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從玉林誘和尚那里剛剛領受了“行痴”法號的大清天子,塵心方要泯滅,卻讓一個絕色女儿給攪得紅塵千丈,順治痴痴地望著尤物那吹彈得破的玉膚,欲哭無淚…… 東城西郊有群山,總各為西山。古人形容西山說:“連岡疊岫,上于云霄”,“挹抱因環,爭奇獻秀”,景色异常清幽,春夏秋冬景色各异,妙不可言。春夏之交,晴云碧樹,花香鳥語;秋季則万山紅遍,層林盡染;冬天,則積雪凝素,雪景尤胜,時人譽為:“西山晴雪”或“西山霽雪”,是北京著名的景胜之一。自金元以來北京地區就流傳著“燕京八景”,歷代帝王、文人紛紛為八景詠詩,八景遂名揚天下。八景為:“太液晴波”(或“太液秋風”),說的是北海、中海和南海的水上景色;“環島春云”指北海的瓊華島(后為万壽山)白塔、松柏等美景;“金台夕照”:是從燕昭王筑黃金台的典故中引申出來的,金台遺址在廣安門外;“薊川煙村”,北京古為薊地,周圍多樹木,四季蒼郁,輕煙拂空,故名;“玉泉垂虹”,京城西玉泉山和玉泉池,水青而碧,清澈見底;“盧溝曉月”,廣安門西南二十公里處的盧溝橋兩側欄上雕有數不清的石獅子,晴空或月正時登橋遙望最為迷人;“居庸疊翠”,位于京城西百余里處的居庸關,為万里長城的重要關口之一,有關城和邊牆,形勢极為險要;還有一景即為“西山晴雪”或“西山霽雪”。 西山慈善寺的紅牆碧瓦,在漫山遍野的瑞雪中格外醒目。一夜大雪,將寺前的小路都封住了。清晨雪霽,兩位灰衣僧人打開了山門,揮舞著掃帚和鐵鏟,不一會儿便掃出了一條路。 “師兄,今儿個天冷,大雪封山,香客恐怕要少嘍。”小僧人扔下竹掃帚,雙手揉搓著被凍紅的耳朵。 “未必!”高個僧人還在鏟雪,他不時地往手上哈著熱气。“咱廟里來了高僧,等會你就瞧吧,那香客若不把咱這山門坎給踏破了,我就喊你一聲師兄!” “嘻嘻,你這么大個子,我哪敢讓你尊我為師兄呀,倒是下回烤野兔子吃的時候,你吃慢些,多給小弟我留著就成了。” “去去,說話不會小聲點儿?沒有拿你當啞巴,干活吧。” “咦,師兄,還真讓你說准了,這么早就有香客上山了。”小僧人一聲高喊,又蹦又跳到殿里告訴師父去了。 “哼,小賴虫,小饞貓,好吃懶做的家伙。”高個子僧人嘴里咕噥著,手里的鏟子舞得更快了。 清晨的陽光投在山野雪原上,映出淡淡的粉紅色,而未照陽光的陰影處又泛出淺淺的藍色,使銀妝素裹的雪地顯得多姿多彩。一頂綠呢小轎晃晃悠悠地順著彎彎山路慢慢爬了上來,八名轎夫著紅袍青靴,個個威武壯實。轎子前后還跟著數十名著風衣風帽的侍從。 “乖乖,看這陣勢,這位香客必定大有來頭,得,今儿個咱這慈善寺又能有大宗的收入了。”高個子沙彌連忙放下鐵鏟,雙手合揖,迎上前去:“風雪嚴寒,有勞施主,請寺中安歇。阿彌陀佛。” 從綠呢轎中下來一位披貂皮大氅的年青人,黑色的狐皮暖帽上嵌著一顆大紅的寶石,脖子上圍一領火紅的狐毛圍巾,据說是用几十只火狐狸的腋毛縫制而成的,柔軟异常,圍在胸前仿佛里面藏著個小火爐子似的。 大個子沙彌見來人气宇不凡,忙退到一邊,雙手合什,從眼角偷偷打量著。