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大西軍張自忠敗死,讓順治長出了一口气。然而,政局的穩定卻不能帶來后宮的平和。困扰于后宮紛爭中的順治,只得微服到八大胡同去排遣愁怀…… 退朝之后,少年天子福臨仍按慣例去向母后請安。時值仲秋,正是北京城一年四季中最美的時節。慈宁宮的花園里開滿了丁香、海棠和榆葉梅,五顏六色的菊花也“粉墨登場”了,奼紫嫣紅,煞是喜人。 正午的陽光仍舊很溫暖,延壽堂前的走廊被晒得暖洋洋的。太后正靠在舖著薄毯的靠椅上,眯縫著眼睛,邊晒太陽邊逗弄著皇孫玄燁。 “再背一首詩給皇奶奶听听。” “還要背呀?孫儿都背了三首了,這會儿口也干了,讓孫儿玩會吧?”玄燁笑嘻嘻地搖著孝庄的手臂,看樣子是想耍賴。 “這個調皮鬼,跟你皇阿瑪小時候一模一樣,心里就想著玩!不成,再背一首詩,嗯……吟一首賞花的詩給皇奶奶听听。”孝庄太后細長的眼睛里盛滿了笑意,可她卻故意板起了臉。這個皇孫,既聰明又頑皮,須得嚴加管教日后方能成大气候。許是孝庄太后在儿子福臨年幼時沒悉心地照料過他,那時候宮里明爭暗斗她哪有心思去教育儿子呀,母子倆能囫圇保全地位和性命已經是不容易了。再說,孝庄太后當時也絕想不到自己的儿子日后會坐上龍廷呀,結果自幼耽于玩樂的福臨臨了朝卻讀不懂臣子的奏章! 孝庄后對此心中有愧呀,怪自己當時年輕好強只顧想著如何出人頭地而忽略了對儿子的培養和教育,直到現在福臨還對此耿耿于怀呢。所以,孝庄后把對儿子的愧疚之情變成了悉心教育孫子玄燁,這多少使她得到了慰藉。小玄燁從出生之后便由一群乳母和宮女伺候著,与他的生父生母反倒有所疏遠,因為他不能時常進宮。為了避免染上可怕的天花,小玄燁被送到了西郊一處清靜的寺廟中居住,听經拜佛竟成了他的一种癖好。可是孝庄太后惟恐孫儿感到寂寞,隔三差五地把玄燁接到慈宁宮玩一會儿,祖孫倆的感情倒是十分融洽。 福臨遠遠地看見了這祖孫倆說說笑笑的情形,不想掃了他二人的興,便讓眾多的隨從停在攬胜門口,自己躡手躡腳地進了花園,貓著腰踮著腳尖,鶴行鷺伏,全然沒個皇帝的体統,倒像是又回到了儿時捉迷藏的時光了。 “賞花的詩?”玄燁規規矩矩地站在皇阿奶的面前,忽閃著一雙黑亮的眼睛思索著,模樣十分認真。一旁的几位奶娘和宮女瞧著有人禁不住捂著嘴吃吃笑了起來。 “草色青青柳色黃,桃花歷亂李花香。 東風不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長。” 玄燁奶聲奶气地背誦完,轉身就想跑開。 “皇孫儿,眼下是什么季節呀?”孝庄太后喊住了玄燁。 “什么季節?花開的季節唄。”玄燁撓著頭,又抬腳踢著地,看樣子有些心不在焉。 “皇孫儿,你給我站好嘍!這是怎么給大人說話的?一點規矩也沒有。想想看,柳葉儿青了桃花儿紅了應該是什么季節?現在菊花開了又應該是什么季節?” 躲在樹叢中的福臨見玄燁一聲不吭,心中未免有些抱怨母后了:真是的,才四歲的孩子,哪能分辨得出春秋四季呀! 其實,福臨對自己的几個皇子并不是很親近,為什么?他本人不也還是個沒長大的孩子嗎?他還沒有切身感受到那种偉大而幸福的父子之情和父子之愛呢。再說了,生了皇子的那几個妃子并不中福臨的意,他們生了皇子對福臨而言,完全是“無心插柳”嘛,就說那個宮女春月吧,福臨一時心血來潮就臨幸了她,可她的肚子就那么爭气,半年以后就生了個小公主出來,母以子貴,春月因此成了后宮的嬪妃之一,可福臨卻再也沒召幸過她。 “菊花?皇阿奶,皇孫再背一首寫菊花的詩吧。”憋了一會儿的玄燁聰明地避開了皇阿奶的問題,小嘴一張又朗朗地吟誦了起來。他說的是一口地道的京片子,聲音清脆而圓潤,猶如玉落珠盤,喜得孝庄太后合不攏嘴。 “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篱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皇阿奶,這詞是元稹寫的,他是說菊花是四季中最后開的花,不怕冷不怕霜,而其它的花卻都被凍死了。” “好,說得好!