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第二章 法蘭西之戰


第一周 甘默林
5月10日至5月16日

  “D”計划——德軍的陣勢——德國和法國的裝甲部隊——法軍和英軍穿越比利時前進——荷蘭遭到蹂躪——比利時問題——公認法國在軍事藝術上首屈一指——阿登山脈中的缺口——英國在戰爭初期的困難——“D”計划的進展——13日和14日的坏消息——克萊斯特集團軍群突破法軍戰線——英國空軍損失慘重——我們本土防衛的最低极限——15日晨雷諾給我打電話——阿登山脈缺口對面法國第九集團軍的潰敗——在荷蘭“停火”——意大利的威脅——我乘飛机到巴黎——在法國外交部的會談——甘默林將軍的談話——沒有戰略后備隊:
  “一個也沒有。”——計划對德軍“凸出部”發動進攻——法國要求英國增派戰斗机中隊——5月16日夜間我給內閣的電報——內閣同意增派十個戰斗机中隊。


  當我在5月10日晚間就任首相的時候,還沒有人要求我和尚未組成的新內閣中的同僚對于抵御德國進攻荷、比、盧三國的問題做出什么新的決定。我們早已确信,法國和英國的參謀人員完全同意甘默林將軍的“D”計划,這個計划從拂曉就已經開始執行了。事實上,到了11日的早晨,整個規模龐大的軍事行動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展。在靠海那一側,吉羅將軍的法國陸軍第七集團軍已經開始冒險沖入荷蘭國境。
  在中心區,英國第十二輕騎兵團的裝甲車巡邏隊已經到達代爾河,在我們的戰線以南,以約特將軍第一集團軍群所有的其余部隊都急急開往默茲河。盟國軍事首腦們認為,如果“D”計划獲得成功,就可以從縮短對德戰線中節省十二個到十五個師的兵力;當然除了荷蘭陸軍的十個師以外,還有比利時集團軍的二十二個師,如果沒有這些師的兵力,我們在西線的總兵力就要在數量上處于劣勢。因此,我絲毫不想干預軍事計划,只是滿怀希望地等待著迫在眉睫的交鋒。
  然而,如果我們在事后回顧當時的情景,就可看出,英國參謀長委員會在1939年9月18日所寫的那篇重要報告1是寫得非常出色的。在這篇報告中,曾明确指出:除非比利時人能夠有效地守住默茲河和艾伯特運河的防線,否則英國人和法國人赶去支援他們就是錯誤的;英國人和法國人倒不如堅守法國的國境線,或者至多把左翼稍稍向前推進到斯凱爾特河一線。自從1939年9月的那几天以來,人們已經達成協議,要實行甘默林將軍的“D”計划。然而,在這段期間并沒有發生任何事情,足以動搖英國參謀長委員會原來的見解。相反,卻發生了許多事情足以加強這一見解。德軍勢力逐月增長,愈趨成熟,現在已擁有一支力量非常強大的裝甲部隊了。法國陸軍受到蘇俄灌輸的共產主義的腐蝕,并且在前線上被漫長的嚴冬弄得士气消沉,實際上已經軍心渙散了。比利時政府把國家的生死存亡寄托在希特勒會尊重國際法和比利時的中立上面,因而沒有在他們的軍事首腦和盟國的軍事首腦之間做出什么有效的聯合計划。在那慕爾——盧万一線上設置的反坦克障礙和防線,既不充分又未竣工。比利時陸軍中有許多勇敢而又堅決的人,可是由于害怕破坏中立,而未能奮勇投入戰斗。事實上,甚至在甘默林將軍還沒有下令執行他那准備已久的計划以前,比利時戰線就已經被德國襲擊的第一陣浪潮沖破了許多點。現在,頂多就只能希望在法國最高統帥部本想极力避免的那場“遭遇戰”中打一場胜仗。八個月以前,當戰爭剛剛爆發的時候,德國陸軍和空軍的主要力量都集中去進攻和征服波蘭。沿著整個西方戰線,從埃克斯—拉—夏佩勒到瑞士邊界,共有四十二個沒有配備裝甲部隊的德國師。法國動員之后,可以部署相當于七十個師的兵力和德軍對峙。由于上面提到的理由,當時認為是不能夠向德軍進攻的。到1940年5月10日,形勢就大不相同了。
   
