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五、拜謁西陵


  慈禧要乘火車去拜謁西陵,這下,可把管鐵路的督辦大人給忙暈了頭,為了裝飾慈禧乘坐的“花車”,李蓮英指名道姓地給督辦大人找了個“包工頭”……結果,一張工程結算銀票就是白銀十五万兩……督辦敢怒不敢言……
  戰事已歇,兩宮亦已回鑾,京師局勢趨穩,除了南方几省鬧革命党之外,全國形勢亦頗顯安宁。戰爭給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的打擊很大,痛定思痛,方知落后就要受欺的事實。
  于是,他們決計改革朝政,力圖振興。當然眾多事務之中,最重要、最必要的則是謁拜祖陵,祈求列祖列宗的佑護。光緒二十八年三月,慈禧和光緒祭過了東陵;并早已宣布,將在二十九年三月清明祭拜西陵。
  清朝皇帝的陵墓,除了盛親之陵之外,其他的全在關內,并分成兩部分,即東陵和西陵。東陵在直隸遵化的馬蘭峪一帶,西陵在易州永宁山下。東陵包括順治、康熙、乾隆、咸丰、同治帝的陵寢;西陵中有雍正、嘉慶、道光的陵墓。清朝統治者宣傳以孝治天下,為了不忘祖宗恩德,規定四時致祭陵寢,所以說,謁陵可是件大事。所以,戰爭結束,戰亂稍平,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要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謁拜祖陵。
  春節一過,慈禧太后就開始准備謁陵的事了。以往去謁拜西陵,都是車馬轎輦,浩浩蕩蕩,不見首尾,那樣有气勢。
  但是行走太慢,又不方便,而且人多為之勞頓。所以清政府就在高碑店到易州西陵之間,修了一段鐵路。這次去西陵,就可以坐火車了。這可能也是慈禧太后一直惦念著去西陵的原因之一。雖是皇太后,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怎么著就怎么著,但這火車,坐的次就可不多,每次坐都有一种新感覺,尤其是前次回鑾,由正定到北京,那种感覺太令人難忘了。于是,整天念叨著火車、鐵道。李蓮英見她如此急切,便向她建議:“老佛爺何必這樣念叨,還不如把直隸總督袁世凱找來,當面問問呢!”
  “可是袁世凱因母喪返鄉,還沒有回來,听說他還去南方了……”
  “這還不容易,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無論他在哪儿,只要老佛爺想讓他回來,那還不是一句話!”
  袁世凱奉旨准假兩月,回祖籍河南項城葬母。辦完了喪事,他先后到了上海、湖北,觀察官場形勢,尋求援助。正在接受張之洞盛情款待之時,接到了回京的上諭,不知京中又有何變故,便不敢停留,匆匆赶回京師。
  到了京師,歇息一夜,次日一早上朝,入見慈禧太后。
  “你什么時候到京的?”慈禧太后問他。
  “回皇太后,昨天下午到的!”
  “地方上的情形怎么樣?”
  “托皇太后、皇上的福!風調雨順!”
  “庚子年的那場亂子,百姓可受苦了。現在戰爭已息,你這做地方長官的,可要勵精圖治,致力除弊,為民造福啊!”
  “微臣謹尊圣母皇太后懿旨!一定盡力興利為民!”
  慈禧接著問他:“你向來都是會練兵的,依你看,這新軍什么時候才能練成?”
