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德國毀約擴軍備,喜煞將領升高位; 參謀總部任次長,好景不長遭擠競。 曼施坦因在經濟蕭條中生活水平無法保障,加之他所在的那個建軍委員會廟小僧多,升遷很是困難,于是在1929年,曼施坦因不得不改換門庭,到國防部參謀本部的作戰部門(即第一廳)工作。 大約是在20年代初,在德國國內政局動蕩、因戰爭賠款而通貨膨脹加劇的時候,曼施坦因草草地与林茨的一位軍人世家的女儿結了婚。相隔一年,他們的第一個孩子來到了世上。 曼施坦因的長子名叫吉羅,出生于1922年的除夕。從出生之日起吉羅就是一個文弱的孩子,他幼年多病,靠著曼施坦因妻子的小心撫養,才逐漸壯實起來。因為吉羅自幼多病,他的童年几乎沒有像同齡的孩子那么多的樂趣,好多的游戲限于他的体力而退避三舍,但這也使他變得十分的少年老成。1940年吉羅高中畢業之后,就在李格尼茲加入了德軍第51軍。1942年戰死在蘇聯戰場。 1924年—1930年間,德國從美國借來了70億美元的外債,除了償付戰爭賠款,也用于社會服務,修建了民宅、民用机場、戲院、運動場和其他娛樂場所,工業生產也得以恢复,生活得以改善。但1929年10月24日美國華爾街股票市場突然崩潰,德國的貸款到期,又不能重新借貸,經濟的蕭條使德國無法出口足夠的東西來換回德國所需的原料和糧食,失業人數突破了800万,人均收入下降了一半。 這段時間內,曼施坦因后半生被綁上戰車、為之賣命的納粹主義和希特勒登上了德國的政治舞台。 阿道夫·希特勒1889年4月20日出生于德奧邊境萊茵河畔的小鎮,他的父親是奧地利海關的職員,母親篤信宗教,希特勒在讀完了小學、中學之后,于1906年投考維也納藝術學院,名落孫山。1908年希特勒在其母親去世之后,离家出走,在維也納過起了流浪生活,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當過兵。他利用第一次世界大戰后德國民眾反對《凡爾賽和約》束縛的憤懣情緒,利用各個階層對軟弱的魏瑪共和國的失望和不滿,在共和國發生經濟、政治危机的條件下,掀起了納粹(即“國家社會主義運動”)運動。 希特勒制定了德國國家社會主義工人党(即簡稱“納粹党”)綱領,第一條就是要求把所有的日耳曼人在一個大的德意志帝國內統一起來。希特勒還精心設計了納粹党旗和党徽。這兩者中間都有紅地白圓心,中間鑲嵌著黑色的“十”字圖案。希特勒解釋說,“紅色象征了我們這個運動的社會意義,白色象征了民族主義思想,十字象征爭取雅利安(日耳曼人的一支)胜利斗爭的使命”。 起先,像曼施坦因這樣出身于貴族兼職業軍官的人,并沒有在政党林立之間,多么瞧得上希特勒和他的納粹党。直到1927年的時候,德國陸軍還禁止招募納粹党人參加10万人組成的國防軍,甚至還禁止雇佣納粹党人在軍火庫、兵站中擔任文職工作。 1929年3月15日,希特勒在慕尼黑發表了一篇演講,要求陸軍重新考慮其敵視納粹運動的態度。為了在陸軍中間宣傳這篇演講,納粹的机關報《人民觀察家》報發行了專供陸軍閱讀的特刊,逐字逐句地刊登了這篇演講,納粹党甚至專門辦了一种軍事月刊《德國國防精神》,以爭取陸軍支持。 1930年初的時候,納粹党的宣傳在陸軍中,特別是在年輕的軍官中頗有進展,除了狂熱的民族主義喚起了曾經由于戰敗而受到嚴重壓抑的德國愛國主義的傳統精神,而且也為其所展示的前景所吸引:陸軍將恢复昔日的光榮和規模,那樣他們就有晉升的前程,而在目前這樣小規模的陸軍中,他們是沒有前途的。 