  1參看第一卷,第二十六章。
   
  敵人利用了歷時八個月的拖延,并且由于摧毀了波蘭,遂得以武裝、配備和訓練大約一百五十五個師,其中有十個師是裝甲師(“坦克師”)。希特勒同斯大林簽訂了協定,因此他可以盡量減少東線的德軍。据德軍參謀長哈爾德將軍說,他們對俄國“只部署了一支輕裝的掩護部隊,几乎還不夠用來執行征收關稅的任務”。蘇聯政府對于他們自己的未來毫無預感,眼看他們不久之后就那么苦苦要求并等了很久才得以開辟的“第二戰場”遭到德軍破坏。因此,希特勒便能夠用一百二十六個師的兵力和十個坦克師的全部強大的裝甲武器向法國猛攻,十個坦克師擁有將近三千輛裝甲車,其中至少有一千輛是重型坦克。
  這一支龐大的兵力按下列次序部署在從北海到瑞士的戰線上:
  B集團軍群,有二十八個師,由馮·博克將軍指揮,集結在從北海到埃克斯—拉—夏佩勒一線,准備席卷荷蘭和比利時,然后作為德軍的右翼向法國推進。
  A集團軍群,有四十四個師,由馮·龍德施泰特將軍指揮,构成挺進的主力,部署在從埃克斯—拉—夏佩勒到摩澤爾河一線。
  C集團軍群,有十七個師,由馮·勒布將軍指揮,扼守從摩澤爾河到瑞士邊境一帶的萊茵河。
  德國陸軍最高統帥部的后備軍大約有四十七個師,其中二十個師作為各集團軍群后方的直接后備,另外二十七個師留作一般后備。
  這一陣勢的确實兵力和部署,我們在當時當然是不知道的;和這陣勢對峙的是:第一集團軍群,由比約特將軍指揮,計五十一個師,其中有九個師由后備軍司令部掌握,九個英國師包括在內;這個集團軍從馬奇諾防線靠近隆維的一端伸展到比利時邊境,再沿著比利時邊境后面伸展到敦刻爾克前面的海濱。第二和第三集團軍,由普雷特拉將軍和貝松將軍指揮,連同后備軍在內共四十三個師,守衛從隆維到瑞士的法國邊境。此外,法國有相當于九個師的兵力駐守馬奇諾防線——以上共一百零三個師。如果比利時和荷蘭的軍隊也投入戰爭,那么,在這個數字上還要再加比利時的二十二個師和荷蘭的十個師。由于這兩個國家很快就遭到了攻擊,因而在5月10日這一天盟國在名義上可供使用的各种質量的師的總數為一百三十五個,或者說,實際上同我們現在所知道的敵人的師的數目是相等的。如果這支兵力得到适當的組織和裝備,并受到良好的訓練和指揮,那么,按上次大戰的標准來說是很有希望止住敵人的侵略的。
  然而,德國人有充分的自由來選擇他們進攻的時間、方向和用來進攻的兵力。法國軍隊有一半以上是駐在法國南部和東部地區的,因而比約特將軍率領的第一集團軍群的五十一個法國師和英國師,連同比利時和荷蘭能夠調來的援軍在內,就不得不在隆維和海岸之間抵御博克和龍德施泰特指揮的七十多個師的敵軍的猛攻。德軍在波蘭較小的范圍內以大部分防彈的坦克和俯沖轟炸机相結合使用,曾證明是成功的,這次又采用這种方式作主攻的前鋒,由克萊斯特指揮德國“A”集團軍群所屬五個坦克師和三個摩托化師,從阿登向色當和蒙得梅進攻。
  為了抵抗這种現代化的戰爭,法國部署了大約兩千三百輛坦克,其中大多數是輕坦克。他們的裝甲部隊擁有一些強有力的現代裝備,不過他們全部的裝甲兵力有一半以上編入了分散的輕坦克營,以便与步兵協同作戰。他們只有六個裝甲師1可以用來抵御德國坦克師的密集進攻,可是這六個裝甲師在前線部署得很分散,無法集結起來配合作戰。英國本來是坦克的發源地,可是這時才剛剛完成它的第一個裝甲師(三百二十八輛坦克)的編制和訓練工作,而且還在英格蘭。
   
  1這個數字包括擁有坦克的所謂輕摩托化師在內。
   
  這時集結在西方的德國戰斗机,在數量上和質量上都遠遠超過法國。在法國的英國空軍有十個戰斗机中隊(“旋風”式飛机),它們是從重要的本土防御中抽調出來的。另外還有八個“戰斗”式戰斗机中隊,六個“布倫宁”式戰斗机中隊,五個“萊桑德”式戰斗机中隊。法國和英國空軍當局都不曾給自己的空軍配備俯沖轟炸机,這种俯沖轟炸机像在波蘭戰役中一樣,在當時已經成為重要的武器,在后來挫敗法國步兵的士气,尤其是挫敗他們的黑人部隊的士气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
  在5月9日到10日的那一夜里,以大規模地空襲飛机場、交通線、司令部和軍火庫作為前奏,博克和龍德施泰特率領的集團軍群的所有德國部隊,全都跨過比利時、荷蘭和盧森堡的國境線直奔法國而來。几乎每次都完全達到了全部的戰術的突襲目的。從黑暗中猛然出現了無數支武器精良、士气高昂的突擊隊,有很多都配備著輕火炮,在拂曉前使一百五十哩長的戰線變成一片火海。荷蘭和比利時在德國絲毫沒有提出任何借口或警告的情況下遭到襲擊,只有高聲呼救。荷蘭人信賴他們的洪水防線;凡是未被占領或未被出賣給敵人的水閘全都打開了,荷蘭的邊防軍也對侵略者開槍射擊。比利時人成功地破坏了默茲河上的橋梁,可是德軍卻完整無缺地奪取了橫跨艾伯特運河的兩座橋梁。
  根据“D”計划,由比約特將軍指揮的盟國第一集團軍群,連同人數雖少但卻异常精銳的英國陸軍,在德軍侵犯國境的時刻,應當向東推進,進入比利時。這一行動的目的是為了攔阻敵軍并据守默茲—盧万—安特衛普一線。在這道戰線前面,沿默茲河和艾伯特運河,部署著比利時的主力部隊。如果他們能頂住德軍的第一次突擊,第一集團軍群就去接應他們。不過,看來更可能的是,比利時軍隊會馬上被壓回來,退到盟軍的防線上。事實上,后來的情況正是這樣。人們認為,這樣一來,比利時的抵抗可以為英國和法國軍隊提供短暫的喘息机會,使他們能夠布置新的陣地。除法國第九集團軍的危急的陣線以外,這一點是做到了的。在极左翼即靠海的那一邊,法國第七集團軍應當占領那些控制著斯凱爾特河河口的海島,而且,如果可能的話,還應當向布雷達推進,去援助荷蘭人。人們認為在我們南翼,阿登山脈是不可逾越的壁壘,在阿登山之南又有鞏固的馬奇諾防線一直伸展到萊茵河,再沿萊茵河伸展到瑞士。因此,似乎一切都取決于盟軍北方各集團軍由左側反擊,而這又取決于占領比利時的速度。一切事情都是這樣非常詳細地安排好了的,只要一聲令下,遠遠超過一百万人的盟軍便可向前猛進。5月10日晨5點30分,戈特勳爵接到喬治將軍的電報,命令他:“戒備一、二和三”,這就是說,立即准備進入比利時。早晨6點45分,甘默林將軍下令執行“D”計划,法國最高統帥部(英國軍隊听它指揮)准備已久的計划立即付之實行。

