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第六章 國防軍中的精英


     首次大戰告失敗,簽訂和約主權衰;
     重新組建國防軍,冀圖卷土又重來。

  話說德國在經歷了凡爾登和索姆河戰役之后,元气大傷,再無余力發動新的攻勢。凡爾登和索姆河戰役可以說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遭受到人力和物力极大損失的德國,從此失去戰爭的主動權。

  1916年8月29日,曼施坦因的姨夫馮·興登堡被德皇威廉二世任命為德軍總參謀長,魯登道夫被任命為后勤總監,以圖東山再起;而曼施坦因的所在師,更是奔命于西線各防御要點之間,大有捉襟見肘之感。他在激烈的戰斗中,看到身邊的戰友和士兵們一個個地倒下,認為這种靜態塹壕戰,對德國非常有害,步兵遭受的重大損失是德國所承受不起的,因此有尋求新的戰術觀念的必要。

  俄國十月革命的消息傳來,使曼施坦因仿佛又看到了德國取胜的一線希望,但不久隨著美國參戰,這個希望破滅了。

  1917年3月初,俄國彼得格勒爆發了罷工和糧食騷動,沙皇派去了軍隊,可軍隊倒向了暴動者一邊。3月15日,沙皇政府宣布倒台,尼古拉二世把他的退位詔書交給了國家杜馬的議長,俄國成立了臨時政府。

  俄國新政府宣布繼續忠于協約國,把戰爭進行下去。但以列宁為首的布爾什維克提出了“和平、土地、面包”的口號。工人和士兵組成了蘇維埃委員會,不愿意再去流血送死。

  布爾什維克發動了武裝起義,并于俄歷的十月(也就是公元1917年11月7日)掌握了俄國政權,這就是震惊世界的俄國“十月革命”。11月8日,革命成功后的第二天,列宁發布了和平令,11月22日簽訂了停戰協定,隨后派出了托洛茨基率領的蘇聯代表團,在被德軍占領的俄國鐵路線終端布列斯特一里托夫斯克開始了与德國的和平談判。

  在東戰場失去了主要作戰對象的德國,開始把主要兵力由東向西作大幅度調整,在俄國只留下几個師,用來監督把在俄國和烏克蘭掠奪來的谷物,源源不斷地運往德國。

  1917年4月6日,由于德國的無限制潛艇作戰,使美國找到了加入歐洲戰事的借口。美國對德國的宣戰,使得本已精疲力竭的英法等協約國像注射了一針強心劑,美國的雄厚兵力和工業實力,不久就把戰爭胜利的天平壓向了協約國一方。

  協約國對德國的封鎖,加之連續數年的窮兵黷武,導致德國國內基本生活物質匱乏,人們對戰爭感到厭倦。1918年初,德國的几個工業城市累計有50万名工人,由于不斷惡化的物質生活條件而宣布罷工,德國后方狼煙四起。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接近尾聲的時候,數量上處于劣勢的德國步兵,又發明了步兵的新戰術——塹壕對壘戰中的步兵滲透戰術:以步兵營或者比營稍小的單位,組成由一些戰斗經驗丰富、年輕力壯的精干人員參加的突擊滲透部隊;利用協約國防御部隊的間隙和薄弱部分,突入到協約國防御縱深之后;戰斗打響后,由大部隊向正面之敵發起攻擊,而滲透部隊則從后面割斷其防御体系,再夾擊已經孤立的据點。有一次,由于滲透戰術奏效,德國士兵甚至繳獲了英軍陣地上沒有來得及運走的成千上万瓶威士忌酒。

  滲透戰術雖然不是曼施坦因所發明,但卻給他帶來了很大的啟發。這种戰術有點与日后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德國使用的閃擊戰術類似,只是在使用的規模和机動速度上,有大有小而已。

  隨著德國回光返照式的進攻:1918年7月15日被稱為第二次馬恩河之戰進攻的結束(這一進攻只持續了兩天),德國軍隊就只剩下防守挨打的份了。協約國于7月18日開始大規模反攻,德軍連續退卻,人力和物力均感疲乏的德國軍隊,兵力只有協約國軍隊的37%。而協約國一方,包括坦克、戰斗机和轟炸机在內的新生力量,正被源源不斷地補充到前線。德軍精心設置的防線——1916年构筑的极為堅固的“興登堡防線”(也稱“西格弗里德防線”)被協約國士兵輕而易舉地突破。