  袁世凱覺得這個問題不好回答,想了想,說:“現在練兵,不比過去,各樣條件必須具備,首先是糧草軍餉,其次是電報、輪船、鐵路等,有了這些基礎,才能齊軍律,整兵制。如此練來,短則三年,長則五載,便可練出個樣子來。”
  “今年清明,皇上要去拜謁西陵,這鐵路,火車,行宮,車輦你可都准備好了嗎?”慈禧問起了謁陵的事。
  “鐵路由蘆漢鐵路督辦大臣盛宣怀負責修建,已經竣工;花車正在准備,即日便有消息,一有消息,臣即上奏;行宮、車輦等早已備齊,望皇太后放心。”袁世凱回答得有條不紊。
  “很好!你還有什么事要奏嗎?如果沒有什么事就先回去吧!”慈禧太后下逐客令了。袁世凱向慈禧道了別,向光緒帝行了禮,回北洋公所去了。
  回到北洋公所,早有蘆漢鐵路駐京事務局坐辦陶蘭泉等候多時了。這陶蘭泉是盛宣怀派到京里來專門伺候慈禧太后的。他來找袁世凱顯然是為了從高碑店到西陵的那段鐵路而來的。彼此寒暄之后,陶蘭泉開門見山,說:“花車已經預備了,盛大人讓下官來請示大帥,是一輛花車到底呢,還是到高碑店后再換車?”
  原來,由北京經高碑店到西陵的鐵路,是分成兩段來修的,由京城到蘆溝橋,再到高碑店,是由盛宣怀負責修筑、由高碑店到西陵一段,則另委胡大人芬督修,歸北洋之下的鐵路局管理。所以這一次兩宮謁祭西駿,与袁世凱和盛宣怀的關系都很大。關系到兩方面子問題。所以,盛宣怀派陶蘭泉來請示袁世凱。
  袁世凱當然主張到高碑店換車,不然,讓盛宣怀顯盡風光,老袁這一張老臉該放到何處呢?但是直隸總督,可是封疆眾臣之最,豈能為公然向慈禧獻殷勤,說出自己的主張,便推脫道:“這一碼子事我還不知道,不太了解,你去問問部梁局長吧。”這梁局長就是北洋下轄的鐵路局的局長,專管修筑西陵那段鐵路。
  “盛大人說大帥是直隸的主人,一切都要請示大帥。”陶蘭泉說。
  “我這陣子事特別多,顧不過來,你找梁局長就行啦!”袁世凱有些不耐煩。
  “是!將來花車布置妥當了,請大帥親臨檢查。”
  “行!到時候我一定來!”
  “大帥是忙人,在下就不再耽擱,告辭了!”
  “好!你去找梁局長談談。”“是!”
  慈禧太后和光緒帝要去西陵,朝中有許多大臣都想多出些力,好好巴結巴結老佛爺,但卻是有力使不上,因為這件事情,除了直隸總督衙門和蘆漢鐵路局承辦之外,其他部門一律沒有表現的机會。盛宣怀對此事异常重視,元宵佳節一過,就親自指揮布置花車。
  火車的外部以及車內的各种設備,很快就准備停當,但這是皇太后和皇上乘坐的車,其中必須要有皇家的擺設。這可就難了,必須請個行家。盛宣怀就派人去找,但一听是給皇太后和皇上裝飾花車,皆以技藝低劣為借口,不敢接手,所以只得停工。這時,正赶上李蓮英來視察,見車中擺設頗缺,就問其中原由。盛宣怀只得以實情相告。李蓮英一听,說:
  “這個容易,赶明儿我給你找個行家來!”
  “不煩勞總管,只要您能告訴我們地方和姓名,在下派人去請便是!”盛宣怀非常謙恭。
  “西四那邊有個劉矮子,搞這個很內行,他和我很熟,你派人去找,只要提我名,准成!”
  “謝謝大總管指點!”盛宣忙向李蓮英一抱拳。
  “得,得!也別謝我,快去派人去找吧!過几天我再來看看!”說完起身要走。盛宣怀親自送他出門上轎而去。
  這劉矮子祖孫三代都是干古玩的營生,對室內陳設,裝裱粉飾,無不精通。被盛宣怀的手下請了去,看了皇太后和皇上的御用車廂,這邊瞅瞅,那邊看看,上邊摸摸,下邊量量,便開出一張單子來,古玩、玉器、書法、畫貼,應有盡有。共合銀十五万兩。盛宣怀一看,眼睛當即睜得老大,敢怒卻不敢言。這既是花車,就不能不布置,便咬咬牙,開了張銀票。
  一切都陳設好了,盛宣怀便派人去請袁世凱。袁世凱看那花車富麗雅致,無可挑剔,便說:“這樣擺設,确實不錯,但火車走起來震動很大,万一把壁上懸挂的屏幅或是桌上的器物晃下來一件,就是大不敬!誰能擔當得起?”