         ※        ※         ※

  柯立恩先生任荷蘭首相時,于1937年來訪問過我,他曾向我詳細講過荷蘭洪水的惊人效力。他說,他只需從恰特韋爾的午餐桌上用電話傳一道命令,就可以按一下電鈕用無法逾越的洪水擋住侵略者。這是一個十足的無稽之談。在現代的條件下,一個大國用來侵犯一個小國的軍力是無法抵御的。
  德軍在各處都突破了,在運河上架起了橋梁,或者奪取了水閘和河水的控制設備。在一天之內荷蘭防御工事的整個外線全被占領。同時,德國空軍開始進攻一個沒有設防的國家。鹿特丹被燒成一片廢墟。海牙、烏德勒支和阿姆斯特丹也面臨著同樣的命運。荷蘭人希望還像上次大戰那樣,德軍右翼會從荷蘭繞過去,但他們的希望落了空。
  然而,荷蘭人民在遭到打擊的時候,立即以不屈不撓的勇气團結起來抵抗侵略。威廉明娜女王、她的家族和女王政府成員,由皇家海軍安全地送到了英國,從英國繼續鼓舞他們的人民,管理他們海外的龐大帝國。女王的海軍和她的龐大的商船隊毫無保留地交給英國指揮,在盟國的事業中起了無法估計的作用。
  比利時的情況需要比較徹底地加以說明。比利時境內的几十万個英國人和法國人的墳墓,是上次大戰的奮戰標志。在兩次大戰之間的那些年里,比利時并沒有認真地以過去為借鑒來制定它的政策。比利時的國家領導人以憂慮的目光注視著法國內部的衰弱和英國的搖擺的和平主義。他們嚴守中立。
  在他們再次遭受侵略之前的几年中,他們對待互相對峙的兩大陣營的態度,無論如何從官方來說是相當不偏不倚的。對這种處境中的一個小國所擔心的問題,應當有充分的諒解,可是法國最高統帥部几年來都在指摘比利時政府所采取的方針。他們保衛邊疆使之免遭德國進攻的唯一希望,就在于同法國和英國結成緊密的同盟。艾伯特運河防線和其他濱河陣地是滿可以守住的,如果英國和法國軍隊有比利時軍隊的協助,在宣戰之后及時開赴比利時邊境,就可以從這些陣地准備和發動一次非常有力的攻勢進攻德國。但是,比利時政府認為,他們的安全在于保持最嚴格的中立,他們把唯一的希望寄托在德國的誠意和對條約的尊重上。
  甚至在英國和法國參戰之后,仍然無法說服比利時人重新和過去的盟國站在一起。他們宣稱要誓死保衛他們的中立,并把他們十分之九的兵力部署在同德國交界的邊境,与此同時,他們嚴禁英法聯軍開進他們的國土去進行有效的准備來保衛比利時或進行先發制人的反擊。我們唯一的辦法只能是:
  在1939年冬季,由英國軍隊和處在它的右翼的法國第一集團軍沿法比邊境修建新防線和反坦克壕。我們現在反复思考的問題是:“D計划”的全盤部署是不是應當在這一基礎上重新加以考慮,我們是不是扼守法國邊境進行戰斗,堅決抵抗,請比利時軍隊退到這條防線上來,而不要冒險地匆忙地沖到代爾河或艾伯特運河,這樣更為明智。