真是我的乖孫子。來,來,讓奶奶親親!”孝庄太后樂得眉開眼笑,伸出雙臂將小玄燁攬在了怀里。 “皇阿奶,該講故事給孫儿听了,孫儿已經背了好几首唐詩了。” “三阿哥,奶娘帶你去賞花捉雀儿去,讓皇阿奶歇歇吧。”乳母曹氏上前勸阻著。 “等一等奶娘,皇阿奶早就跟我說好了的,每次我來先背詩,然后奶奶就講個故事。對不對呀,皇阿奶?” “對,對!讓皇阿奶想一想,今儿個給你講個什么故事呢?” “孫儿最愛听大青馬救主的故事。”玄燁偎在孝庄后的怀里,撒著嬌,伸出胖嘟嘟的小手撫弄著孝庄太后脖子上的十字架。 “好吧。大青馬救主說的是英明汗王努爾哈赤小時候的事情。英明汗王呱呱墜地的那一天,他家屋前的大樹上飛來了許多花喜鵲,吱吱喳喳叫個不停,人們都說喜鵲報喜,出生的孩子長大之后一定是個貴人。果然,人們發現在襁褓里的努爾哈赤的腳心上生著七顆紅痣,這真是吉人天相哪!” “皇阿奶,我也是吉人,不信你瞧,孫儿的腳上也長著七顆紅痣!”玄燁掙脫了太后的怀抱,彎腰脫下了小皮靴,又吃力地脫著腳上穿的繡花白棉襪子。 “奶娘,過來幫幫我呀!” “三阿哥,您這是做什么?昨個奶娘給你洗腳可沒發現有什么呀?”曹氏蹲了下來,將玄燁抱到了自己的腿上坐著,一邊幫他脫襪子一邊問著。 “哎喲,三阿哥的腳背上怎么生出了几個紅點點?”曹氏這一惊叫,引起了孝庄后的注意,她也彎下腰,仔細地盯著玄燁那白嫩的小腳丫子。 “樂子,把花鏡拿來,我看不清楚。” 玄燁的腳背上一連串整整七個紅點點,不多不少,像天上的北斗七星那樣排列著。 “這孩子莫不是在出痘吧?天神,保祐三阿哥無災無恙。”孝庄太后戴上老花鏡,伸手抓住了玄燁的胖腳丫子。 “糟糕,弄錯啦。老哈王(東北民間稱努爾哈赤為‘老哈王’)的腳心里有七顆紅痣,可我卻點在了腳背上!”玄燁沒注意大人們的緊張神情,自顧自的哈噥著。 “太后,讓您受惊了!”蘇麻喇姑“仆哧”一笑,悄聲說道:“今儿個一早三阿哥就在奴婢房里搗鼓了半天,后來奴婢發現上回您給的那盒胭脂少了許多,被指頭摳了好几個洞洞。” 太后舒了口气,伸手在玄燁的腳背上輕輕一抹,嘿,竟弄了自己一手的胭脂紅! “你個小東西,嚇了皇阿奶一跳!你貴為皇子,原本就是吉人天相嘛。” “真是小搗蛋,小小年紀,玩起了這种把戲!愛慕虛榮,嘩眾取寵,你們這些個奴才是怎么伺候三阿哥的?”福臨從樹叢后閃身走了出來,眉頭皺著。 “奴婢叩見皇上!”唰,一群奶娘宮女齊唰唰地跪在兩旁,噤若寒蟬,与剛才說笑的場面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三阿哥叩見皇阿瑪!”玄燁冷不了地見父皇走了過來,一時間有些發愣,可他太聰明乖巧了,很快想起了什么,學著大人們做出煞有其事的樣子,跪倒在地。 “看看,把我皇孫儿嚇的,快起來吧乖孫子。”孝庄太后對福臨的態度和口气頗為不滿。“好不容易跟孩子樂一樂,這又有什么不好?老小老小,如今哀家也懶得管其它的事了,還不興跟孫子逗逗樂?” “皇額娘說的是。”一見面就受了一頓數落,又當著眾多下人的面,福臨很是不快。朝她們一擺手,彎腰抱起了玄燁:“多日不見,皇儿又長高了,也長見識了。皇阿瑪沒嚇著你吧?” “沒有。”玄燁看著有些陌生的父皇,怯怯地回答。 “皇阿瑪為什么抱三阿哥,不抱我呢?”二阿哥福全打著哈欠從房里出來,一路小跑到了福臨身邊。 福臨放下了玄燁,看著福全那睡眼惺松的樣子,禁不住又板起了面孔:“唉,你們一個個不是貪睡便是貪玩,以后可怎么辦喲。皇額娘,福全五歲了吧,玄燁也四歲了,該給他哥倆請几位先生了。” “可不是嘛。剛剛哀家詳細問過蘇麻喇姑,她說小哥倆的漢話說得都還好,尤其是玄燁既會說滿文又會說漢話,什么地道的京腔,荒至南方的漢話他也听得懂呢,因為曹嬤嬤祖籍在江南。只是那些個嬤嬤們都不識漢字,沒人敢教他哥倆漢文。” “嗯,是得為他們倆請几位飽學宿儒來加以教導了。玉不琢不成器,再這么下去,他倆恐怕就如同儿臣當年一樣了,學業荒廢,不學無術……”福臨忽然意識到自己說漏了嘴,連忙打住。