1930年春,駐烏爾姆衛戍部隊的三名年輕尉官盧工、施林格、溫特因宣傳納粹理論,而被以叛國罪起訴,被押解到了萊比錫最高法院受審。德國軍官團的一些上層軍官激烈地反對這种作法,曼施坦因的精神導師、創建新國防軍的馮·塞克脫將軍批評當時的國防部長格羅納將軍,說這打擊了軍官團內部的團結精神。 沒想到,在審判這三名年輕軍官的過程中,德國軍官團對希特勒和納粹運動有了新的認識。納粹党魁希特勒作為證人出庭,他的發言深得軍官們的歡心:“如果我們要解決生存空間的問題,我們就要用整個民族積累起來的政治力量,所以現在大家爭吵我們的軍隊是10万還是30万,這完全無關痛痒,問題在于我們的軍隊至少是800万。”希特勒許諾,“德國的手腳受到了和約的限制,我們不承認這一和約是我們必須遵守的法律,這是用強制的辦法加在德國身上的東西,完全無辜的下一代不應該承受這种負擔,如果我們盡一切力量來反對這一條約,我們就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希特勒的這种叫囂,肯定迎合了不少像曼施坦因這樣有一些才華的德軍軍官的胃口,否則很難解釋為什么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會有那么多的德軍將帥死心塌地地為希特勒賣命。 表面上看,希特勒的擴軍許諾,确實給曼施坦因描繪出一幅富有誘惑力的前景,使得像他這种空有一腔抱負而無法施展手腳的軍界精英看到了出路。 曼施坦因在學校的時候,就精通了法文,現又學會了西班牙文,因為當時10万德國國防軍的天地,還顯得相當的狹窄。有了外語這种工具,就可以擴大与歐洲其他國家的軍事交流。因此在掌握了足夠的工具之后,曼施坦因就盡量利用國家所給的少量補助,一再到國外去考察旅行。1931年和1932年,他曾訪問蘇聯。与蘇聯的高級軍事將領會晤,并參加在烏克蘭和高加索舉行的演習。 1933年希特勒掌權時,曼施坦因任德國步兵第四團的一個營長。當時,國家社會主義大行其道,希特勒雖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當過兵,但最高軍銜只到下士,絲毫沒有帶兵的經驗,更不知道訓練士兵之難。希特勒為達到其政治目的,只知道一味地擴軍,自然与正規軍校出身的軍官們的想法相左。曼施坦因等几個國防軍將領都曾對此表達過不滿,他們向軍官團反映,德國短時期內大量的擴軍會影響軍隊的素質,同時也會導致西方列強的干涉。 希特勒也极盡拉攏德國國防軍之能事。1933年7月20日,希特勒總理頒布了一項新的陸軍法,廢除了民政法庭對軍人的司法管轄權,取消了士兵的選舉代表制,從而恢复了軍官團的歷史悠久的軍事特權。 1934年夏天,德國發生了著名的“羅姆事件”,在清洗羅姆的過程中,希特勒趁机把他在國防軍的障礙馮·施萊徹爾將軍和他的好友庫特·馮·布萊多夫將軍殺害了,曼施坦因對此很是不滿。 此時,納粹沖鋒隊參謀長羅姆与國防軍之間的關系繼續惡化,沖鋒隊已經擴大到250万人,羅姆建議希特勒把沖鋒隊作為基礎,建成一支新的人民軍,將國防軍、沖鋒隊、党衛隊以及一切退伍軍人團体都置于一個單一的國防部指揮之下,而國防部的部長則非他莫屬。再也沒有比這更令國防軍軍官團反感的了。在內閣中,羅姆和馮·勃洛姆堡將軍之間時常發生激烈的爭吵,羅姆輕蔑地將普魯士軍官團的高級軍官們稱為“老傻瓜”。 1934年3月間,國防部長勃洛姆堡向希特勒抗議說,羅姆的沖鋒隊正在用重机槍秘密武裝一支沖鋒隊,這不僅是對陸軍的威脅,而且也是對德國在國防軍主持下進行的秘密擴軍的威脅。保車,秘密答應英國裁軍的代表,他愿意將沖鋒隊裁減2/3,剩余部分將不受軍事訓練,也不武裝。