         ※        ※         ※

  不了解法國的軍事首腦擁有极大的權威,不了解每個法國軍官都抱有法國軍事藝術是首屈一指的信念,我們就無法理解那一時期的決策。在1914年到1918年的那次可怕的地面戰斗中,法國指揮了戰斗,并且負起戰斗的主要重擔。法國犧牲了一百四十万人之多。福煦擔任最高統帥,英國本國的和英帝國的六七十個師,也像美國軍隊一樣,毫無保留地听從他的指揮。現在,英國的遠征軍為數只有三四十万人,分散在從勒阿弗爾的基地沿海岸到前線的地區,与此相比較,法軍擁有將近一百個師,或者說二百多万法國人,實際上防守著從比利時到瑞士的漫長戰線。因此,我們當然應該把自己放在他們的指揮之下,接受他們的判斷。人們曾經期望,從宣戰的時刻起,喬治將軍將全盤指揮戰場上的法國和英國軍隊,而甘默林將軍則回到法國軍事委員會,處于咨詢地位。然而,甘默林將軍卻不愿放棄總司令的職權。他保留了最高指揮權。在八個月的暫時平靜期間里,他和喬治將軍之間在指揮權上發生了令人气憤的沖突。依我看來,喬治將軍始終沒有机會單獨負責制訂通盤的戰略計划。
  很久以來,英軍總參謀部和我們的戰地司令就擔心馬奇諾防線北端和英國軍隊沿法比邊境修筑的工事之間的空隙。
  陸軍部長霍爾-貝利沙先生曾在戰時內閣几次提出這個問題。我們也曾通過軍事途徑向法國提出意見,然而,內閣和我們的軍事首腦自然不好意思批評那些兵力比我們大十倍的人。法國人認為,阿登山脈是龐大的現代化軍隊無法通過的。
  貝當元帥曾對參議院陸軍委員會說過:“這一扇形地區沒有危險。”他們曾沿默茲河修筑了許多野戰工事,但是并沒有像英國人沿比利時邊境那樣修筑設有碉堡和反坦克障礙的鞏固的陣地。而且,柯拉將軍統率的法國第九集團軍主要是由一些肯定低于法國標准的軍隊所組成的。在它的九個師中,有兩個是部分机械化的騎兵師,有一個是要塞師,有兩個師(六十一師和五十三師)是屬于第二流的,有兩個師(二十二師和十八師)比現役師稍差一些;只有兩個師是常備正規軍。因此,從色當到瓦茲河上的伊爾松,在一條長達五十哩的戰線上,沒有永久性的防御工事,而且只有兩個師是職業軍隊。
  不可能處處都是堅不可摧的。用輕裝的掩護部隊据守國境線的漫長的地段,常常是正确的和必要的;不過,這樣做的目的只能是:集結較大的后備兵力在敵人的進攻點暴露時,進行反擊。把四十三個師,或者說把法國机動部隊的一半,分散在從隆維到瑞士國境的戰線上,這是毫無遠見的部署;因為在整個這條線上,不是有馬奇諾防線的碉堡就是有河面寬廣、水流湍急的萊茵河作為掩護,而且在萊茵河后面還有要塞系統。防御部隊面臨的風險比進攻部隊所冒的風險要大得多,因為進攻部隊在攻擊點上大抵是比較強大的。就很長的戰線來說,只有依靠能夠迅速投入一場決定性戰斗的強大的机動后備兵力才能應付這种風險。這种有力的見解支持了這樣一种評論,那就是法國的后備兵力不足,并且就他們當時的情況來說,分布得也很不恰當,所以就更可看出我們的這一評論是正确的。總之,阿登山脈背后的空隙是從德國通往巴黎的一條捷徑;這個地方數百年來一直就是著名的戰場。如果敵人從這里突破,北方各集團軍的整個前進行動就要失去中心,而且它們与首都的一切交通聯系也將同樣受到威脅。
  回顧往事,我們可以看出,張伯倫先生的戰時內閣不應該在1939年秋季和冬季不敢同法國人徹底討論這一問題;我曾參加張伯倫的內閣,對于內閣的一切措施和失策的地方,我應分擔我應負的責任。那很可能是一場不愉快而困難的爭論,因為法國人在每一個階段都可以說:“你們為什么不增派更多的英國軍隊呢?你們不愿意接防更長的一段戰線嗎?如果后備兵力不足,就請你們補充吧!我們已經動員了五百万人了1。我們听從你們關于海上作戰的意見;我們按英國海軍部制定的計划行動。請你們對法國陸軍和我們歷來掌握的陸戰藝術表示應有的信任吧!”
   
  1法國“動員”的五百万人,有許多是非武裝人員——例如在工厂、在田地里工作的人,等等。
   
  盡管這樣,我們還是應該同法國徹底討論這一問題的。
  希特勒和他的將領們對于他們對手的軍事觀點和總的安排了如指掌。就在這個秋季和冬季,德國的工業便生產了許多坦克,生產這些坦克的工厂必然是在1938年慕尼黑危机的時候就已經建立好了,所以在戰爭開始以來的這八個月中,才有這樣大批的產品。他們絲毫沒有被穿越阿登山脈要遇到的天然險阻所嚇倒。相反,他們相信,現代的机械化運輸和強大的有組織的筑路能力,會使過去被認為無法逾越的這一地區成為侵入法國和打亂法國全部反攻計划的一條最短的和最穩妥、容易的途徑,因此,德國陸軍最高統帥部便計划穿過阿登山脈進行大規模的突擊,在肩胛處切斷盟軍北方集團軍的彎曲的左臂。這一行動除規模較大和速度与武器不同以外,就很像拿破侖在奧斯特利茨1戰役突襲普拉贊高原,切斷和破坏奧俄聯軍的迂回運動,并突破其中央陣地。
   
  1奧斯特利茨是捷克斯洛伐克南摩拉維亞州的城鎮。——譯者
   
         ※        ※         ※

  命令一下達,北方各集團軍就去搶救比利時,沿著所有的公路在居民的歡呼聲中奔赴前方。“D計划”的第一階段在5月12日完成。法軍控制了從默茲河左岸到于伊的陣地,他們在默茲河對岸的輕裝部隊在敵軍越來越大的壓力下向后退卻。法國第一集團軍的裝甲師到達于伊—漢諾—蒂爾蒙戰線。
  比利時人在艾伯特運河失守之后,退到吉特河防線,進入從安特衛普到盧万他們的規定陣地。他們還在据守列日和那慕爾。法國第七集團軍占領了伐耳赫倫島和南比維蘭,在赫倫塔耳斯—貝亨-沃普-索姆一線与德國第十八集團軍的机械化部隊作戰。法國第七集團軍推進得如此迅速,以致軍火補給都供應不上。英國空軍雖然在數量上不如德軍,但質量上的优勢已完全顯出來了。因此,截至12日夜間為止,沒有理由認為戰爭進行得不利。
  然而,在13日,戈特勳爵的司令部便逐漸覺察到德軍沖擊法軍第九集團軍陣地的壓力了。入夜時,敵人占領了迪南和色當之間的默茲河西岸。法國最高統帥部還弄不清楚:德軍主力是要通過盧森堡進攻馬奇諾防線的左翼呢,還是要通過馬斯特里赫特,前往布魯塞爾。沿著盧万—那慕爾—迪南到色當的整個戰線,一場激烈的大戰展開了,不過是在甘默林將軍沒有料到的情況下展開的,因為法軍第九集團軍在迪南還沒有來得及安排就緒,敵人就到達了。

