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第三章 未竟學業陷戰場


     皇儲遇刺把命喪,戰爭販子興風浪;
     中斷學業無奈何,預備團里藏鋒芒。

  正當埃里希·曼施坦因在柏林軍事學院學習,從歐洲南部傳來了奧匈帝國哈布斯堡王朝皇位繼承人弗蘭西斯·斐迪南及其夫人索菲,在塞爾維亞首府薩拉熱窩遇刺身亡這一令人惊愕的消息!

  霎時間,歐洲局勢驟然緊張起來。

  不久,郵差給軍事學院送來了柏林當天出版的各大報紙,几乎都是用通欄標題,刊登出這一惊人的消息。

  曼施坦因從柏林的各大報紙上,很快得知了這一事件的詳情。

  原來,奧匈帝國皇位繼承人弗蘭西斯·斐迪南大公,挑選了一個特別的日子,攜同他美麗的妻子索菲,訪問了塞爾維亞的首府薩拉熱窩,這一天就是1914年的6月28日。斐迪南大公之所以挑選這個日子訪問薩拉熱窩,有他自己的理由:一則這一天是他們夫婦結婚14周年的紀念日,大公想使他的妻子在這里享受到過去在維也納享受不到的禮遇,作為結婚14周年的紀念;二則這一天恰好是塞爾維亞人舉行全國哀悼的一天(為了哀悼被异族人殺害的塞爾維亞族人和淪陷的塞爾維亞土地),奧匈帝國的軍隊在塞爾維亞邊境附近進行了軍事演習,大公作為王室的代表要去檢閱部隊。

  斐迪南大公原本是奧匈老皇帝的侄子,他漂亮的妻子原本是一位宮廷侍女,雖然不是出自名門,卻也還溫柔賢淑。非常講究門當戶對的奧匈老皇帝,本來不同意自己的皇位繼承人選擇這樣一位有失皇族身分的配偶,但大公一再堅持自己非索菲不娶,頗有點不愛江山愛美人。

  奧地利老皇帝看侄儿深陷情网難以自拔,最后勉強同意了這樁婚事,但卻提出了苛刻的條件:規定斐迪南大公死后,不得將奧匈帝國的王位,傳給索菲生育的子女。索菲由于出身卑微,甚至不能享受一位皇儲夫人的宮廷的禮儀,不能和大公一起同坐那輛標志大公身分的馬車,也不能同大公同坐在劇場的皇族包廂里看戲,當宮廷舉行大典時,不能享受兩扇大門同時打開的禮儀,當她進入時,只能打開一扇宮廷大門。

  由于維也納宮廷禮節對索菲的种种限制,斐迪南大公頗覺得對不起自己心愛的妻子,他要在遠离老皇帝和維也納宮廷的地方給索菲以補償:在塞爾維亞陪同大公一起檢閱部隊,接受威風凜凜的將士們的敬意,确實是千載難逢的好机會,對妻子起碼也是個精神上的安慰。

  斐迪南遇刺的這天恰好是星期天,天气晴朗,薩拉熱窩街道熙熙攘攘。斐迪南大公和他嬌小玲瓏的妻子在薩拉熱窩市長、波斯尼亞軍政府長官等要員的陪同下,乘坐六輛豪華的敞篷式游覽汽車,游覽了薩拉熱窩市容。大公不知道,有七名年齡最大23歲、最小只有17歲的塞爾維亞青年,正埋伏在他們的必經之路,准備暗殺他們。這七位塞爾維亞勇士屬于一個代號為“新波斯尼亞”暗殺組織,這個暗殺組織隨時准備以自己的鮮血換取奧匈占領者的鮮血。