唉,怎么又當著母后的面提起從前的那些陳芝麻爛谷子了? “皇儿,過了這么多年,你對此事還是耿耿于怀?”孝庄太后歎了口气,神情有些黯然。 “母后,儿臣不是那個意思!” “皇奶奶,經常歎气不好,會老的。這是蘇麻喇姑說的。”懂事的玄燁輕輕拍著皇奶奶的膝蓋。“皇奶奶,您哪里不舒服?孫儿給您捶捶?”“來,來,玄燁,你給皇阿奶捶腿,我給皇阿奶捶背。”福全以哥哥的口吻支使著玄燁,兩個小家伙相視一笑,紛紛舉起了小拳頭。 “哎喲,輕點儿,輕點儿,我的小祖宗!”孝庄太后臉上帶著笑意,眯起了眼睛,靠在椅子上舒舒服服地由兩個孫子“伺候”著。 “兩位阿哥,你們可搶了奴才的飯碗啦。”小太監周天樂故意愁眉苦臉地歎著气。 “皇儿,你即位也十多年了,又正值青春年少,偏偏子息不旺。這事你不著急嗎?你呀,專房之寵太過,后宮佳麗如今都是你的人,夜夜讓她們守著空房,她們豈能不生怨恨?就是烏云珠在后宮的日子也不好過呀。這事你想過沒有?多子多福,多子多助,帝王家尤其是這樣呀。” “是,儿臣明白了。”福臨不想再惹母后不快,垂下眼皮躬身敬听著,顯得极為孝順。 “母后在你的眼中也許是個不稱職的母后,但時光不能倒流,過去的酸甜苦辣母后再怎么說你也体會不到。現在,母后只有一個心愿,要當一個稱職的皇奶奶,把几個孫子撫養調教出來。說起來,你這個做父皇的是不是也不稱職呢?福全、玄燁他們哥倆,一見你就像老鼠見了貓似的,話都說得不利索了,他們是你的親儿子,日后大清的江山還得指望著他們這一代去繼承,你怎么就對他們不冷不熱、不聞不問呢?” “儿臣……儿臣日理万机,總是抽不出時間來。” “什么日理万机,全是借口!東南戰事,自有五省經略洪承疇為你打理著,還有平西王他們的協助,朝中諸事,又有滿漢大學士和文武大臣日夜襄理,你呀,一門心思只知道玩樂!內院今儿個呈的折子都批閱了嗎?” “儿臣退了朝,就來慈宁宮給您請安了,儿臣這就回去批本!”福臨討了個沒趣,轉身就要走,忽然又想起了什么,提高了聲音:“母后,儿臣此來是特地向您報喜的,差一點給忘了。那孫可望投降啦!” “什么?你,你再說一遍!”孝庄太后繃直了身子,讓兩個孫子一邊儿玩去,吃惊地睜大了眼睛。 “孫可望跟李定國火并,孫可望負气出走,离開了云南投降了!” “天神,祖宗,耶穌基督阿彌陀佛,這可太好啦!”孝庄后喜不自胜,眼睛里閃出了淚花:“皇儿,這是上天助我大清呀,你可得一鼓作气,成就天下統一之大業,開万世冒明之根基!” “儿臣正有志于此呢,皇額娘,您就等著瞧好吧!到時候几臣陪著您去那江南水鄉看看,到大理轉轉,再去天涯海角走走,總之,儿臣要陪您游遍全中國!” “好,好!”孝庄太后看著神采飛揚的儿子,心里一陣激動:“額娘也盼望能有這么一天哪!皇儿,快坐下,給額娘仔細說說。” 大西軍于順治三年在四川西充慘敗,領袖張獻忠戰死,大西軍由四位大將軍孫可望、李定國、劉文秀、艾能奇統率改變了作戰方針,避入云貴一帶保存實力,以圖東山再起。果不其然,一年之后,大西軍在云貴已有了立足之地,部眾增至二十余万,四將軍亦同時稱王,主帥孫可望成為“國主”,然而其內部的矛盾也日益激化。 順治九年夏秋之交,安西將軍李定國反擊清兵,“清兵大敗,橫尸遍野”,并且創造了“兩蹶名王,天下震動”的輝煌戰績,引起了主帥孫可望的妒嫉和怨恨。 定南王孔有德和和碩敬謹親王尼堪之死,自然也震惊了朝廷。事實表明,自清兵入關之后,滿洲八旗的戰斗力日益下降,早已是今非昔比了,甚至連領兵出征的宗室王貝勒也不能与往日相比。奉旨出征南下的主帥和碩敬謹親王尼堪,無論是在計智還是在經驗抑或是戰功上,都遠不如當初所向無敵的定國大將軍豫親王多鋒、靖遠大將軍英親王阿濟格以及靖遠大將軍肅親王豪格他們。說起來,尼堪在宗皇王、貝勒、貝子中,也稱是一位久經鏖戰的驍勇之將了。他是太祖長子請英貝勒的第三子,是順治帝福臨的堂兄,早年便跟隨伯叔兄長東征西討,屢建戰功,由周山見托晉封為和碩敬謹親王,位极人臣,所以南下蕩平軍寇的重任理所當然地落在了他的肩上。然而結局卻出乎人們的意料之外,誰能料到,堂堂主帥,手下有十万大軍,居然仗恃匹夫之勇輕敵冒進而被對方用亂刀砍死,体無完膚,死無全尸? 