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第八章




  鄭公炎迷迷糊糊地躺在床上,頭腦里散亂地飄忽著瘴霧,踉蹌著的雙足困陷在布滿荊棘的泥沼中,几個面目猙獰的魔鬼同時伸出形同骷髏般的手緊緊地叉著他的脖子,他窒息得透不過气來,身子漸漸沒入腥臭的泥潭,他奮力掙扎,竭盡全力嘶叫著:
  “不!不!”
  “相公,相公!”
  “噢!”
  鄭公炎的妻子劉倩華和老母一直守護著他,听到他微弱的呻吟聲,劉倩華緊緊地抓住他的手俯身在他的耳畔興奮地喊道:“相公,您好些嗎?”
  鄭公炎听著妻子的呼喊,似是從遙遠的天際飄來的細樂,他想用力睜開眼皮,但怎么也睜不開,只覺得渾身如針砭火炙般疼痛。
  “炎儿!”
  是母親的聲音,褪褓中的催眠曲,童稚時的親昵語,那么慈祥、溫馨、親愛。
  “水……”鄭公炎感到喉頭生火,五內焦灼。
  劉倩華赶忙從柜頭上揭開草悟,拎出青花瓷壺,倒了一碗開水,用匙子喂他。
  像一股股甘泉滋潤著干枯的禾苗,鄭公炎覺得一陣沁心爽肺,眼睛慢慢地睜開了,輕聲喚道:“娘。”
  娘坐到床邊,失明的眼睛里滴出几顆濁淚,她用手愛撫地触摸著儿子的臉,傷心地哽咽道:“這班畜牲怎么如此狠毒,把你打成這樣。”
  “娘,”鄭公炎抽出手來想抓住母親的手,忽然一陣劇烈的震痛,抬起的手臂放了下去,說,“你不要難過,儿子挨了几鞭子,不礙事。這次發生的事,孩儿一定……”又是一陣鑽心的劇痛,他頓了一下,面額上沁出了汗珠,繼續說道:“孩儿一定要和他對簿公堂,討個公道。”
  “相公,你剛剛醒來,不要多說話了。”劉倩華用手巾輕輕揩去他臉上的汗珠,說,“等你養好傷再作計較。”
  “相公,你剛剛醒來,不要多說話了。”劉倩華用手巾輕輕揩去他臉上的汗珠,說,“等你養好傷再作計較。”
  鄭公炎又閉上了眼睛,睡著了。兩個時辰之后,他醒來時一睜開眼便想坐起,劉倩華將他按住,他迫不及待地問道:“倩華,大虎呢?他……他沒有出事吧?”
  “听說大虎跳進黃河了。”
  “噢,如今在哪里,有消息么?”
  劉倩華搖搖頭,替他掖好被子。
  “那個駙馬府的家奴呢?”
  “听河橋巡檢司的弟兄說,大虎搶了車隊護衛的招幡之后跳上橋墩,那個周保舉起弓箭,正待發射,不知從何處飛出一鏢,擊中了他的手腕……”
  “奇怪,咱河橋巡檢役中誰有這么好的鏢功呢?”
  “我倒是想到了一個人……”
  “誰?”
  “梨花!”
  “梨花?”鄭公炎眼睛閃亮,就想翹起頭來,劉倩華將他按了下去,他喃喃地說道,“梨花不是和那個惡奴成親了么?”
  “不錯,有几個弟兄都瞧見周保的馬車里走下來一個女子,那女子多半就是梨花。”
  “嗯。
  “梨花一向傾心于大虎兄弟,在那緊急關頭,顧不得一切暗放飛鏢,救助大虎。她鏢法那么准确,分明是當年跟俺爹學的絕招。”
  “對,有可能。唉,梨花為什么不扎死那個悍奴呢?”
  “梨花是很有心計的姑娘,要是把周保扎死了,事情就鬧大了,難以收場。”
  “便宜了那個狗奴才,他如今人呢?”
  “帶著車隊闖過河橋走了。”
  “我一定要狀告這個按律當斬的奴才!”
  “唉!”劉倩華歎了口气,“這事儿不那么簡單,要是僅僅狀告一個小家奴,沒准能告贏,但是這周保乃是駙馬府的管家,他是隨駙馬歐陽倫一道來的。販運私茶分明是歐陽倫的指使,陝西各衙門的袒護。”
  “我就不相信沒有王法了。圣上有旨,嚴禁私茶,歐陽倫奉旨巡禁私茶,知法犯法,竟然敢指使家奴販運私茶!”
  “可是證据呢?相公有何證据!”
  “那天晚上我親自查驗;河橋頭,大虎又查出茶葉,豈不是鐵證如山?”
  劉倩華搖搖頭,說道:“不行,不行,你既沒有車隊實物,又沒有足以證明車上的貨物全是茶葉,單憑相公說的這些證据,是斷然告不倒周保更扳不倒駙馬的,只會引火燒身。他們反會說相公詆毀欽差,誣陷皇親,勢必招惹大禍。”
  “難道就這樣作罷,讓案犯逍遙法外?況且他們殺了巡檢公差,打傷我這巡檢司克,大虎兄弟生死不明,這口气我就是死了也咽不下。”
  “相公不要動怒,養好身子再說。”
  “媳婦說的是,”一直沉默的母親俯身說道,“我儿所作所為無愧于公家,無愧于朝廷,盡職護法,為官之本。只是此案關系重大,不可莽撞。以為娘看來,若在陝西,無論府縣,行省,恐怕無行敢受理無衙主持公道。看來只有等待机會,湊足證据,遇上欽差巡按方可遞狀。”
  “母親所言很有道理。”劉倩華說,“相公要靜養療傷,等候良机。”
  “好,我听你們的!”鄭公炎蒼白的臉上浮出笑容,對母親和妻子充滿敬意和愛心。
  十多天過去了,經郎中療治和劉倩華照護,鄭公炎的鞭傷漸漸好了。這天早飯之后,陽光洒滿庭院,他坐在花架下的石墩上,劉倩華細心地為他梳理著一頭秀發。鄭公炎覺得前胸后背暖洋洋的,手心里沁出了熱汗,渾身關節也輕松了許多。看著愛妻那一身春裝,那胸部臀部被勾勒出的优美的曲線,聞到了她身上散溢出的与在春日花叢中一般的馨香,情不自禁地仰面瞧瞧劉倩華秀麗紅潤的臉,正碰上她俯著的溫情脈脈的眸子,他忽然伸出雙手勾住她的脖子。
  “別讓人瞧見,多不好意思。”劉倩華的臉更紅了,輕輕地松開丈夫的手,將他的頭發挽成一個髻,插上一根玉簪,在他的耳畔悄聲說道,“娘就在后面站著呢。”
  “公炎,”娘果然站在身后,只是失明的雙眼沒有能見到儿子和媳婦剛才親熱的情景,“你的傷好了,今日天气晴和,叫倩華陪你到后山走走吧。”
  “娘說的是,”鄭公炎興奮地說,“我有十多天沒遛馬了,走,咱一陣遛遛去。”
  “你……能行么?”
  “行!你瞧!”說著從石墩上站起來,大踏步地跨走起來,“怎么樣?”
  “那好!”
  鄭公炎和妻子离開庭院,牽上兩匹馬。
  他們緩轡來到皋蘭山西麓的叢林邊。山林疊翠,溪水歡騰,春陽下顯示出一片旺盛的生机。路邊山石的夾縫中那一棵老榆樹,前年遭炸雷轟擊,著了火,燒盡枝葉。現在,當鄭公炎走近這棵老榆樹時,他不竟吃惊地喊叫起來。
  “倩華,你瞧,這棵老榆樹,又長出綠葉來了!”
  他不由得翻身下馬,仰望著這棵粗壯畸形的老榆樹,樹皮几乎脫盡,樹干半邊空心,另半邊卷銅似的生滿了綠苔。他簡直不能相信,這棵遭雷火轟炸后几乎成了枯木的老樹,那几根挺拔盤曲的虯枝,竟然那么頑強有力地伸出了如同力搏干斤的鐵臂,滋生出一片蓬蓬勃勃的新綠,沐著燦爛的春光,飽覽著皋蘭山下一片春色,那自尊自信的雄姿昭示著它歷盡滄桑歷盡風雨經受雷擊之后,依然百折不撓,极目蒼穹,迎擊著未來的新的風云變幻……鄭公炎肅然起敬,撫摸著老榆樹的軀干,似乎听到它博大的胸襟中正激蕩著滾滾風雷。