  “慰帥最好坐在車上,讓車開到最快,看看如何,如若不成,再想辦法也不遲。”袁世凱字慰庭,故盛宣怀稱其“慰帥”。
  “那就試試吧!”袁世凱話音剛落,只見盛宣怀向站台上做了個手勢,汽笛長鳴,火車便動了起來。慢慢地出了站,車速不斷加快。車已飛快,其中陳設器物,紋絲不動。
  布置的,如此雅致,真是行家!”
  “是李大總管給找的,西四的劉矮子。”“難怪呢!竟把他給找來了!”說著轉身對跟在他后面的梁局長說:“咱們的花車,也去找西四的劉矮子布置,就照這個樣子辦!”
  “是。”
  一切正常,無可挑剔!盛宣怀便派人去請李蓮英。第二天,李蓮英來了。他沒有穿太監的衣服,卻打扮得像個富商,帶著一頂瓜皮小帽,手里拿著一支三四寸長的旱煙袋。他先繞著車外面了一圈,沒有不滿意的,便上了車。到了車上,背手而立,左右打量了打量,又在車廂中走了几回,不住地點頭,說:“這劉矮子手藝真不錯!這車上擺設得比老佛爺的寢宮都好!但有一件,還得改動!”
  “請李總管賜教,哪儿不好,這就讓他們改。”盛宣怀問。“這上車的法子不好!難道就讓老佛爺這樣往上爬?”說著,他撅著屁股,做了個爬的動作。
  盛宣怀看到他那樣子,想笑,又不敢,忍住了,想了想,說:“那容易,我自有辦法。請總管明天再來看,包您滿意!”
  “好!那我明天再來!”說著,下了車,正要上轎,又踅了回來,叮囑道:“皇上那邊,要和老佛爺這邊布置得一模一樣,一點都不能差。不然怕皇上不高興。”
  “是!卑職一定照辦!”
  李蓮英一走,盛宣怀立即叫來了陶蘭泉,吩咐道:“皇太后已是快七十的人了,用梯子上車,是不大合适,你找人修個平台。”邊說邊用手在站台上比划,“要和車門一樣寬,長度至少要三丈,修成坡形的,一頭高一頭低,懂嗎?”
  “懂,懂!還可以在它的兩旁加上攔杆,舖上地毯,皇太后踏到上面肯定舒服!”陶蘭泉補充道。
  “對,對!這個想法不錯!快叫人去做吧!”
  平台很快就做成了。盛宣怀自己試過了,非常滿意,次日,便又派人去請李蓮英。李蓮英一見,大加稱贊:“好,好!
  這樣最好!”
  “李總管過獎了。”盛宣怀故作謙虛。
  “昨儿個回宮,我把車里的陳設給老佛爺講了,老佛爺很是滿意,交代要讓跟了去的人小心,別弄坏了什么,讓盛大人破費。”
  “承老佛爺体諒!”盛宣怀感激不盡。
  沒過几天,袁世凱又來看車,見里面又增添了不少東西,更贊許那座獨具匠心的平台,便暗地里下決心,一定要讓自己准備的花車超過盛宣怀的。這樣,又讓古董店里的劉矮子大賺了一筆,劉矮子真正感激的則是李蓮英。
  光緒二十九年三月初八日,天還未明,皇宮里已忙活起來了。光緒皇帝祭拜了先農壇,遂出宮,徑向車站而來。早春的皇城,清晨還有點冷。抬轎的太監們把長長的衣袖拉了下來,護住手,隨在皇帝后面的大臣們也都把手縮在袖管之中。街上沒有別的聲響,只有沙沙的腳步聲和清脆雜亂的馬蹄聲。
  光緒皇帝率領王公大臣到了車站,稍等片刻,慈禧太后到了,皇帝和百官跪迎。慈禧太后向大臣們掃了一眼,見其中沒有榮祿。榮祿在半月前已經因病告假,現在仍然臥床不起,當然不可能跟著太后和皇帝去西陵。但是沒有榮祿,慈禧總覺得不舒服,有點不高興。
  只有李蓮英注意到了慈禧表情的小小變化,附在她耳邊,小聲說:“榮中堂已臥病多日了,奴才昨儿個還去看了呢,坐都坐不起來。”慈禧臉色先是一沉,而后又恢复了原來的表情。
  “老佛爺,上車!”李蓮英在一旁提醒著。
  慈禧太后的興致終于被勾起來了,她看著火車,露出了笑容,陷入了美好的回憶。
  “老佛爺,快上車呀!”李蓮英又催了一聲。慈禧回過神來,含著微笑踏上平台。李蓮英忙追上來扶她,她擺了擺手,示意不用,自己扶著欄杆,一步一步往前走。李蓮英跟在她后面,上了車。接著,皇上,皇后和內眷,王公大臣都依次上了車。
  慈禧太后上了車,先不落坐,把這車廂打量了一番,贊道:“這盛宣怀可真會辦事!”
