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權傾一時的多爾袞終于沒能等到皇袍加身那一天,死神的召喚讓他帶著滿腔遺憾踏上永遠的歸途。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張,寒來暑往,秋收冬藏。……” 一大早,御花園里就傳來了琅琅的讀書聲。御花園建于明代,是皇宮的宮廷花園,有一万多平方米。假山异石,奇花异草,樓台掩映,曲徑通幽,四周有茂盛的藤羅和綠樹,還有池塘和流水。處處精致,樣樣美妙。清朝剛入關后,幼主順治便喜歡上了這片園子,這里是他自由玩耍的天地,在這里他覺得無拘無束,快樂得像一只小鳥。 現在,少年天子卻一反常態,不是躲在長廊邊的紫藤后面与大小太監們捉迷藏,而是站在了假山上的亭子里,大聲地朗讀著流行的漢字啟蒙讀物《千字文》。現在,《三字經》福臨已經爛熟于心了,并能—一解釋出句中的出處和含義,因為他記住了《三字經》里這樣的話:“為學者,必有初,小學終,至四書。”這漢字漢語相當深奧复雜,須得從頭慢慢來,循序漸進。 “皇上似乎長大了,突然間換了個人似的。”太監們閒著無事,悄聲議論起來。 “可不,從前万歲爺每天都要小的臨帖子,現在倒好,万歲爺寫了十多張還不肯罷休,害得小的連筆杆子都摸不著了。”兀里虎摸著腦門子發愣。 “你小子別做夢了,憑著長得俊還想出人頭地嗎?好好伺候万歲爺,以后多攢几個銀也好積德行善,下輩子再做個全乎人吧。”一個太監笑嘻嘻地擰了一把兀里虎白嫩的臉蛋。 “唉,皇上這一讀書,咱們倒清閒自在了。哎,听說茶房的嚴公公家里的妻子來京里看他了,就住在天橋的一家客棧里。” “那婆娘倒真是個有情有義的人,鐵了心要跟嚴公公。也不賴呀,吃香喝辣的總受不了罪了。” “那又能怎樣?女人家圖的是什么?听說慈宁宮的海公公也在家鄉娶媳婦了,你們猜是誰?就是打慈宁宮里出去的烏蘭姑娘!” 眾太監們七嘴八舌地說開了。“海中天倒是艷福不淺哪,能娶到這樣的大美人!” “嗐!美什么?如今那烏蘭已是人老珠黃,听說患了喉疾,說不出話來了,每日里只拿手比比划划比個啞巴也強不到哪儿去!” “真的?想不到這烏蘭姑娘會落得個這樣的結果!唉!”眾人一陣欷歎。 “听說万歲爺不久就要大婚了,攝政王已經派英王阿濟格前去求婚了。” “是哪里的格格?”兀里虎好奇地問道。 “嗐,這還用問,肯定是那蒙古族科爾沁部的格格唄。”吳良輔故作神秘,壓低了聲音:“人都說蒙古的科爾沁部是咱大清的后妃之家哩。蒙古騎兵勇猛善戰,人稱‘鐵騎’,每有大的征伐,必出兵相助。順治元年,他們隨睿親王人山海關,殺敗李闖。順治二年又隨豫親王多鐸橫掃江南,并在北部擊敗喀爾喀土謝圖汗和車臣汗的援兵。這科爾沁部与滿族皇室間的姻親算是鐵定了!” 眾大監們听吳良輔說得頭頭是道,無不面露佩服之色。“是哩,吳公公言之有理。孝庄太后不就是科爾沁部的嗎?還有哇,那已經薨逝的孝端太后,睿王爺已經過世的大福晉,還有睿王爺新立的側福晉,乖乖,她們不都是蒙古科爾沁部的嗎?” “吳公公,听說這一次攝政王去山海關外行獵是虛,迎娶朝鮮國的公主才是實?” “噓!你們私下里說別的什么都可以,只是不要提及与攝政王相干的事情!不過——”吳良輔還是忍不住,又補充了一句:“王爺已經与那朝鮮國的順義公主同了房,可是過了几天,就發了脾气,說朝鮮國的公主長得不美,要使者稟告朝鮮國王,在國內遍選美女送來做侍女。你們想想看,這攝政王爺的胃口可真是大呀!” 眾太監們捂著嘴一陣嬉笑。 “怎么著,青天白日的,你們敢說王爺的不是嗎?” 糟了,還真是隔牆有耳!太監們只顧圍著吳良輔,听他說那些頗為神秘的逸聞趣事。沒料到打天一門里走出了孝庄皇太后! “娘娘吉祥!奴才們該死!不該亂爵舌頭,請娘娘恕罪!”吳良輔等人慌得就地跪倒,像搗蒜似地磕頭求饒。 “今后再敢胡言亂語,仔細你們的舌頭!”孝庄后披著大紅鑲金邊的披風,在陽光下十分醒目。看來她也正在宮里溜著圈子,侍女烏云和隨侍太監海中天跟在身后。 “皇上今儿個倒是挺用功呢。”孝庄后的臉上現出了難得的笑容。 “娘娘,万歲爺這陣子可用功呢!別看他表面上挺愛鬧愛玩的,實際上他一有空就躲在書房里不出來,昨晚上万歲爺一口气臨了十二張帖子呢。”吳良輔見太后似乎心情不錯,便悄悄拍去了膝上的灰,跟在了太后的身后,討好地說道。 “真的嗎?可也不能太用功了。吳良輔,你在這宮里已經呆了快二十年了吧?” “庶。” “那你可知道明朝是怎么亡的?” “這個……”吳良輔囁嚅著,不敢正視太后那炯炯的目光。“听大人們說,是因為奸臣當道,流寇四起,還有,還有崇禎皇帝德薄福小……” “還有一條,你怎么裝起了糊涂?明朝之亡在于宦禍!”孝庄后一針見血,吳良輔不覺頭皮發麻。“明熹宗時的魏忠賢將宦禍推至了頂峰,他自行擬旨,擅權亂政,誣陷忠良,重用私党,指鹿為馬。這些,難道你就沒有耳聞?” 吳良輔的額上沁出了汗珠子,太后的眼睛像鷹隼似的直盯得他心里發毛,他不停地自問:我做錯了什么事了嗎?沒唆使小皇帝做出格的事呀?為什么太后總看我不順眼呢? “其實,那崇禎帝,就是你先前的主子,倒不失為一位有為之君,但在外患內亂的沖擊之下,他回天乏力,只能与明朝共滅亡了。” “是,是,太后所言极是。”吳良輔抬起衣袖揩著腦門子上的冷汗。 “吳良輔,你為人聰明,又熟悉宮里各种規矩,尤其是深得攝政王和幼主的寵信,哀家只提醒你一句,這漢人千年的基業,如今已落到了滿清帝國的幼主順治帝身上,他身上的擔子重啊!作為幼主的近侍太監,你得好自為之呀!”孝庄后說著徑自朝假山那邊走去了。 孝庄太后的話,在吳良輔听來猶如芒刺在背,令他十分不自在。他是個太監,一個閹人,既然在人前不能名正言順地拋頭露面,那么在背后他也想為所欲為來發泄和彌補身体上的缺陷和不平衡的心態。東漢時赫赫有名的“五侯十常侍”,代行天威開了宦官封侯之列,這正是吳良輔夢寐以求的。東漢立國170年,外戚宦官輪番控制朝政竟達110年,其中宦官專權就占四成以上。想想看,能在后宮大內,號令文武百官,將皇帝玩弄于股掌之上,這該是何等風光?這難道不是吳良輔等宦者的絕佳榜樣嗎?大唐帝國,太監中被授黃衣紫衣者竟不下四千人,有一個太監被拜為驃騎大將軍,官至一品,而當朝的宰相也不過是三品!這該是何等的榮耀呀!遠的不說,威服海外的堂堂大明帝國,宦官又是何等的得意呀!王振、汪直、劉謹、魏忠賢,他們的權勢一個比一個大,而魏忠賢竟被朝臣們稱為“九千歲”,甚至是“九千九百歲”!這么多數不胜數的例子,怎能不令吳良輔為之心動? 在當時的社會里,有學問的人憑學識人仕為官,像那洪亨九,本是万歷年間的舉人,后又登進士,此后官運亨通,青云直上,先為兵部尚書,“總督河南、山西、陝西、湖廣、保定、真定等處軍務”,后又奉命人衛京師,于崇禎十二年被封為薊遼總督,主持對清戰爭。此后雖然這洪承疇兵敗被俘,成為大清的降將,但卻一再得到重用,“恩養有加”。清兵人關之后,洪承疇奉命仍以太子太保、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付都御史原街人內院住理机務,為秘書院大學士,從順治二年以后,洪承疇又被以原官總督軍務派去招撫江南。而眼下,洪承疇再次人內院住理机務,并擔任了《清太宗實錄》的總裁官和會試主考官。像洪承疇這樣的“人才”,一般人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只有徒生羡慕了。 當然,有錢的人也可以拜“趙公元帥”經商而成為富翁,在這個社會站有一席之地。所謂官商官商,官官相護,狼狽為奸,鬻官賣爵而飛黃股達者也大有人在。但平民百姓,尚不得溫飽,又怎么可能去讀那“圣賢書”或經商致富?吳良輔,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農家子弟,要想從社會底層出人頭地,便只有走這一條邁人宮門的“捷徑”了,即使不能飛黃騰達,但自此沒了衣食之憂,還能接濟一下家人,這條路也還是頗有吸引力的。极強烈的等級差异、貧富懸殊,使那些掙扎在貧困線上的窮人家的子弟,宁愿忍受生理上的犧牲以及心理上的重壓而換取溫飽和晉身之价,現實就是這么殘酷!當十多歲的吳良輔怀抱綺麗的幻想,義無反顧地踏進了紫禁城以后,便將親娘的眼淚和老爹的歎息拋在了一邊,臆想著將來可能會有的榮華富貴,吳良輔細長的眼睛里泛起了激動的淚光!有朝一日,他一定要混出個樣子來,衣錦還鄉,為爹娘臉上增光,讓弟妹衣食無憂!可沒料到,紫禁城里有數千名太監,人才濟濟,瘦小的吳良輔在吃惊之余,只有忍气吞聲一步步從底層做起了。“要想人前顯貴,須得背后受罪”,他記住了父親的叮嚀。 