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13.睿王攝政一手遮天


  
  豫王多鋒仗著權勢,調戲了大學士范文程的妻子。這种見慣不怪的丑事,正好成了攝政王多爾袞立威的靶子……

  過了一年,便是大清國順治元年,明朝崇禎帝十七年,這一年是明亡清興的關鍵之年。元旦清明,順治帝龍袍加身,坐在八角龍廷上接受百官朝賀,外藩蒙古朝鮮各國,也遣使人覲。一時間正是“九天閶闔開宮殿,万國衣冠拜冕旒”,自有一番升平景象。
  篤政殿里,順治已沒了蹤影,想必正与一班子隨從太監在宮里玩耍哩。正值都察院承政輔國公滿達海上書輔政的睿親王和鄭親王,請求為幼主配備師傅講經授課。
  滿達海跪著說道:“今我大清有睿鄭二親王坐鎮龍廷,二王心怀忠義,身任勤勞,承祖業而輔幼主是當之無愧之人,我大清政通人和,一片興旺景象,真正可喜可賀矣!然臣等以為皇上聰明天縱,年尚沖動,若不及時勤學,則古今興廢之道,無由而知,故微臣以為應慎選博學明經之瑞人正士,置諸左右,朝夕講述,以資啟沃,以望將來皇上能胸怀廣大,完成統一之大業。微臣之建議可否恰當,尚請二王定奪。”
  “輔國公平身,爾等忠君愛國之心令本王感動,本王以為幼主也确實到了教育和讀書的年紀了。”
  “鄭親王,我八旗滿洲,以騎射為本,將以弧矢威天下。本王以為幼主學習之事可以過兩年再說,當務之急先讓幼主學習騎射,練就一身強壯体魄和武功,還愁治理不了天下嗎?”
  多爾袞這話是對濟爾哈朗說的,實際上更是對滿達海說的。大清祖上以“馬上得天下”,有目共睹,多爾袞此話說得冠冕堂皇,令安達海無話可說。實際上,多爾袞心里想的是,福臨這孩子的确异常聰明,倘若再經過教育學習,他便會更加自作主張,那多爾袞還怎么能如愿以償地輔政呢?為了實現自己駕御朝臣、翻云覆雨的目的,多爾袞有心讓福臨在懵懵懂懂之中荒廢學業,不學無術,成為一個不習漢文不學漢話,甚至讀不懂奏章的“阿斗”皇帝。如果福臨真的成了自己手中的玩偶,一個傀儡皇帝,多爾袞這二十年來的怨恨之气才能得到化解。
  不過,為了掩蓋自己的害人之心,多爾袞不得不微笑著補充了一句,以消除群臣們的疑慮,“安達海所言有一定的道理,我与鄭親王也正在考慮這件事。但御前擇人進講尚須慎之又慎,一時還沒找到合适的人選,而且幼主的确年方沖幼,再過一、二年也不遲。此事就這么定了吧!”
  安達海退下之后,梅勒章京冷僧机等人持笏上奏,請求鄭睿二王由輔政王改為“攝政王”。多爾袞微笑不語,看著濟爾哈朗。濟爾哈朗心里說,我這個輔政王做的真不是滋味!大凡遇到重大的國事總是由你多爾袞最后定奪,得罪人的事讓我出面。現在你想做攝政王,又要我先點頭,唉,難道我一直要以你的馬首是瞻嗎?
  歎气歸歎气,濟爾哈朗權衡利弊還得當廷表態:“前者眾議公誓,凡國家大事,必眾議合同,然后結案。今恩盈廷聚訟,紛紜不決,反誤國家政務,耽誤各王公大臣的時間和精力。由此看來,就由睿王和我二人同為攝政,日后所有榮辱全由我二人擔當,不知睿王以為如何?”
  多爾袞不住地點頭,心里說你濟爾哈朗這一回總算開了竅!當下便鄭重其事說道:“就依爾等儀計而行。我二人既已攝政,不便兼理部務,就將各部務之事悉數交由各王公、貝子代理,最后再由我二人定奪。眾大臣以為如何?”
  殿下坐著的八旗王公大臣聞听之后立即議論紛紛。“肅親王,冷僧机的做法被睿王一接受,這不是變更了祖制了嗎?”“哼,不但變更了祖制,而且違背了誓言,我大清此后要任由他獨斷專行了。”
  豫親王多鐸和英武郡王阿濟格也是憤憤不平。本來,他們尚有權与眾八旗王公貝勒、貝子一起當朝議政,往后被剝奪了議政之權,便之后听命于龍延之上的兩位親王了。長此以往,這大清國不就是鄭、睿二王的天下了嗎?
  禮親王代善見眾人面有不悅之色,又瞥著多爾袞兩眼,見多爾袞嘴角挂著冷笑,心里十分無奈地歎著气,拍著巴掌示意眾人安靜下來,自己率先表態:“兩位親王所慮誠是,為我大清國利益著想,不如各司其職,權力集中。老臣十分贊同兩位親王由輔政王議為攝政王。”
  眾人愕然。禮親王代善這是怎么啦?先皇在時他備受尊寵,一言九鼎是何等的風光?怎么今天變成了膽小怕事唯唯諾諾之人?不過眾人再一細想,仿佛又能從代善的遭遇上找到一些答案。說起來,代善落到今天這個地步已經夠凄慘的了,昔日禮親王府渲赫一時的聲勢早已蕩然無存。代善儿子雖多,但接二連三死于非命,或是戰死沙場,或是如碩托那樣被當作叛逆之人被砍頭。白發人送黑發人,代善怎么禁得住這一次又一次的打擊?如今幼主無知,睿王專權,順我者昌,逆我者亡,只有明哲保身才是万全之計呀!
