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大明劫難


  正月初一早朝以后,崇禎一直處于一种大難將至的灰色情緒中。
  向吳三桂發出那道緊急詔書,并擠了三十万兩白銀送往宁遠后,崇禎松了一口气。關宁鐵騎月余之后肯定能到達京師,李自成目下還剛過黃河,一個多月無論如何攻不到北京城下,只要關宁鐵騎勁旅一到京畿,北京城就可變成金湯城池……
  不只是崇禎這樣想,滿朝文武大臣均做如是想。
  甲申年(公元1644年)正月初三,還正是霜雪紛飛,天寒地凍的時候。風卷著雪花,狂暴地掃蕩著山野、村庄,搖撼著古樹的軀干,吹撞著房屋的門窗。把破屋子上的茅草,大把大把地撕下來向空中揚去,把冷森森的雪花,撒進蕭索、凄苦的屋子里,并且在光禿禿的樹枝上,怪聲地怒吼著,咆哮著,仿佛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它馴順的奴隸,它可以任意蹂躪他們,毀滅他們。
  然而,室外雖然天寒地凍,紫禁城里,皇上的居處,卻溫暖如春。兩尊鶴形香爐里,點著几支印度香,白細的煙霧裊裊升起,散發出扑鼻的异香。室內的一切,都讓人感到出奇的舒适,舒适得几乎令人昏昏欲睡。
  崇禎坐在御案前,正在翻看一本奏折。看到最后,他的眉頭擰在了一起,臉色也漸漸難看起來。他“哼”了一聲,生气地站起身來,急促地在屋里踱了几步。一名宮女正給香爐里填香,一見皇爺臉色不對,忙退了出去。
  秉筆太監王承恩一直恭立于御案旁邊,他知道這本奏折是右庶子李明睿獻上的,但不知是什么內容,致使龍顏大怒。
  崇禎皺著眉頭,在屋中踱著、踱著。他的腦海中,迭印著李明睿奏折的几句話:
  “今闖賊逼近畿甸,誠危急存亡之秋,可不長慮?卻顧惟有南遷,可緩目前之急,徐圖征剿之功……”
  李明睿勸他放棄北京,盡快南遷。這一建議的實質是要大明王朝主動放棄北方而到南方振興。在當時條件下,不失為一條根本大計,而且后來也事實上建立了南明小朝廷。
  但在崇禎看來,這是比棄地更為重大的南逃責任。令吳三桂棄地回京,已是對祖宗社稷的不孝,多虧有一個楊縉彥、吳麟征主動承擔責任。而今,又讓他放棄二百多年的帝王都。如何不令他气郁于胸啊?
  可是待他冷靜下來,仔細想想,卻又似乎覺得不無道理。目今中央政權在燃眉之際,兵力不足,糧餉不足,沒有可以用來御敵的兵力財力,若不南遷,假使李自成真的比吳三桂早至京師,哪怕一天……那后果可不堪設想啊!
  然而,丟棄社稷宗廟又是罪不容恕……
  崇禎越想越心煩意亂,他長歎一聲,邁步走出乾清宮,低著頭,緩緩向前踱去,王承恩及兩名宮女忙不即不离地跟上。
  不知不覺間,他走到一座宮殿前,一抬頭,竟是承乾宮,田妃的住處。崇禎心想,這些日子,忙于政務,日日為國家大事所累,也沒有來看望過一直在病中的田妃,不知她怎么樣了。
  崇禎輕輕歎口气,心情更沉重了。倘若這個他最寵愛的妃子一死,那無异于摘了他的心啊!
  門口的宮女見皇上駕到,忙跪地相迎。早有一名宮女飛跑進去通報了。
  崇禎沒有看一眼跪在地上的太監和宮女,匆匆地走進來。往日他來乾清宮,田妃總是匆匆忙忙地赶到院中跪迎,而這几次來,田妃已臥床不起,院里只有太監和宮女跪迎,以前他們常于花前月下站在一起談話,今后將永遠不可能了。以前田妃常常為她彈奏琵琶,几個月來他再也不曾听見那优美的琵琶聲了。今天他一進承乾宮,心中就覺得十分難過。
  當他來到田妃的床前時,看見帳子又放下了。他十分不明白的是,最近以來,他每到承乾宮,為什么田妃總是命宮女把帳子放下。他要揭開,田妃總不肯;今天他來本是想看看田妃到底病得怎樣,可是帳子又放下了。只听她隔著帳子悲咽低聲地說道:
  “皇爺駕到,臣妾有病在身,不能跪迎,請皇爺恕罪!”