不知怎地,這個消點泄露出去:羅姆和沖鋒隊對此深感怨恨。 希特勒于4月11日在巡洋艦“德意志”號上參加東普魯士春季演習的途中,与國防部長勃洛姆堡、陸軍總司令馮·弗立契男爵和海軍總司令雷德爾上將商談他將解決羅姆,以換取國防軍對他在興登堡去世之后當德國總統的支持。勃洛姆堡和雷德爾當即表示支持,而弗立契則于5月16日在瑙海姆海邊浴場召開了陸軍高級軍官的征求意見會,會上,陸軍高級軍官一致同意支持希特勒。 6月25日,陸軍總司令馮·弗立契將軍命令陸軍處于戒備狀態,取消一切休假,軍隊不得离營外出。6月28日,羅姆被開除出德國軍官聯合會,6月29日,弗立契在《人民觀察家》報上發表了一篇署名文章,表示陸軍將站在阿道夫·希特勒背后。 6月29日,星期五,羅姆在納粹党內的政敵戈林、希姆萊、戈培爾紛紛密報希特勒,說羅姆和沖鋒隊要發動叛亂,慕尼黑和柏林發來了電報,說羅姆命令沖鋒隊在6月29日下午4點緊急集合,5點鐘要采取行動,突擊并占領政府各部。于是希特勒對羅姆動手了。 羅姆等人于6月30日被捕,在慕尼黑被希特勒強令自殺,柏林的另外150名沖鋒隊長也在柏林格羅斯利希費爾德的軍官學校的一道大石牆下,被党衛隊的行刑隊槍決。 在曼施坦因眼中,羅姆固然是死有余辜,但另外兩名國防軍高級軍官被殺,就顯得太過分了。6月30日,也就是沖鋒隊長們在曼施坦因畢業的軍校大石牆下被處決的那天早晨,在柏林郊外,曾經擔任共和國前任總理和國防部長的馮·施萊徹爾將軍的別墅門口,有一小隊穿便衣的党衛隊隊員在按門鈴,當將軍聞聲前來開門的時候,就被當場擊斃了。他身后新婚18個月的妻子也當場被殺。施萊徹爾的幕僚和好友庫特·馮·布萊多夫將軍也在當晚遭到了同樣的命運。 曼施坦因對此极為不滿,盡管他當時只是陸軍參謀總部的作戰署長,可他不顧人微言輕,請求他的上司維茨萊本將軍向陸軍總司令弗立契上將說明這次暗殺事件的真相。于是弗立契就請求國防部長勃洛姆堡出面,要求希特勒依法嚴懲暗殺分子。 但勃洛姆堡沒有采取任何行動,他告訴維茨萊本,希特勒已經掌握了布萊多夫和施萊徹爾与某敵國合作的證据。勃洛姆堡知道,自己能力有限,此時興登堡已行將就木,戈林勢力日盛,害怕他“把我的整個店舖都砸碎”。 1934年8月2日上午9點,興登堡逝世,享年87歲。3個小時之后,宣布總理的職務与總統的職務已經合并為一,希特勒接任國家元首和武裝部隊總司令的職務,總統的名稱取消,代之以國家元首。他要求軍隊全体官兵宣誓效忠——不是對國家、對憲法,而是對他個人效忠。 勃洛姆堡這位早在1933年7月就獲得了德國法學院名譽院士學位的國防部長,違背了當時仍然有效的魏瑪憲法,命令國防軍宣誓效忠于希特勒。希特勒于8月20日給勃洛姆堡寫了一封親筆信,感謝這位國防部長。信中說:“國防軍的官兵既然效忠于我所領導的新國家,我當隨時負責保證國防軍的存在与不可侵犯,以實踐剛剛逝世的元帥的遺囑并且不違背保證軍隊為國家唯一武力的諾言。” 1934年曼施坦因出任柏林第三軍區司令部的參謀長,這是個十分要害的位置,整個軍區擔負著德國首都柏林的安全,他的軍銜也隨之晉升為上校。此時柏林第三軍區司令是維茨萊本將軍,他也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出了名的人物,兩個人相處得十分融洽。 維茨萊本1881年12月4日出生于一個普魯士佩劍貴族家庭,也是畢業于格羅斯利希費爾德高等軍事學校,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凡爾登會戰,并身負重傷。