八抬大轎,前呼后擁的,就連那些仆役侍從也顯得那么有气派,沙彌心想轎中里的必定是一位老成持重的官令,誰知竟是一個翩翩美少年!此人額高而寬,眉宇俊朗,濃眉如黛,一雙黑白分明的眼睛里透出一股子令人不可抗拒的尊貴威嚴之气,英气逼人,可是,這少年的眼神中仿佛還有一絲迷茫。 “看來,這個富家弟子遇上了煩心之事,瞧他這气派又能有什么事讓他心煩呢?”沙彌撓著后腦勺百思不得其解。他的修行還不深,不能夠像師父那樣能洞穿一切,所以他依舊只能是個沙彌。 “爺,雪地上滑,您走路悠著點儿。”披著狗皮風衣的吳良輔上前一步,放下了長長的衣袖,將右手臂高高抬起,正好成了福臨的“拐杖”。 自從皇上拜望了海會寺的高僧憨噗聰之后,由于憨璞聰巧于辭令,与順治帝相談甚洽,少年天子仿佛突然遇到知音,不久便召憨和尚入宮問佛法大意,從此,佛教也打開了清宮的大門。順治十年,北京地區的佛教徒對橫行肆虐的天主教甚為憤怒,便聚資重葺毀于明嘉靖年間的城南海會寺,并請來臨濟宗龍池派四世法師費隱容的法孫憨璞聰和尚主持新剎。憨璞聰善于攀附權貴,他得知滿族人對佛教并不感興趣,便想方設法買通關節,用重金賄賂了少年天子身邊的當紅太監吳良輔。這一招果然靈驗,沒多久,少年天子趁去南苑秋獵之机,中途走進了海會寺,這一進,少年天子便不愿意再退回來了。對佛教近乎茫然無知的順治帝將憨璞聰請進了西苑万善殿為自己詳說佛法,這一說就是十天。于是,少年天子知道了,天外還有天。順治帝欲罷不能,對佛教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憨璞聰見時机成熟,便向當今佛界的宗門耆舊以及江南各大名剎的高僧如玉林誘、□溪森、木陳忞、玄水果等逐一告知,從而使佛教的臨濟宗搶先一步在京城和紫禁城里站穩了腳。順治帝一高興,使敕封憨璞聰的“明覺神師”,派他住持憨忠寺(今北京法源寺)。 吳良輔心里也高興呀,順治的心性做奴才的摸得最透。他先讓憨和尚在書肆和隆盛軒里出現,引起順治的好奇,讓他動心覺著有趣,而不是讓憨和尚貿然去求見。因為皇上是什么身份,真龍天子呀,求見的人太多了,皇上既使肯見,過不了一兩天的功夫,就會忘到腦后去了。而且,若是正經八百地引見,可能會讓湯若望緊張,這個鷹鼻鵲眼的洋鬼子心眼儿多著哪,他能讓佛教人宮搶奪他的地盤?吳良輔對湯若望的洋教早就看不順眼了,他那天主圣母什么的,能抗得過中國的如來佛觀世音?別人不知,吳良輔心里可是清楚得很,皇上和太后之所以如此看重湯若望,除了這人有些學問,人品不坏,更重要的是南明永歷政權也信洋教,要爭奪天下招降永歷政權,起碼也得做做樣子尊敬洋教,這叫國家大事!可是,眼下孫可望已經歸順了,永歷眼看也就要玩儿完,因此說,洋教在清廷里的地位也就該被佛教所取代了。吳良輔是個虔誠的佛教徒,這些他已經參透了。今天,吳良輔是陪天子來拜見浙江湖州報恩寺的住持玉林琇的。 說起來,吳良輔和玉林訴又里應外合布置好了一個圈子,讓順治帝迫不及待,“自投羅网”。隨著對佛事的了解,順治已不滿足僅与憨和尚談禪了,于是便遣使南下宣詔,請玉林誘入京說法。玉林誘十八歲循入空門,僅僅數月,便悟道得法,二十三歲成了報恩寺住持。他“出世”之早,為禪門罕見,倍受佛門弟子尊敬。