  崇禎說:“我只要听到你的聲音,就如同你親自迎接了我。你現在只管養病,別的禮節都不用多講。今日身体如何?那藥吃了管用嗎?”
  田妃不愿令崇禎失望,便說:“自從昨天吃了這藥,好像病輕了一些。”
  崇禎明知這話不真,心中更加凄然,說道:“卿只管安心治病,不要擔心。我想縱然太醫院不行,但朝野之中必有高手,京畿各處不乏异人。朕另傳有諭旨,凡京畿各地有能醫好皇貴妃的病症者,一律重賞。朕一定要遍尋名醫,使卿除病延年,与朕同享富貴,白首偕老。”
  田妃听了這話,心如刀割,不敢痛哭,勉強在枕上哽咽說:“皇爺對臣妾如此恩重如山,情深似海,叫臣妾實在不敢擔當。懇請皇爺放心,太醫們的配藥,臣妾一定慢慢服用,掙扎著把病養好,服侍皇爺到老。”
  崇禎便吩咐宮女把帳子揭開,說要看看娘娘的气色。宮女正待上前,田妃忙攔住,道:
  “不要揭開帳子,我大病在身,床上不干淨。万一染著皇上,臣妾如何對得起皇上和天下百姓。”
  “我不怕染著,只管把帳子揭開。”
  “這帳子決不能揭。隔著帳子,我也可以看見皇上,皇上也可以听見我說話。”
  “還是把帳子揭開吧。這一個月來,每次我來看你,你都把帳子放下,不讓我看見你,這是為何?”
  “并不伯別的,我确實怕皇上被我染著,也不愿皇上看見我的病容難過。”
  “你為何怕朕難過?卿的病情朕并非不知。朕久不見卿面,著實想看一眼,你平日深能体貼朕的心情,快讓我看一看吧。哪怕只看一眼也好!”
  “今日皇上不必看了。下次皇上駕臨,妾一定命人不要放下帳子。”
  崇禎一听,心中十分悵然,也不好再勉強了。他隔著帳子朝里望望,想著田妃病情,心里一陣難過,他走到田妃平時讀書、作畫的案前,揭開了蒙在一本畫冊的黃緞罩子,隨便翻閱。
  這畫冊中還有許多頁沒有畫。他看見一頁畫的是水仙,素花黃蕊,綠葉如帶,生意盎然,下有清水白石,更顯得這水仙一塵不染,淡雅中含著嫵媚。他想起這畫一年前他曾看過,當時田妃正躺在榻上休息,頭上沒有戴花,滿身淡裝,未施脂粉,天生的天姿國色。當時他笑著對他說:“卿也是水中仙子。”万不料今日她卻要死了!
  他翻到另一頁,畫的是生意盎然的大片荷葉,中間擎著一朵剛開的蓮花,還有一個花蕾沒開,下面是綠水起著微波,一對鴛鴦并栖水邊,緊緊相偎。這畫他也看過,那時田妃立在他身旁,容光煥發,眉目含笑,溫柔沉靜。他看看畫,又看看田妃,不禁贊道:“卿真是出水芙蓉!”
