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离鄉背井10載有余的富蘭克林回到了費城市場街那已經沒有了妻子身影的家。那所房子矗立在那里已經10年了,但對他來說還是新的。富蘭克林和女儿薩拉、女婿理查德·貝奇敘過久別之情,尤其是黛博勒去世的前前后后,好一番痛惜、傷心又夾雜著父女重逢的歡欣之后,一家人平靜地生活在一起了。 給富蘭克林帶來不少樂趣的是他未見過面的外孫們,可他也時時牽挂著從倫敦帶回美洲的孫子。譚波爾已經到珀斯·阿姆波伊他父親那里去了。6月13日,富蘭克林給他寫了一封充滿愛意的信,告訴他倫敦的房東太太給他們寄來了一封長信,信里談到那邊的許多消息。他還告訴譚波爾,他的兩個小表弟本杰明和威廉正在他身邊不遠的地方玩當士兵的游戲。 他寫著信,不由得想到了儿子威廉,面色頓時陰沉下來。 在富蘭克林的時代,很少有美洲人能像富蘭克林那樣,在學術上、外交上蜚聲歐洲,因此,在歐洲人的心目中,富蘭克林多多少少地成了北美殖民地的代表或領導人。富蘭克林离開英國后,北美殖民地的武裝斗爭開始了。因而,在一般英國人看來,是富蘭克林回到美洲,領導了一場戰爭,為他1775年1月在英國所受的誹謗和羞辱報仇雪恨。無論是富蘭克林的朋友和敵人,多半都抱有這樣的看法。但富蘭克林并不顧忌這些對他私人的成見,一回到美洲,他便全身心地投入到殖民地人民的革命斗爭中去了。 回到美洲之后,他馬上希望看到的就是儿子威廉和他在賓夕法尼亞的年輕戰友加洛維也站在革命的一邊。他還記得,當他在最艱苦的斗爭中,他們是和他站在一起的,從私人感情而言,加洛維簡直就是他的第二個儿子。而且,他深深地知道,作為英王委派的殖民地州長,威廉一旦站到了反對英王的旗幟之下,對英國政府的打擊和對殖民地革命人民的鼓舞,都是不容忽視的,而他一直非常看重的加洛維的才干,也會有利于革命力量的壯大。然而,這兩個人都讓他失望了。 這時,富蘭克林突然醒悟到,對于10多年沒在一起生活的儿子威廉,自己的确是不甚了解了。他記起年初他在英國王室樞密院的一個委員會受到攻擊謾罵后,想到儿子或許會因為自己而仕途無望,便于2月2日寫信給威廉,希望他在自己的農場安身立命。他寫道:“也許他們會期待你會因怨憤他們對我的侮辱而辭職,從而省去他們在應當提升你的時候卻將你革職的羞愧。但是我不會勸你那樣做。如果他們想解除你的職務,讓他們那樣干好了,盡管實際上我認為這個職務不值得你留任。” 威廉果然沒有辭職,現在看來,他并非是听從了父親的忠告才不辭職的,而是他本身十分看重這個為英王效勞的職位。這么多年來,富蘭克林將儿子視為天然的知己,在通信中几乎是無話不談,可偏偏沒有覺察儿子思想上的變化。兩代富蘭克林中,年屆70的父親成了革命者,正值壯年的儿子卻留在了壓迫者、鎮壓者的反動勢力的營壘中。在8月的最后几天中,富蘭克林到珀斯·阿姆波伊去了一趟,在儿子那里小住了几天。但是,父子商談的結果,只在繼續各行其是上達成了一致。威廉完全不能理解父親的政治感情,更不能接受父親的政治觀點。 9月,回到費城的富蘭克林在儿子的信中指責他說,“你這個徹頭徹尾的朝臣,是用英國政府的眼光看待一切的”,言辭間透著一位老父的傷心、失望和怨憤。 后來,威廉·富蘭克林一直忠實于他的公務。在被殖民地革命派囚禁了一個時期后,他當了紐約效忠派協會的會長。加洛維在革命爆發后在美洲呆了三年,而后去了英國,當了倫敦的美洲效忠派流亡者的代言人。威廉·富蘭克林后來也去了倫敦。和他們兩人、尤其是和儿子在政治上的分道揚鑣,恐怕是開朗樂天的富蘭克林一生中少數几件不順心的憾事之一。 北美殖民地如火如荼的革命斗爭不允許他沉緬于個人的不快之中。回到費城的第二天,他就被賓州議會選為代表參加第二次大陸會議,會議于4天后在費城召開。 5月9日,南卡羅來納的會議代表在費城碼頭棄舟登岸;北卡羅萊納、弗吉尼亞、馬里蘭和特拉華的代表從南面騎馬而來,由樂隊奏樂、搖鈴開道,穿城而過。費城街頭云集了15000民眾觀看。 第二天,費城舉行了閱兵式來歡迎麻薩諸塞、康涅狄格和紐約的代表入城。 5月10日,大陸會議在賓夕法尼亞州政廳召開。第二天,會議代表們從倫敦的來信中得知英王和英國議會對第一次大陸會議的請愿書不予考慮。但會議主要是處理列克星敦的有關事務。 第4天,星期六,全体會議代表在市酒店聚餐,為在英國國會作了和解演講的埃德蒙·柏克的健康干杯。星期一,富蘭克林寫信告訴柏克:“你將在報紙上看到,蓋吉將軍召開他的議會來提出諾思的和平計划。可會還沒開,他們就拔劍開戰了。他的部隊作了一次最為強勁的撤退(3小時退了20英里),簡直是史無前例。連孱弱的美洲人一路追打他們,都不能阻止他們前進。”這里,富蘭克林開始使用了和以前截然不同的語气。也許富蘭克林自己也感覺到了,在他反對英國政府的暴政又不想同他們徹底決裂以前,說話行事常常左右為難,進退維谷,并屢次遭到猜疑、誤解。而現在,一旦決定了和殖民地的革命者站在一起,一切反而變得那么簡單明了。 的确,大陸會議中年事最高的代表富蘭克林是最堅定、最大膽的代表,又是最沉默的代表。很久以后,杰斐遜說,“革命前我和華盛頓將軍供職于弗吉尼亞議會,革命期間和富蘭克林博士共事于大陸會議。我從未听到他們中哪一個一次發言10分鐘,也沒有听到他們談到決定問題的主要點以外的任何話題”。 6月,華盛頓离開費城去坎布里奇就任大陸軍司令,杰斐遜——第三個沉默的人——來出席會議了。在性格上,杰斐遜十分接近于富蘭克林,盡管他比富蘭克林年輕得多。這樣,在眾多的政治家中,就有兩位思想家了。習于演說的約翰·亞當斯曾對富蘭克林“日复一日沉默地坐著,相當多的時間是在椅子上熟睡”卻被指派參加所有最重要的委員會感到迷惑不解。他自己只參加了少數几個委員會。亞當斯認為,對富蘭克林、華盛頓和杰斐遜來說,他們不喜歡爭論真是幸事。 實際上,富蘭克林在會議上默然聆听或干脆打瞌睡,是因為會議討論的許多問題早已在他頭腦中有了結論,他是在看著這些年輕人在一步步學會他已經知道的東西。 7月間,會議表決通過了向英王遞交一份措辭更恭順的請愿書。比起在座代表,富蘭克林更了解英王和他的內閣,他相信遞交請愿書只能是徒勞無益,達特茅斯不會將它轉呈英王。 果然,8月23日的王室宣言宣布美洲人是叛逆,警告所有的人不得幫助他們。富蘭克林盡可能地在爭論進行中為會議保有一些机智和幽默。但他自己的才干和見解要行動,他看到,殖民地必須武裝起來,只要取得力量,必將迫使英國內閣尋求和平解決。 在那么多年尋求和平解決辦法的過程中不僅沒有成功、反而落得傷痕累累的富蘭克林,比任何人都更加洞知尋求和平的唯一辦法是用武力去爭取。因此,他一旦決定了走革命道路,就更加反對妥協,更加義無反顧。 他曾經堅決主張用不進口英貨來回答英國當局的征稅,而現在他同樣堅決地主張用武力作堅決抵抗,并不顧自己的高齡,大力地關注殖民地的防務計划。他曾經千方百計地維護英帝國內北美殖民地和宗立國的統一和諧,而現在,公開決裂已在眼前,他卻毫無懼色,反而使大陸會議中的許多保守分子相形見絀。 富蘭克林在大陸會議還承擔了許多具体工作,如起草呈英王的請愿書,改革殖民地火藥硝石的生產,起草華盛頓就任大陸軍司令的宣言,安排印刷紙幣,等等。 5月29日,富蘭克林受大陸會議指派,主持一個委員會以建立一個郵政系統。7月25日,他提交了工作報告。第二天,他當選為郵政總長,而年薪一千美元全部被他用于救助傷兵了。富蘭克林按照他的計划建立起來的郵政系統,成為后來美國統一完整的郵政系統的基礎。 7月3日,富蘭克林當選賓州公安委員會主席,承擔起賓夕法尼亞繁重的練兵備戰工作。到9月底,他已經領導人們在河水中設置了17處障礙,建造了13艘戰船。這种戰船長50呎,兩舷各設槳手12名,士兵30—50人,船上配置有槍,使其在投入使用時猶如一座座移動的堡壘。 同時,富蘭克林仍然兼顧大陸會議的工作。7月13日,他受命為三名委員之一,負責處理居住在賓夕法尼亞和弗吉尼亞以西的中部印第安人事務;7月21日,會議決定考慮美洲國家的問題,富蘭克林宣讀了他的《聯邦和永久聯盟的文件》,這是他將當年的“奧爾巴尼聯盟計划”作了修改以适應變化了的情況后形成的。然而,除了杰斐遜和其他一些人以外,大陸會議從整体來說,尚未作好接受這樣的計划的准備。富蘭克林也不強求。第二天,他奉派主持一個委員會考慮諾思的二月和解提案。31日,委員會提交的報告反對該項提案,會議表決否定了提案。 在几乎整個8月,富蘭克林都忙于在賓州組建國民自衛隊、為戰船遴選軍官、為部隊獲取藥物,將火藥從費城軍火庫送往紐約的公安委員會等等。 9月18日,他被派往一個秘密委員會工作,進行槍用火藥的進口;22日,他又成為美洲貿易委員會委員;27日,他出席美洲哲學學會的年會。