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約翰尼醒來時,發現自己正躺在房間里的一張低矮的床上。房間非常清洁,四周的牆壁雪白。一架電扇在他頭頂上旋轉著,光線透過窗帘洒入房間。房內家具陳設簡單:一把藤椅、一張小桌子、一只五斗櫥和一只臉盆。即使沒有聞到消毒劑的气味,約翰尼也立即意識到,他正躺在醫院的病房里。 他從床上坐起來,立即痛得哇哇直叫,從頭到腳,全身像著火了一樣。他低頭看了一下自己的身子,只見全身皮膚血紅,大片大片的皮膚正在剝落。醫生顯然已給他看過了,那些烤燒得最厲害的地方,已涂滿了白色的油膏。 約翰尼不想再多動了,至少暫時不能動。他倒回床上躺下時,又不禁發出一陣痛苦的呻吟。這時,門開了。一個高個子女人走進房間。她的手臂粗壯如枕木,整個身材照此按比例放大。看上去她体重至少有250磅,但她并沒有患肥胖症——她就是身材高大。 “啊,年輕人,”她說。“這么大聲嚷嚷干嗎?晒脫了點皮,就這么大叫大嚷,我可從未見過。” 正當約翰尼想發火時,大個子女人巧克力色的臉上露出了真誠開朗的笑容。他無可奈何地勉強一笑算是回答,并順從地讓她給自己量体溫和搭脈。 “現在,”她邊說邊拿出了体溫表,“我要設法讓你睡覺。等你醒來后,疼痛就會消失了。但讓你睡覺前,你得先告訴我你家的地址,這樣我可打電話告訴你家里的人。” 約翰尼盡管受著皮膚被太陽烤晒過后的折磨,听了高個子女人的話,不禁緊張起來。既然已經過了种种折磨而大難不死,他就不想讓下一班飛船把他遣送回家。 “我沒有家,”他說。“也沒有什么人需要我帶什么口信。” 護士高高地揚起了眉毛,深為吃惊。 “哼!,她說,口气里顯然表露出怀疑。“這么說,我馬上讓你睡覺。” “等一下,”約翰尼請求說。“請告訴我,我在哪儿?這儿是澳大利亞嗎?” 護士一邊把一种無色的藥水倒入一只量杯,一邊不慌不忙地回答他。 “是,而又不是。”她說。“這儿屬于澳大利亞,但离澳洲大陸有100英里。你現在在大堡礁的一個小島上。你真幸運能到這儿來。好啦,把這個喝下去,味道不怎么難吃。” 約翰尼做了個鬼臉,但護士說的确是真話,藥水不怎么難吃,他一口咽下藥水,又問了一個問題。 “這地方叫什么名字?” 高個子護士咯咯大笑,聲如雷鳴。 “你應該知道。”她說。那藥作用一定非常快,約翰尼勉強听到了護士的回答,就又失去了知覺。 “我們這個地方叫‘海豚島’。” 約翰尼第二次醒來時,感到手腳不怎么靈活,但被太陽烤得火辣辣的疼痛消失了,有一半的皮膚也不再痛了。接下來的几天,他像蛇一樣脫了一層皮。 大個子護士告訴約翰尼,她叫泰西,是湯加島人。當約翰尼狼吞虎咽地吃著丰盛的早餐時,泰西見了顯得很高興。這頓早餐有雞蛋、罐頭肉和多种熱帶水果。吃完早餐后,約翰尼感到精神飽滿,就急于想起床到外面去看看海島風光了。 “別急,”泰西護士說。“你有的是時間。”她帶來了一大包衣服,從里面挑著約翰尼合身的短褲和襯衫。“試試這几件,大小怎么樣?再戴上這頂帽子。在你皮膚晒黑之前,出去就戴好帽子。要不你又要回到這儿來了。你再來我可就不客气了。” “我一定不忘記戴帽子,”約翰尼保證說。他知道,讓護士生气絕不會有好事。 她把兩個手指頭放在嘴里,吹了一聲尖厲的口哨,听到口哨聲,一個小姑娘馬上走進房間。 “這就是你的海豚孩子,安妮。”護士說。“把他帶到辦公室去——博士正在等著。” 