  “這棵老榆樹,的确了不起!”劉倩華望著那榆冠撐開一樹翠綠的華蓋,由衷地贊道,“正是:風狂枝似鐵,雨猛干如銅。”
  鄭公炎接道:“雷火燒不死,春來校更榮。”
  他們一起又開心地笑了起來,各自躍上馬背。
  鄭公炎揮鞭縱轡,白龍馬昂首長嘶,撒開四蹄,棗紅馬昂首揚尾,緊傍著歡騰馳騁。
  前面是叢林密布的陡坡,他們控轡減速,折向右邊的山溪。
  “鄭巡檢!”斜刺里忽然走出一個人來,攔住了馬頭。
  鄭公炎警惕地勒馬問道:“你是誰?”
  “鄭巡檢連老奴也不認識了么?”那人摘下斗笠,揚起臉來。
  “啊呀,原來是湯大爺!”夫妻倆几乎同時惊叫起來,“大爺找我?”
  “正是。鄭巡檢,剛才到府上,大娘說你們在此遛馬,老爺便帶著老奴找來了。”
  “啊?知縣大人也來了?”
  “是的,請鄭巡檢隨老奴會見老爺。”
  “什么事這么急?”
  “這……馬上見到老爺就知道了。”
  鄭公炎和妻子交換了一瞥疑慮的目光,便牽著馬跟隨湯家德沿著山溪,來到一處濃蔭遮掩的山坡,順著一條彎曲的山徑,走上一個破舊的涼亭,楊實珍反剪雙手,背對著他們,正仰望著皋蘭山頂。
  “卑職叩見縣台大人。”鄭公炎見楊實珍依然背手眺望,輕咳一聲說道。
  楊實珍輕抬右手,算是回答,轉過身來。
  “民婦劉倩華拜見老父母大人!”說著就要跪下。楊實珍揮揮手,說:
  “罷了,罷了!曠野之外,不必拘禮。”
  他打量著鄭公炎,問:“你的傷好些了么?”
  “回稟大人,卑職已然痊愈,今日正与倩華練馬呢。”
  “那就好。”楊實珍沉著臉說,“其實無論傷勢如何,你必須立即离開蘭州。”
  “大人,這……這是為什么?”
  “這還不明白,你擅阻駙馬車隊,韋大虎殺死官兵,能逃脫干系么?”
  “大人,那個悍奴周保假冒朝廷車隊,販運大宗私茶,卑職依法……”
  “好了,好了!”楊實珍打斷他的話,“這些你已稟報,本縣了如指掌。”
  “既然如此,老大人,卑職為何要逃走呢?正當与周保對簿公堂,伸張正義……”
  楊實珍冷笑,說:“說得輕巧。你知道么,藩台,臬台,府台各衙門已有諭示,張布榜文,捕殺凶犯韋大虎。”
  “大人,大虎他執法護法,何罪之有?”
  “哼!且不說韋大虎了,下一步就要拿你是問了。”
  “大人,卑職盡職執法,卻為何反而要拿我是問?這王法何在,公理何在?”
  “本縣今日微服見你,不是跟你研論什么王法公理,長話短說,而今三十六計只有一計,本縣親自找你,就是要你赶快逃走!”
  “不,大人,這太不公平。周保販運私茶既無茶弓僅無官文,就該按大明律法拘禁審處,怎么反倒罪及卑職和大虎呢?”
  楊實珍見鄭公炎忘形地揮動雙臂,那一身充滿正气,那雙眼燃燒怒火,不覺感到一絲愧疚掠過心頭。他也明知駙馬府周保販運私茶触犯大明律法,他也清楚家奴背后有駙馬歐陽倫的指使,然而他和省、府各位朝廷官員一樣,懾于駙馬和安慶公主的淫威,不敢挺身而出,只能裝聾作啞。鄭公炎的俠義肝膽,他從深心感到欽佩。然而鄭公炎這樣做的后果又能怎樣呢?只能是橫禍飛身。所以他又覺得鄭公炎年輕气盛,不請世事,不識時務,不知皇親權貴炙手可熱、覆雨翻云、指鹿為馬、顛倒黑白的凶狠。他當然明白鄭公炎鎮守河橋以來夙夜辛勞,一絲不苟,屢建奇功,可又覺得他太天真,太稚气。嘿,你還要對簿公堂,伸張正義,這不叫以卵擊石嗎……如果由自己出面升堂受狀秉公辦案傳審駙馬家奴,非但難以懲處駙馬及其家奴,只能落得個与鄭公炎同歸于盡的下場。近些天來,楊實珍思之再三,要設法保護鄭公炎,不惟因為他鐘愛這個一身正气的屬下,也考慮到駙馬歐陽倫執法犯法,恃寵仗勢。雖陝西官吏噤若寒蟬給以掩護,但常言道沒有不透風的牆。万一有人在皇上面前舉發,龍顏震怒,下旨核查,万一案子真相大白,追論起來,鄭公炎當是第一功臣,而那些參与戕害鄭公炎的官吏便都逃不了皇上的嚴懲。因此決意暗里通知鄭公炎遠走高飛,而上憲追究便推說鄭公炎畏罪潛逃……听了鄭公炎的慷慨陳詞,楊實珍長長地歎了口气,說:
  “不錯,你說的全都在理。但是你既未截獲私茶贓證,又有一班達官顯貴為虎作倀,你縱有千种義理也決打不贏官司。況且,恐怕不等你人到公堂,早已被一班殺手將你暗害,除非——”
  “我不相信他們敢這樣做!”鄭公炎失態地喊叫起來,“還有皇上呢!這禁止私茶的律法是万歲親自頒布的,他們——”
  “相公冷靜點,”劉倩華截住丈夫的話頭,“恭听大人教誨。”
  “對,嚴禁私茶是万歲頒布的圣諭,”楊實珍頓了頓,深情地看著鄭公炎夫婦說,“所以我想,這宗官司如若想贏,除非能鬧到京師,惊動皇上,由皇上親理!”
  “告御狀?”鄭公炎夫婦同時惊詫地問道。
  楊實珍默默地點點頭。
  鄭公炎和妻子對望了一眼,斬釘截鐵地說:“只要能告倒歐陽倫,粉身碎骨,卑職在所不辭。”
  楊實珍激動地拍拍鄭公炎的肩膀,說:“說得好!本縣愧為朝廷七品知縣,無力無膽直面強梁。目睹皇親犯法,又有封疆大臣通同舞弊,不敢以身護法,以至裝聾作啞,退避三舍,任彼逍遙法外,實乃汗顏羞赧、汝雖末流小吏,敢于挺身而出,盡職執法,效忠圣上,可謂錚錚男儿,俠義肝膽。”
  “老大人過獎了,卑職隨大人多年,大人身教言傳,受益匪淺。大人鞭策鼓勵,卑職時刻不敢忘怀。大人曾以古訓誨教卑職說:法之不行,自于貴戚,法行于賤而屈于貴,天下將不服。”
  楊實珍點點頭,左右前后張望了一番,确信沓無人跡,這才從抽中取出一封書信,十分嚴肅地說道:
  “本縣有位同榜年兄鄧文鏗鄧大人,眼下升任都察院僉都御史,清正廉明,秉性剛直。你到京師之后,千万不要莽撞亂闖,不能輕率投訴三司衙門,一定要設法拜謁鄧大人,將本縣這封書信當面奉呈,听听鄧大人的意見再做道理。”
  鄭公炎雙手接過書信,雙膝跪下,說:
  “多謝縣尊大人恩眷。”
  “起來,起來說話!蘭州去京師千里迢迢,關山險阻,歐陽倫、甄友仁等必將派人追捕暗殺,京師更是四處陷阱,爪牙遍布,你要處處留心,事事謹慎哪!”
  “卑職牢記大人教誨。”
  說話間,老仆湯家德匆忙走上涼亭,气喘吁吁地說:
  “稟報老爺,山下有几個可疑的人朝這邊走來。”
  “噢!”楊實珍吃了一惊,“公炎,你赶快回家收拾行李,立即逃走!”
  “唉………只是家中老母……”
  “相公,婆婆有丫環雪儿奉孝,盡可放心。相公單人獨馬實在危險,為妻且与同行,也好照顧。”
  “這樣也好!你們快從后山繞回去!”
  倉促中,鄭公炎、劉倩華拜辭蘭縣知縣,跨上馬,順著后山飛奔而去。