他擔任該會會長已達7年,而這一天是他第一次坐在會長的座椅上;30日,大陸會議選派他和兩位同事前往坎布里奇同華盛頓和新英格蘭當局會談關于支持軍隊作戰的問題。 兩個星期以后,富蘭克林一行來到了華盛頓的軍營。當時,英軍將領已被威廉·豪爵士取代,但英軍仍被封鎖在波士頓,只要他們一露頭,就會遭到賓夕法尼亞、馬里蘭和弗吉尼亞的國民自衛軍和林中狙擊手火力的致命打擊。大陸會議用來作為大陸軍的新英格蘭各聯隊,都是自愿軍,即將解散回家。華盛頓要求召募一支兩千人、服役期至少一年、有著更好軍紀和更充足給養的新的軍隊。委員們和華盛頓及其幕僚開了4天會議,計划重建軍隊,修改關于戰爭的文件,制定交換戰俘和處理武裝帆船在海上奪取的戰利品的規則。那些武裝帆船中有一艘的船名是“富蘭克林號”,它們是美國海軍作戰的開始。那時,它們的任務是騷扰、襲擊英國的軍需船只。這一次的共商軍務保證了獨立戰爭的繼續進行。 富蘭克林在返回費城的途中在羅德艾蘭稍事停留。5月份,他已得知,他的姐妹簡离開波士頓到沃里克去了,猜想她一定和凱瑟琳·格林在一起。富蘭克林已向那里給她寫了信。不久,他收到了回信,是簡和凱瑟琳一塊儿寫的,凱瑟琳自稱是“你終生的親切的朋友”。而現在,富蘭克林終于和他最喜歡的姐妹及最親愛的朋友在一起了。在這次愉快的相聚之后,富蘭克林帶著凱瑟琳10歲的儿子雷一道登程而去,雷將在費城入學。 短暫的輕松之后,是繁重忙碌的工作。 富蘭克林在啟程去坎布里奇之前當選了賓州議會議員,11月15日他回到費城時,議會正在開會;在大陸會議方面,11月16日他受命安排兩艘快船運送郵件;第二天,他被選入委員會處理殖民地俘獲的敵船和貨物;23日,被派入一委員會處置那些拒絕接受大陸幣的人;29日,他受命加入了一個秘密的5人委員會,任務是“和我們在大不列顛、愛爾蘭和世界其他各地的朋友們進行通信聯系”,即處理外務。此即美國國務部門的前身。 一年多以來,為數不少的北美殖民地人士談到和歐洲國家交好以利于削弱英國力量。到11月底,大陸會議才著手進行這項工作。當時,戰爭的形勢十分嚴峻:英軍在6月焚毀了查爾斯頓,10月,又焚毀了法爾茅斯。還有消息說,英國當局已雇佣了不倫瑞克和黑森的德意志軍隊來鎮壓“叛亂”。于是,大陸會議也開始尋求外援。最有希望的外援是歐洲大陸的強國法國。 法國早就在關注北美英國殖民地的局勢和大陸會議的情況。几天以后,一名法國密使阿夏德·德·邦弗洛爾來到費城。他先設法認識了富蘭克林,然后通過富蘭克林和其他委員結識了。他們在夜里碰頭,每一個人都單獨地、秘密地到達會面地點。盡管邦弗洛爾只受到口頭指示,他卻是奉法國外交大臣弗爾仁尼之命來的。他受權向殖民地領導人傳遞這樣的希望,即殖民地可能獨立,將貿易權交給法國。 委員會在和邦弗洛爾的三次會面中,力圖使他相信大陸會議正在下決心獨立。邦弗洛爾于28日也就這樣報告給弗爾仁尼了。實際上,這時的大陸會議處于左右為難的境地:在不能确信可以得到外援的情況下,殖民地不能宣布獨立;可只有在宣布獨立后才能保證得到法國的援助。 這時的秘密通信委員會,既沒有貿然從事,更不能無所作為。于是,他們謹慎而策略地走了一步:12月12日,他們聯名給在倫敦的阿瑟·李寫了一封信,指示他了解一下各大國對北美殖民地的態度如何,并交給他200鎊作為活動經費。早期外交通信的大部分工作落在富蘭克林一人身上,因為他在歐洲有朋友,在這以前的一些場合,已經相互通過信。 這一時期,富蘭克林和歐洲朋友的通信聯系沒有中斷。7月5日,富蘭克林寫了那封給他的老友斯特拉漢的著名的信。當時,斯特拉漢——盡管仍是富蘭克林的忠實朋友——已把美洲人看做是反叛者。因而,富蘭克林在信中寫道,“斯特拉漢先生,你是英國議會議員,是那些決定要毀滅我們國土的多數派之一。你們已經開始焚燒我們的城鎮,殺害我們的人民。看看你們的雙手吧,它們沾染了你們同胞的鮮血!你我為多年老友,但現在你是我的敵人,我是你的敵人。本·富蘭克林。” 這封信始終沒有發出。兩天后,富蘭克林寫了一封友好的信,也得到了友好的回信。顯然,一想到列克星敦和般克山,一想到他的朋友投票通過的法案、措施導致了這些戰斗,他的筆下便出現了憤怒感情的激流,紙上也就寫出了譴責和控訴,但抑制了這股感情時,一些通常寫信的套語和冷淡的陳述句便代替了先前的感情奔放。 12月12日,他給布爾本的唐·加布利爾寫信。這位親王曾通過西班牙駐倫敦大使,送給富蘭克林一部精裝的塞勒斯特1的著作。在信中,富蘭克林巧妙地將他的注意力引到北美殖民地——西班牙屬佛羅里達的緊鄰——上來:“或許,……剛剛發表的我們的美洲大陸會議的議程,會在您的朝廷中受到一些注意。所以我有幸在此向殿下呈上一冊,附有一些記述近來有利于我們的一些成功的文件。……我很老了,很難希望看到目前這場偉大抗爭的結局;但瞻望前途,我想我看到了一個強大的國家正在此地崛起,它的利益使它將和西班牙(它們的領土相鄰)結成緊密而堅定的同盟,站起來了的它不僅將使它的人民生活在和平之中,而且要驅除一切歐洲強國的軍隊”。 -------- 1塞勒斯特(公元前86—前34年),羅馬歷史學家。 他給曾從荷蘭贈送給他一些書籍的朋友查爾斯·威廉·弗雷德里克·杜馬寫信,不久又給翻譯并出版過自己著作的巴爾杜·杜勃格寫信,希望從他們那里得到一些關于和外國結盟的可能性的信息,希望他們向當權人士建議同美洲貿易的价值,推荐美洲人急需的軍事人才。當然,所有這些必須极其秘密地進行,因為英國的巡洋艦就在海面游弋攔截。 杜馬和杜勃格沒有辜負富蘭克林的厚望。他們立即就投身于美洲殖民地的事業中來了,杜馬還成了大陸會議駐荷蘭的正式觀察員。但他們的消息在几個月以后才到達大陸會議。在那以前,大陸會議猶豫了一段時間后,3月3日表決通過決議,派西勒斯·迪安——康涅狄格新近派出的會議代表——任駐法國或任何其他可以向聯合殖民地提供援助、愿意和它友好通商的國家的大陸會議代表。迪安隨身攜帶了富蘭克林為他寫的介紹信(一份外交書信的代表作)和富蘭克林寫給巴黎所有朋友的信。 富蘭克林將要投身于之的美國外交事業就此開始了。 1776年2月27日,富蘭克林辭去了賓州公安委員會和賓州會議中擔任的職務,這是因為他忙于大陸會議和眾多新委員會的工作使他的眼睛過于疲勞,夜里不能寫東西,也因為在冬季的几個月中,富蘭克林已無暇兼顧這兩方面的事務。他已經于15日接受了大陸會議的委派,前往加拿大爭取法屬加拿大人對英國殖民地的支援。 當時,加拿大的事務如同一團亂麻。只要英軍据有魁北克,駐守在圣勞倫斯的各個堡壘中,便總會威脅到聯合殖民地的事業。因為他們可以沿河上溯到張伯倫湖、喬治湖,然后順哈德遜河直搗紐約。華盛頓曾派遣兩支輕裝部隊開往加拿大,但在進攻魁北克時遭到失敗,蒙哥馬利戰死。盡管本尼迪克特·阿諾爾德的部隊留駐那里牽制魁北克的英軍,但他的軍隊現有的裝備不足以度過加拿大的冬季。在疾病、寒冷、饑餓威脅下,軍紀渙散的士兵對法裔加拿大居民時有騷扰。這支軍隊的所作所為打亂了大陸會議對加拿大的戰略考慮。 1775年,當大陸會議敦勸法裔加拿大人參加革命時,當年英國殖民地居民由于反對1774年的魁北克法案而對天主教會持有的偏激態度和做法,還使這些加拿大人記憶猶新。這些居民得以從法國貴族的統治下改歸英國人管轄,已經感到滿足了。他們大都是農民——各种各樣的農民,但他們中的領袖都不同情英國殖民地的人,或不相信他們的諾言。2月14日,富蘭克林的外務委員會報告說應當派出代表向當地居民對時局作些解釋。這就是富蘭克林此行所負使命的由來。和他同行的有三人,其中只有塞繆爾·蔡斯是大陸會議成員,查爾斯·卡羅爾作為第三代表,是一位富有而且有影響的天主教徒。約翰·卡羅爾,一位天主教牧師,作為使團的副手一同前往。兩位卡羅爾都是在法國受的教育。 3月的最后一個星期,赴加拿大使團上路了。他們一路行至紐約——波士頓被英軍劫掠一空,華盛頓的司令部已遷往紐約,兩天后又乘船前往奧爾巴尼。第二天,在經過圣安東尼斯諾斯時,一陣暴風撕裂了他們的主帆。航行了一夜后,他們在早晨才抵達奧爾巴尼。紐約大陸軍司令菲利普·斯凱勒迎接了他們,并把他們帶到了离城一英里遠的他的住處,然后吃飯、休息。在奧爾巴尼停留了兩天,4月9日,他們和斯凱勒一家一同出發,乘車向斯凱勒的駐地薩拉托加而去。 薩拉托加正是銀裝素裹,積雪深達6英寸。使團在那里住了1個星期,躋身于當地的社交活動中。只有富蘭克林感到疲憊不堪。他于15日寫道:“我正在前往加拿大的途中,被湖面的現狀——湖上那些不化的冰阻塞了航道所滯留。我開始擔憂,以我的年齡,我是承擔了力不從心的使命。因此我坐下來給几位朋友寫信,用訣別的方式寫信”。當時,他已70歲了,其他几名成員最年長的也不過四十出頭。 翌日,他又和同伴們一道出發了,他們將深入到他未曾涉足的美洲那蠻荒的不毛之地。他們吃力地划著船,溯哈德遜河而上,4小時只前進了7英里。當晚,他們宿于愛德華堡的一家邊境小店。 