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許正勳 生年:1944年/學歷:MBA/現任職務:全友電腦公司董事長/用人心得:机會均等、人才出頭、統領大眾、德者居之。 第一印象 如果一個人很有心胸、很執著、很勤奮地去做一件事就會有一個好前景。采訪完許正勳,這樣的念頭便這樣冒了出來。 許正勳給人的第一印象很平常,既沒有書卷气,也沒有老板气,說起話來慢慢悠悠。相比之下,他的夫人王美文女士卻顯得很精干,快人快語,很有主見。在采訪過程中,坐在旁邊的王美文女士經常主動插話補充一些精彩的故事,讓人感覺雖然她沒有在公司挂職,但她的丈夫從創業到現在從來沒有把她排除過局外。 當采訪結束時,我走到王美文跟前請教圣開法師的确切名字,王美文為我寫在了紙上,之后出人意料地對在場的《計算机世界》報社長石怀成等人嚷嚷說:“怪不得你們的報紙辦得這么有影響,原來你們有這么好的記者……” 王美文女士的話讓我感到很有些尷尬,但我當時以為她只不過很會鼓勵人而已。然而后來我的同事陳梅告訴我說,我們采訪后的第二天,另外一家媒体也采訪了許正勳。全友公司中國部做市場的小姐對她說,許正勳對他們的印象不大好,但對我們的印象卻很好,讓她加強与我們的聯系。 這件事給我的印象很深,也給了我這樣一個啟示:企業与企業之間的互動是靠單個人來完成的,每一個人的行為會為企業加分,也會為企業丟分。企業与企業之間的競爭就是單個人与單個人的競爭。因此,我們要想在整体上獲得大贏,首先要讓每個人真正稱職起來。 采訪時間:1998年10月于北京 台灣奇人許正勳 提起掃描儀人們自然而然會想起惠普的名字,其實,世界上最大的掃描儀公司并不是惠普而是台灣的全友公司(Microtek公司)。全友公司董事長許正勳是怎樣獲得世界掃描儀大王的稱號的?這里面有很多的傳奇。 傳奇之一第一個推出全球黑白平台式掃描儀,隨后,許正勳在十几年歷史中一直奮戰在掃描儀領域中,并屢屢在產品更新換代上走在歐美厂商之前,彈奏出一組令人驕傲的技術華普。如今全友公司手中握有掃描儀領域里的100多項專利技術,還有100多項專利技術正在申請之中。 也許人們對全友電腦公司的名字尚不是很熟悉,但是其Microtek掃描儀的名字早已飲譽全世界。縱觀全球掃描儀的發展史,掃描儀技術發展的几個重要突破點都与Microtek的名字息息相關。全球第一台256級灰度平台式掃描儀MSF-300G出自Microtek之手,開創了個人電腦圖像處理的新紀元;全球首台24位彩色掃描儀MSF-3002/E3的推出,引導了電腦應用由黑白進入彩色新領域;1992年,Microtek聯合ApPfe、Adobe、Aldus一起制訂了為掃描儀和應用軟件的連接确立了標准通用接口,即工業用聲音圖像接口標准TWAIN標准;全球首台36位膠片掃描儀ScanMaker 45t由該公司推出,這標志著平台式掃描儀已進入高分辨率、高彩色還原度的時代…… 許正勳說:“全友公司在全球掃描儀領域里處于第一位。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全友公司在綜合實力上是第一位,在技術領先上是第一位,在品牌上也是第一位,在產品廣度、客戶群的分布上是第一位,在制造技術上是第一位,在研究開發上也是第一位。” 全友公司不僅在美國洛杉磯、圣荷塞、新奧爾良三個城市都設有研發中心,在台灣科學園、上海也有研發中心。每年投入的研發經費在2500万美元,占銷售額的8%左右。“我們要求自己在經營上夠寬、在產品線上夠廣、在技術上夠深。全友公司今天賺的錢都是技術上的錢,全世界在掃描儀產品的深度、廣度、厚度上無法与我們全友相比。”(許正勳語) 全友公司在掃描儀領域里一直領導著業界的競爭者,一直保持著領先地位和穩定的增長幅度,并以曾開創世界市場占有率高達80%的紀錄而樹立起國際品牌形象。在1995年,全友以其全球100万台的銷量、40%以上的市場占有率,成為全球銷量最大的圖像掃描儀制造商。目前,該公司的掃描儀在國際市場的占有率超過30%。“在台灣總部附近擠滿了大大小小的掃描儀公司,其創辦人都是從全友公司分化出去的。”(許正勳語) 傳奇之二 并非技術出身的許正勳,在近不惑之年時卻偏偏辦起了高科技。而三位超過美國高科技圈子的年輕人一無產品,二無資金,三無想法,回到台灣尋找企業家合作時當然會處處碰壁,但許正勳卻把他們“收留”下來.還給了數目不小的股份。這种做法開了台灣全業歷史之先河。然而,從此以后的18年中,許正勳的企業屢獲成功,年營業額增長率為30%,毛利率高達35%。 