  豪格等人思索再三,雖然很不滿意卻不敢公開反對,于是便跟著禮親王之后,當廷表態:“今兩位王爺之言,實為万全之策。皇上沖年,初登帝位,我等王公更應各勒部務,宣力國家,以盡忠盡職!我等皆定議以為然,無不遵者!”
  多爾袞當然知道眾王公大臣有不滿,勉強之意,但既然他們都盡當眾表了態,日后若有不滿之辭,即可量刑定罪,看看誰敢不服?
  豫親王多鐸眼見得木已成舟,心里憋了一肚子的气。同為一母所生,當哥哥的一心要獨攬朝綱,就毫不留情地將小弟拒之門外?這些年來多鋒一直跟在多爾袞的屁股后面當槍使,又落了什么好處?在崇政殿上議立新君之時,多鐸依計力荐多爾袞,反遭多爾袞一頓訓斥,多鐸一气之下毛遂自荐要登基為帝,更遭多爾袞反對。多爾袞作為兄長出爾反爾,那么為小弟的多鐸又何必對他恭敬如一呢?
  “臣有一事不知當講否?”多鐸上前一步,盯著多爾袞。
  多爾袞心里惱怒呀,心想你又來添什么亂子?都是平日里寵坏了,若是說得過分,做得出格,照樣治你的罪!殺雞給猴看,他們自然也不敢輕舉妄動了。
  “什么事?”多爾袞盡量忍耐著自己不耐煩的心情。
  “如今皇上年幼,朝廷諸事繁雜,臣恐兩位攝政王有精神不濟的地方,小王和肅王都值壯年,有力無處使,不如每天入宮幫著兩位攝政王辦理國事。”
  眾人听了直搖頭,心里說豫王也是太不知趣了,睿王爺已經取消了諸王上朝議政,又豈能容你和肅王同起同坐?這不与當初天聰汗繼位時的四大貝勒議政是一個翻版嗎?豪格也拿眼睛瞪著多鐸,心里直埋怨:十五叔你想從你哥哥碗里分得一些殘羹剩飯,又何必拉上小侄我呢?此事須從長計議,豈有當面張口索要之理?真是不知好歹,不識時務呀!
  果然,只听多爾袞一聲冷笑:“豫王和肅王的好意本攝政王心領了。如今我睿鄭兩王已經是騎虎難下,便只有咬著牙擔當了,此后大清國辦的好,是我二人的功,辦的不好,是我二人的罪,不用兩位費心!人多主意雜,反會把國家的大事耽誤了!”
  一席話說得多鋒啞口無言。多鐸偷偷看著豪格,兩人一使眼色,連聲諾諾一起退出了大殿。
  “唉,碰了一鼻子的灰!”多鐸顯得垂頭喪气。
  “依小侄看,十五叔你這是自找的。難道你還不明白十四叔的心思?”
  共同的遭遇竟使豫肅二王有了共同的語言。
  倆人一前一后出了皇宮,在大清門外翻身上馬,豪格有心想試探一下多鐸的誠意,便說:“十五叔,此后朝中用不著我等煩心了,這空閒的日子怎么打發?不如你我叔侄一道出去放鷹打獵散散心?”
  “妙計妙計,改日咱們再約吧。此刻本王尚急著去一個地方。”多鐸朝豪格咧嘴一樂。
  豪格素知這位小叔叔迷戀女色,當下便明白了几分,笑道:“不知小叔又看上了誰家的女子?”
  “哈!合該咱叔侄有緣!你一猜就著,不錯,小叔我正要去看一看這個女子,不,是一位夫人。告訴你吧,大學士范文程死了元配,又娶了一位年青貌美的小夫人,嘿嘿,我第一次見到她,魂就被她給牽去了。”
  多鐸一臉的得意之色,豪格心里一動:這小叔也真是膽子夠大的,連大學士的夫人他都想染指!万一捅出了婁子,我倒要看看當朝的多爾袞怎么出面收拾!于是,豪格微微一笑,在一旁添油加醋:“那范先生也是艷福不淺哪,快六十歲的老頭了,鬢發全白了,家里卻還藏著位嬌滴滴的小夫人,這老夫少妻可不怎么般配喲,就如同一朵鮮花插到了牛糞上……”
  “嗨!可不是嗎?我多鐸正為這小夫人心疼得不得了,此番前去就是勸范老頭將小夫人讓給我,我再給他尋一個老媽子伺候著不就行了嗎?”
  “小叔不要太一廂情愿了。范老頭老是老了些,但他一向懂得休身養性,臉雖黃但体力卻不弱,說不定那小夫人過個一年半載的還能給他生個一男半女的呢。你想想,范老頭能割愛于你嗎?”