在前往喬治堡的途中,17日,他們接到斯凱勒派人送來的一封短信,信中說湖面仍未開凍,請他們在愛德華堡和喬治堡之間半路上的溫酒店宿夜。他們照斯凱勒說的做了。斯凱勒業已离開薩拉托加,走在他們前面了。他已經和他的司令部到達喬治堡。但他病了。 次日中午時分,使團离開了溫酒店,同斯凱勒會合,乘上笨重的敞篷平底船,一路奮力破冰前行。白天,他們在感到餓時就登岸生火取暖、煮茶、吃干糧;夜里他們有的宿在林中,有的住在船上,幸虧他們有先見之明,帶了輕便的床。經歷了這樣冗長的跋涉搬運之后,使團于25日已航行在張伯倫湖上。27日下午,他們來到圣約翰,走過一段崎嶇不平的陸路,在圣勞倫斯重又下湖航行。29日抵達蒙特利爾,他們受到現在已晉升為將軍的阿諾爾德的迎接,碉堡中的火炮鳴放禮炮,向“以著名的富蘭克林博士為首的尊敬的大陸會議委員會”致敬。 從和阿諾爾德于30日進行的第一次會談中,富蘭克林就覺察到自己所負的使命不可能成功。這個省的法裔天主教徒的敵意難以消除,而在不超過400名的英裔新教徒中,至少一半是效忠派分子,其余的也不可能站到反對英王政府的立場上來。因為對他們來說,聯合殖民地的入侵者既無金錢,更無信義可言。听了這些,富蘭克林將自己私人的錢借給阿諾爾德353鎊金幣。 不久,消息傳到蒙特列爾說,海路來的英軍增援部隊將于5月6日開抵魁北克。阿諾爾德這支大陸軍的處境已十分險惡,它將被驅逐出加拿大,像在前一年的6月那樣。這時,富蘭克林身上長了包疹,疼痛不已,雙腿浮腫,行走不便。在這种情況下,他決定立即返回費城,認為在那里自己還能發揮一點作用。5月11日他啟程返回。約翰·卡羅爾于次日也到了圣約翰,然后兩人再從那里到奧爾巴尼去。 從奧爾巴尼,在斯凱勒將軍的安排下,他們從陸路返回費城。 這一次艱難的長途跋涉,損害了富蘭克林原本強健的身体。“我發現我一天比一天更虛弱了”,回到紐約后,他在給另兩名使者的信中寫道,“如果不是卡羅爾先生友善的幫助和悉心的照料,我想我是難以支撐著走完那么遠的路的”。8年以后,由于富蘭克林的推荐,教皇農西奧授与約翰·卡羅爾以總主教之職。卡羅爾成為美國的首任總主教。 回到費城以后,富蘭克林逐漸地康复了,但他的痛風病,“使我從你上次离開我們后一直沒有參与大陸會議和大家的工作,因此對發生的事知之甚少,只知道正在醞釀起草一份獨立宣言”,他在6月21日寫信這樣告訴華盛頓。 在革命戰爭的進程中,北美殖民地的各階層人民的思想意識里,“獨立”這兩個字日漸變得鮮明,變得突出了。1月10日,托馬斯·潘恩——當時是費城的一名記者——發表了他的《常識》,像一聲嘹亮的號角,穿破人們思想中尚存的疑云惑霧,直貫云天,使獨立的觀念在整個“大陸”的大地上不脛而走,植入了革命人民的腦海。一個新的國家即將誕生。 這時,英國議會頒布了絕對封鎖令,禁止任何國家同北美殖民地之間的貿易以及殖民地之間的貿易。消息傳來,大陸會議針鋒相對地宣布,北美殖民地的港口向所有國家開放,除了英國以外。同時,始自北卡羅來納(4月12日)的各殖民地紛紛向他們在大陸會議的代表發出指令,投票贊成獨立。 盡管富蘭克林和亞當斯、杰斐遜同為最早、也是最堅決地主張殖民地与英國決裂的會議代表,可是在獨立的問題上,賓夕法尼亞卻掉在后面了。已經分裂的賓州代表們受到保守的州議會的約束,而州議會正在州政廳另外一個房間開會。作為大陸會議的會址,費城有可能成為獨立后國家的首都。因此,大陸會議決定干預該州的內亂。5月,會議通過決議,敦促尚無稱職政府的各州加緊組建這樣的政府。賓夕法尼亞人民在州政廳院子里召開群眾大會,要求廢棄英王授予的舊憲章,制訂新憲法,建立新的立法机构。6月14日,賓州議會開會。4天后,一個各縣委員會代表會議解散了舊議會,呼吁在7月召開憲法會議。 在這場變革各州州政的暴風雨中,威廉·富蘭克林作為殖民地時期英王委派的紐澤西州長,受到了沖擊。革命群眾將他押往他在伯林頓的庄園,看管起來了。5月24日,大陸會議決定將他遣送到康涅狄格。盡管由于他父親的緣故,威廉·富蘭克林可能受到一些寬大,但他畢竟是效忠派分子。在康涅狄格,無論是在假釋期間還是确實監禁在里奇菲爾德監獄,他做了兩年多的階下囚。 6月10日,大陸會議委派一個委員會起草一份宣言。這份宣言可能向全世界公布。委員會包括杰斐遜、亞當斯、富蘭克林、康涅狄格的羅杰·謝爾曼和紐約的羅伯特·R·李溫斯頓。這5人碰頭后,推選杰斐遜草擬初稿。初稿完成后,杰斐遜將它拿給富蘭克林和亞當斯過目,也許不止一次。6月28日,該委員會將宣言草稿提交大陸會議。7月4日,經大陸會議修改過的宣言被通過了。8日中午,會議向群集在州政廳外的費城群眾宣讀了宣言。10日,宣言在《賓夕法尼亞雜志》上發表,人們稱之為《獨立宣言》。8月2日,會議代表簽署了《獨立宣言》。 富蘭克林和亞當斯一樣,只對宣言的初稿作了少許改動。對杰斐遜指控英王批准議會法案“以剝奪我們的憲章,從根本上改變我們政府的形式”,富蘭克林在兩句之間插上了一句“廢除我們大多數有价值的法律”,因為他記起了當年賓州議會通過的許多法案都遭到英國議會否決;對杰斐遜寫到的北美洲殖民地的請愿書被“答以一次又一次的傷害”,富蘭克林將其改為“僅僅答以一次又一次的傷害”以加重語气;對于杰斐遜指控英國政府派遣外國雇佣軍來企圖“將我們淹沒在血泊中”,富蘭克林將它改為不那么夸張的“消滅我們”。但最后這一處被大陸會議刪去了,以避免傷及英國人民。 和《獨立宣言》的起草、修改和發表這樣庄嚴、重大的事件相聯系的還有這么一段趣聞。就在大陸會議修改《獨立宣言》草案期間,杰斐遜后來回憶說:“我坐在富蘭克林博士身旁,他覺察出我對這些改動不無想法,便說,‘我訂了個規矩,不論何時,只要我做得到,我總避免起草將要由一個公共團体審查的文件。我這個教訓是從這么一件事得來的,讓我講給你听。當我還在給一個印刷商幫工時,我的一個伙伴是個帽商的學徒,他在學徒期滿后准備自己開店。他首先關心的有一塊措辭恰當的漂亮招牌。他編了這樣的話:“約翰·湯普森,帽商,制作并現錢出售帽子”,還畫有一頂帽子。但他想到該讓朋友們對它作些修改。第一個朋友認為既然后面有“制造帽子”的字樣,前面的兩字“帽商”便是累贅,應該刪去。那兩個字擦去了。下一位朋友認為那“制作”二字不如略去,因為顧客不會在意帽子是誰制作的,只要合他們的意,他們就買。他把那兩個字又擦去了。第三位朋友說,他認為“現金”兩字是多余的,因為當地沒有賒帳的傳統,每個買東西的人都會付錢的。它們又被擦去了。招牌上的字現在剩下了:“約翰·湯普森出售帽子”。“·出·售帽子?”下一位朋友說,“為什么?沒有人會以為你會送給他們。那這兩個字有什么用?”它們又被擦去了,接下來的就是“帽子”被擦去,因為牌子上畫了一頂。這樣,他的招牌最后被簡化為“約翰·湯普森”和畫出的一頂帽子”。 据說,在簽署《獨立宣言》的那一天,約翰·漢科克作為會議主席率先簽了名后,說:“我們得一致;我們一定不要用不同的方式簽名;我們一定要意見一致。” “對,”富蘭克林說,“我們的确要意見一致,不然,最肯定的是我們將被一個個地吊死。”1 盡管這是傳說的一段趣聞,但從實際情況看,的确如此:意見不一致,革命不能成功,革命領導人的命運只會是凶多吉少。 -------- 1英文中“意見一致”“hang”,同時又有“吊死”、“絞死”的詞義。富蘭克林在此是利用單詞的多義,開的玩笑,但又寓義深刻。 《獨立宣言》的公諸于世,意味著一個新的國家——美利堅合眾國——誕生了。這個國家從她降生的第一天起,就面臨著傾覆的危險。就在《獨立宣言》問世的前一天,3月間從波士頓退到哈利法克斯的豪將軍的軍隊在得到擴充休整后,在斯塔騰島登陸。在《獨立宣言》公布后的一個星期之內,海軍上將豪勳爵率領一支艦隊和運輸艦,和他的兄弟會師了。除了英國部隊和水手,他們還有9千黑森軍隊,加起來的總數和華盛頓在曼哈頓的兵力大約是2比1的比例,在訓練和裝備上,美軍更是望塵莫及。豪家兩兄弟以特使的名義聲稱,對要求寬恕的叛亂者他們愿意給以完全的赦免,而不愿和他們打下去。 富蘭克林在受命為合眾國設計印鑒的期間(7月4日到8月20日),又于7月18日奉命和約翰·亞當斯一同起草一份和外國締結同盟條約的盟約草案,供日后談判時提出。9月17日,他們的報告被通過了。包括一套商務條約、友好條約的文本。這些文本加上9月24日和10月16日給使者的指示,組成了“1776年計划”。后來和法國,和其他國家簽定的條約均以此計划為基礎。 這一時期,賓夕法尼亞的政務也在召喚富蘭克林。7月8日,富蘭克林當選了賓州制憲會議的代表,名列代表名單之首。15日,制憲會議開會,他任會議主席。20日,他再次當選大陸會議的代表。在他忙于大陸會議方面的工作時,在州制憲會議上他多半時間只相當于一位缺席顧問。但在9月份通過的州憲法中卻包括了他提出的兩項內容,一是复式的行政參事會,而不是一名州長,另一項是一院制的立法机构。