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第二次世界大戰為無數軍人提供了表現其才能、施展其本領的机會,孕育和締造了一代杰出將領。在反法西斯戰爭的陣營中,更有一批各領風騷、戰功顯赫的偉大將領脫穎而出,他們以自己的丰功偉績而名垂千史。 布萊德雷便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反法西斯陣營中最杰出的將領之一。 戰爭期間,布萊德雷不像他的同學艾森豪威爾那樣地位顯赫,也不像与他并肩戰斗的蒙哥馬利、巴頓那樣出盡風頭,引人注目。但是,在歐洲戰場上,布萊德雷在盟軍高級將領中享有“思想机器”的美稱。他曾參与策划、制定戰略方針,指揮集團軍、集團軍群橫掃歐洲大陸直至歐洲戰爭結束。在戰爭后期,布萊德雷指揮的集團軍群擁有130万人馬,堪稱世界上最大的作戰部隊。巴頓、霍奇斯、柯林斯等一代驍將在其麾下作戰。 布萊德雷以其儒將風范影響著一代將領,更以大智若愚的個性為反法西斯的歐洲戰場屢出妙策,屢建奇功。 1893年2月12日,奧馬爾·納爾遜·布萊德雷出生在美國密蘇里州倫道夫縣克拉克村的一個貧苦農夫家里。他的母親是一位勤奮、善良、厚道的農村婦女,其父親作為整個家族第一位最有出息的人,是一名疲于奔命的鄉村教書匠。和艾森豪威爾一樣,布萊德雷的家境很貧窮,是個十足的鄉下孩子。15歲時,布萊德雷的父親積勞成疾,英年早逝,家庭的重擔一下子落在母親和自己身上。1910年5月,布萊德雷高中畢業后因無錢交納上大學的學費,開始在鐵路上打工,到鍋爐車間幫助修理蒸汽机。一個非常偶然的机會,他獲知西點軍校招生,學校免收學費,每月還有津貼。布萊德雷盡管對軍校一無所知,但他很快放棄了1911年報考密蘇里大學的念頭,改考西點軍校。作為一名后補生,布萊德雷搭上了報考的末班車,最后奇跡般地考上了西點軍校。1911年8月1日,布萊德雷跨入了西點軍校的大門,成為一名軍人。 在西點軍校艱苦環境的磨練下,布萊德雷成了一名合格的職業軍人。他所在的班級被稱為“將星之班”。164人當中,有59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成了將軍。他們當中,艾森豪威爾擔任了盟軍最高司令,肩上扛著五顆將星,戰后又當上了美國總統。布萊德雷在戰爭期間歷任副軍長、軍長、集團軍司令、集團軍群司令,肩扛四顆將星,戰后,布萊德雷亦成為了五星上將。 從西點軍校畢業后,布萊德雷部分時間在部隊服役,曾駐墨西哥邊境和夏威夷,但他更多的時間是在軍校進修和任教。布萊德雷曾在本宁堡步兵學校、利文沃思堡指揮与參謀學校、國防大學等軍事院校進修。同時,布萊德雷在1938年以前23年的軍旅生涯中,有13年在西點軍校、南達科他州布魯金斯、本宁堡步兵學校任教官,一副軍中學者派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1929年9月,布萊德雷第一次到本宁堡步兵學校任戰術系教官,很快得到助理校長馬歇爾的賞識,第二年便被提升為兵器系主任。結識并得到后來成為美國陸軍參謀長的馬歇爾的賞識,是布萊德雷能夠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平步青云的重要因素。馬歇爾為布萊德雷施展才華提供了絕好的机會。1938年,他進入陸軍參謀部人事部工作,不久成為陸軍參謀長馬歇爾的助理秘書。其間,布萊德雷開闊了眼界,增長了才干,在馬歇爾手下處理了許多棘手的問題。1941年2月至1943年2月,馬歇爾派布萊德雷擔任本宁堡步兵學校校長、第82師師長、第28師師長等職,布萊德雷大顯身手,并加入了將軍的行列。 