大西軍的強大戰斗力令福臨震惊,他立即采取了應變措施,調集兵力加強防守。因為大軍主帥戰死,這乃是大清國自老哈王努爾哈赤起兵以來的頭一回,是震駭全軍、震惊朝野的特大噩耗,是极損大清朝廷顏面的丑事。 順治十年春天,順治帝對內三院下諭,表明他改變用兵方略并授命洪承疇經略湖廣五省軍務之意圖。由于全國的抗清運動又出現了新的高潮,而滿朝文武卻只會長吁短歎憂惶無措。福臨以為,年逾六十的洪承疇有能力擔當這力挽狂瀾的重任,特地委任已准備告老還鄉的洪承疇為太保兼太子太師,經略湖廣、廣東(后改以江西代)、廣西、云南、貴州五省,總督軍務,兼理糧餉,“撫鎮以下,听其節制,兵馬糧餉,听其調發,一應撫剿事宜,不從中制,事后報聞”。 受到重用的洪承疇當時激動得老淚縱橫,當即拍著胸脯保證要“盡心竭力,以期剿撫中机”,不負委任。其實,洪承疇勞碌一生,為明清兩朝的統治者效盡犬馬之力,卻在百姓中背上了千古罵名,這讓他惱羞成怒,心中万分痛苦。當初洪承疇投降大清之后,崇禎帝還以為他已被清兵“碎体而亡”宁死不屈呢,認為他是個“節烈彌篤”的忠臣,親自在效外設壇建祠,痛哭遙祭。可直到拖著辮子的洪承疇騎著高頭大馬隨多爾袞入京之后,明代遺民才知到此人早已變節偷生,不禁搖頭歎息說;“蒼素變于意外,人不可料如此!”總之,自恃甚高又領兵有方的洪承疇在漢人的眼中成了一文不值的糞土。尤其讓洪承疇鬧心的是,當他出兵南下鎮壓了徽州(今安徽歙縣)金聲領導的抗清力量時,遭到了宁死不屈的金聲的一頓臭罵。原本,洪承疇想以現身說法打動金聲,讓他回心轉意歸順大清,卻不料金聲雙目圓睜,大聲怒斥道:“咄!你是何人,敢冒充洪亨九?金聲只知,亨九當初受先帝厚恩,官至閣部,辦鹵陣亡。先帝慟哭輟朝,御制祝版,賜祭九壇,予溢蔭子,此是我大明忠臣。而你,卻已不再是當年的洪亨九了,你是大清的走狗,可恥的逆賊,呸!” 在官場和疆場上一直春風得意的洪承疇被金聲罵得狗血噴頭,羞愧難當。自此,洪承疇變得謹慎起來,心中也更加憂慮了,他只有用馬不停蹄的征戰來填補內心的空虛和苦悶。正當他已經心灰意冷打算歸隱田園之際,卻又得到了少年天子的重用,這怎能不讓洪承疇喜出望外? “……朕承天愛民,不忍勤兵默武,困苦赤子,將以文德綏怀,歸我樂宇,必得夙望重臣,曉暢民情,練達治理者,假以便宜,相机剿撫,方可敉宁。遍察适臣,無如大學士洪承疇者,著特升太保兼太子太師、內翰林院大學士、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經略湖廣、廣東、廣西、云南、貴州等處地方,總督軍務,兼理糧餉……功成之日,优加爵賞。俟地方稍定,善后有人,即命還朝,慰朕眷怀。……” 少年天子如此重用一個明朝的降將漢宮為五省經略,怎能讓宗室的王、貝勒、貝子們咽得下這口气呢? 大清的基本國策是“首崇滿洲”,或者說是以滿洲為根本,這早在福臨即位時就鄭重申明了的。順治即位恩詔的第一條就強調諸“親王佐命開國,濟世安民,有大勳勞者,宜加殊禮,以篤親賢”。第二條即是大加封受親王郡王之子孫弟侄的封爵。而第三條和第四條仍念念不忘“滿洲根本”:“滿洲開國諸臣,或運籌帷幄,決胜廟堂,或汗馬功著,辟疆展土,俱應加封公侯伯世爵,錫之浩券、与國咸休,永世無窮”;“開國以來,滿洲將領等官,應得敘蔭。” 當初,皇父攝政王是如此辦理的,后來世祖福臨親自臨朝之后也還是照舊。對待號稱天潢貴胃的宗室王公,世祖福臨毫不猶豫地預以加恩、封賜或晉封宗室爵位。他一方面委托滿洲開國元勳及其子弟為六部尚書、侍郎、八旗都統、副都統、護軍統領、駐防將軍和出征大將軍和將軍等,讓他們分任軍政要職,統軍治政;另一方面又擴大議政人員,讓更多的滿洲王公大臣成為議政王大臣會議的成員。 在自清一代上百位親王、郡王中,大体分為兩類。其一為“軍功勳歸諸王”,指的即是清初開國定邦功勳卓著的宗室王公,如禮親王代善、鄭親王濟爾哈朗、豫親王多鋒、肅親王豪格、承譯親王碩塞、克勒郡王岳託、順承郡王勒克德渾,后來在乾隆朝又增加了睿親王多爾袞,這八王的爵位世襲罔替,不降襲,人稱“八大鐵帽王”。