在他住持之下,報恩寺寺境清肅,道風嚴峻,為一時典范,加上憨璞聰的竭力推荐,終于引起了順治帝的好奇和興趣。如果臨濟宗諸僧能得寵于大清皇帝,那么這一門派的發揚光大將是無可置疑的。但玉林誘已經吃透了少年天子的心思,他借故自己“臥床不起”、先母未葬等等,遲遲不赴詔,而順治卻并不惱怒,只是再三敦促。由于當時江南士人多不滿异族統治,對滿族人統治的大清有著廣泛的排斥情緒,加上世俗之隔,有大量的漢人文士遁跡于禪門,崇尚遺民風節,而佛門之中也一向有所謂的高僧“謝寵忘榮”之說,因此玉林琇故作清高,生怕影響了他在江南士人百姓中的聲望。現在時机成熟了,玉林琇才姍姍起程,少年天子等得實在是不耐煩了,這不,不顧天寒地凍親自拜望玉林誘來了。 人創造了宗教,而非宗教創造了人,因此宗教的根源不在天上而在人間。佛教反映著中國現實社會的諸多苦難,并且為人們“指出”了一條脫离苦海、尋求來生幸福的通徑。順治帝一向多愁善感,他在十字架下沒找到光明之路,卻在佛門中看到了曙光,他相信他的痛苦——愛別离、怨憎恨之苦可以在佛教中得以消除。 福臨邊走邊想穿過了前殿,踱進了大雄寶殿,寶殿全塑著佛祖金像,右邊是有求必應堅毅嚴肅身騎百象的普賢菩薩,左邊是聰明睿智笑容可掬跨著雄獅的文殊菩薩。大殿兩側是瞠目齜牙,形態各异的四大天王。此時殿內無一閒雜人員往來,正中供桌上青燈長明,煙霧繚繞,只有輕脆的木魚聲在高曠的大殿里回蕩。奇怪,在這神圣不可褻瀆的殿堂里,福臨的腦子里竟出現了另一幅不堪入目的畫面來。 滿族人崇信喇嘛教,自然喇嘛廟是隨處可見的。而喇嘛廟里最常見的則是歡喜佛——即牛女鎏金佛,此佛全身為一金牛与美女交媾之形,牛頭圓眼嘴臉猙獰的歡喜佛身下壓著一個美貌女子!此外,還有男佛女佛,每一對都是相對著的,或坐或立或臥,奇形怪狀,蕩人心魄。此外還有鬼神殿,中間供著身長兩丈的惡魔,長著人的人体狗的臉面,頭上還生出兩條兩角,怀抱一個裸女,做押蝶之狀,妖態百出。而且惡魔的腳下還踏著許多裸体的女子。說起來,這西山上原先就有一座喇嘛廟,只是廟里的喇嘛無惡不做,早已臭名遠揚…… “佛祖在上,受小的一拜!”吳良輔“通”地一聲拜倒在地,喃喃的禱告聲打斷了福臨的思緒,剎時他的臉色鮮紅,心彭彭地跳了起來。瞬眼醒悟過來的福臨為自己剛才的胡思亂想而羞愧難當,在高不可攀的如來佛祖面前,堂堂的大清天子突然間覺得自己是這么的渺小,這么的庸俗。佛法廣大,宇宙無限,身為皇帝,也有七情六欲,也是苦海中的凡夫俗子,好比大千世界里的一粒塵埃,浩瀚星空中的一顆流星,是那么的微不足道,卑不足稱!与佛祖相比,人的生命太短暫了,白駒過隙,轉瞬即逝,奈何? 福臨的心里涌起了一股莫名的悲哀,雙腿一軟竟也跪在了蒲墊上,拜倒在了至高無上普度眾生的佛祖腳下,將頭低了下去。這一拜,露了餡,福臨穿在里面的明黃色龍袍的衣角露了出來,敲木魚的老和尚惊喜地喊道:“万歲駕到,貧僧有眼無珠,有失遠迎,罪過,罪過!” 福臨一怔,見被他識破了身份,索性脫下皮大氅甩給了吳良輔,對老和尚說:“朕特來拜望玉林誘大師,煩請大師出來相見。” “大師已恭候多時,請万歲隨貧僧到后院去。” 福臨有些不悅,心里說玉林誘,你的架子也太大了吧?