  “老子軟硬兼施,雙管齊下,今天一定要把那個小夫人弄到手!”多鐸眼珠子一瞪,拔馬就走。豪格一聲冷笑,悄悄喊來了一名侍衛,如此這般這般地交待了一番。
  這一日范文程穿戴漱洗之后,便匆匆到宮里去辦理公務。誰知他前腳一走,背后便轉出一隊豫王府的親兵,他們不由分說,一擁而進,把大學士府中鬧了個雞犬不宁。夫人顏氏不知主人遭何事牽連,嚇得花容失色,渾身發抖。那些親兵見了顏氏,七手八腳地將她推進暖車,簇擁著進了豫王府。
  多鐸正等得心急火燎的,一見顏氏的面,登時兩眼放光,心花怒放。顏氏見了多鐸,情知不妙,在府里又哭又鬧。多鐸也顧不了許多,喝退了侍衛婢女之后,便將顏氏按倒在塌上,一把扯下了她的羅裙。只見顏氏一雙小腳在榻上亂蹬,多鐸一樂,伸手捏住了她的小腳仔細地欣賞起來。
  原來,滿洲女子多能騎善射,人人是一雙大腳,而中原女子有一個習俗,便是以小腳為美。小腳女子走起路來,更顯婀娜別有韻味。多鐸早有耳聞,故一見了漢人女子,便先要觀賞她的小腳,這已成了風流豫王的一樁癖好了。
  “嘖嘖,又白又嫩又小巧,這一雙寶貝真令本王愛不釋手哇!”多鐸正在色迷迷地胡思亂想著,忽听府里一陣混亂,早有兩名太監在門外稟報:“王,王爺,不好了,來,來了几百名兩黃旗巴牙喇兵!”
  多鐸心頭一凜,知道東窗事發,只好垂頭喪气地給顏氏陪不是,并送她回大學士府,自己則忐忑不安地等候兄長攝政王多爾袞的發落。
  果然,內侍太監傳多鐸進宮議事。多鐸換了宮服,硬著頭皮走進了大清門,繞過前面的崇政殿,直奔正中的大殿篤政殿。進得殿來,才發覺肅親王豪格等已經垂頭喪气地站在那里了,再往殿上一看,大學士范文程正火冒三丈地看著自己,多鋒不由得心里發虛,臉色發白了。
  “豫王、肅王,你二人可知罪嗎?”
  豪格一聲冷笑:“小王糊涂,不知犯了何罪?”說著便盯著多爾袞,顯得不卑不亢。
  多爾袞也是一聲冷笑,手一擺,讓內侍太監宣讀他二人的罪狀:“豫王強搶民婦、圖好未成,罰金一千兩,奪十五牛錄;肅王知情不報,罰銀三百兩,以儆效尤。”
  多鐸自是無話可說,乖乖地認了罪受了罰。可豪格心里卻又窩了一肚子的火,平空被罰了銀子不說,這分明是睿王的報复!“哼,他看我不順眼,我看他也不舒服,我倒要看他還能風光几天?看他面黃肌瘦又爭強好胜的樣子,不像是個有福之人,說不定什么時候便會暴死暴亡,我豪格須要沉住气与他慢慢周旋!”肅王豪格怨气沖天,對睿王愈發不滿,想方設法地暗中糾結力量,以圖謀東山再起,其實,豪格此舉正中了睿王之計,睿王正苦于抓不到肅王的把柄,無法將他重重治罪,豪格這么做,不等于飛蛾扑火,自取滅亡嗎?
  時光易逝,轉眼間就是清明了。先皇太宗的棺梓已經奉安昭陵一個月有余了。當時,皇太后皇帝各親王郡王貝勒貝子、暨文武百官以及公主格格福晉命婦,都依次恭送。一路上旌旛亭蓋,車馬駝象,非常熱鬧。正是生榮死哀,備极隆儀。
  小皇帝福臨整日無所事事,如今上朝只是應付一下,凡事自有兩位攝政王爺做主,他也懶得理會。眼見得國泰民安,八旗兵又磨刀霍霍,儲糧襪馬,只等塞外草木繁盛便大舉攻明福臨這皇帝當得自由自在的,在宮里玩膩了,又一門心思想著去外面轉轉,總得找個借口呀,對了,趁著清明去拜謁昭陵給父皇墳上添土掃墓進香送紙錢,這不是一個絕好的借口嗎?
  “清明祭祖這是好事,幼主可以帶著侍衛前去。”鄭親王濟爾哈朗表示贊同。
  “不過,近來我八旗兵丁為備戰攻明,已日夜操練,恐抽不出太多的兵馬來護送幼主出城呀。”多爾袞面帶憂慮之色,似乎是在為小皇帝的安危著想。
  “這個沒什么大不了的。不用興師動眾的,我只帶几個貼身太監和侍衛就行了,微服私訪嘛。”福臨一心想出去透透新鮮空气,立即不假思索地說著。
  “這個……”多爾袞征求著濟爾哈朗的意見,“恐怕有些不妥吧!小皇上是天子,万一出了什么差錯,我倆攝政如何向臣民們交待?”
  “那就按以往皇上出巡的規模讓兩黃旗派出500名巴牙喇兵沿途護衛,再派朝中的一些大臣陪侍在左右,幼主以為如何?”濟爾哈朗看著福臨。
  “不,不用。這樣就不好玩了。我曾隨先皇出巡過,一路上除了巴牙喇兵,一個人影都看不見,有什么意思?”
