯,雞犬不惊,相對的也越來越受民眾的歡迎。每到一處,民眾都紛紛搶著來勞軍。 另外,每新攻占一個地方,張良就用劉邦的名義召集地方父老,訂定簡單的約法三章 :“殺人者死,傷人及盜者抵罪。”其他苛雜秦法一律廢除。 這樣一來,秦國民眾莫不額手相慶,秦國軍隊更戰無斗志。 子嬰只當了四十六天秦王,劉邦軍就進入了咸陽。 秦王子嬰元年,沛公劉邦先諸侯軍攻到咸陽,他先不進城,而是約秦王子嬰到霸上投降。 秦王子嬰事實上不是不想抵抗,而是和當年秦軍入侵齊國一樣,連御前作戰會議都召開不起來,文臣武將全都跑光了。 在毫無選擇的情形,他只有按照劉邦規定的時間和地點去請降。 那天一大清早,他就素車白馬,頸子上套著象征鎖練的白布條,穿著單薄的白袍,跪候在軹道地方的道路旁,等著劉邦的駕臨。 他手上捧著沉重的天子玉璽,旁邊有一包兵符和派遣使者傳令的節。 十月,冬天已經開始,道路旁的草木都蒙上了厚厚的霜,小河也已結冰。他回頭看看身后跪著的十几個家人,全是和他一樣畏縮著頸子,全身冷得發抖。 是從哪一代開始立下這個規矩,投降的君主必須穿刑衣、戴刑具,跪伏在路旁? 也許他該維持君主的尊嚴自裁,但一死百了,他會看不到這場戲的落幕。 自祖父始皇征服六國開始,他就是這場悲劇的旁觀者,他看到秦國滅亡別個國家時,祖父、朝中大臣以及全國民眾的舉國狂歡,如今又看到自己國家被別人所亡時的沮喪和悲痛。 這場高潮迭起,大片大落的悲劇,胜利狂歡時,他只是個徹頭徹尾的旁觀者,從來未卷入過。他一直讀他的書,研究他的農耕和園藝,整天腦子里想的是如何使麥子更能抗寒抗旱,如何使瓜變得更大一些。 但最后命運的网羅找上了他,不知不覺的,心不甘情不愿的,竟來主演這場時代大悲劇落幕時的主角。 劉邦帶著他的人從路那頭出現了,說實話,他率領的這批人馬真的不怎么樣,沒有統一的制服,有的穿著擄獲自秦軍的甲胄,光鮮明亮,在朝陽下閃閃發光;有的仍舊穿著在田里做工的操作服,補了又補,縫了又縫,全身上下都是補丁。 他們大聲笑鬧,咒罵,几乎并不將各級長官、甚至是劉邦這個統帥看在眼里,一點都沒有軍隊應有的肅穆之气,倒像是一群朝山拜神的游客。 就是這支烏合之眾的雜牌軍,竟擊敗了素以軍紀嚴明、驍勇善戰聞名的秦軍? 為什么歷史一再重演?以前六國君主一直納悶,為什么他們看來軍容极盛的軍隊,老是遇到光頭赤腳的秦軍,就像如湯潑雪一樣,不溶自化?現在倒過來輪到他問這個問題! 劉邦騎著馬,帶著隨從過來,沒有按照應有的禮節,下馬來向他慰問,只命從人從他手中接過玉璽,自地上收起符節,沒有問過他一句話。 他只用鄙視怜憫的眼神看著他,口中卻在和別人討論他的生死,就像主人討論如何處置一條失去工作能力的老牛。 “殺掉算了。"一名身材魁梧、神情威猛的武將說。 “不錯,留下總是個麻煩。"旁邊很多人附和。 劉邦看了看旁邊一位書生模樣的文臣,后者搖了搖頭,于是劉邦裝模作樣地說了: “怀王所以派遣我先入關,乃是因為我度大能容,現在人家既然已投降,還要殺人家,不是好事!” 劉邦說完話,看他一眼就走了。 他被收進咸陽廷尉大牢。 劉邦率領他那批雜牌軍進入咸陽,他和他的部下首次大開眼界,看到了夢寐已久的花花世界,真的像是"叫花子吃死蟹"——只只都是好的。 在舉行過入城式,享受過万民跪地迎接的愉悅后,劉邦參觀了壯麗宏偉的阿房宮,坐上了朝殿的寶座,就賴著不想走。他對張良說: “既然已進來了,就在這里安置吧!” 張良還沒來得及回話,劉邦的侍衛長樊噲卻大聲吼著說: “主公,我不贊成留居此地!” “為什么?"劉邦不悅地問。 “這里美女如云,各种享受設備全有,只怕主公帶頭,諸將和眾士卒都跟著這樣做,你爭我奪,說不定為了爭財寶、搶女人,先就自相殘殺起來,到時候管都管不住。” “張良,你看如何?"劉邦轉臉問張良。 “主公,現在一切都未安定,要享受,來日方長,"張良不急不徐地說:“尤其是据報,項羽正率領著大軍往函谷關而來,雖然按怀王約,先入關者為王,但項羽并不是個肯為盟約所約束的人,我們不能不預作應變准備。” 劉邦無語,臉上仍充滿了留戀不舍的神情。忽然,他想起什么似的問左右說: “蕭何呢?” “他忙著去收秦藏的天下戶籍資料去了。"左右有人如此答复。 劉邦驀然惊醒,向張良說: “我听你們的意見,還軍霸上,秦宮和府藏全部加封條,等候項羽來時,再一同處理吧!還軍以前,我們還有什么事要做的?” “召集地方首長及父老,宣布我們的'約法三章 '。"張良高興地回答。 于是劉邦召集了地方父老及意見領袖至朝殿集合,他宣布說: “各位鄉親父老,人民受秦苛法嚴刑的痛苦已經太久了,如今應該全部廢去,我只跟各位約法三章 :'殺人者死,傷人及盜者抵罪。'其余官吏、職務工作一切照舊。劉邦此次來,是為秦國百姓謀福利,不會有所侵犯,所以請各位父老轉告民眾不要害怕,而我的軍隊立刻還駐霸上,等待諸侯軍全部到達后,再商量善后問題。” 接著,他又要諸官吏派人到各縣鄉傳達這項消息。 于是秦人大喜,爭著帶牛羊酒食來勞軍。劉邦又一一推辭說:“糧倉的糧食多,不要各位破費。” 秦人更加高興,唯恐劉邦當不上秦王离去。 但沒過多久,項羽帶著他的部隊來了,像暴風雨一樣,殺子嬰,火焚阿房宮,咸陽大火,接連燒了三個月都沒有完全扑滅,劉邦也被逼撤离。 秦人的希望完全落空。項羽和劉邦的"楚漢相爭",又是另一場悲劇的開始。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