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高人的一番講解,使虎口余生的皇室子弟高雅賢滿腔的國破家亡之恨 如拳擊水上,消失了勁道。 深谷一聲虎嘯,直震得山搖地動。 山腳下兩個采藥人一愣,直起身子,默然交換一下眼色。 又一聲虎嘯。 “這畜生莫非遇到了強敵?”須發斑白的采藥人征詢地望著伙伴。 伙伴須發黝黑,面龐白里透紅有如嬰儿,道士裝束,很難判斷他的年齡,但從外表看要比問話的人年輕得多。他應道: “我們下去瞧瞧!”聲音很蒼勁,似乎是從遙遠的地方傳來。 “是,大師兄。”須發斑白者執禮恭肅,竟然尊年輕人為“大師兄”。 走了沒几步,須發斑白者忽地立定,說:‘喀!卻原來是在玩破布!小貓戲蝴蝶一般。”言下之意,那是莫須再看了,還是回頭采藥吧! 大師兄則徑直朝老虎走去,同時喝道: “畜生!不可造次,人是不能吃的!” 那老虎聞聲也是一愣,不解地望著朝它走來的道士,嘴里猶銜著一塊“破布”。 越是靠近,越是看得分明:“破布”即非破布,是一個人。 “小畜生,快放下,快把人放下……對,這才听話,乖……”道士的一串話語有如一串棉絮,軟綿綿,輕飄飄的。 老虎將人放下,怏怏地走開了,走去十來步,又遺憾地回顧一下。 須發斑白的師弟也跟上來了,他望著遠去的老虎,困惑地說:“這畜生可從來不咬人……” 俯身于地檢視虎口余生者的大師兄隨口應道:“這年頭,人都吃人,怎能指望虎不傷人?幸好,此人未受重傷。” 躺在地上的是一個少年,約摸十五六歲,商人裝束。身上除了被虎爪划破一點皮肉外,确實不見重傷。但不知何故,依然昏迷不醒。 “是嚇昏過去了吧?” “不!”大師兄將少年抱了起來,“大概是餓倒了。” 師兄弟沿著羊腸小道,走了好一陣子,終于來到竹篱茅舍之中。 師兄將少年置于竹榻之上。師弟一口一口地為之喂粥。粥是稀粥,喂了一整碗。 師兄伸出巴掌按在少年的小腹上。 “餓煞我了……”少年睜開眼來,說出了第一句話。 “你死里逃生,差點被……” “是啊……”師兄將師弟的話岔開,“你差點餓坏了,不過,剛才喝了一碗稀粥,久餓的人不可暴食。” “這是什么地方?”少年的眼珠轉了几下,問道。 “這是一座無名山。”師弟答道。 “沒有名的山……”少年對一座沒有名的山感到有點奇怪。 “是啊,凡人都有個名……”大師兄信手撥弄案上的琴弦,同時言道,“尤其是王公貴族,小時有乳名,大時正名,名外有字,字外有號,頭上有銜,身后有謚,他們一生都在玩名號;山就不同了,它不需要名字。小朋友,你說山需要名字嗎?” 少年點點頭笑了,他覺得這道士的話很新奇,很耐人尋味,但他沒心思多想,他要問心中急切想知道的事。當即努力爬了起來,朝兩個道士叩謝救命之恩,然后問道: “听說這一帶住有三個世外高人,不知居住何處?” “你找他們作甚?”頭發斑白的道士問。 少年神往地說:“傳說他們上通天文,下通地理,洞明陰陽五行變化之道,力能降龍伏虎,殺人只在一念之間……” “哈哈哈……”一直在彈琴的大師兄爆發了一串大笑,然后正言道,‘小朋友,道听途說的話你可万万不可當真。” “怎么會假?這三人,一個叫章仇太翼,一個叫楊伯丑,還有一個無名無字,當真是厲害之极!你們沒有听說過?” “听說過。” “難道不是世外高人?” 大師兄微笑了:“人在山上,自然比平地上的人要高出許多。小朋友,你如今也算世外高人了!”他又撥弄了一陣琴弦,才說,“不過,你說的那些嚇人的功夫,那是沒有的。” 少年雖然還是疑信參半,卻又大失所望:“我千里奔波,不辭千辛万苦,來尋找他們,想不到這三人是徒有虛名!” 大師兄又是一笑:“人的名聲有如影子,早晨,傍晚都長得太多了,正午時又太短,名實是极少相符的。” “可是,我一定要找到他們!