雖說都是宮里的太監,卻有天壤之別。宮內禮節之多也是外人無法想象的。僅從穿戴上來說,宮內太監的服飾有嚴格的規定,要隨四季的不同,按時更換,這是從老年間就傳下來的規矩:服分五色,即灰、藍、絳、茶、駝五种顏色。從春天一到,自大內總管起一直到最底層的太監,一律換上灰藍色衣裳,在宮里老遠一瞧,便知道哪儿有太監。夏天要換上茶駝色服裝,不論多熱,也不能穿背心,非在外面穿上麻布小褂不可。太監只要在宮里,哪怕是在自個儿的房子里,也得衣冠整齊,麻衣套褲緊貼在汗流浹背的身上,腳上還得套上布襪子,再穿一雙鍛面的靴子。久而久之,老太監們練就了這种捂汗的功夫,而新進宮的太監可就遭罪了,肢胳窩、腹溝里長滿了痱子和毒瘡,又痛又痒,別提多難受了。所以,當時的北京城里流傳著這么一句話:“嘿,穿了這么多衣裳,跟捂汗包似的,練當太監哪?”秋天和冬天再換上灰藍色衣袍。每逢主子的壽辰,太監則必須穿上絳紫色的衣袍以增添喜气,而逢忌日,他們則要穿青紫色衣衫以示哀悼。若是有人暈頭暈腦穿錯了衣服,那錯可就大了。 吳良輔進宮之后的最初几年,只能以徒弟身份沒日沒夜地伺候師傅劉老爺。沏茶倒水,一日三餐送飯端菜不說,連屎盆子、尿罐子也得由他去倒去沖洗。所幸這劉老爺是司社監的太監,吳良輔在領教了皇宮底層小太監那難熬的日子之后,漸漸地也熟悉了宮廷里的事務,終于有一天他也成了司社監的太監之一了。就在吳良輔以為快要時來運轉之時,忽然在一夜之間,大明帝國猶如山峰般地坍塌了,許多宮人惊慌失措,帶著多年的積蓄逃离了紫禁城,而吳良輔卻留了下來。功不成名不就,他能往哪里去?這付弱柔的身子又怎堪宮牆外那凄風苦雨?得,千年基業,只得一家獨享,管他誰是這紫禁城的主人,這后宮仍需要吳良輔這樣的宮人。果然,紫禁城雖然在一年內換了三次主人,但為數眾多的宮人仍在宮里。怡然自得地吃著皇糧,而且,對吳良輔來說,當他發覺新主子不過是一個未諳世事的幼童時,不禁怦然心動,這一回也許真到了他的出頭之日。 “額娘吉祥”!福臨看見了母后,便興沖沖從亭子上跑了下來,手里還捧著一本書。 “孩子,你真的是長大了!”看著差不多与自己一樣高的福臨,孝庄后的聲音中充滿了無限的愛意。 “額娘,告訴你一個秘密。”福臨踞起腳將嘴巴貼在了母后的耳旁,悄聲說道:“自從他出去狩獵之后,儿臣心里別提多輕松自在!” 這個“他”指的當然是皇父攝政王多爾袞了。孝庄后笑了,帶著一些苦澀:“孩子,您真的這樣懼怕阿瑪王?不要怕,有額娘在,再說你也長大了,阿瑪王也不能再對你怎么樣了。” “這一次阿瑪王說要去秋獵,儿臣心里就犯嘀咕,生怕他把我也帶了去。要說儿臣也很喜歡射獵,可每次跟阿瑪王在一起,總覺得十分別扭。母后,有許多事儿臣一直不明白,憋在心里又覺得難受。” “噢?那你就說說看,讓額娘幫你想想辦法。”孝庄后伸手攬住了福臨的肩膀。此時,微風徐來,一陣醉人的幽香隨風飄散,那是沁人心脾的桂花香。娘倆肩并著肩,手拉著手,漫步在金色的陽光下,說著悄悄話儿。 “說起你阿瑪王,孩子,目前就數他位高權重,又立下了赫赫戰功,你在他面前還得再忍耐些時日呀。” “我已經受夠了阿瑪王頤指气使的樣子了。這一回,但愿他能在外多呆些日子,也讓咱們母子透口气!”福臨順手扯斷了一枝綠藤,恨恨地將它踩在腳下。 “孩子,額娘知道這些年來你心里的委屈比誰都大。可是,連額娘也不得不順從著他,我們寡母幼儿實在是勢單力薄呀。”孝庄后歎息著,接著說:“額娘下嫁于他并非是一時沖動,好在你已經長大,額娘的苦心總算沒有白費!想如今,你阿瑪王一人親領正白、鑲白和正藍三旗,他的養子多爾博已經開始統轄正白和正藍二旗,兩白旗的重臣們像何洛會等都受到了重用,都當上了內大臣或是護軍統領并且參与議政,而兩黃旗重臣中錫翰、鞏阿岱他們三兄弟也早已成了他的心腹,冷僧机更是青云直上,至于耿直的桑尼和鰲拜卻連連被貶被罰。孩子,阿瑪王的力量實在太大了,你一定得忍气吞聲地挨下去呀!” “哼,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狗屁阿瑪王,他占了我的額娘,又覬覦我的帝位,罪不容誅!” “孩子,你可不能胡來呀,額娘求求你了!”孝庄后一听,嚇得臉都白了,低聲勸慰著儿子。“有道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孩子,大丈夫能屈能伸,現在你羽翼未丰,万万不可輕舉妄動呀!