         ※        ※         ※

  14日,坏消息開始傳來。起初,什么情況都不清楚,下午7時,我向內閣宣讀了一封雷諾先生拍來的電報;電報說,德軍已經從色當突破,法國人不能抵抗坦克和俯沖轟炸机的聯合進攻,要求增援十個戰斗机中隊,以便重整戰線。參謀長委員會接到的其他電報所談情況大致相同,另外還談到甘默林將軍和喬治將軍都認為局勢嚴重,甘默林將軍沒料到敵人的推進是如此迅速。事實上,克萊斯特集團軍群以其大量的輕重裝甲部隊,已經在法軍与敵直接接触的戰線上完全擊潰或殲滅了法國軍隊,以過去戰爭中未曾有過的速度向前推進。几乎在兩軍交鋒的陣地上,所有德軍攻勢之猛和火力之強都是無法抵抗的。他們還有兩個裝甲師在迪南地區渡過默茲河。在迪南以北法國第一集團軍戰線上的戰斗最為激烈。英軍第一軍和第二軍還固守從瓦弗到盧万的陣地,在那里,我們的第三師在蒙哥馬利將軍的指揮下,曾進行了激烈的戰斗。
  再往北,比利時軍正在向安特衛普的防線撤退。法國第七集團軍在靠海的那一邊正在后撤,后撤的速度比他們早先前進的速度還要快。
  從敵人發動進攻的時刻起,我們就開始執行“皇家海軍”作戰計划,將漂浮水雷投入萊茵河,在戰爭的第一個星期就“流放”了將近一千七百枚1。這些水雷立即收到效果。
  在卡爾斯魯厄到美因茨之間几乎所有的河上交通都中斷了,卡爾斯魯厄的堤堰和許多浮橋受到很大的破坏。然而這一計划的成就,被紛至沓來的不幸事件淹沒了。
   
  1“皇家海軍”作戰計划最初制定于1939年11月。這些水雷按計划是要沿萊茵河順流而下,以破坏敵人的橋梁和船舶。這些水雷是從法國境內的上游投入河中的。參看第一卷附錄。
   