  這天上午10時左右,大公一行的車隊進入了暗殺者的伏擊地域。先是一個暗殺者混進歡迎的人群,向頭帶羽毛頭盔的大公座車投擲出一顆自制的炸彈,但被大公的司机發覺,立即加快車速,炸彈落在了大公座車的帆布車篷上,彈到后面一輛車前爆炸,炸傷了后面隨車上的陪同人員,但大公夫婦卻安然無恙。這第一位暗殺者看到行刺未成,為了怕連累同伙,便吞下了事先准備好的烈性毒藥,并跳進了路旁的河中。

  大公夫婦在這第一次的未遂行刺中,雖然沒有受傷,卻受到了不小的惊嚇。看到陪同訪問的塞爾維亞地方官員誠惶誠恐的樣子,大公很是震怒,但認為行刺之事純屬偶然,于是繼續了他原定的行程。

  也是大公性命合該當絕。在接下來的行程中,由于安排疏忽,大公夫婦的座車与先導車和警衛車分別走向兩岔,在大公夫婦的座車轉向返回的時候,在距离薩拉熱窩市政大廳不遠處的一座橋上,一位看上去身体單薄的塞爾維亞小伙子,只身站在路的正中央,攔住了大公夫婦的車子,迫使他們停了下來。

  這位塞爾維亞小伙子名叫普林西普,年僅19歲,在距离車上的大公夫婦不足5英尺的地方,迅速拔出一支比利時造的小手槍,舉槍平射。一來距离太近,二來這勇敢的塞爾維亞青年訓練了非止一日,手槍中射出的兩發子彈全部命中目標:有一發子彈打中了大公的頸動脈,另一發子彈則擊穿了大公妻子索菲的腹部,也打斷了她的一根動脈。

  事情發生得如此突然,不僅司机和侍從人員目瞪口呆,就連已經中槍的大公夫婦惊得挺直坐著,有好几分鐘的時間目光呆滯地目視前方。直到侍衛們發覺從大公頸部和索菲腹部噴出的鮮血,赶上前來救護,大公夫婦方始軟倒。

  被擊中要害的大公夫婦,干當日上午11點鐘左右,由于內出血搶救無效而去世。

  普林西普見暗殺奏效,舉槍自殺,但手槍被從震惊中惊醒過來的塞爾維亞警察劈手奪下。普林西普又試圖服毒,毒藥還沒來得及服下,就被警察制伏。

  普林西普后來受盡折磨,于1818年4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戰后期,死在監獄之中。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后,由于德國和奧匈帝國戰敗,塞爾維亞人于1920年把他的遺骸從監獄墓地,移葬于薩拉熱窩的榮譽冢,并在他開槍射擊大公的那座橋上,刻嵌著他開槍時站立的足跡,這座橋也以他的名字命名,普林西普也被奉為塞爾維亞的民族英雄,此是后話。

  匆匆瀏覽了大公遇刺的報道,曼施坦因的頭腦中彌漫出一种不可名狀的憂懼心理,他厭惡地把報紙扔到了一邊。

  作為一個職業軍人,埃里希·曼施坦因非常鄙視暗殺行動。盡管暗殺者与被暗殺者之間并無任何私仇,暗殺者認為,自己的行動盡了民族大義,但這是一种弱者的行為,也是一种不甚光彩的行徑。基于這一點,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期,埃里希·曼施坦因拒絕了几次德國抵抗組織要求他同意暗殺希特勒的計划。他甚至為大公夫婦慘遭橫死而感到惋惜,如果奧匈帝國對塞爾維亞采取什么報复行動,他也不會覺得有什么不合理之處。

  曼施坦因果然沒有猜錯,恐怕刺殺大公的塞爾維亞小伙子,自己也不曾想到,他的這兩槍不僅把奧匈皇儲斐迪南夫婦送入地獄,而且把世界上除南极洲之外的六個大洲30多個國家的6000多万人拖進了血与火的海洋,使其中的一半人死于非命,自己的祖國也險些亡國滅种。

  普林西普的這兩槍,也打斷了遠在千里之外的柏林軍事學院中,僅讀了一年的德軍軍官曼施坦因少尉的學業,使他身不由己地卷入了隨之而來的世界大戰之中。

  曼施坦因當時可能還不太明白,塞爾維亞人刺殺了奧匈帝國的皇太子,表面上看是奧匈帝國与塞爾維亞國兩家的事,卻又為何是德國發難?但他的血管中流淌著的普魯士武士的血液,卻給了他一個很敏感的職業軍人的直覺:德國肯定不會置身事外!