別忘了那一日晚上你去睿王府探視的事情,額娘每次想起來都覺得心惊肉跳呢!” “他欺人太甚,儿臣如何能忘記?那一晚儿臣惡夢不斷,總覺得有個影子在背后跟著,又覺得胸口問的透不過气來。額娘,像儿臣這樣的儿皇帝做得還有什么意思?”福臨抬起腳將一粒石子踢出了老遠。 “還有英王阿濟格,他居然當面輕慢儿臣!口口聲聲稱我是無知幼童,結果呢,卻只被罰銀!真是豈有此理!他犯的是冒犯龍顏的死罪呀!可是,我的兄長又犯了什么罪?卻一再蒙冤屈死在獄中?欺人太甚,此仇不報,誓不為人!” “孩子,你心里的苦楚就盡情地當著額娘的面發泄吧。”孝庄后心里一酸,眼淚在眼眶中打轉儿。“可是你得記住,盡管阿瑪王遠离了京城,但這宮里宮外都是他的人,你千万不能隨便發火呀!” “額娘,儿臣知道。這么多年,仰仗著阿瑪王的鼻息,苟且偷生一般儿臣也忍下來了,不到關鍵時刻,儿臣不會以卵擊石的。左書上怎么說來著?天將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筋骨,勞其心志,額娘你看,儿臣現在長高了,也壯實了,一切都挺好的嘛。”福臨的臉上又現出了頑皮的神態,孝庄后禁不住破涕為笑:“孩子,你可真讓額娘擔心哪,額娘只盼你快些長大,早日臨朝,也好結束這种提心吊膽的日子。” “快了,額娘。不信咱們打個賭。額娘你看!”福臨一指正前方一棵參天古柏,那高高的枝頭落著一只雀儿。 “如果儿臣一鏢出去,打中了它,那么儿臣就贏了。額娘你信不信?” 孝庄后笑著點頭后又搖頭。 “那好,儿臣就露一手給您瞧瞧,這還是海公公教的呢。”福臨從荷包里摸出了一枚飛嫖,夾在右手的食指与中指之間,瞄准了用力一扔,只听“扑哧”一聲,那雀儿連哼都沒哼便怦然墮落到地上。 “懊,我贏嘍,我贏嘍!”福臨小嘴一咧,雙腳一跳老高。 “嗨,還是個沒長大的孩子!”孝庄后看著福臨的背影,無可奈何地歎息著。 童言無忌。還有句話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又有誰會想到,不可一世的皇父攝政王居然在狩獵之時會突發風疾,墮于馬下? “皇父攝政王病危!”告急文書連夜送到了紫禁城,一時間皇宮里的气氛變得凝重起來。 “請皇上速速出京,探望攝政王!”冷僧机連連啟奏,令少年天子福臨十分為難。 “難道說這一次我又得被迫出京?看這陣勢,冷僧机、鞏阿岱他們決不會善罷甘休的,哼,好一群孝子賢孫,只等阿瑪王一咽气,我就要好好收拾你們這些王八羔子!”回想著以前的一樁樁一件件令他心酸、膽寒的事情,少年天子心中雖有怨言,卻只能強壓著:“朕的心情与爾等一樣焦慮不安。北京与邊外喀喇城相距近千里之遙,縱使朕即刻出宮,日夜兼程,也得一兩天的時間。有道是遠水不解近渴,朕只有在此祈盼阿瑪王吉人天相,早日康复了!” “万歲言之有理!”老臣范文程挺身而出,只一句話便令少年天子感動不已。多好的小老頭呀,真不愧是三朝元老,一代忠臣! “攝政王遭此不幸,臣等莫不痛心疾首。幸好邊外有多處溫泉,又不乏名醫和仙藥,加上攝政王正當壯年,一定能躲過這場劫難。老臣以為,如今南方戰事正酣,皇上當以軍務為緊,宜一鼓作气,一統天下!” “可是,這紫禁城沒有攝政王做主,誰人能完成一統天下的大業?范先生,攝政王待你不薄呀,為何不思回報處處為幼主說話?” “冷僧机,你身為大臣,難道就不是處處為朕著想嗎?試問你是誰的臣子?如此放肆!”有范文程、洪承疇等元老在,福臨不再怯弱,厲聲斥責著冷僧机。 “微臣以為皇上不必為此而耽誤時間。前几次攝政王身体不适時,皇上都躬自親往探視,循家人之禮,結果王爺的病使不治而愈。這一次,王爺病情嚴重,皇上更應前往探視,聊表皇上的孝心。試想,沒有王爺的操持,大清國能有今天宏大的局面嗎?皇上日夜兼程又有何妨?” “不行!”洪承疇倏地起身,大聲反對,气得鞏阿岱干瞪眼。“你們難道不知道邊關正在作亂嗎?雖然山西姜瓖的倒戈已被平叛,但陝西、山西一帶的反清活動并沒有停止。万一這些逆臣賊子得知了皇上行將出宮北上的消息,在途中加以攔劫行刺,這后果誰人能負?” 洪承疇如今總算是大清的有功之臣了,又身為太子太保、秘書院大學士,說起話來也与從前不同了,理直气壯,令鞏阿岱和冷僧机等心怀鬼胎之人啞口無言。 這也是事實。