1934年2月升任第三師少將師長,不久又晉升為第三軍軍長兼大柏林軍區第三軍區司令。 1935年3月16日,星期六,希特勒頒布了一條法令,實行普遍兵役制,并規定德國和平時期建立12個車和36個師的軍隊,大約50。晉遍義務兵役制就意味看,取消特權和例外,凡年滿17—24歲的青年,可以遠擇兵种,參加步兵、騎兵和炮兵;此命令公布8日之后,尚未向當局自愿報名者,就只能到軍事當局分配的部隊去服務。 隨著這個命令的發布,《凡爾賽和約》的軍事限制就此壽終正寢。第二天是星期日,是德國一個歡慶的日子,戰敗給德國人的枷鎖《凡爾賽和約》被徹底地掙脫了。不論哪一個德國人是多么不喜歡希特勒和他匪徒式的統治,但他不得不承認希特勒已經完成了魏瑪共和國政府連試都不敢試的事情,德國作為一個國家的榮譽已經恢复。 5月2日,勃洛姆堡向三軍發出了第一個指令,要他們擬出重新占領萊茵河非軍事區的計划。這次行動代號為“訓練”,它要“以閃電速度的突然一擊”來完成,它的計划工作极為机密,“只有少數軍官可以知道”。為了保密,他的這個命令是用親筆手書的。 1935年5月21日晚上,希特勒又頒布了秘密的國防法,徹底改組了武裝部隊,魏瑪時期的國防軍被改稱武裝部隊,元首和總理是武裝部隊的最高統帥,國防部長勃洛姆堡被任命為戰爭部長兼武裝部隊總司令,他是唯一得到過這种頭銜的將軍。三軍各有自己的總司令和參謀總部。曼施坦因過去為之工作了10年之久的“軍隊辦公室”這一陸軍參謀本部的偽裝名字,現已經放棄不用而用真名字了。 從此之后,曼施坦因在軍界升遷速度明顯加快。 希特勒改組武裝部隊兩個月之后,曼施坦因升任德國陸軍參謀本部主管作戰的第一廳廳長。在這個位置上,他協助制定了德軍武裝進駐萊茵地區的計划。 1936年3月1日,希特勒把這個計划變成了行動。3月7日,少數象征性的德國軍隊(約三個營)越過萊茵河橋梁進入非軍事區,不久,又開進了一些部隊,使德軍在萊茵非軍事區的兵力達到了一個師。上午10時,德國外交部長召見了法國、英國和意大利大使,把這一消息通知了他們。根据《洛迦諾公約》的規定,法國有權對德軍進入這個非軍事區采取軍事行動,英國也有義務以自己的武裝部隊來支持法國。而英國和法國除了空洞的警告之外,沒有采取任何實際行動。 1936年10月,曼施坦因晉升少將,出任德國陸軍參謀總部第一軍需部長,不久又升任德國陸軍總部首席副參謀總長,開始直接接触德國軍界的高級決策机构,他的直接領導是陸軍總司令弗立契將軍和陸軍參謀總長貝克將軍。 馮·弗立契將軍是1933年秋天當上德國陸軍總司令的。在曼施坦因看來,他具有优美的騎士風度,是一個聰明謹慎的軍人,對于戰略和戰術都具有健全的觀念。像他那個時代的老軍人一樣,他的技術知識不太丰富,但卻能毫無偏見地接受新的觀念,有擇其善者而從之的雅量。他從前在陸軍參謀本部擔任過第一廳廳長的職務,在這個位置上,曼施坦因也干過一段不太長的時間。這位老將軍通常帶著他那副老式的單片眼鏡,并不時地轉動一下,對部下顯得和藹可親。 在弗立契下台之后,曼施坦因曾在陸軍參謀總長貝克的手下工作過很短的一段時間。貝克將軍卻是一個不很容易接近的人,即使是對他的副手也是一樣。他的個性固然正直,態度非常冷靜,也許是態度太冷靜之故,顯得缺乏熱情和想象力。貝克還是一個言必稱毛奇的舊派思想家,他對近代的技術問題卻是一點也不了解,他想按照自己的意圖去改組陸軍參謀總部。 而曼施坦因在性格上与貝克將軍有著很大的差异,他是個生性活潑、想象力丰富、反應敏捷且語言有點刻薄的人,所幸的是他們之間相處的時間并不太長,關系還算融洽;因此,在古德里安指責陸軍參謀總部是實施他的裝甲計划的絆腳石的時候,曼施坦因很是為貝克鳴不平。 