  如今畫圖依然,而人事卻面目已非!他看了一陣,滿怀凄愴,又合上畫冊,蒙上黃緞罩子。重又走到田妃床前的御椅上坐下。田妃說道:“啟稟皇上,臣妾有一句心腹話要說出來,請皇上記在心里。”
  崇禎听出這話口气不同尋常,忙答道:“你說吧,只要朕能夠辦到,一定答應。”
  田妃鼻子一酸,悲聲說:“我家里沒有多少親人。母親几年前已故去,只有一個父親,一個弟弟,万一妾不能服侍皇上到老,妾死之后,望皇上照顧臣妾全家,不要使他們為難。”
  崇禎隔著帳子听見了田妃的哽咽,忙安慰道:“卿只管放心,朕明白你的意思。”說著說著,淚水不覺涌上眼眶。
  兩人又說了會儿話,崇禎怕田妃太勞累,病勢加重,便叮囑她安心養病,答應隔几日再來看她,遂告辭。
  田妃望著崇禎的背影,控制已久的淚水終于奪眶而出。她知道自己不久于人世,皇上几次要看一看她,她都拒絕了,除了她說的原因之外,她還有更深的一層意思,她知道,皇上對妃子的恩情,一為妃子美貌,二為能先意承旨,處處小心体貼,博得圣心喜悅。她不愿讓皇上看到她死前的面黃肌瘦,花枯葉萎,那樣,皇上在她死后就再不會想起她了。她愿意留給皇上的永遠是出水芙蓉一般的印像,那么,即便有人彈劾她田家,皇上念著自己生前的种种好處,也不忍嚴懲。
  田妃的淚,為著皇上的恩寵流,也為著自己的一番苦心而流……
  第二日黎明時候,崇禎照例起床很早,在乾清宮院中拜了天,回到暖閣中喝了一碗燕窩湯,便赶快乘輦上朝。這時天還未大亮,曙色開始照射在巍峨宮殿的黃色琉璃瓦上。
  因為田妃的事,他今天比往日更加郁郁寡歡,不禁心中歎息道:“万歷皇祖在時,往往整年不上朝,也很少与群臣見面,天啟皇哥在朝,也是整年不上朝,不親自理事,國運卻不像今日困難。我辛辛苦苦經營天下,不敢稍有懈怠,偏偏不能夠換回天心,國事一日不如一日,看不見一點轉机。唉,蒼天!蒼天!如此坐困愁城的日子要到何時為止呢?田妃又如此病重,怎么是好啊!”
  崇禎焦慮地想著心事,不覺輦車到了左順門。今天是在左順門上朝,朝儀較簡。各衙門一些照例公事的陳奏,崇禎都不愿听,有些朝臣奏陳各自故鄉的災情慘重,懇求免捐和攤派。還有些大臣竟奏陳某處某處“賊情”如何緊急,懇求派兵“清剿”,簡直使他惱火,心道:“你們身在朝廷,竟不知朝廷困難!兵從何來?餉從何來?盡在夢中!”
  他嚴峻的臉上透著不耐煩的神气,似乎急待他們奏完退朝了事。這時,兵部尚書楊縉彥出奏:
  “稟皇上。今晨山西官府飛報,李自成已在山西誓師北犯,特命人向兵部投遞一封戰書,相約進行總決戰!并揚言要于三月初十攻至京師!”
  “噢?!”楊縉彥的這一奏報頓時使崇禎臉上的不耐煩一掃而光。他從龍椅上一下子坐直了身子,問道:“戰書何在?”
  楊縉彥取出一封書信,由一名太監拿過來,雙手奉上。崇禎迫不急待地一把奪過,展開閱讀,他的兩眼急切地在書信上游動著,突然將書信一下扔在地上,“哈哈”笑了起來。
  眾朝臣見李自成一封書信竟使皇上哈哈大笑,不由面面相覷,莫名奇妙起來。崇禎笑了几聲,鄙夷地說道:
  “闖賊不知天高地厚,竟揚言三月初十從黃河打到北京!”
  眾人這才知道,原來是這李自成的狂妄引得皇上發笑,也不由議論紛紛起來:
  “闖賊真是賊膽包天,竟敢以下犯上!”“真正的不知天高地厚,四十天的時間,從黃河打到北京!誰信他?”
  “是啊,一個月后,吳將軍率大軍到京,他來了,又能奈我何?”