  “那就依幼主的意思,派五十名巴牙喇兵侍衛幼主祭祖!”多爾袞總是一錘子定音。
  “好极了,正合我意!”福臨嘻嘻笑著,多爾袞的嘴角也現出了一絲高深莫測的笑容。
  “海公公,這回一路上我可以練練擲飛鏢的功夫了。對了,你再教我几招吧?”福臨出了篤政殿,興致勃勃地對內侍太監海中天說道。
  可海中天卻不像福臨那么興奮,反而是一副憂心忡忡的樣子:“皇上,奴才只覺得身上的擔子很重呀,生怕辜負了太后娘娘的重托!”
  “嗨!你就是愛瞎想。好了,今晚早些睡一覺,養足精神,明儿個一早我們就出宮!對了,那個很會養馬的小公公叫什么名字?”
  “回皇上的話,他是由睿王爺推荐入宮的,說起來与奴才都是一旮旯儿的人,他叫兀里虎。”
  “嗯,就讓兀里虎也跟著吧,一路上好好喂著我的坐騎。”
  “庶——”
  “我儿福臨,你可不能這么貿然出宮啊。”孝庄太后一把摟住福臨,淚眼朦朧。
  “皇額娘,咱們母子好不容易見著一面,你哭什么嘛!”福臨一生气掙脫了母親的摟抱,偎到在奶娘李氏的怀里。
  “都怪額娘不好,額娘不哭了,”孝庄后邊說邊掏出絹子擦著眼睛。“儿呀,你身為一國之君,出巡怎么能只帶几十名侍衛呢?這兵荒馬亂的,額娘不放心哪!”
  “不怕,有海公公跟著我,您還有什么好擔心的呢?再說,這些日子我也跟他學了几招,額娘你看,這是飛鏢,這是腰刀,這是弓箭,全是尖尖的鐵頭,可厲害呢!”
  “唉,皇儿你有所不知。如今大明國內混亂不堪,關內的人都往關外逃,盛京城外的響馬劫匪多如牛毛,万一,万一這弓箭走了眼,還有,听說那漢人手里還有火槍、火銑呢,那些個子彈可是不長眼睛的!額娘左思右想,攝政王這么做甚為不妥。”
  “他!”福臨的臉上有些無奈:“我只是不喜歡他,說不出來什么原因。總覺得在他的面前有些不自在。額娘你說,他憑什么在我面前指手划腳的,口气又是那么威嚴?”
  “這……”孝庄后愣了一愣,她可沒料到他們君臣之間會有這樣的情形?“因為你還小嘛,臨朝總得由他出面來處理政事,所以你便覺得看他不順眼,是不是?”
  福臨點著頭,又覺得不是這樣:“可鄭親王与我說話的口气就跟他不一樣,我心里反倒覺得与鄭親王更親近一些。”
  孝庄后歎了口气:“皇儿,額娘只盼你快些長大,早日臨朝便不會有這些煩心的事了。怎么著睿王爺是你的叔父,他會盡力幫助你的。”其實孝庄后對此心里也沒有底,她只能盡量安慰儿子。
  “我看未必。對了,額娘你干嗎一見他就又說又笑的?你身為太后,何必要去奉承他一個攝政王?”
  孝庄后猛然一惊:“這孩子目光好厲害!”臉上立即泛起了紅潮。她竭力掩飾著:“孩子,額娘做什么事都是為了你,這一點你且莫忘記。來,坐在額娘身邊,听額娘与你細說。”
  “額娘,等我出游回來再說吧。我想早些睡,明天一大早就得動身呢。”福臨說著哈欠連連,伸著懶腰。
  孝庄后忍不住又要流下眼淚了,她知道自己改變不了儿子的主意,便也只得抹著眼淚出去了。
  “多爾袞究竟安的是什么心呢?”孝庄后回到永福官,輾轉反側,冥思苦想著。她剛剛与烏蘭以及宮里的侍女太監們一起請了薩滿媽媽,祈求天神保佑儿子福臨一路平安。這時已是夜深人靜之時,可她卻困意全無。
  孝庄后本是個聰明絕頂的人,她深知自己的儿子是如何登上大寶,又在扮演著怎樣的一個角色,但她卻無力改變。她自念孤儿寡母,還得事事仰仗著多爾袞。只要能翼護著自己年方沖齡的小儿子,小心地在政治漩渦邊緣行走,不要落人那渦漩之中,不成為政治斗爭和宮廷斗爭的犧牲品便是万幸了。
  可是,她一個婦道人家,又有什么錦囊妙計能使自己的儿子幸免于難呢?
  “多爾袞,他每次看見我,眼神都是怪怪的,他是不是想打我的主意?”此念一起,孝庄后立即覺得渾身躁熱起來,她索性坐了起來,擁著被子,呆呆地對著夜空出神。
  “窗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南唐后主李煜的詩句可以充分表現此時孝庄后的心情。
  雖說母以子貴,大玉儿由庄妃成了孝庄太后,尊榮無比,連孝端太后也對她笑臉相迎,恭敬有加。但自福臨登基這几個月來,孝庄后的心不僅沒有平靜,反而愈發的惴惴不安起來,十分敏感的孝庄后感到了威脅,一种來自攝政王多爾袞的威脅。
  現在,多爾袞已由輔政王變為攝政王,而鄭親王濟爾哈朗對多爾袞獨攬朝綱的意圖也很明了,自知無力与之抗衡,也深深了解多爾袞的為人,于是傳集內三院——內國史院、內秘書院和內弘事院、六部,都察院、理藩院堂官,諭告他們說日后凡各衙門辦理事務,“皆先啟知睿親王”,將自己手中的權力拱手相讓。同時,禮部又不失時机地為攝政王議定了居內以及出獵行軍的儀禮,明确規定諸王不得与之平起平坐,愈發將攝政王多爾袞的身份与地位明顯突出起來。這樣,离清太宗皇太极去世不到半年,多爾袞已成為大清國主持國務之首席攝政王了,与當初請王公貝勒公議以鄭、睿二王“輔政”,差距何其懸殊!