其二為“恩封”王公,系因是皇子皇孫而封,爵位不能原位世襲,必須依次降襲。這樣一來,愛新覺羅的宗室人丁興旺,位高權重,人才濟濟,更加尊貴顯赫了。 到順治九年時,議政工、議政貝勒多達十六七名之多——和碩承譯親王碩塞、多羅謙郡王瓦克達、顯襄親王富壽、多羅安郡王岳樂、多羅信郡王多尼、多羅敏郡王勒都、多羅貝勒尚善、世子濟度、杜爾祐、杜蘭等。而議政大臣則更多了,總計從順治八年至十二年,福臨先后任命的議政大臣多達三十余員,如內院大學士范文程、宁完我、希福等,戶部尚書車克、禮部尚書覺羅郎球、兵部尚書蒙古固山額真明安達禮等,兩黃旗及其它旗重臣鰲拜、蘇克薩哈、遏必隆等等。 愛新覺羅王室大有人在,八旗王公貴胄對明朝降將洪承疇的一夜走紅甚為眼熱,感到忿忿不平。難道說,順治帝摒棄了以滿洲為根本的基本國策,開始倚重漢官而冷落自家人了?真是豈有此理! 回顧順治朝以往十余年的征戰史,大凡大規模的攻堅攻城之戰均由滿清王寶貴胄坐陣統兵,而且是攻無不可,戰無不胜。順治元年四月山海關大戰,攝政王多爾袞親自出馬,統帥八旗沖鋒陷陣。入關后,八旗大軍馬不停蹄,先后由豫親王多鐸、英親王阿濟格、肅親王豪格、鄭親王濟爾哈朗、巽親王滿達海、端重親王博洛、敬謹親王尼堪、謙郡王瓦克達、貝勒勒克德渾等宗室王貝勒,統領八旗勁旅,輔以平西、定南、靖南、平南四王以及續順公之漢兵以及各省由漢人組成的綠營兵征南戰北,勢如破竹,很快便統一了大半個中國,奠定了順治朝一統天下的基礎,卻并不需要重用漢將為主帥。然而,順治帝此番卻做出了如此重大轉變的決定,怎能不令滿洲八旗王公感到忿忿不平呢?五省經略權限之大,前所未有,洪承疇洪經略搖身一變成了轄治五省的最高長官,是指揮五省征撫的最高統帥。這樣大的特權,漢官之中人(包括漢軍旗人)無人擁有,就連貴為王爺的平西、定南、平南、靖南四王,也只分限于四川,或廣西,或廣東,只有一省,而洪承疇卻可以節制五省,几乎与順治初年的定國大將軍豫親王多鋒、靖遠大將軍英濟王阿濟格之權勢相等,遠遠超過了當初由攝政王敕諭洪承疇的招撫江南之權! 洪承疇果然不負眾望,出兵一年多就平定了湖廣和兩廣。然而,面對頗為強大的大西軍控制下的云貴地區,洪承疇主張以守為戰,待條件成熟時再大舉進攻,同時加緊對大西軍主帥的詔降。由于軍費激增,朝廷財政也處于全面告急之時,加上“滿洲大兵屢苦遠馳,地方官民疲于奔命”,不僅廷臣對洪承疇日益不滿,就是福臨也失去了耐心。早日統一滇黔,這是少年天子心中最大的心愿,洪承疇對此心知肚明。為了保全自己的功名,洪承疇在朝臣的非議之下,以自己“有罪、無能、老疾”為理由,上疏朝廷請求解任。 經略可以解任,但對据守著云貴天險的大西軍以及受其保護之下的永歷政權,卻非一紙詔書就能解決的。守既不易,攻又難進,万一冒險進攻,損兵折將,這個結局又如何收場?福臨對此真是苦無良策憂心忡忡了。 然而,天祐清廷,正當万般無奈的洪承疇打點行裝准備返京接受懲處之時,正當天子福臨坐臥不安之際,前線傳來了大西軍“國主”孫可望歸順的消息,福臨能不喜出望外嗎? 福臨正沉思著,孝庄后喜滋滋地說道:“洪承疇不愧是夙望重臣,文武雙全。此前他奉旨招撫江南便立下了大功,此番他仍以文德綏怀,使孫可望歸我樂宇,西南的局勢為之改觀。他真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呀。” “母后一直很欣賞洪承疇,這一點儿臣心里有數。想當年在盛京,宮里不是盛傳著洪將軍是投降的庄妃嗎?”看著母后喜气盈盈的模樣,福臨忍不住冒了一句。 “你——”孝庄后粉臉驀地變白了,原本眯縫著的眼睛也睜大了:“皇儿,你這話是什么意思?當初連你父皇都贊成這件事,怎么你今天倒要來挖苦額娘嗎?放肆!” “儿臣不敢!”福臨一伸舌頭:“儿臣一直覺得母后對洪承疇過于偏愛了。隨便說說而已。其實,當初洪承疇受命离京時,儿臣正是看著皇額娘的面子,才特賞賜他蟒朝衣袍帽帶靴襪、松石嵌撒袋弓矢、鞍轡二副、馬五匹,讓他風風光光地去上任,讓他心里一直想著我大清國對他的好處。對他,儿臣總不能十二分地信任他。