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大家都知道凡爾納是科幻小說的主要創始人之一。但很少有人仔細研究過凡爾納的創作思路。其實,在凡氏的小說里,与當時的科技現實相比,真正有突破性的創意极少。凡爾納熟悉當時科技發展的前沿成果,然后把它們寫得更大、更快、更強,如《海底兩万里》中的潛艇,《大炮俱樂部》中的射月大炮,《机器島》中的机器島等等。或者,把諸多前沿成果匯總到一個故事里,如《八十天環游地球》。這樣便把科學技術的神奇凸現出來。既顯得“先鋒”、“前衛”,又能為當時還不怎么了解科幻的讀者所接受。 凡爾納科幻小說的這种風格,与后來成為科幻小說主流的美國黃金時代的作品相距很遠,反到更接近八十年代以后出現的高科技惊險小說。只不過凡爾納寫的是十九世紀的高科技。 《网魔》,以及系列里后面的几個故事,都是凡爾納式的科幻小說。小說中涉及的科技成果大多已經存在于專家們的頭腦里,或者設計圖中,只是尚未轉化成實際應用。或者已經應用,但尚未普及。總之,社會大眾對它們還不熟悉。与滿紙外星風光、异域時空和基因魔怪的科幻小說相比,這种凡爾納式的科幻小說由于离現實較近,反而更能引起社會大眾的關注,而不只是“科幻迷小圈子里的玩賞”(香港科幻作家李偉才語)。這是筆者在創作時堅持的主要原則。畢竟与廣大普通讀者相比,“純科幻迷”還是很少的。 《网魔》描寫了一個寬帶网時期的惊險故事。這個時代距离今天,相信也就是几年之遙,絕大多數讀者都將目睹它的駕臨。帶寬的增加將是互聯网技術中決定性的突破,今天的网民們對网絡的体驗,將在那個時代為之一變。《网魔》中提到的絕大多數技術成果已經成為現實,只是多為“概念性產品”。《网魔》的創作目的,就是要把這些“概念”變成可以感受的細節,并把它們集中在一個故事里,讓社會大眾,尤其是那些還沒有接触网絡的,百分之九十五的中國人感受到网絡的魔力。除了故事的核心情節取材于互聯网外,在許多小細節上都体現了网絡對社會生活的全面影響。 网絡世界里的東西暇瑜互見,魚龍混雜。本篇的基調是樂觀主義的,盡管它寫了一個有點血腥味的“网魔”。如今寫网絡的小說大致流行兩种題材,一种是“聊天室加网戀”,一种是真人化身進入网絡世界。兩种題材都有游戲化的特征,結果把互聯网這個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發明之一寫得象是個游戲平台。當然,這類題材之所以流行,与目前网民年紀普遍較小,缺乏社會体驗也有關系。《网魔》力圖避免這种傾向,把互聯网帶給社會的變化和影響變成細節,一點一滴地穿插在核心故事中,构成一個關于网絡社會价值的整体印象。寫一個全面的“网”,而不是少男少女眼中的“网”。當然,這只是我的創作意圖,這种意圖是否真的寫出來了,以及這樣寫是否真的有意義,還要由讀者評說。 小說總要塑造人物。大凡偵探類的小說,如《福爾摩斯》、《羅賓·柯克》、《波洛探案集》等,主人公都是游俠類的人物,而不是正經八百的警方人員。大概是因為這樣寫起來條條框框較少的緣故吧。筆者在創作時給自己加上了這個條條框框:以一個職位不低的警官為主人公。主要是想通過楊真這個人物,描寫一下我心目中具有時代特征的警員形象:高知識、人情味濃、法制意識強,能熟練地与公眾打交道。不知道大家看過小說以后是不是認同楊真這個形象,認同我的看法:和這樣的警察打交道是种樂趣。 需要說明的是,本書是一個系列故事的第一集,而這個系列故事的主要背景:高科技犯罪偵查局又是現實中并不存在的机构,所以本書花了一定篇幅來介紹這個偵查局的机构設置和運行方式的。如果說本書里有什么科幻創意的話,最主要的,還是這個關于高科技犯罪偵查局的設想。不過,這些介紹有可能減慢了情節發展的速度,筆者試來試去,沒有找到兩全其美的方法,只有把這些遺憾留下來了。 世界各國都力圖主動地駕馭這种社會計算机化和信息化的進程,克服計算机化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消极因素,更順利地向高度社會信息化方向邁進。 ——摘自《中國大百科全書·電子學与計算机》前言 ------------------ 作者鄭軍友情提供,轉載請与作者聯系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