  “是啊!他可是花了大气力了!”李蓮英附和著。
  “蓮英,叫盛宣怀來!”
  “是!”
  盛宣怀看著慈禧上了車,便經管著那幫大臣們上車,一伙同僚直夸盛宣怀:“盛督辦,真有你的,把這火車打扮的這等漂亮!”
  “盛大人,等著老佛爺獎賞你吧!”
  “盛大人,”离大者遠,李蓮英就喊了起來,“老佛爺叫啟!”
  盛宣怀向李蓮英哈了哈腰,又向車上的同僚們拱拱手,便跟著李蓮英來見慈禧。等他行完了禮,慈禧太后指著滿屋的陳設說:“你也太破費了!這得要多大的開銷?”
  “回皇太后的話,車中所有陳設,皆是微臣家中收藏的東西,并非專意購置的,求皇太后不嫌俗陋。”盛宣怀在撒謊。
  “雖是你家中之物,也到底不好意思!”
  “微臣受朝廷深恩,沒有回報的机會。這些東西雖不算至好,但是微巨的的一片赤心。”
  “盛太人的誠意,老佛爺可不能不領啊!”李蓮英在一旁插嘴道。
  “這倒也是。——你是什么時候到京的?”慈禧問盛宣怀。
  “臣二月初八日到京,派人布置花車,檢驗各段鐵路。”
  “你很能干,如今辦洋務,就得要你這种大臣。”
  “臣才短學拙,蒙皇太后厚愛,定當誓死相報效國家!”
  載著大清王朝君臣的火車,兩個多小時,便到達了易州西陵。光緒帝和群臣們著素服,乘輿轎,先到了雍正泰陵之前,由禮部官員引導著祭拜。王公大臣跟在光緒帝后面,跟著行禮。光緒帝跪在先祖墓前,思緒万千,突然放聲大哭,好像要把這么多年的積怨全都發泄出來。祭了泰陵,再祭嘉慶昌陵,最后祭道光慕陵,光緒一次比一次哭得傷心,一次比一次哭得痛快。
  按照清朝定制,光緒帝在西陵祭拜三日,三月初十日,謁陵事畢。以火車的速度,當天赶回京師,是沒有任何問題的,但慈禧太后在出行以前就決定了,一定要在保定呆几天。所以,謁陵完畢之后,圣駕沒有回京,而是回到了保定。
  西陵所在的易州,在保定以北,要到易州,不必經過保定,往年祭西陵,圣駕不到保定,所以此外并沒有常設行宮。
  但明知圣駕將幸,也不能不收拾收拾,千挑万揀,最后袁世凱選定了蓮池書院。
  這蓮池書院原是元朝張柔蓮花池的舊址,雍正年間建成書院,因原是蓮池,便以之為名,稱為蓮池書院。這蓮池之上,有臨漪亭、西溪、北潭等等景致,原本就是保定一大名胜,加上歷代修建,增添景觀,使其中景觀相互關聯,小成气候。其中最有名的,是“蓮葉托桃”石雕。這個石雕,是當時李鴻章任直隸總督時,為了討好慈禧,調動一大批工匠,在蓮池為她建造行宮。當時有位工匠,對慈禧太后對百姓壓制不滿,就把一塊巨石雕成桃子,再在其下雕出一片蓮葉,暗諷她對百姓的壓榨。但這工匠的手藝极高,蓮葉托桃雕得确實是絕妙無倫。李鴻章當然不解其中意思,還大大在獎賞了這個工匠。