額娘您想,前明崇禎當初對他寵信有加,破格擢升,几年內就由一個四品督糧參政一躍而為巡撫、總督。統領大軍,青云直上,似乎很快就要人閣拜相了。可關鍵之時,生死悠關之際,洪承疇還是背叛了他的主子,這种變節苟且偷生之人在漢人的心目中是最讓人憎恨的。既如此,儿臣我又怎么能十分相信他對大清國的誠意呢?他此番出兵,本應在湖廣、兩廣平定之后,再乘胜進軍,奪据云貴,可他卻按兵不動,難道說他對大明王室后裔永歷帝又動了心?” 孝庄后一聲冷笑:“既如此又何必當初?我真替你感到羞愧!年逾花甲的洪承疇八年來在前線戰場餐風宿露,而他背后錦衣玉食的天子和朝臣們卻對他指手划腳,妄加非議。你今日所言,豈是堂堂君心能說出來的?哼,以小人之腹度君子之心,洪承疇出力不討好,你何不另派他人?” “額娘,儿臣不過一句戲言就惹得您大動肝火,唉,為了一個不相干的漢人,這又是何苦呢?咱們母子情重還是你護著洪承畸重要?” “無所謂!如今你翅膀硬了,動不動就拿話來刺我,還談什么母子情?你說話做事總是心血來潮,根本不考慮后果,你不妨捫心自問,你做人處事像一個万乘天子嗎?”孝庄后气得臉色發青,獨自從坐椅中站起身,頭也不回地朝西偏殿走去,她的孫子正在那邊玩呢。 “唉,好端端又被我給攪和了。每次來請安,我總是盡量拋棄心里所有的煩惱和不快,可每次卻都不盡如人意,今儿個又落得個不快而散。洪承疇,我們母子倆為你而生芥蒂,你給我好自為之吧!” 福臨悶悶不樂地出了慈宁宮。 坤宁宮的廷院里,秋陽果果,群芳爭艷,難得的好天气,難得的好心情,正宮娘娘孝惠章皇后正与宮里的几名主位娘娘坐在院子里晒太陽。正中的圓桌上擺放著熱騰騰的奶茶和各色水果糕點,姐妹們你一言我一句,談興正濃。這里不比慈宁宮,她們的言談舉止要自由自在的多。 “嘖嘖,你們看四貞手中這扇子,怎么就這么香,這么好看呢?哎喲喲,拿在手中只要輕輕這么一搖,柳腰這么一扭,眼神這么一看,再這么抿嘴儿一笑……” 田貴人連說帶比划,引得娘娘們一陣嘻笑聲,連平日落落寡歡的靜妃也笑出了聲。 “其實呀,這蠻女就是好看,個個粉雕玉琢似的,小蠻腰,櫻桃口,加上裙下時隱時現的一雙小金蓮,哎喲喲,哪個男人見了會不動心啊?來來,四貞你站起來給我們扭一扭。” “我?哈哈,我可不是什么三寸金蓮呀。不信你們瞧瞧,我這腳可不比你們的小呀。”孔四貞斜靠在椅子上,將穿著花盆鞋的腳往前一伸,眾人又是一陣嘻笑。原來孔四貞自幼在父王的軍營中長大,也就沒了漢人女子的諸多規矩,加上為了舞刀弄槍耍起來方便,她的腳只纏了几天便解放了,這不,她伸出來的腳看起來比几位娘娘的還顯大呢。 “你們還別說,豫王福晉今年也該四十多了吧?可人家卻還是那么細皮嫩肉的,一點儿也不見老。看來,江南的水土養人吶,不像咱們姐妹,自幼便風吹日晒,那塞外的有時候像刀子似地,往臉上抹什么脂粉也不行呀。”淑惠妃靠在皇后姐姐身邊,姐姐愈發地顯得福態了,而她卻越來越瘦了,看來她們的日子并不好過呀。靜妃的臉色蒼白,一副病怏怏的樣子,當初她貴為皇后的時候是多么光彩照人呀!至于康妃,儿子玄燁已經四歲了,可她臉上暗紅色的蝴蝶斑還沒有褪去,看來往后是褪不掉的了,她原先的臉盤倒是又光洁又白嫩的,要不,她怎么能被少年天子一眼看中?唉,這些都已是陳年舊事了。只有孔四貞仍舊快快活活的,人還未到笑聲就到了,她命好呀,雖然沒了父王,但有皇太后的恩寵,偏偏皇上又對她情有獨鐘,若是她點個頭,恐怕早成了貴妃了。 “姐姐們,我知道豫王福晉是怎么保養自己的,對了,春紅,快去將皇后娘娘的脂粉盒子取出來。”孔四貞吩咐完了宮女,人嘰嘰喳喳地說開了:“劉三秀這人跟我挺投緣的,心腸好,又沒脾气,我常常去她府里玩,有時就住下了。這么一來二去的,我學到了几招。比方說這臉吧,就是在滴水成冰時,劉三秀也是先用涼水洗臉,然后再用熱水洗,冷熱這么一交替,不僅臉色好看而且皮膚更有彈性了。” “真的?那今儿晚我就用涼水洗面。”田貴人听得极為認真。 “別听四貞瞎說。大冷天儿的用涼水洗臉?我一想頭皮都發麻。劉三秀,人家那叫天生麗質!豫王也真有眼力。”淑惠妃撇著紅唇不以為然地反駁道。 “嗨,我怎么是瞎說?