  “楊大人,別來無恙?”
  楊實珍見踏著石階走上涼亭的陝西提刑按察司七品知事馮俊友,立即警覺起來。
  “啊,馮大人!”楊實珍抱拳還禮。
  “老父母雅興匪淺,踏青春游來了。”
  “馮大人蒞臨蘭州,有何見教!”楊實珍打心眼里厭惡這個惡吏,金祥寶的案子就是他充作鷹犬效命掣肘而移解西安,得以漏网。此刻他又兀自到來,十有八九是為河橋大案而來,見他那皮笑肉不笑一臉詭譎的樣子,楊實珍不再与他虛套,問道。
  “在下奉臬訪大人之命,協老父母審辦河橋逆案。”
  --------
  1臬訪:明朝對提刑按察使的尊稱。

  馮俊友所說逆案,內涵已很清楚,便是首肯周保乃奉欽差駙馬之命慰問邊塞將士,蘭州河橋巡檢擅生是非,悍然攔截,當然便是犯忤逆之罪。楊實珍心想,看來上憲不惟是捕殺一個殺死官兵的韋大虎可以了事,河橋巡檢司吏鄭公炎勢必要被拘禁論罪。他暗里欣慰早馮俊友一步諭示鄭公炎逃走。
  “向聞馮大人辦案精明于練,有馮大人通力勘核,河橋一案不難水落石出。”
  “河橋逆案早已水落石出,毋須勘核。”馮俊友沉下臉來,頤指气使,“老父母請即刻回衙,命衙役將逆犯鄭公炎等拘捕歸案。”
  “馮大人的意思是——”
  “不是在下的意思,乃駙馬歐陽大人、陝西布政使甄大人、提刑按察使張大人曉諭貴縣,”說著從袖中取出牒文遞給楊實珍,“請大人過目。”
  楊實珍展開牒文:

    查蘭州河橋巡檢司逆犯鄭公炎韋大虎等,盜截公車,擊殺官兵,罪屬
  反叛大逆,敕令蘭縣火速拘捕鄭公炎等一干案犯,務必一网打盡。鄭逆韋
  送一經捕獲,即按大明刑律就地正法,斬首示眾,并出榜公告,昭諭百姓。

  牒文下方加蓋陝西市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大印。
  楊實珍看罷牒文,倒吸了一口冷气。
  “枉法之徒,令人發指。”他在心里憤憤罵道,“倘若鄭公炎等真被一网打盡,秉公執法反被刑戮,此冤永世難雪難伸,仗勢犯法卻是堂而皇之成了光明正大。”
  “楊大人,看明白了么?”馮俊友背著雙手,斜睨著他,陰陽怪气地,“大人打算如何處置?”
  “這不是明擺著么,”楊實珍敲著牒文反唇相譏,“不勞先生教誨了。本縣自然遵照諭示,決無半點含糊。”
  說罷,小心收起牒文,強壓心頭怒火,輕蔑地看了看這條鷹犬。
  馮俊友詭譎地一笑,說:“老父母秉公辦案,伸張正義,早已名播遐邇。此案了結之后,藩台、臬台大人自會奏明圣上,說不定老父母還要平步青云呢!”
  “先生過獎了。本縣既為朝廷命官,食國家俸祿,自當效忠皇上,盡心盡職,秉公執法,豈敢苟且懈怠,玩忽職守,本縣決不會放走任何一個賊犯刁徒!”
  “說的好,說的好!大人忠心可嘉,學生敬佩。”馮俊友對楊實珍的一語雙關不知是沒听出來呢還是故意裝佯,“楊大人,學生還有一事相告,這牒文——”
  “牒文已有明令,不勞大人教誨,”楊實珍不耐煩地截住他的話頭,“捕殺韋犯的告示早已公布于眾,尚未查獲。”
  “韋大虎搶奪朝廷旗幡,殺死官兵,罪當万死,不過……他已跳進黃河,或許已葬身魚腹,然而也要細心尋捕。對于反賊鄭公炎,請大人即刻派兵圍住鄭氏窩巢,瓮中捉鱉,斬首示眾!”
  好狠毒!楊實珍頓時對那個金玉其表敗絮其中的駙馬、那個道貌岸然的陝西布政使充滿仇恨、鄙視和厭惡。這分明是賊喊捉賊,狼狽為奸,殺人滅口。他恨自己懦弱膽怯,在西安便傳聞駙馬征車販運私茶之舉,卻不敢公正派兵支持鄭公炎查驗周保那六十輛馬車。如今賊犯逍遙法外,反誣賢良,自己還要跟著這個奸佞落井下石,充當鷹大,真是羞愧万分。畢竟良心沒有混滅,畢竟正气尚存一息,所幸天佑無辜,千鈞一發之際使他能暗中放走了鄭公炎,愿蒼天見怜,情助他夫婦化險為夷。
  “馮大人言之有理,你我同回縣衙,即刻下令。”
  “楊大人請!”
  “馮大人請!”
  楊實珍回到縣衙,換上七品官服,与馮俊友并行來到大堂,楊實珍堂椅落座,馮俊友傍坐一側。
  楊實珍表情嚴肅,目不斜視地輕拍惊堂木:
  “升堂!”
  主簿唱喏:
  “升堂!”
  衙役們一片低沉的吶喊,兩排皂隸手執紅色大杖威嚴肅立。
  “衙役們听著!”楊實珍高聲說道,“本縣奉承藩台、臬台衙門諭示,立即捉拿逆賊鄭公炎——”
  衙役們互相望了望,不敢吭聲,屏住聲息。
  “汝等全副武裝,即刻包圍鄭公炎宅第,務必擒拿鄭逆,就地斬首。”
  兩個衙役吃惊地喊了起來。
  “老爺,鄭巡檢……”
  “不得喧嘩!”楊實珍猛擊惊堂木,兩個街役止住話頭,“一個時辰之后,提鄭公炎人頭見我。出發——”
  “慢!”馮俊友突然喊道。
  “馮大人……”楊實珍惊詫。
  “楊大人!”馮俊友离座,眼珠子轉了几轉,貼近楊實珍說,“我想不必興師動眾,以免打草惊蛇。”
  “噢?這……不是馮大人的意思么?”
  “對。不過,鄭公炎极其狡猾,他夫婦一身武藝,倘若拒捕,必然造成傷亡。另外,防止万一被他逃脫……”
  “那……馮大人的意思是……”
  “有請!”馮俊友把聲音壓得很低,“楊大人可遣心腹衙役具示請柬,鄭公炎乃楊大人親手提攜,有知遇之恩,一向敬佩大人。楊大人若邀他過府敘話,他定然不生疑慮。”
  “就依馮大人計行,”楊實珍估計這時鄭公炎已經逃走,為避免馮俊友見疑,便說,“本縣承局中惟捕頭趙健最是精明干練,可差遣他去。不過,能否請馮大人隨侍与趙健一同前往?”
  --------
  1承局:即衙役。