  孝庄后思前想后,覺得幼主福臨的安危,取決于几個方面。一是兩黃旗大臣的效忠。這一點不足為慮。索尼,鰲拜。圖賴他們忠心耿耿,前不久又受到了朝廷的褒獎,各賞一副金制玲瓏鞍轡、馬一匹以及白銀二百兩。可是,曾參与三官廟起誓的鞏阿岱、錫翰卻明顯餡媚睿王。看來,兩黃旗重臣中人心不一呀!再有,福臨的長兄豪格的權勢對支撐福臨尤為重要。但現在看來,作為肅王的豪格,已被排擠出參議朝政之外,最近又因豫王的牽連而被罰賞銀,倘若豪格能吸取教訓,收斂鋒芒,合而不露,做事圓滑些,讓睿王抓不住把柄倒也無妨。可一向狂妄自大的豪格能忍得下這口怨气嗎?倘若他再次被罰,或被扣上某种罪名,那么福臨不是有“唇亡齒寒”之感嗎?
  但以上兩條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就是攝政王多爾袞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他是真心輔弼福臨,還是另有所圖?种种跡象表明,多爾袞正一步步地向帝位靠近,如果他登上了帝位,那福臨怎么辦?哪里有福臨的位置?
  孝庄后被自己胡思亂想的推測嚇了一跳。天神祖宗,你得幫幫福臨呀,我一個婦道人家,手無縛雞之力,該去依靠誰呀?
  初春時節,盛京城外的春風帶著潮濕的涼意。一隊人馬,出了大清門,徑直往東而去。前面有兩排銅鑼開道,后面有八面“回避”虎頭金牌高擎,二十面五彩飛虎飛豹旗迎風飄舞,一張黃傘下坐著神采飛揚的少年天子順治帝,他騎著一匹毛發油亮的伊犁小神馬,正与身旁的侍衛嘻嘻哈哈說笑著。
  “怎么樣,朕的主意沒錯吧?一走出宮門便覺得神清气爽,只可惜朕沒有翅膀,否則,朕真想展翅高飛呢。”
  “奴才与皇上想的正相反。這塞外之地,風沙大,野風猛,哪有宮里頭一年四季溫暖如春呢?奴才情愿一輩子呆在宮里頭,吃香喝辣的多舒服呀!”
  “這好辦!朕就封你做朕的御前侍衛,這樣你就可以呆在宮里了,還可以經常与你額娘見面。”
  “皇上不許食言!狗二在馬上先給您謝過了!”
  “既做了侍衛,就不能再喊你狗二了,朕就賞你個滿族的名字,人正黃旗,免去糧餉,以后再憑軍功封賞加官晉爵!”福臨大大方方地亂加封賞起來,很是得意。
  “那,要是攝政王不同意咋辦?”
  “狗二,你要是再提到這個人的名字,朕就取消對你的封賞!”福臨眉頭一皺,沖著狗二一瞪眼。
  “皇上,算奴才說錯了話。皇上您是金口玉言,說話得算數!”狗二急得叫了起來,臉蛋愈發顯得透紅。
  隨待在福臨兩旁的侍衛們听著這兩個少年玩伴的斗嘴,捂著嘴不敢笑出聲。兩黃旗大臣錫翰、鞏阿岱也奉攝政王之命一路隨行,兩人騎在馬上東張西望,一副心不在焉的樣子。只有緊跟在福臨旁邊的內侍太監海中天顯出格外的小心謹慎,兩只鷹隼一樣的眼睛警惕地巡視著四周。
  按規矩,皇上出宮,警衛森嚴,扈從眾多,應有前引大臣十員、后扈大臣二員、豹尾班侍衛二十員,御前侍衛、乾清門侍衛、一二三等侍衛數百員,以及親軍、護軍、前鋒、步軍數千名,還有聲勢浩大的儀仗隊在前頭鳴鑼開道,沿途百姓聞聲早已回避,有人膽敢窺視,巡視的捕快立即逮捕問罪,可這一次順治帝出宮祭祖,隨從侍衛不過五十人,連一個四五品官員之公子出門的規模都不如,這不僅有損于天子龍顏,而且相當危險,如若有叛賊或響馬擋道突襲,后果不堪設想!
  少年天子福臨哪里會想到這些?若干年后當他再回憶這一次惊心動魄的出巡之后,仍然會覺得心惊肉跳!
  太陽出來了,暖意融融,遍野是綠油油的一片,桃花接著杏花在遠處的山坡上競相開放。遠處百鳥啼鳴,不時夾雜著几聲熊吼狼嗥,穿過前邊的這個山谷,就是石嘴頭山,山上便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的福陵和清太宗皇太极的昭陵。
  “鐵穆爾快看哪!這地上有許多的野獸蹄印!”福臨興奮地叫了起來。
  “奴才也看見了,皇上,瞧林子里的那些鳥儿一點儿也不害怕,正在對著我們嗚叫呢!”狗二,不,現在已經被福臨給改了名字,叫鐵穆爾了,他用手指著前邊的林子喊著:“奴才的手痒了,讓奴才給皇上逮個金雀儿玩玩?”