1943年2月,北非戰場吃緊,為了支援艾森豪威爾指揮作戰,馬歇爾派布萊德雷只身前往北非擔任艾森豪威爾的高級謀士或“耳目”,布萊德雷從此踏上了征戰之程。3月,布萊德雷應巴頓之請求,擔任美軍第2軍副軍長之職。巴頓回摩洛哥后,布萊德雷接手了第2軍,并率軍在突尼斯戰役中取得了輝煌的胜利,名噪美國。1943年7∼8月,布萊德雷率第2軍在巴頓的第7集團軍之下征戰西西里島。在戰役中,布萊德雷鎮定自若、指揮有方,為取得西西里島戰役的胜利立下了汗馬功勞。恰在此時,巴頓鬧出了“打耳光事件”,失信于艾森豪威爾、馬歇爾等人。戰役之后,巴頓被暫時擱置一邊,馬歇爾委派布萊德雷擔負第1集團軍、第1集團軍群的籌建工作,飛赴英國參与“霸王”行動計划的制定。這是布萊德雷第一次在職務上与巴頓平起平坐,不久便躍居巴頓之上。 從1944年6月6日至1945年5月7日德軍投降止,布萊德雷指揮美軍和蒙哥馬利率領的英軍一起橫掃歐洲大陸,取得了一系列戰役的胜利。在歐洲大陸的征戰中,布萊德雷制定了許多作戰計划并取得了許多戰役的胜利,美軍也從次要的角色上升為進攻主角。在歐洲大陸的征戰中,布萊德雷、巴頓等美軍將領在戰略上、作戰指揮權上与蒙哥馬利發生了一系列錯綜复雜的斗爭。布萊德雷一方面顯示出對德作戰的高超指揮才能,另一方面也表現出內部斗爭的优良技巧。既維護了美軍的利益,也保障了對德作戰的胜利。在歐洲戰爭中,布萊德雷成為美軍的思想靈魂,巴頓則是征戰中的斗士。 歐洲戰爭結束后,布萊德雷歷任退伍軍人管理局局長、陸軍參謀長、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和北大西洋公約組織軍事委員會主席等職。素有“大兵將軍”之稱的布萊德雷在任退伍軍人管理局局長之職時,銳意改革,為成千上万的退伍“大兵”謀求利益,安排升學、就業,改善醫療條件和落實退伍軍人的福利,得到杜魯門總統的高度評价。布萊德雷不僅闖過了戰爭的險關,而且經受住了和平建設的考驗。在升任陸軍參謀長至1953年退休時止,布萊德雷的人生走入了暗淡時期,他積极參与秘密策划侵朝戰爭,成為屠殺朝鮮人民和侵犯中朝利益的戰爭罪人。侵朝戰爭以美國的失敗而告終,簽訂停戰協定后不久,布萊德雷就退休了。應該說,侵朝戰爭給布萊德雷光輝的一生抹上了難以清洗的污點。 從一個鄉下孩子到美國陸軍五星上將,布萊德雷將軍經歷了一共42年的軍旅生涯。布萊德雷能在征戰中屢立奇功,屢戰屢胜,如日中天,得益于他個人的超凡魅力和杰出才能。 從個人品質而言,布萊德雷像許多美軍將領一樣,忠于職守,服從大局,為取得反法西斯戰爭的胜利。恰盡職守。布萊德雷生性穩重、內向,他總是謹慎有度,深藏不露,善于駕馭全局,精于策划和組織。在西西里島戰役中,布萊德雷在异常复雜、緊張而又艱苦的作戰中保持頭腦清醒,處亂不惊。而巴頓則相反,他脾气暴躁、口出狂言,并發生了打耳光事件。為此巴頓斷送了其更遠大的前程,而布萊德雷則躍居巴頓之上。在歐洲戰爭期間,盟軍高級將領之間的斗爭錯綜复雜,互相間爭權奪利。布萊德雷表現出大智若愚的儒將風范,他從不公開批評盟軍最高司令艾森豪威爾,不像蒙哥馬利、巴頓那樣鋒芒畢露、喜怒無常。布萊德雷謹慎地、有理有節地与蒙哥馬利進行斗爭,維護了自己以及美軍的利益。從整体上看,布萊德雷能夠与英國首腦、英軍將領以及法國人、蘇聯人和睦相處,協調好各种關系。布萊德雷沉穩的性格、寬容的態度幫助他渡過了一次次人生險關,深得馬歇爾、艾森豪威爾的信賴。在仕途上,他總是青云直上、穩如泰山。 在部隊訓練和管理上,布萊德雷主張嚴格訓練、嚴格管理。早在麥克阿瑟任西點軍校校長期問,布萊德雷就主張不能放棄西點軍校的傳統,不能放松軍校的紀律。在歐洲戰場上,艾倫的“大紅一師”能征善戰,不可一世,但師長艾倫目無紀律,全師狂放不羈,布萊德雷果斷地撤掉了該師指揮官的職務。