  此語正中馮俊友下怀,他想蘭縣這些衙役說不定都与鄭公炎有交,倘若暗做關節,通風報信,豈不誤了大事。所以,听楊實珍這么一說,赶忙順水推舟,“也好。”側身吩咐隨侍李貴,与趙健一同前往鄭公炎處下帖。
  楊實珍聲色俱厲地交待趙健:“你与李貴持本縣請柬交給鄭公炎,便說是本縣設宴款待屬僚,邀他踐約,注意,務必謙恭溫和,不讓他看出一絲破綻。”
  “是。”趙健應諾,心中高興极了。几年前,他曾因調戲民女被鄭公炎斥責并稟告楊實珍,因而挨了四十大棍,一直怀恨在心,如今知縣差他去謀約鄭公炎也是該當讓他有雪恨之机。
  馮俊友又向李貴叮囑一番,趙健便和李貴持請柬退出大堂。
  楊實珍惟恐這位提刑按察使司的推官生疑,命衙役關閉縣衙大門,傳諭不准一人擅离大堂,待鄭公炎帶到之后,立即升堂刑審。吩咐之后,笑著對馮俊友說道:
  “法网已張,陷阱掘就,獵物插翅難逃了。”
  “老父母深明大義,不屑私情,令人敬佩。”
  “先生過獎了,這叫做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么。”楊實珍把手一拱,說,“先生請隨本縣后堂敘話,靜候稟報。”
  他們离開大堂,并行繞過屏風,經回廊,走進后院,來到小樓書房,寒暄之后,各自落座,老仆湯家德送上茶水,一旁侍立。
  “老父母儒雅風流,經綸滿腹,果然名不虛傳。”馮俊友環顧書房插架琳琅,秋山亂疊,順口贊道,“以縣尊之大才屈就蘭州可謂是大材小用了。”
  “謬獎,謬獎!下官承蒙皇上圣眷,藩台大人提攜,委任蘭縣知縣,惟恐疏漏于万一,自警自重,勤勤懇懇,下撫邊陲蒼生,上報浩蕩皇恩,誠惶誠恐矣。”
  “老父母過謙了。”馮俊友正欣賞著元人無名氏的《春雨田耕圖》,忽然發現那畫邊的對聯是陝西布政使甄友仁的墨跡,离座惊訝地說,“這副對聯原來是藩台大人親書賜贈,可見老方伯對台下鐘愛器重了。”
  --------
  1老方伯:對布政使的尊稱。

  “恩師策勵,永以為鑒!”
  馮俊友搖頭晃腦地品評起來:“藩台大人書道精嚴,師于顏柳承于蘇黃,融諸家精華于一爐,厚重雄渾,大气磅礡。此聯‘天下蒼生待霖雨,此間風物屬詩人’乃集古之名句。上聯系南宋江湖派詩人戴复古詩句,下聯乃北宋大家蘇東坡名言。足見藩台大人十分了解台公襟怀,閣下与藩台大人可与古賢相映媲美。”
  “先生過譽了!”楊實珍覺得被蜂蜇一樣,馮俊友倒不一定是譏刺,但他听起來卻很不舒服。自從甄友仁徇枉法暗里開釋私茶案犯金祥寶之后,他對這位藩台便失去了先前的敬意和仰慕,一場河橋風波,藩台、臬台等變本加厲袒護皇親嫁禍河橋小吏,使楊實珍大徹大悟而陡增鄙薄和憎惡。馮俊友偏把他和甄友仁并譽賢哲,怎不感到恥辱和惱怒?!但又不敢直言肺腑,只好岔開話頭,說:“馮大人精明練達,臬台大人甚見器任,听說兄台已由知事左遷經歷,可喜可賀。”
  --------
  1知事、經歷:都是提刑按察使司所屬官吏,知事八品,經歷七品。

  “老父母消息真是靈通,只是吏部尚未批复,此話千万不可輕傳。”
  “哈哈哈哈……”他們相視而笑。
  馮俊友在博古架旁仔細端詳,見格中有一只雙環耳壺,取出翻轉撫玩,此壺上質細潤,胎釉俱薄如紙,粉青顏色,表面多碎紋裂痕,世所罕見,馮俊友愛不釋手,問道:
  “慶能兄,此壺當為百圾碎,應是哥窯所出吧?”
  “馮大人果然好眼力,不愧博古方家。此物确是哥窯之物,現時已不多見,十年前我在浙江老家時,一位族兄所贈。”
  “噢……在下也有耳壺一只,与此壺大小樣式相仿,米黃色,疑為章老二之章窯所出,沒想到在慶能兄處鑒賞哥窯名器真是有緣。”
  楊實珍心中不覺暗笑,馮俊友假充內行,不辨真偽,實際上這只雙耳壺乃是元末所仿,照宋代哥窯式樣,貌似而神非,楊實珍不便戳穿,笑道:
  “其實哥窯章窯皆不如汝窯,馮大人听說過徽宗下旨的事么?”
  “在下愿聞其詳,請慶能兄指數。”
  “徽宗下旨:‘雨過天晴云破處,這般顏色做將來。’汝窯遵旨,果然做出雨過天晴色瓷品,這种瓷制作堪稱精絕,制作時將瑪瑙研成細粉,調作釉汁,出窯之后但見器皿之上隱約如螃蟹爪一般美觀的細紋。在下有幸在長興侯府一飽眼福,那可是稀世珍品。”
  “那是海市蜃樓,可望而不可及。”馮俊友依然把玩著雙耳壺,弦外之音地感歎道,“其實這雙耳壺和學生那一只也堪稱雙壁,可惜它們天各一方,難以團圓。”
  楊實珍一愣,這惡贓皮分明是暗中遞話,有意索要這只雙耳壺,倘若不給,開罪于他,在河橋一案中他必然節外生枝。如可能就鄭公炎逃脫一事在上憲面前挑唆誣陷,蘭縣知縣查案不力云云,招來許多麻煩。反正這只耳壺原是贗品,沒有多大价值,不如作個順水人情,懵懂懵懂這個對古董一竅不通的惡贓皮。
  --------
  1惡贓皮:古人對貪官的蔑稱。

  “馮大人既是見愛,拿去便是。”
  “這這這……嘖……這多不好意思,”馮俊友惊喜万狀,卻故作推辭,“君子不奪人之所愛嘛。”
  “大人過謙了,區區古器,身外之物,況且歸方家收藏也可謂物得其主了。”
  “既然老父母割愛,學生笑納了。”
  馮俊友如獲至寶,喚來隨侍保管。又寒暄了一陣,兩個前往鄭府下請柬的衙役慌慌張張地闖了進來。
  “回稟楊大人,馮大人,鄭公炎逃走了!”
  “什么?!”
  馮俊友,楊實珍惊詫地站起,同時說道。心中有數的蘭縣知縣故作憤怒地擲碎手中茶杯,厲聲吩咐道:
  “立即升堂,曉諭緝拿逃犯!”
  “是!”