富蘭克林在當時曾說過(后來也寫到過),兩院制立法机构令他想起一則著名的政治寓言,說的是“一條一身而雙首的蛇。……它想去溪邊喝水,途中要經過一道灌木樹篱,一根樹枝擋住了它的去路。它的一個頭決定從右邊繞過樹枝,另一個頭卻要朝左,就在這樣相持不下的當儿,時間過去了。最后,它還沒作出決定,那可怜的蛇已經渴死了。” 在此期間,他收到了豪勳爵的來信,措辭謙恭有禮,內容是表明他作為英國使者,愿意寬恕北美殖民地的叛亂者,但只針對個人。對這封信,富蘭克林受大陸會議委派,于7月30日以個人名義作了回复,但信中的措辭語气卻完全是公文化的: “直接的寬恕將給予各殖民地,給予這些受傷害的人們,這的确表達了認為我們愚蠢、卑微、遲鈍的看法,而這是你那無知又傲慢的國家長久以來引以自娛的。但這除了增加我們的怨憤之外,別無效果。要讓我們向一個以肆無忌憚的野蠻和殘酷在隆冬時節焚燒我們不曾設防的城鎮,挑動野蠻人屠殺我們的和平居民,唆使我們的奴隸殺害他們的主人,甚至帶來外國雇佣軍將我們的居民點浸沒在血泊之中的政府屈服,那是不可能的。” “我不具備那份虛榮,閣下,去想預言這場戰爭的結果。因為我知道在英國有了一切我前此曾預言的命令,直到事實將證實它時才去相信它。長久以來我怀著真摯、不倦的熱忱努力阻止英帝國這只精美、高貴的瓷花瓶的破碎,因為我知道,它一旦破碎,各個碎塊就不可能保有它在作為整体時存在的力量和价值的相應的份額,不可能指望它重新粘合起來,完好如初。閣下可能會記得,在您的好姐妹在倫敦的家中,當你曾給了我和解不久將會達成的希望時,喜悅的淚水濡濕了我的面頰。我不幸發現那些希望落了空,并被當作我奮力防止的那些罪惡的原因來看待。” 在講到他一直對豪怀有敬意甚至親切感的同時,他又說他遺憾地看到自己的朋友在進行一場戰爭,以便英國掌握美洲的貿易權。“我知道你來此的偉大動机是希望充當和解的工具。我相信,當你發現你不可能提出任何條件時,你將辭去如此可憎的司令之職,返回到更為榮譽的個人狀態去。” 富蘭克林的這封信使豪得知了富蘭克林和大陸會議的立場,暫時阻止了豪的和平計划的進行。 7月底,在討論新聯邦國家的方案時,富蘭克林提出各州應按其人數的比例和貢獻大小來确定會議代表的人數。8月1日,他動議在會議上的席位按人口的比例而定。 大陸會議上的爭論還沒有結果,戰場上的形勢已急轉直下。8月27日,華盛頓在長島戰敗,雖然撤回了曼哈頓,卻沒有希望長時間守住它。這時,豪氏兄弟沒有進攻,而是提出另一和解建議,要求大陸會議派出代表以私人身份前去和他會談,尋求一种解決問題的辦法。 大陸會議認為,作為自由、獨立的美利堅合眾國的代表机构,它不能派它的任何成員以私人身份和他會談。于是,大陸會議派出一個委員會去試探對方被授予什么權力、多大權力和大陸會議授權的人打交道,并听取他認為合适的方案。9月6日,富蘭克林、約翰·亞當斯和南卡羅來納的愛德華·拉特列吉奉命去完成這項使命。 富蘭克林寫信給豪,約定了會面的時間和地點:11日,珀斯·阿姆波伊對面的斯塔騰島上,比洛普宅。 會談的一天到了,一艘平底船將委員們接上了斯塔騰島,登岸時,豪已在岸上等候,兩列黑森士兵從海灘一直排到會談的屋宅。豪問候了富蘭克林,然后由富蘭克林介紹他的同伴。在從海灘到屋門前的一路上,雙方作了一般性的,非實質性的交談。 豪命令秘書亨利·斯特拉吉和黑森軍隊的上校作陪,款待三位委員進餐。餐后,黑森軍上校退了出去。會談開始了。 在包括吃飯在內的3個小時會談中,豪談得最多。他說,他久已認為,雙方的分歧可以縮小,直到雙方滿意。他說他對美洲殖民地的感情如同對兄弟的感情,如果美洲垮了下去,就像對兄弟的損失一樣,他將感到難過。 听到這里,富蘭克林微笑了,說:“閣下,我們將盡最大努力,不讓您蒙受那樣的羞辱。” 豪說,他對自己沒有能在《獨立宣言》發表前到來感到遺憾。他當然沒有權力將殖民地當作獨立國家來對待,而且永遠希望沒有這權力。他也不能承認大陸會議,因為國王沒有承認。這一次的委員會必須被當作“几位卓有才干、富有影響的紳士……聚在一起交談,來嘗試能否勾划出一個條款框架以結束戰爭災難”。 富蘭克林說,閣下盡可以用他認為合适的任何眼光來看待在場的紳士們,反正他們也有自由按他們真正的身份來看待自己;在這种場合,沒有必要在大陸會議和個人之間划出區別;會談可以像在朋友之間那樣進行。對此,亞當斯和拉特列吉表示同意。 豪繼續說:“希望停止這些毀滅性的极端手段,既為我們的國家,也為了你們的。一個美國倒下,英國人也會受影響。 難道就無法收回獨立這一步,敞開充分討論的大門嗎?” 富蘭克林說,他想象勳爵閣下已看過了大陸會議派他們來此的決議,那個決議中包括了他們的全部使命;如果這次會談產生不出什么直接的良好后果,它也許在將來某一時候會有用處;美國已經把“禁運法案看作是對它向英王請愿書的答复;軍隊派出來了,城鎮被摧毀了,現在他們不可能指望在大不列顛的治下會有幸福;所有的先前那些忠心、愛戴已經一筆勾銷;美國不可能再回到大不列顛治下,所以想象大不列顛是要用武力解決問題。 亞當斯說,他不在意在這一場合他被看作什么,反正不是英國臣民。大陸會議是按各殖民地的指示宣布獨立的,它只能作為一個國會來對待豪。 拉特列吉的發言很長。內容大致是,英國和一個獨立國家結盟將比從英美之間原先那种關系得到更大的好處。南卡羅來納已經接受了它的新政府,即使大陸會議希望再變回殖民地,它也不同意。 豪只能反复說他無權,“他也不希望他將有權將殖民地看作獨立于大不列顛王室的國家;這些先生們為了如此微不足道的目的竟然走得這么遠,他感到很遺憾;如果殖民地不愿意放棄獨立体制,他就不可能開始談判”。 過了一會儿,富蘭克林突然說道:“那好,閣下,鑒于美國只被期待無條件屈服而……” 豪打斷了他,說,大不列顛并不需要無條件投降;他認為他已經對他們說過的話證明了正好相反;希望先生們不要帶著這樣的想法离開。 富蘭克林繼續說:“而閣下又沒有向我們提出建議,如果我來問,如果我們向大不列顛提出建議(并非我知道或被授權說我們一定會),您會接受或轉達它們嗎?” 豪認為他不能避而不接受交到他手中的任何文件,但他怀疑關于轉交它們的意義;他仍不能說他會拒絕。 在豪的含糊其辭的答复中,會談結束了。 很明顯,豪的權力只限于在美國人屈服的情況下寬恕他們。富蘭克林等向大陸會議這樣報告了。既然英國的和平使者無權承認大陸會議也是美國人民絕不愿放棄的獨立,那么和平就無從談起。戰事又開始了。 英國的海陸兩軍迅猛地向曼哈頓的華盛頓扑去,將他逼向北部的怀特·普雷恩。戰況十分不利。大陸會議又把目光轉向法國的援助。這時,杜勃格的一封長信終于寄到了,信中充滿了對美國的事業的熱忱,并保證說法國內閣對此很感興趣。在大陸會議的討論中,富蘭克林這樣表白自己對尋求外援的看法,他說:“一個處女國應該保持它處女的特點,不是到處去追尋盟友,而是應該怀著矜持的尊嚴等待他國的邀請。我被壓倒了。也許這樣最好。”9月26日,大陸會議秘密派遣富蘭克林、杰斐遜和西勒斯·迪安作為會議在法國朝中的代表。 在這些事件發生的期間,簡、威廉和凱瑟琳·格林曾到費城來看他。凱琴琳發現富蘭克林忙得不可開交,在她离開費城的那天還得去大陸會議工作,但她并不為此不快,只感到“和我所愛的人們分手令我憂傷”。簡·麥科姆留在費城和她兄弟呆在一起。 在受命出使法國以后,9月28日,富蘭克林給在珀斯·阿姆波伊的孫子譚波爾寫了一封信,告訴他說,“我希望你立即回到這里來,你母親1不會反對的,這儿有些事會對你很有好處,如果你抓住机會的話”。他想要把孫子帶在自己身邊,以免他受他效忠派的父親的影響。 -------- 1指譚波爾的繼母,即威廉·富蘭克林之妻。 10月1日,遠行的准備已經開始。富蘭克林和秘密通信委員會唯一一名還在城里的委員羅伯特·莫利斯會談。當時,法國還不准備和美國結盟,但同意把价值20万鎊的武器彈藥運送到西印度群島某一美國大陸會議能夠取貨的港口。富蘭克林和莫利斯約定,這一情況必須瞞著大陸會議,以免走漏風聲,暴露法國的作為,使美國的外交陷于被動。城內已有關于指派大使的謠傳了。 臨行前,富蘭克林還有几件事要作交代。一是他的郵政總代理的職責,他交由女婿理查德·貝奇代行其職,囑咐貝奇“將能籌到的所有的錢,在三四千鎊之間”都作為給大陸會議的貸款,“以顯示他的信心,鼓舞其他人把錢借出來支持美國人民的事業”。另一件事是他的一箱子將近20年來的信件,他把它托付給了當時已引退在鄉間的加洛維。那只箱子里放著他的自傳的唯一一份手稿。 10月26日,富蘭克林离開了費城。次日,他登上武裝帆船“复仇號”向法國駛去。船上裝載的靛藍將用來支付他們此次出使的費用。旅途中,他還和每次出洋時一樣,每天都測量水溫,研究海灣海流。