三番兩次請你不來,來了卻又避而不見,唉,朕真是著了魔了,竟被你這個和尚牽著鼻子走。沒辦法,就再忍耐一下吧。 福臨輕輕歎了口气,跟著和尚往里走。吳良輔心里高興,扯著嗓子喊道:“皇上有旨,今儿個慈善寺關閉山門!”隨行的轎夫立即四下散開,在寺里眾多的屋宇前后兜起了圈子。掃雪的兩個沙彌互相看了一眼,咕嘀著:“原以為來了個有錢的主儿,這倒好,天底下最有錢的皇上來了卻是一個子儿不掏,還得關了山門,這香火錢可從哪儿來呢?” 難怪剛才福臨在大雄寶殿里會走了神,原來這慈善寺的前身叫魔王廟,果然曾經是一座喇嘛廟!只是經過濟臨宗門下僧人們的修整和重建,才使原先的陰霾鬼魁之气蕩然無存。而翻修過的藏經樓、念佛堂与方丈室等,都顯得非常幽靜和古朴。陽光下,覆蓋著積雪的蒼松在微風中抖動著被壓得彎彎的枝條,這里的一切都是那么靜謐和空曠,除了腳踩積雪發出的“咯吱咯吱”的聲音之外,仿佛一切都凝固靜止了似的。福臨不覺屏住了呼息,神色漸漸庄重起來,他甚至意識到在這樣一處超然化外的地方,要忘卻塵世似乎并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 這里是玉林誘的臨時禪房,窗明几淨,長几上擺著几卷經書和紙硯,禪床上盤腿坐著一個身材瘦小的和尚,若不是他頜上几絡雪白的長須,倒像是一個十几歲孩童的模樣,四個字便可概括:鶴發童顏。 福臨進了禪房之后第一個感覺是陰冷,奇怪,這房里居然連個火爐子也不生!這和尚來自江南,他能受得了北地的冰雪嚴寒嗎?這和尚原來貌不惊人,難怪不肯入京,他的這副尊容可真有些登不了大雅之堂!福臨的腦子里忽然冒出了兩句詩:“只疑云霧窟,猶有六朝僧”,又想起了漢人故事里与白蛇精作對的法海和尚。正在胡思亂想的時候,玉林誘睜開了眼睛,面無表情地一指對面的竹椅子:“請坐!” 福臨心里一慌,連忙就坐了下去。“哎喲天神,好涼呀!”可也是,大冷的天坐竹椅子,讓這位皇帝如何受得了?唉,要是披著那件狐皮大氅就好了。但,這玉林誘為什么就不冷呢? 福臨与玉林琇的目光終于相遇了。只這一瞥,少年天子的心靈便受到了深深的震撼!玉林誘那穩如泰山的打坐姿態,長眉疏髯,清瘦安詳的面龐,細長的眼睛中射出的超凡脫俗的光芒,令一直心神不定的福臨頃刻間變得心悅誠服了,他規規矩矩地垂手坐著,身子繃得筆直,像是一個犯了錯誤誠心接受老師訓斥的學童。 “朕想前身的确是僧,如今每到寺院禪房,見僧家窗明几淨,處處洁淨,總是好生羡慕不忍离去。說來也怪了,朕宮里差役奴婢數百上千人,怎么就不覺得如這般清爽洁淨?” “老油看來,皇上乃佛心天子,若久修梵行,定能修成正果。” “朕有一事不明,還請大師解惑。”福臨認真地看著玉林琇:“從古治天下,皆是祖祖相傳,日理万机,不得閒暇。朕祖上信天神,奉喇嘛,而朕卻好學佛法,這卻是為何?朕是從誰而傳?” 玉林琇眼睛一亮,仿佛緊緊地攝住了福臨的魂魄,循循善誘:“老衲觀皇上乃是金輪王轉世,夙植大善根、大智慧,天然种性,故禮佛信佛不化而自善,不學而自明,故為天下之至尊,南面而有天下,向明而治也。” 能得到高僧如此的夸贊,少年天子心里好不得意!