  “去你的,朕才不稀罕呢,等著瞧,朕的功夫不比你差!走!”福臨一抖韁繩,坐騎便甩開四蹄朝前奔去,鐵穆爾也朝馬屁股抽了一鞭,跟著福臨向前沖去。
  眾侍衛紛紛退讓,不能掃了小皇帝的興呀。海中天略一思忖,示意內侍們留意周圍的動靜,自己展開輕功悄悄鑽進了林子深處。
  陽光像無數條金錢似地從林木的空隙中洒落下來,落葉松、榆樹、柳枝吐著嫩芽,散發著一股沁人心脾的清香。對面山坡上開著五顏六色的野花,与這片蒼革的林子相映成趣。可就在對面山坡的小雜樹叢中,鬼鬼祟祟地躲著兩個人,他們的臉上蒙著黑布,只露出了眼睛,顯得賊眉鼠眼的。
  “快,准備好,前面那個騎紅色小神馬的就是我們要射殺的人!”短個子粗聲粗气說道。
  “兄弟,他們人多,還是再等一等吧。真弄不懂,為什么要讓我倆來殺一個乳臭未干的哈哈濟?”小瘦子有些猶豫。
  “你懂什么?五百兩銀子你想不想要了?不要,就回家去,我自己全得了。”
  “哪能呢,全家老小還等著我弄到銀子買米下鍋呢。”小瘦子說著張弓搭箭,瞄准了前方馬上的小人影。
  “兄弟,不要慌,瞄准了咱兄弟倆一起放箭,定叫馬上之人毒箭穿心,嗚呼身亡!”
  忽然,從兩人背后發出了一陣窸窸響聲。小瘦子手一抖,說了聲:“有人!”手指碰到了板机,只听“嗖”地一聲,箭頭朝對面的樹林中飛去。
  原來兩人身后出現了一只大黑熊!冬眠睡醒了的黑熊發出了饑餓的吼聲,似乎聞到了近處有生人的味道,正笨拙地爬出草叢向前扑來!
  “兄弟,逃命要緊!”小瘦子顧不了許多,身子敏捷地向一邊跳了過去。短胖子似乎有些不甘心,恨恨地罵著:“娘的,眼看要到手的銀子被這只熊瞎子給攪了!”說著胡亂向對面放了一箭,調頭就跑。
  這邊林子里,福臨看見了一只落在樹梢的鳥儿,沒有什么鳥儿比它更光艷奪目了,仿佛一朵藍色大花盛開在細長的枝頭上,那彎彎的尖嘴紅得像一支熟透了的朝天椒。它周身羽毛丰滿,一動不動地待在煙煙的陽光下,非常惹人注目。
  福臨看呆了,手里捏著的几支梅花鏢不覺間掉在了地上。“哎呀,是誰射中了這鳥儿?”福臨一聲惊呼,連忙翻身下馬,彎腰就要去撿還在掙扎的鳥儿。
  “皇上莫動!”林子里傳來了海中天的喊聲,福臨猶豫片刻,跺著腳怒罵起來:“海中天。你這個狗奴才,誰讓你射死了朕喜歡的鳥?你賠我,你賠我!”
  一陣樹枝晃動,海中天從林子深處鑽了出來。他沒理會福臨的叫罵,低頭看著地上的鳥儿,只見它身子已經發黑,紅嘴變得烏紫,這分明是中了毒箭!
  海中天臉色大變,高喊一聲:“護駕!”搶先一步將福臨攬入了怀里。外頭的侍衛听到喊聲,一起涌進了林子,一時間嚇得鳥雀四散。
  “皇上,此地不宜久留,這林子茂密無邊,是那些響馬野人的藏身之地,他們在暗處,咱們在明處,暗箭難防哪!”海中天神色憂慮。
  “青天白日的,難道就沒了王法?這里离盛京才十几里地,坏人怎敢如此胡作非為?”福臨滿不在乎。
  “皇上有所不知。狗急了還能跳牆呢,如今這兵荒馬亂的,什么樣的坏人沒有?依奴才之見,請皇上穿上這個。”海中天脫下了身上穿的一件馬甲,不由分說套在了福臨的身上。
  “怎么這么沉?穿著一點儿也不舒服。”
  海中天微微一笑:“馬甲里除了絲棉之外,還接合了一些軟鉛絲,刀槍不入,護身御寒可管用呢。”
  鞏阿岱一直在林子外面歇息,過足了煙癮之后,這才不慌不忙地走上前來,訕笑著:“皇上受惊了!卑職該死!依微臣看來,這條山谷之路不宜再走了,不妨繞道而行,避開這片該死的林子,從山間的那條小道上穿行過去。不知皇上以為如何?”
  “奴才以為這樣不妥!”海中天連忙接過了鞏阿岱的話,皺起了眉頭:“那條山道崎嶇不平,坎坷難行,倘皇上在馬上有個什么閃失,將軍回去也不好交待呀!”
