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第三章 國外的使命


  朱可夫任騎兵師長期間,西班牙爆發了內戰。不久,他受命在這場沖突中擔當一個角色。斯大林本不想介入這場戰爭,因為它跟蘇聯相隔千里,涉及的又是一個蘇聯沒有派駐正式代表的政府。但是法西斯國家一意孤行,硬要去干涉這場戰爭。這就使斯大林确信:假如他不果斷地采取行動,叛亂分子就會很快取得胜利,而這就意味著法國將被法西斯國家所包圍,甚至可能意味著法國國內正日益增長的法西斯主義傾向也將獲胜,結果會使西方對德國的本來就軟弱無力的抵抗。更進一步削弱下去。斯大林明白,一旦發生這种情況,那么德國向東侵略的道路也就掃清了。
  經過一番猶豫之后,蘇聯領導人決定對西班牙內戰進行于預。前美國駐俄國大使喬治·凱南寫道:“這項決定既巳作出,他們就以非同尋常的速度和精力將其付諸行動。”
  蘇聯對西班牙的干預,使朱可夫及其戰友能夠在戰斗中驗證紅軍的裝甲戰理論,并讓俄國坦克一試身手。1966年,也就是在這些事件已經過去三十年之后,蘇聯人在談到這次援助的時候說:“在戰前的年代里,坦克部隊同整個蘇聯紅軍一起得到了發展和完善,更充分地作好了戰斗准備。在那些年代,他們取得了相當多的作戰經驗。在西班牙戰場上、在哈桑湖、在哈勒欣河、在芬蘭的森林中——這些地方都是我國坦克部隊經受嚴峻考驗的見證。”
  --------
  1《在陸軍部隊的前衛中》,載蘇聯《武裝力合共產党人》雜志,第15期(1966年8月),第39頁。——原書注

  斯大林和伏羅希洛夫于1936年秋派遣朱可夫前往西班牙,作為蘇聯的主耍軍事觀察員之一。同他一起前往的人都是出類拔草之輩。未來的國防部長P·R·馬利諾夫斯基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大名鼎鼎的精明強干的炮兵指揮員H·H·沃羅諾夫也都去了。蘇聯駐西班牙軍事代表團起初是由N·別爾津率領的,紅軍的全部活動都由他負責。戰爭初期,杰出的坦克專家之一Ⅱ·T·帕夫洛夫也在西班牙,時間大概是從1936年秋到1937年夏。帕夫洛夫是負責坦克作戰的首長,有位觀察家覺得他似乎經常在他的司令部里撰寫關于他的指戰員和坦克作戰情況的長篇報告,盡管他費了很多心血,但他對于裝甲作戰所作的結論是不正确的。由于在伊比利亞半島戰斗中出現的問題,他認定,在現代戰場上坦克無法單獨作戰。后來他得以說眼斯大林和伏羅希洛夫相信他的看法是正确的,盡管朱可夫提出了反對意見。紅軍的被稱作“摩托机械化軍”的大型坦克部隊(每個軍約有五百輛坦克)被解散了。朱可夫和沙波什尼科夫所作的許多努力付諸東流。坦克被降低到只起步兵支援武器作用,坦克部隊被編成一些單獨的坦克營附屬于步兵部隊。
  --------
  1理查德·勞特巴奇著《這些人是俄國人》,第124頁。——原書注
  2休·托馬斯說,帕夫洛夫將軍在斯大林面前采取這种立場,也許是要避免被指責為已經失勢的圖哈切夫斯基元帥的理論的欽佩者。見休·托馬斯著《西班牙內戰》,第615頁。——原書注