  所有的英國空軍中隊都在連續作戰,他們主要的力量是用來攻擊色當地區的浮橋。在英國空軍英勇果敢地拚命攻擊下,一些浮橋被摧毀,還有一些受到重創。在低空轟炸浮橋時,英國空軍由于德國高射炮炮擊造成的損失是很慘重的。有一次,六架飛机在完成任務之后只有一架飛回來。單是在這一天,我們一共損失了六十七架飛机,因為主要是同敵人的防空部隊作戰,所以只擊落德机五十三架。那天夜間,皇家空軍駐在法國的四百七十四架飛机,能用來作戰的飛机只剩下二百零六架了。
  這方面的詳細情報是陸續得到的。不過已經可以清楚地看出,盡管就個別戰斗來說我們是占上風,可是照這樣規模繼續戰斗下去,用不了多久就會把皇家空軍的飛机全部消耗殆盡。今后我們面臨著這樣一個緊迫的難題:在不使我們自己失去防御能力,從而不使我們喪失繼續作戰力量的前提下,我們究竟能夠從英國派出多少架飛机。由于我們自己的天性驅使,同時由于有許多有力的軍事論据,使我們感覺到法國不斷提出的迫切要求是有道理的。但另一方面,卻有一個限度,如果超過這個限度,那就會要我們的命。
  當時,所有這些問題都由整個戰時內閣加以討論,戰時內閣一天要開數次會。首都戰斗机指揮部司令道丁空軍上將曾對我說過,只要有二十五個戰斗机中隊,就可以保衛英倫三島,抵御德國空軍的全部力量,但如果少于這個數目,他就無能為力了。空戰的失敗,不但會使我們所有的机場和空軍實力遭到毀滅,而且會使我們整個前途所系的飛机工厂也遭到毀滅。我的同事和我都決定:在那個限度內,我們可以為戰爭冒一切風險(那种風險是很大的),但是不管后果如何,決不超過那個限度。
  15日清晨7點半左右,我被喚醒,說是雷諾先生打來電話,電話就在我的床邊。他用英語講,顯得非常沉重。“我們被打敗了。”我沒有立即回答,于是他又重复說:“我們被打敗了,我們這一仗打輸了。”我說:“不會敗得這樣快吧?”可是他回答說:“在色當附近戰線被突破了;他們的坦克和裝甲車大批地涌了進來。”——他的話大意如此。于是我就說道:
  “所有的經驗都表明,這种進攻不久就會停止的。我想起了1918年3月21日那一天。在五天或六天的進攻以后,他們不得不停下來等待補給,這就給我們提供了反攻的机會。這些話,是我當時听到福煦元帥親口說的。”這种情形确實是我們過去常常看到的,也是我們目前應該看到的。然而,這位法國總理又再次重复他開頭那句話(后來證實這句話是千真万确的):“我們被打敗了;我們這一仗打輸了。”我說,我愿意到法國去一趟,當面談談。
  這一天,柯拉率領的法國第九集團軍完全潰不成軍,殘部分別由在北方接替柯拉的法國第七集團軍司令吉羅將軍和正在南方組成的法國第六集團軍司令部加以整編。法軍的防線的确被突破了一個缺口,差不多有五十哩長;通過這個缺口,敵軍大量的裝甲部隊蜂擁而至。15日晚間,据說,德軍的裝甲車已經到了利亞爾和蒙科爾內;蒙科爾內在原來的戰線后面六十哩。法國第一集團軍在來梅爾以南一段五千碼的戰線上也被突破了。再往北,所有對英國軍隊的進攻都被擊退了。德軍的進攻和英軍右翼的法軍一個師的撤退,使英軍不得不組成一個向南的側翼防線。法國第七集團軍退到斯凱爾特河以西,進入安特衛普的防線,并且被逐出了伐耳赫倫島和南貝弗蘭德島。
  這一天,在荷蘭的戰斗也結束了。由于荷蘭最高統帥部在上午11點鐘投降了,所以只有极少的荷蘭軍隊撤退出來。
  當然,這幅圖畫給人的總的印象是失敗了。在上次大戰中,這類的事情我曾見過許多,戰線被突破,即使是遼闊的戰線被突破,這并沒有使我意識到目前由于戰線被突破而產生的可怕后果。由于多年來沒接触過官方情報,我沒有領會,自從上次大戰以來,利用大批快速重型裝甲部隊進行襲擊,會造成這樣大的變化。我听說過這种情形,可是這并沒有改變我應當改變的內心的信念。即使真的改變了我內心的信念的話,我也是絲毫沒有辦法的。我給喬治將軍通電話,他好像十分冷靜,他向我報告說,正在堵塞色當的缺口。甘默林將軍拍來的一封電報也說,那慕爾和色當之間的情況雖然危急,他對局勢卻處之泰然。上午11點鐘我向內閣報告了雷諾的電話和其他消息。16日,德軍的先頭部隊進抵拉卡佩耳—韋爾万—馬爾—拉昂一線,德國第十四軍的前鋒則在蒙科爾內和埃納河畔的納夫沙泰爾給予支援。拉昂的陷落,證實敵人已經從色當附近的邊界深入我方六十多哩。法國第一集團軍和英國遠征軍,在這种威脅下,同時在他們自己的戰線受到越來越大的壓力,遂奉命分三個階段撤退到斯凱爾特河。雖然連陸軍部還未曾得到任何詳細的報告,而且也看不清當時正在發生什么事情,可是情況的嚴重性是顯而易見的。我覺得,當天下午就必須到巴黎去一趟。

         ※        ※         ※

  我們必須預料到,前線的不幸的事件可能給我們帶來新的敵人。雖然沒有跡象表明意大利的政策有任何改變,可是我們已經指示海運大臣,要他疏散地中海的船只。英國的船只回國時不再取道亞丁。我們已經命令載運澳大利亞軍隊到英國來的船隊繞道好望角。我們指示國防委員會考慮一旦同意大利作戰,我們應采取什么行動,特別是對克里特島應采取什么行動。從亞丁和直布羅陀撤退非戰斗人員的計划已經實行。

         ※        ※         ※

  大約在下午3點,我乘英國政府的“紅鶴”式客机飛往巴黎,這种客机我們一共有三架。帝國副總參謀長迪爾將軍和我同行,另外還有伊斯梅。
  這是一架很好的飛机,很舒适,每小時大約飛一百六十哩。因為這架飛机是非武裝的,所以需要護航,可是我們飛進雨云層中,一小時多一點就到了布爾歇。我們一走下“紅鶴”式飛机就看到局勢要比我們所想象的坏得多。迎接我們的官員告訴伊斯梅將軍說,預料最多不過几天德軍即將進入巴黎。我在英國駐法大使館听取了關于局勢的報告以后,就乘車去法國外交部,于5點半鐘到達。我被領進一間精致的房間里,雷諾在那里,還有國防部長兼陸軍部長達拉第和甘默林將軍。大家都站著。我們一直沒有圍著桌子坐下來。每人的臉色都顯得十分憂悒。在甘默林面前,在一個學生用的畫架上挂著一幅地圖,約有兩碼見方,有一條黑色墨水線標出盟軍的戰線。在這條線上的色當那里畫了一塊很小但是很不祥的凸出部。
  總司令簡單地說了一下事情的經過。在色當以北和色當以南,在大約五六十哩的一段戰線上,德軍突破了。迎擊的法軍已經被消滅或被擊潰。一大批裝甲車輛正以前所未聞的速度奔向亞眠和阿拉斯,目的顯然是要在阿布維爾或其附近一帶推進到海邊,再不然就可能是指向巴黎。他說,在裝甲部隊后面有八個或十個全部摩托化的德國師正在挺進,分成左右兩翼,進擊兩頭被切斷的法國軍隊。這位將軍說了大約有五分鐘,誰也沒有插一句嘴。他說完以后,有一段時間相當長的沉默。我問:“戰略后備隊在哪里?”接著,我又毫不在意地(确實是毫不在意地)改用法語說:“机動部隊在哪里?”1甘默林將軍向我轉過臉來,搖搖頭,聳一下肩膀,說:
  “一個也沒有。”2
   