  一片嗤笑聲中,楊縉彥拱手說道:“闖賊從西安出發,前部先鋒是劉宗敏、李過率領的二万精銳騎兵。李自成自統大軍二十万,自禹門東渡黃河北上。”
  “哦!”崇禎臉上的笑意倏地消失了。
  他知道,李自成雖然不可能像他說的那樣四十天內攻到北京,但,他遲早會打到的,滿朝文武們也相信,總有一天,那個李自成會來的。
  如今,李自成已率大軍進逼過來了。二十多万的部隊,若比吳三桂早到哪怕一天,京師也吃不消啊!崇禎現在不感到可笑了,他的心頭,只感到沉重,寒冷……
  退朝后,崇禎回到乾清宮,換了一身暗黃龍緞便袍,來到御案前,御案上除了原有的文書之外,又新來了兩份塘報和一份奏折。他打開塘報看了一看,都是西安方面來的,說李自成已在西安稱王,准備北犯。這些,他已在早朝上听說了。
  他打開奏折看了看,不由一愣。奏折是左都御史李邦華的。又一份勸他南遷的奏折,不過他的主張与李明睿的不同,他寫道:
  “皇上自然守社稷,若皇子則可撫軍矣,仁廟之故事可考也。今屹然舊京,我皇祖奮興故地,東南兵馬不下西北,皇太子若往,望風爭趨,不呼自集,況草野義師,枕戈豪杰,又相与引頸者乎!財富又在,不費運輸;元气猶存,不比調喪。有皇太子在其處,則皇上之守社稷,聲勢壯密,呼吸關通,‘賊’即紛張,人心堅固。愿我皇上行之也。”
  崇禎看完奏疏,苦苦地思索著。目今吳三桂還未從宁遠動身,而李自成卻已稱大順王,向北京進犯了。李明睿、李邦華都上書南遷,也不失為一良策。但是北棄關宁,今又棄都城,那是要遭后輩唾罵的呀!
  崇禎還是不想承擔責任。他還想用老一套,想發動庭議,造成群臣哭諫而帝王不得已才南遷的局面,而如何發動朝臣議決南遷呢?崇禎此時此刻想的是這個問題。
  正月十七日,又是崇禎一個不眠之夜。
  已是二更過后了,乾清宮院中靜悄悄的,只有崇禎皇帝和值夜班的太監、宮女們還沒有睡。整個紫禁城也是靜悄悄的,只是每隔一會儿從東西長街傳過來打更的銅鈴聲,節奏均勻聲音柔和,一到日精門和月華門附近就格外放輕,分明是特別小心,生怕惊了“圣駕”。崇禎在乾清宮正殿的西暖閣省閱文書,時常對燈光凝神愁思,很少注意到乾清宮院外的斷續鈴聲。
  一名宮女輕手輕腳地走到他身旁,跪下奏道:“啟奏皇爺,夜深啦,請圣駕安歇吧。”
  崇禎好像沒有听見,繼續省閱文書。過了一會儿,宮女又說了一遍,他仍未抬頭。宮女不敢再打扰他,從地上站了起來,悄悄退了出去。又過了一陣,膳食房的太監送來了一碗燕窩湯,由宮女捧到他面前。他打了個哈欠,揉揉眼睛,把燕窩湯吃下去,隨即离開御案,走出乾清宮大殿。
  但他沒有馬上去睡,在丹墀上漫步片刻,然后抬頭仰觀天像。天上一片蔚藍,下弦月移近正南,星光燦爛,并無纖云。他讀過靈台藏的秘抄本《觀像玩占》和《流星撮要》等書,還看過刻本《天宮星丙》,所以能認出不少星相。
  他先找到紫薇垣十五星,隨后找到代表帝王座的紫微星。大概是心理作用,他覺得紫微星有些發暗,而天一星的茫角很大,閃閃動搖。据那些關于占星術的書上說,這是天下兵亂的征像。如今闖賊已進逼北京,可不是正應了此兆?
  他的心頭更加沉重了,深深地歎了口气。几個太監和宮女垂手恭立近處,互相交換眼色,卻沒人敢去勸他就寢。
  他呆呆地站在丹墀上,不禁又憶起李邦華的奏折。李邦華雖然勸他南遷,但他主張的是太子先行,讓他留守北京。對于這一點,崇禎是堅決反對的,心想:“朕經營天下十几年尚不能濟事,他一個哥儿們孩子家,能做得了什么事?”
  而對于李明睿的建議,崇禎是頗感興趣的,“可緩目前之急,徐圖征剿之功”。但是,崇禎害怕承擔歷史的責任,恥于自發南遷之議。他決定,發動廷議,讓大臣們來提出南遷!