  雖然可以得到的資料沒有表明朱可夫在西班牙呆了多久,但他至少是從1936年秋呆到1937年初夏。蘇聯派駐西班牙的首席情報軍官亞歷山大·奧爾洛夫回憶說,他在1937年期間見過朱可夫好几次,而且蘇聯早年的一部影片里也有朱可夫1936年在巴塞羅那向國際縱隊的一批志愿人員發表演說的鏡頭。奧爾洛夫進一步指出,朱可夫的職務是最高指揮部的觀察員。
  蘇聯在西班牙參戰,不僅僅是派遣了觀察員,而且派出了由正規部隊組成的有組織的部隊。圖哈切夫斯基對此是反對的,他認為把紅軍种种不完善的情況暴露出來是魯莽之舉。在蘇聯坦克部隊開到戰場以后,紅軍的作戰大多是由坦克部隊來完成的。
  蘇聯裝甲部隊參加了一系列殘酷的戰斗,有時打得很出色,但也時常吃敗仗,損失了一些人員和兵器。不久,德國和意大利進一步擴大了它們的干涉的規模,莫斯科認識到只有大量增加援助,才能挽救西班牙共和國政府。然而西方國家表明,它們之中有的是不愿意向西班牙共和國政府提供那怕一點點援助,有的則無能為力。同時,蘇聯政府也擔心可能同軸心國發生戰爭。于是西班牙共和國的事業終于遭到失敗。
  這場戰爭使朱可夫和他的戰友們汲取了許多寶貴教訓。他們試用了新武器,研究了現代戰術一些有爭論的概念是否可行。坦克雖說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經過短時間試用之后,被譽為有前途的武器,但它在快速机動的作戰行動中的效果,大体上說仍然是沒有經過檢驗的。西班牙戰爭提供了這种机會,而朱可夫、帕夫洛夫、Ⅱ·A·羅特米斯特羅夫、科涅夫等人前往那里充分利用了這個机會。朱可夫回國以后,接受了新的任命——擔任騎兵第3軍軍長。他擔任此職共七個月時間。
  --------
  1Ⅱ·A·羅特米斯特羅夫——蘇聯紅軍裝甲部隊高級軍官,衛國戰爭中歷任裝甲部隊旅長、軍長、集團軍司令員和蘇聯陸軍裝甲坦克兵副司令員等職,1962年晉升為裝甲坦克兵主帥。——譯者注

  1938年初,他擔任騎兵第6軍軍長,不久便升任白俄羅斯軍區召司令員。同年夏天,根据總部的命令,并得到斯大林本人的同意,他离開這個職務,同蘇聯的一個軍事代表團一起,被派往中國去觀察日本的戰略和戰術。這也許不是他第一次東方之行。据說他在二十年代初期,曾同“加林”(B·R·布留赫爾將軍的化名)一起到中國去過。
  --------
  1布留赫爾——蘇聯紅軍將領,第一批被普升為蘇聯元帥的五人之一。——譯者注
  2F·F·劉著《現代中國軍事史,1924一1929》,第6、第20、第167頁——原書注


  這次旅行是蘇聯卷入中日戰爭的產物。1937年7月7日,日本進攻北京以南的蘆溝橋,中國的抗日戰爭爆發了。8月ZI日,中國和蘇聯簽訂互不侵犯條約,雙方同意“互相間不單獨或同另一個或几個國家聯合侵略對方”。到1938年,隨著日本、德國和意大利三國聯盟的迅速形成,莫斯科開始認為中日戰爭可以使蘇聯免遭來自東方的進攻。南京陷落后,日軍向武漢推進,蘇聯加強了對中國的物質援助,建立了比較密切和友好的關系。
  1937年底,第一批蘇聯飛行員來到中國。接著又派來了一些教官和更多的飛行員、地勤技術人員、炮兵專家、坦克專家和工程師。1938年夏,二十一名蘇聯高級軍官來華。這一批杰出人物中包括朱可夫、B·N·崔可夫(后來參加過斯大林格勒保衛戰)和Ⅱ·Q巴季茨基(后來晉升為蘇聯元帥)。
  蘇聯在華軍事人員不久便達到了一千人,雖然蘇聯飛行員參加空戰相當多,但顧問們大多被派到戰地指揮部,在技術問題上提供咨詢,不做日常參謀工作,或者在坦克和炮兵訓練中心,以及伊宁的航空學校任職。一些蘇聯軍事專家(大概包括朱可夫在內)有時在參謀學院講課,還有一些人在國民党軍事委員會擔任顧問。但在三十年代后期,蘇聯軍事顧問的影響從未達到1924年到1927年間達到過的那樣重要的程度。蔣介石說得明自,他指望他們在技術方面提供咨詢,而不是制訂戰略計划。但是有几次,蘇聯人确實參加了作戰計划的制訂。·蘇聯駐中國總顧問A·N ·切列潘科夫師長協助為一次大規模反攻准備了預備隊。1939年秋,在長沙附近打了一次胜仗,蘇聯人參与制訂作戰計划,起了重要作用。但大体上說,高級蘇聯顧問們的才能沒有得到發揮,因此他們不久就都离開了,只有一個人留下來擔任駐華武官兼蔣介石的總顧問,此人就是R·N·崔可夫。德國1941年進攻蘇聯時,他正擔任此職。
  --------
  1鮑羅廷著《蘇聯在中國抗日戰爭中對中國人民的援助,1937—1941》,第159頁——第160頁。——原書注

  在中國几乎無用武之地的朱可夫,不久即接到一項更緊急的委任。蘇聯當時曾一再聲明,紅軍將保衛西伯利亞和外蒙古的領土。日本決心試試這個聲明是不是當真的。蘇聯駐遠東的武裝部隊將要受到考驗。斯大林又一次把重大的責任放在他所信賴的T·K·朱可夫身上。
  ------------------
  亦凡公益圖書館掃校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