  1 2原文法文是“Ouestlamassedemanceuvre?”及“Aucune”。——譯者
   
  又是一段長時間的沉默。窗外,在外交部的花園里,几大堆的火冒起滾滾黑煙,我隔窗望見年邁可敬的官員們正在用小車推著檔案向火堆走去。可見,已經是在准備撤出巴黎了。
  過去的經驗對我們有好處,但同時也帶來不利,那就是:
  事情永遠不會照原樣重演。不然的話,我想生活就會太容易了。歸根結蒂,我們在過去也常常有戰線被突破的情況,但總是能夠重整旗鼓,挫敗敵人進攻的銳气的。不過現在有兩個新的因素是我從來沒想到過的。第一是,敵人的無法抵抗的裝甲車輛到處襲擊所有的交通線和鄉村地區;第二,沒有戰略后備部隊。“一個也沒有”。我吃惊得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我們對于偉大的法國陸軍及其最高的軍事首腦應有什么樣的看法呢?我還從來沒有見過一個要防守前線五百哩長的陣地的司令官竟然沒有給自己准備大批的机動力量。誰也不敢擔保能确有把握地守住這樣遼闊的戰線;可是,當敵人用強大的兵力發動進攻并且突破了戰線時,司令官總該有而且必須有許多個師,在敵人第一次猛攻的威力用盡后,能夠沖上前去,進行猛烈的反擊的。
  馬奇諾防線是作什么用的?它本來是可以在一長段國境線上使軍隊得到節約使用的,它不僅可以提供許多局部反攻的出擊口,還可以使大批的部隊留作后備力量;這是辦好這些事情的唯一的辦法。可是現在卻沒有后備部隊。我承認,這是我一生中最使我吃惊的事情之一。雖然我過去是忙于海軍部的事務,可是我為什么沒有更多地了解這种情形呢?英國政府,尤其是陸軍部,為什么沒有更多地了解這种情形呢?我們不能借口說法國最高統帥部除了把籠統的輪廓告訴我們或戈特勳爵外,是不愿意讓我們知道他們的部署的。我們有權利要知道這些。我們應該堅持這一點。因為雙方軍隊正在一條戰線上并肩作戰。我回到窗前,望著用法蘭西共和國的國家文件燃燒的火堆所升起的股股青煙。老先生們還在繼續推著小車,使勁地把車上的文件投進火里。
  人們三五成群地圍著主要人物談了相當長的時間,關于這次談話,雷諾先生曾發表一份詳細的記錄。他在記錄里說,我曾极力主張,北方各集團軍不應撤退,相反,應當反攻。這确實是我當時的心情。不過,這并不是經過深思熟慮的軍事主張。須知,這是我們第一次認識到災難的嚴重,或者說認識到法國人的明顯的絕望的心情。我們未曾指揮作戰,我們的陸軍只占前線軍隊的十分之一,而且是听從法國指揮的。法國的總司令和主要的部長們顯然深信一切都完了,這使我和同我一起去的英國軍官們大吃一惊,我在我所說的話里,沒有一句不是极力反對他們的這個看法的。1然而,他們無疑是十分正确的,盡快地向南撤退是不可避免的。人們不久就都看出這一點了。
   
  1由于敘述當時所發生的事情的其他記錄紛紛出現,我便要求伊斯梅勳爵回憶當時的情形(他當時一直在我身旁)。他寫道:
  “我們并沒有圍著桌子坐下來,我們三五成群地走來走去的時候,很可能講了許多話。我敢肯定,關于應該怎樣做,你并沒有發表任何‘經過深思熟慮的軍事主張’。當我們离開倫敦的時候,我們認為,色當被突破一事是嚴重的,但并不是致命的。1914—1918年間,曾有過多次的‘突破’,可是全都被頂住了,而且一般都是通過對凸出部的一側或兩側展開反攻來頂住的。
  “當你認識到法國最高統帥感到已經全盤失敗的時候,你曾向甘默林提出許多問題,我相信這是具有雙重目的的,第一,你想知道事情的經過以及他打算怎樣做;第二,你想制止人們那种惊慌失措的樣子。你提出的問題之一是:‘你將在什么時候和什么地方向這個凸出部的兩側展開反攻?從北面還是從南面?’我敢肯定,你在會上并沒有提法任何特別的戰略或戰術主張。你的論調的主旨是:‘事情可能很糟,但絕不是不可挽救。’”

   
  不久,甘默林將軍又發言了。他在談論是否現在應該集結兵力向突破口或“凸出部”——我們后來就是這樣稱呼這類東西的——側翼展開反攻。有八九個師正在從戰線的比較平靜的地區——馬奇諾防線撤下來;有兩個或三個裝甲師尚未投入戰斗;還有八個或九個師正從非洲調來,兩三個星期以后就可以到達作戰地區。吉羅將軍奉命擔任缺口以北的法軍的司令。今后德軍前進就要通過兩條戰線之間的走廊地帶,在這兩條戰線上可以按照1917年和1918年的作戰方式進行戰斗。由于德軍要建立日益擴大的兩個側衛,同時又要為裝甲部隊的進攻提供補給,所以德國人或許保不住這條走廊地帶。甘默林講的話,似乎就是這個意思,他講的听來很有道理。然而我意識到,他的話并沒有使這少數几個迄今是擔負重責的有力人物感到信服。我接著問甘默林將軍打算在什么時候和什么地方向凸出部的側翼進攻。他的回答是“數量上占劣勢,裝備上占劣勢,方法上占劣勢”,然后聳了聳肩膀表示毫無希望。我沒有爭論,也用不著爭論。考慮到我們的貢獻很微小——開戰八個月了,才派出十個師,而且參加戰斗的連一個現代化的坦克師也沒有,我們英國人還有什么可說的?
  這是我最后一次同甘默林將軍見面。他是一位愛國者,一位好心的人,對軍事很精通,毫無疑問,他是有許多話可說的。1
   