  鄭公炎潛逃匿跡的消息很快傳到西安,陝西承宣布政使司左布政使甄友仁,提刑按察使司按察使張定,都指揮使司都指揮使劉遂三位封疆大臣十分震惊,聚集在藩台衙門小花廳。陝西布政使甄友仁立即把話頭引向正題:
  “鄭公炎畏罪潛逃,請二位大人各抒高見如何處置?”
  廢話。都指揮使劉遂在心里罵道,臬台衙門派馮俊友去蘭州時已捎去你藩台、臬台處殺叛逆鄭公炎、韋大虎的牒文,如今鄭公炎逃脫,公布榜文,懸賞緝殺就是,還抒什么高見?這老滑頭分明是怕鄭公炎万一將駙馬販私茶事四處散布,惊動朝廷,自已脫了干系。因此把陝西三司綁在一起,對付這個小小河橋巡檢。
  “藩台大人,”提刑按察使張定說,“鄭公炎逃脫事關重大,學生的意思是藩台、臬台衙門出榜布告天下,懸賞緝捕逆賊鄭公炎、韋大虎,再請都司大人命各處衛所派兵,嚴守所有關隘,清查酒樓客棧,布下天羅地网,諒他插翅難飛。”
  “殺雞焉用牛刀!”劉遂立即搖頭說,“只須諭示蘭縣查辦便行了。一個卵子大的河橋小吏,即使讓他逃跑在外,也興不起風浪。堂堂陝西三司,犯不著如此大張聲勢。”
  劉遂雖說是一介武夫,但卻粗中有細。他從种种跡象推斷,駙馬歐陽倫干的勾當十有八九是販運私茶,河橋小吏查驗周保車隊乃是盡職之舉。倘若自家与藩、臬二司沆瀣一气,万一釀成后患,難脫干系。所以,才婉轉拒絕派兵追捕。但他不敢秉公直言,巧妙地給自己留條后路。況且,從職務說三司平起平坐,若論品秩,他劉遂屬正二品,隸屬于五軍都督府和兵部,而藩台、臭台只是從二品,憑什么听甄友仁指手划腳呢。甄友仁沒想到這個赳赳武夫來了這一手,抿了一口茶,綿里藏針不緊不慢地說:
  “劉大將軍确是快人快語,不過……雖說鄭公炎是蘭縣治下的區區河橋小吏,但是他攔截鐵車,殺死官差,可就不能以雞犬之徒一言以蔽之了。欽差大人查究起來,藩司、臬司固然難推職責,劉將軍恐怕也難能置之度外吧?”
  甄友仁不動聲色地反戈一擊,劉遂心中一怵,翻眼看看甄友仁盤划著如何處置這個棘手的難題。
  “這老東西分明是在威脅老子,言下之意我們都是一根線上挂的蜢蚱——屁!”劉遂在心里罵道。
  甄友仁見他不說話,含笑說道:
  “將軍衛戍秦隴,朝廷干城,二品大員,執掌一方軍務,布、按、都三司雖說并立,各司其職,互不統轄,直接听命于朝廷,不過,三司又同處一方,互為魚水,相互牽制。”他頓了頓,咄咄逼人地說,“蘭州河橋小吏公然攔截朝廷車隊,忤抗皇家,罪成大逆,如此朝廷欽犯,我三司若不同心協力緝拿追捕,也難逃玩忽職守,忤逆朝廷之罪。不知劉將軍以為然否?”
  “這笑面虎笑里藏刀。”劉遂想道,他巴結駙馬素有所聞,不過,此事不可魯莽頂撞,征集馬車一事,自家就拒之不辦,這次,若再硬頂下去,他們必然一同誣我“包庇欽犯”,恐難以說清,不如先答應下來再作道理。于是笑道,“藩台大人說得有理,我老劉豈能坐視不管?依我看這小小蟊賊,一定難逃法网。”
  “那么劉大人的意思是……”
  “劉遂与二位大人齊心合力,命令各所派兵共同張网,緝捕欽犯便是。”
  “好,”甄友仁捋一捋胡須,輕輕地咳嗽一聲,接著說道,“按駙馬諭示:一旦發現欽犯,就地正法!”
  劉遂疑慮地問道:“向來緝拿欽犯,按律當三司會審,取證論罪,如果一殺了事,日后如何交待?”
  甄友仁反譏地:“還須向誰交待?欽差大人坐鎮西安,已有明諭,濟輩照辦便是。”
  劉遂輕蔑地瞅了甄友仁一眼,心中罵道:“你這條駙馬的惡犬!”他更進一層認定隨駙馬帶來西安的秘密船隊和西安征集的六十輛馬車,裝運的斷然不是什么邊戎軍資,而是人們傳言的私茶。劉遂推斷,鄭公炎很可能掌握了真憑實据,執意查驗,才發生河橋爭斗互有傷亡的風波。如今逃匿在外,下落不明。以鄭公炎名卑位賤与當朝駙馬相抗衡,似乎是以卵擊石,注定遭殃,即使他鋌而走險,上告京師,也無人敢受,何況他已成為通緝欽犯,駙馬又下令就地正法,哪有可能捅開鐵幕,暴露真相?但是,劉遂又想,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古往今來,平民百姓告御狀告倒皇親國戚的也不乏先例,万一鄭公炎僥幸通天,捅了馬蜂窩,自己也難逃“關隘不察者与私茶同罪”的重罰。
  劉遂曾听武定侯郭英對他講過狡免三窟的掌故,不再与甄友仁爭辯,心中盤划著如何審慎處置好這件事。
  就在陝西三司在藩台衙門會晤之后的第三天,西安大街小巷忽然冒出無數張用麻紙刻印的語辭:

    駙馬車隊,
    私茶藏內;
    衙門庇護,
    官官相衛;
    王子犯法,
    庶民同罪;
    一朝案舉,
    拿贓提鬼。

  酒樓茶肆歌館舞榭商埠店面鼓樓牌坊……到處貼的都是,甚至連三司衙門前的石獅上,西安知府門前的堂鼓上都貼上了,更有甚者,那些蓋著官家大紅四方印璽的緝殺欽犯鄭公炎的榜文邊竟也貼著這些玩意。一時間,西安城內交頭接耳,竊議紛紛,傳說紛經。有的說駙馬欽差帶販私茶,三万斤、五万斤、十万斤,几十條大船、几十輛大車,均是地方官府巴結皇親所提供的,有的說是身為欽差的天子嬌客竟然執法犯法,上有圣命國策,下則官官相護,巧妙對策,后來越傳越玄,說那蘭州河橋小吏本是南天門上守門神差,耳能听千里,目可透万物,蚊子飛過去他也能辨別公母,飛檐走壁,吞云吐霧,走在水上好似一葉輕舟,又會隱身變形,來無影去無蹤,玉皇大帝派他下凡輔佐洪武皇帝守住邊塞要道,捉拿妖魔鬼怪……
  這些流言傳聞不胜而走,當然也傳到了藩台,臬台,都司、知府。甄友仁怒不可遏,斷定蘭州河橋小吏潛來西安,命西安知府封鎖城門,務必生擒鄭公炎。知府衙門的捕快皂頭傾巢出動,將城內酒樓客棧翻了個底朝天,也未找出欽犯的蹤影。知府提醒甄友仁,那謠辭千篇一律,一色麻紙,分明是在坊間刻版印刷的。于是甄友仁又命西安知府搜查全城所有刻字印刷作坊,但所有作坊老板和工匠均說不認識鄭公炎,更沒有見他去過作坊,捕快為了交差,胡亂速了几個可疑之人,終因無證釋放。
  甄仁友十分煩悶。這天傍晚,他穿著青衣,戴著布帽,只帶了兩個便衣隨從,不知不覺來到鐘樓附近,只見鐘樓邊的一塊空地上,十几個小孩在嬉戲、玩耍,他們中有几個忽然整齊地唱著一首歌謠,他听出來是陝西古老的民謠,和著鐘樓上正好敲擊的鐘聲,顯得有种异樣的刺激。于是駐足觀望,側耳傾听,忽然听出那童謠的詞儿來,正是貼遍西安城的那段謠辭。他不由得怒火中燒,正待發作,轉而一想不如佯作過路之人,漫不經心地打听打听歌謠的來龍去脈。于是他輕咳一聲,朝孩子們走去,一個眼蒙黑布的小孩張著雙臂四處亂摸。小孩的頭剃得精光,只在腦后留一撮頭發,編成一根辮儿,小辮儿不住地在腦后掀動。躡手躡腳竄上來個小胖儿伸手去拽他腦后邊拖著的細零零的小辮子,他哎喲一聲返身便抱,那小胖已像脫兔似地溜到一邊,蒙眼娃儿打個圈,忽然往左猛一轉身,雙臂緊緊抱住了甄友仁的大腿:
  “哪里逃跑!”蒙眼娃儿隨即拉下蒙布,就听到那些孩子一片大笑大叫。
  “錯了,錯了!抓了個老梆子!”小胖儿叫著蹦著,一群娃儿也跟著蹦著叫著。
  “大膽!”甄友仁勃然動怒,將抱著他大腿的娃儿伸手拉開。
  “對不起,老爺爺!”小辮儿有禮貌地道了歉。娃儿們笑得更歡了。
  甄友仁也自覺失態,連忙溫和地摸摸他的光頭,問道:“娃儿們适才唱的歌謠,是從哪里學來的?”
  沒等小辮儿回答,小胖儿搶著告訴甄友仁:
  “嗨,老頭儿,你真是少見多怪,整個西安城,哪個娃儿不會唱這謠辭?”
  “歌謠還用教?你沒听人說,歌謠歌謠,長腿會跑么!”
  “這首歌謠以后不准再唱了!”甄友仁從牙縫里擠出這句話來,滿臉肅殺。
  “為什么?”
  “再唱……就要殺頭!”
  “哇!”
  一群孩子惊嚇得齊聲叫道,你望望我,我望望你,惊奇地看看這突然變得像凶神惡煞般的胖老頭,不約而同地飛奔而去。
  甄友仁仁立在鐘樓下的空地上,鐘聲,娃儿們的嬉鬧聲和歌謠驟然間消失了,只有一群鴿子掠過鐘樓,帶著哨音,振翩飛逝,鐘樓下頓時顯得异常宁靜。這座建于洪武十七年的四方形大鐘樓巍然屹立,十三年的風雨剝蝕絲毫無損,那每面寬二丈九尺的基座一律青磚砌成,十二丈高聳入云的樓層雕梁畫棟,重檐复屋四角攢尖頂,樓上懸挂一口巨鐘,自寅時至酉時,每個時辰敲擊報時,渾洪的響聲傳遍西安城每一個角落。甄友仁后叉雙臂,仰首觀瞻,大鐘樓沐浴在夕陽的光暈中,顯得金碧輝煌,無比壯觀。
  “甄大人!好雅興!”
  甄友仁忽然听見有人喊他,吃了一惊。一匹高大肥碩的黑馬來到他的身邊,馬上端坐著的陝西都司劉遂正向他拱手。
  “呵,是劉將軍!”甄友仁拱手還禮。
  劉遂跳下馬來,說:
  “藩台大人為何微服而行,莫非是……”
  面友仁一把拉住劉遂的衣袖,壓低聲音說:“劉大人,那河橋逆賊必在城中!”
  “噢,何以見得?”
  “劉大人,你想想,城中遍貼謠辭,娃儿爭唱歌謠,若非逆賊所為,哪能如此巧合,如此張狂?”
  “藩台大人,如果逆賊潛在城中,到處畫影圖形,盤查森嚴,為何未見蹤影?依在下看來,鄭公炎斷不敢自投羅网,潛入西安。”
  “那么,城中遍貼謠辭,儿童競唱反謠又如何解釋?”
  “這……”
  “劉大人,學生以為,即使鄭逆不在城中,必有同党在暗中作祟,務須嚴刑峻法!”
  “甄大人的意思是……”
  “斬首棄市,殺一儆百。”
  “那……請問大人,斬誰的首,殺誰的頭呢?”
  甄友仁冷峻地抽搐著面上的肌肉,反問道:
  “劉大人,這些娃儿公然傳唱反謠,該當何罪?”
  “可是……正如大人所說,滿城娃儿競相傳唱,難道——”
  “抓住几個娃儿,將他們的父兄斬首問罪!”
  “甄大人,這樣做——”
  “本藩此意已決,劉大人,請上馬先行。”甄友仁毫不客气地揚長而去。
  “毬!”劉遂唾了一口,在心中罵道。他确曾看到貼在城中的謠辭,也親耳听到娃儿們的傳唱,但是他与甄友仁的想法卻完全不一樣。他以為謠辭是不是鄭公炎或他的同党所作倒無關重要,嚴峻的情勢是:謠詞中挑明駙馬販運私茶,陝西大臣官官相衛,顛倒黑白,弄得人言沸沸,滿城風雨,真真假假,扑朔迷离,這才是最要命的!
  “啪!”劉遂在馬上猛抽響鞭,黑炭馬昂首長嘶,向著鐘樓的北大街飛馳,路上行人惊慌閃路,惶恐地看著那迅疾而去的一團黑風。