因此,福臨隨口說道:“朕已有皈依我佛之心,但一時又拋不開凡塵。請問大師,朕是了卻塵務再皈我佛,還是拋卻塵務,即皈我佛呢?” “塵務未了,凡心不淨,即便皈依,亦難成正果。以老衲之見,皇上不如了卻塵務之后,再皈佛門,日后一定可成正果。” 福臨听得直點頭。說得也是,他身為大清國皇帝,怎么能放棄江山社稷呢?他一直還有志于与歷史上的明君們一比高下呢,未見分曉,他自然不甘心就這樣循入空門。可見,老和尚玉林誘很了解自己的心思。因此,福臨輕輕歎了口气:“朕极不幸。五歲時先太宗早已晏駕,皇太后僅生朕一身,又极嬌養無人教訓,因此年幼失學。直到九三謝世朕親理朝政時,才發覺讀不懂漢臣的奏章,那時候已經十三歲了。” 小沙彌早已獻上了熱茶和几盤水果點心,福臨趁熱喝了一口,頓覺唇齒留芳,一股熱流直涌心田。“好香,好茶!” 玉林誘那過于嚴肅的臉上突然現出了笑意,揚聲喊道:“慈翁,將炭爐子搬進禪房來,再給皇上添一個狗皮褥子!” 福臨一樂,撓著頭皮:“敢情方才大師是考驗朕?天神,若大師你在冰天雪地里讓朕跪听訓戒,朕也不得不從啊!哈哈!” 一位身披大紅銷金袈裟的和尚一手拎著一只炭爐子應聲而入,頓時禪房里變得暖和了許多。 “皇上,這位是老衲的大弟子茆溪森,人稱慈翁和尚。” “茆溪森?朕好像在哪里讀過你作的偈語,寫得實在是絕妙。人生如夢又如戲,生有何歡死何懼?如夢似幻何所依,夢醒卻又在夢里。” 茆溪森見自己的偈語竟被順治皇帝隨口吟出,心中一喜,樂得嘿嘿直笑。他的相貌比其師傅玉林誘要中看多了,但是,人不可以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啊。 玉林誘忽然說道:“人生百年,電光石火;本無一物,何染塵埃?隨心到處,便是樓台,逐意行時,自成寶相。老衲看來,皇上參禪悟道,決計不難。” 福臨心頭一震,定定地看著玉林誘。其實,方才自己所說皈依佛門完全是一時之念,隨口說說而已。而現在,自己与玉林誘師徒二人竟是如此投緣,大有相見恨晚之意,這豈不是天意?豈不是緣?再說,這老和尚口口聲聲自己將來一定能得道,不如就拜他為師吧。于是,福臨也是一臉的認真:“老和尚收朕為弟子吧。” “這……似乎太早了些。”玉林誘沒想到順治皇帝竟會提出這樣的要求,臉上現出了猶豫之色。 看來,佛教已經贏得了大清皇帝,盛极一時的基督教在京畿一帶已處于下風。可是,佛教內部卻并不是鐵板一塊,圍繞著讓大清皇帝接納哪一個門派,反使佛教各派系舊有矛盾更加激化,而這些少年天子福臨是不會知道的。禪宗自六世祖慧能之后,首先分出南岳怀讓和青原行思兩派,以后南岳系又分為溈仰、臨濟兩支,青原則分出曹洞、云門、法眼三支,合稱五家。到宋代,臨濟再分出黃龍、楊岐兩派,至此,禪宗分裂為“五家七宗”。日后,以臨濟宗和曹洞宗二支獨秀,但學禪者又多信仰臨濟,于是曹洞遂成“孤宗”,因此清初佛界有“臨天下,曹一角”之說。 自從臨濟宗諸憎得寵于順治之后,京師內外添建新寺,大小佛寺香火驟旺,而江浙一帶的禮佛修寺之風更是蔚為壯觀。在紫禁城,連孝庄皇太后也几次派近侍到万善殿,請和尚們開示參禪要領,宮里太監宮女們參禪拜佛者更多了。