  1918年10月30日,德國的盟國土耳其宣布停戰,接受了協約國苛刻的停戰協定。

  奧匈帝國也于1918年11月3日宣布投降。根据停戰協定,奧匈軍隊只可保留20個師的兵力,其他一概复員;釋放全部戰俘,戰艦解除武裝后交給協約國,協約國軍隊有權使用奧匈境內的鐵路和公路,這樣協約國就可以從奧匈境內進攻德國。

  為了挽救頹勢,德皇于1918年10月27日迫使魯登道夫辭職。第二天,德國北部的重要軍港威廉港爆發了海軍的反抗,并很快蔓延到基爾港的公海艦隊。革命的標志——紅旗飄揚在戰列艦上,德國水兵們戴上紅色帽章,成群結隊地唱著法國大革命時期最流行的《馬賽曲》行進在街頭,軍官們有的參加了起義,有的躲了起來。到了11月4日,起義已經席卷德國北部,并迅速蔓延到南部和西部。以新任國防部長埃茨貝格領導的德國停戰委員會,開始同協約國最高軍事指揮官、法國的福煦元帥在貢比涅的火車車廂里談判。

  1918年11月9日,馮·興登堡正式會見德皇威廉,告訴他,德國軍隊已經沒有力量保護他,并勸告德皇退位,前往荷蘭避難。德皇威廉接受了勸告,在48小時內宣布了退位;統治德國達數百年的霍亨索倫家族壽終正寢。

  停戰之后,曼施坦因所在的師在駐防的東線放下了武器。戰爭終于結束了,但作為一個受普魯士軍國教育多年的職業軍官,曼施坦因不想把德國失敗的原因歸咎于德國軍人在戰場上的作戰,他認為,德國軍隊是被“11月的罪人”(他們是這樣稱呼与協約國簽訂停戰條約的人)所出賣,真正的德國軍隊并沒有被打敗。

  根据11月11日簽訂的停戰條約,德國從所有侵占領土上撤出,把1871年普法戰爭中強占法國的阿爾薩斯和洛林歸還給法國,交出大量的戰爭物資,其中包括5000門大炮和2·5万挺机槍;德國公海艦隊現存的10艘戰列艦、6艘戰列巡洋艦、8艘輕巡洋艦、50艘驅逐艦和全部潛艇,都被扣留。這些艦只不久將運往英國斯卡帕弗洛的海軍基地,法國海軍將接收其中的大部分作為戰爭賠償的一部分。當法國人正興高采烈地等著接收戰利品的時候,德國水兵卻鑿沉了他們的戰艦。

  第一次世界大戰從1914年7月28日奧匈帝國對塞爾維亞宣戰開始,到1918年11月11日德國正式投降,歷時4年又3個月,參加戰爭的有30多個國家,雙方參戰兵力達6000多万,傷亡3000多万人,因戰爭而死于饑餓和疾病的平民達1000万人,交戰各國的經濟損失多達2700億美元。

  戰爭結束之后,曼施坦因暫時躲到家里,他不愿意整天看到士兵們那副萎靡不振、百無聊賴的樣子;加上他在戰斗中負過傷的傷口又隱隱作痛,是該休息一段時間了。

  家中的境況自是不如從前,連年的戰爭使得像柏林這樣的大城市都供應困難,物資貧乏,市民們只能靠配給的馬鈴薯度日。德皇的遜位,使得從前的貴族地位一落千丈,租佃給農民的土地由于精壯勞力都送去了前線,收成無多,交的地租极為有限。

  更有甚者,對于德國人來說,災難并不由于戰爭結束而結束,戰胜國的列強豈肯就這樣善罷甘休?

  1919年1月18日,德國難堪的日子終于來到了。這一天,戰胜國一方在法國的凡爾賽宮召開了和平會議。法國之所以選擇這個日子開幕,是有意使德國難堪,因為這一天正是威廉一世在凡爾賽宣布成立德意志帝國的日子。參加對德、奧、土等國作戰,或者同上述國家斷絕了外交關系的27個國家的代表出席了和會,而德國及其盟國被排除在外;蘇維埃俄國也未被允許參加會議,一來俄國与德國單獨媾和使協約國諸列強余怒未息,另一方面這次會議還將商討如何對付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蘇聯的問題,不便請俄國人來參加。