貝克對新事物并不敏感,所以他反對德軍建立裝甲兵并把它當作一個獨立軍种的計划,而這個計划則是古德里安、曼施坦因等人所熱衷的。他希望戰車只是當作步兵的支援兵器,而他所同意的最大單位就是裝甲兵旅。他對于建立裝甲師的組織毫不感興(這位貝克將軍無論是在政治上還是在軍事方面,都抱著遇事拖延的態度,他走到什么地方去,都是澆人家一瓢涼水,他總是把一切問題都看出來,然后主張從長計議,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他就提出了著名的“遲滯防御”戰術,而這种戰術,看起來似乎并不那么成功。 1938年2月4日,柏林的各家早報,刊登了國防部長勃洛姆堡、陸軍總司令弗立契等數十名高級軍官被免職的消息。這一天對于德國陸軍高級指揮体系來說,是第二個“黑色的日子”,而第一個“黑色的日子”是1934年6月30日,這一天行刑隊槍殺了德國國防軍的兩名高級軍官,德國軍官團在這兩次事件中都沒有所表示。 勃洛姆堡的免職,表面上看是因為他個人的私生活。大約是在1937年底,國防部長勃洛姆堡向他的女秘書格魯恩小姐求婚。這位國防部長的元配妻子是一個退休陸軍軍官的女儿,他倆是1904年結婚的,她于1932年去世,他們的五個孩子都已經成人,最小的女儿已經于1937年底与凱特爾將軍的長子結了婚。 在他向女秘書求婚之前,他只知道這位漂亮的格魯恩小姐并非出生于貴族之家,而德國陸軍的一個高級軍官与一個平民出身的女人結婚是得不到貴族气濃厚的軍官團的同意的,這也在預料之中,所以他就去和戈林商量。戈林不僅同意他的婚姻,而且答應跟希特勒去疏通,而且在1937年12月22日魯登道夫的葬禮上,希特勒同意他的婚姻并祝他美滿幸福。他們的婚禮是于1938年1月12日舉行的,希特勒和戈林都出席了婚禮并當了主要證婚人。 新婚后,這對新人离開德國到意大利去度蜜月,柏林的警察”總局調查了這個前秘書兼速記員埃娜·格魯恩的檔案,看后嚇了一跳。這位元帥的新夫人在警察局里有過作妓女的記錄,并曾因拍春宮照片而被判過刑。而且,這位年輕的元帥夫人從小是在她母親經營的一家按摩院長大的,在柏林,按摩院就是變相的妓院。 戈林最后得到了這份材料,這正是他取得德國國防軍總司令的好机會。戈林把這份材料交給希特勒看,希特勒勃然大怒,他的元帥欺騙了他,讓他當證婚人,把他當傻子。于是戈林找到了剛剛回到柏林的勃洛姆堡元帥,要求他辭職,參謀總長貝克也添油加醋地說,軍官團不能容忍高級軍人和一個婊子結婚。l月25日,元帥被希特勒正式免職,這位60歲的將軍攜年輕的妻子离開了柏林。從此,馮·勃洛姆堡的名字從德國陸軍的名冊中永遠地消失了,即使他在戰爭開始后表示愿意效勞也沒有被希特勒重新啟用。1946年,他死于紐倫堡監獄。 陸軍總司令弗立契顯然是繼勃洛姆堡擔任戰爭部長和武裝部隊總司令的最合适人選,但就在勃洛姆堡妻子的材料交給希特勒的同日,戈林也把弗立契犯有德國刑法第175條的雞奸罪的材料,同時交給了希特勒。希特勒要求弗立契立即辭職。弗立契拒絕辭職并要求軍事榮譽法庭來舉行審判。但几天以后,還是被希特勒免了職,同時16名德軍高級軍官也被宣布退休,另有44名高級將領被調到低級的指揮部去了。 陸軍同司法部合作對弗立契被指控的罪名進行了調查,最后确定弗立契無罪。在宣布判決的時候,把軍官團的一些高級軍官召到了柏林,听取宣判。希特勒發表了一個簡短的聲明,對這件事向國防軍表示了歉意。軍官團要求讓弗立契官复原職,但沒能實現,只給了他德軍第12炮兵團榮譽團長的虛銜。誣告他的人被判了死刑,但幕后指使者卻安然無事。 