  1他的著作:《軍中記事》(Servir)。并未闡明他本人在戰爭中的舉措,也沒有說明戰爭的一般過程。
   
         ※        ※         ※

  甘默林將軍的意見的主旨,而且的确也是法國最高統帥部以后提出的所有意見的主旨,就是強調他們的空軍處于劣勢,并迫切要求增派更多的皇家空軍中隊,轟炸机和戰斗机都要,但首先是要戰斗机。在其后的每一次會議上,直到法國淪陷為止,都一再請求增派戰斗机去增援。在甘默林將軍提出請求的過程中,他說,不但需要用戰斗机來掩護法國陸軍,也需要用戰斗机來阻止德軍的坦克。我針對這一點說道:
  “不然,阻止坦克是炮兵的事。戰斗机的任務是掃清戰場的上空。”我們的首都空軍戰斗机隊無論如何也不能离開不列顛,這是非常重要的。我們的生存有賴于它。不過,現在需要把它縮減到最低限度。在我動身前的那天上午,內閣授權我再調四個戰斗机中隊到法國。我們回到大使館同迪爾商談以后,我決定要求內閣批准再增派六個中隊。這就使我們國內只剩下二十五個戰斗机中隊了,這是最后极限。作出這一決定是使人左右為難的。我告訴伊斯梅將軍給倫敦打電話,通知內閣立即開會,以便討論我的一封緊急電報,這封電報大約一小時以后即可發出。伊斯梅用印地語通電話,因為事先曾安排了一名印度陸軍軍官在他的辦公室值勤。我的電報如下:
                1940年5月16日下午9時
  內閣如能立即開會考慮下列事項,我將感到欣慰。局勢极端嚴重。瘋狂的德軍從色當突破后,發現法軍部署不當,許多是部署在北方,其他在阿爾薩斯。至少需要四天才能調集二十個師來防守巴黎和進攻凸出部的兩翼,目前這個凸出部寬達五十公里。
  三個〔德國〕裝甲師連同兩個或三個步兵師已經沖過缺口,另有大批部隊在他們后面兼程前進。因此,有兩個嚴重的危險。第一,英國遠征軍大部將得不到掩護,難以退出戰斗,撤至舊防線。第二,在法軍能夠充分集結軍隊進行抵抗以前,德軍的進攻將使法軍的戰斗力消耗殆盡。
  已經下令不惜任何犧牲保衛巴黎,可是已在花園中焚毀外交部的檔案。我認為今后的兩三天或四天,對于巴黎而且可能對于法國陸軍是具有決定的意義的。因此,我們必須面臨的問題是:我們除援助四個戰斗机中隊以外——法國對于這四個中隊非常感激——是否還能增派更多的戰斗机中隊,還有我們大部分的遠程重轟炸机,是否能在明天和明天之后的几個夜間轟炸正在渡默茲河涌向凸出部的大批德軍。即便這樣作,結果如何,尚難保證;但是,除非凸出部這一仗能夠打胜,否則法國的抵抗就可能像波蘭的抵抗那樣迅速崩潰。
  我個人覺得,我們應該在明天調來他們要求的戰斗机中隊(即增派六個中隊),并且集中法國和英國一切可以調用的空軍,在以后的兩天或三天中控制凸出部的上空,目的不是為了保衛那個局部地區,而是為了給法國陸軍一個恢复士气和集結力量最后的机會。如果拒絕他們的請求從而招致他們的毀滅,這在歷史上將是不好的。還有,我們無疑是能夠調派強大的重轟炸机隊進行夜間轟炸的。看來,目前敵人已將空軍和坦克全部投入戰斗中。我們不應低估他們的前進在有力的反擊下將遇到的日益增加的困難。我想,如果此問完全失敗,我們依然能夠把我們自己剩下來的空中打擊力量轉用于協助我們的英國遠征軍,万一他們被迫撤退的話。我再次強調目前局勢已极端嚴重,并陳述我的意見如上。請告訴我你們打算怎樣做。迪爾同意我的意見。我必須在午夜以前得到答复,以便鼓舞法國人。用印地語打電話到大使館給伊斯梅。
  大約在11點半鐘回電來了。內閣說,“同意”。我立即偕伊斯梅乘車去雷諾的官邸。我們發現他的官邸有點儿黑沉沉的。過了一會儿,雷諾穿著睡衣從臥室里走了出來,于是,我把這個好消息告訴他。十個戰斗机中隊!我勸他派人去請達拉第先生,達拉第先生立即應召前來總理官邸,听取英國內閣的決定。我希望,盡量在我們有限的力量許可的范圍內,能夠用這种方法,使我們的法國朋友重新振作起來。達拉第一直一言未發。他從椅子上慢慢站起來,同我緊緊握手。我大約在清晨2點鐘回到了大使館,睡得很好,盡管零星空襲的炮聲不時使人輾轉翻身。早晨我乘飛机回國,盡管還有其他應辦的急事,我卻首先要抓緊遴選新政府第二級人員的工作。
  ------------------
  一鳴掃描,雪儿校對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