  1919年6月28日,經過激烈的討价還价之后,英、法、意、日等國在巴黎凡爾賽宮的明鏡大廳簽訂了對德和約,這就是著名的《凡爾賽和約》。

  真是好事不出門,惡事傳千里,《凡爾賽和約》的有關內容不久就傳到了德國柏林,曼施坦因也像其他的柏林居民一樣,得知了該條約的有關內容。

  這個條約全稱為《協約和參戰各國對德和約》,包括序言、議定書和440條約文,洋洋洒洒,無非是要德國割地賠款;德國將其海外的屬地全部交由協約國瓜分,將一部分領土割讓給比利時、捷克斯洛伐克,除將阿爾薩斯和洛林歸還法國之外,還要將原本屬于德國的薩爾煤礦的開采權給予法國;給波蘭在德國本土与東普魯士之間划出一條入海的“走廊”(也就是德國人引以為恥的“但澤走廊”,這條走廊使波蘭得到了海港,卻使東普魯士与德國本土分离)。

  尤其條約中的有關限制德國軍事的部分,令參加過大戰的軍人极為不滿。為了防上普魯士軍國主義的死灰复燃,《凡爾賽和約》還在在武裝力量上對德國加以諸多限制,規定德國在萊茵河右岸的50—60公里的地區划為非軍事區,拆毀原來的一切軍事設施,德國不得駐軍和舉行各种軍事演習。而萊茵河左岸則由協約國占領15年;協約國對德國的科倫、科布倫茨、美因茨三個占領區分別占領5年、10年、15年;軍事占領的費用由德國負擔。

  德國陸軍不得超過10万人,海軍不得超過1.5万人,不能擁有空軍,陸軍不能使用坦克和重炮,海軍只能擁有36艘軍艦,并不能配備主力艦,最大艦只不能超過1.6万吨,禁止海軍使用潛艇。軍隊的總參謀部及其他類似組織都予以解散,廢除普遍義務兵役制。和約還要求他們把包括德國皇帝威廉二世、興登堡等人在內的800多名“戰爭罪犯”交給協約國審判。

  曼施坦因同所有的德國人一樣,當然反對這個和約。1919年5月7日和約在柏林公開發表的當天,曼施坦因參加了憤怒的柏林市民群眾集會,德國臨時政府的首腦們也認為不能接受這一和約。

  戰敗和德國國內的革命,使舊德國陸軍的使命結束了,但曼施坦因的軍事生涯似乎還沒有走到盡頭。1919年,正當曼施坦因彷徨無計并沉浸于喪權辱國的悲哀之中的時候,有一個他意想不到的人,到他在柏林的家中去找他。

  這個找他的人,就是曼施坦因在德軍第一集團中的參謀長羅斯堡將軍,他請心灰意懶的曼施坦因出山,充任自己的幕僚。羅斯堡將軍此時正奉新成立的魏瑪共和國政府之命,主持一個設在柏林的委員會,這個委員會的任務就是根据《凡爾賽和約》對德國武裝部隊的限制,擬定一個擁有10万人的德國新陸軍的建軍計划。

  德國軍國主義可以說是根深蒂固的,僅憑一紙條約就想從根本上予以鏟除是不可能的。根据《凡爾賽和約》,德國參謀本部已被解散,但事實上卻轉入地下,用各种巧立名目的方式繼續存在下去。羅斯堡主持的這個委員會,實際上已經行使了德國參謀本部相當一部分職責。

  曼施坦因雖然未能畢業于柏林軍事學院,但由于他有多年的參謀業務經驗,又在德軍的各級部隊中任過職,遂以被准許留在這個委員會中繼續工作。另外,曼施坦因家族在軍界的影響,特別是馮·興登堡在軍界的聲望,都使得曼施坦因比起其他人來說更有競爭力。

  德國軍隊的大幅度被裁減,很多在軍界謀生的人失去飯碗,曾經引起了軍隊的騷動。1920年l月10日,駐波羅的海沿岸的5万名德軍在奉調回國的途中,得知他們將要被裁減的消息之后,极為不滿,進行了抵制。解散德國埃爾哈特和勒文弗爾德海軍旅的命令,也引發了這兩個海軍旅士兵的叛亂。叛亂的軍隊曾經于3月13日攻陷了柏林。其他國防軍拒絕与叛軍作戰,身為作戰局長的馮·塞克脫對部下說:國防軍不打國防軍。這實際上就是對叛亂的一种變相支持。

  曼施坦因所在的委員會,條件十分艱苦。辦公室破舊不堪,好多人擠在一個辦公室中辦公,吃著簡單而粗糙的食物,整天埋在滿是灰塵的檔案堆中,查閱有關資料,進行甄別和遴選。這個委員會在馮·塞克脫將軍和羅斯堡將軍的領導下,工作卓有成效,不久一支新的德國國防軍的框架就建立起來。