  鞏阿岱眉毛一挑,兩手一攤:“你明知這林子里不太安全,剛剛皇上還受到了惊嚇,難道你還非得讓皇上去冒險嗎?皇上,為了您的安全著想,微臣還是勸皇上辛苦一些,走那邊的山道吧。”
  “那不是要繞許多路嗎?況且山路兩旁光禿禿的,一點也不好玩!”福臨看著海中天,海中天一時也拿不准,正在思忖著。
  “微臣只是擔心一樣事……”鞏阿岱的小眼睛在陽光下眯縫成了一條小縫,他故意說了一半,看小皇帝的反映。
  “有什么可擔心的?”福臨有些厭惡地看著鞏阿岱,覺得這個人說話陰陽怪气的,不討人喜歡。
  “微臣只擔心皇上年幼,吃不了那個苦,也許,也許爬不了那山路!”鞏阿岱將了福臨一軍。
  福臨最恨別人瞧不起他,他大小是個皇帝,這讓他的天子龍顏往哪儿擱?當下福臨气惱地瞪了鞏阿岱一眼,一翻身上了小馬:“起駕,走那條山路!”
  鞏阿岱臉上挂著一絲不易被人察覺的笑意摸著頜上几根稀稀落落的胡子。海中天一直在悄悄地注意著這位輸國將軍的言行,總覺得有些不對頭。一路上,鞏阿岱似乎根本不把幼主的安危放在心上,這一回又采用激將法讓幼主走上了那邊陡峭難行的山路,他是何居心?成心要看幼主的洋相嗎?怎么看也不像是一個在三官廟立下重誓要一心一意輔粥幼主的忠臣所為。
  也難怪,鞏阿岱此刻已經是睿王爺多爾袞的人了,他還能再把幼主放在眼里嗎?當初發過的誓言他早忘到腦后去了。
  蜿蜒的山路像一根帶子似的,從兩邊陡峭的岩壁中間穿過。嘩嘩的山泉從高處的山崗上奔騰而下,唱著歡快的歌謠。這里地勢雖然險要,但兩旁沒有樹林,全是土黃色的岩石和連綿起伏的山崗,人跡罕見。內傳左監海中天心里略微放了心,打馬向上沖了過去。
  “哎呀!”福臨正騎馬走在最前面,沒想到這山路先闊后窄,繞過了一個彎之后,山道變得竟像一根彎彎曲曲的腸子似的,人騎在馬上,稍不留神,便會被兩旁裸露的岩石碰得頭破血流!
  “請皇上伏在馬背上,奴才在前牽著您的馬小心行走!”海中天拔馬攔住了福臨,懇求著:“皇上,請您听奴才的安排,派几名御前侍衛在前面探路,以防万一。”
  “好吧。”福臨不再逞強了。他的騎術水平有限,在這么崎嶇的山路上,万一馬失前蹄,縱然不摔得粉身碎骨,恐怕也是頭破血流,他身為一國之君,可万万不能逞強去冒這個險哪!
  “皇上,微臣以為這山路正是鍛煉您的騎術和膽識的好地方!”鞏阿岱在后面陰陽怪气地開了腔。“不就是一段山路嗎?有什么了不起的?皇上您是一國之君,可不能因此懦怯而遭國人恥笑呀!此后也許還有更艱難坎坷的路,皇上難道就知難而退,躊躇不前了嗎?”
  “哼!誰說朕知難而退?你以為朕是個弱不禁風的膽小鬼嗎?”福臨眉毛一挑,轉身气惱地看著鞏阿岱。
  “輔國將軍何出此言?”海中天直視著鞏阿岱:“幼主年方六歲,將軍為何讓他冒險呢?倘皇上有了閃失,你我能負得起這個責任嗎?”
  “海中天,你膽敢責備本將軍?哼,本將軍當初也曾在太宗皇帝身邊侍奉,并得到了太宗皇帝的賞識才有了今天,你怎么可以用這种態度跟本將軍說話?”鞏阿岱在馬上吼了起來,一副有恃無恐的樣子,“皇上年少不習騎射,胸無大志,一事無成,將來怎么能治理國家?似此路徑就膽怯腿軟,將來如何鼎定中原?臣可是一心為皇上的將來著想呀,幸虧朝中現在有攝政王在,否則……”
  “你——”福臨耐著性子听鞏阿岱說完,气得大眼圓睜:“鞏阿岱,你不要太放肆了!哼,目中無人,竟敢諷刺天子懦怯,朕要治你的罪!”
  “皇上息怒!微臣不過一心為皇上著想,微臣哪里敢輕慢皇上呢?”鞏阿岱有些惶恐,自覺言語不當冒犯了龍顏,連忙下馬跪地求饒。皇上盡管年幼,但金口一開,誰也不能改變呀!他鞏阿岱削尖了腦袋才有了今天這樣的地位,實在是不容易呀!那些皇室的王公貝勒們根本看不起他,倘若再丟了職位不更抬不起頭了嗎?