不同的是,此次出使,他身邊有兩個孫子為伴,一個是現已17歲的譚波爾,另一個是7歲的本杰明·富蘭克林·貝奇。 11月底,“复仇號”抵達法國布列塔尼海岸的基伯倫港,12月3日富蘭克林在那里登岸改行陸路。12月7日,他到達南特。到21日,他終于進入巴黎。 12月20日,富蘭克林到達了凡爾賽,西勒斯·迪安驅車在那里迎接他,然后一同向巴黎而去。 30年來,富蘭克林生活在學者、科學家、商人、政客、神職人員和赶時髦的人中間,他的气質和舉止像他的散文一樣老練而溫文爾雅。他進入巴黎的時候戴著一頂御寒的皮帽,這頂皮帽保暖但絕不時髦,但在巴黎期間,他還是不時地戴著它。此外就是他的眼鏡。年過古稀的富蘭克林,好奇心不減當年,他每逢外出,總要戴著眼鏡,以便看清周圍的每件事物,而且是隨隨便便戴著,因為他從不顧忌他人議論自己不時髦。 然而,在法國人心目中,富蘭克林是英雄,是他領導了北美殖民地的反叛來反對腐敗了的舊社會秩序。由于他很少在外露面,使得人們更加喜歡他,想見他。一時間,希望得到他的簽名成為一种時尚。富蘭克林在法國人中的如此印象對他的使命是有益無害的。 和公眾不一樣,法國當局在和美國的交往中,考慮的是利益。 早在17世紀末至18世紀前半葉,歐洲几個強國之間不斷爆發過戰爭,戰爭雙方的組合時有變化,然而無論怎樣變,英國和法國始終是敵對的雙方。兩國在歐洲、北美洲和印度都發生沖突,結果七年戰爭爆發,這場戰爭以英國獲胜結束。英國因之而奪去了法屬加拿大和北美洲密西西比河以東的大量土地,并排擠了法國在印度的勢力,使法國對外侵略的力量大大削弱。英西矛盾也很尖銳。西班牙早在16世紀就被英國打敗,后來在1701—1713年的國際商戰中,英國又奪走了原屬西班牙的直布羅陀和米諾加并因之控制了西部地中海。英國還在七年戰爭期間奪占了原屬西班牙的佛羅里達。荷蘭在17世紀的三次商業戰爭中也敗于英國,失去了在北美洲的新尼德蘭。因此,歐洲的法、西、荷三國由于在和英國的爭奪中敗北,都耿耿于怀,—直想伺机報复。 就在富蘭克林1775年1月29日听讀會上受辱3個月后,不到20歲的法國國王路易十六登基繼位,他的外務大臣弗爾仁尼從英國同它殖民地的沖突中看到了法國獲利的机會。在為了損害英國而心甘情愿地幫助美國之后,弗爾仁尼審慎起來。他考慮,如果這場糾紛得到和平解決,英國就將騰出手來對付曾經干預這場糾紛的國家。就在富蘭克林徒費心机地進行1774—1775談判的時候,弗爾仁尼從倫敦方面得到消息說,美洲殖民地准備尋求法國的援助。在1775年的夏季,費城的大陸會議仍在希望避免同英國最后決裂,而弗爾仁尼在倫敦的一個細作看出,英國的統一帝國的崩潰已近在眼前,法國應趁英國內患重重之際,給英國狠狠的一擊。 1775年9月,一個在倫敦的細作布馬奇回到巴黎,向弗爾仁尼報告說,他新近從一費城居民談話,得知其同英國內閣大臣會談,使大臣們膽戰心惊;他還報告說,倫敦輝格党和托利党的斗爭相當激烈,只要英軍在美洲打了第一個敗仗,英國的國內政局必然發生劇烈振蕩。法國和西班牙應該准備好到時候乘机打擊英國。 同月,弗爾仁尼派邦弗洛爾去費城給大陸會議打气。同時,他自己和布馬奇一道開始制定援助北美殖民地的計划。弗爾仁尼還借用了許多布馬奇的論据,去說服路易十六及其參事會,使他們相信,在美國人允諾將合法貿易權交給法國的條件下,給美國秘密的軍需幫助是明智的。布馬奇還將開辦一家商業机构來實現這一計划,法國和西班牙將籌集這一商業机构的起始資金。 弗爾仁尼的計划遭到財政總監圖爾格的反對,他預言,歐洲大國的美洲殖民地肯定都會在一定的時間獨立,而英國將會和作為獨立國家的前殖民地貿易獲得比往昔對殖民地行使商業壟斷時更多的利益,而不是由于失去殖民地就削弱了力量。圖爾格認為,法國承受不了一場不必要的戰爭。 法國國王和參事會听信了弗爾仁尼的主張。到3月份西勒斯·迪安离開美洲前來向法國求援時為止,法國已和西班牙達成協議,各為布馬奇提供100万法郎。到7月份迪安抵達巴黎時,布馬奇已經拿到了法國方面的100万,准備好建立那家同美洲貿易的公司。 但是,當布馬奇在倫敦同阿瑟·李——美國秘密通信委員會在倫敦的代表——交談時,阿瑟·李卻不理解布馬奇的計划。李帶信給委員會,法國和西班牙將贈送20万英鎊。當迪安來到巴黎,受權用貨物支付運到美洲去的軍火的价款時,布馬奇和他以此為基礎簽訂了一份合同。正如李所發現的,布馬奇是在為無償提供給他的資金索要報酬,然后中飽私囊。迪安對此可能是不知情的,盡管他看來也于中為自己私人做了生意。 法國的軍火運到拉丁美洲的海地和馬提尼克,美國在那里的代理人收到貨后再將其轉運到美國。弗爾仁尼反對英國阻礙這一貿易,并設法保護進入法國港口的美國艦只,不惜動用戰艦。這樣,早在1776年5月,法國實際上承認了美國人為交戰的一方。但是法國卻遲遲不向英國宣戰。 同年8月,弗爾仁尼听說了波士頓遭到破坏和《獨立宣言》的發表,正打算開始對英的敵對行動;而西班牙到10月也准備加入法國的行動,希望此舉有助于征服葡萄牙和米諾加及和北美殖民地簽訂條約可利于控制自己在美洲的殖民地。然而,華盛頓在長島敗績、紐約失守的消息傳來,阻止了弗爾仁尼的行動:他不打算站在輸掉的一邊。 就是在法國對美外交的如此現狀之下,富蘭克林來到了巴黎。三天以后,美國的三位使者齊集巴黎——杰斐遜因故不能赴法,大陸會議臨時改派阿瑟·李為赴法使者,通知弗爾仁尼說,美國三名使者“被美利堅合眾國的大陸會議授与全權以提議并談判法國和合眾國之間的商務條約。其商船受到的獲准自由進入這個王國的港口及其他令人敬佩的關照等公正、慷慨的待遇,使大陸會議將這一机會給予法國”。 28日,三名使節見到了弗爾仁尼。弗爾仁尼盛贊了富蘭克林的名气、知識和智慧,但反對在美國前途未卜時同英國反目。這一立場正在富蘭克林的意料之中。會談沒有實質性結果。 到了巴黎以后,富蘭克林重又和英國的几位朋友通信了。首先是和波莉,問候她的孩子和母親,也談論巴黎的時尚。英國的信也奇來了,其中一封是喬治安娜寫來的,她現在已經18歲上下了。“你是收到我私人信件的第一個男人”她寫道。她說,父親考慮到戰爭,不讓她寫信,但她想她若不寫,富蘭克林一定會對她的沉默發生誤解。她說她和她的家人全都和以前一樣愛他、尊敬他。 3月1日,在來到巴黎近3個月后,富蘭克林离開了喧囂的鬧市,在距巴黎半英里的帕西村安下了家。那是高地上的一處整齊的村落,有一座大花園可供散步。本杰明·貝奇在村里的寄宿學校上學,星期日才回到外祖父身邊。譚波爾留在富蘭克林跟前,如同秘書一樣給祖父幫忙。富蘭克林的侄孫喬納森·威廉斯從倫敦來到巴黎,一會儿在帕西,一會儿又到南特去處理開往美洲的一艘艘貨船。富蘭克林常請迪安和他同住,住在一間屋子里,但沒有請過阿瑟·李。 在帕西的使團辦公室在瓦蘭丁諾旅館的底層,被屋主唐內西安·勒·雷·德·喬蒙特占用著。喬蒙特熱情支持美國的事業。在當時他拒絕收取房租。雖然富蘭克林有一輛馬車和一對轅馬,但他1777年年中的几個月,大多數時間都留在家里。据說他去巴黎主要也是出席皇家科學院的會議。他這樣隱退到帕西,使得巴黎公眾對他的興趣更大了。 自富蘭克林到達巴黎以后,英國也加強了外交活動。英國駐法大使斯多蒙特密切注視著法國人采取的每一行動步驟,對向美國表示的每一點好意都提出抗議。弗爾仁尼在私人關系上和英國人十分友善,在政治上卻虛張聲勢以作安撫英國人,諸如禁止駛往美洲的船運送軍需物品,盡管往往讓它們逃掉。 布馬奇忙于和迪安打交道,富蘭克林已將這方面的事宜交由迪安處理。李卻憤怒而苦惱,他受到迪安的排斥,富蘭克林又使他黯然失色。 迪安的知己、后來也是整個使團的密友愛德華·班克羅夫特實際上是一名間諜。他從1776年12月起就從英國政府領取報酬,將美國人的秘密暗中透露給倫敦。富蘭克林雖然相信班克羅夫特,但他知道在巴黎有很多間諜在活動。他是小心的,也是鎮定的。他到達巴黎三個星期后,一位朋友警告說,他在被間諜包圍著。1月19日,他給這位朋友寫信說:他不怀疑他是被間諜們包圍著,“由于不可能在每一案件中都發現那些假稱我們的朋友、了解我們的事務的人的奸詐行為;……我久已遵奉這樣的規則,它防止了我由于這樣的行為而感到不便。它就是:注意不把那些不該公開的事公之于眾,除了間諜可以看到的事,什么都不做”。 英國從一開始就知道富蘭克林到了法國。他在倫敦的敵人放出風聲說,他是無恥地從一場他發動的無望的反叛中逃出來的。但羅金厄姆,在廢除印花稅時是首席大臣、現在是上院反對派的領袖,卻用不同的眼光看待富蘭克林之使命,羅金厄姆假定,英國的大臣們會盡量縮小富蘭克林向法國靠攏的危險,但在他們的內心,將為此而顫抖。 的确,即使法國政府不打算馬上同美國結盟,美國的外交也是有成效的。就在美國使節見了弗爾仁尼的几天后,他們就收到了200万法郎的秘密補助金。同時,富蘭克林恢复了他和法國學者的交往。