約翰尼跟著小姑娘走了。沿路都是壓碎的珊瑚,在烈日下自得耀眼。他們在樹蔭下轉來轉去。那些樹看上去像橡樹,就是葉子比橡樹葉大好几倍。約翰尼不禁有點失望:他一直以為熱帶島嶼應該到處是棕櫚樹。 這時小路到了盡頭,前面是一大片空地。約翰尼發現面前是一群一層樓的水泥房子;房子之間有遮蔭的通道連接起來。有几間房子的窗戶很大,透過窗戶可以看到在里面工作的人;有的房子沒有窗戶,看上去好像是机房,因為可以看到各种管子和電纜通進了房子。 約翰尼跟著小向導走上台階,進入主樓。他走過窗戶時,發現里面的工作人員以好奇的目光注視著他。這倒并不出乎約翰尼的意外,因為他來到這小島的方式确實有點古怪。有時他不禁怀疑自己是否在做夢——他偷偷乘上“桑塔·安娜號”,又被海豚送到這小島上一這一切太奇妙了,簡直令人難以相信。這個島真的像泰西護士說的叫海豚島嗎?這种巧合也真太玄了! 他的小向導顯然有些難為情,或許是出于敬畏。她把約翰尼帶到寫著“基思博士——副主任”的門口,就离開了。約翰尼敲了敲門,等了一會儿,听到里面有一個聲音說,“進來”。他推開門,走進一個有空調的大辦公室。剛經受過外面的暑熱,一進房間他感到一陣清新的涼爽,愜意极了。 基思博士40多歲了,看上去像個大學教授。盡管他坐在寫字台后面,但約翰尼發現他各自特別高,甚至瘦長得有點難看,他也是約翰尼在這個小島上看到的第一個白人。 博士一揮手指了指一張椅子,用略帶鼻音的聲音說:“請坐,孩子。” 約翰尼不喜歡人家叫他“孩子”,也不喜歡博士的澳大利亞口音。他這可是第一次与一個澳大利亞人交談。但他很有禮貌他說了聲“謝謝”,就坐了下來,等著看博士下一步會怎么對待他。 情況完全出乎意料之外。“你最好告訴我們,”基思博士說,“‘桑塔·安娜號’失事后——你的情況。” 約翰尼目瞪口呆地注視著博士——一切都完了!他原來有些打算,盡管還不十分成熟。可這下一切打算都落空了!不過,他至少希望還可以假裝一下,裝作海員失事后失去了記憶。不過,如果他們知道他乘上了“桑塔·安娜號”也就一定知道他是從什么地方乘上去的。那么,毫無疑問,他們一定會立即把他遣送回家的。 他決定不能不作任何努力就乖乖就范。 “我從未听到過什么‘桑塔’——不管它叫什么名字。”他回答說,裝出一副天真無知的樣子。 “放聰明些,孩子。你來到這小島的方式頗為獨特。很自然,我們与海岸警衛團聯系過,看看有沒有什么船只失事。他們告訴我們气墊貨船‘桑塔·安娜號’在我們東面約100英里處失事沉入大海。船上船員已到達澳大利亞的布里斯班港。他們也告訴我們,全体船員,包括船上的一只貓都安全抵港。 “這樣,我們本來以為,你不會是‘桑塔·安娜號’上的人。可后來,我們突然靈机一動,想到你可能偷偷乘上了那艘气墊飛船。接下去的事情就比較簡單了。我們核查了飛船沿途經過的地方,与各地的警方進行了聯系。”博士停頓了一下,從桌上拿起一只用南歐產的一种石南科植物的根制成的煙斗,仔細欣賞起來,好像他第一次看到這煙斗似的。這時,約翰尼才意識到,基思博士是在作弄他,這使他更不喜歡博士了。 “逃离家庭的孩子很多很多。你一定會感到吃惊吧?”博士繼續用他那惱人的鼻音說。“我們花了好几小時才弄清楚了你的身分——當然,我得告訴你,當我們打電話告訴你的瑪莎姨母時,她似乎并不感到高興。因此,我不該責備你出逃离家了。” 也許,基思博士不見得怎么坏。