  這里有著很复雜的背景。話還要從頭說起。

  普法戰爭之后,歐洲中部出現了一個統一的德國,從根本上改變了歐洲大陸的力量對比。法國在軍事和經濟上無力抵抗公開宣揚侵略方針的德國。俄國也不能不考慮這樣一個事實,即隨著強大的日耳曼國家的形成,在俄羅斯帝國的西部邊界出現了一個危險的潛在敵人。

  為了孤立法國,德國拉攏奧匈帝國,而奧匈与俄國又在爭奪歐洲的巴爾干上,有著很深的矛盾。1879年10月,奧匈政府同德國政府代表簽訂了條約,規定兩國中任何一國一旦遭到俄國的進攻,雙方有義務竭盡本國的全部軍事力量,給予對方軍事援助,未經通知和雙方同意,不單獨媾和。1882年,意大利為了擺脫法國經濟控制和同法國爭奪北非突尼斯,也加入了這一同盟。受到俄國威脅的羅馬尼亞也于1883年秘密加入了這一條約。

  即使与德國單獨較量,法國也不是德國的對手,這一點法國倒是頗有自知之明。法國也急于找到同盟者,而且最先選中了与自己處境差不多的俄國。

  1891年8月,俄法兩國也開始考慮結盟。1892年8月,俄國總參謀長同法國總參謀長助理簽署了《法俄軍事協定》,1893年12月,該條約得到了雙方政府的批准。

  該協定的第一條為,“如果法國遭到來自德國,或者受德國支持之意大利的進攻,俄國將使用它所擁有的全部軍隊進攻德國。如果俄國遭到德國或者德國支持之奧地利的進攻,法國將使用它所擁有的全部軍隊進攻德國。”

  條約的第三條列出了對德國作戰的兵力:“法方用于對德國作戰的軍隊應為130万人,俄方為70万至80万人。這些軍隊將以最快的速度投入作戰,以便使德國不得不立即在東西兩線交戰。”

  英國本來与法國人是宿敵,但由于英國害怕新興的德國更甚于法國,遂尋求与法國接近。1904年4月,英法就非洲的殖民地問題達成妥協,以便聯合起來對付德國。俄國和英國的軍事同盟也于1905年開始提到議事日程,英國國王愛德華七世与俄國沙皇巨古拉二世就共同對德戰爭的問題交換了意見,而在俄、法總參謀長會議記錄中,出現了關于一旦德國進行反英戰爭動員時,俄國和法國應立即實行動員的條款。

  當然,以上這些錯綜复雜的國際關系,對大部分時間在軍校中度過的埃里希·曼施坦因來說,理解起來相當困難;但距离德國并不甚遠的巴爾干半島上所發生的一切,對德國來說到底意味著什么,他卻是一清二楚的。

  土耳其与德國有著共同的利益,按照与土耳其簽訂的協議,德國政府于1913年12月向土耳其派出了一支軍事使團,以改組和訓練土耳其軍隊,控制土耳其的武裝力量。

  這支70余人的德國駐土耳其軍事使團,已經使德國軍官把持了土耳其參謀總部和大兵團的一些主要職位,土耳其甚至任命德國軍事使團的領隊將軍為土耳其首都君士坦丁堡的衛戍司令。如此龐大的德國軍事使團在土耳其的活動,對俄國是一個嚴重的威脅,特別是對俄國黑海沿岸和高加索一帶的邊境安全,构成嚴重威脅。