1月15日,他出席了皇家科學院的會議,1月26日,他和年輕的德·拉·羅吉福考爾·丹維爾公爵一同進餐。其后,丹維爾馬上開始翻譯美洲大西洋沿岸13州的憲法。由于拉法耶特的介紹,富蘭克林會見了勢力強大的瑙伊爾家族中人,該家族的一個女儿是拉法耶特的妻子。 富蘭克林還給巴黎的報刊雜志寫稿,他的一些舊作在這里被重新印刷了,如記錄他那次答辯的《訊問紀錄》、《普魯士國王的敕令》等等,還寫了些新作品,如《購買黑森人》等等。 富蘭克林住到帕西以后,由于他的名气和事業,几乎被信件和來訪者壓得透不過气來。任何人只要想起關于美洲的話題,或多少知道一些情況的,都給富蘭克林寫信;商人們則沒完沒了地申請到美洲去經商;最多的要求來自法國和歐洲其他國家的軍官,他們想被推荐到美國軍隊中去。一般來說他一律拒絕了。但是也有例外,那就是拉法耶特和斯圖本。 年輕的拉法耶特急于要為戰死于和英軍打仗的父親報仇,同時也為了支持美國人民的事業。盡管在拉法耶特赴美前,富蘭克林從來沒見過他,他還是給華盛頓寫了信推荐他,并請華盛頓給他以關照,以免他“极度慷慨的性格”被他人利用。他告訴華盛頓說,拉法耶特有一些朋友,能幫助他准備軍事裝備。拉法耶特到美洲后受到華盛頓的重用,成為美軍中一名英勇的軍官。 另一個例外是德·斯圖本伯爵。斯圖本曾供職于普魯士統帥部,任普魯士王弗雷德里克的副官,因而具有當時堪稱一流的軍官素質。1777年,斯圖本窮困潦倒,到巴黎來謀職。他到帕西看望富蘭克林,陳明自己想到美國軍隊中服務的心跡。富蘭克林從他自述的經歷中看出他在缺乏訓練,戰斗素質差的美軍中必定會成為有用的人材。于是,他和迪安商量了一番,決定大力保舉他赴美參軍。他9月4日給華盛頓的信中這樣介紹斯圖本,“這位先生將有幸攜帶此信謁見你,他是德·斯圖本男爵,前不久是普魯士國王麾下的隨侍武官,身任經理署署長,參加了他的所有戰斗”。富蘭克林的信的确不是事實,但就是這些不實之辭給了大陸會議以异常深刻的印象,將他派到華盛頓在福吉谷的司令部任職。斯圖本上尉倒也真是一員將才,不出几個星期,就把軍隊訓練得幡然一新。自那以后,這支軍隊在軍紀軍風上足以与英軍媲美。在他的訓練場上,美國的民兵出落成了戰士。斯圖本為美國的獨立事業立下了汗馬功勞。 和這些日常的外事活動相比,美國使團來法外交使命的中心部分——在和法、英、西等國的周旋中爭取法國、西班牙作盟友——卻進展甚微。 以英國政府國務次長威廉·艾登為首腦的諜報机构在富蘭克林等美國使節身邊布下了羅网。富蘭克林在倫敦時的朋友,也是英國皇家學會會員的愛德華·班克羅夫特成為該机构設在富蘭克林身邊的密探。班克羅夫特的頂頭上司是英國負責巴黎間諜工作的保羅·文特沃思。 班克羅夫特利用和富蘭克林是故交的關系和富蘭克林對他的信任,設法于1776年夏季成為迪安的助手,處理和布馬奇之間的聯系及法國、西班牙援美事宜,整個美國獨立戰爭期間都從美國使團領取薪酬。他同時又從文特沃思那里得到更多的報酬。從1776年12月起,他又被美國使團雇為間諜,其后,便以秘書的身份參加使團1月9日和弗爾仁尼的會談,然后向文特沃思報告一切。他住在富蘭克林的住所里將近一年,不論是當時還是以后都沒有引起富蘭克林的怀疑。他定期地向文特沃思報告美國和法國、西班牙的談判,取得貸款的途徑,使團和大陸會議的通信聯系等等。他把使團雇用的船的船名、船長姓名、起航的詳細情況、私掠船及戰利品的消息提供給英國駐法大使斯多蒙特。阿瑟·李怀疑過他。在覺察到這一點后,班克羅夫特便不時地去英國一趟,將一些無關宏旨的机密情報帶給富蘭克林,有一次他還因被指控為“盲流”而被捕過。企圖以此打消可能對他產生的怀疑。 由于班克羅夫特鑽進了美國使團的內部,斯多蒙特才有可能准确地向法國提出抗議,指責法國違反了中立國的原則,也才使英國的巡洋艦對于駛往美國的貨船和郵船的行蹤了如指掌,美國因此而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同時,美國使團內部有了人事變動。阿瑟·李疑心迪安在和布馬奇聯系援美物資的過程中中飽私囊,他還怀疑富蘭克林在其中也曾染指,因為富蘭克林答應迪安全權處理其事。因此,阿瑟·李便寫信向大陸會議的成員塞繆爾·亞當斯和自己的兄弟談了自己的疑竇。實際上,阿瑟·李之所以如此這般,還因為他不滿足于自己在使團中的地位。大陸會議派富蘭克林、西勒斯·迪安和阿瑟·李作為赴法使團,在使團中,三人的地位是同等的。但是,由于富蘭克林的名望,在實際外交事務中,使得富蘭克林享有一种遠遠高于迪安和李的實際地位。迪安對此毫不介意,而且將自己能被看作是富蘭克林的朋友和同胞引以為自豪。而阿瑟·李就不一樣了。盡管他從內心深處是敬仰富蘭克林的,但如同當年在倫敦時寫信告訴波士頓人富蘭克林親英一樣,他不甘置身于富蘭克林身后的陰影中。特別是富蘭克林和迪安之間的相互信任令他感到孤立,感到被冷落。 塞繆爾·亞當斯和阿瑟·李的兄弟理查德·亨利·李讀了阿瑟·李的信后,將疑云帶到了大陸會議,得到大陸會議的支持。1777年5月,理查德·亨利·李被派出使西班牙,阿瑟·李的另一個兄弟威廉·李奉命出使柏林和維也納,拉爾夫·伊扎德出使托斯卡納1。12月,大陸會議命令迪安回國報告“歐洲事務狀況”。而富蘭克林去了維也納。這樣,在巴黎的外交事務就由阿瑟·李一人獨攬了。但他還不肯到此止步,一直到1778年9月12日,他還認定富蘭克林“与這些搶劫有關,到時候我們將收集證据”。 -------- 1托斯卡納,意大利地名。 盡管有英國派來的內奸、內部的分歧,美國赴法使團最為關注的還是法國政府的立場。 1777年7月,弗爾仁尼告訴法王,秘密援助已不足以使美國獨立戰爭維持下去,當前亟需作出決斷:要么完全改變支持美方的立場,要么就是比目前走得更遠——向英國宣戰,也就是締結法、美、西攻守同盟,三方若未得其他兩方同意,不得單獨媾和。法王听了,告訴弗爾仁尼說,只要西班牙愿意同時行動,他同意和美國結盟。 然而就在這時,西班牙退縮了。當時,西班牙和葡萄牙已達成停戰協定,西班牙又一直反對任何一國的美洲殖民地獨立,因此不打算增強對美援助。 同時,美洲傳來的美軍戰況也不容樂觀:柏高英于7月未經力戰就輕取提坎德羅加,豪准備奪占費城。弗爾仁尼心中暗自衡量,如果費城和紐約陷入英軍掌握之中,新英格蘭又被柏高英隔絕孤立,那么美國的叛亂必敗無疑。法國在此時只能觀望。 在法國人面前,富蘭克林鎮定自若,談笑如常,保持了他一貫的風度,實際卻憂心如焚。一向認為外交必須以自強為唯一基礎的富蘭克林已看出,美國的獨立事業正經歷著它的最低點。即使身在海外,也能清楚地感覺到這一點。英國戰艦几乎已切斷了美國与外界的通信聯系,但极少几封來自大陸會議的信中都說,如果沒有盟友的支持,他們已不知道該如何將戰爭繼續下去了。 9月的晚些時候,使團向弗爾仁尼遞交了一份備忘錄,要求法國政府承認他們國家的獨立,并提供1400万法郎的貸款,那對美國的獨立戰爭將是雪中送炭。但備忘錄的內容即刻就被狡詐的內奸班克羅夫特泄露出去了。在備忘錄送到弗爾仁尼手中之前,斯多蒙特就知道了這事,并向法國政府提出抗議。弗爾仁尼提請使團注意保密。但除了阿瑟·李以外,富蘭克林和迪安仍沒有意識到內奸就近在身邊。富蘭克林還認為弗爾仁尼這樣說是當作不肯承認美國獨立和發放貸款的借口。誠實而光明磊落的學者兼科學家做了外交官,万万想不到問題出在自己深信不疑的朋友身上。他只是從美國戰局之不利對法國當局的影響來看問題,而就這一點而言,富蘭克林無疑是對的。整個9月過去了,他們從法國政府得到的,只是沉默。 而美國的戰況還在繼續惡化。11月,從英國傳來消息說,費城被豪將軍攻陷了。但是在美國的二名使者中,全部財產和女儿、外孫都在費城的富蘭克林卻表現得最為堅定。有27日使團碰頭起草了給大陸會議的急件公文后,阿瑟·李在日記中這樣寫道: “他毫不含糊地認為,沒有歐洲國家的援助,我們也能把這場抗爭堅持下去,直到成功。他感到滿意的是,正如他以前說過的,對歐洲的商業和依賴越少越好,因為沒有和它的聯系,我們將做得更好。”富蘭克林也不同意去警告法國內閣說,如果沒有法國盟友,使節們必將和英國達成協議。因為“這樣對他們宣布,其結果是不能肯定的;它可能被視作一种威脅,這會使他們由于絕望或憤怒而拋棄我們。”最好是等待,等待戰局的好轉,他們對我們的立場也才會更有利。 富蘭克林是有遠見的,當時他們只能等待,滿怀胜利信心地等待。當朋友憂心忡忡地通知他費城失陷的消息,說:“豪將軍攻占了費城”,他卻接口答道,“不對,是費城俘獲了豪將軍”。果然,他們等待的時日并不長久。12月4日,就有喜訊從波士頓傳來:柏高英在薩拉托加全軍投降,美軍大獲全胜。 美軍的薩拉托加大捷,使倫敦的股市大幅度下跌,也使美法間几乎陷于停頓的外交進程出現轉机。 得到消息的當天,美國使團便給弗爾仁尼發去了緊急公文,阿瑟·李也寫信通知了西班牙大使。