“我已經在這儿了,你准備把我怎么辦?”約翰尼問。使他感到吃惊的是,他發現自己說話的聲音也有點發抖了。失望和挫折几乎使他流出眼淚。 “目前,我們還不能把你怎么樣。”博士說。這話使約翰尼又立即產生了希望。“我們的船在澳大利亞本土那邊,明天才回來。一星期之后才會再開回大陸。所以,你可以在這里再呆8天。” 8天!他的運气還沒有走光。8天中什么事都可能發生——他完全可以在這8天中讓事情變得對自己有利。 接下來的半小時,約翰尼敘述了气墊飛船失事后漂落大海,遇到海豚,并由它們護送上島的經過。基思博士則邊問邊記錄。約翰尼敘述的任何情況,似乎都沒有使基思博士感到意外。約翰尼講完后,博士從抽屜里拿出一疊照片。這些都是海豚的照片。約翰尼第一次知道,海豚竟然還有這么多种類。 “你還認得出護送你的海豚朋友嗎?”博士問。 “我試試看吧,”約翰尼說,一邊就翻起那些照片來。他很快确定了兩三种海豚。 基思博士對他挑出來的照片深感滿意。 “對,”他說。“一定是其中的一种。”接著,他問了約翰尼一個十分奇怪的問題。 “有沒有海豚和你交談?” 開始,約翰尼想,博士是在開他玩笑吧。但他發現,基思博士十分認真嚴肅,絕無開玩笑的樣子。 “他們發出各种叫聲——吱吱聲、噓噓聲和哇哇聲——可我什么也听不懂。” “有沒有這樣的聲音?”博士問。他撳了一下寫字台的一個按鈕,從辦公室邊上的擴音机里立即傳出了吱吱嘎嘎的聲音,好像生了銹的門在鉸鏈上發出的聲音一樣。接下去發出的一連串聲音,使約翰尼想到舊式的汽油引擎發動時發出的聲音,最后他听到“早上好,基思博士”的問候聲,聲音清晰,令人不容置疑。 這些話比人說得快得多,但卻十分清楚。而且,約翰尼一听到這問候聲,就知道這不是鸚鵡學舌的模仿聲,發出問候的動物完全理解這話的意思。 “你感到意外吧,”博士咯咯笑出聲來。“海豚也會講話,你以前听說過嗎?” 約翰尼搖了搖頭。 “半個世紀以來,我們就知道,海豚有自己的語言,而且這种語言十分复雜。我們一直在努力學習他們的語言——同時,我們也設法教會他們說簡單的英語。我們在這兩方面都取得了不少進展。這得歸功于卡贊教授發明制造的各种技術設備。他從大陸回來后,你可以見到他。他很想听听你的經歷。現在,我得找個人來照料你。” 基思博士又按了一個旋鈕,從內部通訊系統的擴音器里傳來了回答聲。 “這儿是學校,有什么事,博士?” “有沒有年紀大一點的孩子現在有空?” “米克有空——他也樂意干點事。” “那好——叫他到我辦公室來。” 約翰尼歎了口气。在這樣偏遠的小島上,小孩子也逃不出學校的禁錮。 米克·諾魯應該說是島上的一個好向導,就是有一個缺點,喜歡吹牛。他說大話時你千万別當真。譬如說,他說大個子護士泰西(島上人叫她“兩吨泰西”)离開湯加,是因為家鄉的大個子姑娘們譏笑她個子長得大小。約翰尼怎么也難以相信,可米克卻煞有介事地保證這完全是事實。“不相信你去問她自己。”米克說。濃密卷曲的黑發下,露出一張絕對嚴肅認真的臉。 所幸的是,他說的其他事情很容易一一驗證。但談到正事時,米克卻真的從不含糊。基思博士把約翰尼交給米克后,他就帶這個新來的小伙伴周游全島。 小島雖不大,卻還是有許多地方值得一游的。事實上,過了好几天,約翰尼才慢慢熟悉了島上的路。約翰尼了解到的第一件事情是,海豚島上有兩种人:一种是研究站里的科學家和技術人員;一种是靠海上捕魚為生的漁民。