這樣一來,臨濟宗覺得了不得啦,先由憨璞聰的法師費隱容寫了一部曲解禪宗世親的《五燈嚴統》,自詡臨濟宗為佛門正統,欲借朝廷勢力欺壓佛門別宗。玉林琇深知佛門對此已有异議,所以在順治面前大講佛法借以籠絡少年天子,沒想到少年天子只定一心一意要禮佛,而并無意去管佛門的什么“正宗”与“正統”,這怎能不令玉林誘喜出望外? 玉林誘故意顯得遲遲疑疑,猶豫不決,實際上他又在玩他三番五次受了邀請之后才入京的老把戲了——少年天子太痴情,一心一意要鑽研佛典,只想在蓮台下求得精神解脫,他簡直純洁得近乎于痴傻了!對這么一個痴情帝王,見多識廣,將三寶經律爛熟于心的玉林誘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就讓他落發為僧,循入佛門!但,玉林誘還不能這么做,他怕急著將大清皇帝引入佛門會犯下眾怒和天譴! “求老和尚答應!”福臨見玉林誘遲遲不應,有些急了。 “師父,收大清皇帝為徒,此乃佛門盛事呀。只是如此一來,慈翁將要与皇上同輩了,嘿嘿。” “你我一見如故,若成為同門師兄,豈不更好?”福臨一把抓住了茹溪森的大手。 “也罷,老衲依皇上就是。”玉林誘終于點頭應允了,起身走到几案前,提筆思忖著要給福臨選擇法號,而茆溪森則忙著研墨。 福臨此時心中竟有說不出的惆悵。他深深地歎了口气:“師父賜朕法號,揀一個最丑的字才好……” 玉林誘筆走龍絞,一气寫了十多個字進呈皇上御覽。福臨不加思索,指著“痴”字道:“此名甚好。” “唔。論輩分,你是禪宗龍池派第五代,行字輩,法號便是行痴了。” “行痴?”福臨黑眉一揚,旋即笑道:“妙,妙!茆溪,朕此番与你可真成了同門師兄了!” “大師不但佛學精深,書法也是极好,字跡圓勁,筆筆中鋒,不落書家俗套。不知大師楷書曾臨過什么帖子?” “哈哈!”玉林誘眯起了眼睛,帶著滿意的神情打量著這位新收的弟子:“老袖初學黃庭不就,繼學遺教經,后來又臨夫子廟堂碑,一向不能專心致志,故無成字在胸,往往落筆就點畫走竄了。對了,老袖想一睹皇上書法魄力,還請皇上賜教呢。” “不敢不敢,弟子怎敢當場獻丑呢?”話是這樣說,可福臨卻已挽起了衣袖。茆溪森又是一笑:“嘿嘿,師兄我再為師弟你磨一回墨吧。” “有勞師兄了。”福臨伸出五指撮起毛筆,這一招叫“抓筆”,略一思索,隨即中鋒起落,運腕不運指,以強勁的功力寫出了一個大大的“佛”字。 玉林誘在一旁撫掌笑道:“這個字最佳,乞皇上賜給老和尚吧。” 福臨心中得意,嘴上卻連說著“不堪不堪”,而玉林誘已經將這個大“佛”字輕輕拿了起來,連連致謝著:“恭謝天恩。” 福臨來了興趣,坐在椅上,全神貫注,奮筆疾書。四尺甚至六尺的整張之紙,也不嫌其大,一平尺的鏡片和上寬下窄的扇面也不嫌其小,一筆一畫,不疾不厲,手法是那樣的精熟,他全神貫注的樣子更是可愛。此時的福臨更像是一個文士儒生。 “嘿,這樣寫不是更過癮嗎?”一抬頭福臨看見了禪房里雪白的牆壁,他嘻嘻笑著,抓起了一管大毛筆,醮滿了濃墨,左右開弓,當即在白牆上寫起了詩文。 “天下叢林飯似山,缽盂到處任君餐。 黃金白玉非為貴,唯有袈裟披最難。” 茆溪森端著碩台,大聲念著,朝師父玉林琇會心地一笑:這皇上可是一入佛門便越陷越深了,真是佛門興事呀! “朕乃山河大地主,憂國憂民事轉繁。 