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本杰明·富蘭克林(1706—1790年)是18世紀美國的實業家、科學家、社會活動家、思想家和外交家。 他出身寒微,10歲便輟學回家做工,12歲起在印刷所當學徒、幫工。但他刻苦好學,在掌握印刷技術之余,還廣泛閱讀文學、歷史、哲學方面的著作,自學數學和4門外語,潛心練習寫作,所有這一切為他在一生中取得多方面的成就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為了自立于當時的社會,他几經周折,創辦了自己的企業——印刷所。由于吃苦耐勞,講求信譽,注意經營管理,他不僅在印刷界激烈的競爭中站住了腳,并且把業務擴大到鄰近几個州以及西印度群島,成為北美洲印刷出版行業中的佼佼者。 他注意觀察自然現象,研究科學問題。他從實踐出發,從事科學實驗和觀察,在電學上解答了“電為何物”的問題,將不同狀態下的電稱為“正電”和“負電”,提出了電學中的“一流論”,在大气電學方面揭示了雷電現象的本質,被譽為“第二個普羅米修斯”。這些電學上划時代的研究成果使他成為蜚聲世界的第一流的科學家。他在光學、熱學、聲學、數學、海洋學、植物學等方面也有研究,并有新式火爐、避雷針、電輪、三輪鐘、雙焦距眼鏡、自動烤肉机、玻璃樂器、高架取書器、新式路燈等一系列發明創造。因而,他以僅讀過兩年小學的學歷,被美國的哈佛大學、耶魯大學,英國的牛津大學、愛丁堡大學、圣安德魯大學等六七所大學授予碩士學位或博士學位。 富蘭克林成名以后在北美殖民地的文化傳播和社會福利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他先后組織建立了“共讀社”、“美洲哲學學會”、“北美科學促進會”、報社、圖書館、書店、醫院、大學、消防隊、地方民兵組織等學術、文化、醫療衛生、消防、治安組織和机构;他還改革了北美殖民地的郵政制度,建立起北美殖民地統一的郵政系統。他是杰出的社會活動家,成為北美殖民地有影響的人物。 他不僅善于解決自然科學里的專門問題和社會政治活動中的實際問題,還常常探索許多哲學問題和社會問題。他是自然神論者,認為精神依附于物質;他認為社會貧困的原因是勞動者必須養活寄生者;他酷愛自由和平,反對戰爭,痛恨种族歧視和奴隸制度,主張維護黑人和印第安人的利益。他是當時最淵博的資產階級自由主義思想家之一。 富蘭克林生活的時代正值美國從殖民地向獨立的資產階級國家邁進的重大轉折時期,他積极投身革命運動,對獨立戰爭的胜利和美國國家制度的初期建設作出了重大的貢獻。 在1754年北美各殖民地領導人物出席的奧爾巴尼會議上,他提出著名的“奧爾巴尼聯盟”的計划,被會議通過,成為最早將美利堅合眾國的大聯合這种思想灌輸到殖民地人民頭腦中去的人。 在賓夕法尼亞,他始終同殖民地人民一道同業主1集團的橫行不法作斗爭。1757年,他代表州議會赴倫敦向英王請愿,要求業主交納稅款,取得成功;1764年,他第二次赴倫敦,要求英王保護殖民地利益,沒有結果。其后,英國政府加強對北美殖民地的鎮壓,激發了殖民地人民更強烈的反抗斗爭。富蘭克林的立場徹底轉到革命方面。 -------- 1賓夕法尼亞原為業主殖民地,是1681年英王查理二世賜与威廉·賓的土地。后來,威廉·賓的兩個儿子繼承產業。業主在其領有的殖民地享有委派包括州長在內的官吏、否決議會議案、免交捐稅等特權。 1775年5月,他回到美洲,立即投入到革命斗爭中去。他擔任賓州治安委員會主席,主持地方軍委,并和潘恩共同起草了州憲法;他作為賓州代表出席第二次大陸會議,成為美國獨立宣言的起草人之一;他擔任美國郵政部長,組織戰爭期間的郵政,成績顯著;在美軍作戰屢次受挫的情況下,他作為三人委員會成員同華盛頓會商,決定實行北美13州的總動員,使得獨立戰爭得以堅持6年之久。 在英強美弱的局勢下,殖民地人民必須爭取外援。富蘭克林奉大陸會議之命出使法國,爭取美法結盟,共同對英作戰。在當時复雜而不利于美國的外交環境中,他以美國必胜的信念、堅韌不拔的耐心,巧妙靈活的外交手腕,利用歐洲國家之間的矛盾,抓住有利時机,締結了美法同盟盟約,爭取了人力、物力、財力上的大量外援,确保了獨立戰爭的胜利。在戰爭后期,他參加并一度主持美英議和談判,簽訂了有利于美國的英美和平條約,胜利地完成了艱巨的戰時外交使命。戰后,他成為新生的美國第一任駐法特命全權大使留法工作,直到1885年歸國。 回國以后,他連續4年當選賓夕法尼亞州長。在美國憲法會議上,他是憲法起草委員會委員,他為了調解會議代表的意見分歧而提出的議會的兩院制,成為美國的基本國家制度之一。 1788年后,他不再擔任公職,但仍發表政論文章,以供政府采擇,并致力于促進廢除奴隸制的活動。 1790年4月17日,富蘭克林与世長辭。在他出殯的那一天,為他送葬的人數多達兩万,充分表達了美國人民對他的痛悼之情。同時,不僅美國國會決定為他服喪一個月,法國國民議會也決議為他哀悼,表明了他不僅屬于美國,也屬于全世界。 ------------------ 一鳴掃描,雪儿校對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