兩天以后,法國外務部官員康拉德·亞歷山大·杰拉爾德訪問帕西,帶去了弗爾仁尼的祝賀,并邀請美國使者重新起草關于結盟的談判建議書。 12月7日,富蘭克林草擬了建議書,次日由譚波爾呈遞給法國外交部。12日,美國使節秘密地來到約定的地點和弗爾仁尼會晤。到了那里,弗爾仁尼和杰拉爾德已經等在那里了。寒暄過后,富蘭克林、迪安和阿瑟·李便靜等弗爾仁尼開口說話。因為這實際上是對9月份美國使者遞交的備忘錄的答复。由于美國的戰局發生重大變化,他們期待盡早達成結盟,以明确兩國的關系,加快獨立戰爭的胜利進程。 然而,弗爾仁尼緩緩地說:“由于西班牙尚未明确表態,法國政府目前還不能有所作為。”他說,他的信差已經前去馬德里,一個星期內便可返回。富蘭克林他們三人听了這話,不由得有些失望,听著弗爾仁尼又說了一通稱贊美軍、并鼓勵美國使者耐心等待的話以后,沒有多說什么,只是冷冷地作別,回去了。 僅僅過去了5天,杰拉爾德又來到帕西,告訴使團的成員說,法王陛下和他的參事會已經決定要結盟,只是出于對西班牙的尊重,才在技術上暫時不能締結條約。一旦信使從馬德里返回,一定會有個交待。 看到法國外交部方面如此急于安撫自己,美國使節們尤其是富蘭克林并不感到奇怪,因為他們已經得知,英國的密使文特沃思已經在巴黎,抵達日期正是他們和弗爾仁尼秘密會面的那一天。 而對這樣的外交局勢,富蘭克林認為,不能就這樣坐等法國方面下決心,不能任由他們選擇結盟的時机,因為獨立戰爭急需盟友,前線的美軍將士不能等。一個薩拉托加大捷并不能保證戰爭從此進入坦途。 “要向法國施加壓力,迫使他們感到結盟的迫切性。”富蘭克林考慮了一番,腦海中閃過一個念頭,“對!這個壓力只有來自英國,要在英國人身上做文章!”富蘭克林下了決心。 英國的喬治三世一直不相信文特沃思和班克羅夫特報告的美法結盟的可能性,直到薩拉托加英軍吃了敗仗,才同意了諾思那已經過時了的和美國和解的計划。12月6日,文特沃思領受了試探富蘭克林和迪安的立場的指令,向巴黎出發了。 英國諜報机构早就認為阿瑟·李行事決絕,凡事沒有商量余地,只有問富蘭克林或迪安才有可能達成妥協。文特沃思到了巴黎以后,几天之內便找迪安會談了兩次。文特沃思談到,英國內閣被迫同美國進行戰爭是違背他們意愿的,現有希望糾正這一錯誤。他們准備使英美關系恢复到1763年以前的狀態,并廢除自那以后的一切迫害性法令。英國則仍然保有對北美殖民地的商業壟斷權。迪安則回答以:“美國必須獨立。”文特沃思听了,微笑著說,一切幫助達成美英雙方諒解的美洲人將從英國王室得到貴族封號、財富、高官顯職。迪安听到此,默然了。据說他和文特沃思之間還果真達成了些不光彩的交易。若果真如此,他就扮演了一個兩面服務的角色。 富蘭克林知道迪安在和文特沃思接触,但他自己拒絕見文特沃思。他向弗爾仁尼轉交了一封信,信是由一個不具名姓的人從倫敦寫給班克羅夫特的,信中詢問美國是否能接受“略次于獨立”的條件。 這時,文特沃思在巴黎的出現,已經引起了流言,說如果法國不承認美國的獨立,美國將會和英國重修舊好,并參加英國對法國、西班牙在西印度群島領有的諸島的征服戰爭。作為一個有才干的外交官員,弗爾仁尼不相信這些流言。他知道,一旦美國重回英帝國的治下,法國對英戰爭將不會發生。他不能肯定,文特沃思此來的目的是什么,是想阻止美國使者同法國的結盟談判,還是僅僅使法國不信任那些使者呢?抑或是富蘭克林狡黠地導演來使法國人頭痛,急于結盟的伎倆?弗爾仁尼清楚地了解英、法、美國之間的利害關系,他可以用那些流言去打動法王路易十六。同時他多派密探把文特沃思監視起來。据說,文特沃思被密探看得太緊,不得不燒毀了文件,以免暴露自己的身份。他在巴黎的朋友們也回避見他。英國大使斯多蒙特為了幫助他脫离窘境,帶他去謁見了法王。而弗爾仁尼也邀請他吃飯,以便自己能就近觀察他。 住在帕西村的富蘭克林把各方動靜都看在眼里,他計策已定,只是不動聲色地等待時机。 在薩拉托加美軍大捷后匆匆赴回倫敦照料自己的股票生意的班克羅夫特返回巴黎后,文特沃思立刻就得知了富蘭克林從英國的反對派那里收到了信。12月25日,他寫信向上司艾登說明,當前明智的做法是向美國使節允諾一切——不論以后兌不兌現,要盡一切努力阻止美法結盟。他自己則通過班克羅夫特約請富蘭克林面談。富蘭克林又拒絕了。 到了12月31日,西班牙的答复終于到了。西班牙反對簽訂同盟條約,法國要簽約,只能單獨行動。 得知這一消息后,富蘭克林給了法國政府几天時間去考慮、盤算。然后,他答應文特沃思于元月6日見面,但事先規定,不得言及給使節個人的報酬等等。 英國間諜文特沃思到了帕西,受到美國使節富蘭克林的親切接待。文特沃思“用一些恭維話使談話開始了”。他提醒富蘭克林他舊日是如何珍視帝國的統一而反對美國獨立,但富蘭克林說,“他曾持有的任何不同看法,都只在它產生出來的那個時期才有意義”。 當文特沃思提出由富蘭克林起草一份建議書時,富蘭克林想起了當年和巴克利、福瑟吉爾談判時的許多細節,回答道,不,他不打算那樣做,因為紙上的東西,往往“讓人感到不滿意,或是被人理解得過了頭”。說完,他忽然動了感情,怒气沖沖地談到被英軍燒毀的城鎮,英軍對戰俘的虐待等等。 文特沃思說,“如果能使這樣一個生气勃勃、蒸蒸日上的民族的精力和決斷引向友善、團結和繁榮,英國和美洲必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帝國”。富蘭克林回答說:“我相信我會對此十分滿意,可是美國人民的斗志如此高昂,除了獨立,其他什么都會听不進去”,而其他國家也會和合眾國簽訂“公平合理”的條約。 這時,文特沃思試圖勸說富蘭克林前往倫敦作進一步商談,富蘭克林卻回答說,“要去可以,但我必須得到使團的正當授權。我沒有這個權力,只能作彬彬有禮的對話”。 這時,迪安進來了。于是,什么結果也沒有,會談便結束了。富蘭克林、迪安和文特沃思、班克羅夫特一道去餐室就餐。 實際上,這次會談是富蘭克林計划好的一盤棋中關鍵的一步。為它選擇的時間是适宜的,法國政府已不能再考慮西班牙這個因素;它的地點适宜,在美國使團的駐地和曾兩次拒絕見面的富蘭克林面談;它持續進行了兩個小時之久,盡管富蘭克林一直在虛与逶迤,回避談任何實質性問題,但在任何局外人看來,在這樣長的時間里,足以談成許多問題。它的确令法王和他的朝臣及政府极為不安,他們這時看到,美國即將倒向英國,要拉住它,只有締結盟約。就在富蘭克林和文特沃思會談的第二天,就在文特沃思還在暗自思忖還去不去帕西一趟,想去,又覺得不值得時,法王的參事會投票表決,贊成同美國簽訂條約、締結同盟。富蘭克林大功告成。 元月8日,杰拉爾德來到迪安在巴黎的住所和美國使節們會談。大家見過以后,杰拉爾德提了3個問題以后,請使團准備答复,然后离開一段時間,以便使節們商議。 過了一個小時,富蘭克林剛把兩個問題及它們的答案寫了下來,三個人還沒有在第二個問題上達成一致,杰拉爾德就回來了——他急于知道問題的答案。 原來,那第一個問題是這樣的:需要怎樣做才能使美國使節承諾不听取英國關于英美聯合的建議?富蘭克林和其他兩位使者一致的回答是:“使團早已提議簽訂友好和貿易條約,但至今沒有達成。立即簽訂該項條約當即刻消除他們在這一問題上的疑慮,使其依靠法國盟友以便堅決摒棄英國向他們提出的、不以他們在政府和貿易上之完全自由和獨立為基礎的和平建議”。 看到這樣的書面回答,杰拉爾德微微點了點頭,隨即神情庄重地說,他現在有幸告訴各位,國王已有口諭,法國將簽訂條約。至此,延宕了一年之久的簽約,終于由法國方面最后走出了主動的一步,而它所要的承諾只是美國不得和英國媾和。是富蘭克林利用了英國的密使布成疑陣,迫使法國下了決心。刺探了那么多情報的間諜班克羅夫特在締約前這一段時期的通風報信,實際正為富蘭克林所用。富蘭克林的傳記作者說他在爭取盟友的戰線上打了一個和薩拉托加一樣的大胜仗,是不過分的。 將要簽署的《美法友好和通商條約》和《美法同盟條約》的內容大致是:法國將幫助合眾國取得獨立,美國則在法英之間爆發戰爭時幫助法國作戰;任何一方未得另外一方同意,不得單獨同英國媾和,雙方同意在美國的獨立用條約形式肯定下來之前不放下武器;在貿易方面,法國和美國互為貿易最惠國,一般來說,兩國的港口向對方自由敞開。美國的獨立戰爭從此得到法國這個歐洲大陸強國作為盟友,胜利有了更多的保障。 條約原定于2月5日簽署,但在一切准備就緒,只等當晚舉行儀式時,法國的特命全權大使杰拉爾德感冒了,儀式只得推遲到次日——2月6日舉行。6日晚上在法國外交部,美國三位使節出場時,人們的目光都集中到富蘭克林身上,都奇怪在這樣隆重而值得慶賀的日子里,他為什么穿了這么一件舊的藍色天鵝絨禮服。在美國使團中,迪安和班克羅夫特都知道,這套衣服富蘭克林是准備好穿了出席昨天的簽約儀式的,臨時改期后,他脫了下來,又留到今天穿,似乎是參加這個儀式非穿這件衣服不可。