不信你們試試就知道了。對了,佟姐姐,您這臉上的蝶斑可以敷些脂粉遮蓋一下,就像這樣。”孔四貞嘴不閒著手也不閒著,打開脂粉盒子,朝康妃的臉上敷起粉來。 “不成,敷上這些厚厚的脂粉,臉上像結了一層霜似的,恐怕不好看吧?”康妃有些疑惑,想用手擦掉。 “別動,等我敷好了您照照鏡子看看,不好再擦也不遲呀。嘻嘻,坐好了康姐姐,您就給大家做一回看看嘛。”孔四貞拿起粉扑沾上一點粉朝康妃臉上輕輕敷著:“姐姐們看好了,要這樣敷粉,連額頭和脖子上也得敷一些,然后拍勻嘍。要不然,臉蛋子雪白,脖子卻蜡黃,多不相稱呀。” “哦,是這個理儿,我怎么就沒想到呢?”這一回,連皇后也連連點頭了。 “敷勻了粉之后,要這么拍胭脂……佟姐姐的臉上有些斑——當然這是佟姐姐的驕傲,她生了三阿哥嘛,可有斑在臉上畢竟不雅,喏,先施一點儿胭脂,再扑上些薄粉,這叫做飛霞妝。你們看效果如何?” “哇,果然臉頰上現出兩片紅霞,哪里還能看見什么色斑?”淑惠妃大惊小怪地咋呼起來。佟妃看著自己鏡中的模樣,也笑了,嘴里喃喃地說道:“真是這樣,不注意就看不出來了。唉,有時候我真愁得不想出門呢。” “慧敏姐姐,你臉色蒼白顯得沒有血色,我給你拍個桃花妝,嘿,你們瞧瞧!” 眾人又是一陣感歎,果然靜妃与先前已經判若兩人,面似桃花,她又恢复了往日那欺桃賽杏般的容顏。 “可,這又有什么用呢?女為悅己者容,可我們卻沒有悅己者。皇上的魂都被董鄂氏那個小妖精給勾去了,哪里還能想到咱們姐妹?”淑惠妃長歎一聲,這話說中了各人的隱痛,她們都低頭不語了。 “依我看,皇上對烏云珠也不會持續多長時間。起碼,他從秋獵回來之后,已經不像以前那樣日夜召幸她了。皇上就是這樣的人,對女人只有三分鐘的熱度,而我們,卻終日只是焚香獨坐,掩淚孤吟。妝束得花香柳綠給誰看呢?” 康妃的一席話引起了她們的一陣欷歔,她們如今是同病相怜了,連說話也投机了。當初在康妃生育之前,恰逢中宮虛位,后宮的嬪妃們曾當著太后的面挖苦、譏笑過她。現在由于康妃也受到了冷落,誰還再嫉妒她呢?她們現在最最忌恨的人是董鄂妃烏云珠,這是她們共同的敵人,因此,像現在的小聚自然是不會喊烏云珠的。 孔四貞有些發愣,她心里當然明白這些姐姐們的苦楚。她們應選入宮,自倚著有才有色,只以為那阿嬌的金屋,飛燕的昭陽,可計日而得。誰知才不敵命,色不如時!這少年天子用情不專又生性傲慢,整天只喜歡做那些偷香竊玉的勾當,竟把弟媳也弄到了手!康妃的話沒錯,烏云珠受寵又能持續几天?孔四貞呆在紫禁城好些年了,對諸姐姐們日复一日地凄風苦雨般的生活感到后怕,就沖這,她說什么也不愿意入宮當什么妃子! “姐姐們,別再難過了。山不轉水轉,這以后的事誰也猜不准。現在要緊的是咱們先把自己的容顏保養好,等到天下一統之日,咱們姐妹去游游江南,跟那些女子比一比!對了,我從劉三秀那里還學了些玩意儿,你們要是沒興趣我可就不說了。” “你就說出來吧。”“是呀,說吧。” “最要命的是你們不能經常蹙著眉頭,喏你們看看,這么一來額上和眼角的皺紋多難看呀。對啦,劉三秀那一日身子不舒服,沒有下炕,可我一見人家那打扮,嘿!簡直叫絕呀,她的兩鬢和眉心貼著三塊鮮紅的紅綾,里面是黑乎乎的藥膏,可被紅綾子這么一蓋,整個人俏生生的,哪里還像個病人?” “嘖嘖!虧她能想得出來。”“寡婦家家的,她還這么妖冶!” “人家這叫病西施妝,自有一番嬌態,對不對呀,姐姐們?” “哎喲,這個蠻子女人,變著法子打扮,可不是越扮越嬌美了?”“咱們哪,干脆挑個日子一起去豫王府跟她學學!”“對,再問問她身上穿的那閃光的袍子料是從哪儿買來的,那些袍子又光滑又輕柔,摸上去涼涼的像絲一樣,穿在身上別提多舒服了,衣服還格外的服帖……” 女人們一口一個“蠻子女人”,又變得有說有笑的了。 福臨低頭想著心事,跟班的一群太監也不敢多言,抬著便輦在后頭跟著。老遠就听到了一群女子的嬌笑聲,嘻嘻哈哈,嘰嘰喳喳,尤其是孔四貞那格外響聲清脆的笑聲,令福臨一陣好奇:這群女子怎么這樣開心?恰好經過坤宁宮的偏門,福臨停住了腳,門前的太監早已慌得匍伏在地,大气也不敢喘了。 