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我們一到巴格達,頭一件事是打掃衛生。由于戰爭停了兩個多月的電,我們新華社巴格達分社的四只冰箱全臭了。魚肉化作濃血流得遍地都是,腐肉用手一触,就化作一攤爛泥,蒼蠅成團地往臉上撞,有一只竟飛進我嘴里。清理足足用了一整天。 我們院子里也落下過一枚“炸彈”。一個直徑三米多的土坑早已被人填上。可房東說這是一架無人駕駛的偵察机,憲兵在上面發現了個高級照相机。 夜里沒有電,房東送來兩包蜡燭,是伊拉克自己產的,長得象我的大拇指,忽粗忽細,蒼白無力,用火柴一點,辟啪亂響,黑煙騰騰,火苗忽大忽小。房東老太太笑著說她家里還有中國腊燭,可舍不得用。她再三感謝1月14日凌晨撤离前我送給她的防化服和防毒面具。 清理完我們分社,首席朱少華和我開車出去看看其他中國單位。市中心的解放廣場靜悄悄的,部分商店照常營業。人們在彈坑前做著各种交易,一架帶液晶后背的“佳能小霹靂”相机才30美元。 從外觀看,中國成套設備出口公司完好如初。可中國民航辦事處的玻璃被打碎了一塊,用木板頂住。存在屋后水池中的十几桶汽油已蕩然無存。我找來一根木棍撈了半天,連空桶都沒有。中建公司可就更慘了,我和老朱翻牆跳進院內,養魚池中一條黑狗朝我們呼救,可餓得已經叫不出聲來。這家伙大概餓极了跳進干涸的水池抓魚吃,可体力消耗太大,再也爬不上來。老朱幫我把這黑家伙抱上岸,弄了我一身臭泥。這黑狗長得很象我在秦岭拍熊貓時候的獵狗“魁恩”(queen),當時“魁恩”每夜都和我一個被窩睡覺。可眼前這家伙卻是一條十足的可怜虫,把吻緊貼在我鞋上,兩只前爪平伸,喉嚨呼呼響,不停地舔我鞋上的烏泥。我找來一盆清水給他喝,這家伙一對水汪汪亮晶晶、清澈見底的大眼睛純洁天真,真像我北京養的老貓“大咪”。 中建公司后院車庫中的汽車油箱与中國使館一樣全被撬開,汽油抽得一干二淨。2908丰田皇冠車僅剩一只車輪,它旁邊的一輛“梅塞德斯300”連引擎蓋上的奔馳標牌也被人掰走。 正對總統府的“七·一六”鋼索橋被整個摧毀,自由者橋卻完好無損,可在它不到八百米處的共和國橋被炸成四段,墜落江中。事后听一位朋友講,橫穿巴格達的底格里斯河上共有十座大橋,其中三座被摧毀。 与中國使館毗鄰的阿富汗使館外的空地挨了一顆炸彈,鐵网圍牆被撕開七八米大的大口子,樹木焦糊,扭曲的彈片嵌進樹干。中國使館曹彭齡武官和我在樹干上剝下許多彈片。 街頭靜悄悄,汽車很少,大都靜靜地停在路邊,開動的几乎全是軍車。自1月17日戰爭爆發以來,伊當局下令停止向市民供油,每輛車每20天可憑卡購買汽油30升,這僅夠我們奔馳油箱的一半。黑市汽油每升7-10伊第,比官价汽油貴九十倍。 汽車靠邊,人們紛紛以自行車代步。連巴格達市中心富人區--曼蘇爾區的富豪子弟也開始學騎自行車。我為了照相而去与他們交朋友,与他們一起騎車兜風,發現他們中除伊拉克自產的“巴格達牌”外,還有不少中國的“飛鴿”和“金鹿”。“齋月十六日”大街一家自行車店的普通中國造26飛鴿男車售价竟達四、五百伊第,合官价美元一千五百多塊,而稍好些的台灣造變速軸的自行車售价則在兩千官价美元以上。(官价1伊第=3。