我找名實相符的世外高人!”少年斬釘截鐵地說,“非找到不可,我要學好本領,報仇雪恨啊!你們知道?我的仇恨有多深,多大?” “有多大?”頭發斑白的道士問。 “國破家亡!還有比這個更大的仇恨不?” 大師兄又撥弄一陣琴弦,然后歎了一口气,說:“如此說來,小朋友是姓高了。” “你怎知道?”少年圓瞪雙目,“我是清河王高岳的庶孫!” “這很簡單,域內原有三國:北周、北齊和南陳,前兩年周武帝滅了北齊。高姓是北齊國姓,你把國破家亡當作一回事,自然是王族的人,定然是姓高了。你想學好本領,找誰報仇?” “找誰報仇?我找周武帝宇文邕報仇!找齊王宇文憲報仇!我……” “誰口气這么大?”一個聲音從門外闖了進來。 大家抬頭一看,入室的是一個中年道士。那道士肩挑二百斤上下的糧食,汗不流,气不喘,還笑嘻嘻沖兩道士說:“大師兄、二師兄,我回來了!”他放下擔子,又詫异地指著稚气未消的少年問道: “是你要殺宇文邕、宇文憲的吧?” “正是!”少年想了想,補上一句,“只要我學好本領,便是龍潭虎穴咱也闖了。” “好,好……只可惜……”中年道士說到這里突然不說了。 “只可惜什么?” 中年道士不答,俯身將糧食挑起,進里屋去了。他在里室應道:“我看你什么功夫也不用學了,更無須去闖龍潭虎穴……” 當中年道士重現在外廳時,感受到一雙充滿疑問与憤懣的目光投注過來,又道:“因為宇文邕、宇文憲都死了。” 兩顆豆大的淚珠挂在少年的腮幫,繼而放聲大哭起來。 二師兄笑了:“仇人死了,還哭!你……” “可是我不能親手殺了他們!他們怎么這么快就死了,怎么死的?”那少年擦了一把淚水問道。 中年道士,也就是三師弟慢條斯理地說:“宇文邕是病死的,宇文憲是被新皇帝殺死的。如此說來,小朋友呀。這個新皇帝可算是你的恩人了!” 荒唐!少年想:這北周的新皇帝必定是宇文邕的儿子,怎么會是我的恩人?但這中年道士的話要駁倒它倒也不容易。想到此,他的臉上現出一种古怪的笑容,并且由兩道淚水貫穿著。 大師兄依然在奏琴。琴聲斷斷續續,不成曲調,似是游子遲緩的腳步聲,它從遙遠的地方走來,又走向另一遙遠的地方。又似乎是只在原地方繞圈子,一圈复一圈地繞著繞著。 “你的敵人,主要的敵人,其實不是宇文邕,也不是宇文憲。”大師兄突然言道。 少年雙眼發亮:還有主要的敵人在,他千里尋師也不枉了。 “他是誰?” 大師兄停止撥弦,憫然道:“北齊有兩員大將,斛律光和蘭陵王;北周也有兩員大將,韋孝寬和齊王憲。兩邊國情相似。國力相當,將領不相上下,所以,長期以來相持不下。然而,你們自己卻將自己的大將殺了,殺了斛律光和蘭陵王,等于為北周人東征掃除了不可逾越的障礙……” “是是是!”少年拍腿嚷道,“瞎子祖孝征确實是我們國家最危險的敵人!” 大師兄繼續言道:“一個幅員五十州,戶籍三百万戶的國家,什么人材沒有?為何偏要讓一個盲人總理机務,把持朝政?讓一個瞎子當一千多万百姓的領路人,這是什么皇帝?!” “恕我直言,那齊后主高緯确實是個瘋子!”二師兄笑嘻嘻插話。 那少年痛心疾首:“我那從兄弟高緯,是個膿包!”他又搖頭歎息,“那祖孝征向來品行不端,文襄帝曾打他四十大板,文宣帝一見面便指著他的鼻子罵老賊,可高緯卻偏要重用他!” 大師兄繼續說道:“其實祖孝征也是一怪才,不僅文章華麗,善解音律,精通四夷語言,尤其能言善辯,巧思層出不窮。特別是他的好話句句花樣翻新,實在是叫人百听不厭。須知,凡人都是愛听好話的,平生沒作什么好事的人更是愛听好話,而最愛听好話的便是不干好事的皇帝了。有如咽下山珍海味,百吃不膩。那高澄雖是打了祖孝征,高洋雖是罵了祖孝征,其實都离不開他,沒有他那妙語連珠的好話,他們的日子便過不下去。