  袁世凱做了直隸總督以后,兩宮正在回鑾之中,為了迎接西太后的歸來,他大興土木,在院中增建宮室,以備皇太后經過保定時起用。慈禧到保定時,住的就是蓮池書院,但是,由于當時她整日忙于召見大臣,而且回京心切,根本無心欣賞這些景致。這次祭陵,可是有表現自己才能的机會了,袁世凱決不會輕易放過。于是,袁世凱派直隸按察使楊士驤和長蘆鹽運使汪瑞高,專門侍奉太后和皇上的起居飲食。
  慈禧在保定過得甚是自在,不覺三日已過。三月十四日凌晨五點,袁世凱收到了電報局送來的密電,說榮祿病逝。這個消息對他來說是個喜訊。因為榮祿是首席軍机,他一死,這慈禧就沒有了主心骨,必然要重新物色人選,當然,不可能是他袁世凱,但這是個机會,安插個自己的同謀,還愁日后沒有升官的机會。很顯然,現在朝中能補上榮祿的人只有三個,一個是醇親王載灃,一個是慶親王奕劻,一個是肅親王善耆。在這三人中,如果要他選擇,那當然是他的故交,慶親王奕劻。現在知道榮祿死訊的只有他袁世凱,所以,最要緊的是先封鎖消息,等自己把一切安排好了,再公開。所以,他立即通知電報局,如有軍机處的電報,務必壓到天明再送。
  封鎖了消息,便一邊電告北洋公所,派人為榮祿吊喪,一邊派人去請他的軍師楊士驤。見了楊士驤,遞過去電報,說:
  “榮中堂沒了!”
  楊士驤看了電報,問道:“軍机處知道了嗎?”
  “已經告訴電報局,要壓一壓。”
  “好!這事只要慶王能穩住陣角,就不會出差錯。”楊士驤似乎很有把握。
  “不過他還不知道呢,要不煩勞你去知會一下,”說著從袖中抽出一張二十万兩的銀票,交給他,“讓他沉往气。”
  慶王奕劻剛剛起來,還未漱洗完畢,楊士驤便走了進來。
  “王爺,早!”楊干驤笑著向慶王打招呼。
  “楊大人,這么早來,定有要事吧?”奕劻問。
  “是呀!如無急事,也不敢這么早來煩扰王爺!”說道,取出一個紅套封,雙手捧到奕劻面前,說,“袁慰帥要王爺一定收下,定有用處!”
  奕劻接過套封,打開一看,里面除了一張二十万兩的銀票之外,別無他物。他睜大的眼睛,盯著楊士驤,問:“這是什么意思,大清早竟有人送財上門?”
  “王爺,榮中堂過去了。”他把嘴湊到奕劻耳邊說。奕劻明白了,知道這銀票該怎么花。他真佩服袁世凱的膽識和才能。
  送走了楊士驤,奕劻便派自己的親信去找李蓮英,要他得空來一趟。榮祿病逝的電報已經送到了軍机處,趁著慈禧太后正和軍机大臣商量如何處理榮祿的后事,李蓮英抽空來到了慶王那里。
  榮祿生前和李蓮英關系甚密,榮祿一死,李蓮英心中自然有些不高興,面有悲傷之色。看著李蓮英心事重重地進來,慶王便從衣袖里取出一個紅套封,這在桌上。看了看李蓮英,又指了指那套封。
  李蓮英無精打彩地拿起了套封,抽出了一張銀票。忽然眼前一亮,我的天,十万兩!他又將那套封放在桌上,問:
  “王爺,是誰送的?”