自從清兵征服江南之后,便采取了一系列慘無人道的高壓政策,甚至制造了“揚州十日”、“嘉定屠城”。“江陰屠城”等一系列駭人听聞的血案,以致遭到了江南人民的切齒痛恨,反清的浪潮迅速傳遍大江南北、黃河兩岸,而原先一批降清的故明將領也趁机倒戈反清,与各地的農民軍遙聲相援,致使清朝的統治受到了极大的震動。 繼順治五年江西提督金聲桓、副將王得仁臨陣倒戈,舉兵抗清之后,廣東提督李成棟也倒向了南明永歷政權,之后,在山西大同又爆發了姜瓖的倒戈抗清,并得到了山西大部地區以及陝西的延安、榆林等地的響應,影響极大。為了早日平定此次反叛,攝政王多爾袞三次親征,前后動用了親(郡)王以上者4人,其它高級將領數十人,正所謂“諸將一時多受命,親王三遣自臨邊”。 姜瓖反叛已弄得京師人心惶惶,洪承疇此言一出,誰還敢再堅持讓少年天子出京北上? “真懸哪,若沒有范、洪兩位老臣的鼎力支持,只恐怕朕此番要有去無回了!”福臨心中感慨万分。 “這樣吧,速派宮里最好的太醫,由衛兵護送日夜兼程赶往喀喇城(今河北省承德市郊),將朕身上的這件黃馬褂也一并帶去,就說朕日夜為阿瑪王祈禱,愿他戰胜病魔,早日康复!”福臨一邊說著言不由衷的話,一邊起身解下了黃馬褂。 冷僧机等人只得接了黃馬褂,匆匆退下。 “范先生,洪先生,連日來奏折頗多,朕對漢字又讀不明白,就請兩位老臣協同請王貝勒當朝處理吧。喏,這是朕的金印。” “臣等謝主隆恩!” 退了朝,福臨覺得心里尤其輕松,真想放聲大喊几聲痛快痛快。在太和殿前仁立片刻,心里拿不定主意下一步究竟做些什么。 此時太陽西斜,天空碧透,外面肯定是一個秋高气爽的精彩世界。少年天子悄悄歎息著,陽光与明黃色琉璃瓦反射在他的臉上,仿佛涂抹上了一層古銅的色彩。 “万歲爺,您若是再高一些再胖一些,就真的很像了。” “像什么?”福臨被小太監的話弄得糊涂了。“你是新來的吧?叫許喜慶?” “奴才是李國柱,那邊的那個瘦些的才叫許喜慶呢。”胖嘟嘟的喜春說話的時候臉上會現出一個小酒窩,他的聲音很清脆悅耳,臉皮子也很白淨。他們倆人的名字都是吳良輔給起的。 “奴才家不遠有一座菩薩廟,奴才打小就在里邊玩。奴才覺得万歲爺您這會儿的模樣可真像那廟里的菩薩。” “菩薩?你們漢人都很尊崇他嗎?他有什么功德呢?” “菩薩可神通呢。听老人們說呀,只要你誠心誠意地去拜他,他就會有求必應!他能讓人逢凶化吉,能造福于蒼生,給沒有子嗣的人家送來儿女,他心腸好,是個大慈大悲的好人。” “噢?朕可沒有那樣的神通呀,只可惜朕此時不能去看看這觀音到底是什么樣子的。”福臨不禁有些悵然。“菩薩?他能預知未來嗎?對,何不去找湯若望聊聊?” 福臨立即提高了聲音:“兀里虎,快將朕的坐騎牽來,朕要出宮去見一個人!” 五風樓沐浴在金色的陽光之中,那凌空翹起的飛檐邸吻上,染上了一層淡淡的金色。 “嘿,這午門真是庄嚴雄偉呀!吳良輔,你覺得這重建之后的午門与以前怎么樣?”福臨騎在馬上,顯得興致勃勃。 “那還用說,當然是更气派了!那兩側殿亭巍峨,廊廡相聯,全都換上了嶄新的金色琉璃瓦,嘿,別提多漂亮了。万歲爺,奴才听以前的師傅說過,這紫禁城四周的九梁十八柱的角樓,還有一段故事呢。” “噢?快說來听听。” “庶。”吳良輔知道今儿個万歲心情好,趁著他高興便投其所好有聲有色地說開了。 “這紫禁城共有四個門,正南是午門,正北是玄武門,東為東華門,西為西華門,這城牆的四周都建了九梁十八柱的角樓,很是壯觀。傳說當年大明永樂皇帝朱棣急于遷都于北京,便下令工匠們限期三個月修成這种角樓。當時正是三伏天,工匠們頂著烈日酷暑卻一籌莫展,因為誰也沒見過這樣的建筑,無從下手哇。有位老木匠實在熬不住了,便溜到天橋一帶去找樂子散散心,誰知就碰見了一個賣蟈蟈的,木匠見那蟈蟈籠子編得有棱有角十分精致漂亮,便突發奇想,當即買了一個,仔細一數,正是不多不少整整九梁十八柱!于是,皇宮的角樓就仿照這個蟈蟈籠子的樣子建成了。” “嗯,倒還真的有趣!”少年天子騎在小馬上,悠然自得地觀賞著紫禁城的角樓,他的身后跟著一班穿著黃馬褂的御前侍衛和穿藍袍戴紅頂子帽的內侍太監們。 出了五鳳樓,左側是太廟,供奉著大清愛新覺羅家的祖宗牌位,右側是社稷壇,是皇帝祭祀土地神和五谷神的地方。這兩處是福臨最熟悉不過的地方了,每逢節日或舉行大典,他都少不了來此祭拜一番。當然,如果去皇城正陽門外的天壇去祭天祈谷,福臨則會更加高興,這樣就可以來來回回飽覽京城的景色了。 