當然,沒有祖孝征,北齊絕不會這么快滅亡。北齊不滅,北方也不會這么快統一了。所以,祖孝征是為北方的統一立下了大功的人。” 姓高的少年目瞪口呆:“你說他立下了大功?”他一激動進而譴責道,“我整個大齊都被他毀了!” “這天下,本來并無北齊和北周的。”大師兄依然心平气和地說,“你身為王子公孫,當知這北周、北齊的來歷。四十多年前有個叫高歡的將魏孝武帝逐出洛陽,另立一個傀儡皇帝,于是便有了東魏;魏孝武帝西投長安的宇文泰,宇文泰將他害死,也立個傀儡皇帝,便有了西魏。過了若干年,高氏、宇文氏分別取而代之,都當了皇帝;于是東魏成為北齊,西魏成了北周。這兩個國家都是偷來的。”他不理少年滿臉不悅的神色,繼續微笑著道,“一個小偷,倘若偷到手的東西得而复失,丟掉了,從不大喊大叫,你卻大喊大叫,我看你不如小偷!” 那少年臉色紅一陣青一陣,不知是气到极點,還是完全泄气了,他愣了半晌,沒詞;但最終還是進出一句話:“他,他們把我們高氏斬盡殺絕了,你知不知道?” “四十六年前,高歡曾經上一道表章給魏孝武帝,表中起了重誓,他說:臣若敢負陛下,使身受天殃,子孫珍絕!此事你們沒听說過嗎?”大師兄望著眾人,說罷,又彈起琴來。忽又言道:“二十年前,齊顯祖高洋既已奪人江山,又將魏王族元氏三千多人全數斬殺于東市,還將嬰儿拋擲空中,用刀槍承接,然后將尸体投入漳河之中……”他略一停頓,神色凄苦地望著眾人,“其時,你雖未出生,后來總听說過吧?” 琴音繼續遲緩。 那少年啞了半晌,忽然感到自己由苦主變成了被告,原先的滿腔仇恨不由泄去大半。 須發斑白的二師兄來到琴案前面,恭肅地朝大師兄跪落下去,感激涕零地說: “幸蒙大師兄點化,伯丑今日方得登堂入室,窺大道之堂奧!” 大師兄微微地點頭,吐出一言:“歪打正著。” 二師兄歡喜無限,樂滋滋地燒飯去了。 那姓高的少年与三師弟交換了一下眼色。尤其是姓高的少年,毫無表情,然而心亂如麻,疑慮叢生,困惑之极。這個“大師兄”為何盡說我高家的不是?他是北魏皇族的遺孤嗎?那個“二師兄”從數落中又悟出了什么?他自問“伯丑”是否便是那三大高人中的楊伯丑?那么中年道士“三師弟”則便是章仇太翼了!我今日總算找到三大高人了?但這個“大師兄”說我連小偷都不如,怎肯傳我功夫? 三師弟在敘述這回下山的見聞:北周的新皇帝不僅殺了齊王宇文憲,又將五個親王赶出帝京命其一一就國,然后美滋滋地同時立了五個皇后…… 大師兄忽道:“這就是了!我正怪北周這粒水泡何以尚未消滅,快了,快了!齊人殺斛律光、蘭陵王乃是為北周掃清道路,但不知周人殺宇文憲,肅清皇室是為何人效勞?!” 姓高的少年心中又是—笑:他前言我的敵人在內不在外,說明報仇已非必要;今說北周行將滅亡,說明報仇已無可能。如此看來,我真的千里迢迢白跑一趟了!罷了,今晚在此暫歇一夜,明日回去便了;但是,國已破,家已亡,回哪里去呢?他忽然想起了堂姊姊。他祖父是高歡的從弟,高岳,封清河王,由于同侄皇帝高洋爭奪一個女人,被殺。父親庶出,祖父一死,更無依靠,待他出世之后,父母相繼亡故,只得寄居伯父高勱家中。伯父襲爵清河王,只有一女,便是他的堂姊姊了。伯父待他如親儿一般,堂姊姊更是將他視為親弟弟。后鄴都淪陷,伯父不知去向,想來定是死于亂軍之中。堂姊姊被北周的兵士虜去,想來是比死更蒙受痛苦了。事后經他千方百計打听,這一群兵士的領隊軍尉姓長孫。長孫氏是鮮卑人的姓氏,在北周朝廷中算是很有勢力的望族。關于堂姊姊的消息,所知的便是這些。他心中千呼万喚:姊姊,你在哪里? 晚飯之后,少年無事即到茅屋四周蹓躂。時在仲夏,草青樹綠,昆虫合奏,蛙聲一片,令人心曠神怡。他轉到屋后,見水溝中躺著一段枯松,足有碗口粗細。