許正勳在台灣上大學念的是企業管理,到美國上大學念的又是MBA(管理碩士學位);雖然接父親生意做進出口貿易也做得很順利,但他卻在36歲那年開始進軍高科技,并從此步步走高。這是一個非常奇怪的情節,當我問起來時,坐在旁邊的許正勳的夫人王美文女士搶過了話題:“我來回答這個問題。18年前的一個星期天我正在家里,許正勳對我說,有三位工程師從美國回到台灣創業,有人介紹給我,讓我与他們談一談,我間談什么,他說談微技術,我說什么是微技術?他說是最尖端的科學,我問我們不懂的東西為什么一定要去做?他回答說,他最想要做的就是高科技企業。兩個小時以后他就回來了,對我說,談定了,合同已經簽好了。我問他了解了什么就這么快簽定了協議?他說,‘第一,我想做微電腦;第二,這三位工程師是中國人在美國電腦界里面接受最好訓練的三位工程師,我要做高科技就必須去找人,而這三位就是我要找的最好的人。’” 三位工程師在与許正勳接触之前,在台灣几乎找遍了所有的企業要人,比如王永慶、程茂遠、徐希東等。這些企業要人問三位工程師們:“你們要做什么產品?”三位工程師說沒有產品。這些要人又問:“你們有什么獨特的技術?”三位的回答是也沒有什么技術。這些企業家就問:“那你們來找我們投錢憑的是什么?”三位工程師回答說,‘哦們三位在這個領域里有很好的訓練,我們可以在這個領域里替你們找產品和机會。”三位工程師們還想憑此要股份,但這是典型的美國式做派,台灣的企業家無法接受這等觀念。 在三位工程師差點灰心之際,沒有想到尚未出道的許正勳在与他們交談了兩個小時就痛快地全部接受了他們的條件,不僅給他們投資,還給他們配備了很純的技術股,“即100万技術股就占100個百分比,別人是100除以120,而我們是100除以100。我們如果在財務上騙工程師是完全可以做得到的,但許正勳卻認為這么做沒有什么意思,他說最重要的是把事情做起來。我們台灣是第一家給技術員工以股份的,而且還給得不少。”(王美文女士語) “當時我之所以這么做,主要認准了里面的机會很大,當然風險也很大,但發展企業一定要有人才。”(許正勳語) 讓許正勳真正動心走進高科技圈子里的另一個原因是机會。1980年,許正勳看到全球微電腦技術剛剛興起,而世界大公司尚未起步,這就是說如果他此時進入,就可以站在与外國公司同一起跑線。許正勳認為這是一次千載難逢的好机會。因此,許正勳回到台灣,創辦了全友公司,其英文名叫Microtek。許正勳是緊隨王安之后進駐台灣新竹科學園的,“當時我的辦公室恰好在王安辦公室的樓上,裝修辦公室的時間都差不多。”(許正勳語) 找好了得力干將,他們瞄准的第一個項目是微電腦模擬工具。雖然公司千辛万苦做出的產品在美國舊金山產品演示會上引起了轟動,被評為最佳產品,第二年開始賺錢,但到了第三年,日本富士通追了上來,全友最后在日本富士通公司的封殺下丟了美國市場。第四年,他們不得不進行戰略調整,轉到掃描儀領域之中。 如今,全友公司已不僅僅是一家掃描儀公司,他們已進入無線通信、andio多媒体、鋰電池等掃描儀圈外的高科技領域,并開發出了一些獨特的產品,如迷你小雷達等。 傳奇之三自18年前公司創辦之日起,許正勳在管理上追求的一直是松散式管理,無論是科研人員還是厂里的工人,從未嘗過打卡之滋味,員工想來就來、想走就走,但員工們卻經常會加班加點到很晚。有些員工离開全友公司后,再也按受不了其他公司的管理和文化。 許正勳在管理上很能体現他思維上的洒脫,甚至洒脫得令人覺得有些不可思議。自從公司創辦那天起他的管理就松散之极,員工想來就來,想走就走,他從來不管,無論是科研部門還是工厂制造部位,從來就沒有實行過打卡制,但員工卻經常加班加點。18年來他們的毛利潤也以30%在增長。 “創辦全友的第一天,有人間我要不要實行打卡制度,我說不,因為你讓員工8點鐘來,那就表示你請他5點鐘回家。我們的員工如果身体不舒服可以早走,也可以不來,我們在這些方面從來都不去管。但是我們給員工的任務都很重,一年進行兩次業績考評,在用人上完全是看業績上的綜合表現。” “我應該及早退休,王安的問題就是不知道及早退休,我希望及早退休,讓年輕人及早跟上來。只有這樣,全友公司才能一直走在世界的前沿上。”(許正勳語) 激流勇退是一件難事,但更難的是如何選定一位好的接班人。許正勳對此看得很透,他說台灣埔里慈光山住持圣開法師說過的一句話對他的啟發很大:“机會均等、人才出頭,統領大眾,德者居之。” 許正勳說,將來他的儿子能不能接他的位子一要看緣分,二要看能力。許正勳說他也并不想著重對儿子進行各方面的培養,而是任其自由發展。 “經營高科技非常辛苦,零組件每天在變、產品也每天在變、你的客戶每天在變,18年來我買了8部車,坐坏了5部。因為我們不得不非常辛苦地做事。” 辛苦了18年的許正勳現在早已成了技術通,他說他的主要任務是抓產品戰略。除了周末,他會一直住在工厂里,目的是為了与零組件商保持密切聯系,“因為零組件公司有新東西找我們時,我們一定要有人在,這些對我們未來在產品上的策略很重要。任何人來了以后,我都要与他們談一下,以捕捉先机。技術是我的根本,最大的投入也是技術,到今天如果對技術、市場、采購不了解,我們是沒有辦法做好的、我的方法是怎樣把握企業經營,并讓其效益得以提升,提高效益的辦法是把所有的采購、制造、研發、市場整合在一起。” 理念共享 選擇簡單 簡單的東西是美好的東西,不幸的是很多人卻体悟不出其中的甘美。許正勳從創業過程到管理原理,似乎簡單到不能再簡單、順利得不能再順利,甚至讓人感到有些“傻人”撞大運之感。然而,在我們輕描淡寫地揮出一些定論之前,還是分析一下在選擇簡單的背后,許正勳所背負的是什么。 雖然許正勳切入高科技圈內時是一個非常的外行,這么多年做起高科技來非常地辛苦,8部車子坐坏了5部,但18年后,他早已是一位技術通,并把握住了公司的產品發展方向的方向盤。這是其一。 雖然許正勳開了台灣企業之先河,接納當時既無產品、又沒有發明出特殊技術的三位工程師,并慷慨給了不少的股份,但三位工程師也沒有都為許正勳一直服務到今天,一位是在6年以后离開,一位是在9年以后离開。但正是三位工程師當初讓許正勳准确地抓住了進入高科技大門的敲門磚。 雖然許正勳能在18年前就實行了人性化管理,但許正勳告訴我們說,全友公司還是有人才不斷地流動出去創業,因為在台灣有盧、儿才能的年輕人都想自己創業。今天在台灣總部周圍駐滿了掃描儀的公司,而那些公司的創始人都是從全友公司中出去的。尤其在1993年全友公司剛上市那一年,人才流動率居然高達400。但是許正勳說,“雖然當時對我們有些影響,但人才流動有時并不全是坏事,因為只有這樣大批新人才能不斷涌進來,你的企業才能不斷保持新鮮血液。這是其二。 有一年,有家公司派人到全友公司臥底偷技術,結果將一個部門的整票人都帶走了,這個官司在台灣打了十几年,最后法官問許正勳,你是要打贏官司呢,還是要創造保護知識產品的法律來?許正勳選擇了后者。這是其三。 我們從以上三個例子可以看到許正勳在選擇簡單的過程中确實背負了一些沉重的噪音,但是這些不妨礙他今天作為一個成功者出現在我們面前。 我曾經問過几個企業家這樣一個問題,即為什么美國人在商業運作、管理上的線條很簡單,但為什么獲得成功的偏偏是他們? 許正勳也選擇了簡單。但仔細琢磨一下,我們就會發現許正勳所走過來的路線實際上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得与失的辯證過程。中國有一個詞很有意思叫“得失”,兩個意思完全不同的字排在一起,并不是一件偶然現象。有“得”才有“失”,無所謂“失”也就無所謂“得”。一個人總想“得”,一聲儿也不想要“失”,結果往往得到的最少。水是由兩個完全不同的物質氫与氧結合而成的,你要得到水,就不僅只接受氧,還要接受氫,你不能將它們分開來分別接受,必須將其化合后接受才能得到水。成功往往是“得”与“失”相互包容的一個過程,在你想“得”的過程中往往也就接受了“失”。 為什么成功者總能抓住机遇,不成功的人總也抓不住机遇?這并不是上帝的偏愛。問題在于很多人沒有想明白自己最終想要什么。所以當机會飄過來時,總愛患得患失,讓机會流走。“最重要的是把事情做成”,這是許正勳堅強的理念,因此他在遇見事情時首先分析的是里面有沒有机會,只要有机會,他會不顧風險怎樣,不顧現成的框架,他都會搏一下。 如果當初三個工程師有現成的產品、有現成的技術,就會成為許正勳的不幸,因為三個工程師也許就歸不到許正勳的旄下,許正勳也就很難圓上他的高科技之夢。 雖然許正勳的一些人性化管理也沒有鎖住一些人員外流的腳步,但如果沒有這种外流的危險,許正勳又怎能拼命吸納新鮮血液?如果沒有人性化管理,方方面面都管得很死,全友的員工怎會集体自覺加班加點?而全友公司又怎能在18年里創造出200多种專利來? 許正勳參悟透了,因此,無論其在創業還是在管理上,都能輕松自如地抓到點子上。 “失”并不可怕,但這只有在“內功”很強的前提下,才不致淪為一句大話。 ------------------ 亦凡公益圖書館掃校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