  但德國本土与土耳其并不接壤,中間隔著一個巴爾干。協約國要想打破德國与土耳其的戰略聯盟,必須控制巴爾干,以割斷德國与土耳其的聯系,而德國基于上述原因,也必先圖巴爾干。因此該地成了名符其實的兵家必爭之地,得之則生,失之則死,成了歐洲不折不扣的“火藥桶”。

  巴爾干半島素有歐洲的“火藥桶”之稱,而塞爾維亞則是巴爾干火藥桶中的導火索。塞爾維亞原是在奧匈的勢力范圍之內,沙皇俄國也非常想染指這個地方,因為這個地方的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塞爾維亞在几次巴爾干戰爭中,取得過小胜;尤其是戰胜了土耳其之后,想乘此時机把巴爾干半島上所有的塞爾維亞族人聯合起來,擺脫大國的控制,組成大塞爾維亞,成立一個統一的斯拉夫國家。

  這對歐洲南部的所有斯拉夫人都很有鼓動力,尤其是對奧匈帝國遼闊的版圖上生活著的700万被強行并入的斯拉夫人,無疑是一次強烈的震撼。一時間,塞爾維亞民族解放運動風起云涌,各种解放組織如雨后春筍,活動頻繁。這些都動搖了奧匈帝國的統治基礎,奧匈統治集團內部的強硬分子早就視其為眼中釘、肉中刺,必欲除之而后快,處心積慮地想用武力來打垮斯拉夫民族運動的策源地塞爾維亞,他們也在尋找种种借口要求對塞爾維亞進行戰爭。

  斐迪南大公正是奧匈主張對塞爾維亞動武的強硬派代表人物之一。他于1914年6月12日,也就是被刺殺的前一個多月,應邀訪問了德國。德國皇帝威廉二世明确地向他保證,奧國進攻塞爾維亞時,如果俄國插手對付奧國,則德國絕不會袖手旁觀,肯定要向俄國宣戰。德國的這种承諾對奧匈帝國來說,無异于一种慫恿。

  大公之死無疑給這火藥桶點燃了導火索。德國假借履行對奧匈帝國的“諾言”之机,磨刀霍霍。

  此時遠离暗殺風暴中心千里之外的柏林軍事學院,人們已經沒有心思再去听課,議論的話題只有一個,那就是如何報复塞爾維亞。一些狂熱的、近乎失去理智的少壯軍官們主張立即動手,給不知天高地厚的塞爾維亞人以鐵和血的懲戒!

  盡管曼施坦因預料到可能會有戰爭發生,但這种可能似乎還有一定的距离。在暗殺事件之后的一個多星期時間里,奧匈帝國外交部保持著沉默,但卻听任民間的狂熱情緒愈來愈高。奧地利參謀總長康德拉將軍晉見了奧地利皇帝,要求對塞爾維亞宣戰,奧皇一旦開戰,尤其是俄國卷進來之后,德國還是否履行其盟國義務的問題,再一次致信給德皇威廉,在得到了肯定的答复之后,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送交了最后通牒。

  奧國駐塞爾維亞公使于1914年7月23日下午6時,向塞爾維亞政府遞交了最后通牒。最后通牒的每一項几乎都傷害了塞爾維亞作為主權國家的尊嚴。這個通牒限塞爾維亞政府在48小時之內答复。

  塞爾維亞政府在接到奧地利的最后通牒之后,一方面准備開戰,立即向俄國求援,并疏散了奧賽邊境的居民,并于7月25日下午3時,离最后通牒規定的時間還剩下3個小時,發布了戰爭動員令。另一方面,塞爾維亞也沒有放棄和平的最后努力。