在訓練方面,布萊德雷能夠身先士卒,起到模范作用。在任第82師師長期間,布萊德雷不顧年事已高,帶頭訓練,雖然鬧出了將軍蕩秋千落水的慘象,但卻深得全師官兵的愛戴。正是這种嚴格的訓練和管理,以及身先士卒的优良作風,使布萊德雷率領的部隊表現出惊人的戰斗力。 素有“大兵將軍”之稱的布萊德雷,十分注重愛護士兵,与官兵打成一片。在籌建第82師初期,布萊德雷采取一系列溫暖人心的措施,給來自各州的士兵一种“家”的感覺。在諾曼底登陸戰出征前夕,布萊德雷不像巴頓在西西里島戰役出征前那樣責罵官兵是“狗雜种”,而是說了一句永遠鼓舞人心的話:“祝你們走運!”當歐洲戰爭進入攻打柏林階段時,布萊德雷不貪大求功,主張放棄与蘇軍爭功的机會,從而挽救了10万美軍官兵的生命。 在作戰指揮上,布萊德雷善于策划,能夠預見戰爭態勢的發展變化,駕馭整個戰爭的局面。從制定“霸王”行動計划開始,布萊德雷就是策划戰役、指揮作戰的主要角色之一。圣洛戰役、橫渡來因河、進軍易北河等作戰行動中,充分顯示了布萊德雷的策划能力和指揮才能。布萊德雷不喜歡顯山露水,不好出風頭,也不善制造戲劇性事件,而總是處在幕后策划、指揮。所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高級將領中,布萊德雷不像蒙哥馬利、巴頓那樣聲名顯赫,紅极一時。不過,在二戰美軍將領中,特別是在歐洲戰場上的美軍將領中,布萊德雷的作用僅次于艾森豪威爾。有人形容艾森豪威爾是戰爭的組織指揮者,布萊德雷是思想机器,巴頓是斗士,這一評价十分中肯。 布萊德雷在作戰指揮上注意組織后勤保障,強調按部就班地推進作戰行動,這也是他屢戰屢胜的因素之一。不過,布萊德雷的指揮風格絕不是像蒙哥馬利那樣謹慎有余而勇猛不足。在征戰中,布萊德雷經常靈机一動,臨陣發揮,取得意想不到的戰術胜利。与巴頓那种窮追猛打相比,布萊德雷顯得指揮有方、調度自如,而且絕不作無謂的犧牲和冒險。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布萊德雷在其一生中也有過令人遺憾和痛恨的缺點。其一,布萊德雷明知侵朝戰爭難以取胜,但他還是積极參与和策划了這場非正義戰爭,最終以失敗而告終。其二,布萊德雷過于深藏不露,城府過深,為維護個人利益,也常充當“和事佬”的角色。与巴頓相比,布萊德雷顯得圓滑有余、直爽不足。當然,布萊德雷這种大智若愚的個性,某种程度上為他在仕途上平步青云奠定了基礎。 布萊德雷在其一生中能取得輝煌的戰績,首先是与第二次世界大戰反法西斯正義戰爭的時代背景离不開的,正所謂“時勢造英雄”。其次,難以否認,布萊德雷個人的品質、素質和努力,也是他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成功永遠屬于那些有頭腦、有准備和善于抓住机遇的人。 本書是一部通俗性的傳記作品,我們在編寫過程中力圖客觀公正、生動形象地再現布萊德雷五星上將的生平事跡。從而有助于廣大讀者進一步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戰這段歷史。書稿倉促出手,缺點、錯誤難免,敬請讀者指正。 本書第1∼22章由吳華編寫,第23∼26章由于青編寫。部分外文資料由周中平同志翻譯。同時,國防大學李德福同志對全書進行了審閱和修改。本書在編寫過程中還得到軍事科學院外軍部賴小剛同志、空軍指揮學院高級系王明亮同志的大力支持和幫助,在此一并致謝。 吳華 于青 1994年10月 ------------------ 亦凡公益圖書館掃校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