此時的福臨心中好奇,踮著腳朝院中看過去,映入他眼帘的是這么一幅景象:皇后斜躺在靠椅上,膝上蓋著花毯,正笑眯眯地傾听著。兩側的椅子里坐的分別是淑妃、康妃和靜妃,她們正目不轉睛地盯著正中間為大家表演的孔四貞,田貴人則站在孔四貞的身后,扭著腰枝,一招一式認真地比划著。 “姐姐們想一想,咱們都穿著那又薄又軟帶著本色亮花的錦袍,走起路來,風拂楊柳似的,右手持一把檀香扇,左手拿一方絲帕,就這樣,裊裊婷婷的,飄飄的像仙女儿似的,好看不好看呢?” “哇!好看死了!”“我做夢都想呢!”女人們又是一陣嘻嘻哈哈的亂笑,笑得花枝亂顫。福臨臉上也現出了笑意,忍不住歎息著:“女人瘋起來也真熱鬧,無怪人說三個女人一台戲,她們這又說又笑還帶表演的,可不比看戲還熱鬧?連靜妃都笑得那么開心,她要是一直這么斯斯文文的倒也不讓人煩。咦,今儿個康妃顯得特別精神,紅扑扑的臉儿很有神韻,自她生了玄燁之后,整個人就像換了一個人似的,整天蔫不拉几的倒像是被霜打了的茄子。瞧瞧,連田貴人今儿個也那么嬌艷,眉間和兩鬢上貼著指甲蓋大小的紅點點,顧盼生輝,也仿佛換了個人儿似的。她們笑得多開心哪!嗯,好像后宮的几位娘娘都齊了,怎的不見董鄂妃?” “董鄂妃此時憋在儲秀宮做什么?”這么一想,福臨臉上的笑容便消失了。几個月的朝夕相處,他与董鄂妃也算是心心相印,情投意合,可自從秋獵回來之后,福臨發現烏云珠變得寡言少語,眉目之間時常有一种淡淡的憂郁。她這是怎么啦? 儲秀宮正門前,早有太監稟報,董鄂妃率領宮里的嬪、貴人、常在、答應等跪了一地。 “烏云珠,皇后她們正在慈宁宮里說話賞花呢,沒邀你嗎?” “哦……臣妾身子不爽,故此……”烏云珠的神情有些黯然,低頭避開了福臨的目光。其實,淑妃康妃她們視自己為敵人,皇后表面上雖和善,可對自己也是不冷不熱的,烏云珠每日去坤宁宮向皇后請安自然明了皇后對自己的態度,唉,自己也沒招惹她們,怎么就把她們得罪了? “以后多去皇后那里坐坐,總比一個人悶在屋里好吧?朕覺得你的臉色不太好看。” 福臨的關心使烏云珠感到溫暖,她心里一熱,臉頰鮮紅:“謝陛下關心。陛下請歇息片刻,臣妾去為陛下預備晚膳。” 烏云珠畢恭畢敬地回答,令福臨有些掃興:“喂,晚膳自有御膳房的人伺候又何勞你費心呢?朕怎么覺得這些日子以來你變得有些怪怪的?” “沒有。臣妾只是覺得陛下您愛吃臣妾做的包儿飯,臣妾想……” “好啦好啦,你抬起頭來說話好不好?這儿又沒有別人,你怎么變得縮手縮腳的那么呆板了呢?這到底是為什么?” 烏云珠勉強一笑:“這是宮里,臣妾得守著宮里的規矩,免得她們說閒話,如果傳到太后那儿,臣妾就擔當不起了。” “哼哼,那么你難道不知道朕不喜歡你這副縮手縮腳的樣子嗎?烏云珠,你現在身份已經早變了,是朕的妃子,名正言順的,難道還怕誰瞎議論不成?你真讓朕失望。” “臣妾……”烏云珠垂下了眼皮躬身回答,卻被福臨粗暴地打斷了:“好啦,既然你喜歡這樣,朕又何必強人所難呢?當然,你也許有不得已的苦衷,罷,罷,過些日子朕再來見你好了。吳良輔,起駕,回宮!” “皇上!”烏云珠臉色微變,跪倒在地,眼睛里溢出了淚水,滿是祈求的神色。 福臨發現烏云珠情不自禁流露出的失望,心里稍覺不忍,語气緩和了些:“起來吧,朕要回去批閱奏本。”說著舉步便走,明知烏云珠正在眼巴巴地看著自己,可福臨硬是鐵了心決不回頭。真沒意思,怎么她們一個個的,入了宮便沒了先前的天真和活潑,故作高貴,顯示端重,逆來順受,低眉順眼的,她們以為這樣就能討得朕的歡心嗎?早先是佟佳氏,那么一個嬌小玲找活潑稚气的小姑娘,一旦頻頻地召幸了之后便整個變了個人儿,一本正經,開口賢淑敬謹,閉口才德容止,令人生厭。想不到烏云珠也是如此!當初的依依之情,無拘無束的歡悅之情都到哪里去了?活見鬼,這死气沉沉的大內深宮,真令人壓抑和煩悶!“活人還能被尿憋死?”不知是哪個太監說過的一句玩笑話,此時倒令福臨眼睛一亮:“吳良輔,咱們出宮到天橋找樂子去!” ------------------ 一鳴掃描,雪儿校對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