再往南走,便到了天安門,福臨勒住韁繩,眯縫著眼睛抬頭仔細打量著這座气勢恢宏的城門樓。 “万歲爺,這是皇城的正門,明朝叫承天門,主子您改名為天安門了。” “廢話,這也用你說?”福臨瞪了一眼吳良輔。“重修這城門樓子是朕親手蓋的金印,撥的款,那一天不知何故恰巧阿瑪王不在,所以朕便做了一回主。這城門樓的一磚一瓦,朕都知道得清清楚楚!” “奴才不信,万歲爺能記得這么清楚?您雖然還沒有臨朝執政,但每日里諸事煩雜也夠您忙乎的了,又得讀書又得寫字,您還記得住這天安門上的一磚一瓦?”吳良輔不住地搖頭。 “大膽的狗奴才,你也敢小瞧朕?” “奴才不敢!” “你們看,”福臨用手一指,“這天安門上共有城門五闕,重樓九楹,城樓高十丈一尺零一寸,城須彌座為漢白玉石,其上為大磚台,台高三丈多,每塊磚的重量大約有48斤重!” 福臨的一席話令太監們不住地點頭。“万歲好記性!”福臨一臉的得意:“此乃雕虫小技,若是朕肯用心,便沒有朕不知道的事情!” 天安門前蹲著兩對石獅子,左邊的雄師在玩弄著繡球,右邊的雌師撫摸著幼獅,造型生動,神態逼真,健壯雄偉。過了金水橋,福臨情不自禁回身看著天安門前后的那兩對渾圓挺拔、雕刻精美的“望柱”,母后的話又在他耳畔回想:“人們把天安門前兩個華表上蹲著的兩個石獅叫做‘望君歸’,只要皇上外出日子一長,他們就會說話,‘國君呀,你不要老在外面游山玩水了,你快回來料理國事吧,我們倆個盼你回宮,把眼睛都快望穿了!’” “‘望君歸’‘望君出’,朕不會讓你們失望的。朕此番出宮只是去欽天監,很快就會回宮的,你們就放心吧。駕!”福臨忽然揚鞭催馬,沿著十分寬敞的御路橋急馳而去,急得身后的侍衛太監們大呼小叫,一路小跑地窮追不舍。 在天安門和正陽門之間,大清的統治机构三院六部便設在這里。在中國那條寬闊筆直的千步廊兩側,官署林立,府部對列。 清朝沿襲明制,負責中央行政管理的最主要机构有吏、戶、禮、兵、刑、工六部以及理藩院和都察院等。吏部班列六部部首,是主管全國文職官員任命考核的机构。戶部是掌管全國疆土、田地、戶籍、俸餉、財務的机构,天下錢糧,統歸戶部,國家各种開支,也僅由戶部支配。禮部是管理國家典禮及學校、科舉等事務的机构,此外還沒有太常寺、光祿寺以及鴻臚寺等机构。兵部是管理全國軍事以及武職官員考核任免的机构。刑部則是掌管全國法律、刑罰的司法机构,与大理寺、都察院組成三法司共同負責審核大案要案以及審定各种法律。工部是掌管全國各种工程事務的机构,此外另設有漕運總督(掌漕糧運輸)和河道總督(掌河道疏浚堤防)直接對朝廷負責。理藩院是掌管內外蒙古及青海、新疆、西藏等地區的蒙古。回、藏等少數民族事務的机构。在中央設有專門管理邊疆少數民族地區事務的机构,這在中國政治制度史上亦屬首創,令人不能不佩服身為少數民族之一的滿清統治者具有遠大的目光和政治手腕。沒有這個机构,很難想象大清帝國能順利地發展成多民族的封建大帝國。 “雕欄五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原本是大明官署所在地,如今已經換了朝牌。只見文武百官們進進出出,肩摩轂擊,均是頂戴花翎腦后拖著長長的辮子,一色滿人的打扮。 群臣們沒料到皇上會臨幸三院六部,紛紛跪在御道兩旁,不敢窺視龍顏。雖說皇上已經出了紫禁城來到了皇城,但這皇城四下都有八旗駐防,戒備森嚴,閒雜人等是無法人內的,所以皇上有絕對的人身安全。北面安定門內駐著鑲黃旗,德胜門內駐著正黃旗;東直門內駐有正白旗,朝陽門內駐有鑲白旗;南面的崇文門內駐著正藍旗,宣武門內駐著鑲藍旗;在西直門內駐著正紅旗,阜城門內驗著鎮紅旗。八旗分列,拱衛皇居,可謂万無一失。 福臨沒有理睬跪在兩旁的群臣們,騎著馬徑自闖入了欽天監。 “湯若望在嗎?” “是誰找我?有事明天再說,現在我要回耶穌會去禱告了。”湯若望正低頭整理著靴子,看來他對滿族人的朝服和朝靴很不習慣。 “怎么,看見朕來了就急著要回去?” 湯若望一听此話慌的連忙起身,雙手抱拳對福臨連連作揖:“老臣有眼無珠,還請皇上恕罪。”他漢話講得倒是滿地道,合情合理,然而拜見天子時的動作卻不倫不類,讓一旁的太監們樂不可支。 “你們全退下,朕与欽天監正有要事要商量。”福臨坐在了正中的太師椅上,湯若望不知發生了什么事,垂手站在一旁,一臉的疑問。 “哎!你干嗎這樣?