  在當日下午5時50分,即最后通牒期限的最后10分鐘,由塞爾維亞政府首相帕西奇親自將政府的答复交給奧國公使,接受最后通牒的大部分條件,只是不同意奧國警察在塞爾維亞國土上參加調查与薩拉熱窩事件有牽連的人,理由是這違反了塞爾維亞的憲法。塞爾維亞政府重申了希望和平、和解的愿望,甚至提出,可以請海牙國際法庭來仲裁。

  由于沒有得到完全的滿足,實際上也不可能完全滿足,奧地利駐塞爾維亞公使館全体人員于當日下午6時10分左右,撤离了塞爾維亞。

  奧地利于7月28日對塞爾維亞宣戰,并于當夜炮擊貝爾格萊德。7月31日,奧皇簽發了戰爭總動員令,并向奧塞邊境集結了大批的軍隊。

  沙皇俄國政府宣布對奧塞沖突不能袖手旁觀。7月29日,沙皇下達了總動員令。俄國是歐洲列強中幅員最遼闊、人口最多的國家,盡管經濟不發達,武器落后,但卻有著潛在的兵員优勢。

  在俄國下達戰爭動員令的兩天之后,德國向俄國和法國發出最后通牒,要他們在12小時之內停止對奧地利和德國的每項戰爭措施。7月31日11時40分,德國在獲悉俄國仍然沒有停止戰爭總動員以后,于當日12時也宣布國家進入戰爭危急狀態。8月1日,德國宣布戰爭總動員,德國駐俄國大使于當日晚7時,向俄國外交大臣遞交了德國的宣戰照會。

  這樣,奧匈從1914年7月28日起處于對塞爾維亞的戰爭狀態,而德國從1914年8月1日起,又處于對俄國的戰爭狀態。

  曼施坦因所在的柏林軍事學院,自然也不是世外桃源。德國皇帝宣布了戰爭總動員,德國的兵力急劇擴充,頓感軍官不足,于是剛剛讀了一年的曼施坦因不得不中斷了學業,被編入第二近衛預備團,任中尉副官;几個月后,被破格晉升為上尉。

  在近代歐洲各國的軍隊中,凡是帶有“近衛”字樣的軍隊,都是被皇帝所器重的精兵,各國都是如此。曼施坦因任職的部隊是陸軍中的一支具有悠久歷史的團隊,而普魯士的軍事傳統中,是把陸軍引以為自豪的。他在軍校時就時常听教官說,陸軍是戰場上的王后,蓋流行于西方的國際象棋中,以王后的棋子威力最大之故。以后凡是在德國陸軍中任職的軍官,無不把這句名言挂在嘴邊。

  陸軍在此時對戰爭的胜負往往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德國陸軍分為基本兵种和輔助兵种兩大類:步兵、騎兵和炮兵為陸軍的基本兵种;工兵、鐵道兵、舟橋兵、通信兵、有線電報兵、無線電報兵,加上航空兵、浮空兵,构成了陸軍的輔助兵种。步兵在陸軍系統中占的比重最大,平均約有70%,炮兵占15%,騎兵占8%,其他輔助兵种占7%。

  曼施坦因所在的團由三個營組成,每營約由1000多名士兵組成,分為四個連,每個連由四個排組成,每排由一位中尉指揮。團以上的建制依次為旅、師、軍、兵團和集團軍,每個旅下轄兩個步兵團。陸軍中的師為戰術兵團,步兵師通常由兩個步兵旅和一個炮兵旅(團),配屬2至3個騎兵連和一些特种部隊,一個師的總兵力在1.6万至2.1万人之間。擔負戰略任務和戰役任務的最大作戰單位是集團軍,一個集團軍編成包括3至6個軍、騎兵兵團、工程兵部隊和集團軍直屬炮兵。一個軍的編成中有2至3個步兵師以及其他配屬分隊。