1938年2月間,也就是在希特勒大肆擴張德國軍備的時候,弗立契被免去陸軍總司令的職務,曼施坦因也因与弗立契私交甚厚而被解除了在陸軍參謀總部中的職務,并被調离陸軍參謀總部,改任駐李格尼茲的德國陸軍第18師師長。曼施坦因舉家從柏林搬到了李格尼茲,并一直居住在那里。同年,他又以勒布軍團參謀長的身分參加了德軍對捷克蘇台區的占領。 弗立契被免職之后,布勞齊特希將軍接替了陸軍總司令之職。這位繼任的總司令1881年出生于柏林,1912年,他未經軍事學院的培訓而直接調往陸軍參謀本部。1937年被任命為駐來比錫的第四集團軍總司令。一年后接任陸軍總司令之職。 曼施坦因原指望勃勞希契在擔任總司令之后,能為他的前任弗立契將軍討個公道,但他卻讓曼施坦因失望了。勃勞希契未曾干預此事,后來曼施坦因才知道,這位總司令三緘其口的原因,不僅是因為他已經奉命參与了清洗弗立契的行動,而且當時希特勒還給了他一筆錢,以解決他財務開支上的困難。 曼施坦因出任德軍首席參謀次長到1938年為止,這在第三帝國的歷史中是一個重要的時期。他在這個職位上任時,曾經負責擬定抵抗法軍侵入的計划和抵抗法捷兩軍聯合侵入的計划。希特勒在吞并捷克時,部分借鑒了這個計划。 在這段時間內,不僅德國的擴軍行動進展迅速,而且德國的戰役戰術理論也有所創新。 曼施坦因承認,德國裝甲兵的建立和發展主要歸功于古德里安。古德里安主張把戰車集中起來當作一個主要的兵种使用,另用与戰車速度相同的摩托化步兵和炮兵作為支援,這樣才能執行作戰甚至于戰略的任務。在另一方面,參謀本部卻記得西線的血戰教訓,決定要使构成德國陸軍主体的步兵師,用密切的裝甲支援來恢复其机動,可能采取戰車旅的方式,來克服敵方的野戰工事和炮兵、机關槍的防御火力。 曼施坦因所建議的辦法是成立一個新的突擊炮兵种,突擊炮既非坦克,又非裝甲車,實際上是一种具有裝甲保護的自行火炮,擔負對步兵的密切支援任務。這种突擊炮裝備著無旋轉炮塔和開頂的裝甲履帶車輛,裝甲車上架設一种有限旋轉度的75毫米火炮,能用直接火力來擊中目標。此种戰斗車輛和擔任突擊任務的步兵一同前進到目標附近,然后迅速攻擊敵方据點。 1935年秋天,曼施坦因任陸軍參謀總部主管作戰的第一廳廳長的時候,首次提出了建立突擊炮兵种問題的報告。他的這一獨出心裁的報告立即受到了陸軍總部一窩蜂的反對,因為陸軍總司個、參謀總長、軍務署、兵工署的首長都是炮兵出身。另一方面,裝甲兵和戰防炮兵則認為發展突擊炮是爭奪和占有自己兵种所急需的材料和經費。 步兵對于曼施坦因設計的突擊炮這一新式武器很感興趣,但卻希望由步兵自己使用。最后,還是陸軍總司令弗立契贏得了胜利,他熱情地支持了曼施坦因,因為他是騎炮兵出身,他把突擊炮理解成一种机械化的騎炮,這与曼施坦因的初衷并不十分吻合;當然,有人出錢把突擊炮變成可以使用的武器,總比停留在設計圖上要好得多。因此,此种新突擊炮遂成為炮兵的一個分支。突擊炮果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場上發揮了威力,据說到了1944年初,已經擊毀了2万輛敵人的戰車。最后,裝甲兵也使用了這种裝甲戰斗車輛,而在1943年之后,這种裝甲戰斗車輛也大量為蘇軍所仿效和使用。 曼施坦因到了1938年3月7日,才第一次与希特勒發生密切的接触,當時他由于受弗立契免職的影響而調任師長,但由于當時的總參謀長貝克要求他暫時幫忙,所以尚未离去。那天上午,希特勒突然宣布召見曼施坦因,不知吉凶如何,且听下章分解。 ------------------ 亦凡公益圖書館掃校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