坐下吧,朕只問你一件事,近日天象可有什么异常之處?” “噢,皇上這一提醒,老臣倒差一點儿忘了。”湯若望碧藍的眼睛不停地眨著,他臉色紅潤,金發高鼻梁,腮上有一抹濃密的淺黃色胡須,整個人雖已五十多歲,但看上去精神飽滿,一副精明強干的樣子。 “昨夜星光燦爛,銀河分明,夜气甚清。但見紫微垣中帝星卻有些搖動。” “帝星搖動?這不正應了朕好玩樂嗎?此事乃小事一樁,居然連上天星文也能垂象?”福臨不禁神情嚴肅起來,原來冥冥之中自有天神在主宰一切,他的一舉一動看來都躲不過天神那智慧的眼睛啊。 “不然。臣以為帝星之所以搖動,乃是因為帝星身邊出現了一顆大星,色赤而亮,閃閃搖動,距帝座近在咫尺。” “果真?此何星也這等光芒可畏?”福臨不覺緊張起來。 “皇上不必緊張,那新出現的乃是一顆流星,老臣再定睛看去時,它已經向東北方向墜落了,只留下一道細細的銀線。” “唉!你倒是一口气講完呀,卻把朕嚇了一跳。”福臨松了一口气。 “皇上,其實這流星划落倒可能會在世上引起災難,那流星迫近帝座,恐有關國運,還盼皇上以非常備之。” “這么嚴重?”福臨瞪大了眼睛,心又提了起來。“請你直言相告,但說無妨。” “既是這樣,老臣便斗膽直言了。”湯若望定定地看著福臨:“順治皇帝,听說你的阿瑪王在塞外已經病入膏肓?” “正是。朕因此而忐忑不安,不知是福是禍,特地前來討教。”湯若望切入了正題,福臨不由地坐直了身子,一副洗耳恭听的樣子。“据老臣判斷,這一次你的阿瑪王可能是凶多吉少,斷難生還北京了。” “真……真的嗎?”福臨睜大了眼睛,心里悲喜交集,聲音都有些發顫了。 “可是,你阿瑪王多年來專權跋扈,他能輕易地交出大權嗎?也許他會有二心,如果他知道自己將不久于人世,您以為他會怎么做?” “這個……朕還從沒這么想過。” “老臣只是猜測,尚請皇上小心對付,早作安排,以防不測!老臣只是妄加推測,冒犯之處,請皇上寬恕!”湯若望也知道,自己所說的話若傳到了攝政王及其心腹的耳中,將必死無疑,滿門抄斬,所以他話音剛落便起身跪下了。 “神父,你是朕的忠臣!你很偉大,給朕指點了迷津!快快請起,不論是真是假,朕都非常感謝你!你是個好老頭!” 的确,湯若望的提醒幫了少年天子的大忙,也顯示了大神甫的無比智慧和過人膽識以及他對皇上的無限忠心,怎能不令福臨感動! 幼主福臨雖手無縛雞之力,處境甚危,根本無法与阿瑪王相抗衡,但這只是黎明前的黑暗,因為不可一世的阿瑪王很可能就此短命夭折,只要皇上耐心等待,靜觀其變,事情就會有轉机,曙光就在前頭! 話說回來,為什么少年天子對這金發藍眼的外國神甫如此信賴?為什么這個外國小老頭冒著死罪而提出忠告?其實,當大清定都北京后的第一次日食出現之后,也就已經決定了亞當·沙爾這個來自萊茵河畔的傳道者以后的命運了。像以往多次的比賽一樣,在北京的各國天文學家都接到了來自紫禁城的圣旨,他們得以各自的計算方法預報日食。并且公諸于眾,而結果是,沙爾的計算与日食情況全完吻合!最公正的裁判是太陽本身,這一有目共睹的事實使沙爾的名聲鵲起。欽天監的官員們与沙爾一起登上觀象台觀察日食。他們對沙爾的精确計算深表贊佩,稱之為“盡善盡美”。在上奏朝廷的折子里,官員們這樣寫道:“我們欽天監大臣大多參加了此次日食觀測。事實表明,大統歷与食虧情況相差一半,而回回歷算法則在時間上差了一個時辰,唯有湯若望介紹的歐洲算法,在黃道和時間上都准确無誤。為此,臣等特恭請圣上褒獎西洋神甫湯若望!” 結果,湯若望不僅得到了褒獎,并且在教袍之外披上了滿族人的禮袍,成了堂堂的大清欽天監監正!說來好笑,從1607年起就決心將畢生精力奉獻給天而不是地的亞當·沙爾,最后卻成了大清帝國最偉大最受人尊敬的天文學家。自從1622年踏上通往中國之路以后,亞當·沙爾便改名為“湯若望”——“湯”与“(亞)當”發音相近,而“若望”則与“約翰”諧音。 在大清官員們的一片贊譽聲中,朝廷決定廢除中國傳統的記時歷,派湯若望出任欽天監監正。自此,新任命的欽天監監正成了少年天子的座上賓,每日兩次由宮中送去御膳。這一老一少,一個貴為天子,一個身為外國的傳教士,就此結下了莫逆之交,這豈不是天意? “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瀑瀑,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日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 乾清宮里傳來了琅琅的讀書聲,夜幕徐徐降臨,“燈火小心!