  想到這里,崇禎突然轉回身,向大殿走去,喊到:“王承恩!”
  王承恩一直侍立一旁,听見召喚,忙趨步向前,應道:“奴才在!”
  “速召李明睿到此見朕!”崇禎命令道,忽然又沉聲說道:“不可張揚!”
  王承恩愣了一下,忙躬身答應,匆匆退出。他看見崇禎皇帝那滿眼的憂愁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希望之光,蒼白的臉上竟然泛起了一片紅暈。他知道皇上一定做出了什么重大決定,但他沒有資格問——雖然他對皇上一直忠心耿耿。
  李明睿被從夢中叫醒,一听皇上急召,大吃一惊,不知何事,慌忙穿戴齊整,乘轎車直奔乾清宮。
  李明睿進靚崇禎,崇禎屏退左右,兩人密談了好半天,最后,崇禎才鄭重地叮囑:“此事不可輕泄。”
  第二天,即接到李自成戰書后十天。早朝時,眾朝臣又匯報了一番闖賊滋扰地方的事,崇禎半睜半閉著龍目,他的心里,早已做好另一項決定,所以今日對“闖賊”的反應不像原來那么激烈。
  最后,崇禎才歎了口气,繞著圈子說:
  “朕自登基至今,十七年了,沒有一天不是謹慎戒懼,早起晚睡,總想把事情辦好。可是局勢愈來愈坏,災异也愈來愈多,上天無回心之像,國運有陵夷之憂。据接臣韓文銓奏稱:上月二十一日大名府与浚縣一帶,起初見東北有黑黃云气一道,忽分往西、南二方,頃刻間彌漫四塞,狂風拔木,白晝如晦,黃色塵埃中有青白气与赤光隱隱,時開時合。天變如此,朕怎能不憂?”
  兵科給事中光時亨出列奏道:“雖然災异迭見,然賴皇上威靈,剿賊定然得手。天心厭亂,國運定會否极泰來。望陛下寬慰圣心,以待捷音。”
  崇禎苦笑一下。這時,李明睿出列,躬身奏道:
  “啟奏皇上。天有异像,乃上蒼示兆,雖不可全信,也不可不信。臣等望皇上早定大計,以防不測。”
  “哦?愛卿以為如何?”
  “臣以為,以皇上親征為名,先撤入山東,再退入南京;皇上行營駐扎鳳陽以待勤王之師,而后徐圖西征李自成。”
  崇禎還未答話,光時亨卻在一旁怒道:“這算什么策略?已經放棄關宁一帶,今又要皇上放棄京師!辱沒社稷,乃大罪也。豈能教朝廷做這等事?!”
  李明睿也大怒,針鋒相對地說道:“如今已是月中,李自成賊兵勢大,已向北京進軍,關宁大軍,不知何日可到,我們又無足夠的兵力財力在山西沿路抵抗李自成。若不南遷,坐以待斃不成?”
  光時亨怒道:“倘若朝廷南遷,消息泄出,將帥定思退守,兵士定無戰心,這樣一來,我軍定會一触即潰,甚至望風而降!”
  他轉身向崇禎拱手道:“臣請皇上坐守京師,不要南遷。對待這种意見的人,應殺之以安軍心民心啊!”
  “你……”李明睿惊怒交加。這時,左都御使李邦華出奏:
  “臣請皇上守住社稷,令皇太子南下托軍……”
  “不行,臣以為太子尚幼,對這等大事還不能盡力,須皇上親自南下撫軍。”說話的是少詹事項煜。
  這下,滿朝上下眾議洶洶起來,朝臣形成三派:一是以光時亨為代表的主戰派,二是以李明睿為代表的主張崇禎南遷派,三是以李邦華為代表的主張崇禎留守,太子南遷派。
  崇禎密召李明睿,本是授意他發動廷議,造成眾朝臣一致要求南遷的局面,然后自己再扮演迫不得已的角色,哪知半路上殺出個程咬金,出來一個光時亨力阻南遷,造成這种群情鼎沸的朝議局面,弄得崇禎也沒了辦法。
  他沉默著,陰沉著臉望著眾朝臣爭得面紅耳赤,額頭青筋暴露。最后,崇禎又生气又失望地大聲說道:
  “夠了!夠了!你們平日一個一個聰明得過了頭,一到國運危難之時,又都變得沒了主意你推我讓!吃著皇糧,受著皇恩,你們就是這么為朝廷盡忠的嗎?!”