百年三万六千日,不及僧家半日閒。” “甚妙,甚妙!”茆溪森嘻嘻笑著,隨口說道:“世間哪有迷人物,原是痴人自著迷。我說行痴呀,你總算悟道了。天地問哪有那個不死的仙方,長生的妙藥?你只看秦始皇、漢武帝何等好神仙,到頭來毫厘無用。” 福臨笑了:“秦始皇錯用了徐福,而漢武帝又偏信了文成五利,所以他二人都沒有功效。再說,那時候也沒有這宗教,只有讓那些方士道人去煉仙丹求長生不老的仙藥了。真是可笑!嗯?”福臨似是想起了什么,盯著茹溪森:“師兄此番話听起來很耳熟呀。是了,兩年前朕去塞外秋獵時曾遇到一個瘋和尚,說來也是奇怪,他見了朕之后,便口口聲聲讓朕放棄瓊宮瑤室,隨他去做那天上的白云,山中的野鶴。” “師弟,這就是緣哪。那瘋和尚你猜是誰?正是師兄我收的弟子白椎!哈哈哈哈!”茆溪森笑得雙手直顫,險些把墨汁洒到了地上。 “當真?如此看來,朕真是与佛門有緣了。”福臨一呆,揮筆又在白牆上寫了起來: “莫道僧家容易得,皆因前世种菩提。 雖然不是真羅漢,亦搭如來三頂衣。” “惱恨當年一念差,龍袍換去紫袈裟。 我本西方一袖子,緣何流落帝王家?” 福臨筆走龍蛇,一气呵成,在禪房四面雪白的牆壁上盡情地書寫著,抒發著心中的感慨。老和尚玉林誘一雙小眼瞪得澄圓,呆呆地看著少年天子那龍飛鳳舞的大字和詩句,半晌一言不發。他确實動了真情,原先他已經對這個夷狄之君能講一口流利的漢話,有相當的漢文化素養已經感到惊奇。現在又親眼目睹了少年天子那酣暢淋漓的墨寶以及發自肺腑的詩文,老和尚簡直詫异之极! “阿彌陀佛,皇上博古通今,年紀輕輕就有如此高的詩文素養,又寫得一手漂亮的柳体,真乃夙世之大智慧!” “師父謬夸了。朕不過一時興起,信手拈來,胡亂涂鴉而已。寫出來,心里反倒輕松了。”福臨仿佛遇著了知音,在玉林琇面前很是隨意自在,無拘無束。久已郁郁的心情如釋重負一般,他的臉上竟浮起了難得的笑容。 不知不覺,已過去了几個時辰。小沙彌站在禪房外,聲間低低怯怯的:“師父,齋飯已備好了。” “既如此,就請陛下賞光在此用齋如何?” “吃齋菜?”福臨習慣地揚起了黑眉。“也罷,朕既做了佛門弟子,理應吃素呀。” 一行人出了禪房,踏雪繞過藏經樓,來到了前院一側的齋堂,房里已經坐滿了僧人,圍著一張大長桌子,再一看,吳良輔、費揚古他們也坐在一張桌子上,福臨朝他們頑皮地睞著眼睛,跟著玉林誘進了隔壁的單間。 呵,桌子上已經擺滿了熱气騰騰的菜肴。“好香呀,朕這會真覺得饑腸轆轆了。” “皇上請慢用。這些是素腸、素火腿、素雞、素牛肉,還有素魚和素蝦,不知可合陛下的口味?” “嗯,朕先嘗嘗。”福臨舉著筷子夾了一根金紅油亮的素腸,輕輕一咬,嘿,鮮嫩無比,味道十分可口。“不說是素腸嗎?怎么朕吃出了一股子肉香?肥美的肉香,好吃极了,肥而不膩,滿口濃香。” “佛門齋菜雖說都是素食,但經過包僧精心的調配和刀功,采用蒸、煮、炯、煎、炒、爆等方法,把原本是普普通通的豆腐、面粉和蔬菜,烹飪成了色香味俱全、品种形狀各异的美味佳肴。陛下,齋菜也以祛疾保健,延年益壽,比仙藥還靈驗啊。” “唔,弟子相信。