  這樣,德軍形成了統帥部指揮集團軍、集團軍指揮軍、軍指揮師、師指揮旅或者團、團指揮營、營指揮連、連指揮排、排指揮班的完整的指揮系列;各級指揮官軍銜也從元帥到將官、校官、尉官,尊卑有序,不至于亂了方寸。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開戰的初期,曼施坦因只是團里的一名副官,主要負責照顧團長的飲食起居,后來才改任作戰參謀,輔助團長制定作戰計划,不需要到連隊中直接帶兵。而且他所在的團也井非第一個波次的進攻團,只是跟在主攻團后面收拾一下殘局而已。因此在戰爭初期,并無多大的生命危險。

  埃里希·曼施坦因人雖然在團里,但心早已經飛到了德軍總參謀部,這里才是指揮戰爭的神經中樞,能到這里工作,才不枉為軍事學院的高材生。德軍的總參謀部是近代軍事史上的一個效率比較高的机构,由19世紀后期任德軍總參謀長的老毛奇勳爵創建,成了各國效仿的榜樣。隨著歐洲局勢的日趨緊張,這個神經中樞的任務就是把早已擬定紙上的戰爭計划,變成現實。

  德國總參謀部制定的戰爭計划,出發點就是:必須避免在西線對法國和在東線對俄國兩條戰線同時作戰。腹背受敵,向來是兵家之大忌,更何況法國和俄國合在一起的軍事力量已經超過了德國。

  俄國龐大的軍事官僚机构工作效率非常低下,軍事動員工作進展緩慢。德軍參謀總部推算,俄國要完成動員和集中至少需要六個星期的時間;趁俄國軍事力量尚未在邊境集結完畢之机,迅速解決法國,然后借助發達的、事先修筑好的鐵路線,把大軍轉到東方,与奧匈軍隊合兵一處,再解決俄國。德國統帥部制定的作戰計划,就是以在六至八周的時間內,結束對法國的西線戰爭為依据。在此期間,只需用少數部隊監視俄軍動向。

  奧匈陸軍總共有150万兵力,約合110多個師,分屬三個大的軍事集團。其中最強大的一個集團稱之為“A梯隊”,編成四個集團軍,在戰爭開始后對俄國執行戰斗任務。第二個集團稱為“最小的巴爾干集團”,主要對付南斯拉夫國家,只取守勢。第三個軍隊集團稱為“B梯隊”,這個集團的使命是對付塞爾維亞,在得到另外兩個集團的加強后,從西面和北面迂回包抄塞爾維亞。

  1914年8月3日晚6時45分,德國駐法國大使向法國政府遞交了一份宣戰照會,指責法國飛机破坏了比利時中立,在德國(卡爾斯魯厄和紐倫堡兩座城市上空飛行,并對上述鐵路線投擲炸彈,同時還指責法軍在几個地點侵入德國領土。由此德國對法國宣戰。

  1914年8月4日,英國政府獲悉德國已經入侵比利時領土,馬上向德國政府遞交了最后通牒,限其在柏林時間8月4日24時,也就是格林威治時間8月4日晚23時以前做出明确答复:要么退出比利時領土,要么与英國開戰。

  德國并不買英國的帳,馬上拒絕了英國的最后通牒。德國外交大臣答复說,入侵比利時是出于軍事上的戰略考慮,而軍事上的需要高于一切。看到沒有任何希望,英國于格林威治時間8月4日晚11時,宣布与德國處于戰爭狀態。

  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德國首先破坏比利時的中立而拉開了帷幕。曼施坦因上尉跟隨自己的團隊,一路向比利時殺將過去。作為作戰參謀人員,他對一個早有耳聞而又不知其詳的德軍作戰計划,有了大致的了解,并在戰爭初期親眼看到了這個計划的威力——這個計划就是著名的“史里芬計划”,日后曼施坦因上尉賴以成名的“曼施坦因計划”就受到了這個計划不小的影響。。

  不知德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使用的所謂“史里芬計划”,給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曼施坦因提供了什么借鑒,且听下章分解。
  ------------------
  亦凡公益圖書館掃校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