  說完,崇禎“霍”地站起,滿面怒容地轉身走了。王承恩高喊一聲:“退朝——”
  事已至此,崇禎便不好再提南遷之事了。就這樣,抵抗又沒有兵力沒有財力,南遷卻又形不成決議,寶貴的時間就這樣被白白地浪費掉了。
  又過了六、七天。崇禎得報,李自成大軍進軍神速!勢如破竹,不可阻擋,所到之處,守軍盡皆投降,開城延納。望皇上早日定奪。
  崇禎每次得到一次消息,都惊出一身冷汗。心中暗自叫苦:“老天呀!這可怎么辦!叫朕拿什么去御寇啊!”
  這夜,已經二更過后了,崇禎沒有睡意,在乾清宮的院子里走來走去。兩個宮女打著兩只絲料宮燈,默默地站在丹墀兩邊,其他值班伺候的太監和宮女遠遠站立在黑影里,大气儿也不敢出。偶爾一陣尖冷的北風吹過,宮殿檐角的鐵馬發出叮咚聲,但崇禎似乎不曾听見,他的心思在想著使他不能不十分擔憂的糟糕局勢,不時歎口長气。
  這可怎么辦呢?京師不僅缺兵,而且嚴重缺餉。他曾問過戶部左侍郎吳履中現今國庫尚有多少銀子,回答是“八万。”國庫僅有這么一點銀子,要應付起義軍攻城,顯然是不可能的。
  昨天上朝時,崇禎曾向群臣詢問籌餉之方。一提到籌措軍餉,大家不是相顧無言,便是說一些空洞的話。有一位新從南京來的御使,名叫徐標,不但不能貢獻一個主意替皇上分憂,反而跪下去“冒死陳奏”,言道:
  “臣從江南來,一路看見村落盡成廢墟,哀鴻遍野,野獸成群,百姓鬻儿賣女,無以度日。臣請皇上下旨罷掉籌餉,万不要把殘余百姓逼上絕路啊!”
  緊接著,又有几位科道官跪奏河南、山東、陝西、湖廣、江北名地的嚴重災情,說明想再從老百姓身上籌餉万不可能。
  崇禎听了,彷徨無計,十分苦悶,也十分害怕。他想,如今別無他法可想,只有下狠心向皇親、勳舊、太監們借錢了!
  但是他又擔心皇親國戚們會用一切硬的和軟的辦法和他對抗,結果無救于國家困難,反而使皇親國戚們對他寒心,兩頭不得一頭。
  崇禎心知,當今天下最富的,一是周皇后的娘家,二是田妃的娘家,三是武清侯李國瑞。同時他也深知,向這些人借錢并非易事。
  但是,他沒有別的辦法!他只有下詔借錢,就算他們是一毛不拔的鐵公雞,就算他們敢于抗旨,他也要下詔!
  他立即命太監王承恩執筆,自己口諭,下了一道借錢詔。
  果不出所料,圣旨下去之后,皇親國戚一個個你看著我,我看著你,都不肯首先捐錢。令崇禎生气的是,連同皇后的父親嘉定伯周奎也不捐一兩銀子。
  崇禎便命太監徐高諭周奎“直為戚臣首倡”,哪知周奎“謝無有”。徐高泣道:“若周國師不領一個頭,其他皇親恐怕也不捐。國運危難,國庫如洗,皇上也是實在沒有辦法才有此意。望周國師看在皇后面上,做個榜樣!”說著淚水順腮而下。周奎默然不語,任徐高再三勸諭,也不做聲。
  最后,徐高勃然大怒,怫然而起,說道:“皇親都還是這樣,國家大事也就無可救藥了!你空有万兩黃金,闖賊一來,又有何用?!”說罷起身要走,周奎見狀,忙攔住說道:“确實一時湊不齊許多金銀,容我再想辦法!”