索性讓朕將這寺里的廚子帶兩個回宮去,這樣朕不就可以天天吃這仙藥了嗎?還有哇,師父,也請你隨朕一同下山,就住在西苑的万善殿,這樣朕与師父便可朝夕相處,談經論道了。” “謹遵圣旨。”玉林誘雙手合什,作出一副言听計從的樣子。 “師父可別弄顛倒了,師父在上,請受小徒行痴一拜。”福臨笑著也雙手合什,像模像樣地拜著。 這時,山門外似有人在呯呯打門,聲音不重但卻一聲聲不斷,細听似乎還有女子的說話聲。 玉林誘朝侍立一旁的沙彌擺擺手:“去,告訴外面的女施主,今日不做法事,請她改日再來吧。” 福臨吃飽喝足站了起來,有些抱歉:“想不到朕此行倒妨礙了外面的香客,人家好不容易上山,心里肯定有難事,我佛慈悲為怀,師父,就請打開山門吧,朕也該起駕回宮了。” “老衲是出于對陛下的人身安全起見才……再說,這也是那几位將軍交待的。好吧,老衲去前邊看看。” 山門洞開,正是正午時分,山門外人聲鼎沸,呵,還來了不少的香客呢。福臨披上了毛皮大氅,剛准備上轎,突然眼睛一亮,他看見在喧嚷的香客中一位娉娉婷婷的女子,手里拿著一柱香火正舉步朝玉林誘走過來。 “大師!果然是您!請受小宛一拜!” “怎么是你?”玉林誘一愣,忙上前扶起了女子,口中念念有詞:“阿彌陀佛,善哉善哉!小宛姑娘你……怎么到了京城?听說冒公子他已經……” “大師!”董小宛帶著哭腔,聲音硬咽:“小宛也是剛剛听說了冒公子的噩耗,小宛在京師舉目無親又身不由己,懇請大師為冒公子超度!” “阿彌陀佛,風雪嚴寒,難得女施主一片真心,請隨老衲到殿里去吧。”玉林誘的神情變得肅穆而悲哀,搖著頭捻著胸前油光發亮的佛珠,輕輕歎息著轉身走向大雄寶殿。 董小宛抹去了眼角的淚水,扯了扯身披的銀紅鑲白鼠皮的斗篷,緊緊地在后邊跟著。 “恕我冒昧,你是董小宛?”福臨一直在一旁目睹著董小宛的倩影,心中已沉寂多時的情愛之心又泛起了陣陣漣漪。這個女子簡直就是九天下凡的仙女!她修眉鳳眼,細腰高身,頭戴雙鳳八寶釵,銀紅的斗篷下露出一截粉綠的長袍,她的妝扮光艷照人,她的舉止雍容華貴,她的容貌更是絕色無雙! 少年天子只覺得喉嚨硬咽,十分費力地問了一句,那聲音早已變了腔調! “你——是什么人?”董小宛一惊,抬頭正与福臨目光相遇,她原本蒼白的臉色驀地變得通紅,眸子剛一轉過去,就定住不能動了,像中了魔似的。 “啊,這是一种讓人心跳、讓人面紅耳赤的感覺。多少年了,我董小宛已為人婦,年近三十,為什么會對眼前這個英俊清逸的少年產生這种触電般的感覺?佛祖保祐,我是來給冒公子超度的,可不該心猿意馬呀!” “這位公子,你我萍水相逢,原本為路人,還是各走各的路吧。”董小宛頭一低,不敢再看對方那明亮的眼睛,那眼睛里分明有一團火,几乎令她難以抗拒了! 董小宛慌慌張張几乎是一路小跑進了大殿,她此時的舉止竟像是一位情竇初開、十分窘迫的少女,方才那种儀態万方的貴婦人之气几乎蕩然無存。 “天神阿布凱思都里,月神比牙格格,我遇上了董小宛!你們讓我怎么辦!”福臨木雕泥塑一般呆立著,他的內心卻在吶喊著。 ------------------ 一鳴掃描,雪儿校對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