  德國的敵人在形式上把舊軍隊給毀了,比任何德國自身的改組委員會辦得都要徹底,反過來對產生一個全新的國防軍倒顯得十分有利。新軍隊的基本任務只有兩個,那就是攻擊与防御的工具,一個民族既要攻擊別人還要防備別人的攻擊。至于攻擊誰和防御誰,那是政治家的事。

  德國新國防軍必須有一個過硬的軍官階層。舊軍官的將校團中,有些經過了戰事,還愿意服役,從他們之中挑選,并不是什么難事,可挑選的比例大約是10:1,就是從4万名舊軍官中保留4000名,保留部分舊軍官有利于一些普魯士軍人的傳統,如思想与教育、訓練与經驗,能傳授給新的軍官將校團。

  新國防軍的軍官,還有個忠誠誰的問題。對于一個像曼施坦因這樣的舊軍官來說,一家几代人都与皇室發生同樣的關系,難于割舍,從感情上忠誠于王室。現在新軍官服務的對象只是一個抽象的共和國,這個概念對剛剛取消王室的魏瑪共和國來說,不僅抽象,而且冷酷。忠于憲法嗎?共和國只要經過國會2/3人的。同意,每天都能修改,同樣喚不起軍人的義務感,逞論忠于它了。只有兩個條件可供參考:一是對德意志民族的義務觀念,二是絕對服從于上級,這樣的將校團才堪用。

  報名參加新國防軍的人很多,供過于求。10万陸軍,這對原本尚武的德國人來說算得了什么呢?但新國防軍不是失業救濟所,只能是优中選优——特別注重士兵的身体素質和文化素質。

  對付協約國對德國軍隊員額的限制,曼施坦因和委員會的同僚們采用了當年對付拿破侖的辦法。他們還記得,在19世紀初,拿破侖打敗普魯士之后,就曾經逼迫普魯士接受了軍隊總數不能超過4.2万人的限制,但在1808年普魯士采用了每個連隊每個月都有一些人秘密休假而增補一些新兵填補空額的方法,這些新兵在經過短期訓練后,立即离開部隊。因此,盡管普魯士的正式部隊始終不超過4.2万人,但經過訓練的后備軍卻不下10万人。當然這些都在秘密中進行。

  在德國新國防軍的建軍理論上,曼施坦因深受被稱為德國新國防軍之父的馮·塞克脫的影響。馮·塞克脫在德國軍界被《凡爾賽和約》壓得七零八落的時候,用一句富有哲理的話,激勵起德國軍人的信心,他對屬下說:“就像火山爆發改變了原來的山川地形,但也可以創造新的田園一樣,《凡爾賽和約》毀滅了德國的舊的陸軍組織,卻使新的組織建立起來更加容易。”

  的确,在《凡爾賽和約》中;關于解除德國武裝的章程,定得十二分的精密;而且在具体執行的時候,協約國的監察委員們又常常節外生枝,按煦不利于德國的方面去解釋有關條約。

  負責籌建德國新國防軍的委員會,自然少不了与戰胜國的監察人員接触。在与這些趾高气揚的監察人員打交道的時候,曼施坦因深深感到亡國軍人的恥辱。他們所造的表冊,往往夸大了德軍應該收繳和銷毀的武器數量,在執行時又往往采取刺傷德國民族自尊心的方法,逼迫德國士兵把武器搬到空場上,一面奏著法國《馬賽曲》,一面焚燒。如果德國人向他們抱怨,他們只是聳聳肩,做著無可奈何的樣子,把和約的條文指給德國人看。

  法國人甚至采取了更傷害德國人顏面的方法,讓法國的武器商人穿上占領軍的軍服,帶著黑人——當時被認為是劣等有色人种——到德國各地的要塞去檢查,然后把收繳的武器轉賣給其他國家,大賺其錢。德國造的武器精良,自然不愁找不到買主。

  和約還禁止德國各大學、各种學校、會社和學術團体,与新國防軍任何軍事研究与軍政部門聯絡,這樣做實際上就是不許對德國青年進行軍事教育,而其他協約國卻是非常重視。

  和約中除了廢除德國的參謀本部之外,還禁止德國設立一切高等軍事教育机關,尤其是像柏林軍事學院這樣的院校——除純粹的武器學校之外——主要是使軍官的价值降低,使他們受不到普魯士精神教育及戰爭學理論的教育。參謀本部是鑄造將校和參謀長的處所,還是使德軍在戰術和戰略方面的觀念一致、使龐大的軍隊在最高統帥的意志下工作的机构。廢除了軍事院校,可以使德國方面即使產生了一個偉大的軍事天才,也找不到訓練好了的人去執行其計划和理想。