  終于,福臨在海中天等侍衛們的小心攙服下,艱難地走完了這條山路。繞了一個大彎,日頭已經偏西了,只見前面地勢開闊,山水環抱,气勢團聚,真是一片“吉壤”呀!難怪當初太祖努爾哈赤一眼就看中了這“川縈山拱,佳气郁蔥”的地方。
  這里位于石嘴頭山的半山腰上,坐北朝南,平地蓋起了一座座殿堂,雕梁畫棟,白牆紅頂,金色的琉璃瓦在陽光下更是光彩奪目。
  守陵的墳丁們早已傾巢出動,跪在皇陵的兩側,恭候幼主順治拜謁。說實在的,經過這一路上的顛簸,又徒步行走了那么長的山路,福臨此時已是筋疲力盡,路上再也听不見小皇帝的大呼小叫了,他邁著沉重的雙腳,在海中天和鐵穆爾的攙扶下,愁眉苦臉地向前挪著步子,一副無精打采的樣子。
  “奴才們給皇上叩頭了,恭祝皇上吉祥!”一個管事模樣的墳了給福臨行了晉見大禮之后,說道:“今日天色已晚,就請皇上在陵前的陽宅里安歇,明日一早再‘簪柳掃墓’如何?”
  福臨正巴不得坐下來休息呢,立刻點頭應允,隨口問道:“什么是‘簪柳’?”
  “奴才回皇上的話,這是民間的一种風俗,諺云:清明不戴柳,死后變黃狗。還有一說是:清明不戴柳,死在黃巢手。据查,這种上墳野祭典禮,早在春秋戰國時代就有了,到了唐朝便以政令明事規定為掃墓節。”
  管事墳丁侃侃而談,能有机會在皇上面前一顯口才,也是他的榮幸呀,這兩年來守在這皇陵,孤苦伶仃,只有以古書為伴,倒也能派得上用場。可是幼主福臨卻听得一頭霧水,什么黃巢,春秋戰國?福臨不問尚好,一問卻更糊涂了,不能再問了,這漢人的事情也未免太复雜了,怎么他們什么事都可以溯根求源扯得很遠?我們滿族也得學著他們的樣子做嗎?看來是的,漢人就是聰明,有朝一日我大清一統天下,還得靠眾多的漢人來管理天下,他們曾經建立過那么多的朝代,經驗丰富嘛!
  福臨想著心事,低頭不語。管事的墳丁以為小皇帝听得入迷,便又滔滔不絕說開了:“据奴才所知,《唐書》和《通典》里記載,唐明皇李隆基在開元二十年下了一道敕令,規定‘寒食上墳’,并‘編入五禮,永為完式’。此后,清明祭掃漸成習慣。而燕京一帶每逢清明日,男女簪柳掃墓之普遍更甚于其它地方。正所謂‘滿怀憂恨鎖乾坤,佳節憑誰記淚痕?只見驅車荒草路,紙錢燒去更消魂。’”
  “嘿,我說你這個人,真會賣弄,你把那些漢人的習慣硬搬到我大清國來干什么?還喋喋不休地說給皇上听,我看你是不是別有居心?你是不是明朝的奸細?快說?”鞏阿岱早就听得不耐煩了,惡狠狠地盯著這個墳丁。
  墳丁的臉色變得煞白,聲音顫抖著跪地求饒:“大……大人,皇……皇上,請恕奴才多嘴,奴才整日呆在這里,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他們,他們只知道吃喝玩耍,沒有人愿意听我的講話。奴才今日看見皇上駕臨,心里高興,就饒嘴饒舌起來了,奴才該死,該死,都怪奴才這張嘴,否則……”墳丁說著左右開弓抽自己的嘴巴。
  “你說沒說完。你因何故到此做墳丁?你是何人?叫什么名字?”福臨也覺得眼前的這個墳丁有些特別,便連珠炮似地問著。
  “回皇上的話。奴才,奴才本是漢人賤名李文,原先是洪承疇洪大人手下的一個文書,洪大人投城以后,奴才也歸順了大清,卻因為冒犯了一位旗人的王爺,而被發配至此与皇陵孤燈、深山冷□相伴!”
  “這么說你是遭受了不白之冤?活該,看你李文多嘴多舌的樣子就該受罰?”鞏阿岱幸災樂禍。
  “看來你還倒是個人才,整日呆在這里實在是可惜了。這樣吧,等朕祭祖之后,你便隨朕一同返回盛京,入內國史院做事,你看可好?”
  “臣謝主隆恩!”李文悲喜交加,熱淚盈眶,長跪不起:“臣發誓,此后一定嚴于律己,誓死效忠于大清國和皇上,兢兢業業,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李文酸溜溜文縐縐的話又脫口而出,福臨雖听得有些莫名其妙,但明白李文是在表示自己的忠孝之心,于是和气地笑了。
  夕陽西下,太宗皇太极的昭陵前,一對漢白玉雕刻成的石馬格外引人注目。這是仿太宗生前喜愛的坐驥大白、小白精心雕刻成的,栩栩如生。
  年幼的福臨輕輕地歎了口气:父皇,儿臣看您來了,儿臣永遠都會記得您馬上得天下的辛勞,愿您的在天之靈保祐儿臣能万事胜意,早日鼎定中原,一統天下!
  “皇上,酒菜都預備妥了,您看——”海中天在福臨的耳邊輕聲說道。
  “哦!”這么一提,福臨真覺得饑餓難忍了。“咦?什么食物這么香?一定很好吃!”說著一轉身跑進了帳篷里。
  哇!墳丁們已經端上了熱气騰騰的柴鍋炖野雞、黏米餑餑,還有炸鳥蛋、炸小鳥等田家風味的菜肴。福臨一見頓時胃口大開,招呼左右:“都坐下,吃!”

  ------------------
  一鳴掃描,雪儿校對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