下錢糧!……”隨著福隆門前值班太監的一聲呼喊——宮中行話叫“喊巡”,日精門、景和門、日華門、月華門等各處當值太監便像接力似地傳呼開來,此起彼伏,煞是熱鬧,但緊接著,宮里就是一片寂靜。這時候,乾清門的月台上,任何人都不能打這儿經過了。即使非得途經此處,也只能從底下走。 万籟俱寂,紫禁城里燈光閃爍,一派祥和之气。不用說,那些不當班的太監們肯定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或是抽煙喝茶侃大山,或是擺桌子打牌過把癮,也有些膽大的從側門溜出宮到街市上找樂子去了。而那些當班的太監卻得睜大了眼睛各司其職,他們把這种夜間當班稱為“坐更”,除了各殿的首領。回事在殿內值班以外,其它的太監誰也免不了這個差。實在困极了,值夜的太監便打開自各的舖蓋卷儿,放在廊下眯一會儿,還得豎起耳朵隨時察听著宮內的异常。十冬腊月可就遭罪了,但也沒法子。這會儿已經是秋天了,白天正午的太陽還暖洋洋的,可到了夜晚便覺得寒气襲人了。 小太監李國柱今儿晚上又該著“坐更”了,呆坐在廊檐下數了一會儿星星,覺得脖子酸了就又起身四處轉轉,唉,這漫漫長夜何時才能天明? 宮里皇上仍然在背著古書,听那聲音抑揚頓挫倒是興致勃勃。李國柱慢慢地踱到了院子里,從衣袋里掏出了一管竹蕭,橫在嘴邊,于是在這深宮大內便響起了一陣脆脆的、甜甜的策聲。當時,宮里的太監大多都要學一种技藝,為的是往后出宮好歹有個謀生的手段,李柱國乖巧人又聰明很討人喜歡,很快就被一名老太監看中了,教他吹笛子吹蕭,以打發在宮里無聊的日子。 李柱國在黑夜里忘情地吹著,思緒飄飄似乎飛到了家鄉 “嘿,狗奴才,想不到你還有這一手!” 黑暗中傳來了皇上的聲音,李桂國渾身一顫,囁嚅著:“万歲,奴才一時糊涂,惊扰了万歲,奴才該死!” “說的是哪儿的話!這宮里天黑得早,黑咕隆咚的挺憋悶的,你這小曲一吹倒還挺新鮮的。再吹支曲子讓朕听听。” “庶!奴才愚笨,現如今只學了這么一首曲子《小放牛》。” “那就再吹一遍吧,以后好好學,朕倒還想拜你為師呢。” “哎喲喂!万歲可是折煞奴才了,奴才死也不敢哪!” “別囉嗦了,叫你吹你就吹吧!” 一陣悠揚歡樂的曲子又響了起來,福臨悠然地踱著步子,嘴里又背誦起了歐陽修的《秋聲賦》:“歐陽子方夜讀書,聞有聲自西南而來者,惊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浙瀝以蕭颯,忽奔騰而砰湃,如波濤夜惊,風雨驟至。其触于物也,縱縱錚錚,金鐵皆鳴;又如赴敵之兵,銜枚疾走,不聞號令,但聞人馬之行聲……” 蕭聲伴著福臨悅耳的朗誦聲很是和諧,眾太監們悄悄地圍攏過來,屏住了呼息,放慢了腳步,誰也不愿誰也不敢坏了天子的雅興。 突然,“咚咚咚咚”傳來了一陣猛烈的打門聲。 “是誰人在外拍門?”吳良輔尖著嗓子沒有好气地往外喊著。 “吳公公,臣等有要事要面見皇上,請速速開門!” “嗯?”福臨一怔,不由得想起了那次冷僧机等人夜間乾清宮,挾持著他出宮去探視攝政王的事情。此時此刻又与當時的那一幕何其相似! “皇上,請您回宮,待小的們弄清了來者是何人再作打算!”侍衛鐵穆爾揚起了嗓子:“皇上已經歇息,任何人不得惊扰!” “不得了啦,此事真的是十分火急呀!煩請吳公公稟報皇上,就說卑職宁完我剛從喀喇城赶來,一定要立即晉見皇上!” “宁完我?”福臨心里一動。這宁完我原為福臨的堂兄薩哈廉的家奴,因為机敏有才智,于天聰三年首次科考中脫穎而出而被賞識。這個人對先皇忠心耿耿,為人謙恭有度,不似同樣出身低下的冷僧机那般傲慢自負。這一次他隨阿瑪王去邊外狩獵,阿瑪王病重已是危在旦夕,為何他要日夜兼程連夜進宮?莫非真有什么重大事情? “打開乾清門,讓大學士宁完我進宮說話!”福臨發話了,同時他又向兀里虎耳語几句,令他速去慈宁宮恭請太后,要知道此時他身邊尚沒有一個得力之人,他也不知該如何決策。 ------------------ 一鳴掃描,雪儿校對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