  德國新國防軍這區區的10万人,也只可用于德國的內部治安和服務邊疆。前者只起候補警察的作用,后者主要起海關官吏的作用。國際監察委員會曾規定,德國國防軍的衛戍地點,要一排排地分布全國。其用意很明顯,這10万人越是分散,就越不便共同訓練。而且這10万人還須為雇佣兵——而不是盡義務,雇佣兵役制要比義務兵役制花費更多的錢。雖然英國和美國也都是雇佣兵制度,但其一為島國,其二在大洋彼岸,且海軍极強,而德國缺乏的恰恰是這些。

  德國只能擁有防御性的武器,不能擁有飛机和坦克等進攻性武器。

  德國沒有權利自由編制新國防軍的10万人,只能編為七個步兵師和三個騎兵師: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經驗證明騎兵的效力最少,而且騎兵的費用要昂貴得多。

  德國10個裝備不全的師,在未來歐洲戰場上的作用微乎其微。

  曼施坦因和他建軍辦公室的同僚們,就是在這种層層限制下,進行著德國新國防軍的建軍工作。

  首先新軍服的選擇上,頗費了一番心思。軍服是一种威嚴、權力和義務的象征,穿上它,軍人就不會忘記自身肩負的使命。青年人之所以選擇軍人職業,對威武華麗的軍服的羡慕,不能不說是重要原因之一。

  由于當時條件的限制,德國新國防軍的制服不得不力求簡單,從大戰結束后德國各地義勇軍雜亂無章的軍服中,恢复表面上的一致,;顏色以灰色為主。

  和約禁止德國建立高級軍事教育机關,故德國士官學校的基礎較為高深。舊軍只是招收高中畢業生,加上18個月的訓練,其中有9個月是在士官學校,即可成為合格的士官。而新國防軍則注重在行伍中挑選士官候補生,被證明是可用之人后,送到士官學校接受為期兩年的訓練。第一年,受普通軍事訓練,第二年受步騎兵及各种武器學理的訓練。鼓勵軍官自己加以深造。

  魏瑪共和國的國防部和各高級司令部已經占去大多數現有軍官。從前陸軍部的工作,現在完全由國防部擔當。其他如編輯戰史、測繪地圖則完全脫离了軍事范圍,參謀本部情報部的職責交給了外交部,他們把國外使用先進武器的情況及時傳遞給軍隊。找出10万人居住的地方,看似容易,實則困難重重。德國東部和西部衛戍城市的宿營設施,因疆土的割讓而化為烏有;萊茵河流域不得駐軍,舊軍解散之后,老營房成了無主的贓物,被瓜分和蚕食。當新建國防軍的時候,差不多都被別人搶光了,找回它們,費了很多的口舌。另外,結婚的軍官找住宅也不容易。

  在1919年至1929年這10年間,曼施坦因工作相當努力,但生活又相當不愉快,德國國內的政局動蕩和通貨膨脹使他不能再繼續享受貴族式的生活。

  《凡爾賽和約》除了軍事之外,還在經濟和賠款上給德國套上了沉重的枷鎖,德國喪失了1/7的領土、75%的鐵礦和26%的煤炭。賠款總額為2260億金馬克(后又減少為1320億),德國的臨時政府在償付了第一批10億金馬克后,財政就完全崩潰了,當時德國政府所有的稅款收入,每月充其量也就是1億金馬克。

  馬克從1921年開始貶值,跌到了75馬克對1美元,1922年又跌到了400:1,1923年初跌到了7000:1,1923年1月法國占領德國魯爾礦區的那一天,馬克跌到了1.8万:1美元,到了7月1日,跌到了16万:1,8月1日跌到了100万:1美元,到了1月,跌到了40億:1,此后就成了一錢不值的廢紙,市民一生的儲蓄蕩然無存。大筆的銀行存款還買不到一把胡蘿卜、几個馬鈴薯、几兩糖、1磅面粉。馬克崩潰的唯一好處就是使德國能逃避公債,免付賠款,用毫無价值的馬克還債也掃除了戰爭債務。但使得像曼施坦因這樣的家族都嘗到了破產和饑腸轆轆的滋味,就更甭說德國社會的中下層了。

  不知曼施坦因在經濟蕭條中怎樣生活,且听下章分解。
  ------------------
  亦凡公益圖書館掃校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