迪安忍不住向富蘭克林問了這話。富蘭克林看看自己的這套衣服,告訴迪安說:“是個小小的報复。當年在白廳被韋德伯恩謾罵時,我穿的就是這身衣服。”迪安恍然大悟。當年看上去若無其事的富蘭克林,把憤怒在心里埋藏了8年,終于有所發泄了。 雙方的人員到齊,簽字儀式正式開始。杰拉爾德先在盟約上簽上了自己的名字,富蘭克林接著簽了,然后是迪安和阿瑟·李。條約交由富蘭克林保管。 英國政府在薩拉托加敗北后,又在外交上打了敗仗。他們不甘心失敗,趁著遠在美國的大陸會議還不知道在法國發生的事情,他們以諾思當年在議會所作的和解發言為基礎,草擬了一份和解建議書,派快艦開往美洲,力求搶先和大陸會議達成協議。而法國海軍則帶著那份珍貴的簽了字的條約,赶往美國。這樣,英國和法國這兩個歐洲最大的國家在1月份那場競相討好美國的外交賽跑之后,又在大西洋上進行了一場真正的海上航行競賽。 這場航行競賽的結果是英國海軍取胜,英國議會的法案先到了大陸會議手中,在一段時間里,大陸會議中不少人認為同英國來使商談才是明智的。就在這時,在海上競航中輸掉了的法國軍艦終于把法美條約送達大陸會議。會議上的各州代表喜出望外,兩天以后,5月4日,會議通過批准《美法友好和通商條約》和《美法同盟條約》。英、法兩國的大使被召來了,法國成為美國的盟友,英國和法國進入戰爭狀態。 7月8日,一只法國艦隊由孔特·德斯泰恩率領,出現在特拉華河口,杰拉爾德走下戰艦,踏上美洲的國土,成為得到承認的合眾國的第一位受政府委派的官員。 3月20日,富蘭克林、迪安和阿瑟·李乘坐的馬車轔轔地駛過凡爾賽的路面,停在皇宮附近,一路上有許多民眾擠在路邊觀看。富蘭克林從車上下來,和其他兩位使者向皇宮走去。他今天沒有戴假發、沒有佩劍,身著棕色的天鵝絨衣服,穿著白襪,頭發松松地披散著,鼻梁上架著眼鏡,胳膊下夾著一頂白色的帽子,使他在使者們中間顯得形象特別鮮明。另兩位使者穿著朝服。使者后面是威廉·李和拉爾夫·伊扎克和几位其他的美國朋友。他們一行人走進皇宮,由弗爾仁尼帶他們去晉見法國國王。在他們一路前行時,兩廊和接待廳里的朝臣們都注意地朝他們觀看,注視著這個久聞其名、未曾睹面的美洲共和主義者。 身著便裝的路易十六正在更衣室里,見到美國使者一行人,他先請使者代向大陸會議轉達他的友好的愿望,并提到剛剛簽字不久的美法條約,說“我希望它對兩個國家都有利”,然后又向富蘭克林致意,贊揚富蘭克林及他在法國的同胞的品德。富蘭克林以美國的名義向法王致謝后,說:“陛下可以信賴大陸會議的謝忱和它對它承擔的義務的忠實履行。” 謁見完畢,美國使節穿過庭院去和內閣的其他成員相見,人群向他們大聲歡呼不已,仿佛忘記了這里作為皇宮的威嚴。五使節在弗爾仁尼的部里進餐,會見了許多法蘭西貴族,然后又拜訪了皇室家族。王后請富蘭克林站在她身邊,并在她不專心玩牌時同他談話。玩牌是王后的嗜好。 法王以接見美國使者認可了美法條約。 3月底,迪安和杰拉爾德离開法國去美國。富蘭克林被留在法國,接管了一向由迪安管理的使團帳目。迪安和杰拉爾德的离去,使阿瑟·李又有了新的不平,因為杰拉爾德被委派為駐美大使一事沒有征求他的意見。他寫信責怪富蘭克林不讓他參与這件事以及其他一些事,他寫道: “如果你研究了如何欺騙公眾最不信任、最危險的敵人,那么你做得再好也沒有了。我相信,先生,你將想到我,我有權知道你這樣對待我的原因。” 第二天,富蘭克林用一封他平生最不耐煩的信對阿瑟·李作答: “的确,我漏掉了回你的一些信。我不喜歡回复怒气沖沖的信。我老了,活不了多久了,可還有許多事要干,沒有時間花在吵架上。如果我經常收到和忍受了你的獨斷的批評和指責而沒有回复,請歸之于正當的原因:因為我關心我們使命的光榮与成功,它會因我們的爭吵而受損害,因為我尊敬你的好品質,因為我愛和平,因為我怜惜你的病態心理,它永遠在用它的嫉妒、猜疑、想象別人認為你不好、冤枉你或不尊敬你來折磨它自己。如果你不治療你的這种性格,它的終點將是癲狂,以我見過的若干事例來看,它就是癲狂的典型先兆。讓上帝保佑你遠离這樣可怕的不幸;而看在上帝的份上,忍耐些,讓我過得安靜些吧。” 然而,在富蘭克林用寫這封信發泄了一番后,并沒有將它發出,而是另寫了一封更長、措辭也大不一樣的信來作答,逐條地反駁了阿瑟·李的指責。也許,他兩封信都沒發出去。他寫道:“我相信,我不會的,除非被你逼得太厲害,在一切事物中,我討厭爭吵。” 阿瑟·李一直還是認為在某個方面有陰謀詭計。他相信迪安利用公款為自己謀利,還疑心其他人。他的怀疑不是沒有理由。在法國的美方工作人員及有關的人中,布馬奇生活闊綽;富蘭克林在帕西的房東喬蒙特不僅是援美物資合同的供貨人,還買賣美國私掠船在海上奪得的戰利品;富蘭克林的侄孫喬納森·威廉斯在南特替喬蒙特做生意。英國的諾思勳爵曾聲稱,富蘭克林是唯一沒有在美國革命期間染指股票生意的駐法美國官員。但阿瑟·李怀疑富蘭克林也和其他人一樣。威廉·李和拉爾夫·伊扎德和他看法一樣。阿瑟·李自己是清白的,這一點助長了他的坏脾气。4月7日,富蘭克林給迪安寫信說,“我看在他工作良好的份上,耐心忍受著他所有的那些指責。……但它對我是有些過分了。” 接任迪安工作的是約翰·亞當斯,他們一家占据了富蘭克林住所的一部分,他的儿子約翰·奎恩西也進了富蘭克林的外孫本杰明·貝奇讀書的那所學校。亞當斯在得知了富蘭克林和阿瑟·李之間的不和后,他盡力不介入,只把注意力放在整理迪安留下的頗為混亂的帳目上,他已從富蘭克林手中接過了一部分工作。 當亞當斯提出向喬蒙特付房租時,這位房主卻堅持不受。他說,在美國的前途未定時,他的房子能因為富蘭克林及其同事而永遠留名就是給他的最好的報酬。 來到巴黎后,亞當斯發現,“富蘭克林比萊布尼茨或牛頓,弗雷德里克或伏爾泰更為聲名遠播;他的性格比他們中任何一個或他們加在一起更受愛戴和贊揚。……政府和人民、國王、朝臣、貴族、公務員和哲學家以及平民都熟悉他的名字,熟悉的程度達到連農民或市民、男侍從、馬車夫、搬運工、夫人的貼身女佣、廚房里的仆人都無不知道他是人類的朋友。 ……當他們說到他時,似乎認為他將恢复那黃金時代”。 在亞當斯和阿瑟·李的一致的建議下,富蘭克林在新的一年里不再任用侄孫喬納森·威廉斯為使團在南特的代理人。威廉斯開始從事自己的商業。后來,他娶了富蘭克林一位朋友的女儿。和富蘭克林一同回美國后,他得到杰斐遜的贊賞,成為美國西點軍校的首任校監。 迪安回到美國后被指控為欺騙大陸會議,受到審查。后來因為他在法國保管的帳目需要審核,他回到了巴黎。他變得對美國和獨立失去信心。對他,富蘭克林只說:“在他和我一塊工作時我對他的看法极好,我相信當時他對我們的事業是真心實意的。” 在美國使節中,弗爾仁尼最信任的是富蘭克林,只要可能,他總是和富蘭克林個人商議處理事情,其他的法國官員也是如此。1778年6月,富蘭克林就得知了法國海事部准備起用一名專門劫掠英格蘭和蘇格蘭海岸以補償美國遭到焚掠的城鎮的美籍船長約翰·保羅·瓊斯。這個計划由于种种原因到1779年2月才實施。那時,法國海事部撥給瓊斯一艘舊的法國軍艦“杜拉號”,艦上配備有40門炮。瓊斯將這艦更名為“和藹的理查”,以紀念“窮理查”。 7月4日,富蘭克林和亞當斯在帕西設宴招待鄰近的法國朋友,紀念《獨立宣言》的發布。宴席上,美國國旗和自由帽挂了出來,人們在餐后熱烈地舉杯慶賀,桌上堆滿了鮮花。气氛熱烈而融洽,來賓們個個滿意而歸。 這一年,富蘭克林和伏爾泰見面了。伏爾泰是在闊別巴黎28年后回來度過他生命中最后一段日子的——那以后他只活了4個月。美國使節听說他來到巴黎,便去登門拜訪。那一天,伏爾泰堅持說自己能講富蘭克林的語言,而且庄嚴地為譚波爾祝福。 他們兩人最為引人注目的相會是4月29日在皇家科學院。那一天,伏爾泰和富蘭克林都出席了科學院的會議,兩位學者、科學家一見面,先是相互鞠躬、交談,然后握住了對方的手。然而,人群中騰起一片呼聲,有人高聲說道,“按法國方式擁抱!”于是,兩位年邁的學界偉人緊緊地擁抱了,相互親吻對方的面頰。這時,人群中的喧囂聲方才減退,用亞當斯那天的日記中的話來說,“一聲呼喊立即傳遍了王國上下,……整個歐洲”。 這一年發生的一件令富蘭克林惱怒的事是胡頓為富蘭克林雕刻的大理石半胸像完工時,圖爾格特為它設計了近代最著名的拉丁文銘文:“他從空中抓住了雷電,從暴君手中奪下了權杖。”3年以后,富蘭克林對此提出抗議,認為這贊譽超過了他所應得的,“它對我渲染過頭,特別是關于暴君的那些;革命是許多才智、勇敢之士進行的,如果我能被允許分享其中一點點,那就是夠光榮的了”。 ------------------ 一鳴掃描,雪儿校對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