228美元) 糧食因短缺已不得不實行配給制,黑市議价糧比入侵科威特前上漲了几十倍。拉希德大街上的白面(精制面粉)黑市价每公斤七伊第,比8月2日入侵科威特時的每公斤0。054伊第上漲了一百二十九倍。在巴格達最繁華的拉希德大街的薩達姆像下,黑市交易在光天化日下進行。四百克裝Nido奶粉原价0。6伊第,黑市价9伊第。二。五公斤裝奶粉原价3。6伊第,黑市价50伊第。 自來水奇缺,新華社只有花園里的自來水才細水長流,用它沖完的膠卷挂著一層莫名其妙的白霜。外國記者一度居住的拉希德飯店一層大廳的公廁全上了鎖,唯有靠近餐廳的廁所開著。我進去撒了一泡尿可是沒有水沖。富人居住的曼蘇爾區二樓以上斷水,只有一樓的水管才有涓涓細流。在市中心的拉希德大街,人們手端塑料盆、水桶,圍著街心細細的自來水管排隊取水。中東的烈日高懸當頭。据當地德高望重的哈爾米醫生講,由于缺少消毒劑和殺菌劑,巴格達的自來水已不符合衛生標准,無法飲用。隨著夏季來臨,巴格達白天气溫可達40-50℃,伊拉克南部一些區盛夏時最高气溫達70℃,那時缺水現象將進一步嚴重。拉希德飯店的噴水池現已干涸見底,亭亭玉立的阿拉伯少女噴水雕塑銹跡斑斑。 入夜,我們驅車橫穿巴格達,但見點點燈光寥寥無几,不足巴格達全市人家的十分之一,即便是這些燈光,還有許多是私人小發電机自己發的電。由于巴格達南郊的都拉煉油厂和都拉發電厂被徹底摧毀,巴格達成了黑暗之城。据曼蘇爾區一位著軍裝配手槍的負責人講,政府正設法集中巴格達附近的中小電厂向巴格達供電,但由于能源不足,情況仍很緊張。拉希德大街的發電机市場由此興隆起來,一台四千瓦的二手本田柴油發電机賣价八千伊第(合兩万五千官价美元)。 阿卜杜。瓦哈卜廣場的黑市美元一日一變。戰前聯合國維持和平部隊的丹麥人w曾用5。56的价格拋出美元,而今已上漲到6。68。而官方規定1伊第為3。228美元倒挂竟為18倍。 1月13日我曾光顧的乍巫拉影院已經關門,往日流行的歐美片和電視連續劇已經絕跡。巴格達電視台只播放一套節目,信號极弱,仿佛下小雨,除政府聲音外,全是阿拉伯歷史劇。 原來16版的官方《共和國報》已減至8版,紙張質量低下,油墨淡,照片模糊不清。英文的官方報紙《巴格達觀察家報》Baghdad Observer已經停刊。 全城已經沒有電話,因為所有的通訊中心電話局全被美軍摧毀。与外界聯系全靠架在拉希德飯店的三部衛星電話,分別屬WTN,AP和VIS NEWS(Reuter,NBC,BBC)三家所有。對外開价一分鐘150美元到200美元不等。 在薩東大街路口,兩個神色詭秘的青年攔住我,問我支持美國還是支持伊拉克。我說我听不大懂,我是個攝影師,不懂政治。但我是伊拉克人民的忠實朋友。這兩人一听惡狠狠地問:“你這是什么意思?你應該知道,我們庫爾德人快餓死啦。” 市內所有的路口,都有安全警察、士兵、共和國衛隊和民兵把守,盤查過往車輛。我們由于是中國人而倍受禮遇,獲免檢待遇。警衛拉希德大街拉菲丹國家銀行的士兵見我們重返倍感親切,擁抱不止,索要上次我給他們拍的照片。 入夜,美國飛机轟嗚而來,吵得人睡不著,沒有地面武器還擊。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