  “你整天侍候老佛爺,也挺辛苦,就算我替她送你的!”一听是王爺送的,李蓮英放下了心,把那套封往怀里一揣,說:“多謝王爺賞賜!”
  “別就知道拿錢,里頭有什么消息,給我送個信!”王爺說出了他的意圖。
  “王爺盡管放心!”干這种事李蓮英也不是一次兩次了。
  失去了榮祿,對慈禧的打擊,不亞于失去李鴻章。李鴻章是漢臣,有才能,為國家效力,竭忠盡智;榮祿,是滿臣,又与慈禧有些特殊關系,他想的不是為國家出力,而是打著國家的幌子,為慈禧太后效力。李鴻章只能算是國家的忠臣,而榮祿則可以說是慈禧左右的親信。所以,榮祿的死,使慈禧太后更難受。她心煩意亂,召集三名漢軍机商量處理榮祿后事。
  漢軍机在清政府議政過程的地位是很低的,但是由于當時清政府有三個漢軍机只有一個滿軍机,偏偏滿軍机榮祿又死了,所以議事的全是漢軍机。三位軍机大臣合計,覺得榮祿對朝廷的貢獻与李鴻章在伯仲之間,于是建議照李鴻章的標准賜恤。慈禧也想不到什么好辦法,只得同意。
  榮祿一死,擺在慈禧面前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個人來添補榮祿的空缺。所以,得知榮祿的死去的消息后,她心事重重,一方面是因榮祿的死而悲痛,而更重要的原因則是她在考慮她心目中的几個人選。
  李蓮英得了奕劻的銀票,就得替他說話。他看到慈禧默默地掉淚,便安慰道:“老佛爺,您老要節哀,保重身子!榮中堂去了,難受也是沒有用的,當務之緊,是穩定局面。奴才愚昧無知,這都是瞎說呢,您老人家別生气!”
  “蓮英,你說得也在理,人都死了,難過能有什么用呢!
  只是你剛才說的,穩定局勢是正事。可這怎么個穩法呢?”說著,抬起眼看了看李蓮英。
  李蓮英知道慈禧想听听的意見,便說:“依奴才之見,只要老佛爺再找個人,把榮中堂的缺給補上,這大局就給穩住了。不知這种想法對不對。”
  “你說說看,選誰合适?”慈禧繼續問。
  “醇親王倒是個人選,不過奴才總覺得他太浮,要表面上擺擺樣子,還可以,可是這軍机大臣,可是要拿得起,放得下,在重大事務上拿主意。醇親王根本就胜任不了。肅親王也能算一個,他既有才干,辦事又有分寸,逢事也有主見,但也喜歡結交一些漢人名士,崇尚古風,好動意气……”
  “那你看慶王怎么樣?”還沒等他說完,慈禧便打斷了他,問。
  “慶親王倒是個較合适的人選,現在既是督辦政務大臣,又是外務部總理大臣,掌著新政和洋務,這兩件都是目下的大事。只要能在這兩件事上不出差錯,這局勢就自然穩了。且慶親王長期執掌著外務,辛丑年退洋人還有他的功勞呢!……
  這只是奴才的一些拙見,老佛爺极為圣明,到底如何處置,全憑老佛爺定奪。”
  慈禧太后心中已有數了,便把光緒帝叫來商量,光緒帝本來就懼怕慈禧,只要是慈禧已經決定的事,他都不曾反對,也沒有勇气去反對。所以當慈禧告訴他要任奕劻為軍机大臣時,光緒帝一聲未吭,權作默許。
  于是,三月十五日發出上諭:以督辦政務大臣、外務部總理大臣慶親王奕劻力軍机大臣。奕劻本來就是皇族,又掌著政務、外務大權,一進軍机,自然而然地便成了軍机處的核心,軍机大臣們的領班。
  慶親王做了軍机大臣,從保定到京師,賀喜的客人絡繹不斷,有中國的,也有外國的,當然,最得意的應該是直隸總督袁世凱。>>>
  ------------------
  中文東西网 整理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