  駙馬都尉歐陽倫風塵仆仆,二十多天里巡視了陝西各處重要關隘,所到府州衛縣,雷厲風行,督查處置私茶出境案件百余起,收繳私茶十七万余斤,斬殺二千斤以上私茶案犯四十人,關押流放者一百零四人,關隘小吏不察并受賄舞弊者斬首七人,讀職而受鞭答官吏數十人。其中洮州衛指揮使的本族叔父,鞏昌知府的外甥運私茶論罪當斬,指揮使和知府出面求情無效,并以徇私舞弊罪罷官貶職。惟在蘭縣碰了個軟釘子,使駙馬十分棘手。頭件事蘭縣知縣楊實珍稟稱,河南開封府公子金祥寶前此販運私茶八千斤,論罪當斬,但陝西按察使司衙門馮俊友赶往蘭州將金犯提走,說是移案臬台衙門,蘭縣不敢違抗,將人犯給馮俊友帶走了。第二件事,管家周保押運六十輛大車過境,河橋小吏鄭公炎斷言其在車貨中夾帶私茶公然阻截查驗,犯下阻擋朝廷公車的忤逆大罪,欽犯韋大虎跳下大河,鄭逆畏罪潛逃,蘭縣已奉命出榜各地,緝拿欽案,云云。歐陽倫很清楚,金祥寶是陝西布政使甄友仁的姨侄,早已開釋,他佯作不知,并未過問;周保押送的六十輛大車私茶乃是受他歐陽倫指使,楊實珍如此模棱兩可含糊其辭的呈述,致使歐陽倫抓不住蘭縣什么把柄。
  拜謁過秦王府回到長安北苑已是酉時之后,苑內宮燈遍挂,燭火高燒,歐陽倫在輝煌的燭光中躊躇滿志,乘著在秦王府多飲了几杯的酒興,推開宣紙,潑墨揮毫……
  從西番回來的第二天,周保不愿休息,鼻涕虫一樣前前后后貼著歐陽倫,喋喋不休地談論著他此行西番交易私茶的情形……比他們在南京預估的獲利多出一倍,茶葉賣給番人計得銀八万多兩。原因是朝廷茶禁越來越嚴,私茶出境十分困難,周保卻以大宗茶葉運到番地,并按駙馬諭示,一次賣給克必泰酋長。他深諳買賣之經,討价還价,自然賺了大价錢。
  “駙馬爺,奴才在京師曾對公主、駙馬回稟,馬無夜草不肥,人無橫財不發,駙馬爺……”
  “好了,好了!”歐陽倫看著周保手舞足蹈說個不停,不耐煩地抬抬手,同時擱筆,說,“周保,本宮叫你清理各方饋贈禮物,可有頭緒?”
  “回駙馬爺,午后駙馬爺去秦王府時,奴才就已經清理完畢。珍貴財寶金銀古董以及一般禮品,某月某日某時由哪位官吏奉獻,都標示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說罷,從袖中取出一本冊頁呈給歐陽倫,“文冊在此,請駙馬爺過目。”
  歐陽倫接過冊頁,翻開細閱,他的右手食指在工整的小楷書寫的禮單上輕輕滑動,那瓜子金,馬蹄金熠熠生輝,雞血石,田璜猴相映成趣,金花銀雙絲瓶,金鍍銀蓋碗,稀世奇珍,瑪瑙鑲金碧玉壺,金平脫海并大盞,前朝遺物……還有善解人意分明是投安慶公主之所好進獻的玉盒子,玳瑁刮舌蓖,耳蓖,犀角梳蓖刷子,碧羅帕,紅羅繡帕,紫羅翠,玉枕子之類禮物……
  “駙馬爺,”一旁侍立的周保一直偷覷著主人面上的神情,見歐陽倫不動聲色,面目生輝,赶忙趨前小聲地討好說,“這些金銀財寶,奴才粗略估計約值五万兩,加上草木人所賺計有十余万兩呢。”
  --------
  1草木人:暗喻茶葉。

  “不得胡言!”歐陽倫眼睛沒有移開禮單,厲聲制止周保說,“小心本宮割了你的舌頭喂狗!”
  “是!駙馬爺!”周保臉上掠過一絲詭譎的笑意,心里罵道,“假裝什么正經,其實你心里快活得像小貓抓痒呢。”
  周保十分透徹地了解他主人的秉性,他深知主人是有恃無恐,以皇親之位,駙馬之尊,巡撫之威,做別人所不敢做也難做的触犯大律的買賣,獲取暴利;收受賄禮眼皮不眨,明明是堂而皇之接受賄賂,但美其名曰見面常禮。
  “周保!”歐陽倫的食指在禮單上按住,抬起頭,向站在一旁的管家喊道,周保正沉浸在得意的遐想中,沒听見。
  “周保!”歐陽倫提高了嗓門。
  “噢!駙馬爺,奴才在,”周保連忙躬身答道,“駙馬爺有什么吩咐?”
  “禮單上記有后蜀孟昶花蕊夫人的手書一卷,快取來讓本宮瞧瞧。”
  “是。”
  不一會,一幅裝裱精致的橫幅行書展現在歐陽倫滿目生輝的面前。

    君王城上豎降旗,
    妾在深宮哪得知。
    四十万人齊解甲,
    沒有一個是男儿!