  第二天,他上疏答應“捐銀万兩”。崇禎嫌少令他再交兩万。周奎忙求救于女儿周皇后。周皇后沒有辦法,拿出自己私蓄的五干兩銀子給父親,令他把余數補足。哪知周奎卻將女儿的私銀藏了兩千,只交出去三千!
  其余勳戚所捐皆沒有達到一万兩的,太監中只有曹化淳、王永祚、王承恩等少數人捐銀三五万兩,但大多數太監不肯捐,他們或賣屋或賣古玩,以示“清貧”。周皇后、田妃、成子等雖然各自捐了不少,但也無异于杯水車薪。
  崇禎苦惱得几乎絕了食。這日上朝,他看著朝臣肅然而立,一個個倒是道貌岸然,卻沒有一個能替他解憂的。不由悲從中來,歎气說道:
  “國家如此支离破碎,朕憂慮至极,想這十七年來,朕早起晚睡,事必親躬,上敬祖宗,下恤黎民,未敢有稍微懈怠!朕一心想平定流寇,挫敗滿人,中興大明,誰成想事与愿違,事情越來越糟,竟至如此!朕甚感愧對列祖列宗!”
  他說著這些話,滿臉愴然,熱淚涌上眼眶,鼻子微微發酸,他停了一下,又道:
  “朕也決定,朕要親自出征,与闖賊決一死戰!”悲痛之情再也忍耐不住,竟而痛哭失聲!
  眾朝臣見狀,忙跪地求他“珍重圣体”。大學士范景文也熱淚盈眶,說道:
  “皇上請珍重圣体!臣范景文不才,愿代皇上出征;肝腦涂地,万死不辭!”
  他這一說,引得其他大學士也紛紛請求代其出征。這時候,他們倒并非虛情假意,因為皇上的一番話和悲痛之情确實感動了他們,覺得應該替皇上憂愁,何況,皇上親自出征,不是明擺著朝臣無用嗎?
  崇禎擦干淚水,望著跪在地上的群臣,心中倒也熱了一下。可是,國庫空虛,兵力不足,讓誰去,也沒有把握啊!
  他正猶豫著,忽然看見大學士李建泰也跪地請求代君出征,不由心中一亮,心想:“李建泰正可擔此重任!”
  于是,崇禎不允其他人的請求,獨對李建泰說道:
  “李卿乃山西人,以西人平西地,正是朕所愿也!”
  崇禎之所以看中李建泰,是考慮到了他有家財“餉軍”,不須另出“官帑”的緣故。
  這李建泰是山西曲沃人,崇禎十六年十一月拜東閣大學士。當李自成攻到山西時,李建泰便憂慮家鄉遭到劫難,族人被禍。因為他身為東閣大學士,家資万貫,錢財無數,義軍到曲沃,哪有不分而享之之理?李建泰也有意親自与李自成義軍較量一番。因此,今日崇禎一哭,眾臣被感動了,他也跪地請求代君出征。
  崇禎立即當堂擬詔,封李建泰為兵部尚書,并賜尚方寶劍,給予生殺大權,使可便宜從事。
  過了一天,正月二十六日,崇禎專門為李建泰行“遣將禮”,派附馬都尉万煒大備祭禮,以告太廟,并親自到正陽門樓,為李建泰賜酒餞行。
  宴上,崇禎親手在黃絹上題了四字“代朕親征”,賜与李建泰,并含淚握住李建泰的手,泣道:
  “李卿代朕出征,倘若平定賊寇,功不可沒。此去定多險阻,望卿善自珍重,朕在這里盼卿捷報!”
  一句体貼入微的話,說得周圍的大臣、太監個個熱淚盈眶,李建泰更是熱淚滾滾,跪在地上,哭道:
  “請皇上放心,建泰此去,若不平賊,亦不生還來見皇上!”
  崇禎含淚挽起李建泰,道:“大明复興的重任,李卿擔了一半啊!”
  李建泰此時受此恩寵,心中激奮洶涌,暗暗下定決心,定要為皇上排解闖賊之憂,不平闖賊,誓不罷休!