島上發電站、自來水厂、餐廳、洗衣房和有十頭奶牛的小農場,以及其他生活服務業的工人,也都是由漁民充當的。 “我們買來了奶牛,”米克解釋說。“因為教授想擠海豚奶,我們一致反對他那樣做。這是小島上唯一發生的一次反抗運動!” “你們到這儿几年了?”約翰尼問。“你是在這儿出生的嗎?” “噢,不,我們是達恩利島人,在北面的托里斯海峽。我們是5年前遷過來的,那時我才12歲。這儿工資高,而且非常有趣!” “真的非常有趣嗎?” “那還用說!叫我回達恩利島,我才不去呢!就是澳大利亞,我也不去!你玩過珊瑚礁就知道了!” 他們离開了大路,抄近路穿過小樹林。這片小樹林几乎占据了小島的大部分。樹很密,但林中沒有帶刺的藤蔓,這出乎約翰尼的意料之外,他本來以為,熱帶森林里盡是帶刺的植物和纏人的藤蔓。島上植物茂盛,但生長有序。 有些樹在根部長出一小堆一小堆的枝杈,后來約翰尼才明白,原來這些也是樹根。但這些樹根沒有長入泥土,卻長到地面上來了。 “這种樹叫露兜樹,”米克介紹說。“有人叫它們‘面包果樹’,因為這种樹可以用來做面包。我吃過這种面包,難吃极了!注意!” 但已經太晚了。約翰尼右腿陷入了泥土里,深及膝蓋。他掙扎著想把腿拔出來,結果左腿也陷了進去,而且比右腿陷得更深。 “對不起,”米克說,但臉上沒有一絲歉意。“我應該預先告訴你。這儿有一個海燕窩——這些海鳥像兔子一樣在地上做窩。有些地方到處都是,一走過去人就會陷進去。” “謝謝你告訴我。”約翰尼一邊從泥坑里爬出來,拍了拍身上的灰塵,一邊譏諷地說。 但一路上他還是好几次陷入了海燕窩,最后他們總算走出了樹林,來到小島東邊。他們走上沙灘,面前是無邊無際的太平洋。真難相信,他竟然從地平線那邊遙遠的地方,奇跡般地來到這個大洋中的偏遠小島。 這儿沒有人跡。看來,這邊經常受季風的襲擊,所以島上的建筑、碼頭等都在另一邊。沙灘上橫躺著一根粗大的樹干,天長日久的曝晒,使樹干變得雪白。這是過去颶風襲擊小島留下的痕跡。沙灘上還有一大堆一大堆的死珊瑚,顯然是巨浪把它們沖上來的,有的一堆足有好几吨重。但現在這儿卻是一片宁靜。 兩個孩子開始沿著沙灘走起來;沙灘正處于樹林和密布的珊瑚之間。米克在尋找什么,不久他就找到了他要的東西。 有什么大動物從海上爬上沙灘,在沙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跡,就像坦克開過一樣。在這些軌跡的終端,遠离水平面的地方,有一片平坦的沙子;米克就在這儿開始用手挖起沙來。 約翰尼也幫他一起挖。大約挖了一英尺深,發現了好几十個蛋,大小和形狀像乒乓球。但蛋殼是軟的,好像皮革制的,手捏上去可變形。米克脫下襯衫做了個袋,并拼命往袋里裝蛋。 “知道這是些什么蛋嗎?” “我知道。”約翰尼馬上說。這顯然使米克大為失望。“是海龜蛋。我曾在電視上看過一部電影,看到小海龜如何從蛋殼里孵出來,又怎樣自己挖開沙灘爬出來。你拿這么多蛋干什么? “煮來吃啊!与米一起炒來吃,味道好极了!” “嘿!”約翰尼說。“你總不會也要我吃吧。” “你還不知道呢,”米克回答說。“我們的廚師是頂呱呱的!” 他們沿著彎彎曲曲的沙灘,繞到小島的北面,再往西,回住地去。他們快到達住地時,看見一個大水池,有一條小人工河把水池与大海連接起來。現在正好退潮,人工河用閘門關閉了,水就留在水池里。漲潮時再把海水引進來。 “完了,”米克說。“你已環游了全島。” 在水池里,有兩條海豚在慢悠悠地沿著池邊游著,与約翰尼在大洋深處看到的海豚一樣。他想走近池邊仔細觀察一下,但水池四周圍上了鐵絲网,無法接近。在鐵絲网上,挂著一塊寫著紅色大字的牌子:“請保持安靜——水下測音器正在工作。” 他倆躡手躡腳地走過大水池后,米克解釋說:“教授不喜歡有人在海豚附近談話,說這會把海豚弄糊涂的。有一天晚上,有個漁民喝醉了酒,來到這儿對海豚大喊大叫,說了不少髒話。這事掀起了一場軒然大波——那漁民被解雇了,下一班船一到,就讓他离開這儿了。” “教授這人怎么樣?” “噢,他是個好人——可到星期天下午就不一樣了。”星期天下午怎么回事?” “每星期天下午,他的妻子就打來電話,要他回家。可他不愿意回家。他說他不喜歡莫斯科——夏天太熱,冬天太冷。這樣他們就會在電話里大吵大鬧起來。過几個月,他們又和好了,去雅爾塔之類的地方相會。” 約翰尼听了米克的話,細細琢磨了一會儿。他急于了解卡贊教授,越詳細越好。這有助于他增加留在島上的机會。米克的話使他吃了一惊。好在星期天剛過,卡贊教授這几天的心情應該好起來了。 “他真的會說海豚的話嗎?”約翰尼問。“那些怪叫聲我想人是很難模仿的。” “他只會說几句。但他用電腦可以翻譯錄下來的海豚語言。然后,他可以錄制新的磁帶,与海豚對話。這工作十分复雜,但對話是成功的。” 米克的話給約翰尼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時更增強了他的好奇心。他一直對什么事都感興趣;他怎么也難以想象,人怎么能學會海豚語言。 “喂,”米克問他,“你有沒有想過,你自己怎么學會講話的?” “我想,先是听我母親說話,”約翰尼說。提到母親,他有點惆悵,他勉強還能記得自己的母親。 “對。所以,教授捉了一條母海豚和它的小海豚,把它倆放人水池中。在小海豚成長過程中,他一直監听它倆之間的對話。這樣,他与小海豚一樣漸漸學會了海豚語言。” “這听起來好像太容易了。” “喔,不,這花了好几年的時間,而且,他現在還在學。但他已掌握了好几千個單字了,并且,他已開始寫海豚史了。 “歷史?” “是的,海豚的歷史。因為海豚不會寫書,所以它們的記憶力特別強。它們能告訴我們很久很久以前海洋里發生的事一至少,這是教授對我們說的。這當然是很自然的。在人類創造文字之前,也把什么都記在腦子里。海豚也這樣做。” 約翰尼邊走邊想著米克講的這些事,深感惊訝。最后,他們來到了行政大樓,完成了環游小島一周的旅程。看到這么多房子,里面又有那么多工作人員和复雜的机器,約翰尼不禁想到了一個更為現實的問題。 “誰付這么多錢?”他問。“這得花不少錢呢!” “与花在太空項目上的錢相比,這些錢不算太多,”米克說。“教授是15年之前開始這項工作的,當時他只有6個助手。當研究工作開始取得進展時,那些財大气粗的科學基金會就全力資助他。現在,我們每半年要把這地方清掃一次,迎接那些老頭子、老太婆——他們稱自己為視察委員。我听教授說,在這以前日子過得有意思多了。” 這話也許不錯,約翰尼想。但就是現在,這儿的生活也還非常有趣——他希望能分享這种生活。 ------------------ 文學殿堂 雪人掃校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