  “妙,妙,果然絕妙!”歐陽倫圍著案上的橫幅忽前忽后忽左忽右忽遠忽近,忽而俯視,忽而斜視,不竟擊掌贊賞不已,“詩絕書絕人絕!”
  “駙馬爺,何為人絕?”周保肥胖的圓臉上堆滿諛笑。
  “這花蕊夫人乃是五代十國時蜀國孟昶的寵妃,姓徐,也有說姓弗,此女天生麗質,絕代佳人,后蜀帝主視若天賜尤物,掌上明珠。那孟昶驕奢淫逸,豪侈無度,后宮佳麗三千。所用溺器,也用七寶裝飾,君王如此昏庸,百官更是腐敗,文官貪污受賄,武官貪生怕死,宋軍大將曹彬攻來,六十六天便滅了后蜀。惟獨這位花蕊夫人偏偏不讓須眉,仰天長嘯,壯詞砥礪,寫下了這首千古絕唱。”
  周保听著主人侃侃而談,眼前這個貪財成性的駙馬爺,顯然忘了自家也是貪贓枉法之徒,仿佛儼然是一個非禮勿視的正人君子,儼然是一個滿口仁義的道學先生,成了一個慷慨激昂的愛國志士,成了一個壯怀激烈的血性男儿。
  “哎呀,駙馬爺,這幅畫既稱三絕,如此名貴,要值上万兩銀子吧。”周保故作惊詫。
  “古人遺墨,文苑珍玩,難以銀錢多少論之。”歐陽倫的眼睛仍然不离書軸,意猶來盡,周保之言實在鄙俗,于是不屑地說道,“此幅書軸若論价,价值連城,雖黃金千兩也不可購得。若落到俚俗的下里巴人手里,只不過視為一張廢紙如燒火薪草而已。”
  “啟稟駙馬爺,”忽然闖進兩個侍衛,惊惶失措地雙手呈上一張紙條,“小的們發現這……這……”
  “什么事這么大惊小怪?”歐陽倫見侍衛結結巴巴,厭煩地問道。
  周保接過紙條,遞給歐陽倫。
  歐陽倫雙眼似被蝎子螫的一樣,面色由紅轉黃轉灰,手也輕微地顫抖著。
  周保一眼瞥見便知是遍貼西安的謠辭。周保已有所聞,他覺得這事由自家先道不妥。此時,他見了謠辭,故作惊訝地:
  “反了,簡直是反了!”
  “來人哪!”歐陽倫怒喝。
  立即走進一隊護衛。
  “參見駙馬爺!”
  “汝等立即四處搜索,捉拿詆毀朝廷煽動叛逆的賊子!”
  “是!”
  眾護衛弄得丈二和尚摸不著腦袋,你望我,我望你,又不敢問。
  “罷了!”歐陽倫忽然覺得這樣做不會有什么結果,改了口气,“你們去苑中各處巡查,晝夜值班,加強戒備。”
  侍衛退出之后,歐陽倫吩咐周保:
  “備轎,本宮立即去藩台衙門。”
  昏黃的月光洒在長安北苑的草坪上,數十間粉牆青瓦精舍如同張開大嘴的鐵鉗鉗著門前的草坪,一座座朱門麗閣的檐下挂著一盞盞俏麗的絹紗宮燈。
  最東邊的一座精舍的綠紗窗上,映著一位操琴女子的剪影,琴音哀怨凄婉,情意綿綿,倏忽間琴弦急促,似風似雨,含憤含怒,鏗鏘激烈,大起大落。
  驀的,琴聲更然而止,女子的剪影壓向琴案,琴弦發出一聲轟鳴,被彈琴女子發出的啜泣聲掩蓋了。
  “梨花,梨花!”周保走進來,見梨花伏琴啜泣,赶忙上前撫慰,“唉,又是什么事惹你傷心了?”
  梨花推開周保放在她頭上的手,站起來,周保嬉皮笑臉地拿著絹帕為她擦淚。
  “周大管家,”梨花漫不經心地說,“你說駙馬宣諭你商量大事,怎么這一會工夫就回來了?”
  “駙馬爺動怒了,去藩台衙門了!”
  “這么晚了,駙馬還要升堂?”
  “不是,不是!是因為一張小帖儿。”
  “什么小帖儿能惹惱欽差大人?”
  “喏,就是這東西。”
  梨花看了這張謠辭,心中一震,除了是鄭公炎和大虎哥之外,還有誰了解駙馬販運私茶的情形?那么……
  “周大管家——”
  “哎,梨花,跟你說多少次了,你我已然拜堂成親,還叫什么大管家小管家的,叫我官人就是了,你要不愿意,就直呼我周保也行。”
  “官人,据你看來,這帖子是何人所為?”
  “這不是和尚頭上虱子明擺著嘛,十有九成是逆賊鄭公炎,還有那個黑煞星韋大虎。”
  梨花一愣,問道:“這么說,那個鄭公炎、韋大虎還沒死?”
  “鄭公炎畏罪潛逃,官府已經畫彩圖形,諒他插翅難飛……那個凶神惡煞的匪賊韋大虎跳進大河,雖然九死一生,也難說不意外存活。””
  “噢!”梨花心頭一熱,暗里祈乞上天保佑。
  “說來也怪,當時我正引弓搭箭射他,卻被人暗器傷臂,讓韋大虎乘机跳進大河了!”
  “他命不該絕!”梨花白了他一眼,并未說出,她眼前閃現出周保窮凶极惡,自己暗出這袖鏢的情形。
  周保色迷迷地看著梨花,伸臂抱住她,親著她的脖子。梨花像石雕似的一動不動,任他擺布。
  “梨花,你長得真像仙女一樣,宮里王府里那些漂亮姐姐,也都比不上你。”周保夢吃似地在她耳邊說,“兩年前我第一眼見到你,魂就給你攝去了。”
  “大虎哥,我對不起你。”梨花閉目神思,只覺得蜈蚣和蝎子在頸邊蠕動。
  “梨花,我周保雖說不是達官貴人,可也是人見人敬。跟著駙馬爺十几年,在駙馬府當上總管。承蒙公主、駙馬厚愛,在府里也是一踩亂晃,一應大小事宜都由我運籌安排,財物進出舖排管理皆出我一本清冊。就是在外頭,無論京城王公大臣府宅還是外省臣僚衙門,我也能進出自由,禮受三分。即使做錯哪樁事情得罪了哪位大人,也都不致受責罰,常言道,打狗還看主人面,當小官的只好捏住鼻子,當大官的也最多是瞪瞪眼而已。安慶公主好惹的?駙馬是好欺的?”
  “所以你就狗仗人勢!”梨花將周保推開,不無厭惡地揶揄他一句。
  “不錯,狗仗人勢,或者叫做狐假虎威。”周保毫不理會,大言不慚地點頭說,“狗仗人勢,狐假虎威又何嘗是我周保一人,那些縣官、府官、省官、尚書、侍郎、御史,就連咱榮榮光光的駙馬爺,又有哪一個不是狗仗人勢,哪一個不是狐假虎威?他們這干人,在他們的上憲面前,在他們的主子面前豈不也是狗,也是狗仗人勢?”
  梨花忍俊不禁地笑道:“那么你就明明白白地承認是駙馬的一條狗了。”
  “是哇,我當然是駙馬府的看家狗了。”周保兩手一攤,十分得意地說,“公主、駙馬,叫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叫我咬誰我就咬誰!”
  “寡廉鮮恥!”梨花差點叫出來,她鄙夷地瞥了一眼周保,冷笑道,“好一條看家狗,那么他們要甩几根骨頭骨腦喂你了。”
  “何止几根骨頭!”周保得意地說,“不瞞夫人,我既是管家,駙馬府的哪一樁進出不經我手?我周保也不是傻瓜,總要沾一點,扣一點,日積月累,几万兩銀子也就攢了;再者,十几年來,我替駙馬、公主販運私茶累計起來有數十万斤,獲銀一二十万兩,我也順手牽羊,撈點辛苦費一万二万的白花花銀子,不亦樂乎?”
  “如此貪贓枉法,你說來這般輕巧。”梨花譏刺說,“這一次你動用六十輛大車明目張膽販運私茶十万斤,皇上明白有諭,私茶超過二千斤者可判斬刑,你就不怕告發不怕殺頭?”
  “哈哈哈……”周保大笑,洋洋得意地打了個響指。
  “告發?誰敢告?告駙馬?告欽差大人?哪里去告?各縣各府直到省台衙門,自然都是官官相衛,哪一位大人不巴結駙馬皇親?哪一位大人敢以卵擊石受理告狀?鄭公炎這個憨頭吃錯了藥,落得個四處通緝,四處捕殺,惶惶如喪家之犬!退一万步說……”
  周保頓了頓,梨花急問:“什么?”
  周保道:“退一万步說,你告駙馬販私茶總得有證据,既沒有物證,又沒有人證,豈不是成了誣告?判你個論法反坐,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梨花說:“蚊子飛過還有影,你們如此大搖大擺,怎能說沒有人證物證?”
  周保說:“有哇。要論人證,陝西各位大人心里都明白,都可以作人證。要論物證,那鄭公炎确實看到了車上的茶葉!可是,哪位大人愿作人證?敢作人證?物證不能擺到公堂上又算什么物證?況且究中底細,來龍去脈,謀划情形,販運經歷等等真相關節,只有三個人最清楚!”
  “哪三個人?”梨花逼問道。
  周保在她的腮上親了一口,擰著她的耳垂,說:“這三個人么,一個是安慶公主,一個是駙馬爺歐陽倫大人,還有一個便是在下周保我了。”
  一种莫可名狀的義憤油然而生,梨花強忍著這种情緒,淡淡一笑,說:“依我看,你不僅是駙馬府的一條義犬,說不定哪天還要做駙馬的替死鬼。”
  周保一笑道:“梨花,你盡可放心,即使有橫禍飛來,我也自有金蟬脫殼之術。”
  “噢?”梨花愕然,“請略說一二。”
  “天机不可泄露——恕難從命。”周保詭譎地附著梨花的耳際說,那一張胖墩墩白哲皙的圓臉上,一對似泡在油里的小眼球在眯成的兩條縫中骨碌碌流動,嘴角上那顆痦子上的兩根黑毛也跟著彈顫。這是一張充滿卑瑣狡黠的臉。
  我一定要解開這個謎結,梨花想道。

  ------------------
  亦凡公益圖書館掃校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