枯松上停著數十只青蛙,鼓起下頦的汽泡,起勁地鳴叫。那青蛙排列成一字形,恰如士兵列隊,這野趣實為平生之未見,他一時竟然看呆了。忽然,那段枯松微微地蠕動起來。定睛一看,天!這哪是枯松,是蛇,是一條大蟒蛇!他不由心跳加速,飛也似地奔回屋中…… “那畜生吃素,不殺生,不用害怕。”三師弟安撫道。 當晚,他与三師弟同室睡覺。 “你那二師兄叫楊伯丑?” “不差。” “那先生的尊諱是章仇太翼了?” 他點頭默認。 “那你們大師兄叫什么名字?” 章仇太翼帶著詭异的神色搖了搖頭。 “那你們的師父呢?” “我們沒見過他。我們的大師兄就是我們的傳授師父。”章仇太翼說罷歎了口气,似乎深為遺憾。 少年想:難怪兩個師弟對大師兄敬若神明,他實際上還是他們的師父呢。想到這里,他不禁怔怔出神地歎了口气。 “為何歎气?” “我千里迢迢來找你們三位前輩,但你們大師兄卻說我連小偷都不如,看來是不要我……”少年眼含淚珠遲疑地說。 “你會錯意了。依我看,大師兄是很喜歡你的。” 少年懵了一陣。章仇太翼道:“大師兄向來极少說話,同我們交談也只三言兩語而已。今日對你長篇大論,很少見,很少見!你若是肯留下來,我幫你去說說情,是可以的!” 少年暗忖:我若不想复仇,又何必學武功?而我若要學習武功,便必須放棄复仇的愿望…… 章仇太翼似乎看穿他的心思:“你以為學武的人都是為了恩仇的纏縛而來的?看來你還是很糊涂!”他伸手在少年的頭上彈個暴栗,又教導道,“你躺下,細細回想今日大師兄的話,把自己的心再洗一遍。” 章仇太翼說罷即斂神淨慮,緩步到茅屋外的清涼的月色下盤膝而坐,再也不做聲。 少年靜靜地躺在床上,但聞蛙聲一片,不由地心潮如涌。 第二天早晨,少年到屋外樹叢下小解,听見楊伯丑与章仇太翼在一棵大松樹下對話: “大師兄昨日一席話,真令我大開眼界了。” “二師兄莫非由此悟道了?” “悟道卻不敢說,卻是受益匪淺。” “二師兄,你也點化點化小弟!” “道若是可以言傳,大師兄早傳給我們了!” “你就不能勉強為小弟說几句?” “比如說,你昨日說:北周的新皇帝殺了齊王宇文憲,將五個親王赶出京城,同時又立了五個皇后。這消息,我們听了倒也平常;但大師兄則立即判斷北周快滅亡了。你說,這是為什么?” “為什么?” 此事正是高姓少年极為關注的問題,他不僅專注地听著,而且連楊伯丑說話時臉上每一個神情的變化都不忽略。 “為什么?便在那一瞬間,大師兄已立即斷定:新皇帝是一個不可救藥的昏君,周圍也無一個賢臣輔佐,眼前又少直言敢諫的賢臣,身屑卻有一個居心叵測的篡奪者……所以,北周必亡無疑。大師兄的高明不在這番分析,而在于能從瞬間完成這种觀察。 “他對國破家亡的小娃娃說:你那個齊國本來是沒有的,是搶來的,現在又被旁人搶去生气是沒有道理的。又說,祖孝征開門揖盜,是你家最大的敵人;但是對北方的統一以及將來全國的重新統一,未嘗不是立了一功。他從過去看現在,又從現在春未來,再從未來看現在与過去,于是一切事物都原形畢露:是中有非,得中有失,功中有過,有中有無,一切都在變化之中。所以,沒有一人一事可以執著的。認清這一點,便進入清明之境了。” 姓高的少年听著,心中只一味地想:北周會滅亡?果真會滅亡嗎? 這時大師兄也步至少年的身側,他輕拍少年的肩膀,藹然問道: “你叫什么名字?” “高雅賢。清河王高岳的庶孫……”少年一頓,忽憤憤地問,“大師兄,歷來開國之君,都是白手起家,能說他們是賊嗎?!” “江山本無主。能為万民造福者,即為万民之主;坑害百姓者,即為万民之賊。” ------------------ 亦凡公益圖書館掃校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