  于是,君臣洒淚而別。崇禎一直目送李建泰帶兵出發。
  送走李建泰,崇禎略為安心一點,當夜,他正在御案前批閱文書,忽听門外“喀嚓”一聲巨響,接著一重物“通”地落在地上,崇禎嚇了一大跳,“霍”地抬頭,喝問道:
  “門外什么聲音?!”
  一名太監慌里慌張從門外跑進,跪在地上,奏道:
  “啟奏皇上,是院內的那棵老槐樹斷了一枝。”
  “哦?”崇禎惊魂不定,站起來走到門外,只見一根粗壯的槐樹枝正壓在丹墀上。
  院中的那棵老槐樹有几百年了。崇禎還是孩子時,便听老太監們說,那是一棵能預示大明興衰成敗的神樹。當時,那樹還是枝繁葉茂,郁郁蓊蓊的蒼翠大樹,可近几年,這棵大樹竟從樹心開始漸漸枯爛了。
  今夜,它竟斷了一枝!崇禎那顆剛剛輕松一點儿的心,又沉重起來:難道這是上天在示儆嗎?李建泰今日剛剛出師,莫非不利?
  崇禎命人把樹枝拉走,他自己又回到御案前,看奏折,卻總是心神不定,奏折上的字總印不到腦子里去。他煩燥之极,只覺得一本本的文書恰似小山一樣向他擠壓過來,直壓得他喘不過气來,他忍耐不住,伸手一推,“嘩”地一聲,將案上的文書推到了地上……
  雖然崇禎對李建泰這次出征十分重視,但當時大明內部也十分空虛,軍隊戰斗力极弱,糧餉又十分勉強,而起義軍那時卻深得民心,他們在人民支持下進軍神速,勢如破竹,不可阻擋,因此,李建泰這次出征不可能取得什么成果。
  李建泰出征時,一開始被崇禎弄得熱血沸騰,軍隊也群情激奮。他率隊五万,號稱十万,向涿州進發。哪知剛一出京,便惊聞曲沃已被李自成攻破,家財已被義軍散盡,直惊懼得他大病了一場,頓時沒有了信心。
  以后行軍,速度緩慢,日行三十里而已,許多兵士見這种情狀,心知此行凶多吉少,怕不能生還,大部分半路逃散了,李建泰怒不可遏,嚴令彈壓,這才止住了。
  等他帶兵到了定興,發現城內守軍早已投降了李自成,閉門不納。李建泰大怒,令軍士攻城,一連攻了三日,才攻破,抓住長吏,一頓暴打,斬了首級,挂于城門。
  李建泰經過正定,南行至大名、邯鄲一帶,看到李自成起義軍的攻勢越來越猛,心中害怕起來,不敢再向前走了。于是他只得領兵北返,以避開李自成大軍的鋒芒。此時,崇禎叮囑自己的誓言,君臣流過了的眼淚,早不知跑到哪個爪哇國去了,大難臨頭,還是逃命要緊!
  更有甚者,潰軍北撤時,軍紀渙散,所過之處,恣意劫殺,搶財物,搶女人,無所不為,李建泰此時只顧与李自成捉迷藏,竟無暇過問。
  當李建泰節節退避時,李自成卻是節節逼進。二月初,李自成大軍由山西一路攻關而來,二月初三攻陷怀慶,二月初八攻克太原,二月初十攻克忻州,二月初十一,攻克代州。
  李建泰在二月中旬,退至河間地區,過東光時,東光軍民早知李軍軍紀敗坏,便聞城拒守,不納潰軍,李建泰惱羞成怒,又下令攻城,攻了三日,破奪而入,又是一番洗劫……
  到劉芳亮所率義軍由河間保定胜利進軍時,李建泰感到東光不能再呆下去了,遂率散兵游勇急忙退到保定城里。到這時為止,李建泰這位主動請纓的大學士,還未与起義軍打過一仗,只是一味退避,而令人發笑的是,在逃竄過程中,他卻一直沒有忘皇上的囑托,崇禎親手題寫的“代朕親征”的黃絹,他還一直藏在怀里。
   

  ------------------
  一鳴掃描,雪儿校對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